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绮的婚姻状况:農業農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3:50:28

農田農具

圍田或圩田
唐宋以後,人口增加,對耕地的需要也隨著增加,各種形式的耕地遂發展起來。耕地向低處發展的形式很多。趁枯水季節在湖灘地上搶種一季莊稼,這是較原始的利用方式,但仍不免水的威脅;進而築堤擋水,把湖水限制在一定範圍,安全較有保障,這種湖灘地就成了湖田。更進一步,築堤把一大片低窪沼澤地團團圍住,外以捍水,內以護田,堤上設閘排灌,可以做到旱澇保收;這種田,大的叫圍田或圩田,小的叫櫃田,有的地方則叫垸田或壩田。﹙如下圖﹚

架田
江湖中生長的茭草(菰),日久淤泥盤結根部,形成浮泛於水面的天然土地,人們植禾蔬於其上,是為葑(音ㄈㄥˋ)田。再進一步,架筏鋪泥,就成為人工水上耕地~架田了。我國的葑田,先秦時代始見端倪,唐宋已有架田的明確記載。

沙田
江岸或江中沈積的沙灘或沙洲,依靠周圍叢生的蘆葦減殺水流的衝擊,開溝引水排水,也可以墾為水旱無憂的良田,這叫沙田或渚田。

塗田
與水爭田除圍湖以外還可以圍海。在灘塗地築堤壩或立樁橛,以禦潮泛,地邊開溝蓄雨潦,以資灌溉和排鹽,是為塗田。一般先種耐鹽的水稗,待土地鹽分減少後再種莊稼。

梯田
是在丘陵山區的坡地上逐級築壩平土,修成若干上下相接、形如階梯的半月形田塊,有水源的可自流灌溉種水稻;時人詩曰:「水無涓滴不為用,山到崔嵬[音﹙ㄨㄟˊ)猶力耕。」說的就是南方梯田對水土資源的高度利用。

江東犁
中國傳統犁的完善 中國犁的犁體一般由犁底、犁梢、犁箭、犁轅等部件構成,形成框形,所以被稱為框形犁,是世界上六種傳統犁中的一種。這種框形犁,漢代已基本定型,有了犁壁,後來又有了可使犁箭活動調節耕深的裝置,但仍實行兩牛抬槓。唐代出現了江東犁,又叫曲轅犁,這種犁可以用單牛挽拉。曲轅犁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傳統犁發展到成熟階段。中國犁的特點,一是富於擺動性,操作時可以靈活轉動和調節耕深耕幅;二是裝有曲面犁壁,具有良好的翻土、碎土功能。這些特點滿足了精耕細作的要求,適於個體農戶使用。


耕地的主要工具~犁的結構,發展到唐代已相當完備。陸龜蒙《耒耜經》中所記唐後期的江東犁,係由11個部件構成:

  • 犁鑱~切開土塊和切斷草根,並把切下的士塊送到犁壁上;
  • 犁壁~翻轉犁鑱犁起的土塊,使雜草殘株等埋覆在下面,同時也有破碎土塊的作用(以上二部件為鐵質,以下部件均為木質);
  • 犁底~用以穩定犁鑱的位置並穩定犁體;
  • 壓鑱~協助犁底穩定犁鑱,兼有固定犁壁位置的功用;
  • 策額~固定犁壁位置並防止犁型的擺動;
  • 犁箭~即犁柱,貫穿在策額、壓鑱、犁底的孔中,把它們固結在一起,上端貫穿犁轅,並把犁轅的位置固定起來;
  • 犁轅~是承受牽引作用的主要部分;
  • 犁評~主要用於耕地的深淺;
  • 犁建~功用在限制犁轅、犁評,不至於從犁箭的上端滑脫;
  • 犁梢~耕地時,耕者手扶犁梢,以掌握犁身行進時的方向和平衡;
  • 犁槃~其作用是便於犁身的擺動和行進時掉轉方向。用江東犁耕地,欲深欲淺均可,運用自如。

江東犁的出現是我國耕地用的鐵農具已經成熟定型的重要標誌。由於耕地工具的改進,唐代水田地區農民除能熟練地掌握深淺耕外,還進一步要求犁地的寬度、深度保持一致,耕起的土塊整齊均勻,即要達到所謂「行必端,履必深」的要求。

我國北方旱作農具魏晉南北朝已基本配套,此時進一步完善。如窄而厚的鑱﹙音ㄔㄢˊ)用來開生荒,闊而薄的鏵用來翻熟地。汙澤地春耕有專用的鏟等。

水磨
麥作的發展又推動了加工工具的改進。魏晉南北朝巳發明的水力碾磨,唐代巳相當流行,官僚地主和寺觀往往建造大型碾碨,作贏利性經營,主要用以磨麵。宋元之際又出現可以同機完成礱、碾、磿三項工作的「水輪三事」。這種工具都是以河水沖激水輪轉動,並通過輪軸帶動各種磿具工作,在當時世界士都處於領先地位。在西域則有風車帶動的磿麥器。

有碎土功能的耙和耖

經過改良或新創,許多農具更為完善、靈巧、高效、省力。如翻土用的曲轅犁,中耕用的耬鋤,收割用的麥釤﹙ㄕㄢˋ﹚、推鐮,都比前代同類工具有更良好的性能。減輕勞動強度或起勞動保護作用的有水田中耕用的耘盪、耘爪、拔秧用的秧馬等。

南方水田整地工具除耕、耙、耖外,秧田平土有平板,大田平土有田蕩,又有用於育秧移栽的秧繩、秧彈、秧馬,用於中耕的耘盪,排灌用的翻車、戽斗等,也形成完整的系列。秧馬是拔秧用的,也有說是插秧用的。

麥釤與碾碨(ㄨㄟˋ,石磨)
這兩種工具均與麥作的推廣有關。麥釤是用以收麥的裝長柄的大鐮刀,它配合一個帶有兩條活動長柄的簸箕(「麥綽」),向前伸出,利用繫在腰上一個靈活的操縱器,移動釤和綽,將遠處的麥「釤」下,翻入麥綽,再收回麥綽,遞到後面帶輪的「麥籠」裡。這種配套的收麥器,比普通收穫工具,效率提高幾倍。麥釤﹙ㄕㄢˋ﹚在唐代已較普遍,它與麥綽、麥籠的配套完善大體在宋元之際。

還有一種新的整地工具鐵鎝在這時出現。用它掘土,比牛耕還深些,且可隨手耙碎土塊,很適合於缺牛少耙的小農使用。又《耒耜經》裡提到破碎土塊平整地面的工具有爬(耙)礪墿。把除破碎土塊的作用外,還能利用耙齒剷除一部分雜草或作物的殘株。礪墿是唐代才出現的工具,其作用據《耒耜經》說:在土壤耕翻、耙碎後,為了便土壤更細碎,地面更平整,適合水稻插秧的要求,於是「爬而後有礪墿焉」,用以「破塊滓,混泥塗也」。到宋代,在耙和礪墿兩道工道之間,又加上一次耖的工作,使土壤更加細熟。於是,水田的土壤耕作,形成了耕~耙~耖一套技術措施。它與北方旱作地區的耕~耙~石磨技術可兩相媲美,這是南方水稻生產精耕細作化的又一個標誌,它對水稻生產的發展起了促進的作用。 

耕稼圖

翻車,即龍骨車
它創製於東漢末,最初用於灑路,發明者是畢嵐。三國時馬鈞加以改進,始用於園圃灌溉。這時它還是手搖的,以後發展為腳踏的,具體何時難以確指。不晚於唐代出現了牛轉翻車,宋元之際發明了水轉翻車,元明之際又有風力水車的創製。翻車是利用齒輪和鏈唧筒原理汲水的排權工具,結構巧妙,抽水能力相當高,是電力抽水機推廣以前我國農村使用最廣泛的排灌工具。

在宋代的水稻品種中,占城稻的推廣曾起過重大的影響。占城稻原產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具體傳入我國的時間不詳,據《宋史.食貨志》、《宋會要輯稿》等文獻記載,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或五年前,福建地區已經種植。由於當時江浙一帶發生旱災,水稻失收,宋真宗即「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二萬斛,分給三路(江淮、兩浙)為種,擇民田高仰者蒔之」。自此,占城稻從福建傳入了長江流域。占城稻有耐水旱、結實早,又不擇地而生的優點,因此在長江流域發展很快。到南宋時,一些地方志如嘉泰《會稽志》、寶慶《四明志》、嘉定《赤城志》、紹定《橄水志》、嘉泰《吳興志》、乾道《臨安志》、淳熙《新安志》、淳祐《玉峰志》、淳熙《三山志》等都有關於占城稻的記載,反映出分佈她區已相當廣。本網頁資料來源:
1.李根蟠著,《中國古代農業》,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1994年7月初版。
2.王仲孚老師主編《歷史》上冊,大同資訊印行88年版。
3.《中國文明史系列》,《宋遼今時期》第二冊,地球出版社88年月1日第二版。
4.《中國科學文明史》,木鐸出版社,中華民國77年9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