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巍少年下载:九子奪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39:26
◎  清朝康熙年間:九子奪嫡事件
清朝的皇位繼承,沒有采取漢族的嫡長繼承制,就是正妻長子繼承制。努爾哈赤因為曾經立長子褚英失敗,於是決定汗位的繼承由八大和碩貝勒會議推定;皇太極猝死,他的遺位繼承,也是在滿洲貴族會議上推定,由6歲的福臨繼位;順治死前,皇位的繼承沒有經過滿洲貴族會議討論,而是由孝莊皇太後同順治商量,用遺詔決定由年僅8歲的玄燁繼位。這個“遺詔制”破壞了清太祖、太宗兩代的皇位繼承由滿洲貴族會議推定的傳統,開了清代皇帝生前用遺詔決定皇位繼承人的先例。
康熙繼承了其皇父順治生前決定繼承人的辦法,采取皇太子制。先立太子的好處是免得皇帝死後引起皇位爭奪的血腥鬥爭,壞處是皇太子同兄弟之間會產生殘酷鬥爭。康熙看到了前者,卻忽視了後者。 
康熙共有35個兒子,排序的有24人,成年且受冊封的只有20人。這20個皇子中,年齡較長者有12人。他們是:大阿哥允、二阿哥允礽、三阿哥允祉、四阿哥胤禛、五阿哥允祺、七阿哥允祐、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儲位之爭。




● 康熙皇帝的九子: 
大阿哥胤禔 

二阿哥胤礽 

三阿哥胤祉

四阿哥胤禛(雍正皇帝 )

八阿哥胤禩

九阿哥胤禟 

十阿哥胤我 

十三阿哥胤祥

十四阿哥胤禵


▲胤禔(1672-1734年)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其初在康熙帝諸子中排行第五,因為前面四個皇子均早殤,按封建禮法,在成年皇子中他的年齡最大,所以被列為皇長子。但是,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遠不及皇二子胤礽的生母皇後的身份高貴,胤礽因是嫡出而被立為皇太子。胤禔表面上遵從父命,內心里對太子的地位是十分覬覦。 


胤禔在諸皇子中是比較聰明能幹的,據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並具有其他種種美德。”由於他在皇子中年齡居長,替乃父作事最多。三次隨康熙帝出征、巡視,都有所作為。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九年,年僅十八歲的胤禔奉命隨伯父撫遠大將軍福全出征,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隨康熙帝親征噶爾丹,他與內大臣索額圖領禦營前鋒營,參贊軍機,這年三月,26歲,被封為直郡王;第三次是康熙三十九年隨同父皇巡視永定河河堤,任總管,還銜命祭華山。三次都取得了康熙帝的信任。



胤禔一心想奪嫡繼大統,他密切註視著康熙帝對皇太子胤礽的態度。從康熙二十九年開始,直至康熙四十七年月,這近二十年來皇帝和太子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以及隨之引起的關系變化,胤禔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認為對他謀取皇儲之位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與時機。胤禔迷信喇嘛教"魘勝"巫術,企圖以喇嘛巴漢格隆的匿術咒死皇太子胤礽,以便取而代之。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在塞外行圍時胤礽被廢,胤禔十分得意。康熙帝器重胤禔,讓他負責監視胤礽,從塞外至京城都是由他看守。胤禔認為時機已到,便向父皇進言,要殺死胤礽。引起了康熙皇帝的反感。後來皇三子胤祉告發胤禔用魘術魔廢皇太子之事,康熙皇帝對胤禔所作所為極為氣憤,宣示其為"亂臣賊子。"下令,奪郡王爵,嚴加看守,在府第高墻內幽禁起來。四十八年四月,康熙帝在巡視塞外臨行時又下了一道渝旨:"胤禔鎮魘皇太子及諸皇子,不念父母兄弟,事無顧忌,萬一禍發,聯在塞外,三日後始聞,何由制止?"王大臣急忙商議,最後決定派遣八旗護軍參領八人、護軍校八人、護軍八十人在胤禔府中監守。康熙帝還不放心,又加派了貝勒延壽、貝子蘇努、公鄂飛、都統辛泰、護軍統領圖爾海、陳泰,並八旗章京十七人,更番監視,還對這些官員下了一道嚴渝:"如果誰玩忽職守,將遭到滅九族之災。"胤禔奪嫡失敗時只有三十七歲,他被囚禁在高墻內達二十六個春秋,直至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被幽死,終年六十三歲。




▲愛新覺羅·胤礽 (1674-1725年) 


生於康熙十三年,他在康熙皇帝的兒子里原本排行第七,後因前四個哥哥幼年夭折,不序齒,所以成為了二阿哥(皇長子為胤禔)。

他的生母是康熙皇帝的結發妻子孝誠仁皇後赫舍里氏,又因赫舍里氏皇後因生此子產後大出血而去世,康熙的愛妻之情就全都轉移到了這個孩子的身上,自幼即被視為父皇掌上明珠。康熙十四年,康熙二十歲時就考慮到立儲是關系清朝統治是否能長治久安的重大問題,儒家立嫡立長的傳統,他選中了剛剛一歲的胤礽為皇太子,皇帝親自教他讀書,六歲時又特請大學士為師;胤礽經父、師指點,確實顯露出幾分聰明。他文通滿漢,武熟騎射,加上一副儀表,著實惹人喜愛。康熙帝特在暢春園之西為胤礽修了一座小園林,賞他居住;出巡時也命他隨侍左右。 

這位皇太子十分受寵,且具有特殊的權力,養成了過分驕縱和暴戾的性情,這些又引起了康熙帝的不滿。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在親征噶爾丹的歸途中生了病,十分想念皇太子胤礽,特召他至行宮。胤礽在行宮侍疾時毫無憂色;康熙帝看出皇太子無忠君愛父之念,實屬不孝,怒遣胤礽先歸。四十七年八月康熙帝出塞行圍,忽聞皇十八子胤祄病重,君臣均面有憂色,康熙帝親自回鑾看視。九月,康熙的十八皇子死,時年僅八歲。胤礽對十八皇弟之死,毫無弟兄友愛之情,這就更加深了康熙帝對他的嫌惡。胤礽受到康熙帝的斥責之後,非但不反躬自省,反而嫉恨在心;在行軍途中,每夜逼近父皇所居的布城(幃幄),扒裂縫隙,鬼頭鬼腦地向里窺視,不知意欲何為。這些舉動使康熙帝日夜戒備,不得安寧。胤礽平時對臣民百姓,稍有不從便任意毆打,其侍從肆意敲詐勒索,仗勢欺人,也激起公憤。康熙帝對胤礽的行徑無比氣憤,特令隨行文武官員齊集塞外行宮,勒令皇太子胤礽跪下,歷數其罪狀:"胤礽不聽教誨,目無法度,朕包容二十多年,他不但不改悔,反而愈演愈烈,實難承祖宗的宏業。"康熙帝邊哭邊訴,竟至氣倒在地,被大臣急忙扶起。康熙帝下令,首先懲辦了慫恿皇太子的官員,繼而又廢了皇太子,令直都王胤禔監視胤礽。這次廢皇太子,對康熙帝精神上刺激很大,致使他六天六夜不能入睡。康熙帝召見隨從大臣,邊訴邊註,羅列了胤礽的罪狀;群臣也為之傷感,泣不成聲。康熙帝又疑惑胤礽為狂疾,自塞外回京後,將胤礽囚禁在上駟院側,由皇長子胤禔看守,還將廢皇太子胤礽之事宣示天下。 



皇太子已廢,天下皆知,康熙又親自撰文,告天地、太廟、社稷。康熙帝總結了歷史的規律,"稽古史冊,興亡雖非一輒,而得眾心者未有不興,失眾心者未有不亡。"在列舉胤礽罪狀之後又說:"臣雖有眾子,遠不及臣,如大清歷數綿長,延臣壽命,臣當益加勤勉,謹保始終。"接著又下令;"諸皇子中,如有謀為皇太子者,即國賊,法所不宥。



"兇頑愚昧"。廢皇太子胤礽後不久,皇三子因胤祉向父皇告發胤禔用喇嘛巴漢格隆魘術魔廢皇太子之事。康熙帝聞聽此事,當即派人前往胤礽住處搜查,果然搜出"魘勝",確信胤礽為魔術致狂。康熙帝氣憤萬分,對胤禔"不諸君臣大義,不念父子之情"而宣示為"亂臣賊子。"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將胤禔奪爵,在府第高墻之內幽禁起來,嚴加看守;直至雍正十二年幽死,共幽禁了二十六年。 


康熙帝弄清胤礽是被魘至狂之後,立即召見胤礽,問及以前所做所為,胤礽竟全然不知,是魔術真靈驗還是現在裝傻,只有他自己明白。康熙帝確信胤礽被害,群臣又紛紛建議複立皇太子,康熙帝經過反複思想鬥爭,才於四十八年三月,複立胤礽為皇太子,立太子福晉石氏為太子妃。時過二年,康熙帝又發覺大臣們為太子結覺會飲,於是將這些大臣分別遣責、絞殺、緝捕、幽禁。康熙帝手諭:"諸事皆因胤礽,胤礽不仁不孝,徒以言語發財囑此輩貪得諂媚之人,潛通消息,尤無恥之甚。" 


康熙五十一年複廢皇太子胤礽,禁固在鹹安宮內。胤礽並不甘心,借醫生為其妻石氏診病之機,用礬水寫信與外界聯系,又被發覺。自此,康熙帝十分戒備,凡大臣上疏立儲者,或處死,或入獄。康熙六十年三月在康熙帝慶壽之日,有的大臣上疏立皇太子之事,康熙帝對此置之不理;事過數日,又有十二人聯名上疏立儲,康熙帝懷疑這些人為胤礽同黨,均給予處罰。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病重,傳位皇四子胤禛。胤禛將康熙朝兩立兩廢的皇太子胤礽,遷居到祁縣鄭家莊,被眾兵嚴加看守,最後於雍正二年十二月病死,時年五十一歲。 

胤礽死後被追封為理密親王,葬於黃花山。謚"密"。有詩見《熙朝雅頌集》。



▲愛新覺羅·胤祉
清康熙帝第三子,雍正帝異母兄,生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榮妃馬佳氏。博學多才,成為乃父學術上的得力助手。精於歷法、數學,奉命編纂了《律歷淵源》、《古今圖書集成》等典籍。 

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祉領鑲紅旗大營。21歲,被封為誠郡王;次年,降為貝勒;32歲,晉誠親王。雍正即位後,以“胤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胤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雍正六年(1728)六月,因索賄蘇克濟,命降郡王,交宗人府禁錮。雍正八年,複晉封親王。同年,以怡親王允祥喪而無戚容,命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卒,照郡王例殯葬。乾隆二年(737),追謚“隱”。 

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後,為避名諱,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諱“胤”字而改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祉"






▲愛新覺羅,名胤禛
廟號世宗,清朝入關之後第三任皇帝。生於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歲的胤禛繼承帝位,在位13年,死於圓明園。廟號世宗。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嚴冬,在一片流言四起,蕭殺恐怖的氣氛中,康熙皇帝第四子胤禛登上了皇位。 



胤禛是孝恭仁皇後烏雅氏所生之子,他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為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晉封雍親王。此間諸皇子為謀求儲位,各結私黨,勾心鬥角極為激烈。生性孤僻的胤禛,並未因其性格弱點而遠離朝政,反而采取表面竭盡孝心,暗地結交朝臣與江湖術士的隱蔽手法,搏取了父皇的好感。最後,他內倚理藩院尚書隆科多的特殊地位,外借四川總督年羹堯的兵力,在隆科多宣讀的康熙皇帝“傳位於皇四子”遺詔的安排下,繼承了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胤禛雖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允禩為首的當年爭奪儲位的勁敵,並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們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發泄憤懣之情,動搖剛剛易主的皇權。雍正對他們分化瓦解,撤職監禁,予以嚴厲打擊。為表明繼位的合法性,雍正以極為隆重的喪禮,將聖祖葬入景陵,使其成為清代第一位土葬的皇帝。他又以不忍動用先皇遺物為由,將清帝處理政務之所,從乾清宮移至養心殿,養心殿從此而成為清廷的政務中心。在整肅皇族中反對派的同時,對當年的功臣、即位後的心腹之患--隆科多和年羹堯,雍正也毫不手軟,以“居功自傲,蔑視皇權”為由,施以削權、調任、抄家、遣戍,直至處決的嚴酷懲罰。 



雍正在位13年,對清廷機構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耗羨銀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等。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在出兵青海,平定羅蔔藏丹津叛亂後,為提高軍務效率,在離養心殿百步之遙的隆宗門內設立軍機處,更是鑄就了沿襲至清末的帝後獨攬軍政要務的集權模式。有鑒於康熙朝諸皇子爭儲位的慘痛教訓,雍正創立秘密建儲制,即將已選定的儲君姓名,寫好密藏匣內,再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以備不測。這一制度,有助於以後乾嘉道鹹幾朝皇權的順利過渡。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胤禛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過度死於圓明園。卒謚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廟號世宗。葬河北易縣清西陵“泰陵”。 


▲愛新覺羅·胤禩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異母弟,生於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末時[1],卒於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歲。 

母良妃衛氏。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誇他“心性好,不務矜誇”。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並受拘禁。胤礽獲釋,胤禩複為貝勒。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同年,死。 



▲愛新覺羅·胤禟 

清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異母弟生於康熙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母宜妃郭絡羅氏,為皇五子胤祺同母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26歲,被封為貝子。與八阿哥胤禩結為黨援,縱屬下肆行無忌。雍正即位後,命其出駐西寧(今青海),命親信年羹堯嚴加監視。後以其違法肆行,與允禩等結黨營私為由,於雍正三年奪封爵,撤佐領,即於西寧軟禁。雍正四年正月,以“僭妄非禮”,革去黃帶子,除宗籍,逮還京師。八月,定罪狀28條,送往保定,加以械鎖,暫交直隸總督李紱監禁,令改名塞思黑(過去多認為是“狗”的意思,近來有學者亦解釋為“不要臉”)。同年,胤禟“腹疾卒於幽所”,也有傳說是被毒死的。享年四十三歲。乾隆間恢複原名、宗籍。 



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後,為避名諱,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諱“胤”字而改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禟" 


▲愛新覺羅·胤礻我   

康熙二十二年十月生,乾隆六年九月死 ,59歲,封敦郡王。


▲ 愛新覺羅·胤祥
清康熙帝第十三子,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所生,努爾哈赤裔孫。弟兄間,惟與雍親王胤禛關系最密。胤禛繼位,即封為和碩怡親王,總理朝政,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大政務。胤禛念國儲關系民生,即位不久,命領戶部,管理三庫事務。他以“國家休養生息,民康物阜”為務,針對前朝財政積弊,清理天下賦稅,稽核出納,量入為出,致府庫充盈,國用日裕。天下浮糧,害民甚劇,在胤禛支持下,竭力剔除,僅江南之蘇、松,浙江之嘉、湖,江西之南昌,通計每年減除60多萬兩,直省正供蠲免多達數百萬兩。 


三年(1725),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將直隸分作四區,區設專官,負責疏浚河渠,築堤置閘,區分疆畝,經劃溝騰,千里之內,沮洳汙菜,都化作良田。江南水道,多致淺塞,因其倡導興修,數十州縣,河流暢通,幾千頃良田,悉獲灌溉之利。因官吏徵求、苛索,兩淮鹽政一直不振,自總理戶部,便力加整飾,取消一切浮費,由此商力日蘇,鹽務漸見起色。 
七年(1729),準噶爾部策妄阿刺布坦、噶爾丹策零父子叛清,朝廷決定對西北兩路用兵,奉命參與帷幄,籌劃建立軍機處,出任首席軍機大臣,全權籌措兵馬糧草以及各類軍需之轉輸。以所領度之儲備充足,調度得宜,而屢博獎諭。 



一心濟人利物,為國為民。經其奏準,寬免了雍正三年以前天下“積逋”,恢複了一切“詿誤”。存心忠厚,聽斷公明。曾奉命訊鞫大案,審訊中,不用重刑,堅持以誠感人,以理服人,重證據,不輕信口供,雖涉及人眾,而不株連無辜,使數十件大獄,件件處理平允。 


精於騎射,每發必中。詩詞翰墨,皆工敏清新,可惜遺存甚少。臨危不懼,猝變不驚,曾隨祖父圍獵,猛虎突出林間,張牙舞爪,直面撲來,面不改色,從容操刀,一擊而斃,見者無不稱其“神勇”。他如漢侍衛之管理,守衛圓明園八旗禁兵之督領,養心殿用物制作,雍邸事務,諸皇子事務,雍正陵寢,凡宮中府中,事無巨細,皆其一人籌劃料理,而且“無不精詳妥協”,甚合皇上心意。 



蒞事八載,精白一心,從不居功,又極謙抑,如此事君,皇上待他也非尋常,死後令享太廟,謚號曰“賢”,以褒眾美,並以“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謚法之上,以示寵褒。還特於奉天、直隸、江南、浙江各建祠宇,以昭崇報。



▲愛新覺羅·胤禵 (1688-1767年) 
清康熙帝的第十四子,其生母為德妃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後。他本是雍正帝的同母兄弟,可是在康熙末年宮中爭奪皇位的鬥爭中,這親兄弟二人竟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雍正帝登基後將胤禵幽禁起來,直至雍正帝死後,胤禵才恢複了自由。 

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後,為避名諱,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諱“胤”字而改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禵" 

胤禎聰明過人,才能出眾,“甚有義氣”本為康熙所厚愛,從少年時代起,就頻繁地扈從其父出巡。胤禵比雍正皇帝小十歲,兩人雖系一母所生,感情並不深厚。胤禵與皇八子胤禩卻稱得上情投意合。在皇太子胤礽被廢前後,他積極追隨其兄胤禩參加爭奪儲位的活動。為此引起康熙的不滿。後來,父子之間甚至發展到對立和沖突的地步。四撕毀七年(1708年)九月,當康熙怒斥胤禩妄蓄大誌、企圖謀害胤礽時,胤禟慫恿胤禵說:“爾我此時不言,何待?”於是,胤禵挺身而出,跪奏曰:“八阿哥無此心,臣等願保之!”這使康熙更加憤怒,“出所佩刀欲誅胤禵,皇五子胤祺跪抱勸止,諸皇子叩首懇求,上怒少解,命諸皇子撻胤禵,將胤禟、胤禵逐出。”胤禟被康熙打了幾記耳光,臉部紅腫,胤禵被打二十大板,行步艱難。



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複立胤礽為皇太子時,康熙十分高興,大封諸皇子。胤禵被冊封為貝子,爾後又封固山貝子。但他同其父的關系依然緊張。同年四月,康熙巡行塞外,因擔心胤禩一夥聚眾鬧事,便命胤禩侍從,不讓胤禵、胤禟、胤衤我扈隨。但胤禵設法要和允禩一塊去,他“敝帽故衣,坐小車,裝作販賣之人,私送出口,日則潛蹤而隨,夜則至阿其那(胤禩)帳房歇宿,密語通宵,蹤跡詭異”。 



在胤禩的奪嗣計劃遭到失敗以後,胤禵變得更加活躍起來,“虛閑下士,頗有所圖”。因康熙在建儲問題上曾多次征求大學士李光地的意見,胤禵便召見李的門人陳萬策,“待以高坐,呼以先生”。期望通過陳與李聯系,使李在康熙面前為他進言,並以此來博得大臣和士人的好感,在朝野內外為他傳播聲譽。當時社會上有關“十四王爺虛閑下士”的流傳,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 
康熙五十年,胤禵隨父皇出巡塞外,時年二十三歲;康熙五十七年春,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喇布坦出兵進攻西藏,拉藏汗請求清朝發兵救援。五十七年十月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喇布坦,如同天子出征一般,十分威武氣派。 



當時,康熙決意由皇子領兵遠征策旺阿拉布坦,盡快平息西北地區的戰火。他環顧諸皇子,選中了年輕有為、頗具軍事才幹的胤禵,從而給了他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的極好機會,引起人們的矚目。五十七年(1718年)閏八月,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並由固山貝子超授王爵,“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十二月,允禵統帥西征之師起程時,康熙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出征之王、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齊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貝勒、貝子、公並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齊集午門外。大將軍胤禵跪受敕印,謝恩行禮畢,隨敕印出午門,乘騎出T門,由德勝門前往。諸王、貝勒、貝子、公等並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處。大將軍胤禵望闋叩首行禮,肅隊而行。”五十八年(1719年)三月,胤禵抵達西寧,開始指揮作戰。他統帥駐防新疆、甘肅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綠營部隊,號稱三十余萬,實際兵力為十多萬人。胤禵在軍中被稱為“大將軍王”,在奏折中自稱“大將軍王臣”。 



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以後,意識到乃父對他的莫大信任,因而更加垂涎未來的禦座。他臨行前,就同胤禟頻繁接觸,對胤禟說:“皇父年高,好好歹歹,你須時常給我信息。”到了西寧後,他和胤禩、胤禟“密信往來,曾無間斷,機計莫測”。



為了提高胤禵在西北軍中的威望,康熙降旨青海厄魯特首領羅蔔藏丹津,說:“大將軍王是我皇子,確系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巨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面訓示無異。爾等惟應和睦,身心如一,奮勉力行。”胤禵也註意做好對青海各部頭目的團結工作,耐心說服他們:“爾等應謹遵皇父此旨,共相和睦,務以爾祖父等所遺禮法為要,各將軍馬、口糧、器械備辦齊整,嗣後當竭力奮勉,方可嘉獎。再爾等受皇父厚恩多年,無分內外,予皆視同兄弟,惟此次受任以來,不敢存有私見,良者我必奏明皇父;如有惡劣不遵法者,我亦無計,當以法律治之。”又說: “爾等皆皇父所封親王、貝勒、貝子、盟長,果能於一切事宜,持守中正,誰敢不遵?一切軍法,賞罪分明,現在我既親自來此,若如上年,斷難寬恕。” 胤禵的勸說和忠告,使羅蔔藏丹津等人心悅誠服,點頭稱是。他們的通力協作,為允禵西征的勝利創造了條件。 



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胤禵即指揮平逆將軍延信由青海、定西將軍葛爾弼由川滇進軍西藏。八月,葛爾弼率部進駐拉薩。九月,胤禵命令延信送新封D賴喇嘛進藏,在拉薩舉行了莊嚴的坐床儀式。至此,又策旺阿拉布坦所策動的西藏叛亂徹底平定,胤禵也因此威名遠震。康熙諭令立碑紀念,命宗室、輔國公阿蘭布起草禦制碑文。雍正即位後,以碑文並不頌揚其父,“惟稱大將軍胤禵公德”,令將石碑砸毀,重新撰寫碑文。



六十年(1721年)五月,胤禵移師甘州(進陜西張掖),企圖乘勝直搗策旺阿拉布坦的巢穴伊犁。但由於路途遙遠,運輸困難,沒有取得進展。十月,胤禵以軍務重大,密奏暫停進剿,得到康熙的贊同。十一月,胤禵奉命回京述職。經反複研究磋商,康熙決定爭取和平解決準葛爾問題,特致書策旺阿拉布坦,令澤蔔尊丹巴胡土克圖選派喇嘛位使,賚書前往招撫。翌年(1722年)四月,胤禵離京再赴軍前。



同年十一月,康熙病逝胤禛登基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把他震呆了,不知所措。恍惚之中,他按新帝的旨令,把大將軍印務叫給平逆將軍延信,立即動身回京。他抵京後,即落入雍正布下的羅網,失去了行動上的自由。但他不肯屈服,在景山壽皇殿拜謁乃父靈柩時,見雍正也在那里,他只是遠遠地給雍正叩頭而已,並不向雍正請安祝賀。侍衛拉錫見此僵局,連忙拉他向前。他大發雷霆,怒罵拉錫,並到雍正面前,斥責拉錫無禮,說:“我是皇上親弟,拉錫愛虜獲下賤,若我有不是處,求皇上將我處分,若我無不是處,求皇上即將拉錫正法,以正國體。” 胤禵大鬧靈堂,使雍正十分惱火,斥責他氣傲心高,下令革去他的王爵,降為固山貝子。   同年,誠親王胤祉上疏,援例陳請將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



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康熙梓宮運往遵化景陵安葬後,雍正諭令胤禵留住景陵附近的湯泉,不許返回京師,並命馬蘭峪總兵範時繹監視他的行動。兄弟倆的不睦和沖突,使處於極度悲痛中的孝恭仁皇後病情加重,不久去世。雍正在慰“皇妣皇太後之心”的幌子下,晉封胤禵為郡王,但未賜封號,註名黃冊仍稱固山貝子,致使胤禵“並無感恩之意,反有憤怒之色”。 
隨著雍正統治地位的日漸穩固,雍正對胤禵也愈來獄嚴酷。




二年(1724年)八月,雍正獲悉胤禵在家私造木塔,立即令納蘭峪總兵官範時繹進行搜查,強令交出。胤禵氣憤難忍,當晚“在住處狂哭大叫,厲聲徑聞於外,半夜方止。”三年(1725年)十二月,在雍正的示意下,宗人府參劾胤禵在大將軍任內,“違背聖祖仁皇帝訓示,任意妄為,哭累兵丁,侵擾地方,軍需帑銀,徇情糜費,請將胤禵革退多羅郡王,降為鎮國公”。雍正當即革去胤禵王爵,降授固山貝子。接著,諸王大臣進一步參奏允禵在任大將軍期間,只圖利己營私。貪受銀兩,固結黨羽,心懷悖亂,請即正典刑,以彰國法。


雍正認為,胤禵當同胤禩、胤禟有別,將他繼續禁錮於景陵附近,嚴加看守。恰在這時,有一個自稱是滿洲正黃旗人的蔡懷璽來到景陵,求見胤禵。胤禵怕招惹是非,不肯接見。蔡便把寫有“二七便為主,貴人守宗山,以九王之母為太後等語”的字帖扔入胤禵住宅之內。胤禵看後既不奏聞,又把字帖內的重要字句裁去,塗抹,然後交給馬蘭峪總兵範時繹,並派人向範說明:“因為此系小事,所以貝子不奏聞皇上,然又有些幹系,故交把總送至總兵處完處。”雍正接到範時繹奏報,異常重視,立即派遣貝勒滿都護、內大臣馬爾賽和侍郎阿克敦等人至馬蘭峪,親自審訊蔡懷璽和胤禵。胤禵不服,“辭色很怒”,對範時繹“憤欲吞噬”,說蔡懷璽投書猜系把總華過柱及總兵範十繹所指使,有說“把總容留此人吃飯、飲酒”、總兵“何將此人置之不問”,“大肆罵詈”。雍正認為此事不是孤立的,社會上定有一股反對自己、企圖讓胤禵等人上臺的勢力在活動。於是他加緊了對胤禵等人的Z壓,革去胤禵固山貝子,諭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於景山壽皇殿內。六月,諸王大臣羅列胤禵的十四條罪狀,再次奏請即正典刑。雍正仍沒有同意。



同年九月,胤禩、胤禟被雍正相繼殺害之後,諸王大臣再次合詞奏議,要求將胤禵立即正法。雍正遣人威脅胤禵說:“阿其那在皇考之時,爾原欲與之同死,今伊身故,爾若欲往看。若欲同死,悉聽爾意。”胤禵回奏:“我向來為阿其那所愚,今伊既伏冥誅,我不願往看。”於是,雍正下令“暫緩其誅,以徐觀其後,若竟不悛改,仍蹈罪愆,再行正法。”從此,胤禵銷聲匿跡,過了八、九年的囚徒生活。



十三年(1735年)正月,乾隆即皇位不久,便下令釋放胤禵和胤礻我,以圖緩和政治上的緊張氣氛。乾隆二年(1737年),胤禵被封為奉恩輔國公,十二年(1747年)封多羅貝勒,十三年(1748年)晉為多羅恂郡王,並先後任正黃旗漢軍都統、總管正黃旗覺羅學。不過,這時他年事已高,政治上不可能再有大的作為。乾隆二十年卒。他死後,乾隆賞治喪銀一萬兩,賜謚“勤”。







一、 眾阿哥凱覦儲位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首次被廢之後,引起了眾位阿哥對太子位置的凱覦。此時在世的十二位成年阿哥都有謀求儲位的願望(這其中包括已被廢黜的胤礽)。只不過有些人野心大,有些人野心小而已,還有的一掂量自己的勢力和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就覺得自己沒戲,早早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因此,只有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雍正皇帝)、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 、十阿哥胤? 、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九個人真正為奪取皇位而費盡心機。至於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佑、十二哥胤祹而情知皇位輪不到自己,加上他們也無此奢望,於是安安穩穩地當著自己的親王,跟誰也不攙和。這九位阿哥,形成了五大"朋黨"。下面,就各個"朋黨"簡要講一講他們之間的奪嫡風波。

(一)"大千歲黨"  

"大千歲黨"以皇長子胤禔為首,黨人首當其沖的就是大學士明珠,此人還是胤禔的親舅舅。其它黨人有大學士余國柱、戶部尚書佛倫等人。

(二)"太子黨"   

顧名思義,"太子黨"以皇太子胤礽為首。


(三)"三爺"  

為什麽是"三爺",而不是"三爺黨",這是由於三皇子胤祉根本沒有形成什麽明顯的朋黨之勢。他本身喜歡舞文弄墨,周圍都是些文人。他們受康熙之命,負責編書,還負責重修壇廟、宮殿、樂器,編制歷法等。他們的最大成就是編輯了我國第二部大類書《古今圖書集成》。所以,胤祉即使有當皇帝的心,但較之別的阿哥,動作可小得多了。


(四)"八爺黨"   

"八爺黨"是所有朋黨之中勢力最強的一支。以八阿哥胤禩為首,還包括九阿哥胤禩、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禩以及侍衛鄂倫岱、內大臣阿靈阿等人。 

胤禩"樂善好施",人稱"八賢王"。不過,所謂的"樂善好施"是假的,兩面三刀才是真的。他表面上禮賢下士,實際上結黨營私。這一切都被康熙看在眼里,他曾說:"二阿哥悖逆,屢失人心;胤禩則屢結人心,此人之險,百倍於二阿哥也"。所以在眾人舉薦胤禩為皇位繼承人之後,康熙不僅大怒,還下令圈禁胤禩,借此打擊"八爺黨"。不過,沒過多久,他就被釋放出來了。 

胤禩出來後依舊不斷網羅人員,擴大勢力,甚至打起了胤禛門下的四川巡撫年羹堯的主意,又是送錢又是給物。可惜年羹堯不為所動,堅辭不受。 

他們的這些舉動,更加引起了康熙的註意。盡管康熙並沒有直接拿"八爺黨"開刀,可在康熙心目中,早已把胤禩、胤禟、胤娥排除在皇位繼承人選之外了。 



就在胤禩離皇儲越來越遠時,胤禵逐漸活躍起來,開始脫離"八爺黨",另起爐竈。據筆者分析,禵當初依附八阿哥,是由於太年輕,沒有什麽資本去爭儲位。但胤禩受挫之時,胤禵已經三十歲,成長為一名成熟的皇子。況且他自己也有當儲君的野心,不會甘心永遠寄人籬下,為別人出謀劃策。所以,他開始自己動手了,利用一切機會努力表現自己,而歷史也恰恰給予了他這樣一個機會。 



當時在中國西北部,有一支準噶爾的策妄阿布拉坦叛軍。康熙五十七年三月,在清朝軍隊多次討伐不力的情況下,康熙授胤禵王爵,任撫遠大將軍準備出征。鑒於此,朝中紛紛支持十四弟奪儲,並在胤禵 出片前,囑他在外掌好兵權,自己在內控制局勢(註25)。胤禵自己也錯誤估計了形勢,飄飄然起來,自我感覺甚好。實事求是地說,胤禵確有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他的到來,使前線戰事十分順利,清軍立刻扭轉頹勢,收複失地。盡管他戰功卓著,我卻可以肯定,康熙絕無立其為儲的意思,其原因有三: 

1、康熙盡管封他為王,卻沒有賜以封號。也就是說,光知道他是個王,卻不像胤禛。胤祉等人那樣,賜封為雍親王、誠親王等。胤禵在奏折中自稱"大將軍王臣胤禵 ",別人也順著稱之為"大將軍王"。這種只封王,即不明確是什麽王,也不授尊號的情況,應視之"假王"。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康熙只是拿胤禵作為一名武將使用,又擔心他以"貝子"的身份統轄全軍,威望不夠,不以服人,所以只給一個"王"的名義罷了。



2、倘若康熙有意立胤禵為皇儲,為什麽又要派他出征呢?康熙就不怕自己死了之後,有人矯詔(假傳遺旨)篡奪皇位嗎?但康熙明白,即使那樣,新皇登基,只需一句話,胤禵就得乖乖地回來,他就是手握百萬雄兵也沒有脾氣。



3、康熙若真欲立胤禵 ,為什麽又在西北戰事已定之後,讓他呆在西北,不召他回朝呢?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康熙定是十分信任胤禵 ,否則不會把十幾萬人馬交給他,而不必擔心他擁兵自重。 
所以,在康熙眼中,胤禵只是一句優秀的軍事指揮家罷了。 

二、 四阿哥蓄勢謀儲

(五)"四爺黨" 

下面該看一下本文中的重要人物----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的情況了。 
應該說,胤禛對儲位的渴望是有一個轉變過程的。這個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是在康熙四十七年胤礽首次被廢黜前。這時的他還是"太子黨"的人,而且對儲位一點也不熱衷。他只是想輔佐好太子,盡為臣之道。



●第二階段


是在康熙四十八年胤礽被複立前後到康熙五十年二次被廢黜之間。這一時期,諸阿哥之間掀起了一個扳倒太子,爭奪儲位的小高潮。像前文提到的"八爺黨 "就是在這個時期內逐漸形成的。這時的胤禛地位很不穩固,也無甚威信。他自知就算太子換人,也輪不到自己。前有胤祉比他年長,後有胤禩比他勢強,而且胤礽能一次被複立,就有可能兩次、三次……被複立。他覺得太子寶座離他太過遙遠,倘若刻意謀取,成功則罷;失敗了的話,那就連親王也做不成了,還會像胤礽一樣被永行圈禁。所以此時的胤禛仍舊處處維護太子,在太子首次被廢後,只有他敢於為胤礽說好話。與此同時,他還和胤禩等人和平共處,不把關系搞僵。





●第三階段


是胤礽二度被廢之後。這回眾阿哥深刻認識到胤礽此次被廢,絕無複立之可能,於是儲位之爭漸呈白熱化。胤禛看到這一點,也蠢蠢欲動,結黨營私,為窺視儲位開始活動起來。隨著胤禔早被圈禁;胤礽的二度被廢;胤祉因勢力太小,羽翼未豐,遂主動退出;這次的儲位之爭,逐漸演變為胤禛與胤禩的"四爺常"和" 八爺黨"之間的較量(至於胤禵 ,空有兵權,一無門人,二無威望,故不在對儲位的有力爭奪者之列)。



胤禛為了擴大勢力,四處安插家奴,補外省官缺。雖然人數不多,但個個都身居要職。例如:軍事上有年羹堯,他於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任四川巡撫;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任四川總督;六十年(公元1721年)任川陜總督。身為封疆大吏,手握軍政大權,集四川、陜西等地重權於一身。為官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西可扼制胤 大軍,東可攜重兵進京逼宮。又如:地方上有戴鐸,歷任福建知府、道員、四川布政使,與年羹堯一文一武,不愧為胤的左膀右臂。再如:另一個胤禛奪儲過程中的重要人物----隆科多,康熙末年時任九門提督。他只要令京師九門一關,京城內包括康熙誰也甭想出去。




除了他們,還有一個人不能不提,這就是十三阿哥胤祥。他早年在古北口練兵,所率部下,後多升任京城防衛部隊中各級指揮官,諸如豐臺大營、綠營等京師衛戍部隊皆在他的掌握之中。雖然他在胤礽第一次被廢時受到牽連,一直被囚禁到康熙去世,但其威望尚在,那些老部下也都對他和胤禛忠心耿耿。由此不難看出,胤禛不愧是一名深藏謀略的政治噥,他所委派、安插之人皆出身於家奴,對他絕對忠貞不二。




而胤禩呢,他的黨羽中以內閣大臣為主,一無實權,二無兵權,在軍事上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胤禵的西北大軍上。可胤禵也有當儲君的野心,怎會領著十幾萬大軍為胤禩賣命。再者說了,他若真能在京城生變時領軍進京擒王,年羹堯那關是能那麽容易過的嗎?所以說,胤禩與胤禛相比,已經處在劣勢,對胤禛構不成威脅。



另一方面,胤禩在早期的儲位之爭中,鋒芒過露,已引起康熙的反感和警惕。而胤禛深得韜晦之邃,加上在康熙年間,幾件大案辦得不錯,深得康熙賞識。因此在取悅聖心這點上,胤禩自然又處在下風。 



胤禛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處處掩飾自己對儲位的希冀,外弛內張。這一點可以從他龍潛時在雍邸所作《悅心集》一書中看出彌端。該書收錄了胤禛早期的絕大多數詩詞,我有幸見過幾首。詩詞中的確流露出一種恬淡出世的思想。表面上借此告訴世人,自己只想做一個與世無爭的皇子,不願過問政事,其實不過以此掩蓋內心的真實想法罷了。



隨著日期的推移,康熙對胤禛的好感與日俱增。在日常政務活動中,常委派他調查皇族案件;或代天子行祭祀大禮。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九,康熙駕崩的前四天,皇上還委派胤禛代自己到天壇行冬至祭天大禮。據筆者分析,大概康熙情知自己時日無多,已決定傳位給胤禛,故派他祭天,好讓上蒼看看這位未來之君罷。 



皇子眾多,帝位僅有一個。幾十年的明爭暗鬥,終究和有曲落人散之時。
到底康熙本人對皇儲是個什麽態度呢?


不難看出,他根本就不想再立太子。他深知,再立太子,眾阿哥的爾詐我虞無時了!
唯一的辦法,就只有在自己彌留之際再行昭示天下了。康熙五十六年冬天,康熙曾經頒布過遺昭,詔書中對繼位者是誰,只字不提。可以肯定。康熙通過幾年的觀察,已經成竹在胸,剩下的就是時間問題了。






康熙淬死,雍正繼位    

康熙大帝駕崩,皇四子胤禛登極,是為雍正皇帝。一段歷史疑案就此產生。

儲位之爭:登極

關於雍正的繼位,有三種說法:遺詔繼位說、改詔篡位說和無詔奪位說。 



第一,遺詔繼位說   


持此說者認為: 

(1)雍正受到皇父康熙的信任,派他到天壇代行祭天大典,說明康熙臨終前有意讓雍親王繼承皇位。 



(2)有康熙遺旨為證。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病重。《清聖祖仁皇帝實錄》記載:召皇三子誠親王允祉、皇七子淳郡王允祐、皇八子貝勒允禩、皇九子貝子允禟、皇十子敦郡王允、皇十二子貝子允祹、皇十三子允祥、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至禦榻前,諭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3)有《康熙遺詔》為證。《康熙遺詔》今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上面寫道:“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第二,改詔篡位說  

持此說者認為: 

(1)胤禛雖在康熙眼中印象不錯,讓他代為天壇祭天,但不能證明康熙有意、有遺旨讓他繼位。 

(2)康熙在臨終的當天(十三日),寅刻,宣召皇三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二子、皇十三子共七位阿哥和隆科多進宮,向他們宣諭:“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這麽重要的決定,既然將繼位大事告訴七位阿哥和隆科多,為什麽不向當事人——繼位者胤禛宣諭?所以有的學者認為這件事是無中生有,是雍正繼位後編造的。 

(3)如果說胤禛當時代父到天壇祭天不在西郊,那麽胤禛在當天曾三次受召到康熙榻前問安,《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記載:“皇四子胤禛聞召馳至。巳刻,趨進寢宮。上告以病勢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胤禛三次進見問安。”可見這時康熙並沒有糊塗。可他為什麽在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12個小時之間,三次召見胤禛,都沒有當面告訴由他繼承皇位?有的學者認為:這反倒證明康熙沒有向七位皇子宣布由胤禛繼位遺旨這件事。 

(4)康熙咽氣之後,為什麽由隆科多一人單獨向胤禛宣諭由皇四子繼位的遺詔?而宣諭康熙遺旨時王公大臣和其他兄弟都不在場?有的學者認為:這個康熙遺旨是假的。

(5)康熙崩逝的噩耗傳出,京城九門關閉6天,諸王非傳令旨不得進入大內。這就使人們產生“雍正政變”的疑問。

(6)《康熙遺詔》自然應在康熙去世之前已經定稿並經康熙審定,本應在康熙十三日死後立即當眾宣布,為什麽到十六日才公布?可見這段記載有偽造的嫌疑。

(7)經過清史專家研究,這份《康熙遺詔》是參照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諭旨加以修改而成的。康熙帝說:“此諭已備十年,若有遺詔,無非此言。”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康熙遺詔漏洞百出。”

(8)有人說,雍正死後不埋在清東陵而埋在清西陵,說明他得位不正,不願意、沒有臉面在地下見他的皇父康熙、祖父順治。 

(9)雍正對諸多兄弟或殺害、或監禁,似有“殺人滅口”或有口不能說之嫌。(詳見下文)

(10)雍正繼位後殺年羹堯、隆科多是為了“殺人滅口”。


在上述雍正改詔繼位諸說中,主要為奪嫡說篡位說。 


其一,雍正是否奪嫡?
如前所說,清朝的皇位繼承沒有實行嫡長制。在清太祖、太宗時,皇位繼承采用滿洲貴族會議推選制。清世祖福臨首用遺旨制,就是在臨終前指定皇三子玄燁為皇位繼承人,這就是康熙皇帝。康熙的皇位繼承,先是指定允礽為皇太子,繼而廢,廢而立,又再廢。既然清朝沒有實行“嫡長制”,雍正登極之前康熙並沒有“立嫡”,雍正何嫡之可奪?所以不能說雍正繼位是“奪嫡”。 


其二,雍正是否篡位?
認為雍正篡位者的根據是:雍正篡了他的同胞皇十四弟允的位。其理由是: 
(1)康熙意中的繼承者是皇十四子允,派他做撫遠大將軍,就是讓他立軍功、掌軍權、樹威信以備接班。 
(2)有的學者認為康熙臨死之前,沒有留下讓雍親王繼位的遺詔。這份所謂《康熙遺詔》是偽造的。康熙剛死,就傳出雍正黨人將康熙遺囑“傳位十四子”,篡改作“傳位於四子”的說法。共有胤禛改詔、隆科多改詔、年羹堯改詔三種說法。如說康熙臨終前本來發了一道詔諭,叫遠在西寧的撫遠大將軍、皇十四子允緊急回京繼位,卻被步軍統領隆科多捏在手里不發,改作“傳位於四子”。此屬傳聞,不為史實。因為如果康熙帝真有“傳位於四子”的遺囑,那麽: 

其一,當時繁體字的“於”寫作“於”,“十”字很難改成“於”字; 

其二,當時行文規範是“皇某子”,“於”與“四”之間隔了一個“皇”字,很難改; 

其三,滿文為清朝的國書,如此重要的遺旨應同時以滿、漢兩種文字書寫,滿文又豈能改“十”為“於”?


(3)雍正是否更改名字?


有人說:康熙遺囑傳位“胤禎”(皇十四子),因“胤禎”與“胤禛”字形、字音相近,胤禛遂取而代之。後將《玉牒》的名字挖改。雍正又命十四弟改名允。這就是“玉牒易名”說。學界對雍正改名看法頗不一致。一種看法是,皇四子就叫胤禛(zhēn),皇十四子就叫胤禎(zhēn),雍正做了皇帝,便命皇十四弟改名允。胤禛做了皇帝之後,命他的兄弟將名字中的“胤”字,改為“允”字,以示避諱。 



總之,康熙臨終前立皇十四子允繼位說,可謂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既然康熙晚年沒有“立儲”,雍正登極之前康熙沒立“儲位”,雍正何位之可篡?唐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建成篡了兄長的位;燕王朱棣(dì)發起“靖難之役”,篡了侄子建文帝的位。康熙死後、雍正登極之前沒有皇帝在位,所以不能說雍正繼位是“篡位”。 


第三,無詔奪位說。 


持此說者認為:
說雍正奉遺詔繼位,許多矛盾解釋不清楚,其說難以自圓;說雍正改詔篡位,真正有力的證據也顯得不足。雍正登極,是因為他在皇位爭奪中取得了勝利。這場皇位爭奪鬥爭,或明或暗,或隱或顯,前前後後,40多年。結果,皇太子黨失敗,皇八阿哥黨也失敗,皇四阿哥黨勝利。 



雍正帝的皇位,是正取,還是逆取?
從胤禛登極至今282年以來,既是學術界激烈爭議的問題,也是演藝界火爆炒作的題目。雍正繼位是否逆取?歷史沒有留下記載。歷史是勝利者的記錄,正史不會也不可能會對雍正逆取皇位做出記載。康熙生前未立皇位繼承的遺詔,也不會留下一鱗半爪暗示皇位繼承的文獻。但是,自康熙賓天至雍正繼統,即有皇位出自篡奪的傳聞異說。雍正為此親撰上諭駁斥,編纂《大義覺迷錄》一書,想為自己洗刷不白。 



儲位之爭:餘波盪漾  


雍正在《大義覺迷錄》一書中,就“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好諛”、“任佞”等十項大罪,進行自辯,頒行天下。然而,事與願違,欲蓋彌彰,弄巧成拙,愈描愈黑,留下生動而曲折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