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觉醒刷四星人物:中国式养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21:41

中国式养老



 

策划人小语

 

所有人都会老,终将有一天到达人生的暮年。

 

老人本该期待儿女,但养儿防老仿佛只是一个神话。因为曾经是最幸福的孩子,如今却要成为最受苦的大人,“房奴”、“车奴”、“孩奴”的重重压力已经折磨得“80后”们喘不过气来,老人们不忍心让他们再背负上新的压力—“养老奴”;于是,老人们顶着世俗压力,退而求其次打算去住养老机构,但又面临着“公办养老院住不进,民办养老院住不起”的现实;最后,老人们只能寻求社会帮助,但养老机制不完备、社会保险不完善、微薄的养老金又杯水车薪??在暮色中,老人们这样感叹:这世上最痛苦的事,就是人老了,还老无所依。

 

中国的“老人潮”正慢慢扩大。据民政部数据统计,我国老年人口有1.62亿,占总人口的12.79%。2010年,老年人口年均增加800至900万人,我国已开始快速进入老龄化阶段。

 

与此同时,新型“421”的家庭结构模式中,“80后”面临的赡养老人的压力远远大于“70后”和“60后”。一项调查得出,在“421”家庭结构中,有7成“80后”坦言没有能力养老。

 

养老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残酷过。

 

面对由“老龄化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今天,老人究竟该如何安度晚年?作为子女又会面临哪些养老问题?而社会又该如何帮助与关怀老人?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深思。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9000万独生子女,养老问题已经向最早一批独生子女逼近。年轻的“80后”,他们能承受吗?

 

“独一代”:不能承受的养老之重

 

口述/小西 整理/芒果

 

那天半夜,我突然接到亲戚的电话,父亲一个人在山东老家突然昏倒被送进了医院。当时我吓傻了,父亲的高血压一直是我最大的担心,去年母亲去世后,我要接父亲来北京住,可他就是不肯。这回,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第二天一早,我就请假回老家,打算把父亲接到北京。

 

父亲一直不肯去北京,还唠叨:“北京看病多贵啊!我的医保都在山东,去北京怎么报销啊?”

 

“都什么时候了,还心疼钱,难道你要我辞职陪你在山东治病?”我带着哭腔冲着他喊。他立刻像个孩子一样安静下来。

 

还好,父亲的病情并不严重,在北京接受手术后,住院一周就出院了。但通过这次住院,却让我意识到即将面对的残酷的养老问题。

 

首先是生病费用。父亲这次住院花费了5万多元,由于异地不能享受医保,这5万多元只能自掏腰包。但如果在山东治疗的话,只需要花3万多,再加上医保,可能最后只需自己支付1万多。而这5万多元够我还两年的房贷了。

 

其次是陪护问题。父亲住院正好赶上年底,公司的事情特别多,可我还是硬着头皮请了一周的假,手头的工作拜托其他同事帮着做。这个月的全勤奖肯定没了,工资还得扣一些,唉,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一天三顿饭都得从家带,因为父亲吃不惯医院的饭菜。虽然还有老公帮衬着,但是晚上陪护的还是我,父亲不愿意麻烦女婿。几天下来,我脸色惨白,老公赶忙替了我几晚,但是一早我还得接他的班,不想影响他白天的工作。我们单位的李姐,母亲住院了,兄弟姐妹5个轮流看护,还没轮两轮,老人就出院了。这时候她可体会到兄弟姐妹多的好处了。

 

好在父亲的病不严重,很快出院了,但是大夫说要好好休养,身边不能离开人,恐怕旧病复发。一想到平时我和老公上班,家里没人,我就想请个保姆,可父亲一听就不干,说给保姆开的工资比他的退休金还高呢,不请。想想也是,我和老公的工资加起来8000多点,扣除房贷4000块,再加上请保姆至少2000块,剩下的钱哪儿够花啊!

 

还有,我们现在住的是小两居,想着有了宝宝后就换套大点的房子,老人来住也有地方。可现在父亲一病,别说换房子了,连宝宝都不敢生了。现在养个孩子多费钱啊!一想到要过“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我就头皮发麻。

 

晚上躺在床上跟老公商量是不是要跳槽,换个工资高的工作。老公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妈来电话了,说老家要盖房子,跟咱们借两万块钱。”我一听就火了:“我哪儿有两万啊,去抢啊!”老公一听我这话,也怒了:“你孝敬你爸就有钱,我孝敬我父母就没钱了?以后,我父母还指着我养老呢!”

 

这句话一下子把我的怒火浇灭了。是啊,我们两个人有3位老人要赡养,以后公公婆婆岁数大了,难免得个病啥的,到时候可怎么办啊?要是3位老人都来北京住,可怎么挤啊?想到这儿,我趴到老公怀里大哭起来。

 

真不是我们不想孝顺,可是我们拿什么来孝顺父亲母亲啊!

 

如果说“独一代”在养老问题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那么多子女家庭应该会有更多的选择。但对于71岁的吕萍老两口来说,虽然有3个孩子,他们却依旧孤单。

多养儿就能防老?

 

文/墨鞅

 

家住唐山的吕萍和老伴育有3个孩子,大儿子在澳大利亚做设计师,二儿子在深圳做房地产,小女儿在香港。

 

儿女们在他乡异国早已结婚生子、事业有成,这常常成为亲戚朋友教育孩子的典范。吕萍对此只是淡淡一笑,自豪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对于一个71岁的老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儿女在眼前陪着更重要。

 

吕萍和老伴住在儿女给买的大房子里,享受着儿女每月汇来的高额赡养费。但除了花不完的钱之外,就真的没什么了。

 

一次,吕萍发高烧很厉害,吃了老伴买来的退烧药后,躺在床上很难受,就打电话给二儿子。不料二儿子一听说母亲病了,就说:“赶快吃药啊,要不去医院挂个专家号,多少钱无所谓,回头我汇钱给你们。”不等吕萍回答,儿子急匆匆地说:“妈,我这儿正忙,不跟你多说了啊!”放下话筒的吕萍顿时眼泪齐刷刷落下来,她突然觉得自己被儿女们抛弃了。

 

还好,在香港的小女儿每周都打电话来,聊上一个小时,而这也成为了老两口每周最大的期待。

 

又到了周六,吕萍早早起床,像往常一样等待着小女儿的电话。可直等到晚上11点都没有电话打来。吕萍急了,开始不停地打电话给小女儿,可她的手机却一直关机,给女婿打也是关机。吕萍怕女儿出什么意外,在忐忑不安中一夜没合眼,硬是在电话机旁守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吕萍终于拨通了小女儿的电话。然而小女儿只是轻描淡写地解释说工作太忙,在外地出差,手机碰巧没电了。而在电话的这一端,吕萍却伤心地抽泣起来,责怪女儿:“你不知道我有多担心你们啊。”可女儿那边还觉得母亲太在意了。

 

随着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跟谁住的问题摆在了3个儿女面前。

 

大儿子在国外,语言不通,跟外国媳妇也不好相处;小女儿要照顾公婆,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照顾父母,而且精明的女婿也让老两口感觉陌生;二儿子倒是欢迎父母去住,可儿子和儿媳每天忙得脚不着地,不到晚上12点根本不着家,两人住了一个月后就又回了老家。

 

在吕萍的强烈要求下,老两口最后住进了养老院。儿女们商量着,以后三家轮流回老家陪父母过年。去年过年,轮到大儿子陪父母。从腊月二十,吕萍就在养老院盼着儿子回来。可直到大年三十早晨,大儿子才打来了电话,称工作缠身,要大年初二才能赶回来。

 

看着养老院里其他老人怜悯的目光,听着他们窃窃私语:“养3个孩子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要住养老院。连过年都没人来看望,真可怜啊!”老两口难受得抱头痛哭。最终,吕萍打电话给在北京的外甥女:“翠翠,我和你姨夫今年想去你家过年,我们睡沙发就行,还可以帮你们做饭打扫,就图大家一起吃个年夜饭,你看行吗?”善良的翠翠连忙答应了,让老两口下午就赶来北京团聚。

 

好不容易过完了年。大年初二的下午,大儿子终于回来了。看着久违的大儿子,吕萍的眼睛都笑开了花,围着儿子问长问短。可没待两天,初五一大早,儿子就要赶飞机回澳大利亚了。吕萍拉着儿子的手,抽抽搭搭惆怅了好一会儿。最后没办法,大儿子像哄孩子一样对吕萍说:“妈,我要上班,你也要去养老院,听话啊!”

 

看着大儿子远去的背影,吕萍心想,下一次再看到儿子,不知道要等多久?看来,老两口只能在养老院里孤独悲凉地度过余生了。

 

囿于传统观念,把老人送去养老机构的子女,往往会背上“不孝”的骂名。但即使这样,养老院却依旧“一床难求”。以一组数据为证,2008年底,有北京户口的60岁以上老人共有218万,但床位却只有将近4万张。


有多少养老院能让我们安度?

 

文/一叶遮天

 

祝翠芳的幸福生活止于65岁。

 

那年,儿子车祸身亡、媳妇携子改嫁。孤苦无依的祝翠芳只能选择养老院。

 

如果想住比较好的公立养老院需要预约排号,那得等好几年。祝翠芳等不起,就进了一家民营养老公寓。面对每月8000元的高昂费用,祝翠芳刚住满一个月就承受不了了,只能离开。

 

接着,妹妹托关系找了家位于郊区的国营养老院,一共60个床位,却只住了20多人。之所以有这么多空床位是因为每个月4000多元的费用还是太高,老人们住不起。祝翠芳当时就不想住了,可妹妹却反问她:“不住这儿,你还能住哪儿?”

 

祝翠芳咬咬牙住下了。接下来,自己1000多元的退休金全部交给养老院,其余的费用都是妹妹在负担。

 

刚进养老院的时候,祝翠芳心里极其难受,不愿和任何人交流。养老院的生活极其枯燥,一位住在祝翠芳对面的老人时常抱怨:“每次只要一出养老院的门,就感觉心情舒畅,一进来头就嗡嗡作响。”

 

住得久了,祝翠芳发现,一般来住养老院的老人,都是迫不得已。有一位老人被女儿强制送来后,经常半夜不睡觉,在走廊里来回走动,这种行为被其他人误认为是精神病,养老院也没有对老人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时间长了,老人得了抑郁症,最后被女儿接回家。

 

谁都渴望家的温暖,而在养老院的老人,更多的感受是被家抛弃了。闲着没事的时候,老人们也爱互相攀比,谁家孩子来看了,还拿礼物了,陪老人聊天了??这些,都会成为羡慕的对象。

 

而那些没人来看望的老人,为了找人聊天,时常按床头的紧急按钮。等护工来了之后,又会说自己没事,经常会引来护工愤愤不平的一顿牢骚:“你们够幸福了,还有人伺候。我们老家的老人,像你这样就只能等死。”

 

护工和老人的关系一般都不太好。1个护工通常要照顾5位老人,在面对体弱多病的老人提出的要求时,护工总是大吼大叫,绝对没有好脸色。

 

一次,妹妹去看祝翠芳,发现祝翠芳的碗筷几乎没洗一样,就说:“怎么这么脏?”“没办法,如果要求护工重新洗,就会换来脸色和怨恨。”一直很爱干净的祝翠芳,每次想洗洗下身和泡脚时,就会遭来护工的拒绝:“你有吃有喝,还想怎么着?”

 

由于对养老院有种种不满,祝翠芳于2010年7月第三次换了养老院,入住到现在的北京第四社会福利院。相比以前的养老院,祝翠芳认为现在的养老院在管理上要规范很多,养老院会定期举行一些文体活动,丰富老人们的生活。

 

然而像这样颇为正规的养老院又有几个老人能享受得到?祝翠芳知道,妹妹不知道托了多少关系才争取到这个床位。只有300个床位,能住得起这类养老院的,大多是国家干部,或者有钱有关系。对此,祝翠芳觉得自己很幸运。

 

一个人住在养老院的这些年,孤独和寂寞时常涌上心头。她渴望与人交流,得到别人的关心和温暖,但这些都是奢求。

单身老人转型记

 

文/本刊记者 叶林

 

当你见到眼前这位身高不足一米五、体重不过70斤、十指残缺、已瘫痪40余年的单身老人王伟红时,很难想象她正如火如荼地在网上开店,老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王伟红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曾患先天性内风湿恶化,导致下半身瘫痪。“很多年都活在自卑和无助中,父亲早年出车祸,一直是母亲在伺候自己。”就这样,她一辈子未婚、无儿无女。

 

母亲对王伟红的照顾一直持续到85岁病逝。王伟红心里很难过,最后只能选择去养老院,她这样安慰自己:“早晚要走这一步,还不如早点适应,总不能老依赖别人。”

 

刚去养老院的日子,王伟红很不习惯,感觉孤独无助,总有被遗弃的感觉,“毕竟你是人,就会渴望与人交流,渴望他人的关心与温暖。”于是,她总想做点什么来改变现状。有一次,朋友送给她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看着这个新玩意儿,会汉语拼音的王伟红开始练习打字。

 

刚开始找亲戚问,自学打字。“因为怕忘记,先用笔写下,哪一步到哪一步,慢慢摸索,竟然会了。再后来没事就在网上看网络购物,就萌生了想卖东西的念头。”

 

在朋友的帮助下,“老知青杂货铺”网店居然真的开起来了。网店的供源一开始主要依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捐赠的二手用品和书籍,渐渐的,一些大学生和社会人士也向她捐助闲置的二手用品。再后来,连一些物流公司了解到王伟红的经历后,也主动免费为其提供送货服务。

 

“开店的过程很复杂,网络更复杂,什么都要学,我经常自己跟自己较劲,学了又忘,忘记了再重来。因为年龄大了,一会儿清楚,一会儿又糊涂。”说是这么说,但王伟红总是不服老,还说开网店让自己的心态变年轻了。

 

有一次,一位做志愿者的大学生借用王伟红的电脑发邮件,无意中看了王伟红写的《知青回忆录》。临走时,他说:“写得太好了,您写完了,一定要出书,我第一个买。”

 

当初王伟红写知青故事,一方面是为了练习打字,方便跟客户沟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留下那份封存的记忆。

 

王伟红一下子有了动力,“既然大家都喜欢看,那我就往下写呗。那种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只在那个年代才会存在。”

 

刚打开话匣,王伟红在淘宝网上的“旺旺”就响了起来。“你看,又有人买东西了,你等会儿我。”自从开了淘宝店,王伟红每天的生活都显得极其忙碌。

 

“我没想太多,无论是开店,还是写回忆录,就是想给自己找点生活的乐趣。人活着总要有寄托,与其在寂寞中度过每一天,还不如忙碌起来。”如今,王伟红把自己在养老院的经历看作是生命的“转型”港湾,她认为养老院改变了自己,也开始发现生活的乐趣需要自己去寻找。

 

“人活着,不要强求太多,和生活攀比,没必要。最主要的是要有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王伟红一边发货,一边满足地说。

 

这里花红菜绿,鸡兔成群,每位老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慈祥和温暖的笑容。这里仿佛不是一所养老院,俨然是一个世外桃源。而91岁的马世英老人正是这所民营养老院的院长。

马世英与她的“理想国”

 

文/本刊记者 叶林

 

马世英年轻时是一名医生,退休后在社区卫生站帮忙。每每看到那些失去生活能力的孤寡老人,马世英便产生了把这些老人集中在一起照顾的想法。

 

73岁那年,马世英通过熟人介绍,在北京香山租了一套小院。但每年一万元的房租对她来说,俨然是个天文数字。找亲戚、求朋友,东拼西凑总算凑足了房租。接着,亲戚朋友又纷纷把自己的闲置物品无偿提供给马士英,“怡乐老年之家”就这样办起来了。

 

1993年8月23日,“老年之家”正式成立,短短不到4个月的时间,小院的两间屋全住满了老人。

 

“老年之家”的受欢迎程度让马世英始料未及,很多老人听说马士英体贴入微的照顾后,都争相入住“老年之家”。当时的入院费用很便宜,每月80元,真正算起来其实连生活费都不够。

 

随着入住的老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劝马世英办个养老院。马世英也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没有申请国家注册,经常遇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检查”和警告。然而成立私营养老院并非易事,比如“老年之家”的硬件设施和卫生条件都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当时的她承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甚至经常被说成是“非法赡养老人”。

 

在此期间,因为入住的老人增多和房租太贵,使得“老年之家”搬了10次家。直到2009年9月5日,当听到养老院审批下来的消息时,马世英激动得彻夜未眠。

 

尽管通过了国家注册,但和国营养老院相比,马世英仍不敢奢望太多。因为力量不足,“老年之家”的各项设施和条件都处于弱势地位,仅勉强维持现状。尽管缺乏资金,但对于入院的老人,马世英却显得格外宽容:“大多数家庭都很难承受国营养老院昂贵的费用。但如果你选择了这里,即使你只出得起500块钱一个月,我们都会接收。最贵的单间是每个月1500元,如果你是孤寡老人,我们通常分文不收。”

 

目前入住在养老院的老人除了家庭原因外,大多数老人是出于喜欢“老年之家”亲切的氛围才选择这里。如今,“老年之家”已经迎来无数老人,最大的有106岁,最年轻的也有60岁。

 

前不久,马世英去清华大学校医院看望一位曾在“老年之家”住了5之久的85岁清华老教授。当老人看到马世英时,激动地握着她的手:“妈妈,我还想回家,回咱们的家。”马世英笑着说,“在养老院的老人,都叫我妈妈,或者马姨,没人叫我院长。”

 

在马世英看来,老人对生活的要求其实并不高:“能吃饱穿暖,老人就很知足了。他们缺少的是精神慰藉,你一定不要让他们的内心太孤独。”

 

如今,“老年之家”已经成立17年了,91岁的马世英老人仍精神矍铄地照顾这一大家子。她的儿女要接她回家养老享福,可她却说:“我还要忙我的工作呢,你们忙自己的去吧。”在这个占地面积3亩的简陋大院里,老人们每天的生活丰富多彩。马世英爱写毛笔字,也爱画画,所以经常组织老人们一起进行书画比赛,或者开展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

 

每周六的清晨,养老院的一些老人们都会早早起床,一起在院子里跳舞。舞蹈领队李瑞兰介绍说:“我们跳舞,行动不便的老人就在一旁看。这样一来,我们跳得格外有热情,这就像是一场有观众的演出。”

 

教老人们跳舞的这3年,68岁的老人李瑞兰显得格外自豪,她认为正是这些舞蹈让很多老人感觉自己的心态变年轻了。

 

就在记者和马世英聊天的过程中,一位名叫黄丽珍的老人端着一盆鸡蛋放在了马世英居住的储藏室桌上,并热情地介绍鸡蛋都是老人们自己养的母鸡下的。“虽然这里的条件不好,但大家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亲如一家人,有爱、有温暖。”

 

5年前,当黄丽珍主动提出要去养老院时,儿子和女儿坚决不同意。如今,看到母亲在“老年之家”不仅身体被照顾得很好,而且整个人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儿女们格外欣慰。

 

“每天只要能看到马姨,心里就像有了主心骨。”黄丽珍说,这代表了“老年之家”所有老人的想法。

 

临近中午,马世英老人热情地留记者吃饭。很快,香喷喷的饺子端上来了。她告诉记者,这些饺子都是老人们亲手包的,饺子馅里的青菜是老人们亲自在菜地里种的,鸡蛋也是自己养的母鸡下的。记者一口咬下去,香气四溢,心里竟也暖暖的。马世英说,要是夏天过来,老年之家就更漂亮了,满园子的蔬菜、水果,一院子的红花绿草,最重要的是,还有老人们那一张张红润的笑脸??

专家观点

 

今天,我们该怎么养老?

 

中国将很快步入老年社会,历史的(养老金存量不足)、现在的(养老院、护工的匮乏)、未来的(一个独生子女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问题累积在一起,着实让许多人无从逃避。

 

已经步入老年的朋友们,建议:

 

1.管理好自己的养老金。可以制定生活财务计划,要有适当的储备金以备不时之需。

 

2.做适当运动,保持身心愉快。

 

3.对孩子有适当的要求,同时又不要期待太高。

 

4.接受新事物、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寻找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除传统的居家倚赖子女的方式外,还可以尝试其他选择,如进养老院、上老年大学、以租(出租房屋)养老、社区积分养老(健康时先为更老的人服务,等将来自己需要的时候可以换取别人的服务)等等。

 

对中年人来说,现阶段大多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是压力最大的时候。建议:

 

1.爱惜自己,保持健康。

 

2.对未来严峻的养老形势要有所准备和行动,保险、投资、储蓄等一样不能少。

 

3.“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赡养父母可是中华传统之美德。

 

4.对于父母,出钱、出力是一方面,多陪伴、常交流、勤关心也许更重要。

 

养老问题无论对政府还是个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政府需要更高效地使用养老资金,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其增值,放宽和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领域;而个人能做的,就是未雨绸缪,更好地投资自己,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