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都灵不是说只拍左耳:2011年武义县机插早稻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48:25
2011年武义县机插早稻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武义县粮油技术推广站     发布时间:2011-03-08


    为了抓好武义县今年的早稻生产,扩大早稻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效益,有必要对今年的机插早稻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作一整合,为今年的机插早稻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2011年机插早稻的总体目标
    2011年我县机插早稻的目标是面积亩,产量指标:500公斤,经济性状指标:有效穗22-24万,每穗实粒95-100粒以上,千粒重24-25克,成熟期在7月20日前。 

    二、2011年机插早稻的技术路线
    2011年机插早稻围绕促早熟夺高产的目标重点抓好四个字。一是“早”字,即3月中旬天气气温许可力争早播,4月上中旬天气气温许可力争早栽,达到早播、早栽、早成熟的目标;二是“密”字,即增加栽插密度,提高栽插本数,每亩机插常规早稻1.8万丛以上、机插杂交早稻1.6万丛以上,每亩用秧杂交早稻20-23盘、常规早稻25-30盘;三是解决好“病”字,即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防止机插早稻秧苗青枯病的发生,培育好机插早稻壮秧;四是抓好“管”字,即抓好大田管理,力争早发促早熟。
    三、2011年机插早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一)品种选择
    常规早稻选用金早47、金早09、引进种植中嘉早17,杂交早稻株两优0609、T优15。 

    (二)机插秧苗培育
    1、机插秧苗标准
    秧块的标准尺寸为长58厘米,宽28厘米,床土厚度2-2.5厘米,边角垂直。适合机械化插秧的秧苗,除了个体健壮外,要求秧苗群体质量均衡,秧苗根系发达,单株白根量多,根系盘结牢固,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如毯状,亦称毯状秧苗。移栽叶龄3.0-3.5、苗高15厘米左右、每盘10厘米以上秧苗:常规早稻3200-3500株、杂交早稻2200-2300株,凡符合上述技术要求的秧苗每667米2用量:常规早稻25-30盘、杂交早稻20-23盘。
    2、机插秧苗育秧技术措施
    2.1 秧田准备
    机插早稻育秧对秧板的平整度要求特别高,要求整丘秧田的秧板高度相差不超过3cm,因此秧田要提早翻耕、灭茬。至少在播前10天精做秧板,苗床宽1.4~1.5米,长度视需要和地块大小确定,秧板之间留宽20~30厘米、深15厘米以上的排水沟兼管理通道。秧池外围沟深20厘米,围埂平实,埂面一般高出秧床15—20厘米,开好平水缺。为使秧板面平整,可带水起畦、找平,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板面沉实。播种前两天铲高补低,填平裂缝,使板面达到“实、平、光、直”。实,秧板沉实不陷脚;平,板面平整无高低;光,板面无残茬杂物;直,秧板整齐沟边垂直。每亩秧田可育秧苗2400盘,根据育秧计划数留足秧田。
    2.2 播种育秧
    2.2.1播种期、播种量
    机插早稻播种期一般在3月15-25日,具体播种期根据天气情况而定;播种量常规早稻每盘115-120克,杂交早稻每盘播种量75-80克。种子发芽率80%为标准,每提高或降低1%,相应降低或提高1-1.5克。
    2.2.2浸种、消毒、催芽
    水稻以稻种带菌为主的病害有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此外还有苗期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等。为预防这些病菌的危害,必须采用药剂浸种。药剂浸种方法是:5公斤种子选用“使百克”(原名“施保克”)2ml加吡虫啉10克兑水4-5千克浸种。浸种时间长短应随气温高低而定,一般早稻种子24-36小时左右,稻种吸足水分的标准是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
催芽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快、齐、匀、壮”。“快”是指2天内催好芽;“齐”是指要求发芽势达85%以上;“匀”是指芽长整齐一致;“壮”是指幼芽粗壮,根、芽长比例适当,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酒味。根据种子生长萌发的主要过程和特点,一般催芽阶段温度控制在38度以下, 90%的种子“破胸露白”即可播种。为了增强芽谷播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播种均匀度,催芽后还应摊晾炼芽。一般在谷芽催好后,置室内摊晾4~6小时,且种子水分适宜,不粘手即可播种。
     2.2.3播种
    播种前认真调试播种流水线,使之播种均匀、播种量达到规定要求;床土厚薄一致、底土厚度达到1.5-2.0cm,盖土厚度0.3-0.5cm,以看不见芽谷为好;洒水量控制在底土水分达到饱和状态,盖土后盘面干土自然吸湿无白面,播种结束后直接将秧盘摆放到秧板上,做到紧密排放。
    2.2.4施肥、消毒及湿润秧板
    秧盘摆放结束后,每盘施用钙镁磷肥10克、腐殖酸有机肥10克,或施钙镁磷肥10克、旱育壮秧剂6克。壮秧剂是一种多功能酸性复合肥,其中含有硫酸、腐殖酸、全价肥料、杀菌剂、生根剂和矮壮素等,一次性施用可以达到调酸、营养、消毒、化控一体化,简化程序,节约成本。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固体壮秧剂研成粉状,播种盖土后每盘施用钙镁磷肥10克、壮秧剂6克,注意要防止壮秧剂直接接触芽谷。调酸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立枯病发生,而立枯病是在苗弱、低温、病原菌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时才会出现,使用壮秧剂可以减轻立枯病的发生。机插秧苗期最常见的立枯病对育秧的成败威胁最大。对营养土消毒可以切断感染源,用恶霉灵、敌克松消毒可以有效防止立枯病。一般在播种后将45%敌克松500倍液或99%恶霉灵原粉1500倍液均匀喷在秧盘上,可以有效预防苗期青枯病的发生。最后灌平沟水湿润秧板后排放水分,弥补秧盘床土水分不足,并整理好秧盘,做到紧密排放。
    2.2.5拱棚立苗
    早稻育秧期间气温较低,应搭拱棚增温立苗,秧苗幼芽顶出土面后,晴天中午棚内地表温度控制在35度以下(做到两头通风),以防高温灼伤幼苗。
    2.2.6秧田管理
    秧田播种后要开好平水缺,避免降雨淹没秧盘造成闷种烂芽。
秧苗拱棚立苗后应特别注意盘面水分湿度以及气温的变化,一般三叶期以前,保持平沟水,做到以湿为主,达到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温、以水护苗的目的。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含水又含气,若晴天中午秧苗出现卷叶要灌薄水护苗,雨天放干秧沟水;如遇强冷空气侵袭,要灌栏腰水护苗,回暖后换水保苗,防止低温伤根和气温变化太大引起烂秧死苗;气温正常后及时排水透气,提高秧苗根系活力。移栽前3-5天控水炼苗。
    秧苗现青后视气温情况方可确定拆棚时间,一般温度稳定在15度以上时方可拆棚,否则可采用日揭夜盖进行管理,保持盘面湿润,缺水补水。
    秧苗一叶一心期后,注意在清晨观察秧苗,如局部秧苗叶尖无水珠时,应用药剂全田防治立枯病。
    另外要抓好病虫害防治,做到带药下田。
    三、机插水稻大田管理技术
    3.1大田耕整及栽插密度
    要求在3月份进行第一次打田,促进田间杂草的腐烂,并在移栽前5-7天整好大田以备栽种。为了达到亩产500公斤的目标,其常规早稻栽插丛数达到1.8万丛以上、杂交早稻栽插丛数1.6万丛以上,具体规格是常规早稻30cm×12cm,平均每丛插5苗; 杂交早稻30cm×14cm, 平均每丛插3苗;。
    3.2肥料施用量
    一般亩施纯氮10-13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氯化钾7.5-10公斤。
    3.3施肥方法
    一般基肥亩施用碳酸氢铵5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或复合肥30公斤,移栽后7-10天秧苗返青后亩用尿素10-12.5公斤、氯化钾5公斤作分蘖肥;拔节后亩用氯化钾5公斤加适量氮肥看苗施好穗肥。
    3.4水浆管理
    水浆管理是机插水稻栽培的重要内容。实行科学管水,合理灌溉,目的是以水调气、以水调温、以水调肥,协调水、肥、气、热的关系,促进栽后返青早、分蘖快,中期控制无效分蘖提高茎蘖成穗率、全面提高机插水稻群体质量,后期确保青秆黄熟。
   3.4.1栽插期 栽插时要坚持浅水秧,一般水深控制在1~2厘米,浅水插秧有利于保持秧苗不漂、不倒,姿势整齐,确保插秧质量。 
   3.4.2返青期 一般在栽后灌寸水活蔸护苗,有利于早发根、早返青,防止因插秧造成的根、茎、叶伤害而导致叶尖枯死。
   3.4.3分蘖期 返青后宜薄水勤灌,做到“后水不见前水”,增加土壤中的氧气,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加速肥效分解,促进根系生长,使之分蘖早,分蘖节位低。当达到计划苗数的80%左右时,应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防止无效分蘖争夺养分。晒田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过早会使大田达不到高产的有效穗数,过迟又会造成无效分蘖多、群体过大、田间阴蔽,诱发病虫害,甚至倒伏减产。晒田必须是“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晒田晒到田中微裂,白根跑面即可。
   3.4.4幼穗分化期 幼穗分化期应浅水常灌,如果水分不足,会减少小穗数,造成颖花退化和穗粒数减少。若灌水过多、过深,又会使稻株茎部柔软,容易引起倒伏,一般保持水层6-8厘米为宜。遇干旱天气水层可以稍深些。多阴雨天气或地下水位高,或稻苗有贪青现象的田块,可采取湿润灌溉,保持干干湿湿。
    3.4.5孕穗抽穗期 水稻孕穗期对水分反应很敏感,不能缺水,但也不宜深灌。抽穗扬花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分,如果缺水就不能正常抽穗、扬花。在此期间,一定要保持田间有3厘米左右的水层,以保花增粒。
    3.4.6 灌浆乳熟期 灌浆乳熟期叶片停止长大,茎叶不再伸长,颖花发育完成,禾苗需水量减少。为了加强田间透气,减少病害发生,提高根系活力,防止叶片早衰,促进茎秆健壮,应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水管理方法,以期达到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壮籽的目的。但切忌断水过早。
    3.5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3.5.1 化学除草
    机插水稻采用小苗浅栽,宽行窄距的栽培模式,与常规移栽稻相比,其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更有利于杂草的生长,因此,要加强对草害的防治。机插大田的除草可采用插前封杀灭草和栽后立苗返青时除草。栽前化学封杀灭草:应根据前作腾茬时间和秧苗适栽期而定。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对稗草、牛毛草、鸭舌草、野茨菰、球花碱草等浅层杂草发生密度较高的田块可结合泥浆沉实,耙地后亩用60%“丁草胺”乳油100毫升或25%“恶草灵”乳油200毫升拌湿润细土10-25千克均匀撒施,施后田内保持3-5厘米水层3-4天,进行药剂封杀除草,压低其杂草发生基数。
栽后立苗返青时除草:因机插秧秧龄小、栽插浅,对除草剂的安全性要求高,使用常规除草剂易受药害。应根据杂草种类及不同地区稻田的草相变化,选择相应的除草效果好、对小苗没有危害的除草剂。
    3.5.2 病虫害防治
水稻机插大田和常规移栽大田的病虫害发生一般没有太大的差异。根据病虫监测预报和防治措施,适时防治,确保粮食丰收。

    浙江农业信息网/种植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