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死神之冰王之王:百家讲坛_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十五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27:41

视频: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15

http://www.tudou.com/v/CyrlN3WcAJw/v.swf

三字经 第十五讲(墨法名)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画外音》三字经作为儒家思想的启蒙教材在将儒家的经典全部讲完后开始向我们介绍先秦诸子的思想,先秦诸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代表人物,诸子百家各抒己见言论观点各不相同,尤其是对一些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这其中尤以儒道墨法名五家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那么这其中都包括哪些思想,代表人物又是谁,留下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春秋》上讲我们把《春秋》讲完了,这也是三字经讲的儒家经典的经那一部分的最后一部,那接下来三字经讲什么呢?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这话表面上看上去很清楚,也就是说经给大家讲清楚了,哪些经要读,方读子,这才开始读子,子书怎么读?撮其要,记其事,也就是说你大致把里面的要点给记住就行了,记住里面记载的一些事件就行了。表面上看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实际上未必如此。因为三字经的作者无论如何是一位笃信儒家学说的学者,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在他眼里儒家以外的诸子,他们的学说就不那么纯粹,也就是说他们很庞杂。这就意味着诸子的学说里面固然有值得学习的东西但也有需要防范的东西。你不能一上来就读子,一上来就读子的话,你脑子里一片空白,你没有任何免疫力,好的坏的一股脑涌进来那就会有问题。当然这是三字经作者的意见。

《画外音》那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正文》春秋的中期在中国文化史上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动,什么变动呢?从学在官府变成学在民间。在春秋中期以前假如一个人想要学习什么东西的话,你都只能到官府里去跟随官员学习,在民间没有办法学东西的,没这个条件。而到春秋中叶以后发生了变化,各种学问各种学说在民间开始传播。到战国时代由于有学在民间的前提而社会又剧烈地动荡,前面我们讲过战国时代就是争雄嘛,你打我我打你,整个社会不太平,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民间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著作,议论政治讨论时事,激扬文字,这就是著名的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非常辉煌的一页。这个百家是不是真有100家呢?这个家不是流派而是一个流派里面会有好几家,比如儒家里面,孔子,孟子,荀子,这就是3家,当然还不只3家,所以这个百家是指成名成家之家并不是指流派。而在当时主要的的流派是儒、道、墨、名、纵横、杂这么几个大流派是百家争鸣里面最重要的,别的当然还有一些派就相对不那么重要了。三字经里面主要讲的是儒家,还要接着往下讲,道家接下去三字经会讲到,我想在这里,诸子里面,特别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墨家,法家和名家。为什么选这三家跟大家讲呢,这是有依据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就认为儒,道以外这三家最重要。章太炎何许人,在民国的初年,北京大学的国学门或中文系里面,一大半人是章太炎先生的学生。鲁迅先生就是他的学生,章太炎还是一个革命者参加了辛亥革命反对袁世凯称帝。他怎么反对的,拿着一把扇子下面吊着一个吊坠,这个吊坠是什么呢?是袁世凯授予他的大勋章,扇着扇子跑到袁世凯这个宫门前大骂袁世凯,说你包藏祸心,想恢复帝制。你恢复帝制嘛,把共和的成果给毁掉了,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袁世凯也不敢杀他,袁世凯见他也怕,就把他软禁起来,面对袁世凯派来软禁他的军警,章太炎先生什么样子,他要求这些军警每天向他磕头请安。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是伺候我的嘛,不是袁大总统叫你们来伺候我的吗,来来来,磕头。是这样一个人。这个人是学问又好,人格道德都是鼎鼎大名,非常值得人敬仰的。章太炎先生就认为:儒道墨法名五家是诸子里面最重要的。所以我想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家。

《画外音》先秦诸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代表人物,诸子们对于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这其中尤以儒道墨法名五家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那在这五家中的墨家,它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又有什么不同?

《正文》墨家的创始人据说是墨子,墨子实际上说不清楚到底是在孔子之前还是在孔子之后,不太知道的,各种材料的说法不一。墨子的理论,当然也就是墨家的理论和孔子的理论是大不相同的,可以说在三国时代儒家的主要反对者就是墨家,而墨家在当时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儒家,他们的很多意见是针锋相对的,比如儒家是比较讲究慎终追远,比较讲究孝,讲究对祖先长辈的尊敬,所以儒家提倡什么,厚葬。就是当人去世后,我要有非常丰厚的陪葬,丧事要办得很风光很隆重,有时往往流于铺张,这个到今天还是如此重要。但是墨家明白地主张薄葬,人走了嘛,随便裹吧裹吧埋了就是了,这是针锋相对的。又比如儒家讲仁爱,但大家别忘了仁爱是有等次的爱,什么叫有等次之爱?它不一样啊,比如儿子对父亲的爱和儿子对爷爷的爱,儿子对叔叔的爱,儿子对阿姨的爱,那不一样的,里面有轻重等级,所以什么样的亲属去世了,要服丧的期是不同的,比如有的服三年,有的服三个月。有的亲属去世了,我要穿麻布衣服,有的亲戚去世了,我麻布衣服还不能滚边,都有规矩的。墨家主张兼爱,什么叫兼爱,墨家的爱是没区别的,天底下的人爱是一样的,无等次。所以也有人攻击墨子什么,无父无君,你既然讲大家都一样,那父亲和君主是不是在你那也没什么区别啊,跟普通人也一样吗,所以这又是不同。而墨家还有一点非常有意思,他的思想方法和近代实验科学的精神很接近,对中国古代的几何学,物理学,光学,工程技术都有重要的贡献。我们的记载当中墨子会造好多器械,电影《墨攻》大家看过吗,就是当人家来攻城时来了一个墨者,墨者就是墨家学派的成员了,是刘德华演的吧,唉呦,全城人都觉得有救了。为什么,他有技术,他懂当时的科学,他会筑城,会设各种各样的机械来对抗你的进攻。《墨经》里面后好多牵扯到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内容,今天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解释,依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很深奥,今天读起来还是不能说完全都读通了。同时墨家非常强调实践,他有这样的说法:‘有赖其力者生 不赖其力者不生’他非常强调你一定要去实践,一定要亲身实践。这个观念在当时也是相当特别的。他反对天注定,反对每个人命定死了,这种观念他也反对。墨家对自己要求极其刻苦,刻苦到严苛的地步。《庄子》里面曾有一句非常有趣非常有名的描写墨子的话,墨者什么样,庄子的观察是很厉害的,这个话现在讲起来有点好玩,庄子盯着墨子的腿看,看他的大腿再看他的小腿,叫什么呢?‘腓无拔 胫无毛《庄子》’。庄子发现只要是墨子的门徒大腿上没毛小腿上也没毛,他就记下来。为什么,经常卷着裤腿,要么抗击洪水,要么就在从事农业劳动,所以这样的人腿上的毛都没了,庄子觉得很奇怪。但这也反映了墨子对自己的确非常刻苦

《画外音》墨子不仅是位杰出的思想家,同时在中国古代科学家的行列中也堪称佼佼者。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他的思想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同时还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然而在诸子百家中确有一家,他们始终用一双冷眼直面人生,那就是法家,那法家都有哪些主张又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的学说对后世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正文》对于法家这个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法家相对来讲在民间的知晓程度比墨家要高。法家一般都尊重谁呢?管子,商鞅,韩非。尤其是后两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在中国非常著名。商鞅变法,这里有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商鞅到了秦国被秦孝公接纳,任命他一个官叫左庶长,这是一个比较高的官。委托他在秦国进行变法。商鞅很快就把变法方案,各种法规给拟定了。但是拟定了没用,为什么呀,秦国过去有很多法规言而不信,朝令夕改,老百姓根本就不把你秦国的法律当回事。你今天又颁布这么一批法令,老百姓还是看着你今天颁布一批,你说话又不算,你这个法律又没权威,明天你又变了我找谁去啊。商鞅看到了这个问题所在,他就想改变老百姓的这种心态。怎么改呢?他想了一个办法,在南边的城门,等于在城南竖了一根木头,这个木头也不怎么高,就一丈来高的一根木头,在古代一丈来高,古代的尺比现在短,也就是比一个人高一点的这个木头,颁布一条法令,说左庶长令,有人将这个木头从这个城南搬到城北者赏十金,赏十斤黄金给你,老百姓看着这个法令都晕了。说这叫什么法令,这根木头也不重,扛着它走一二十里都没问题,城南到城北才两三里,我扛着这根木头走一次你就给十斤黄金啊,谁信啊,没人理。想你这个法律啊,又是你政府发来瞎忽悠我们的,没人理。商鞅一看,果然法律的威严和信誉没有建立起来,商鞅又颁布了一条令,有人将这个木头从城南给我搬到城北去,赏五十金,你只要搬一搬我给你五十金,我给你五十斤黄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出来一个人,比较楞,你这个公布了,我扛一次就扛一次,我试试看,大不了我白扛了,总不见得我扛过去你把我杀了吧,没这道理吧,大不了你就是赖掉了我的赏金,这个人就把这个木头扛起来从城南跑到城北。商鞅就在城北等着他,二话不说马上兑现,奖励五十斤黄金。从此秦国的百姓都知道了,哦,这不是开玩笑的。左庶长商鞅颁布的法令那都是有信誉的,是言必信行必果。所以秦国才开始走向变法成功的道路,所以秦国后来才会统一中国。没有这个前提秦国是统一不了中国的。以当时中国西北一个并不算强大的诸侯国,战国七雄里面起先秦国并不强大。这就是非常能展示法家精神的一个故事。

《画外音》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主张以法治国,而且提出一整套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在法家的代表人物中除了商鞅还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韩非子。

《正文》至于韩非,那更是集法家大成的人物。韩非的著作不难读。文笔干净利落,文笔非常好,但我建议大家不要在半夜读,为什么?夜深人静的时候读着读着会瘆得慌,会觉得阴悚悚()的,怎么那么漂亮的文字下面隐藏着那么深的忧虑,那么深的心机,那么苛刻的眼光和判断。接下来要跟大家介绍的韩非的一些学说,真的会让大家觉得背后凉嗖嗖的,比如防八奸。什么叫‘八奸’,有八类人很奸恶君主特别要防范,要把这八类人当奸贼一样防范,哪八类?‘同床 在旁 父兄 养殃 民萌 流行 威强 四方’,这八类是什么人啊,第一类,同床。君主要把皇后妃子当作贼来防,要把她们的娘家人防住,因为她们太接近你了,都睡在一起了她有什么不知道的,君主你要防住她。什么叫‘在旁’,就是在旁边的人,跟你最亲近的人,你要把他像奸贼一样防住;什么叫父兄,君主的嫡亲亲属,你的血脉至亲,你也要把他像奸贼一样防住,正因为他们跟你有血缘之亲,他随时可以把你干掉,他有资格随时顶掉你的王位。什么叫养殃,就是指臣下用这种美女啊,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诱惑君主,你要防住这样的臣下。今天这个臣子给你敬献个美女,明天这个臣子导你微服私行,这样的臣下你要把他当贼防;什么叫民萌呢,就是指那些自己对老百姓施惠的臣子,如果你手下有大臣对老百姓施以恩惠,老百姓很拥护他的,你得把他当贼防,因为老百姓将来只认他的好不认君主的好;什么叫流行呢?就是指臣下,大臣吧,权威很重,养了很多门客很多学者,到处操作舆论,你得把他当贼防;什么叫威强?是指如果你的臣下在蓄养一些壮士,你发现你某个大臣家里突然来了几个武林高手,亡命之徒,注意了,你得把他当贼防着;什么叫四方呢?如果你发现你的大臣中有和外国的关系特别好的,经常往来的,你得把他当贼防。这就是八奸。这种观点大家想想,多么冷酷。你不能说他完全没有道理,但他把人情,把人性看得太冷酷,以一种极度冷酷的眼光来看待世间人情。

《画外音》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的一个人物,他的代表作《韩非子》文笔犀利观点冷酷,让人读起来不禁望而生畏。那韩非子本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这种观点又得到了谁的认可,最后韩非子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正文》韩非的故事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里有,所以司马迁是非常厉害的,绝对是一等一的史学家。他把老子,庄子,申嘛就是申不亥和韩非放在一个传里。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这些人在精神上是相通的,这些人是一脉相承的。根据司马迁的记载,韩非是韩国的公子,韩国的一个贵族,喜欢刑名法术之学,而归本于黄老。他的所有学说的源头在黄老,黄老之说,在老子这种阴柔之说,韩非这人自小口吃,是极其严重的结巴。所以在这种大家经常要去游说,辩士纵横氛围里,韩非不是靠口舌的,他靠什么,靠写书。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而李斯自己非常清楚不如韩非,李斯到了秦国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刚开始时李斯就把他这个同学的一些著作进献给了秦始皇。原来的想法只是想炫耀炫耀,你看我们这些同学都厉害吧,哪知道秦始皇的反应是什么呢,看来这些书以后说:‘嗟乎 寡人得见此人 与之游 死不恨矣’,当时还不是秦始皇,还是秦王嬴政嘛。哎呀,寡人我如果有机会见到韩非,并且有容幸和他郊游的话,我死而无憾了。秦始皇对韩非的评价如此之高,这么一看李斯吃醋了,李斯这个人心眼很小,就把韩非最后给害死了。韩非是因为秦国进攻韩国,某种意义上也是逼迫韩国交出韩非,韩国就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一看韩非来了非高兴,但由于李斯在旁边作梗韩非没有得到重用,而不久李斯就下了一个套把韩非下狱了,而且李斯派人把毒药送了进去。韩非是饮毒药自杀的,这就是他的一生。但李斯后来的命也很惨,是被腰斩的。所以法家啊,到后来的结局的确都不太好。

《画外音》先秦时代诸子们周游列国,为诸侯们出谋划策,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那样一个氛围里诸子们除了要有独到的见解还要具备一副好口才,而在诸子中尤以诡辩见长的一家就是名家。他们的言论常常令人瞠目结舌哭笑不得,就连被称为语言巨匠的庄子也甘拜下风,那么名家这一学派是怎样形成的,他们都有哪些代表人物,在历史上又留下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正文》什么叫名家呢?孔子曾经讲过:‘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责事不成……’就是你首先要把一些观念,一些名称给搞搞清楚。名家就是主要是在玩弄一些概念,这一派的著名人物有邓析,惠施,公孙龙。邓析是郑国大夫,这人就经常好玩弄概念,跟谁玩啊,跟子产,非常重要的大官,老跟人抬杠。因为他会诡辩嘛,他概念玩得很溜子产玩不过他,经常被他弄得张口结舌。怎么办啊,子产急了把他杀了,邓析就没有什么学问传下来。惠施是宋国人,比庄子年龄略大。庄子那么能折腾的人特别害怕惠施这张嘴,说不过惠施。惠施的著作现在没有了,但当时很多人引用过,所以我们今天还能了解一点,特别是《庄子》一书提到惠施的地方很多,就把惠施的很多东西给记下来了。比如惠施有这个理论,叫‘天与地卑 山与泽平’,天地一样,没有什么天高地矮;山与湖泊()是一样平的。他有这么一种学说。乍一想肯定不对吗,怎么可能对呢,山怎么和湖泊一样平啊。施惠的说法是什么,这有什么奇怪的,你从宇宙的角度看可不就差不多嘛,它们之间的差距不就可忽略不计了嘛。这是一个学说,还有一个学说,‘我知天下之中央’在‘燕之北越之南也’,燕地类似今天北京一带,北方,越国就在江浙一带,他说天下的中心居然是在燕的北面,越的南面。这不胡扯吗?不胡扯,你想想地圆,他应该知道地球是圆的,用地圆的学说一想不就对了嘛,当然找得到这一点,在南方的南方,在北方的北方,但是有这么一点,这就是惠施的学说,名家。名家还有个非常有名的人叫公孙龙,赵国人。是原来平原君的门客。《公孙龙子》今天还有五篇,如果去看公孙龙的书,建议大家最好带着头疼片,他给你搞的神经高度混乱。他最有名的理论的白马非马。白马不是马。中国古代很多要干事的时候,都拿马来说事。如指鹿为马。当然他这个白马非马跟指鹿为马不是一意思。为什么叫白马非马,你说白马怎么不是马了,难道是狗吗?他说白马就不是马,为什么?第一,白是指什么,是描写颜色的;马是指什么,是描写这个动物形状的,这样的叫马,颜色和形状是两回事嘛,白马就是白和马,马跟白马有什么关系啊,白马怎么是马?他就是这样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近代的逻辑学和论理学。他什么意思呢?马的外延比白马大,因为马里面有白马黑马,马比白马外延大,白马的内涵比马大,外延和内涵的意思。马的外延比马大,白马的内涵比马大,所以在他看来白马不是马,这样的一种学说在当时诸子百家里面非常多,有些问题听起来还要好玩,白狗黑,这也是名家的一个理论。白狗是黑的,这白狗怎么会是黑的,他说这有什么奇怪的,你如果把黑的当初叫成白的,白的不就是黑的呀,白和黑都是人命名的啊,你说我这白衬衣当年如果叫黑衬衣,我今天不是穿着黑衬衣,白西装来的嘛,所以他叫白狗黑。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叫‘一尺之捶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一根棒槌一尺长,每天去砍它一半,你一万年也砍不完,在是对的,无穷小的概念。你永远是砍掉它的一半嘛,所以永远砍不完,这就是名家的理论。这一派在当时很盛。但是庄子就指出了他们的问题,‘能胜人之口 而不能服人之心’,你跟别人辩论,在游说别人时,你有时会弄得别人瞠目结舌,他这么一讲你是一愣啊,说不过他的,但大家心里都不服,白狗怎么会黑了,我不服你,但你的确说不过他。战国以后名家的学说没有能够传承下来,实际上今天看来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因为名家学说里面有很多早期的逻辑思想,是非常可贵的遗产。它告诉我们中国曾经一度有非常发达的逻辑精神。那么三字经对我们应该读哪几子是有很独到的看法的,它建议我们读哪几部呢,请听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