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眼镜看到的世界:从忍辱教育来思考中国人心灵的阴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37:12
        我在教育孩子时,很强调对孩子承受力的训练。现在的中国早期教育给孩子灌输的观念是这个社会是美好的,可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人生并不是美好的,不但不是,甚至是苦难的是挫折的。如果说西方人的教育是赏识的,我想他们有赞美孩子的先天条件,就是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这样的环境不需要孩子在未来面对很大的苦难。但现在的中国社会不行,我们还处于一个看似繁荣却又极其混乱的时期。
        我常常告诉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一个真实的社会。要给孩子这样一个观念:人生是很坎坷的,世界也有很多苦难,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来享受的,而是要给社会带来光明和美好。
        所以我会有意识的训练来读经典的孩子承受的能力,比如为了训练孩子对自己学习任务的责任感,我们对不能完成任务的孩子给于打手心;对和爸爸妈妈纠缠吵闹的孩子给于严厉的批评,强迫他道歉;通过连续读书一小时以上训练孩子的耐心。
        但我知道这些训练对于未来应对社会压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一项训练,孩子一定会遇到的,这个训练我是不敢去做的,但这是在中国社会常常会遇到,这就是“面对侮辱”。

        忍辱教育的目的是加强人的承受力,使其在遇到巨大挫折时可以继续保持自己心中的仁爱,继续用慈悲的行为帮助世人。承受力的训练有两种:一种是肉体上的,比如:疼痛,焦虑,忍耐。还有一种是心灵思想的,比如:冷落、藐视、侮辱。克服了这些考验,才可以说这个人有了做到慈悲为怀的基础。
        承受力中最难克服的是人格的侮辱,很可惜这在中国从古至今却是要随时面对的,尤其是对那些希望未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人。
        我很遗憾,我们的历史让我们感受到,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重复一种错误的忍辱教育,我们并不是为训练自己的慈悲为怀而学习忍辱的,反倒是一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无奈,忍辱在人们的心理其实已经成为复仇的缓兵之计。
        我越来越不喜欢韩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以前我曾经用这个故事鼓励过自己和朋友们要有理想,要忍受下来成就自己才有反抗的力量。现在我感到自己错了,韩信并不是一个有德的君子,不过是一个知时务而为自己谋私利的小人,没有一点对世人的慈悲,对生命的热爱。
        可是韩信的故事却影响了中国的后来历史,影响了人心。为什么这样的故事会有这么强的生命力?我想,这和几千年的中国皇权体制有很大的关系。我曾经和朋友说过,在中国大凡仕途中人,以能力和才华走到高位的,几乎没有不受过种种人格上被侮辱的考验,几乎没有不被上层权力压迫过的。很简单,中国自古国和家是联系在一起,周朝是姓周家的,汉朝是姓刘家的,唐朝是姓李家,一个体制,牵连了一个由皇亲国戚组成的上层建筑,这样的结构决定了朝中无人莫做官,也决定了一切有才华却无关系的人将面对极大的排挤力量。试想,一个当初想报效国家的年轻人经历了种种不平之后,纵然身居高位,恐怕心理上剩下的也只是想报复那些曾经压迫过他的人了。对于报效国家这只能成为一个口头禅了。
       清朝的近三百年是满汉斗争的近三百年,我不知道这个时期饱读诗书的汉民族真的是为报效国家吗?真的是关爱生命吗?儒家的仁爱之学真的存在与每一个读书人心理吗?我很怀疑。
当儒家成为服务于政治统治的工具开始,仁爱之学已经被封建的体制抹杀了,儒家已经不再是孔子的儒家,修身已经走入伎俩心智的层面。
看看今天的中国,虽然看上去走出的一家之国政治框架,但官场上身居高官的几乎多是有后台的,权力依然在暗暗的世袭着。我们这些草民们还要继续用忍辱的伎俩,才能有机会获得一点发展。
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官员腐败如此严重,这不完全是这些官员的错啊!这些曾经都是渴望报效国家的学子,经过数十年的官场的忍辱和无奈,现在终于心灵的愤怒爆发了,报效国家的心变成复仇的心。其实还是这个没有权力监督体制的错。
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不这样看,我觉得中国民族是一个忍受屈辱,随时准备复仇的民族。我们的民族并没有按照儒家道家佛家的善良的方向发展,我们的文化是热爱和平的文化,但我们的人民却一直高举着这个文化走到了反面,生活让他们做着无休止苦难的忍受,直到爆发或者死亡。
忍辱的教育是必要的,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复仇,是为了仁爱。
---------------------------------------------------------------------
我感到,任何思想派别在历史的发展中都会不断变化。成住坏空的过程不只是佛家有,也适用与一切物质结构的变化。我们在推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岁月给文化方向带来的偏移。
我只是觉得一个好的体制对文化的发展是有极大帮助的。相信在未来,中国一定会越来越民主公正,中国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也会更能体现出真正的圣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