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小学留学 diy:~~转两篇文给喜好古玉的朋友看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45:53
出土古玉的色變現象— 由滇國出土玉器談起
圖片在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art170170&book=16

古玉色變的現象,自古就常提及: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說:「古玉有血玉、屍古、黑漆古、渠古、甄古及土古。」;清人劉大同在《古玉辨》中:「玉受地火者,皆變為白色,俗稱為石灰沁,及今所謂雞骨白、象牙白者是也。」;清人陳性在《玉紀》中:「凡玉入土年久,則地中水銀沁入玉裏,相鄰之松香、石灰以及有色之物,皆隨之浸入於中」。
而「滇國玉器」書中,數處提及玉器時,有如此的描述:「…有鈣化現象出現,近一半的玉片已看不出玉片原來的質地。」(趙美,《滇國玉器》,頁12。)、「質硬但較脆,有鈣化現象的古玉…」(趙美,《滇國玉器》,頁42。)。
這是玉器常見到的風化現象,而相對于中原的玉器而言,滇國玉器的風化現象顯然較為嚴重,原來半透明的軟玉,大都變成了不透明;而玉器原來的淺綠、淺黃色也變白、變褐,甚至形成了所謂的”雞骨白”。
可是這個現象,卻只發生在軟玉,而瑪瑙、綠松石卻仍保有原來的色澤與透明度(硬度低的材質如孔雀石、珊瑚當然另當別論)。
科學儀器鑒定了玉器的硬度、密度、折光率,也指出材質為軟玉還是瑪瑙還是綠松石、孔雀石、珊瑚…等,但是,玉器的顏色為何改變了、為何失透了,這對於出土玉器的研究來說,一直是個疑惑,是個極為複雜的問題。
所以,本文針對玉器入土後,在顏色所產生的變化,而呈現的現象及可能的原因來作討論,希望能使出土玉器的色變現象有一個較清楚的歸納與解釋。
出土玉器的色變現象
色變也就是玉器顏色上的變化,所以,如果是玉器原來的顏色,就不在討論之列。可是,出土古玉有些應為玉的原色,卻被誤認為入土產生的色變,最常見的有下列三種:
一、 多色玉:
產于中原附近的玉石,常見到玉石本身就有多種的色澤(圖1為玉石剖面),這種現象並不是色變,而是玉石原來的色澤。
甘肅天水市師趙村遺址出土的齊家文化連環玉璧(圖2),三片玉璜紋理與玉色完全相同,為一件成形對切的玉器,可以明顯看出為玉的原色;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新石器的玉璧(圖3)及陜西寶雞市北郊墓葬出土的東漢玉辟邪(圖四),也是多色玉的呈色。
二、 黑白玉:
黑白玉是指白玉裏含有石墨成分,有的呈聚墨狀,有的呈點墨狀,大部分都是深淺分佈不均,和白玉相混,如圖5為現代玉雕的作品,河南洛陽小屯村一號墓出土的戰國騎獸玉人(圖6)就是點墨狀黑白玉;用來作俏色的作品,並不常見,圖7為現代的巧雕作品,河南安陽市小屯北地11號房子出土的玉龜(圖8)與陜西蒲城縣賈西鄉出土的玉牛(圖9),就是聚墨黑白玉;利用強烈的黑白對比來創作,在精心設計,唯妙唯肖,趣味十足。
三、 玉皮:
玉石材料若為經河水長期滾動的水產玉,其外表常有一層厚薄不一的黃褐色的皮殼,稱為玉皮(圖10);此種顏色並非玉器入土以後所產生的變化;陜西咸陽市渭陵西北出土的玉辟邪(圖11)及北京故宮藏的玉虎鷹飾(圖12),就是利用玉皮的巧雕作品。
滇國的玉石材料種類可謂豐富,除了軟玉、瑪瑙之外,還有綠松石、琥珀、珊瑚、孔雀石、大理石、琉璃…等;而這些玉石當中,有些玉石雖然密度或是比重並不高,經過上千年的風化作用,仍然保存光亮如新,卻也毫無色變可言。
雲南江川李家山69號墓出土的東漢「蝕花瑪瑙管」(圖13),整體呈現肉紅色、半透明,無任何色變;雲南晉甯石寨山12號墓出土的「瑪瑙牛頭形墬」(圖14),仍為紅色、晶瑩剔透;雲南晉甯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瑪瑙銅鼓形珠」(圖15),四件珠子都呈透明狀、光潔滑潤、有玻璃光澤。「滇國玉器」書中敍述到瑪瑙的出土特徵時,也說:「完全光亮如新」。
「滇國玉器」書中敍述到綠松石的出土特徵時,也是說:「光亮如新」。雲南曲靖八塔臺41號墓出土的「獸首形綠松石墬」(圖16)表面平滑光亮,顏色依舊綠色閃藍;該墓出土「人頭形玉墬」(圖17)在全器白化的玉器上,更是突顯了綠松石的原貌。
同樣為高硬度的水晶,出土時也保存了亮麗如新的外觀,雲南省大理市三塔發現的「水晶杵」(圖18)、江西上饒市茶山寺更有出土的「水晶璧」(圖19),均可用晶瑩剔透來形容。甚至連低硬度的琥珀,都出現透明光澤的出土品—雲南省昭通市桂家院子2號墓的「琥珀珠」(圖20),整體呈棗紅色,半透明狀。
表一:玉石硬度比重表
材質 硬度 比重 折光率 備註
滇國軟玉 5.5~6 2.89~3.04 1.59~1.61 「滇國玉器」頁44
瑪瑙 7 2.61~2.65 1.54~1.55
水晶 7 2.65 1.54~1.55
綠松石 6 2.80 1.61-1.65
琥珀 2.5 1.08 1.54-1.55

可是,屬於高硬度,比重最高(在玉石中)的軟玉(表一),卻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風化現象,尤其是顏色上的改變。所以,這些顏色並非玉質的原色,而是經過風化而改變了玉的顏色。
古玉受浸色變之說,自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以來,清代諸人如陳性的《玉紀》、劉大同著《古玉辨》、劉心寶的《玉紀補》、李鳳公所撰《玉紀正誤》、竹園之《古玉考》等都有所論述,所論浸色不下八十餘種,總稱為古玉十三彩。
可是,這些沁色,有不少值得商榷之處,在此作以下的探討 :
1. 水銀沁:
楊柏達在《傳世古玉辨偽的科學方法》一文中指出:「水銀既不能附著玉表,更不能深入玉肌,所以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楊伯達,《傳世古玉辨偽與鑑考》,頁242)
2. 血沁:
清人李鳳公所著《玉紀正誤》書中,言及「受血沁色赤」一節,認為「屍體入土,血液腐敗,已無色澤可言,安能於千百年中蓄此能力以渲染最堅之玉石
。」認為「血玉」,屬人云亦云,以訛傳訛所致。鄧淑蘋在《仿偽古玉研究的幾個問題》中,也提到:「人血在短時間內就會凝固變黑,而古玉的受沁是要相當時日的。」所以,血沁的可能性是極低的。
由考古已見的出土古玉,可以歸納幾種最常見到的色變現象:
一、 變白色:
這也是俗稱的「白化」、「鈣化」、「石灰沁」,白化嚴重者稱「雞骨白」,顧名思義也就是玉器的顏色變白了,這也是軟玉色變最普遍的現象。
無論軟玉原有的顏色為淺黃綠、淺綠,都有呈現白化的現象,甚至,有些白化嚴重者,連軟玉原有的透明度都失去了,變成了不透明。所以,白化的意義應是:玉質失透了,而且失透的部位變成了白色。
有的器物整體都變白了(圖21:春秋,雲南曲靖市八塔臺4號墓)、有的在局部(圖22,明代,雲南昆明市荷葉山),有的出現在表面、有的在裏層甚至深度白化,並無一定的規律。
而且,白化的嚴重與否,似乎與年代的關係並不絕對,因為,有的軟玉雖然年代久遠,可是只有局部白化(圖23,西漢,雲南晉甯石寨山4號墓),而清代的出土軟玉,就有不少的全器深度白化(圖24,清,雲南昆明市荷葉山;圖25三,雲南省昆明市劉家山)。
二、 變褐色:
玉石的自然呈色會出現白、黃、青、碧、灰、黑等顏色,玉石自然呈色出現褐色只有籽料的玉皮(籽料的皮色可說是河床所造成的色變),可是出土古玉呈現褐色的機率非常高;西漢雲南晉甯石寨山6號墓出土之「月牙形玉飾」(圖26),玉料由黃綠變成局部褐色,雲南呈貢縣天子廟41號墓出土的戰國「有領玉璧」(圖27),顏色灰綠中呈現褐色;對於這些自然沁色現象,楊伯達說:「天然沁色或浮於表面,或滲入深層,深淺不等,自然生動,幾無定律可循。」 (楊伯達,《傳世古玉辨偽與鑒考》,頁13。)。
三、 變綠色:
玉器的色變以變白最為常見,變為褐色也常見,其次就是出現變為綠色;西漢雲南晉甯石寨山13號墓出土之「有領玉璧」(圖28)及「玉環」(圖29),器表都呈現與玉色不同的灰綠色,這應該是玉器入土而產生的色變。雲南省博物館的考古紀錄說:「有銅銹沁染斑」(古芳,《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2.雲南、貴州、西藏》(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64.65)。
出土玉器色變的成因
什麼因素讓古玉變了顏色呢?這一直是一個神秘的疑問。清人劉大同的《古玉辨》就說:「受沁之原,不易深究。」
而玉器於墓葬的環境變數實在太多了,與玉器接觸的物體有可能是泥土、銅器、鐵器、漆器…等,墓葬環境有可能潮濕、乾燥或是水浸、冷熱,所以,探討玉器色變的原因,的確有困難所在;不過,近年來考古發掘的資料不斷增加,文史、考古專家及自然科學如礦物學家的投入,使得玉器色變的成因已顯出輪廓;這對於還原器物所處的環境,以及當時器物成形的工藝研究,有相當的意義。
出土古玉顏色變白,最常被討論;清人陳性在《玉紀》中就說:「凡玉入土年久,則地中水銀沁入玉裏,相鄰之松香、石灰以及有色之物,皆隨之浸入於中」。可是,1974年美國學者Handy and Gaines 提出了古玉受沁而變色,原因是處於強鹼的環境造成,而非是埋藏墓中的時間長短或墓中的幹濕狀態 ( Handy, Julia L. and Gaines, Alan M.,《Alteration of Chinese Tomb Jade : A Minerralogical Study》,U.S.A Geological Society , Miami Meeting, 1974,Nature, Vol. 253, pp.433-434, 1975)。
1983年,鄭建認為雞骨白的成因是火燒造成的(鄭建,《江蘇吳縣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古玉研究》,考古學集刊3),他是經過200℃低溫及1000℃高溫的對比實驗,結果發現1000℃時樣品由綠色褪色而成白色,而認為”火燒玉”的可能;1991年聞廣也經過實驗,認同此看法:「加熱至600℃以上,玉塊表層變為棕黑色,及至900℃以上褪色發白且半透明度明顯降低」。
1991年吳棠海根據南越王墓的出土資料(圖30),及高足玉杯(圖31)的色變現象,推論:「白化成因並非外來沁染,而是發自玉質內部的”質變色”」(聞廣,《中國古玉研究的新進展》《中國寶玉石》第4期,1991年)。
1992年劉良佑認為白化乃至雞骨白的現象,是因為碳酸氣與玉器中的鈣結合形成碳酸鈣而析出,發生「脫鈣」現象堆積於玉表而發生白化(劉良佑,《古玉新鑑》台北,尚亞美術出版社,1991,頁264)。
1994年聞廣透過室溫紅外吸收光譜,認為受沁過程中並非同時而是先後發生的,而且:「閃石受沁後其礦物未變,並沒有鈣的增加,古玉受沁後的顯著變化是顯微結構變松,由此導致了其半透明度的喪失及褪色變白,其原理和同為水(H2O)的固體狀態的冰與雪的差異相似,即冰因是緻密的故具透明度。」並認為流傳的古玉「鈣化」說,與事實不符,此術語不應繼續使用(聞廣,《古玉的受沁》,《故宮博物院院刊》,1994年,總134期,頁92)。
1997年楊伯達針對良渚玉器雞骨白的成因,提出:「土壤中氫氟酸含量較高,對良渚文化由表及裏的滲蝕就較為嚴重,均變為雞骨白」(楊伯達,《傳世古玉辨偽綜論》,北京:故宮博物院院刊,1997年,第4期)。
但是,1998年錢憲和認為火燒白與風化造成的雞骨白飾不同的,火燒白表面無光,而天然風化的表面有玻璃光,自然風化是因為晶間空隙的發生,不僅硬度變得較低且當光線進入時產生折射、亂射形成白化的現象,並認為在濕的環境中玉器容易白化,細緻的玉質不易白化(錢憲和,《古玉之礦物學研究》,《東亞玉器二》香港: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1998年.p.230)。
當實際觀察玉器時,可以發現白化容易發生在玉器的邊緣地帶,如河北平山中山國六號墓出土的戰國玉璧(圖32)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的新石器時代玉璧(33);這應該是玉石接近玉璞的部分,此處玉石結構較為疏鬆,所以較容易白化,符合聞廣與錢憲和的看法;而且,當比對成形對開的玉佩時,更可發現白化發生的部位非常對稱,如震旦博物館藏的戰國鳳形玉佩(圖34),圖35震旦博物館的戰國龍形玉佩合併起來時,很明顯看出白化部位完全吻合,可以看出玉的質地鬆緊與否,影響了白化的發生。
因此,白化的形成與質地的疏密有很大的關聯性,也就是白化是結構變松造成的可能最高,但是,怎樣的因素可以讓玉質變松了呢?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一件東漢包金握豬(圖36),包金的部分脫落後,可以見到包金的部位幾乎完好如初,而未包金的部位白化非常明顯,由此來推測墓葬環境,黃金是隔離了酸堿的侵蝕、還是調和了冷熱變化?這還需相關領域的專家進一步作研究了。
出土玉器為何變成紅褐色的成因,因為有明確的考古資料可供參考,通常認為是鄰近玉器的鐵器的鐵離子沁入玉中,而呈現紅褐色,也就是俗稱的「鐵沁」。
與鐵器鑲嵌在一起的玉器,往往具有紅褐色的色變,正是鐵沁的典型特徵;如揚州市甘泉姚莊102號西漢墓出土的玉劍格(圖37)及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劍格(圖38)、玉多節帶勾(圖39),玉器因鐵芯生銹而脹裂,褐色沁斑由內而外,顯然是受了鐵劍的沁蝕。
與白化有相同現象,鐵沁也是容易發生在玉器的邊緣地帶;如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玉璧(圖40)、安徽長豐縣出土的戰國玉璧(圖41)、太原晉卿趙氏墓出土春秋玉璧(圖42);這也是玉石接近玉璞的部分,因此,在結構較疏鬆的材質處,鐵沁也是比較容易發生。
玉器色變成綠色的成因,與變褐色一樣,近年考古資料的大量增加,也已經不是秘密;例如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角杯(圖43),在墓葬中,與銅質弩機、銅質劍簇等銅器放在一起(圖44),銅綠不僅附著在玉角杯的表面上,也沁入了玉質內部,使玉角杯局部玉質變為綠色,所以,這種現象俗稱「銅沁」。
玉器常與銅器鑲嵌在一起,銅綠也會沁入玉質中,而產生綠色色變。例如河南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援銅內戈(圖43),援與內交接處的玉質轉變成綠色,即是銅沁。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角杯(圖44)與河北滿城陵山一號墓出土的鑲玉銅枕(圖45),銅與玉交接處的玉質皆呈現綠色,皆為銅沁。
以上的說明,探討了出土古玉色變的現象與成因,但是,墓葬環境的變異太大,並非僅只以上所列的狀況而已,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璧(圖48)就因被絲織品綁附而影響了色變,四川金沙文化出土玉器特殊的呈色現象(如圖49的玉錛形器),目前尚難有科學性的解答。
而且,還有許多可能的成因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比如說:地殼數十億年的碳酸鈣現象,對白化也應有明顯影響的;以及土壤內含鐵量高,也應是鐵沁的來源;以及,玉質中原有的礦物質會不會產生氧化而形成色變?
追求科學化、有根據的答案當然是努力的方向,這種種複雜的成因,尚待更多相關領域的專家來進一步研究了。
古玉鉴定六点方法及辨伪四误区
                        (李彦君 2004.08.27)
近年来,高古玉的仿品水平不断提高,并且突破了前人鉴定古玉的一些理论,给辨伪工作带了新的难题,致使许多博物馆收藏家对高古玉不敢问津,有的怀疑一切,有的又片面的扩大化的肯定一些高仿品。面对近年的高级仿品,过去和现在的一些鉴定古玉的方法已不适应当代古玉的辨仿。现需要我们不要停留在原有的鉴定理论上,从客观实际出发,针对仿品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研究,深入市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分析鉴定,而不是依靠带有主观性的推理、考证、猜测去鉴定真伪。下面根据我个人多年的收藏经验、市场经验总结以下六点鉴定方法,有些是前所未有的新方法。六条作用可以互相转换。
  一、工艺痕迹鉴定
  谈古玉工艺,主要是古玉加工工艺。其无外有两大方面,其一为清以前至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动化工艺;其二为近代电动砣具工艺及砂袋、砂箱抛光工艺。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明手动砣具,抛光用解玉砂、兽皮轮砣、棉、麻布轮砣等,其特点为钻孔多为喇叭状,长孔多为对钻而成,孔为中细,两端大,孔壁可见粗细不等的螺旋纹,且表面光滑。机械孔壁则较规整,留有细密均等的螺旋纹,另外,孔口边缘也可发现硼碴。这是穿孔鉴定重要方法。战国铁器发明以后穿孔则较规整,但孔壁螺旋纹还不同机械孔壁螺旋纹细密均等。新石器时代与商周之时抛光多用解玉砂、兽皮等为之。10倍或20倍放大镜下可观察粗细不均,但较为顺畅的细凹线,间或也有杂乱无章细凹线,区别于机械抛光或仿照古法抛光的细密均等较为平行的细凹线。这种工艺是鉴定古玉真伪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主要鉴定方法,望大家多观察实物,多比较,需强调一点:必须用放大镜才能观察鉴定。
  二、氧化鉴定
  这也是鉴定古玉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氧化是指玉在各种自然环境下与空气、水及其它物质所产生的化学变化。氧化有三种现象:一是钙化程度轻重不一的鸡骨现象;二是蚀孔、蚀斑现象;三是氧化严重成粉状。从矿物学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质地致密程度是不同的,也夹杂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在长时间的化学作用下质地弱的部分,特别是玉器表面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浸蚀形成的小孔洞,有的口小腹大,在放大镜下可观察到孔内的化学变化形成的闪亮结晶体,这一点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伪造的。再一种有氧化情况较重,通常在玉器表面钙化形成白斑,程度轻重不一,但自然地覆盖在玉器局部或全部,程度轻的,表面仍有光泽,严重的则浸蚀成粉末。重要一点是:玉薄弱部位通常氧化较重,火烧假玉器就不这样。目前用酸类物质浸蚀伪造的玉器,其表面通常呈大面积凸凹不平的浸蚀,蚀孔、蚀斑明显,可以说砣工化尽,这样处理的古玉其蚀孔常常是外大里小,无结晶体,呈斑驳状。此种方法需注意的是,有个别作伪者利用天然氧化成的玉料作成器,这需从加工痕迹上看氧化是否具有普遍性。
  三、凝结物鉴定
  包浆通常是指玉在各种环境中,由其它物质在玉器表面粘附形成的一种物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性矿物凝结物;二是玉器表面粘附墓土或腐烂杂物;三是传世品上的污垢。这几种物质都很微妙,颜色不一,通常是靠多年的对实物观察所得。出土品的包浆是凝结在玉器表面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放大镜下观察也呈斑驳状,有的是矿物质溶化后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状;有的则是墓土。无论哪一种,都十分自然,凝结较实,并伴有墓葬气味,这种气味有的即使刷洗也仍然有,这也是气味辨伪的一个重要方法。假器就不是这样,包浆松散,无墓葬味,无透明矿物质,即使有泥土包浆坚固的,也是胶一类物质所为,一烧、一洗即知。现流行一种把古玉用细铁丝缠上,放入土中数月或数年后取出,红褐土锈可固结在玉上。但古玉很少与铁一类物质共同存放、埋葬,只有一类玉剑具是如此。这样的伪品有的竟然在一些拍卖行出现,并且在玉器上很明显地看出用铁丝缠过的痕迹。真不可思议!
  四、艺术水平鉴定
  这也是最难仿制的因素。在中国玉器制作工艺史上,每个时期都有特点鲜明的艺术风格,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每个时期既有成熟的艺术,又有不成熟或成长中的艺术。熟悉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玉器工艺水平是鉴定古玉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一些玉器理论书籍,而且还要多看玉器图录及博物馆、收藏家的实物资料。另外,还要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列宁说:“对任何一个历史问题的研究判断、结论,都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中去考虑。”在古代玉器艺术水平中,成熟的艺术是当今难以仿制的,具体体现为那些艺术水平高的玉器更难仿制,鉴定起来也相对容易,正所谓有形无神。辟如汉代玉人物、马、兽类,特别是圆雕作品,那种圆润、饱满、流畅的线条,迄今仍极难仿制。可以说,愈是技术含量高的大件作品,圆雕作品,器型复杂作品,愈容易鉴定。原因是制作难度大,容易留下破绽;相反,那些器形简单的、艺术含量低的玉器仿制特别容易,鉴定起来更难。
  五、沁色鉴定
  沁色鉴定重在学习理解古玉长时间在各种存放环境下与所接触的器物之间的颜色变化,实则是实物现象,它所产生的自然质变到色变。我们通常叫“沁色”,如古玉存放于红色漆器内,可能受红色沁,黑漆则可能产生黑色沁,黄土内埋藏,则可能产生黄褐色沁。在强白灯光下观察,沁色通常是在玉的接触部位薄弱或自然解理、绺等部位所产生的。然后沿解理或裂隙部分扩大渗透,严重的可浸透全器,这叫“满浸(沁)”,盘玩之后颜色鲜艳,大多沁色颜色由灰白变红。重要一点是:通常情况下,真品沁色比较单一;颜色较暗,较乱的沁色和鲜艳沁色就值得怀疑了。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触部位,不一定有沁色。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仿造沁色通常为满沁。也有局部沁,特点是沁色较多,火烧伪沁并不一定在玉的薄弱或裂隙处进行的。通过强白灯光下观察可知这一点。但有用高科技沿玉解理或绺处进行激光伪造沁色的。还有一点就是玉的存放环境干燥或玉质致密可以无沁。
  六、气味鉴定
  此种方法较不易掌握,玉器埋藏环境的不同,气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还有传世味。一般玉器气味以新近出土最为浓烈,熟悉这种气味最好的办法是多嗅老窑陶瓷特别是新近出土的陶瓷气味,尤以战国、汉代陶器为重要,它们的气味与同墓出土的玉器相同。此种方法仅限于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对于鉴别那些伪造出土古玉特别灵验,它们不仅没有墓葬气味,相反,有种刺鼻的化学气味或单纯的土气味。此种方法要求我们多实践、多对比,才有所收获。但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带有泥土杂物的玉器,不论早晚出土,必须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气其味更大,反之,无味则必假。
  古玉辨伪四误区
  很多谈古玉鉴定方法,常以下列方法作为主要鉴定方式。根据中国古玉出土的数量以及我们研究的水平,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商至汉的玉器类型学还不完善,我们发现的数量更有限,每一次大量玉器的出土,都有一些新的器型、新的艺术风格、新的类型,所以,下列老生常谈四点鉴定意见充其量,也只能作为参考而已。
  (一)、造型辨伪。
  有些资料很强调这一点,其实原始艺术出自于民间,历史上所有的玉器的造型,对于现代科技及民间艺人来说,仿制还不算太难。造型及某些艺术风格现在并不能作为辨别真伪的内容。但也存在某些特别精湛的造型的艺术品特别难仿,这就是所说仿品的“有形无神”了。难仿的是艺术水平,而不是造型。
  (二)、玉质、玉材辨伪。
  其实,玉的质地与真伪并没有直接关系,“千种玛瑙万种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古玉材都十分繁杂,每个时代,玉材都很复杂,《山海记》记载玉的产地有二百多处。只能说明的是:商周至秦汉,重要礼玉多用和田玉材,但也不绝对,也常伴有其它不明产地的玉类出土。特别是近年,高仿古玉基本不用玉粉及俄罗斯、阿富汗白玉。玉材不可用辨伪依据。
  (三)、纹饰辨伪。
  千万不要一遇到同种纹饰数量较多的玉器即认为是伪器,同一品种,甚至珍贵品种集中出土一批,也在情理之中,有些人眼中的古玉精品好象世间只有一件,只要看见第二件就说这是仿此制做。不要忘记,在商周秦汉数千座王侯贵族墓葬里,我们只由政府发掘了屈指可数的几座完整墓葬。由各种原因出土的玉器大部分还都散存于民间,它基本上是不朽、不腐、不碎的。我们知道:当前古玉的高科技作伪都已利用电脑成像,玉器纹饰并不复杂,都比较容易仿出来,但也有未知新的纹饰玉器出土,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所以当前以“纹饰”不能做辨伪依据。 
  (四)、风格辨伪。
  很多人一眼望见形制特殊风格的精品,就不再细看,就不屑一顾地妄断“伪品”。其实,不是形制超越时代局限所为的风格玉器的存在,是可以理解的,它是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东西,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能以先入为主的思想去观察玉器,很多朝代玉器类型学的建立目前还不成成熟。再重复一句:“数千座垄断玉器的王侯贵族墓,我们只发掘屈指可数的几座。由政府所掌握的玉器数量大概还不到古玉总数的千分之一。”这是不可争辨的事实。每次发掘,我们都会看到新风格玉器出土,今后还会发现新的风格玉器作品,当然每个时代,有其特定风格,但这早被作伪者掌握。
  其他还有:“以科学发掘为主,颜色辨伪等”均不太适合玉器辨伪方法,仅能作参考而已。另外,无论哪一种鉴定方法,多属于阶段性成果,没有一成不变的自然法则。作伪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鉴伪水平的提高,而作伪的水平会无休止的发展下去,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方法,停留在已掌握的技术水平之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不断地深入市场,深入实践,多摸索,才能长期地提高我们的鉴定水平,不唯经验论。
  现在文物界有一个普遍认识:只要是研究某领域或专题文物理论文化的大专家,大师级人物,就一定毫无异议地认为他同样也是鉴定家,我们不怀疑文物理论研究有助于文物鉴定,也有一少部分既是理论大家又有实践鉴定经验。但事实上,文物学研究和文物鉴定是两个概念。文物研究,如玉文化研究可以坐在室内,在文献上研究,至著书、立说。但他不一定是一个鉴定真伪的专家,鉴定真伪是实践学,是市场经验,是收藏经验,是那些夜以继日对实物研究,痴迷的收藏家,而不是有些所谓的文物理论家。直白地说,现在玉作坊的玉工大多都能看出古玉或仿古玉的“老工、新工”,但他们对玉文化,或理论研究可能一窍不通;再者,我们求鉴定,也不要迷信权威部门,权威人士,高龄人士;我们首先看权威部门的专题文物收藏量,权威人士是否象收藏家那样,整天有资格接触藏品?是被动研究?还是兴趣研究?是否经常去市场研究?特别是鉴定伪古玉与年龄无直接关系,因为当前鉴定伪古玉的对象主要是近几年的高科技造假,老办法不够用了。这就要求我们辨证对待人和物,有些学者在某些文物领域的理论与文化研究确为大家,乃至大师,德高望重,但辨伪未必有水平,因为那是属于另一门专业技术。
转cctv看到说的不错的一文.------ 玉器作为艺术收藏品或者饰品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但可惜目前玉器辨别真伪还没有专业的仪器能进行有效测试,因此从本期起,我们利用业内人士总结的科技文化知识,利用客观科学的理论分析,从不同角度对玉器的真与伪进行识别。今天先从玉器材料角度来加以识别。

  历代玉器被广泛使用的玉石材料主要有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岫岩玉等,而目前赝品有相当一部分使用的新开发的石料、矿料,或用黄岫岩假冒黄玉。在实践中必须掌握和分清真伪玉器材料上的差别,分清同一种材料的新旧差别。

  要认识各种玉器材料的基本结构特征,要知道硬度、密度的不均匀性及玉石材料的可渗透性。当掌握了玉石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后就能够分析古玉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埋藏的时间长短,对玉器本身应该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氧化腐蚀特征,并掌握其演化过程的各种特征规律。赝品只是根据真品的表面效果进行模仿,违反了自然氧化和演变的规律,与真品有本质上的差别。

  要掌握真品玉器材料方面的老化特征。这种受浸蚀而老化的现象与赝品使用新材料或老旧残料进行重新切割磨制加工,成形后所暴露出来的新工艺面会产生明显的色差或破坏原有的氧化皮层。

  目前赝品所使用的是一些质量极差、价格极低的玉石杂色料或石性严重的次料进行伪造,成形以后再进行人为强化腐蚀,造成玉器表面形成极厚的氧化腐蚀皮层。这种皮层容易脱落而且脱落后根本没有洁净透润的质地。这种花地杂色料是历代古玉不使用的,只是现代骗人用的一种石料。

  不能把区别玉器材料作为辨别玉器真伪的决定依据,在辨伪中只能把识别材料作为辨伪的依据之一,如果材料上无法有效地确认差别,应该从其他方面继续搜寻真伪的辨工识玉
(姚铮华 2002.07.05)
  中国玉器的加工,可以追溯到6000年的仰韶、红山文化,那时已经发现有玉龙玉盖等玉雕品。当时人们还未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玉石的加工主要是以石攻石,利用锐石打凿、刻玉、划线、磨玉成形,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后来人们采集或用硬度大的岩石制成"解玉砂"用来琢玉,利用绳线、兽牙、木杆、骨片、石器配合解玉砂进行钻、锯、磨、使玉材成形,这是史前玉器加工的主要方法。
  用转动的砣轮加工玉是一大进步,而原始砣很可能始于良渚文化时期。人们用手拉弓弦(后用脚蹬)使砣轮转动,砣轮用石材制成,做成不同的砣头配合解玉砂进行琢玉。
  商代有了铜,铜制铊轮强度不大,自身容易磨损,做出的沟线浅而宽,断面多呈半圆形。西周末、春秋初有了铁,铁铊坚硬,能够做得薄而锐,提高了加工精度。可以刻出细细的线条,深深的沟。砣轮改用铜、铁制造后,铁铊一直使用到民国初期。民国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有些地方仍有用铁铊解玉砂琢玉的作坊,这种加工玉器的方法俗称为老工。80年代后几乎全部使用高速电动机具和用人造金刚砂制成的磨具砣。这样,现代玉器加工,电动工具和砂轮磨砣便成了一统天下,这就是新工。
  老工新工的不同,源于所用工具、磨具的不同,以及这些工具的转速、效能、精确程度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留下不同的痕迹。判断老工新工就是从这里入手。
  老工的工序(指铁铊工)大致如下:捣石、研浆(或采集自然砂)、开玉、掏膛、上花、琢玉、磨玉、打眼、上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用人力和铁铊,转动速度不快,靠解玉砂磨玉,材料与设备同时磨损。老工用手工定位操控,精度差、几何误差大,在平行度、基准面、图形对称等方面会有出入。但老工介质细,磨削量小加工力度轻,周期长,玉件不起热。老工细心制作的玉件十分精美,形状匀称,线条流畅,掏膛宽阔,压地柔平,抛光明亮,这样的老工是精(细)工。
  新工的工序是:玉石用砂轮开料,粗磨具砣脱坯后,用无级变速电机,带动一根软轴,软轴卡头上可以更换不同的、用人造金刚砂制成的砂轮砣头,最高转速可以达到每分钟1万转。由于金刚砂砣转速高,磨削快,制作时间大大减少,工效显著提高。也正因为这样,新工的粗工往往有快速急成的痕迹,如:转速高出现干磨现象,玉表就会起热起毛,在钻眼、开窗时因磨削量大,选用的砂轮粒度粗、磨削快,钻孔或窗口侧壁上,会见到起热后拉毛的现象,玉表呈现一些环绕钻孔或窗口的沟痕,平行毛刺,有时会看到黄焦颜色。
老工新工的不同之处,利用放大镜只要细心观察,总能见到不同的加工痕迹,下面就其典型特征作如下对比:
  1、线条:老工速度慢,线条比较流畅,在线条的两侧沟边没有崩口(特别是十字交叉、网纹、也完好平整)。老工沟底呈现磨砂状,无明显长条形磨痕。这是因铁铊与解玉砂接触时才能磨玉,而解玉砂又很快被铊轮带走,只能留下短暂的磨痕,不可能划出长长的道道。做工不细的老工,有时可以见到铊轮走速不均,压力不匀,而出现的沟底坑洼,沟线有宽有窄等现象,也有重复下铊之重线等,这样的老工是粗工。
  新工的线条是用砂轮砣,在高速磨削下快速形成的。线条的边沿往往出现玉石的崩口,使线条出现锯齿形边沿。新工线条的沟底还会有长条状磨痕,这是因为砂轮砣上的砂粒不可能排列非常均匀,总有个别砂粒稍有突起,突起的砂粒在高速转动下就会在沟底划出长条形道道。但有的新工仿老工,选用砂轮砣的砂粒很细,加工走线时用力小走速成慢,沟边也很完整,沟底没有道道而且光滑。此时,只要看看沟底有否磨砂情形,就能识别是老是新。
  2、钻孔:老工钻孔靠解玉砂,孔壁磨砂状,如果砂粒粗会有沟痕,但沟痕不大规律,有时解玉砂排泄不畅会使孔径粗细不匀。新工金刚砂磨具,高速磨削,孔壁有沟痕成螺旋状,孔径规矩笔直。
  3、开窗:老工开窗是在钻孔中穿过钢丝线锯,再配合解玉砂浆用手工拉玉,沿所需成形的窗口拉一圈,掏出芯子窗口便形成。它的特点是在窗口的内壁上有线锯的拉痕,此拉痕必定垂直窗口而且边口锐利。
新工也是先钻眼,而后沿钻眼处用高速磨具将窗口内的玉料磨去,直到取出芯子或全部磨掉。这样新工在窗口内壁上留下的磨痕,必定是平行于窗口,与老工的磨痕成90度夹角,窗口的边口不锐利。
  4、成洞:老工制作两面不透的洞时,是用解玉砂和顶铊慢慢磨(压)出来的。由于切削量大,往往选用的砂浆砂粒粗,于是在洞的内壁上,会留下粗粗的磨砂现象。
新工也是用顶砣,只不过这个顶砣可以直接磨玉,于是会在洞壁上留下螺旋状磨痕。
  5、掏膛:老工在制作鼻烟壶之类口小膛大的工件时,使用湾铊加解玉砂掏膛。弯铊是一根钢丝,下端成弯曲状,旋转时会形成一个内膛形,带动解玉砂磨削内膛使之成形。掏碗膛、环膛也是这个原理。因此在工作的内膛会留下漂亮的环形磨砂状痕迹。新工钻速高,磨削快,工时紧,往往用钻头直接向瓶膛内各个方向冲钻,而后再磨平。做出来的内膛成锥形,膛壁上部厚下部薄,很不舒服。
  6、压地:老工精雕细琢,地子用解玉砂细心压平,不惜工时,但终因手工操作,地子只能压得柔和平整,总体来看还有误差,有深浅或轻微波浪感;新工制作效率高,工时紧,粗工地子不平,特别是边边角角处理潦草;而细工用机器与工具操作,地子特别平整无误差。
  7、抛光:老工抛光均匀,柔光柔润可爱,玻璃在地下埋藏千年出土仍然明亮反光,很少能见到磨痕。老工未抛光处和抛光处的反差小,这是因为解玉砂比金刚砂软,而且混有其他杂质,加工后留下的糙面比较光滑,虽未抛光但与抛光面相比反差不大。
  新工抛光急成,特别是粗工,工件上的弯曲弧度时有过渡不匀,边边角角留有死角,有的地方能见到抛光磨痕或加工磨痕,未抛光处与抛光处的反差大。在高速强力抛光下,有过度磨光(损)现象。
  8、圆雕:在雕刻弧面圆面时,老工细腻无过度磨损,而新工磨削快掌握不好,圆弧不圆滑,会有棱起的现象。
  9、粗沟:开挖粗沟时往往用铊扩切,老工下铊细腻。新工加工快速,有过渡不均等粗糙现象,边坡有磨痕。
  以上9点不是每件玉器都会全有,有些特征表现也会不够典型。但综合观察,这项不清那项清,是老工还是新工也就可能判断了。
  如果我们手中的玉器是一件出土受沁的老玉,玉质老化沁色自然,那么一般不用关心它会是新工,古人加工只能是老工,除非是老玉新做。反过来假如有一件玉器是新工特征,那不一定是现代作品,不管它是老玉也受过沁,甚至编出一个刚出土的故事,可以不用相信。
  以下来谈谈老玉新工和新工老玉:
  老玉新工有三种情况,一是老玉补工,如在老玉素器上加上纹饰。二是老玉改制,如将断壁改作玉璜。三是老玉新做,利用残破的老玉改制一些小件玉器,如肛塞、鼻塞、冲牙之类。老玉新做的目的是提高玉件的身价,想谋个好价。但老玉新工会有很多蜘丝马迹,除上述9种之外,首先是破坏了老玉的皮壳。大家知道玉器埋地久远之后,其表面会有一层蜡状、石灰状的皮壳,如果施以新工,那末新工之下玉质表面光泽与质感。就会不同于原来的表面光泽与质感。老玉新工还会破坏原来老玉的沁色、沁纹,使之断开,这也是老玉新做的一个特征。改制的老玉露出皮壳之下的玉质,也不同于透过皮壳看到的老玉的颜色,这是因为受沁的皮壳被磨去,沁色就变为空中楼阁,成了“孤立”的沁色,失去了从哪里沁入的“大门”。老玉新做很有迷惑性,一不小心就会上当。
  新玉老工,是在新玉上模仿老工制作。因为世间有一些石材和边玉具有自然花纹条斑,有的像沁色,有的像钙化,有人就利用这些石材来仿造老玉器。为了在做工上不露马脚,有的开窗口也用手锯拉出来,有的先用新工做好,再用解玉砂磨砂,有的用特别细密的金刚砂砣,减少转速细心勾线,不让线条出现崩口……等。做好之后还要人造皮壳、灰皮、假沁、土咬种种花头,包装出笼骗人骗钱。新玉老工除了认玉之外,在钻孔、线条沟底、开窗时首先钻下的钻孔(就算线锯锯完,仍然会留下残剩的半个钻孔)、沿底死角、膛内形状等处很容易找到新工的痕迹,从而识破伎俩。
  现在据报道,新工有了新的发展,如激光雕刻、微波振动雕刻、喷砂雕刻等等,但只要我们认识了老工,那么别的什么加工方法都不会与老工完全一样。这是因为古人与现代人在审美观点、文饰与造型的理解、使用的工具设备的差别都不可能相同,因此制作出来的器件在神韵、气质上必然不会一样,在做工和工艺处理上也会有所差别。尽管有些仿件也精心模仿,百般掩饰,只要我们多看多想细心留神,总会查出端倪看出破绽,避免上当。有一点要指出的是,现代新工由于设备、工具、磨料都会比古时先进,精心制作的玉器完全可能超过陆子刚!用先进的加工方法和现代工艺去创造当代崭新的玉器艺术,是我们共同赞成和希望见到的!


差别证据<(转载一老前辈的一文)>------很多藏家朋友,经常给我发消息,劝我不要与不懂行的瞎耽误功夫。因为对那些就会喊假的,费力不讨好,好心没好报。甚至还不乏狗咬吕洞宾式的。不是干那个的料,教也教不会,
藏友的看法,说法,只能是有一定道理,或表面现象,
明明东西是真的,被不懂的说成假,这肯定也不对。总要讲点理吧。
我既然给自己定位文物保护,就要以个人的微薄之力,实事求是,为真品说话,因为那些应该保护的人,拿着国家俸禄的,实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在坏事。依仗职权,依仗特权,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祸害老祖宗的宝贵遗产。任何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是不能坐视不闻不问的。
中国文物中,古玉的造假是最难的。第一,原料就没有。老话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思是说,玉是最硬的物质,(到后来,明清时,才发现了钻石,俗话叫金刚石。硬度高过玉。)自古以来,真男人,真豪杰,就以玉为榜样,坚持真理,宁折不弯。我主要收藏古玉,当然,身体力行更无二话。
中国的老祖先们,又是非常智慧的。那么硬的东西,照样可以加工出细致,精美的文饰。几乎任何可以想到的优美的图案,都不难在玉器上见到。所谓他山之石,可以功玉。就说的是先民们,在玉器加工方面,心灵手巧的具体写照。但是重要的前提是,必须付出相当的人力,物力,时间,为什么玉是帝王们的专用,除了能通神,通灵之外,就是因为加工成本极其昂贵。决非一般其他社会成员,所能负担的起。需要大量的人工,日夜不停的,长年累月的切磋琢磨。
大墓出土的玉璧,不仅材质好,尺寸大,文饰还相当精美。有高浮雕,透雕等等特殊工艺技法。充分反映了权贵们的财富实力。
一般中小型墓出土的玉璧,玉质差,尺寸小,文饰简。甚至还有石性很大的。区别是相当明显的。更有平民百姓墓中出土的,直接就是石质璧,甚至木质璧,这些随葬物品,可以准确的反映阶级社会的等级森严制度和生活质量的差别。
现代造假者,为了追求利润,绝对不可能用传统的手工加工方法,必须使用电动的高速工具,以争取时间,获得效益。这就给鉴定新老,提供了重要证据。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用到古玉的鉴定上,真是恰当的很。我有很多收藏朋友,玩古玉时间一长,了解了详情,掌握了知识,就因为太简单,太容易,太没劲,就一眼的事,最后就不干了。转行了。因为在懂眼的看来,原料,是新坑老坑,工艺,是手工,机器,文饰,精神,线条,就一眼,就能定。就齐活了。
不造假,就不知道加工玉的难度。中国官方古玉大家,故宫杨伯达先生,很多年前曾送我一本,古玉研讨会论文集。其中有某省博物馆,用传统方法仿制古玉。实在干不成,半途而废,原因是成本太高。代价太大。必须改用现代高速工具。那里还有境外的古玉收藏大家。亲自生产仿古玉的介绍。不行就是不行,就这么简单。如果连加工方法都看不出来,那至少说明不是干这个的材料。趁早别在讨论古玉。
极品王,为什么敢高价悬赏,就因为他心里有底。你原料没有,工艺没有,你造什么假。你用烂石头,机器活,能骗了谁。打死也仿不成。就这么简单。
可是收藏界,盛传的却是,几乎没有真的,全是假的。这都是那些没有实战经验的官方理论家们的说法。干收藏的人,专收古玉的,光我认识的,几乎各大城市都有不少。每人手中藏品,决大部分都是真正到代的,不干不知道,造假不是那么容易的。
成交价,是本人的绝招之一,再有就是看神韵。看线条。真的,就是活灵活现。不肥不瘦。当然,同样的东西,不同的眼力,肯定是结论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