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的男生喜欢165女生:互助合作情况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10:53

互助合作情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县互助合作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已由去冬64.4%发展到74.6%,其中农业社由县试办的25个发展到396个,分布在十八个区的二百一十五个乡(全县68个乡未建社),参加农户10751户,占总农户的8.5%,占组织面的11.5%;常年互助组2980个,参加农户26856户,占总农户 的21.3%,占组织面的28.5%。季节组7955个,参加农户56535户,占总农户44.8%,占组织面60.0%

1、全县396个农业社,有党员1089人、团员1826人、积极分子3539人、劳模156人,每社平均有骨干167人,其中正副社长981人(男886人、女95人),其中党员599人、团员94人。贫农796人,占81.1%;中农183人,占18.7%;其他2人。社务委员3642人(男3087人、女555人),其中贫农2757人,占75.7%;中农863人,占23.7%;其他22人,占0.6%。从396个社长来看,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公道、能干的有235人,占59.3%;公道、较能干的139人,占35.1%;能干、不公道的12人,占3.0%;情愿不当社干、不愿当社长的有10人,占2.6%

2、建社扩社后,从社的类型来看,建得好转得好的有157个社,占39.2%;建得好转得不够好的有185个社,占46.5%;建得不好转得不好的有54个社,占13.8%。随着春耕生产运动的开展和对农业社的整顿巩固工作,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从目前来看,可分为三种情况:(甲)、领导骨干强,生产计划实际,并有了短安排,三定包工已搞好,生产准备充分,肥料在75担以上(每亩),且质量好,三评遗留(问题)少,生产情绪饱满,并能团结社外群众的有172个社,占43.5%。(乙)、领导骨干一般,社委会核心领导发挥不够,生产计划较为实际,劳动组织与财务制度不够健全,三评中的遗留问题尚未处理好,肥料数量少、质量差,社员生产情绪高,团结社外群众不够,有185个社,占46.5%。(丙)、领导骨干少而弱,社委会不够团结,生产计划不够实际,劳动组织不够健全,尚无财务计划,三评遗留问题多且未处理,社员思想顾虑多,有的闹退社,生产情绪不够高的有39个社,占10.0%。从以上情况来看,整个互助合作运动基本上是稳健的,基本上符合中央提出的“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只准办好,不准办坏,健康第一”的方针,在群众中造成了良好的影响。

二、整顿提高互助合作组织的几点收获

入春以来,县委召开了县区干部会议与支书、社长联席会议,中心研究了办社工作和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春耕生产运动。各区分别召开了党团员大会、互助组长会或互助合作代表会议,大力地进行了贯彻,在运动中县委多次发出了指示,以及县委会、县委扩大会等形式,具体的研究了互助合作情况和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各区委抓住互助合作网,定期的召开了支书、社长会,及时扭转了运动中的偏向,使运动正常地向前推进。自国务院发布《春耕生产的决议》以后,县委召开区书、区长联席会,贯彻了粮食三定政策与作法,以及进一步研究贯彻了互助合作的具体政策,使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春耕生产运动向前推进了一步。并且在春耕生产运动中依靠和巩固了互助合作组织,发展了互助组,具体的讲取得了如下的收获:

1、在春耕生产运动中,通过制订与修订生产计划,改进劳动组织,以及具体贯彻互助合作的政策方针,在农业社中进行了总结整顿工作,改善了经营管理,大多数社已上了集体经营的轨道,社内民主制度比以前有了健全,促进了社员的积极性。

(1)制订了生产计划,全县376个农业社中无已先后订立了计划,在建社中计划订得粗糙的也进行了修订,在订计划中一般都发挥了社员的智慧,进行了找窍门、挖潜力,因地制宜,抓住了三变四改这一系列的有效增产措施,因此大多数农业社的接近实际,增产指标高于当地个体农民的5%10%。在增产措施的实现一般都变成了社员的实际行动,从增产指标来看,增产20%以上的有19个社,增产16%20%的有116个社,增产10%15%的有238个社,增产10%以下的有23个社。一类社的计划有具体完成计划的保证,二类社全要我们加强领导,做好工作,亦可完成计划。

(2)建立和健全了劳动组织。一般都划分了劳动组织,实行了人分队,地分区。全县396个农业社,常年包工的有6个社,季节包工的有87个社,小段包工的247个社,其余的56个社仍停留在点兵点将、夜夜评分互助组的水平上。已实行包工的农业社生产情绪高,促进了劳动积极性的发挥。

(3)财务管理与制度也有了健全和提高。随着生产计划的修订,有60%以上的农业社制订了财务计划以及必要的财务制度,农业生产社除极少数外无已建立了账目,并有十个区已建立了财务会计网,对解决账目上的问题和提高会计的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作用。

2、在贯彻互助合作政策的同时,部分社已妥善处理了三评中的遗留问题。在建社扩社中,生产资料入社处理得合理的有196个社,基本合理的有163个社,不够合理的有37个社。在春耕生产中,通过社章教育,具体的贯彻了互助合作的政策,基本上消除了社内外农民对政策的误解。积善区山田乡三社生产资料入社后,有个中农社员退了社,三评遗留问题处理后坚决要求重新参加了社。冬末春初无人挖茶山,遗留问题解决了以后,在农忙中也将也将剩余劳动力组织去挖山。长乐区南山乡农民反映,毛主席的政策硬好,有些仔偏差都能解决。通过互助合作政策的贯彻,促进了社员的劳动热情,启发了社外农民入社的要求,南山乡三个互助组迫切要求转社。到目前为止,已有25%的社进行了处理,占有遗留问题社的40%,尚待解决的社在宣传政策时进行了交底,安定社员情绪。

3、通过修订生产计划,改进劳动组织,以及处理三评遗留问题等,系统的进行了组织起来的优越性、劳动光荣和前途教育,以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一致性的教育。通过粮食三定政策的贯彻,启发了社员的爱国主义热情,特别是地委指示“开展以社为家思想讨论”后,初步树立了社员的爱社思想,如芦溪聂家店乡老社员肖传志入社后,对社怀疑犹豫动摇,经过整顿后说:“人多力量大,谁都相信合作社能增产,我们要把社办好。”396个农业社,目前社员思想情况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办社坚决,生产劲头大的占40%;第二类,看大势,生产情绪一般还高的有50%;第三类,摇摆不定,情绪不安的有40%(似应为10%)左右,其中闹退社的由建社后的120人减少57人。

4、推动了春耕生产运动,显示了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在各个生产季节中都发挥了互助合作的带头示范作用,如肥料方面,农业社一般都在每亩70担以上,葡萄乡曙光社每亩达286担,嘉埠乡三社(二类社)每亩平均123担(塘泥折合标准肥料),比最好的互助组张德恒互助组每亩多35担,比生产好的个体农民文福祥每亩多63担。其次在推广技术措施方面,据242个社的统计,一季变二季843614亩,占全县计划数的42%;旱地变水田496.89亩,占全县计划的165%;间作改连作1872287亩,占全县计划的181%。在推广良种、改良土壤等都是积极响应的,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5、互助组方面:支书社长联席会前后,各区均先后召开了互助组长会或互助合作代表会,会后进行了贯彻,贯彻方法是:通过互助合作网,从总结互助组的生产入手,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明确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研究生产措施,动员生产。具体内容:(1)进行互助合作的方针政策的教育,讲清建社三个条件和建社办社的艰巨性、复杂性,指明前途,防止自发与悲观失望情绪,从而达到提高认识,坚定搞好互助组的决心,为今后转社创造更成熟的条件。(2)检查与解决请工结账和互利问题。(3)建立与健全组织学习制度。(4)研究生产措施,制订较简单生产计划。通过总结整顿以后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上栗区有互助组543个,一类组由原来163个提高到321个,二类组由217个减少为168个,三类组由163个减少为54个。县委发展农业社计划草案下达后,全县已开好或正社培养的转社对象组722个(比县委计划(一九)五六年发展数超过10个),为今冬明春发展农业社做了一些准备,基本上符合中央提出“准备一批,发展一批”的精神。

三、当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领导方法问题:当前干部主要是缺乏办法,对领导互助合作存在两种偏向,一种是提高了社丢了面,特别是互助组尚未引起区乡领导的高度注意。互助合作网虽然建立起来了,有的仍是流于形式,未能很好运用网的活动,交流与传播经验,也有的把互助合作网代替了行政,使互助合作中的问题不能很好的在网的会议进行研究与解决,这样便无形中削弱了网对互助合作的领导。另一种偏向是部分乡支部办社的空气尚未形成,个别党支书和部分党员不愿到社里去,苦恼无策,想搞好又缺少办法。

其次是社委会的领导核心发挥不够,有的社干碰到了问题缺少解决办法,悲观苦恼,甚至有的坐望“宁愿当社员,不愿当社干”的思想,也有的社长包打包唱,社委依赖,形成忙坏社长、闲了社员的现象,其中有的是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因而形成社员望社干、社委望社长,形成互相观望等待。在三类社中,社委会中形成互不服气的不团结现象,致使社委会的核心领导不能形成,同时少数社干特别是个别社长不能站在生产领导生产,这样便很难摸索领导集体生产的经验,加上社员怀疑怕社内闲人,影响到社员生产积极性的发挥。

2、经营管理中的混乱现象仍然存在。

(1)发动组织。部分社虽已推行了三定包工,但由于干部缺乏经验,包工中定的不够完善与合理,特别是耕牛、农具与骨干强弱未很好搭配,因此包工以后,生产劲头不一,功夫的好坏也不一样,有的只图工分不图质量。源南一社有坵不到三分在的田,犂田时打了间子将近100只。也有的队组间争好农具、耕牛,分到队组后社里不能统一调整,还有犂田的采取按田记分,因此社员为了多赚工分便只有采取争好牛和打牛的办法。其次是在部分社在三定包工时忽视了思想发动,社员对包工没有要求,因此包了以后也是形式主义。再次是少数二类社三类社中尚停留在点兵点将夜夜评分的水平上,造成了严重的窝工浪费现象。据林家坊乡四个社的调查,三定包工前浪费工占总工分的20%以上。

(2)部分社的生产计划尚不够实际,特别是只有长计划,没有短安排;有的社计划尚未修订好,既无长计划又无短安排,这样就很难达到使社员增产增收入的目的。

(3)三评中的遗留问题,大部分社尚未很好处理。有的地区没有很好的宣传互助合作的具体政策和三位一休的阶级政策,以及向社员交底,致使部分社员动荡不安,少数社员出留不定,如紫溪乡第一社有7户社员对三评不满闹退社,影响到社的生产情绪。

(4)财会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部分社制度不够健全,没有做到日清月结,审批制度不能执行,财务计划流于形式。由于制度不严,少数社出现扯用和挪用公款。其次是部分会计业务水平不高,加上少数社社长籍口不懂,再次是对会计的报酬问题,有的社尚未包好,这样便影响到两方面:会计怕减少收入,不安心工作;社员反映“中(养)闲人”。

3、政治思想工作薄弱。部分社的部分社员中,以社为家的思想树立不够,个人利益与社的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如明星社严爱南建社时将耕牛卖掉,最近又卖掉7担灰,并对粮食统购统销不满,说:“工人吃心,农民吃皮,合理不合理?”樟树乡联盟社(三类社)16岁以上的社员84人,决心办社、生产情绪高的20人,占23%;随大流的39人,占46%;顾虑大动荡不安的25人,占31%

4、在互助组中也存在不少而且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地区对互助组是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基础体会不深,因而程度不同的存在轻组现象。表现在互助组的巩固提高工作做得不够,特别是常年组的比重还不到季节组的一半,赶不上合作化大发展的需要。在互助组的领导骨干也是很薄弱的,高楼乡42个互助组仅有3个党员,其中有8个互助组不但没有党团员,建不党团的对象也没有,组长还不如先进群众,互助组流于形式。其次是贯彻互利不够,部分互助组请工不结账,结账不给钱;少数组评工记分也没有按照劳动力的强弱与技术高低,影响到贫、中农的团结。

5、在培养转社对象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区乡领导对培养转社对象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对转社组的领导与培养工作做得不够。芦溪区九洲乡瞿信九转社组,由于政治薄弱,不敢大胆增产,组长2亩多田,只有18担肥料,全组虽有旱地14亩,但杂粮副业计划还没有。全张增产指标8%,该组的增产指标却是5%,在群众中没有威信,群众对他们转社不服气。在社员要求来看,16岁以上的有41人,要求转社的有22人(其中党团员干部占13人),跟到来的11人,一般都是妇女;不愿转社的便有8人,主要是对互助合作政策有误解,怕入社不自由。其次是转社组的骨干问题,据白竺16个转社组的统计,有3个党员以上的仅有三个组,有党员不到3个的八个组,其余均无党员(有转社对象)。全区16个转社缓刑人有党员14人、团员48人、积极分子56人。第六区麻山、汶泉等七个乡的统计,33个转社对象组中,全符转社条件的只有19个,占58%

四、县委对以上情况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县委发出了指示,并在此次粮食三定工作会上进行了具体布置(各区书都参加了这次会),总的要求是:“集中力量,加强领导,坚决办好现有社,作好建社准备。”通过搞好春耕生产和粮食三定试点工作,进一步巩固提高一、二类社,消减三类社。具体意见有如下几点:

1、搞好生产。要求现有社社社增加生产,户户增加收入。这是安定社员情绪,解除社员顾虑的唯一办法;也是办好社的根本标志和帮助社外农民进一步开展合作化运动的首要前提。因此,必须抓住如下三个环节:

1)抓住生产措施,加强计划管理,作好长计划短安排,因地制宜,采取各种生产技术措施,保证增产任务的完成,并使财务计划做到为生产服务。

2)建立与健全劳动组织。新建社一般采取“临时包工”和“短期包工”制,有条件的可采用“季节包工”,但必须掌握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逐步加以提高。已建立的要加以健全,防止形式主义,并加强质量检查,防止耕作粗糙。评工记分要纠正夜夜评分的作法。

3)开展劳动竞赛,提高劳动效率,激发生产积极性。竞赛开始应是内容单纯,要求明确,分段连环开展,定期检查,评比总结,评选模范,进行表扬奖励,并要注意总结经验,以便开展更完善的竞赛。

2、贯彻自愿互利原则,进行互助合作政策与阶级政策教育,及时把三评遗留问题处理好,对生产影响大的要围绕生产迅速解决;一般的影响不大者,亦应在贯彻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交底,逐步解决,并注意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建立经常的政治工作制度。

3、消减三类社。采取县委包干,各区派出干部,坚决办好(每一个三类社派一名干部去),正确分析三类社的情况,研究具体措施,从搞好当前生产入手,进行整顿提高,对骨干弱的要事先培养骨干,然后进行解决,对社委要加强领导。

4、加强对互助组的领导。要教育干部明确认识互助组是发展合作社的基础,纠正轻组现象。密切结合生产巩固提高互助组。插秧后将有条件的季节互助组转一批为常年组,适当发展临时季节组。对互助组的骨干要加强教育与培养,注意发展党团员,对转社对象组区委要实行包干,加强领导,通过每个生产季节作好建社准备。

5、加强对互助合作网的领导,发挥网的作用。采取以社带组、以社组带动个体农民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春耕生产运动,并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好转社对象。区委对互助合作的领导,可采取抓两头、带动中间的方法,并要注意发挥乡支部在互助合作运动中的领导作用,使互助合作运动向前推进一步。

一九五五年四月廿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