一笔多情twentine: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正经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56:35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正经文章)

 

“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本身,就没有我们自己。劳动如果停止,人就会饥寒而死,社会也就不复存在。所以,自觉的劳动是人类进步进化的标志。”--------- 题记

 

女儿的亲家在沿海乡镇的一个小村子里,离我的家乡涵江还不到50里,去年女儿订婚时去过了一次。因为女婿与女儿都在外地上班,公司的工作较紧,不能在农忙时回来帮着做点农活,“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所以昨天我与老伴义不容辞地来到亲家母的田地上帮忙,干的活是收获花生。虽然只是打打过场,但我对于“劳动”这两个字又有了新的感悟。

 

不唱“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陈年老调,但至少也享受到了“锄禾日当午”那火辣辣的红太阳使人感到满足的欢欣鼓舞!几十年来没有这种灵感了,“他悄悄地走了,没带走一片云……”

 

收花生的过程很简单,先把花生藤连根拔起,然后用草绳扎成一捆捆的,再用大车送回家中的庭院或晒谷场上,把花生从藤上摘下来,放在场上晒干,几天后再把这些干的花生洗干净,再次晒干,就可进仓了。乡下人一般都是把花生送到油厂里压榨为花生油,一年都吃不完,可以卖掉一部份充当现金收入。(那正宗的生油质量胜过地沟油何止千百倍?)

 

那天上午我们七点多就在乡镇附近的公共汽车停靠站下了车,还得转车一次,遇上了一位花甲老人踏着三轮车来拉客,他说:“大哥,嫂子,你们去哪呀?”我们说出了目的地,他笑容可掬地说:“六块钱吧,我送你们去!”妻子二话没说就上了车,我感到心里一酸,不禁想起了老舍笔下“骆驼祥子”的故事。为了消磨时间,我与车夫交谈起来。他有两个儿子,都在开“的士”赚钱,收入也很不错,但家中的一亩农田被征用了,只得到4万元的赔偿金,钱不算少,但从此也失去了生活来源。儿女叫他不必劳动了。他就是不听,中国的标准式农民总是爱劳动的。想起了朱德在《母亲的回忆》中说的“他三天不劳动就会生病”?我不由地感觉到有点失神,也感到汗颜!

 

想起了年轻时代上山下乡的最初几年。曾经是个最不爱劳动的混混。曾经有一年可创造出世界纪录:全年才挣得四分工分!以致生产队不得不克扣我全年的口粮——六百斤谷子(当年每百斤才九元五角)。至今也讨不回来。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后来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痛改前非,全村只有四户人家耕种80多亩烂泥田。那时我也明白了劳动可分为“高级劳动”与“低级劳动”两种,正是古人们所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在自食其力的前提下,开始爱上了高级劳动。不经一番风雨,怎见满天彩虹?

 

闲话说得太多了。有点走题了!亲家母把我们迎入客厅品品红茶。那几年前建成的二层楼农舍面积很大,虽说比不上近年来的雨后春笋般林立的别墅,但也显得古色古香,明窗净几是安居,淡茶粗饭有真味!她的老伴就在本村附近当泥水工给人家打工,每月也有三千多元的收入。大儿子是个木匠,已有二男一女。婆婆年近古稀,依然鹤发童颜,地地道道的老寿星,也是与多年的劳动习惯有关吧?但全家的农活就压在亲家母一个人的身上了。她不仅能管好份内的田园(当年承包的),还把别人家抛弃的长满野草的荒地也接管换新装。她说,“人人都说种田是最不合算的,半亩水田一季也不过生产出500多近的干谷,只要500元钱就可买到。但我们吃自己种出的农产口是放心的。起早摸黑习惯了也不觉得累!”

 

亲家母黑黝黝脸上被岁月刻上几道皱纹,农妇风韵依存,可联想到风华正茂时生动活泼的村姑身影。她拔起花生来健步如飞,老伴比不上她,心里也暗暗叹服,真是行行出状元呀!

 

就是这样,在“夏天的云”里过了很有意义的一天,直到晚上八点多钟公共汽车把我们送到家门口。又打开电脑,开始了灌水活动。

 

弱弱地问一句,“拍砖”是劳动吗?是高级劳动或是低级劳动呢?

 

照例“湿”一手:

 

直立的行走、灵巧的双手、

语言的交流、大脑的结构,

哪一样不是在劳动中完善、

发展起来的特色的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