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期间吃瓜子会胖吗:中国女专家成功解决9种战略战术导弹快速定型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4:30:08
  怎样的人生最美丽?看看她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追寻她为使命而求索的脚步,也许你就能找到答案!  

    唐雪梅,纤纤小手拨动的“音弦”事关中国战略导弹事业的发展;炯炯双目凝视的“舞台”是未来信息化战场的兵马厮杀。作为总装备部某研究所研究员,她站在新军事变革舞台上,书写着自己美丽的人生!

 

    怀揣800元,年仅22岁的她勇敢出征—— 求解钱学森老人一封信的巨大能量

 

 

 

    很多时候,人生的重大转折发生在不经意间。

 

    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唐雪梅回忆起26年前自己与“小子样理论”的初次“邂逅”——

 

    1985年,22岁的唐雪梅正在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硕士。这天,导师张金槐把一封信交到她手中。

 

    信,是科学家钱学森写来的,请国防科大组织研究“小子样理论”。

 

    年过古稀的大师为何青睐它?因为该理论应用于导弹武器试验,可减少试验次数,缩短研制周期,节约巨额经费——

 

    俄罗斯“白杨-M”战略导弹从研制到列装仅5年,进行了4次试验;美国“潘兴II”等导弹定型,“小子样理论”也功不可没。

 

    可我国某型导弹定型试验,至少要发射十几枚。数千万乃至上亿元一枚的“宝贝”,打得让科研人员心疼。

 

    张金槐对唐雪梅说:“‘小子样理论’是数学王冠上一颗耀眼的‘宝石’。”

 

    正在为毕业论文选题而发愁的唐雪梅眼睛一亮:“我就选这块‘宝石’了。”

 

    轻松一言,唐雪梅根本想不到今后将面临的挑战。课题之难,连许多卓有建树的前辈都望而却步……

 

    带着青春的梦想,唐雪梅勇敢地出征了!

 

    1986年元月,唐雪梅第一次到北京查阅“小子样理论”国外文献,全部经费仅800元。

 

    那段日子,点点滴滴都刻在了她心里——

 

    为了省钱,她连续多天啃面包、吃饼干。一天深夜,身体极度缺盐的她敲开街边一家小店,要了碗白开水,掺入几勺酱油,端起一饮而尽。那碗 “酱油汤”至今让她回味……

 

    置身国家图书馆,唐雪梅常常忘却了时间,直到被“撵”出来。每当发现有用的资料,她的心情就像“在琳琅满目的商场买到了心仪的漂亮衣裳”。

 

    踏上返程的火车,她才想到应该抽空去看看儿时就向往的天安门……

 

    就是靠这800元经费,唐雪梅完成了一件震动国内数学界的大事——我国首篇“小子样理论”研究论文。谁能想到,如此前沿的论文,出自一个年仅23岁的“黄毛丫头”之手!

 

    如今,她的论文成为国内“小子样理论”研究的必读文献,在此基础上完成的《武器装备小子样试验分析与评估》,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某型战略导弹发射现场,穿着裙子的她默默伫立—— 999朵玫瑰绽放在心中

 

    一项新理论运用到实践,其中的艰难超乎常人想象。

 

    当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小子样理论”就像是来自火星的词语。唐雪梅调侃说:“让自己搞明白很难,让别人弄明白难上加难。”

 

    在质疑的目光中,她默默前行,随后两年内相继撰写了10多篇高质量论文。

 

    1990年,唐雪梅登上了全军导弹装备试验研讨会的讲台。

 

    台上,是一个扎着马尾辫、戴着眼镜、神情腼腆的年轻姑娘;台下,是来自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等所属科研单位的60多位资历丰富的专家学者。

 

    粉笔吱吱呀呀在黑板上划过,一步步令人信服的推演随之呈现。掌声响起,大家的目光从质疑变成赞许。从此,她在圈内有了一个固定称谓——“唐老师”。

 

    唐雪梅没有因此停下探索的脚步。1996年,国外一名资深专家来华讲学。互动环节,她的才华让这位国外专家叹服。讲学,最终变成了交流。

 

    这一刻,唐雪梅才意识到,默默耕耘11年,她的“功力”已可与国际大师相比肩。

 

    那年,我军某型战略导弹进行试验发射。这是“小子样理论”首次运用到实践。

 

    发射现场,男人堆中,穿着裙子的她,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蓝天为幕,她的身姿格外俏丽……

 

    导弹划过长空,她成功了!

 

    这一刻,仰望蓝天上那完美的轨迹,幸福的感觉让她眩晕,好似有999朵玫瑰绽放在心中!这一刻,蓝天为镜,印下了她生命中最美丽的笑容。

 

    看看她用“小子样理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某型战略导弹定型,仅试射3枚,效果等同于传统试验方法发射15枚,节约经费以亿元为单位;某型战术导弹定型,减少发射试验10次,提前一年列装部队。

 

    如今,她一举解决了9个型号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的试验定型问题,军事价值和经济效益难以估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望着共和国长剑腾飞的壮观场面,你可知道:这背后隐藏着一张如此青春的脸庞?

 

    军队重点仿真实验室里,一身戎装的她纵横驰骋—— 虚拟空间指挥“千军万马”

 

    更美的风景,总是在更远的地方。

 

    唐雪梅没有陶醉于“小子样理论”的重大突破,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前沿的领域——战场模拟仿真。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然而,在没有战争的日子,学习战争需要用模拟仿真技术进行“预实践”。上世纪的世界军事舞台,开始将大规模分布式仿真技术,列入提高核心军事能力的关键技术。

 

    明者见事于未萌。唐雪梅意识到:模拟仿真技术对于我军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尽快拿下这块“高地”。

 

    这又是一次艰难远征。研究在“零经费”中蹒跚起步。凭着勤奋,一个个远不见头、高不见顶的困难,被唐雪梅和战友逐项攻克。

 

    这又是一次十年砺剑。去年底,她们建起的某重点仿真实验室通过总部验收。专家组评价:该成果使我国军事仿真技术跃上新台阶。

 

    记者在实验室看到,这里存储着上千种武器装备的数百万组数据和模型。难以想象,这数字瀚海,蕴含着多少酸甜苦辣?

 

    去年初夏,一场“战斗”在这个仿真实验室悄然打响。

 

    作为总导演,没有带过一兵一卒的唐雪梅,在虚拟战场指挥“千军万马”纵横驰骋。

 

    侦察预警、电子干扰、机动突击、防空反导……“战斗”进程中,各兵种装备比拼、敌我双方态势,均一目了然。前来观摩的专家连声赞叹:“这套系统为设计未来作战样式提供了全新平台!”

 

    在简单质朴的家中,她笑意盈盈倾听着爱人的温情“揭发”—— 雪中之梅必有苦寒之乐

 

    走进唐雪梅简单质朴的家,一种沉静淡雅的幸福扑面而来!

 

    坐在沙发上,她笑意盈盈地倾听着爱人对她的温情“揭发”——

 

    “身上穿的这件衬衣,天刚热时掉了一个纽扣,挂在衣橱里足足4个多月,前不久她才想起来给我钉上。”

 

    “电视机坏了好几个月,我能将就,她更能将就。她说:反正没时间看电视,权当装饰品吧!”

 

    “家里虽有个数学家,但钱还得由我管。一次她去银行交款,两小时才回来,一进门就吃惊地对我说:上银行居然还需要排队……”

 

    历数她的种种“非常之举”后,爱人话锋一转:“不过,在我眼中,她依旧是个好妻子、好妈妈。”

 

    每天,唐雪梅总是一大早起来,把一天的菜洗好、切好;为节省时间,她炒菜很少用葱姜蒜;她的拿手好菜是西红柿胡萝卜炖牛肉,理由是“做起来简单,女儿吃起来有营养”。

 

    无论工作多忙,她都会抽时间看望双方父母;无论回来多晚,她都会检查女儿的作业……

 

    一次,女儿看完电视上“感动中国妈妈评选”后说:“妈妈,我支持你参加明年‘感动中国妈妈’的评选!”

 

    她感动的又岂止是家里人——

 

    2000年,她从报纸上看到:北京一个女孩,爸爸患有癫痫,妈妈离家出走,靠年迈的奶奶经营杂货摊抚养。她悄悄伸出援助之手,资助这名女孩读完高中、考上大学,女孩亲切地叫她“唐妈妈”。

 

    在许多人眼中,她的生活很平淡:几乎天天加班,家附近的商场都没逛过几回。

 

    可她自我感觉很好,她说,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一家三口听着轻音乐,各干各的事儿”。

 

    这就是唐雪梅——雪中之梅,走近了才能闻到那幽幽清香。

 

    短评 未来战场更需“花木兰”

 

    她解决了9个型号战略、战术导弹武器装备试验定型的技术难关;她运用全新的模拟仿真技术演绎未来战争,为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总装备部某研究所研究员唐雪梅,用忠诚使命、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展示了新一代中国女军人的崭新形象!

 

    越来越多女性投身军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女军人进入战斗序列,是军队建设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女军人已成为战斗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擒拿格斗、潜伏抢滩样样精通的海军女子两栖陆战队,到技艺精湛、秒米不差的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员;从刚刚组建的我军首个“女子导弹发射连”,到今天为战略导弹事业发展排忧解难的唐雪梅,我们欣喜地看到:女军人的岗位不仅在舞台、讲台、医院,还在作战一线、战斗班排,在军事科技的核心岗位。

 

    展望未来信息化战场,女军人必将有更多的使命和担当。从唐雪梅身上,我们看到了女军人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她的事迹启示我们:部队各级都应为女军人施展抱负提供广阔舞台,充分发挥她们的聪明才干,让更多的“花木兰”脱颖而出,为国防现代化事业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