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妇焦尾参番外:【引用】对全国生物高效课堂一节公开课的点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6:45:11

1、教学实录

[说明:执教人是西安高新一中的闫锋老师,授课年级为深圳市外语学校高中部高一。此实录来自闫锋老师的课件和笔者听课记录,在编辑过程中难以有些遗漏,敬请闫锋老师谅解。感谢闫锋老师提供给我们一节精彩的公开课。]

1.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展示一首诗)是谁,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是谁,为我日夜守边防,是谁,为我传信报安康。没有你,我——一个小小的细胞,会是何等模样?

生:(看大屏幕)这里的“谁”,指的是细胞膜。没有了细胞膜,就无法隔开细胞内外的物质,保证细胞内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师:回答很好,由此可见细胞膜的重要作用。细胞膜是生物膜的一种。如果让你构建生物膜的结构模型,你需要获取与生物膜有关的哪些资料?

生:思考片刻,无人回答。

1.2 借助图片,制做模型

师:((幻灯片显示)资料1:1859年,欧文顿(Overton)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如图所示,从实验现象中能推测德出什么结论呢?


 

生: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师:为什么?根据什么原理?

生:化学原理“相似相融。”

师:很好,这位同学的化学学得也很不错。

师:(幻灯片显示):资料2——实验证据:20世纪初,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膜表明: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请问: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组合形成膜的呢?(幻灯片显示):资料3: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亲水性“头”部易溶于水,可与水分子或其它亲水分子聚集,疏水性“尾”部不溶于水,远离水分子或亲水性分子。

模型构建1:将很多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磷脂分子的头尾将如何排布?


生:在黑板绘制模型构建图1


师:磷脂分子在水中将怎样排布呢?

生:在黑板绘制模型构建图2。

 

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师: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什么位置呢?大胆推测?……

生:可能在细胞膜外面,可能在细胞膜中间,也可能在细胞内。

师:很好,是有这3种可能,(大屏幕显示)请看资料5:1959年,罗伯特森(J.D.Robertson)利用超薄切片技术在电镜下观察细胞膜。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蛋白质和脂质是如何排列的?


生:黑暗的是蛋白质,光亮的是脂质,所以蛋白质和脂质应该这样排列: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完全正确。当初罗伯特森也是这样提出他的假说的: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的三层静态统一结构(幻灯片显示)。这里的要点:①蛋白质均匀分布在磷脂双分子层两侧;②膜为静止的结构。

生:作笔记。

师:(幻灯片显示):资料6—生物膜的冰冻蚀刻,将细胞膜置于-100?C的干冰或-196?C的液氮中,进行冰冻。用冷刀骤然将标本断开,升温后,冰在真空条件下迅即升华,暴露出断面结构,称为蚀刻,在电镜观察。


生:生物膜中的蛋白质镶在、嵌入、横跨于磷脂双分子层。

师:(幻灯片显示):资料7----变形虫运动。说明生物膜有什么特点?


生:生物膜是流动的。

师:那么,当初罗伯特森提出的假说: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的三层静态统一结构。是否成立?

生:不成立。

师:仅仅是这个例子说明罗伯特森提出的假说是不成立的,还不具备很强的说服力。后来科学家相继做了相关实验。(幻灯片显示):资料8: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的实验。


请同学们注意实验中的几个细节问题:①为什么温度是37℃?②40min后,红色和绿色均匀分布,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37℃是反应的最适温度。

生: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3介绍实验,总结特点

师:(幻灯片显示):小资料:磷脂分子的运动。①侧向扩散运动;②旋转运动;③摆动运动。


单位膜模型的缺陷:单位膜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膜的结构和功能。后来1972年桑格(S.J.Singer)和尼克森(G.Nicolson)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幻灯片显示):


思考:

问题1:请你谈谈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生物膜在结构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问题2:在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你受到哪些启示?

生: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生物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外面或镶嵌在中间。生物膜在结构上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生:科学研究是要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像,提出假说,再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假说。科学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科学家辛勤的工作,科学研究依赖于科学的进步,科学进步了,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数据。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完善。

1.4小结知识,当堂检测

师:小结概念图


(幻灯片显示):课后探究

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否已完美无缺?细胞膜上除了含有磷脂、蛋白质外,还有其他物质吗?请你课后搜集这方面的信息。

②制作细胞膜模型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法和更合适的实验材料,希望你课后能尝试一下。

课堂练习

①     、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的最大的不同是

A.“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是对称排列

D.“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是不对称排列

答案:B

②、(2009浙江)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答案:C。

③、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成分,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应选取人的哪种细胞做实验(       

   A.神经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白细胞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              ,由于渗透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然后再用              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3)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经过充分搅拌后,下列能正确反应其分布的图是(      


(4)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                   

答案:(1)C ;(2)离心、蒸馏水;(3)A;(4)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成双层排列。

2、点评

2.1 以学生为中心

    可以感觉到,闫锋老师的这节课是做了充分准备,花了不少心思的。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以“问题”为主线,通过一个一个的小问题,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最终得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质朴不做作,学生的回答和绘图都很有水平。

    学生在绘图“磷脂分子在水中将怎样排布?”时,我注意到,当两位学生绘制不同的图时,底下有学生说画错了,王老师并没有立刻给予纠正,而是先让学生画好后,再给他们充分的时间主动思考并与同伴交流和合作,最后予以纠正,而是让学生画图完之后,大家再对两位同学的绘图进行分析、讨论,找出不同之处及其出现原因。教师并不是直接指出学生的不足,而是让他们在交流中去发现不足,在思考中去享受知识。可以感受到学生在绘图和发现绘图不足的过程中,经过深入的思考,他们具有很强的创造力与想像力。闫锋老师的这些做法,给予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平时有些课堂,为什么学生不爱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课堂显得比较沉闷。这是否与教师教学设计时没有设计问题,而是一个人唱独角戏,满堂惯,学生缺乏参与讨论和表达的机会;或者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死板、简单或者深奥,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共鸣。可见,课堂要活跃,师生要互动,就必须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即使学生出现错误,也会在错误中明白原因,及时改进错误,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会变得更加勤于思考,敢于质疑,课堂会更具活力,学生的表达力、思考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在课堂中逐渐养成。

2.2 落实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闫锋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地落实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通过创设当年科学家发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过程的种种情景,发给学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生物膜材料,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家进行动脑、动手,组装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做”与“不做”肯定不一样,通过“做”,学生的印象肯定更加深刻,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得以成功实现。这是本节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

2.3 用教材教

    新课程要求教师做教材的研究者和参与者,要学会用教材教,平时教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包括加减、调序等。

闫锋老师在教材的使用上也是动了脑筋的。如课堂开始以一首形象的诗作为导入,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再以诗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接着进入新课的教学,顺理成章。还有在讲解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脂质位于细胞膜的什么位置时,相信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也提出这个问题,由于所给的信息量过少,很多学生处于茫然状态,不知所措,也许个别学生能答对,但并不代表普遍。而在本节课堂上,几乎全部学生观察图片片刻,马上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蛋白质和脂质应该这样排列: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为什么?原来教师通过查找资料,提供了一条极为有效的信息“电子束照射大分子,散射度高,黑暗,是蛋白质分子;电子束照射小分子,散射度低,光亮,是脂质分子。”,学生根据这条信息再观察图片,蛋白质和脂质位于细胞膜的位置,一目了然。教师提供的信息,在教材上是没有的,可见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和整合能力很强。

2.4 值得讨论的其它问题

2.4.1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需要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回答问题时的热闹互动,这是有声的互动,也包括思维上的冷静互动,这是无声的互动。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会更多的追求“回答问题时的热闹互动”,而忽视了“思维上的冷静互动”。每提堂课都追求热闹,往往也是不可取的。如何做到两者的统一,协调,值得讨论。

2.4.2  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绘图,还提供材料,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完成得很出色,通过课堂几道习题的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很好。但是这是一堂非常态的课,听课的学生是重点学校的,上的是全国性的公开课,教师花了不少心思准备,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这堂课是十分成功的。而我们平时的常态课堂,是否也能够做到这样近乎完美?教师的备课、学生的基础以及课时等缺一不可,如果没办法保证,能力、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哪个更重要?如何才能兼顾?我认为,知识目标最重要,其次是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面对高考的严峻形势下。

2.4.3  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好几年,新课程理念如何普及与推广,组织校长、教师分批次到大学院校去接受培训,或邀请课程专家学者到中小学来开讲座,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常用做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认为,像这次类似的通过课堂展示和互动研讨的形式,不失为一种较有效的学习方式。至于如何合理的采取哪一种方式,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