獠牙之蛇txt 百度云:秀才318班复习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36:40

复习题:
1、古体和近体在A、句法、B、用韵、C、平仄上有什么区别:
答案:
A、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B、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C、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我们只讲近体诗。


2、平水韵共有多少个韵部?

答案:《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3、古音和今音有什么不同?

答案:从平水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比如杜甫《三绝句》第一首(以下引诗均以杜诗为例,不再注明):
例子:       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飞”和“稀”在平水韵中同属五微,但在普通话读来并不押韵。

4、古体诗押韵与近体诗押韵有什么不同:

答案: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例如;酒渴爱江清,
    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
    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
    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
    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这叫做借邻韵发端.
5、什么是入声呢?
答案: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 t,p,k收尾的入声,并不真地发出 t,p,k音。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

6、普通话中有没有入声字?
答案: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分得清清楚楚,分别读做 ik,it,ip)。
7、入声字在普通话中消失了,我们如用古韵作律诗,须了解哪些变化?
答案: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前面“天子万福”的“福”字就是这种情况。
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九画:觉(觉悟)急罚
  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十一画:族渎孰斛淑啄脱掇郭鸽舶职笛袭悉接谍捷辄掐掘
十二画: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黑答插颊
  十三画: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
  十四画: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
十五画: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
  十六画:橘辙薛薄缴激
  十七画:擢蟋檄
  十九画:蹶
  二十画:籍黩嚼
9、用普通话读古诗,碰到这种入声字怎么办呢?

答案:

为了保持声调的和谐,不妨读成去声(即现代汉语第四声)。去声较低沉,再读得短促一些,听上去就有点象入声了。实际上,这类入声字,有的人就习惯读成去声,如“一、幅、辐”,很多人都读成去声。
10、有些古代的平声字,现在读成了仄声字,这些字有哪些?

答案:古音“看”就是平声字,我们读时最好也读成阴平才顺口(现代“看守”的“看”仍读阴平)。古音“忘”也是平声,我们读时也应该读成平声才不感到别扭,除了“看、忘”,类似这种在现在一般读仄声,
而在古代读成平声(或平、仄两读)的还有:筒纵撞治(动词)誉(动词)竣闽纫奔蕴漫翰叹患跳泡教(使)望醒胜(承受)售叟任(承担)妊
  这些字,如果是在韵脚或是句中平仄关键处,都应该读成平声。
11、现在是平声,在古代反而是仄声的字有哪些?

答案:还有极少数字,在现在是平声,在古代反而是仄声,如“思”“骑”当名词时都读成去声。象《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
    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
    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
    想像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
    秋期犹渡河。
  第七句的最后一字“思”,就该读成去声。
12、什么是律句?

答案: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

13、五言近体诗句型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哪四种基本句型?
答案
A、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
  或
 仄仄平平仄
B、首尾平仄不同,可把上面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14、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哪四种基本句型?

答案: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15、律句句型有一个规律是什么?

答案:

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16、如何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答案: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

17、近体诗的句子是怎样组成的?
答案: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A、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
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
  下句就是:
    平平仄仄平
  同理,如果上句是:
    平平平仄仄
  下句就是:
    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
B、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
平起: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起: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18、什么叫邻句相粘?

答案:

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
例如,上一联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19、什么是齐梁体律诗?
答案:
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这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

20、请根据粘对规则,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答案: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21、请根据粘对规则,推导出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

答案:五言律诗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在五言绝句格式上再加上四句而已。

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22、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句中哪几字?

答案:

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

23、什么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
答案:

  五言的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平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
    仄平仄仄平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24、什么叫作拗救?
答案:
五言的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平,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仄平仄仄平,成孤平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
仄平平仄平
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

25、什么样的拗句可以用?
答案;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26、什么叫三平调?

答案:

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
    仄仄平平平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