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二水居士太极体悟录》?全书(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0:27:06

《二水居士太极体悟录》 全书(三)

(2012-01-16 11:44:09) 转载标签:

闪战

养心殿

宋体

太极拳

二水

健康

分类: 太极养生 68、摄尻如摄政

   武禹襄借鉴李呈芬《射经》,提出了《身法八要》,曰: 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沈肘、裹裆、护肫。郝月如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沈丹田、分清虚实,成为十三要。徐哲东先生在《太极拳发微》一文,拟订为“演架十事”:一曰提顶。二曰拔背。三曰含胸。四曰敛胁(原名护肫)。五曰松肩。六曰沈肘。七曰裹胯(原名裹裆)。八曰摄尻(原名吊裆)。九曰腾挪。十曰闪战。各派太极拳中或多或少,或损或益,大凡都对初学者提出些身法要求。“闪战”一词,哲东先生本系沿用,有失考究,当系“闪赚”之误(见拙作《“闪赚”杂论》) 。而“摄尻(原名吊裆)”一说,则有新意,改“吊裆”为“摄尻”,雅俗自判云泥,期间灵机闪烁,大凡是哲东先生的发微之处。

  “摄”的本义大凡是一种动作,类似于“牵曳、引持”之类,《汉书.司马相如传》有“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弛,荷兵而走”云云,摄弓动作,不但要求往两边牵曳,更重要的是要将剑矢的准头把准。“引持”的概念几可谈及准头。从这一意思上来看,摄弓如摄尻。两胯里根往两边牵曳,而尾闾这一准头自始引持把准。然,此般解释,似乎牵强。有望文生义之嫌矣。

  《庄子.胠箧》云:“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这里的“摄”大凡是由“引持”引申而来,有“收敛、抽紧”的意味。与“摄弓”往两边“牵曳”的动作正好相反,却是往两边收敛的。也许是取摄弓时的手上有往两边收敛的感觉吧。一为作用力,一系反作用力。看来一个“摄”字,包含阴阳正反两面了。“摄尻”时,两胯里根往两边牵曳的同时,后脚有主动迎凑的意味,所谓内开外自合者,大概可以说明“摄”字阴面含义。

  《隋唐嘉话》有“裴知古自中宗、武后朝以知音直太常......又善于摄卫,开元十二年终,年且百岁。”裴知古显然是未卜先知的高人,自然深谙阴阳之道。“摄卫”之“摄”,意即“珍摄、护养”,自然与摄的阴阳两方面密不可分。

  有了阴阳两面,自然会阴阳相济,摄字“辅佐”的概念,大凡是由此引申而来的。《诗.大雅.既醉》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为友之道,自然应该是互济互助。孔夫子云: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由“辅佐”进而演绎出“代理”的概念,不知是否与阴阳两面过于亲密接触有关。

  《聊斋志异.考城隍》云:“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瓜代可也。”古人印信常为篆文,以篆代印信自在情理之中,印信为权力的象征,至今亦然。所谓“认章不认人”云云。

  此外,“摄”还通借“慑”,《汉书。严助传》有“天下摄然,人安其生。”,大凡有使人畏惧的意思。司马光更是发挥这层含义,强调为政者威德并使的。

  以上几个含义,似乎与“摄尻”的太极身法要领相去甚远,却与我们通常所了解的摄字另一概念--“摄政”,比较接近。

  摄政的准确含义,表面上与“摄篆”比较接近,不管是“取而代之”、还是“姑且代之”、还是“权且代之”,总还是“阴阳两面过于亲密接触”了。周公之于成王,大凡是“辅佐”,王莽之于平帝,则是“取而代之”。载沣之于宣统,可怜天下父母心,抑或尚有“珍摄”、“摄卫”的意味。面对3岁的小皇帝,在狠铁不成钢时,不知还是否还有“使之威”的某些举措来。野史有载:在养心殿,小皇上坐在宝座上,载沣在旁边扶着他。小皇帝的面前跪了黑压压一片。 载沣道:“今天上午接到各处奏报,说有兵兵兵祸,又说有造造反的事将要发生,还说孙文已潜人国内,准备起事。你们以为如何?” “我要小解。”宣统帝道。 王公大臣们极想笑,可笑声都咽到肚子里。

  摄政者,一面要呵护年少不谙世事皇帝,一面要应对奸诈忠良的矛盾。看来着实不是一件易事。二水姑且可以不管。而“摄尻”两字也绝不是简单易行的身法要求。

  尻字的含义,虽有“尾骨”、“臀部”或“肛门”三中分别,大凡脱离不了那个所在。

  那个所在,承上启下,包含着人身几大发泄功能的器官,自然与欲望相关联,此其一;二,此所在,内藏灵机,道家所谓筑基炼丹者;三,与“位置”相关。身法的“中正安舒”自然离不开此所在。难怪庄子对此所在情有独钟,曰“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以“尻”为轮,以“神”为马,人身这驾马车,自然能便于行驶,御泠风以游无穷,自当得意忘形矣。王宗岳《太极拳论》所云:“立如秤准,活如车轮”,也自然离不开这一所在了。

  尻,此般意义重大,说“摄尻如摄政”,殊不为过。

  老拳师常将丹田视作象棋中的将帅,不可轻易妄动丹田,就象下象棋不能轻易走动将帅一般。“尻”在象棋中,则是厕身将帅两旁的士(仕)与相(像)。士(仕)与相(像)的运动轨迹,自然是用来保护将帅的利益而设置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大凡也理应是“摄政”者所应遵守的。摄尻如摄政,其实也意味着“尻”也不得妄动,必须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不但摄字“牵曳、引持”、“收敛”的含义适用于“摄尻”,针对丹田这个将帅,“珍摄、护养”、“辅佐”、“代理”的含义,同样适用于“摄尻”。

  《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何其轻描谈写。二水无意于烹大国,只是偶然闲情所致,也学着烹些小鲜。翻阅袁子才《随园食单》,起头便是“ 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作《须知单人》”云云,才恍然醒悟,烹小鲜,亦治大国矣!同样的道理,“摄尻如摄政”,那么摄政又何尚不如摄尻呢?!

  而今一些摄政者,总是不注意“尻”之所在,常常坐错位置,反客为主不说,还强奸民意,将“人民”这一“将帅”随意的走动,也不遵守“尻”应该所遵守的游戏规则,肆意的以其某些欲望的达成为运动规则。韩愈有文云“走官阶下,首下尻高”,不知是否用来讽刺这些不知“摄尻”的摄政者?

  如此看来,哲东先生“摄尻”一词,更富有深层意义了。邓小平先生的“太极拳好!”不知是否有要求为政者好好“摄尻”的含义?

 

69、荷叶承露

 

聆听金仁霖师讲拳,谈到“轻灵”,引用“ 柔克斋太极传心录.语录”:“太极轻灵,如荷叶承露,有倾即泻。”一说,二水茅塞顿开。二水以为此句较之“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其境界不作同日语。

此般境界的论述,大凡与叶大密师高超的中医医术密不可分。李时珍“濒湖脉学”有云:“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漉漉如欲脱。”“替替然”、“漉漉如”等句比之于太极拳的“听劲”,何其生动!徐灵胎“洄溪脉学”更是将这一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滑脉应指替替然,往来之势流利圆活,如盘中走珠,如荷叶承露。”叶师将原本喻诸脉学的“荷叶承露”,用以描述太极拳的“流利圆活”,何等灵机!

就脉象的借喻,足以阐发太极拳的“听劲”,概之“轻灵”,尚嫌不及。“荷叶”一说,二水以为应与佛道切切相关。

浮邱祖云:“玄中之静,作如是观......静之入路,玄之奥区。莲花出水,亭亭承露。团圆一珠,凝于花跗。碎而破之,成无数珠。露之初零,点滴颗珠。岂知剖碎,滴滴成珠。荷华初着,含而不舒。荷叶抛散,不沾而须。唯不沾故,灵着成珠。静之妙相,玄之要枢。言难罕譬,略泄天机。”

此章阐发玄中虚静之旨,以“莲花出水,亭亭承露”为喻,层层剖析,理得以穷矣。叶师修密经年,自然对“玄中之静”深有感悟,借“莲花承露”以宣太极拳“轻灵”妙相,“有倾即泻”,泻毕复原,不离虚静,不住虚静,分合无碍,妙无以加哉!

 

70、体悟四平势

 

 

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云:”故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二水发现三十二势中有三处四平势。其一谓中四平,其二谓高四平,其三为井拦四平。料想戚继光此般大家,选此三十二势,慎之又慎,绝不会有赘疣之作。

“中四平势实推固,硬攻进快腿难来,双手逼他单手,短打以熟为乖。”,重在下盘的稳固和中轴的防守。双手的变化,意在以中轴为牵引源头,所谓丹田上手。此式类似体用结合的三体式。更想武当杨式叶家拳中的整劲训练(整劲训练概源自三体式对练)。此式,不但全身完整一气,内外也自合成一家。何其重要!

“高四平身法活变,左右短出入如飞,逼敌人手足无措,恁我便脚踢拳锤。”,在图势中,虽只与中四平变换了一个方向,左右手脚相换,实际上的差异在于身法的调整。中四平重在下丹田的训练,高四平重在上丹田的训练。由中四平的前后脚的撑改为高四平的肩胯里根的开。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矣!此式类似叶家拳中的中定劲训练。悟透中定,才能领悟十三势要义。理固明矣。

“井拦四平直进,剪臁踢膝当头,滚穿劈靠抹一钩,铁将军也难走。”此式重在四平式的进退变化。类似于披身靠、僻身捶、进步搬拦锤的各种过度劲路。这些劲路的舒展运用,全赖中四平与高四平的基本训练。

经过悉心体悟,四平式不但攻守皆备,而且在不同的阶段自有不同的体用。戚将军不诓人矣!

 

71、烧火棒

 

能悟透烧火棒与剑的分别,就知道该如何使剑了。

二水习拳前,练剑五年,天天使的就是烧火棒。习拳后,竟将先前的几路剑法全然忘却。如今,偶然一剑在手,旁人反倒觉得二水剑气逼人。究其因,二水虽忘却了套路,却在拳中悟透了阴阳。一剑之中,龙骨为中。所谓”用中”者,概指剑之龙骨者也。剑把为君,龙骨为臣,剑刃为兵。所谓君君臣臣者也。

握剑时手背朝上者,为阳剑,主攻,攻中寓守意;手背向下者为阴剑,主守,守中寓攻意。阴阳之中,复有老少中之分别;攻守之时,也宜分明老辣鲜嫩之时宜;剑势之中,当体悟剑身上中下三节之妙用。

如是,一剑在手,矫若游龙,与烧火棒判若云泥矣!攻中寓守、守中寓攻,此为捷用!

 

72、前手和后手

 

有说太极拳要注意后手,后手打前手云云,这种说法只是为了让初学者理解”上下相随,左右相连”的简单意思。不作扩大化解释。

其实太极拳本不是用来打人的,即便讲招拆招,也无所谓前后手,因为前后手各有劲别变化,都可以致用的。知道了”上下相随,左右相连”,前手就是后手,后手也就是前手了。如提手上势,叶家拳中,有靠、提、分、采、捩、撇身掌、撅(采、截、切)的劲别。杨氏中就只有撇身掌、撅(采、截、切),撇身掌是前手(右),如果不知后肩、胯(左)的后扯,撇身掌就无所谓”撇身”了。采、截、切是一气呵成的,采是后手,截、切是前手,同时构成了”撇身掌”中的”掌”。前后手配合在拳势中的细微动作,类似拿法,叫撅,往往又是杨氏的精华所在。人说”杨氏的手法,孙氏的内功”,可见手的变化在杨氏中很多。真的说不清哪是前手,哪是后手。后扯肩胯时,要注意两手的合劲,如此方能采、截、切一气。后胯咬实,通过前胯上旋,方能实中求虚,前脚三点一线,方能虚中有实。如此,拳势自然从地心而上。手挥琵琶则不同,在叶式中有:撅(采、靠)、提、劈、切,杨氏也一样。撅为右采左靠,借势一沈,复螺丝旋般由右向左提起,左手顺势做刀状下劈后转切,无后扯”撇身”势。”螺丝旋”中细细打量,方能体悟如何才能”手挥琵琶”。拳论云:”接骨逗榫,细心揣摩”。说的就是此处的榫头问题。

“上下相随,左右相连”的真实含义,并非为随而随,为连而连。随则露势,连则败形。也只是为了做好全身上下左右前后”节节贯穿”、”完整一气”而已。”全身一气”不是”全身一体”,千万注意。孙禄堂云:”丹田、上下、内外,如同一气旋转之意”“逆运先天真一之气,此气名之曰太极。”

全身”完整一气”了,”逆运”之意存乎一心,所谓”先在心,后在身”、”形于四肢”。可见,太极拳是不用”手”打人的。即便是形于手了,全身何处不是手呢?!

教学法,只是一种方便门,其实”门”只是为了进出方便,不是菩萨,更非佛主。佛本无相。应物随缘,显山露水,也只是一种”方便”。见人是人,闻香识花即可,无须”疑神疑鬼”。初学者切切。

 

73、太极拳的“榫头”

 

将太极拳譬之为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那么,我们必须扎扎实实的作好地基的施工。将太极拳譬之为一辆高级轿车,那么我们必须注重车身中基础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将太极拳譬之为中国古典的木结构房子,那么我们必须架构好梁与柱。万丈高楼平地起。太极拳也必须从基本的架子盘起。

正象古人造房子,我们在盘架子时,身上几大节(有说三大节、九大节或十二节等,其实有关节之出均可节节拔松分开,脚趾手指之处何其重要!)便是柱与梁。古人不用铁钉,梁柱之间的连接,全凭榫头。入榫与否,关系着结构的牢固。显而易见,在太极拳盘架时,身上几大节的连接也全凭“榫头”的作用。这些“榫头”是否“入榫”关系着劲路是否到位,也自然关联我们的太极大厦能否“高耸入云”!

榫头有大有小。梁柱之间便是大榫。这些大榫一旦脱榫,房屋顷刻间倒塌。其他小榫一旦脱榫,房屋结构也会不完整。在太极拳盘架中,大榫倘若不“入榫”,身形散乱,上下无法相随,左右不能相连。身体也自然无法完整一气。身形散乱,意气如何呼之欲出呢?倘若小榫头没有入榫,劲路不畅通,意气也无法敷布四周。

一己之中,四大榫头,关联房屋的架构。这四大榫头,一有“脱榫”或“松动”,太极的房屋便会倒塌。那便是两肩、两胯的里根。

四大榫的“入榫”与否,可以通过“喂劲”来检验。

胯里根入榫的标准是“松腰落胯”。腰宜松塌,胯便找着了固有位置。胯一旦“入榫”,感觉上有游子回家的意味。无须拧动膝盖,中轴自会灵动。进退得便。“喂劲”的方法是,在盘架时任何的进退开步动作中,一人用力按住后,看能否进退自如。同时,胯一旦入榫了,腰才能进入松的状态。丹田气才能不鼓而盈。意气才能不动而动,灵机才得以自由的弥漫开来。

肩里根入榫的标准是“开肩沈肘”。肩开了,肩与胸大肌之间的肌腱才能真正进入松的状态。胸腔才得以了无挂碍。别人要什么,才能给他什么。佛说:“无挂碍故无恐怖”。一席空衣者,才能两袖清风。检验肩里根是否入榫,其实很简单,自己任何一个动作里,开肩后,用另一只手摸摸肩与胸大肌之间的肌腱,看看是否做到了象一滩泥,摸不到肌肉也摸不到骨架,能够将你摸的那只手陷于期间不肯自拔时,肩里根真正的入榫了。

 

 

74、《谈谈我的推手体会》的体会

 

祝大彤先生的文章,二水拜读过。二水觉得有似是而非处。二水完整的阅读了他的十三篇,发现不是练家子言。

叶师《谈谈我的推手体会 》则不同。正确理解这段文字,必须在整体的语意环境中去把握。叶师说:“推手......照我的经验说来,决不是专以动手动脚为原则的。”便是中心要义!决不可忘却!这与拳论的“一动无有不动”、“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一个道理。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决不是专以动手动脚为原则”呢?

叶师说:“因兹必须分析研究如下的几个问题,方可得到结论。 ”意思是,要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的境界,必须从所列十个问题着手,方能有所得!可见,所列的十大点,只是太极推手的训练步骤,而不是太极推手本身的要求。

而祝大彤先生的“几动几不动”,似乎在揭示太极拳的内涵。那就缘木求鱼了,会让人误入:“专以动手动脚为原则的”的境地。

就叶师十大点,二水根据自己心得谈些看法:

1、“身动手不动”者,如摸香烟盒。不知你如今是在摸“美丽牌”还是“老刀牌”了?

2、“脚动身不动”者,如训练楼膝拗步和倒撵猴时的进步与退步。

3、“脚暗动步不动”,如导引法“西江印月”中,脚底的“8”字走圈,以到达两脚重心的替换。

4、“脚运用联环形不停的动”,川字步中,前脚的暗“8”字与后脚的明“8”字走圈。

5、“发劲是接劲,接劲是发劲”,迎来送往时尺骨、挠骨在沈肘的前提下反转变化。手的阴阳也就分明了。

6、“发劲既不是手,又不是脚”,守中、用中、打中乎?

7、“要练成非收非放的基本功”,控人乎?

8、“能接得彼劲,彼自跌出”,拿而后发乎?

9、“靠壁运气、自在无碍”,呵呵,叶师为此花了三百大洋啊!他却毫无保留的给了我们。胸中走“8”字,方能与脚底“8”字完整一体!

10、“根本的基础是建立在联环式的步法上去,方能使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好方法。”又一再强调第4点“脚运用联环形不停的动”的重要性。可见,足底下才见真章啊!

 

75、命门种种

 

二水一帖《“车轮二命门”解》引起了网上朋友的争议。有人认为“关于命门之说,在中医学中有很多论述,特别在明.清诸医家的深入论述中,就有四种主要的见解,其中就有"两肾皆命门者"说法,明代的虞抟在<医学或问>说"夫两肾固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虽为水脏,而实有相火寓乎其中,象水中之龙火,因其动而发也.愚意以两肾总号为命门.....因此,称"车轮两命门"也是可理解的.”

  

  二水以为,此般强作解人,无甚必要。《杨氏太极拳老谱》在传抄过程中的缺陷,不影响老谱的重要性,后人在研读老谱时,没必要在此细节上护短。

  

  虞抟在《医学或问》云:"夫两肾固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虽为水脏,而实有相火寓乎其中,象水中之龙火,因其动而发也.愚意以两肾总号为命门。"二水以为,此节中“命门”与“肾”的关系,其实说得很明白:“肾”与“命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部位,而在其功能上,有着相互关联之处,“肾”有二,而被“总号”的“命门”却只有一个。此处的“号”,应该是发号施令的“号”,而不是“名号”的“号”。“为”是被动语态。倘若“命门”有二,如何“号”之?

  

  《类经附翼》云:“肾两者,坎外之偶也,命门一者,坎中之奇也。以一统两,两而包一。是命门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这里的“以一统两,两而包一”正是为“两肾总号为命门”找到了注解。

  

  赵献可《医贯》讲得更为明白:“命门在人身之中,对脐附脊骨,自上数下,则为十四椎;自下而上,则为七椎。”

  当然,也有对“命门”其他解释,诸如吴鹤皋注《素问》云:“其旁乃两肾所系,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相火代君行事,故日小心。”等。说的还是一个命门,只是移动了位置。

  

  而“左为肾,右为命门”的说法,应该是《难经》的核心理论,历来学者、医者都有责难,橘隆庵在《腹心传》中就直截了当地说:“《难经·三十六难》以左为肾,右为命门,大误!”

  

  赵献可是著名的“命门”学派的创始人,学尊东垣、薛己,对命门学说有所发挥,极力反对刘完素、张子和等以寒凉药物攻伐肾阳的理论,他说:“余所以谆谆必欲明此论者,欲世之养身者、治病者,得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主张养生及治病,均以保养真火为要。强调“命门乃人身之君”,“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

  

  其后,人称“张熟地”的张景岳,私淑温补学派前辈人物薛己,认为阴与阳这一对立统一体中,阳是起主导作用的,提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而阳气之根在命门,命门主乎两肾,所以养阳必须养命门。他说:“命门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在其《类经附翼》中“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充分阐述了命门的作用。他的命门说,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

  

  更值得一提的是,张景岳还在《治形论》里提出:“善养生者,可不先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明确指出了养生必须重视养形的主张。张以前的养生家多只重视养神,从未响亮地提出“养形”。也实在为我们今天学习太极拳者只讲神意,不讲形体的怪现象,提了一个醒!

 

76、“泻其子”与“补其母”

 二水小时候翻阅父亲的医书,见《难经》“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句,不得其解,曾问过父亲期间的“母子”关系,问他为什么要“泻其子”、“补其母”。

  父亲怎么回答,而今也不甚真切。大致意思是“子者逢其时也,母者过矣。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逢其时也,子也。夕阳则过矣,母也。”意思时古人针灸取穴与时辰(地支)有关。叫“纳子开穴”。许多练气功的也讲究这些。还有什么“纳甲法”等。

  这里的“母子”关系,如今学了太极拳,才算搞懂。

  推手时,彼劲方来,所谓气血方刚者,逢其时也。我则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彼劲始有去意而未走,时已过矣。如夕阳而未坠。我则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

《杨氏太极拳老谱。太极补泻气力解》云:“补泻气力于自己难,补泻气力于人亦难。补自己者,知觉功则补运动功,过则泻,所以求诸已不易也。补于人者,气过则补之,力过则泻之,此胜彼则所由然也。气过或泻,力过或补,其理虽亦然,其有详夫过补为之,过上加过,遇泻为之缓他不及他,必更过,仍加过也。”可见补泻之法,在于谙熟对手的“过”与“不及”,明了对手的“母”与“子”。只有懂得了太极拳里的这曾“母子”关系,方能“过上加过”或“缓他不及”也!

  叶大密老师云:懂得补泻之理,手足自不足论。至理矣!

 

77、太极拳是用哪只手打人?

 

这种说法,只是为了让初学者理解“上下相随,左右相连”的简单意思。不作扩大化解释。

  其实太极拳本不是用来打人的,即便讲招拆招,也无所谓前后手,因为前后手各有劲别变化,都可以致用的。知道了“上下相随,左右相连”,前手就是后手,后手也就是前手了。如提手上势,叶家拳中,有靠、提、分、采、捩、撇身掌、撅(采、截、切)的劲别。杨氏中就只有撇身掌、撅(采、截、切),撇身掌是前手(右),如果不知后肩、胯(左)的后扯,撇身掌就无所谓“撇身”了。采、截、切是一气呵成的,采是后手,截、切是前手,同时构成了“撇身掌”中的“掌”。前后手配合在拳势中的细微动作,类似拿法,叫撅,往往又是杨氏的精华所在。人说“杨氏的手法,孙氏的内功”,可见手的变化在杨氏中很多。真的说不清哪是前手,哪是后手。后扯肩胯时,要注意两手的合劲,如此方能采、截、切一气。后胯咬实,通过前胯上旋,方能实中求虚,前脚三点一线,方能虚中有实。如此,拳势自然从地心而上。手挥琵琶则不同,在叶式中有:撅(采、靠)、提、劈、切,杨氏也一样。撅为右采左靠,借势一沉,复螺丝旋般由右向左提起,左手顺势做刀状下劈后转切,无后扯“撇身”势。“螺丝旋”中细细打量,方能体悟如何才能“手挥琵琶”。拳论云:“接骨逗榫,细心揣摩”。说的就是此处的榫头问题。

  “上下相随,左右相连”的真实含义,并非为随而随,为连而连。随则露势,连则败形。也只是为了做好全身上下左右前后“节节贯穿”、“完整一气”而已。“全身一气”不是“全身一体”,千万注意。孙禄堂云:“丹田、上下、内外,如同一气旋转之意”“逆运先天真一之气,此气名之曰太极。”

  全身“完整一气”了,“逆运”之意存乎一心,所谓“先在心,后在身”、“形于四肢”。可见,太极拳是不用“手”打人的。即便是形于手了,全身何处不是手呢?!

  教学法,只是一种方便门,其实“门”只是为了进出方便,不是菩萨,更非佛主。佛本无相。应物随缘,显山露水,也只是一种“方便”。见人是人,闻香识花即可,无须“疑神疑鬼”。初学者切切。

  讲拳与讲招有所不同。讲招过多,往往学生以为,学拳是为了打人。孙氏后期教学生少,原因就在于此。拳学是艺学,是道学。艺不打人,道本非器。但是,不学拳架,不能了悟拳学的规律,不讲招数,难以体悟道体的玄奥。古人造拳,我辈岂能弃之如鸡肋?

  此帖也顺作“提手”与“手挥”两式的分别解。

 

 

78、拳之“用神”

  

  拳架由散漫到紧凑,须得几翻整合。从觅道的描述来看,你目前是劲与气合的阶段,原因是,过于注重气的感觉。拳论有“有气则滞、无气则纯刚”的说法。

  你不妨就这么感觉几天,明确感悟到了这种气感后,可以在意识的引导下,将这种气感随拳势的阴阳变化,渗入实脚的涌泉。这样,虚实自然分得清,拳架也渐渐灵活。

  盘骨头架子的感觉,也是你这一阶段,过于裹着劲路的缘故,气能入地后(千万别往丹田沉),你需将劲路的阳面放松(身体背面属阳,如手背,脚背,背脊),尽量放大身体的阴面。如此,便有了拳论说的“气贴背”“收敛入骨”的意思,身上也会渐渐少了“骨头劲”,身体自然通散开来。

  当然,要达到真正的松便灵活,还是有个阶段的,那就非得在“神”合的前提下,才能作到的。

  

  大凡老师讲拳,差老师只讲拳架是否准确、姿势是否到位。好老师就讲拳架中的劲路是否顺畅、意气是否顺遂。几乎没有一个老师会给我们讲“神”如何合等等。二水也实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神”的东东,二水以为,需要的是潜移默化。老师拳架中的“顾盼”种种,其实不是拳架中的动作,因而是无法照样画瓢的。

  当然,神的东东,在推手中会明显感觉得到。这种感触到的东东,要形成文字,又十分困难。

  二水平时与拳友们听劲,喜欢用譬如说拳。譬如“拿点打点”的问题,倘若拿点时,不是用”神“在拿,而是用劲拿点,那可想而知,对手会顺你的拿而化发之。

  用神拿点的感觉,就象用斧头劈木头,先得顺着木头的纹理,轻轻的将斧刃切入木头,然后调整身形,意念有将斧头连木头一起带起的意思,然后再借”斧头连木头“的整体之力,将木头劈开。

  在推手中,知道了“斧刃切入以拿点”,“斧背用劲劈木头”这个道理,大概也就明白这期间“神”的运用了。

  二水喜欢用“水”之渗透法。洪水溃坝,首功在于水之渗透坝体,一溃刹那,却须借汹涌之功。在推手时,遇对手浑圆,无点可拿,二水喜欢用一点水渗透进对手防御坝体,然后用意念将这点水弥漫之对手的全身心,至此,只要你稍一鼓荡,推手防御坝体一溃无余。

  二水谈了一些在推手中“神”的运用,不知觅道能否感觉出拳架中“神合”的模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