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迟早会取消:关于课程纲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10:04

 

 课程开发技术:如何编制课程纲要(摘要)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崔允漷

  一、课程开发是什么?
  1.课程是什么?
  所谓课程就是用“课”的方式规范、引导学生学习的“进程”。那么“课”要具备那些要素呢?
  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作为一门课程,必须至少满足下列四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要素或问题:
  ◆明确的目标(期望学生到哪里?)
  ◆适切的内容(需要用什么作为载体?)
  ◆有序的实施(怎样带学生去那里?)
  ◆恰当的评价(如何确定他们已到那里?) 
  只有一致性地回答了上述四个问题,才能称得上课程。
  因此,教材不是一种完整的课程,只是一种内容载体,是课程的一个文本;知识或经验都不是课程,还需要用“课”去加工……
  2.课程有哪些性质?
  由于课程涉及用“课”的方式规范、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涉及谁来决定学生的课程、学生的课程应该是怎么样的、课程到底对学生有何影响等问题,因此课程至少具有下列的性质:
  (1) 民主性:学生是谁的?是国家、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自己……因此决定学生的课程的主体一定是多元的。
  (2)开放性:因为学生与生俱来就是有差异的生命个体,学生又是发展的,生活背景与经历又不一样的,因此学生的课程一定是开放的。
  (3)科学性:教育就是影响人的活动。为什么要影响人?通过什么影响人?如何影响人?影响到什么程度?这些就是课程问题。课程就是诞生于科学主义思潮盛行的背景下的,课程的另一重要性质就是科学性,即基于证据的教育活动。
  3.何为课程开发?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从无到有”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如新课程方案中增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新增的“通用技术”课程等。
  ◆“从粗到精”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如校本课程就是从原来的选修课、活动课等发展而来的。
  ◆“从外到内”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如怎样将预设的教育目标落实到学生身上。
  ◆“从上到下”的角度来看,如将国家课程标准变成学生的素养或能力,教师如何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进行备课,然后上课,最后看看学生习得的东西是否符合课程,这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也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
  ◆归纳课程开发,简单地说,某一主体发展出一种方案或活动,并将这一方案或活动赋诸行动,使得外在的教育目的转变成学生的学习结果或素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大概可以描绘一下课程开发是什么:
  (1)谁来开发课程?国家、地方、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都可以作为开发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合作小组。
  (2)课程开发的范围有哪些?一项活动、单门课程、一类课程(学习领域)和所有课程。可以是开发课程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是开发课程整体。
  (3)课程开发的类型有哪些?因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
  (4)课程的最终形式有哪些?可以是方案、纲要、教案;可以是课程标准、教材、活动;也可以是作业设计、命制题目、编制考卷……
  教学观与课程观的差异就在于,教学观可能只关心怎么教或教什么,而课程观一定要关注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与教到什么程度,而且要有一致性。
  4.教研员为什么需要学习课程开发?
  (1)国家课程政策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地方一级必须承担国家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责任,即如何将国家课程地方化,最终落实到校本化。这样,教研室应成为地方一级课程的发展中心,即如何将国家课程发展成为本地的课程;教研员就是课程开发员,有时是自己开发,有时是指导教师开发课程。
  (2)教研员专业化的要求。
  基于上述认识,教研员的责任就是与教师一道,将国家课程发展成为本地的学生课程。因此教研员的专业活动,简单地讲就是课程开发,其角色就是专业的课程领导者。
  5.教研员不了解课程开发会带来什么问题?
  ◆制造“两张皮”,上课不基于国家课程标准,过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
  ◆只考虑“原原本本”地执行,而没有考虑到课程的开放性。
  ◆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工作是国家课程开发的一个部分,而强行推行自己的“课程产品”,过度权威。
  ◆长期的点状工作导致点状思维,缺乏系统思考,如很容易将教师的工作理解为“教教材”,或只关注“怎样教”,而没有一致性思考另外三个课程问题。
  ◆……
  二、如何编制《学期或模块课程纲要》?
  1.《课程纲要》的界定。
  课程是复杂的专业活动,一定需要事先做好规划,我们把一个学期或模块的学科课程规划称之为课程纲要。课程纲要很能体现一个教研员或教师的课程素养与能力。《课程纲要》是以大纲或提纲的方式一致性地回答该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问题。
  
  《课程纲要》的具体意义包括:
  (1)有利于教师的思考从“一节课”走向“一门课程”,即系统地思考;有利于教师审视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之间的一致性,形成课程意识。
  (2)有利于教师整体盘点开设这门课程的资源与条件,即原先教学进度表的功能。
  (3)有利于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全貌和相关的课程评价政策。
  (4)有利于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化与质量管理。
  3.如何确定、叙写课程目标?
  目标的确定有两条路线:一是内容标准+学情分析,这主要指国家课程校本化;二是学生研究+社会需求+专家建议,这主要指校本课程的目标确定。
  目标的数量:一个学期的目标一般只要4-6条,每条最好2-3句话。
  目标叙写的ABCD法则:
  主体是学生,因为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
  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清晰、可测量,不然,成了“正确的废话”;
  行为条件就是为了便于评价附加的,例如通过16课时的学习,增强审美的兴趣。
  行为程度也是为了便于评价而设置,意在通过一定课时的学习后,至少三分之二学生可达到的水平。它既不是高标准,也不是低要求,而是量力而行。
  学期目标与课时目标只是具体化的层次差异,其叙写法则是一样的。
  4.如何依据目标有条理地组织课程内容?
  当前课程内容的无组织现象:个人经验;依赖教材;拼凑。组织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作为基本的线索。基本的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从整理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相互转化。根据这些原则,有条理地分配一个学期或一节课的时间。
  5.如何依据目标确定教与学的方式?
  当前为何出现“为活动而活动”“为合作而合作”,原因就是教师只关注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没有把教学方式的变革与目标结合起来考虑。目标决定教与学的方式,决定实施手段。
  6.如何依据目标实施评价?
  评价涉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如何命题、编制试卷一定要依据学期目标。因为目标决定评价,是评价的第一原则。评价首先是检测目标是否达成,以便于教师作出后续的教学决策,其次是复习或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再次是考虑评价主体的多元与评价方式多样的问题。


如何编制好“课程纲要”例析
省级课程团队(初中段)
 

  课程就是用“课”的方式规范、引导学生学习的“进程”。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与教学是密切联系的。师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教研室应成为地区一级课程发展中心,教研员应成为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专业领导者。因此,课程开发应该是教研员的专业活动领域,编制好学期或模块课程纲要就是教研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作为一门课程,至少满足目标(为什么教)、内容(教什么)、实施(怎么教)与评价(教的怎么样)4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要素或问题,才能称得上课程。
  《课程纲要》是以大纲或提纲的方式,来一致性地回答该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有关问题。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编制课程纲要。
  一份课程纲要,在结构上一般包括一般项目、课程元素与所需条件3部分内容。下面以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的课程纲要为例说明这3部分的编写要求。
  1 一般项目
   它包括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型;课时;日期等内容。
  【案例一】“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一般项目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课程类型:必修1     ◆ 教材: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分子与细胞》
  ◆授课时间:36课时    ◆设计:吴江林
  ◆授课对象:2008级高二(7)(8)(9)班
2 课程元素
2.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编制源于对学科课程标准与学生的研究;不是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汇总全部搬过来,而是将其整合为4—6条,每条1—3句,但是不能写成与知识点无关的空话。要兼顾三维目标;指向关键结果的表现;叙写规范。
  【案例二】“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模块总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你将能:
  1.通过比较和模型分析的方法,阐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通过生物建模和实验的方法,解释生命活动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及信息传递。
  3.体会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
  4.基于对生命本质的理解,逐步养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5.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分享、尊重、互惠的教育意义。
2.2课程内容
  基于目标、学情、条件处理教材,有逻辑地选择与组织相关的知识或活动;课时安排合理等。特别是第一次课不能讲第一章第一节,而是始业教育。
    【案例三】“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节选)
  [课时1] 始业教育:解读本模块的《课程纲要》、学案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内容标准: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观察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安排:
  [课时2] 第一节:分子与离子;第二节:无机物。
  [课时3] 习题讲评;碳化合物;糖类;脂质。
  [课时4] 蛋白质;核酸。
  [课时5] 实验:检测组织中的油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课时6] 习题讲评。
  [课时7] 章习题讲评。
2.3课程实施
  方法与目标匹配;围绕学生的学习表现;创造丰富的、促进的情景;提供多样化的支持等。
  【案例三】“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实施建议
  一、课程资源
  1.教材:对教材进行校本的二度开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速。
  2.练习:课本后的“思考与练习”,《学程评价》的“目标达标检测”。
  3.实验室: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开发实用教具,以提高实验和探究性教学的效率。
  4.其它资源:
       网络:如,http://acad.cersp.com,www.shijuan.cn等。
     期刊:《课程·教材·教法》,《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学教学》等
     自制:根据需要本教研组制作的图片,录像,实物模型等。
  二、实施手段
  1.学案:编制学案,基于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学案的体例结构分为:表现性学习目标、学习建议、课前准备区、课中学习区、课后互助区,通过学案对学习全过程进行指导。
  2.实验:完成省教学指导意见规定的6个必做实验。
  三、教学方法。
  1.问题驱动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因课时限制,该教法用于主干知识的课堂教学。
  2.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小课题的探究、调查、活动、实验等。课堂外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培植合作的意识,习得合作的方法和技能。
  3.模型方法:以模型来表征概念、判断、推理过程,对核心的概念、原理、规律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构建实物模型、具象模型和思想模型加以解决。
  4.讲授和训练:精讲主干知识,精练结构化知识,练习以节为单位,通过全批全改及面谈和笔谈,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四、教学反馈。
  1.课堂反馈:主要是通过观察、问答、交流、操作、考试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反馈:主要是通过校本作业、报告、问卷调查、访谈等途径来实现。
  五、整理与复习。以核心概念、原理、生理过程为核心,理清知识脉落构建知识体系;以典型例题为载体,提高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掌握方法。
2.4课程评价
  设计基于目标的作业;评价结果的解释与目标相匹配;相关评价政策清晰且可行等。
【案例三】“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评价
  一、学分认定的评价指标及成绩来源
  学分认定的评价指标,由模块修习过程和模块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1.模块修习过程。模块修习过程由学习态度、作业情况、修习课时三项构成。
  (1)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的构成要素:①预习情况(预习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前准备区,课本);②课堂学习状态(笔记/参与/问答//讨论/合作/实验);③学习笔记(课堂/课后)。学习态度的评定等第:①优秀;②良好;③合格;④需努力。
  (2)作业情况。作业的构成要素:①是否上交;②是否独立完成;③是否错题纠正;④是否有测试分析报告。作业的评定等第:①优秀;②良好;③合格;④需努力。
  (3)修习课时。修习课时的等第:①凡修满24课时以上者,合格;②凡不满24课时者,不合格。
  2.模块测试成绩。
  模块测试成绩的形式:卷面测试,自主命题。
  模块测试成绩的评定等第:①年级前50%者,优秀;②年级前51%—70%者,良好;③年级前71%—95%者,合格;④年级后5%且不及格者,需努力。
  二、学分认定及结果处理
  1.学分认定。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模块测试成绩均为“需努力”者,不能获得学分。其它情况给予2个学分。
  2.未获得学分者,应参加补考。补考测试成绩合格者,获得2个学分。
  三、实验技能测评及结果处理
  1.实验技能测评形式:学校统一组织实验技能测试,按省教研室规定的测试要求测试。
  2.实验技能测评等第:①P等(通过);②E等(未通过)
  3.实验技能测评等第为E者,补考,通过者获P等。
3 所需条件
  它指指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案例三】“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实施条件
  ◆与《分子与细胞》学习相匹配的生物实验室。
  ◆每周4课时安排一个学段或每周2课时安排一个学期。
  ◆网络学习室。
  ◆印制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