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沿江开放开发决战沿江大工业的意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14:15

中共九江市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关于举全市之力加快沿江开放开发决战沿江大工业的意见

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jiujiang.gov.cn 发布日期:2012年02月07日 【字体: 大 中 小 】  

  九江有着152公里的沿江岸线,这是我市最重要、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江西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加快沿江开放开发、决战沿江大工业,是发挥沿江比较优势的客观需要,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九江赶超发展的战略选择。要实现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托沿江,有效利用长江岸线资源,有序推进沿江产业带发展,把沿江打造成九江经济增长的“脊梁”,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更大贡献。 
  一、明确沿江开放开发目标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实施、国家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我市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机遇,充分发挥沿江独特优势,以决战沿江工业为突破口,促进沿江开发大提速、相向发展大推进、江路联动大发展、工业项目大建设,把沿江区域建成开放的主阵地、项目的密集区、工业的主引擎和新型城镇的示范区。 
  2、发展目标。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工业与物流并重、强工与兴城并重”的原则,统筹推进沿江大开发,促进沿江工业大突破,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235”目标,即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年翻番,财政总收入三年翻番,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五年翻两番。 
  ——凸显工业支撑作用。沿江区域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0亿,力争6000亿,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85%以上。 
  ——实现产业集聚企业做大。石油化工、新能源产业五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千亿;沿江区域五年内超百亿企业达到10户以上。 
  ——打造现代化物流港。成为长江中下游集装箱支线、水陆铁联运的枢纽港口,建成货物年吞吐能力亿吨级大港。 
  ——形成“一港三区”格局。形成长江中下游区域重要交通枢纽港、沿江产业区、现代物流区、城镇组群区。 
  二、完善沿江发展布局 
  3、完善沿江开发规划。集约高效有序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统筹推进岸线开发利用、港口码头建设、重大产业发展、交通运输对接。结合国家长江流域综合利用等相关规划,完善《江西省九江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九江港总体规划》,加强与省、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衔接,科学修编沿江产业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市工信委负责制订我市沿江承接产业指导目录(以下简称指导目录)。 
  4、产业布局。加快发展石油化工、钢铁和有色冶金、交通装备制造、电力能源、化纤纺织、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其中,城西板块重点发展交通装备制造、光伏新能源、港口物流等产业;城东板块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化纤纺织等产业;彭湖板块重点发展电力、钢铁、有色冶金、化工等产业;赤码板块重点发展建材、造船、轻工、装备制造等产业。 
  5、城镇布局。完善沿江区域中心集镇发展布局规划,把沿江码头镇、城子镇、港口街镇、新港镇、姑塘镇、流泗镇、定山镇、马垱镇等建设成为市级沿江示范镇,优先安排中心集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考虑中心集镇与沿江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活配套。 
  6、推动沿江昌九联动发展。加快昌九工业走廊发展,打造南昌——九江“工”字型产业带。推动彭泽——湖口、赤湖——码头、永修——南昌桑海、共青城——德安相向发展,重点支持共青城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转型发展先行区、和谐创业示范区。强化沿江昌九产业上下游协作配套,形成各具特色、产业聚集的工业园区,昂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经济发展的“龙头”。 
  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7、加快推进在建大项目。切实做好已落户项目的各项服务工作,大力推进九江石化油品质量升级、湖口优质钢、亚泥和南方旋窑水泥、旭阳雷迪多晶硅、江铜铅锌冶炼、攀森镍粒合金、华光镍铬合金、龙达粘胶纤维、恒生粘胶纤维、理文造纸、理文化工、石化产业链延伸、杭氧工业气体、湖口液化天然气储备及利用、长安汽车、华锐风电、鑫山水泥技改扩能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8、强化招商承接新项目。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关联度大、聚集度高、带动力强的龙头型、科技型大项目,大力引进总部经济、文化创意、软件和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引进现代物流企业,迅速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市商务部门要紧盯主导产业和各产业前30强企业,制订招商计划,改进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实行差异化考核;完善重大项目引进奖励考核办法,鼓励沿江各地引进大项目、好项目。 
  9、包装策划吸引大项目。一是依托规划包装大项目。依托石化产业园策划九江石化下游产业链项目,依托岸线和公共码头策划新项目。二是依托央企扩改大项目。积极争取九江石化、昌河汽车、中粮粮油等国企增资扩能。三是依托龙头延伸大项目。为九钢、旭阳雷迪等企业招引配套项目。四是依托资源开发大项目。围绕钨、铜等战略资源吸引大企业落户。 
  10、盘整清理提升老项目。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加强投资项目的筛选,重点向“三高三低”(高技术、高投资、高产出,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项目倾斜。市沿江开放开发办负责组织开展沿江园区项目清理工作,对园区内不符合产业布局的企业实行“腾笼换鸟”。 
  四、提升集约开发水平 
  11、科学开发利用岸线。把最好的岸线留给最好的项目。一是建立岸线利用约束机制。将岸线投资强度、吞吐量、土地投资强度以及岸线陆域纵深等作为约束性指标。工业项目以布局大运量的重化工业为主,深水岸线工业项目的投资强度不得低于300万元/亩,且腹地开发纵深不小于1000米。物流项目年物流量不得低于100万吨;二是建立岸线管理机制。市沿江开放开发领导小组督促相关部门开展沿江岸线、码头专项整治活动,提高岸线使用效率;三是建立岸线评估机制。岸线使用需经过专家咨询委员会评估后,由市沿江开放开发领导小组核准上报。 
  12、强化港口资源优势。以上港集团为龙头,以集装箱码头和拟建的散杂货码头为依托,打造集中转、仓储、分拨、配送等为一体的区域综合大港,促进上港集团做大做强。同时,积极推进与南昌港区、彭湖港区、赤码港区连锁对接,实现联动发展。启动彭湖港区、赤码港区公用码头建设。严格限制小规模货主专用码头建设,探索企业自用码头开放机制,在建和拟建码头以标准化、公共性码头为主。 
  13、提升商贸物流水平。大力推进沿江物流园、专业市场尤其是物流网络建设,搞好物流规划与城区、港区、园区、口岸规划的衔接,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大力引进有实力的大型物流公司,推进水路、陆路物流节点建设。大力发展其他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沿江地区的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加快发展。 
  14、优化口岸通关服务。完善“绿色通道”和“直通式放行”的国际物流便利化机制,推行分类通关模式,提高通关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加快口岸通关中心、电子口岸建设,建设涉外单位、进出口企业的公共信息平台。 
  15、构建沿江路网骨架。优先建设沿江通道网络,规划建设码头至马垱沿江快速通道、九江绕城高速和都昌至星子高速,先期启动赤码线、彭湖线。建设一批疏港通道,提升集散能力。启动红光、银砂湾至定山高速出口和矶山至彭泽高速出口道路建设。 
  16、加快基础设施配套。按照相向发展及一体化的要求,结合沿江园区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完善现有园区和集镇路网、管网和电网建设,加快城西港区、湖口金砂湾等沿江铁路专用线建设。按照规划先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完善沿江区域电网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加快沿江电网建设,为推进沿江大开发提供电力保障。 
  17、强化布局规划约束。建立投资审批、土地供应、环境保护、供电供水等联动机制。沿江各地必须严格遵守产业布局规划、沿江岸线资源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市工信委负责完善修订《九江市关于沿江板块工业项目准入的若干规定》,制订沿江产业规划操作办法,建立产业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重特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 
  18、提升园区发展水平。积极争取设立九江保税港区。支持彭湖、赤码工业园区等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以亚泥五、六期技改项目顺利实施为契机,将赤码板块打造成全省最大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以湖口银砂湾钢铁基地和彭泽定山整体开发为契机,将彭湖板块打造成全省最大的优质钢和重化工产业基地;以九江石化油品质量升级项目达产达标为契机,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炼油化工生产基地;以旭阳雷迪三期的建成投产和光伏产业链项目落户为契机,将城西板块打造成全省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19、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高排放的项目不搞,高能耗低产出的项目不搞,环保措施达不到要求的项目不搞。加强沿江生态建养,在产业密集区和城镇周边地区,建设敞开式的绿色生态区域,在重化工业区外围建设生态防护带。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沿江各板块建成污水处理厂,沿江工业园区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对已有的工业企业要加强管理,逐步治理达标。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0、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抓住“十二五”国家和省政府加大内河航运投入建设的机遇,市港口、航道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带动民间投资,推进我市沿江区域的航运建设,提升航运能力和水平;按照防洪达标的要求,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建设好防洪排涝水利设施,全面提升园区堤防等级;争取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早日开工建设;推进省政府关于《促进九江沿江开发若干政策意见》的落实。 
  21、开辟项目“绿色通道”。凡固投超5亿元的沿江工业项目,签约前先报至市沿江开放开发办进行产业布局备案,签约后由市沿江开放开发办“一个口子”办理项目前期手续,由相关职能部门并联审批,最大限度地缩短沿江工业项目审批时间。 
  22、多措并举破解用地难题。建设用地指标向沿江地区倾斜;支持沿江工业园区以项目、以基地的形式争取更多的省预留土地指标;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进入省工信委的“绿色通道”、争取重大项目进入省发改委、商务厅重点项目调度;积极争取省里支持,加大对各类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鼓励沿江各县(市、区)创造性地利用水利、血防、土地整理、造地增粮等各类土地开发利用政策,有效盘活沿江土地资源。 
  23、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按照“引导落户、利益共享”的原则,制订发展“飞地经济”的政策措施,吸引区域外重大项目在沿江区域落户或异地搬迁。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由市沿江开放开发办牵头,制订项目引进地和落户地的利益分享政策。 
  24、创新投融资模式。一是鼓励沿江各县(市、区)组建沿江开发投融资机构,通过股权投资、担保融资、租赁融资等多种形式,加大沿江基础设施投入。二是积极引进外来投资,制订相关优惠政策,招引有实力的大公司,通过股权转让、项目融资等方式,投资沿江基础设施及沿江各工业园建设。三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沿江工业园区设立分支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担保机构,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投资公司。 
  25、积极推进企业融资。大力培育上市后备资源,积极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对成功上市企业,由受益财政给予不低于300万元的专项上市补贴。对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因上市补交的企业所得税、土地出让相关税费的市、县留成部分,上市后全额奖励企业;积极支持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多种融资方式。 
  26、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市财政每年设立3000万元沿江开放开发专项资金。对省外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来沿江落户的,可享受转出地同等优惠政策待遇,各项行政性收费的市、县留成部分实行免征;创新型企业所缴纳企业所得税新增的市、县留成税额,三年内全额返还给企业;对新建物流园区、道路运输站场和物流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易地建设费和道路临时占用费减半征收。 
  27、完善人才支持政策。鼓励沿江园区引进领军人才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对沿江园区内急需的高层次专家开辟“绿色通道”,受益地方按有关政策帮助解决子女入学、配偶随迁、专家住宅和创业、科研启动资金。构建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对受益企业给予奖励。市属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到沿江园区创办企业的,在规定年限内保留其工作关系,工龄连续计算,档案工资继续调整;期间要求回原单位的,按原职级待遇安排工作。 
  六、强化组织机制保障 
  28、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沿江开放开发领导小组,承担沿江开放开发的总牵头、总协调职责。殷美根市长担任组长,占勇常务副市长、熊永强常委副市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有市发改委、工信委、财政局、统计局、人事和社保局、建设规划局、商务局、国土局、公路局、港口局、交通局、环保局、科技局、安监局、水利局、林业局、旅游局、房产局、质监局、人行、银监局、工商局、国税、地税、行政服务中心、商管办、金融办、口岸、海关、海事、检验检疫、边检、供电公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市沿江开放开发办),为市政府常设机构,设正处级职数1个,副处级职数2个,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市沿江开放开发办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协调解决沿江开放开发中的重大问题,联系和协调沿江各县(市、区)及相关市直部门,落实和督办沿江开放开发工作。沿江各县(市、区)要相应加强沿江开放开发的组织领导。 
  29、纳入考评体系。建立沿江开放开发及工业发展目标责任制,逐级分解落实到市直有关部门和有关县区,建立考评体系,列入县域经济考评。每年对沿江各县(市、区)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出前2名予以表彰,并给予10万元的奖励。 
  30、优化发展环境。各级职能部门要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市监察部门要加强行政和效能监察,对行政慢作为、不作为等现象,实行严格问责,防止推诿扯皮。强化舆论宣传,利用各类媒体,加强沿江开放开发宣传,形成良好的沿江开放开发氛围。 

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 
  2012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