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之路 竞速玩不了:中国硬财富vs美国软财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6:37:03

中国硬财富vs美国软财富  

2009-02-12 14:06:56|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战略性地加大了对信息产业的扶持力度,从而推动了互联网革命,以及相关信息技术的飞跃性发展,进而又推动了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对硬财富制造业的改造,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对金融业的改造。

  从1990~1997年,信息技术生产公司的生产率年平均增长10%以上。而1995~1998年美国经济增长的约1/3是互联网经济创造的。此外,信息技术业使美国膨胀压力减少,并且是构成其出口顺差的主要来源。

  依靠信息产业的绝对领先地位,美国重领产业革命风骚,英特尔、微软、康柏、IBM、惠普、摩托罗拉、google等品牌同昔日传统产业的福特、克莱斯勒、纽柯、林肯电器、爱默生、强生等公司的辉煌一样,在全球范围内无可匹敌。在摆脱硬财富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迈向软财富时代的过程中,美国大踏步地走在了全球其他国家的前面。

  到2002年,美国GDP的70%以上来自制造业和农业之外的软财富创造,包括金融、信息技术、教育、娱乐传媒、服务业等都在全球独领风骚。目前,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0%左右,下降到20%以下。

  与此同时,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达到一个高峰,成为全球制造加工中心。于是我们不仅看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甚至在同样的产业也可以发现完全不同的财富形态。

  比如,参观美国的制药厂,你会发现那里全是实验室和身穿白色衣服的研究人员,不知道制造车间在哪里。而参观中国制药厂时,在看到一排排的厂房之前,很远就能闻到刺鼻的味道。同样是卖药,美国厂商卖研发和技术,中国厂商卖材料和劳动。

  再比如,中国的制鞋厂拥有庞大的生产线和成千上万名工人,而美国的“耐克”公司却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厂房。同样是卖鞋,美国卖品牌文化、款式、专利,中国卖材料和劳动。

  中国的硬财富崛起和美国的软财富战略竞争结果如何呢?读者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现象来感受这种区别:为什么中国家庭中根本没有美国货(除了电脑中的Microsoft软件),而美国人家中则堆满了中国生产的纺织、家电等产品?

  显然,在软财富时代,对中国人而言,用廉价的加工制造业商品去换取发达国家的软财富,必然只能挣点辛苦钱。这跟100多年前我们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来面对欧洲工业资本的挑战是一样的。

                                                                     普通商品vs软财富

  作为解决温饱的产品,食品是最普通的商品。可是很多休闲食品、补品、酒类、香烟等归之为广义食品的东西,它们的财富价值很容易超出其物理成本和食用功能,而更多地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文化、休闲、奢侈、夸耀、社交等功能。

  比如,中国有个著名的补品叫“脑白金”,一天到晚在电视上放广告。据说这种“脑白金”的材料成本其实很低,却卖到几十元、上百元。因此,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经济学家对“脑白金”的实际价值持怀疑态度。然而,这个产品多少年了却一直很畅销。

  其实,很多消费者也都知道这产品成本低,对它能不能补这补那,大致也心中有数。可是他们为什么买呢?

  一位“脑白金”购买者曾经这么回答:“这东西有漂亮的包装设计,天天在电视上做广告宣传,名气很大。其实买了这玩意我们不是自己吃,都是为了送人,说明白点,这是不是‘补品’我们不知道,我就知道它是个‘礼品’,是一种依靠品牌帮助人们沟通感情的媒介。”

  这个朴素的回答恰恰是软财富论所支持的观点:饮食类财富如果仅仅作为满足温饱的产品,它的价值必然是有限的。为了扩大利润,厂商必然不断扩大其文化、休闲、奢侈、夸耀、社交等“软财富”价值,于是很多饮食类财富就慢慢地被软财富价值侵蚀了。

  显然,不论是迎合人们奢侈和夸耀的需求,还是开发人们潜在的精神和社交的需求,那些能够在休闲食品、补品、烟酒类商品上打造知名品牌、赚取高额利润的商家并不全是骗子,绝大部分都是拥有现代“软财富观”的成功商家——他们创造并满足了人们实实在在的文化、休闲、奢侈、夸耀、社交等精神需要,因而是实实在在的财富创造者。当然,如果误导消费者,则另当别论。

  很多媒体作为社会公益的化身,仅仅靠揭示某些产品的销售价格远远高于其材料成本,就据此指责这些厂商为“欺骗”,实际上是不对的。如果这些厂商没有虚构产品成分,没有误导消费者,媒体揭露这些产品的材料成本不但低估了消费者的智商、没有理解消费者真正的购买动机,而且可能侵犯了这些厂商的商业秘密、破坏了软财富的商业价值。

  在美国文化风靡世界的年代,美国一个一般的品牌,到了中国就成了世界性品牌。很多美国的低端快餐食品,到了发展中国家就成为中产阶级显示情调的消费对象。如果中国人对这种现象感到愤愤不平,不妨回忆一下历史:中国唐朝的丝绸在西域的价格是杭州的数倍,在罗马的价格是杭州的几十倍——只要说是“天朝大国”、“唐帝国”来的商品,价格立刻暴增。所以在美国100美元的商品,跑到中国来卖2000元人民币,也没什么稀奇。服装制造商们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服装所能够承载的舒适、华丽、夸耀、品位、文化等精神和社交要求,越来越多地在款式、品牌、文化上下工夫,结果软财富逐渐成为服装价值的主体,而面料、加工费等物理成本则在其总价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小。

  显然,“做服装就是做设计、做款式、做品牌”这样的理念在海外服装生产商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可是中国的很多企业家却依然拘泥于陈旧的财富观念,过分重视服装的物质价值,在款式设计、品牌打造、包装营销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却远远不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人制造服装纺织品出口到国外,毛利率就是10%~15%,因为大部分中国服装在欧洲和美国只能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理需求,却满足不了消费者奢侈、夸耀、社交、审美等精神需求;欧美品牌服装到中国来之所以卖很高的价钱,是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休闲、奢侈、夸耀、社交、时尚等精神需要——表面上都是卖服装,其实中国厂商卖的是硬财富,赚的是加工费;美国厂商卖的是软财富,赚的是超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