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文女主很怕男主:从连理枝到嫁接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31:50

若干几年前,有报纸据英国一家科学刊物报道,有人已将牛与西红柿嫁接成功,说不久的将来人们就可以尝到牛肉味的西红柿。后来发现这不过是一则愚人节的玩笑。这则玩笑之所以开得很成功,就在于他利用了人们对科学的信仰,对嫁接的理解,以及对美味的向往。别的暂且不说,这里我们只想来讲一讲嫁接的故事。

嫁接是植物无性繁殖方法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克隆技术的日新月异,无性繁殖技术的使用将越来越普遍。然而在此之前,特别是古代,最常用的繁殖方法还是有性的种子繁殖。中国语言中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等等,就是对于种子繁殖的最好描述。虽然如此,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无性繁殖技术,嫁接即是其中之一。

一、从连理枝到嫁接术

    简单说来,嫁接术就是选取植物的枝或芽,作为接穗(Scion),接到另一生长在地上的称为台木或砧木(Stock)的枝干上,使两者结合成新植株。这种有效的植物繁殖方法,看似简单,却渊源有自。它的出现可能与自然界中的所谓“连理枝”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连理枝,又称为木连理,是树木在自然环境下,枝干彼此磨擦损伤后,两个枝干发生自然愈合连结生长在一起的现象。这种现象很早就为人们所注意,汉代的时候就有记载,并认为是吉祥的象征。三国时曹植有诗颂《连理木》:“皇树嘉德,风靡云披。有木连理,别干同枝。将承大同,应天之观。”历代史书中有关“木连理”的记载更是俯拾皆是,如《魏书》载:并州上言木连理,相去一丈二尺,中有五枝相连。连理现象多发生在同一树种之间,但也有不同树木之间的连理,如,《南齐书》记载,新冶县槐、栗二木合生异根连理,去地数尺,中央小开,上复为一。《宋史》中记载,黄州橘木及柿木连枝。襄城县李、梨木连理。正是从这种奇异而又受到人们喜爱的自然现象中,人们受到启发,发明了嫁接技术,把两个不同植株的枝或芽,人为地连接在一起,以使其生长繁殖,得到寓意吉祥的连理枝。

这种技术很早就运用到园艺生产中。传说春秋时期的范蠡陶朱公在弃官经商,发家致富的过程中就采用了嫁接技术,嫁接的品种包括桃、杏、柿、梨等等果树。通过嫁接所获得的品质优良的果品,为他赢得了市场。

    蔷薇科果树如苹果、梨、桃、李和樱桃等较难栽培,它们不能插枝,播下种子也不出现亲代般的果实,所以必须依靠嫁接。人类学家戴蒙在其名著《枪炮、细菌与钢铁》一书中说:“中国在农业起源不久,就已经发展出这项科技。嫁接付诸实践是项劳心费力的工作,这原则更是得来不易,是不断努力实验挣来的,没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运气。”蔷薇科果树大多起源于中国,若非很早就发明了嫁接术,是不可能驯化这些果树的。

在古希腊,公元前323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的学生和朋友赛奥弗拉斯特(Theophrastus)就讨论过为什么嫁接繁殖生产的苹果要比种子繁殖生产的果实品质要好。

    据汉代农书《氾胜之书》的记载,汉代时期,已经

将嫁接技术运用于蔬菜生产上面。当时为出大葫芦,采用了靠接的方法,将10颗种子长出的10根茎,用布捆绑在一起,再用泥封住,几天之后,这10根茎便在捆绑处合在一起了,再通过整枝、把弱枝和不结子的枝条一并去掉,只留下最强壮的一枝结子,这样结出的葫芦比普通的葫芦要大10倍。现在看来这种方法非常朴实,效果也很难结出大10倍的葫芦。但这是古农书中有关嫁接的最早记载。

二、果树的嫁接

也许在汉代人的心目中葫芦嫁接并不是嫁接,因为当时把嫁接,因为当时把嫁接称为“椄”,据《说文》的解释,椄是指“续木”,指的是木本植物的嫁接。事实也是如此,中国古代运用嫁接技术最多的是果树,果树中文以梨的运用最早也最为普遍。汉代上林苑中有棠梨宫,是专门栽种棠梨的地方,当时可能就已将梨树与棠树嫁接,用以改良梨的品质。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着的现存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书——《齐民要术》中,讲到其它作物栽培时,都有“种”字,如种枣、种李之类,独有一篇,称为“插梨”,即梨树的嫁接,书中指出嫁接的梨树结果比实生苗快。接梨首先需要有砧木和接穗。砧木和接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嫁接的成活率,结果的早晚、多少和品质。书中提出接梨的砧木有5种,这5种砧木是棠、杜、桑、枣、石榴。5种之中棠接梨最好,结出的梨果肉质细嫩,杜差一些,而桑最差。接枣和石榴能结出好梨,但成活率低,10株之中,只能成活一二株。书中提出适宜作接穗的只有优良梨树向阳的枝条,其它如阴中枝、鸠脚老枝(多年生果台校)、根蒂小枝等都不宜作穗,否则结果少、迟,而且树形也不好看。嫁接的时间也有讲究,“梨叶微动为上时,将欲开莩为下时”。也就是说,以梨树叶芽刚刚冒出的时候为最好。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接梨的方法,从做砧木和接穗,插入之后的封泥、浇水、覆土等都做了反复缜密的交代,并有具体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书中提到的“木边向木,皮还近皮”一语,道出了嫁接成功的关键。

(《齐民要术》中对于嫁接术的记载)

三、花卉的嫁接

从《齐民要术》所载的插梨技术中可以看到,中国的嫁接技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过到了相当精湛的地步,这为以后嫁接技术的广泛运用奠定了基础。隋唐宋元以后,嫁接技术被广泛地用来改造花木和果品的形状、颜色和品质。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歌中,写道:“何处深春好,春深种莳家,分畦十字水,接树两般花。”通过嫁接使同一棵树上开出了两种不同的花。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有个叫“二色红”的牡丹品种,一枝接穗,花开二色,一深一浅,深的象“间金”(一种红花略带紫色,如同系着金腰带的牡丹品种),浅的象“瑞云”(肉红色的品种)。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据传说为宋代苏东坡所作的一本名为《格物粗谈》的书中所载,樱桃接砧梗,则成垂丝;梨树接砧梗,则成西府;柿接桃则为金桃,梅接桃则脆,桑上接杨梅则不酸,李接桃则为李桃,桃接杏则大,海棠色红,以木瓜头接之则色白。对此,清代有人做了很好的总结,说嫁接可以使花小的变大,单瓣花的变为双重花,红颜色的可以变成紫色,果实小的可以变大,酸苦的可以变甜,臭恶的可以变香。这些人力回天的秘密,就在于嫁接的成功运用。

宋代的开封、洛阳、杭州、苏州等地都以花卉嫁接而闻名于世。如杭州附近的东西马塍。此地“色品颇盛。栽接一本有十色者,有早开而晚发。大率变物之性,盗天之气,虽时亦可违。他花徃徃皆然。顷有接花诗云:花单可使千色黄,果夺天之造化。”(梦粱录,卷十八)

通过嫁接技术,一些名花迅速在各地得以传播。宋时南京(开封?)有一种花果名叫金林檎,此物以花為貴,其花豐腴艷美,百種皆在下風。南宋紹興年間此种花的一支接頭(接穗)被带到了临安杭州,并在禁园中成功接活。以後流传至苏州,苏州园林,自唐以来就以接花出名,金林檎传到苏州以后,许多園亭都有此花。(吳郡志,卷三十)

嫁接造就万紫千红,但并非皆大欢喜。

蘇東坡嘗與朱勃遜之?議,或言洛人善接花,歳出新枝菊品尤多,遜之言曰:菊以黃色為正,餘皆鄙。東坡曰:昔叔向聞鬷蔑一言,得其為人。予於遜之亦云:蓋天下之物,惟得其本性,則為可貴。學者觀此,可以有志於本矣。(經部,書類,尚書全解,卷九)

接花法:増洛陽牡丹記,花之木去地五七寸許,截之,乃接,以泥封裹,用軟土擁之,以蒻葉作庵子,罩之,不令見風日。唯南向留一小戸,以逹氣。至春乃去其覆。此接花之法也。(史部,時令類,御定月令輯要,卷四)

接花:増洛陽花木記,立春前後接諸般針刺花,雨水後,木茟上接木蘭、辛夷,玉拂子上接玉蝴蝶、瓊仙、八仙,花楂子上接榅桲、野薔薇上接千葉黄薔薇,竝諸般刺花榲桲上接榠楂。(史部,時令類,御定月令輯要,卷五)

    嫁接技术的发展有赖于专业队伍的出现,也养活了一支专业队伍。宋时,洛阳、成都等大中城市,就有专门靠嫁接花卉和果树为生的专业队伍,称为“花户”或“花工”,或者是“园门子”,这些人“批红判白,接以他木,与造化争妙,故岁岁益奇且广……牡丹、芍药百余种”,造就了众多的果树花卉品种。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指出过:“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说,牡丹的栽培已经有一千四百年了,并且育成了二百到三百个变种”。这些变种中就有许多是靠嫁接来获得的。如洛阳有个花工,姓门,善长移花接木,并以此为职业。他在洛阳的崇德寺前买了一块地作花圃,专门用来种植花卉,在他的花圃中就有一种著名的牡丹品种,叫“朱砂红”。

    嫁接技术的普及反过来又促进了嫁接技术的提高。唐代已认识到种子形态相似的,嫁接时容易成活。元代嫁接方法已增加到了6种,有身接、根接、皮接、枝接、靥接和搭接。其中身接,近似今日之高接,根接不同于今天的根接,而近似于低接;靥接就是压接。明代徐光启又进一步地总结了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技术,提出了“接树三诀”:第一,树青,即选择树皮呈嫩绿色时嫁接;第二,就节,砧木和接穗都要选择有节的部分;第三,对缝,接穗和砧木的结合部位要对好。照这个要求来做万无一失。

四、有性与无性的结合

    嫁接只是中国古代所采用的繁殖技术之一,它是在种子繁殖的基础上,为了快速地获得某些性状而采取的一种措施。例如,为了在牡丹中获得稳定的变异,种花的多用种子繁殖。宋代成都有个叫“绍兴春”的牡丹品种,就是用一种名为“祥云”品种的种子进行实生繁殖时得到的后代。大诗人陆游说:“绍兴春,祥云子花也,色淡伫而花尤富,大者径尺。……大抵花户多种花子,以观其变”(《天彭牡丹记》)。类似的情况也发生泼墨紫、鹿胎红这样一些品种上面,它们分别是由紫绣球、鹤翎红这样的一些品种突变培育出来的。

    但是仅仅依靠种子繁殖,依靠种子突变,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品种求新求异求多的需求,同时古人也早已知道许多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实际生产中,人们往往是通过种子加嫁接的方式来进行繁殖。从《齐民要术》的记载来看,古人在梨树栽培方面就同时采用了种子和嫁接两种方式。这种方式在花卉的生产方面更为普遍。宋人欧阳修在洛阳观赏牡丹时就发现,“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则不佳。春初时,洛人以寿安山中所斫小栽子卖城中,谓之山簏子。人家始治地为畦塍种之,至秋乃接。” (《洛阳牡丹记》)这里的山簏子,就是今天在嫁接时所用的“砧木”,接穗自然就是洛阳人称为“花”的牡丹了。明代夏之臣曾对亳州牡丹类型和变种繁富的事实作了理论上的总结,他认为亳州“牡丹其种类异者,其种子之忽变者也;其种类繁者,其栽接之捷径者也,此其所以盛者也。”(《亳州牡丹述》)也就是说,有性的种子繁殖和无性的嫁接技术相结合,是造就牡丹种类千奇百态的法宝。

五、嫁接一词的由来

嫁接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嫁接一词却可能是到了现代汉语中才出现的。当代散文作家秦牧在《长街灯语?巨茄》中写道:“用柠檬和柚子嫁接,培育出了两斤多重一个的柠檬。”古人在提到植物嫁接时,一般都称为“接”或“椄”,个别的地方也称为“插”,如《齐民要术》所提到的“插梨”。虽然古时候也有“嫁树”之说,如“嫁枣”、“嫁李”、“嫁杏”、“嫁茄子”、“嫁橘”等,当代人望文生义,往往以为是嫁接,其实,古时的嫁树与今日所说之嫁接无关。以嫁枣为例,《齐民要术》载:“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驳椎之,名曰‘嫁枣’”,同样,嫁李也是在“正月一日,或十五日,以砖石着李树歧中”,这里的嫁树与嫁接毫不沾边。现代汉语中的嫁接是从古代所谓“接”和“插”发展而来。不过从古文中的接、插,发展到现代汉语中的嫁接,也可以大致反映人们对于嫁接这种植物繁殖方法的认识。嫁,在造字上从女从家,表示女子出嫁,是一个与性别和生殖有着密切关系的字眼。女子出嫁之后,一般都要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嫁与生殖联系在一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嫁接又与嫁树有相通之处。因为古人嫁树虽然没有采用嫁接的方法,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提高果实产量。嫁树通过“反斧斑驳椎”树干的方法,破坏果树的韧皮部,阻止地上部养分的向下输送,以促进开花和果实生长,因而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和现代果树栽培中所采用的环状剥皮具有相同的原理。而嫁接的运用则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提早结果,增强抗性,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等目的。(曾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