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王同人无色之眸:书的眼泪在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22:51

书的眼泪在飞

2012-01-07 03:41:33

浏览 246 次 | 评论 0 条

    

    无意,在网上看到一位友人为出书而写的拉赞助的广告,看着觉得有点不是滋味.而且有点替我的友人心疼.因为我知道她是个清高的,不会向世俗低身妥协的人.她好面子而且自尊,她不会求人不会低下她的脖颈去写这个广而告之的.为了出书,却做了这么一个广告,我毫不犹豫地认为,这是别人给她出的点子.

   

   这个广告,真切地刺激了我,除了心疼更多的是悲凉.

   我悲凉的是因为, 如今一个诗人一个作家,一个热爱写文章的人想要出书,却还要同时为自己能出书而奔走呼救. 孰之过?

    广告里,如是说

 

    我的博客拥有庞大的读者群,点击率一向很高。众多文友始终追随着我的文字,在网络上陪伴、呵护了我好多年,已然成为我向前笔耕不可或缺的原动力!为回报读者的厚爱,我精选了大约......目前由于经费不足,在此寻求大家的帮助和支持!

 

支持 XX元

我会把您列入我的博文感谢名单里!
赠送有我签名的《XXXX》两本和《XXXX》一本!(包邮)
同时您将成为我博客中和QQ里的好友!
并且您将会出现在《XXXX》书中的鸣谢名单中!
另外,我还会为您撰写一篇您所需要的文章(2000字以内)。

支持 XX元

我会把您列入我的博文感谢名单里!
赠送有我签名的《XX》两本和《XX》一本!(包邮)
同时您将成为我博客中和QQ里的好友!
并且您将会出现在《XX》书中的鸣谢名单中!

另外,我们将选一个适当的日子,我会请您品茶、聊天、就餐。神物不常有,真赏何人知。我愿与您交流我对生活的感悟,以及我对生命的体会……

     

      

    我无意伤害我的朋友,也许她看到这篇文章后,甚至会误会我公开她的隐私或者秘密,但是但这些文字和现象,却真实地激怒了我,这难道应该是一个作家和诗人去写的文字和广告吗? 我怀疑这些个字是某个网站帮她出的馊主意,或者谁盗用了她的名义.

 

    我悲哀,我心痛,是因为现在的时代里,一个诗人,一个有才华的作家要出书,竟然要采用这样的办法去广而告知,求助社会,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悲哀!  也许我的朋友并不理解我,反倒要怪我多管闲事,替她乱操心,但我已经不能感受诗人卖浆引车的痛苦了.

 

    设想一下,如果当年的朱自清,徐悲鸿,郁达夫,甚至老舍,沈从文,也像今天我的朋友这样一边努力地写诗写文章养家糊口地生活着,一边还要辛苦地为自己写广告拉经费来出书,那么我们今天还能读到<再别康桥>这样美丽的诗句吗?你想象一下,当年的徐悲鸿拿着自己的诗稿去求出版社发行,编辑说你先报销一万册吧.徐悲鸿也许早就会羞愧的投河自尽了.

 

    时代啊,你让我悲哀到无语.

 

    作家和诗人能写的自由的话语和美好的诗句本来就越来越少了,你还要他们自己拉钱来出书?听说出版社也改成企业了,我的一位编辑朋友说,以后不卖钱的题材不会再出版了,我们只能找那些出位的题材去赚钱.

    那么,我想问问,那些诗集和科学论文集能够像名人传记和韩寒的小说那样能赚钱和卖钱去?那就是说纯文学和纯诗词就只能死亡了吗?当年那动人的聚集了许多诗人而且被人向往过的铁狮子坟北师大校园也被经济飞气息淹没再滚滚滚红尘中.

 

    想想八十年代,中国文学和诗歌诗歌繁荣而富有生气的时代, 却不论文学作品如何繁荣和空前的繁荣,就看诗歌界的这一串名字,也足以欣慰,那是我们熟悉的北岛,海子,顾城,舒婷,江河,杨练还有台湾的席慕容等,如雨后的繁星,著名的诗句一如启迪年轻人心灵的钥匙,令人难以释怀.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顾城)....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舒婷)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席慕容)

   

   随着经济车轮的滚滚而来,诗人和文学家的声音越来越淡,诗歌的位置越来越无足轻重.

    

    一位叫孟庆德的先生写道

 

    1982—1992年间,有过著名的《诗刊》、《星星》,以及《诗人》、《诗神》、《诗林》等,二百多本,云烟过眼,一番剔存。结果,剔除十九,存留一二。
  十年时间,老中青少跻跻于诗海中不知多少人众,系列、组诗、外一首、外若干首,最后剩在我书架上的,只有薄薄的一叠,只有几届“青春诗会”、几张“大学生诗页”和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青年诗人的诗作。中年诗人的所剩不多,老年诗人的几乎没有。诗是青年人的事。但现在能写诗的年轻人似乎都太“年轻”、都生活得太好了,都好得“惜风叹雨”、“自愁自怜”了,都无病呻吟,都写些人生的小痛苦——也可能是吃“肯德基”或“麦当劳”撑得胃难受的那种痛苦吧,而人生及世界和历史的大痛苦,既然没有感觉到,自然也就写不出。

 

   另一位叫杜小英的人写道  诗界以外的范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到诗歌了。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饿死诗人”,即使这些具有强大震撼力的表达感慨或嘲讽的著名的句子,也少有人愿意浪费口水再复述一遍。

    随着喧嚣的物质时代以风挟雷电的势态快速前行,随着以广告为运作基础、以提供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大众文化传媒日益取代了以诗为代表的高雅文化的影响力,随着人文知识分子的日益边缘化,诗的神圣性和对诗人的美好称呼早就成了遥远的回忆或隔世的妙语.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中国的诗刊和纯文学刊物还有几本在顽强挣扎着?且不说已经濒临死亡的诗歌即便是作家,又有几位是所谓成功的而不为稿费生活费和成功地出书而苦苦奔走的呢?


    看看德国,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会去参加作家的读书会,而作家的书大概也就印刷了2000册,但即便如此,他也是作家,也有自己的读者,也会受到出版商的尊重,在德国有许多读书社团和读书爱好者,在香港,在台湾,还有很多的诗社和文学社.他们不仅仅存在与大学,而是存在于社会的社区里.

    我认识几家德国著名的出版商,他们谈话时没有一个人也不会有一家出版社骄傲地对你说,他们一年出多少码洋挣钱有多少多少,而是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自己出版社的历史,旗下有多少作家,出版了多少重量级的作品。

    德国的电子科技世界领先,但是德国人从老人到孩子,都非常喜欢读书而不是在网上阅读,他们不喜欢用电子的形式,在德国,逢年过节都要手写贺卡,生日邀请函也会亲自手书,各个出版社要分春、秋两季给书店邮寄新书目录,这样做成本很高,印刷,邮寄,又会给书店的采购人员增加很大的工作量,每个书店要收到全国各个出版社的书目,逐个看下定单,费时费力,又不能及时地了解各个社的信息,为什么不直接给他们发PDF文档,快捷方便,但出版商会告诉你,我们喜欢纸质的,拿在手上阅读的感觉。

   德国的作家很多,有的书不畅销,但是一样有出版社会帮助他们出版发行,所以德国的商店精美漂亮至极,数的种类繁多,作家经常举行读书会,有名的无名的,没有人在乎,他们只喜欢那种与作者一起分享书中意境的感受.

 

   如今国内提倡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可是,如果连都必须跟经济挂钩,那么文化还如何能繁荣?

 

   文化繁荣不是拍摄几部投资过亿的大电影,编演几台大腕明星齐聚的文艺晚会和几首歌舞升平就能代表的,文化的发展,是社区里的图书馆,站着满满当当的读者甚至是孩子,文化的繁荣是各种诗刊各种文化书籍的遍地出版,文化的繁荣是对文学家诗人画家和跟文化一切相关的人们得到的足够的尊重,而读者观众和听众无处不在.

 

    我留了言,祈求我的女友撤了那个广告吧,也许她会不理解我的心不明白我为什么生气不高兴我把这件事情写出来,但是我想说,哪怕我去找出版商,我去替她写广而告之,我去在某个下午,去跟赞助她的新书的人们谈谈话说说支持文化的事,我也不想让她去在某个下午去跟对方喝茶,为了感谢那区区三千元的自助.因为她是诗人,她是作家,她只应该在某个午后或者某个清夜里,继续好好写她的字,哪怕有几分阴霾或者自作多情.

 

    我还想问问改革者们,今后出版社改制了,还有编辑会一心一意地,不用考虑市场销售和经济效益去孜孜不倦地去寻找好作者好题材,专心致志地编辑一本好书吗?

    难道我们的图书商们真的就那么令人失望吗?

    难道今后我们真的读不到徐志摩这样的诗人写出来的好诗词了吗?难道在未来,我们只能看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迫了吗?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吧?

     

    我的朋友,哪怕是我去帮你找出版社,哪怕我去跟他们喝下午茶去.而不该是你.你就去专心致志地写你的诗和散文吧.你就应该清高地在清夜里兀自独立,思想你的美好作品去.

 

   我把这事情在公众场合说了出来,你不会生我的气吧?

    我就这么一怒,也不一定管什么用,但我为诗歌,文学和作家的被死亡而绝望.

   你该是理解的吧? 

 

    

 

 在德国,任何一个小镇,小村子,都会有这样一个为儿童设计的图书馆,供孩子们读书

 

 

在缤纷的世界里孩子沉醉在书的芳香中

 

 

书,在这里是受到足够的尊重的

 

 

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能听到作家亲自来到他们面前将自己的书,朗读自己的书

 

 

老师们会带着孩子们去图书馆借书,读书

 

 

幼儿园的儿童就已经有了去借书的习惯

 

 

一个不喜欢读书,不重视书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

 

 

一个作家,无论他的书是不是畅销,印了多少本,不是衡量他的标准,他为孩子们去朗读自己的图书,于他是一种享受和荣誉

 

 

无论多么著名的作家,在孩子们面前都是谦虚的,为孩子为下一代人读书是美好的

 

 

作家不仅读书,讲书,还表演书中的内容

 

 

一个爱读书的民族才是真正有文化的民族

 

 文化的真正繁荣,绝不是拍几部上亿的大电影就能称之为繁荣的,看看后代们的眼神和态度

 

 

文化的繁荣,是整个社会的繁荣,整个社会需要尊重文化,才能真正繁荣

 

 

下一代最好的回报,就是热爱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母语,热爱自己的文学.

 

而我们就是这些传播者,每个人,每个公民,文化的繁荣绝不是文化产业的繁荣,这是个百年的大计

 

 

一个社会只有尊重文化,才能真的有文化

      

 

只有当孩子们为自己的文化而感到骄傲的时候,一个国家的文化才是强大的

 

为了我们的孩子,尊重文化,尊重作家,尊重书本吧

     

     孩子的身上肩负着国家的未来,他只有这样去认认真真安安静静地坐在图书馆里,没有任何杂念地享受自己的文化.,才能产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