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mac哩c哩个:中国农历传统节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29:10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历史上,中国人根据各种知识现象而自发形成过许多很有意义的节日,这些节日,不仅仅蕴涵着深刻的科学内涵,还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繁荣,作出过重大贡献。
  中国人应该逐步恢复自己的传统节日习惯,这其中的文化、经济等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中国农历的现实意义
  现在世界使用的所谓的“公历”,是16世纪末期和17世纪初期, 罗马教皇格雷果里修订了西方历史上极其不精确的"儒略历",而制定和颁布的“格雷果里历法”。这个历法最大的特点,是完全不考虑月亮周期在太阳年中的复合运动周期情况,而是按照人的主观数学分段的方式,把一年截分成为12个月,然后,为了调整每四年出现的一次太阳运作日和数学分段日上的差异情况,将一年主观分成为1、3、5、7、8、10、12月为31日,4、6、9、11月为30日,2月为28日,2月为四年一次的调整日差日。特别是西历为什么如此这般确定“一月一日”,几乎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即使他们把基督圣诞日确立为岁首,也还是说的过去的。这就是说,现在人们使用的西历,也就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基本没有天地人合一的任何科学内涵,只有主观数学分段意义。即使是现在西历中使用的七天一星期和星期天休息日,尽管是借用的东方历法中的七星象为一个朔望区间的天文理论,但是,其内涵已经被改动成为了基督教的礼拜时间序列了,与天文现象已毫无瓜葛。所以,现在人们使用的西历,尽管是全世界公用的,但是,其中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非常多,也不太符合计算机时代的记数需要,其数学功能比起中国历法可以180年一循环轮换的甲子记数年法的功能差了许多。今后,这样的西元历法会不会被改动修正和撤换,还有待于世界历史本身去证明。
  纵观西历中的各种节日,比如什么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斗牛节、愚人节等,都是主观历史文化的产物,属于是一种人造的民俗节日,带有很大的地方区域文化传统性质。中国人去过这些外国节日,几乎就是认同他们的文化传统。当然,笔者并不反对中国人都不去过这些节日,只不过要指出,这些节日没有什么科学内涵和丰富文化内涵,自然就缺乏了世界的通行意义。
  相比之下,中国历法中产生出来的许多节日,都带有天地人合一养生文化内涵和动植物生长周期科学内涵。比如,冬至节前后45日,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季节,冬至节前有小雪大雪,后有小寒大寒。同时,冬至节又清楚告诉了人们天象的位置,所以,冬至节是万物萌生的开始,45日之后,万物就复苏了!正因为如此,西汉太初历法实行以后,中国人把夏历的正月初一,看成为是万物复苏之日,是一年的开始,是元旦之日。而同时又把太阳极点南端的冬至节看成为是万物萌生的开始。所以,冬至节,是中国历史上仅仅次于元旦的大节日。中国历法,历来是中国养生学和医学的基本参考系,中国人的许多传统习俗,都是根据中国历法而来的。所以,忘记了历法,就会忘记自己的传统。
  中国的传统历法,不仅仅是万物本生态的教科本,同时还是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契机,中国各个节日,几乎都是集市交易日和文化交流日,这些节日中,农民工匠要交换各种生产资料,城市居民要借机消费,文人墨客要在这些节日里交流发挥,以去刺激自己的才思文章,国家则利用这些节日举行一些大型祭祀活动,去宣传和强化官民的道德礼仪习惯。
  非常遗憾的是,由于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浅薄激进文人眼光一味朝外,他们对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的深沉内涵理解甚浅薄,所以,在“反封建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历史上的各种传统节日屡屡遭破坏,到了新中国的“移风易俗”革命化时代和文革中的“过革命化节日”的运动中,中国历史上的许多节日便逐步出现了断裂和冷寂,特别是在文革时期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们,现在有许多人都对中国传统节日极端冷漠了,反而对外国那些并无多少科学文化内涵的节日倒是兴趣盎然,这,当然是不正常的社会反映,也是盲目反传统带给中国的一大社会后遗症。
  二、中国历法的来历和原理
  历法,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各个国家不同的农业文明成熟程度,往往决定着该国家文明的历法的科学性。这就是说,由于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成熟的农业文明国家,所以,中国的历法是世界上最丰富和最富有科学内涵的历法。
  从黄帝历法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始,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自己的102个历法。这些历法中,有的曾经对中国的文明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唐大衍历和皇极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是,其依然对中国的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起到过重大作用,比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法和唐朝的皇极历法等。
  中国上古,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所谓的太阴历法,就是古代天文学们先将地球看成为是静止点,然后,再根据日晷测影确立一年为365?25个太阳日,再根据这个太阳年的参考系,去确立每太阳年365?25天内,月亮饶地球所转的圈数,及其根据月亮圆缺周期,去将每太阳年分段成多少个“月”和每月多少“日”。这样,就产生出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的雏形,即,每太阳年有12个月左右,每个月有30天。
  周朝的历法是太阳历法,就是根据日晷测影,先将地球看成为是静止点,然后,再将365?25天分成“春、夏、秋、冬”四季、“寒、风、缓、热、雨、干”六季、“藏、生、长、化、成、收”六节气。由此可见,周朝历法,重要是根据地球上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去确定季节划分的。
  无论夏历法还是周历法,他们都以12地支为历法的数学划分标准,这种以土地为标准的数学理念,反映了当时人们非常重视农业生长周期和动植物生长周期,这种以地为本的价值理念,直到今天依然流行在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中。
  周历法之所以是太阳历法,就是以“冬至节”为标志的。冬至节,其实就是太阳在相对于地球的运动周期中,运行到最南段的极点,冬至节以后,太阳相对于地球就开始往北运转了。所以,周朝人将冬至节这一极点,看成为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将一个太阳年分段成为24个节气,每月两个节气。
  阴阳历法究竟是什么时候起源的,这,至今都还没有定论。但是,西汉太初历是阴阳历法,是确信无疑的。西汉太初历是由当时巴蜀地区的阆中人落下闳等人创立的,其最大的功劳是计算出了太阳和月亮之间的相对复合运动的周期关系,这,是需要极其高的抽象思想能力和数学知识及其农业经验的。
  阴阳历法是先将地球视为是静止参考点,太阳饶地球一周,月亮饶地球运行12?33周。太初历充分考虑到了太阳和月亮的复合运作周期都会对农业和鱼牧业有很大影响,而人们对月亮周期的观察则又可以直接计算出循环的日数,所以,阴阳历法按照月亮相对于地球的朔望四个周期,即,人们直接在晚上可观察到的月亮的上弦(夏历月初八)、望(夏历月十五十六)、下弦(夏历月二十三)、朔(夏历月初一)的四个周期区间,再参照于此相对应的28个星象情况,将一个朔望月分成四个“星期”,每一“星期”可以观察到七个星象,在这样的复合运动关系下,每月的太阳日数就是29日12小时44分2秒8。为了确保人们根据月亮的圆缺情况,也就是确保人们观察到的月亮最圆的时候是每月的十五和十六这两天,所以,落下闳等人参照早期夏历和自己观测出的月亮和太阳的复合运动周期情况,设立了闰月,即每19年设立7个闰月,以确保人们可以根据月亮的圆缺去判断每月的日数情况。
  太初历同时结合周朝太阳历法,复合的将周朝分出的一年24个节气插植到以上所说的月历法中去,这样,就形成了阴阳历法的特征。即,人们既可以根据月亮周期去判断日数、潮汐、动植物生长周期等,又可以根据24个节气去判断大的农牧业季节情况。24个节气是按照太阳年固定周期基本不变的,而夏历则是根据月亮周期去确定的。这样,中国太初历的阴阳历法,就蕴涵了记数和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生长周期的两种科学人文内涵了。
  三、春节

    春节为一年之始,民间俗称“过年”。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被重视的大节日。
   1、
春节的来历       2、春节的传说            3、年的传说           4、祭灶           5、扫尘
   6、春联             7、年画                 8、除夕               9、年夜饭         10、守岁
   11、爆竹            12、拜年                13、财神              14、春节各地的习俗
    四、冬至节
  冬至节是中国历史上仅仅次于元旦节(即194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规定的每年夏历正月初一的“春节”)的节日。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五、龙抬头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灿烂星空,如何寻找“苍龙”矫健的身姿?“苍龙”又是如何“抬头”的?   

  

“七宿”天象图

    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每年冬春之交的傍晚,由角、亢、氐、房、心、尾、箕七个星宿构成的苍龙开始升出东方地平线。

    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苍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

    在今年3月20日这天,如何在夜空欣赏“龙抬头”呢?赵之珩介绍说,当日晚上8点左右,龙的两只犄角首先从东方的地平线上浮出。角宿一是明亮的一等星,放射着蓝色光芒,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1个小时后,龙的咽喉“亢宿”也升至地平线以上;到了后半夜,龙的全身会逐渐显现在南部的天空。

    天文专家提醒说,今年“龙抬头”的情况与去年稍有不同,去年“龙抬头”的日期是3月1日,而今年却是3月20日,推后了19天;去年龙抬头日还是在惊蛰节气之前,今年已近春分。去年“二月二”晚上9点30分,两只龙角(角宿)才浮出水面,而今年8点20分就出现,提前了70分钟。

    而待“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宿”都出现,苍龙完全现身之时,也提前到了次日(春分日)凌晨3点钟。在天亮之前整个“龙体”横卧南天,非常壮观,可以说是“春分苍龙现”。

  农历二月二缘何“龙抬头”?

    3月20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抬头”是何意思?天文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解释说,“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

   专家介绍,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据天津、江苏两地的天文专家介绍,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雨水也会多起来。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农家人讲究多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又称“青龙节”。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委员哈达奇·刚说,由于民间流传着“二月二”与龙的传说,加上“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所以农家人这一天的讲究颇多,他们把朴实的愿望寄托在俗事中,祈盼这一年过得更加美好。

    依照我国北方一些旧俗,“二月二”早晨起来后,农家人会找来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然后用草木灰向井台引一条“灰龙”,再用谷糠从井台向水缸引回一条“金龙”;早餐吃年糕和猪头肉,午餐吃春饼,还要吃炒豆子;天近黄昏时,家家户户都要用灶膛里的灰围绕房子撒一圈,叫围社,为的是把所有的邪祟灾祸都挡在外面,凡是有亲人远在他乡的,这个圈一定要留一个口,意为盼其早回家乡。

   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意味着“龙抬头”走好运,给小孩理发叫“剃龙头”;妇女不许动针线,恐伤“龙睛”;人们也不能从水井里挑水,要在头一天就将自家的水瓮挑得满满当当,否则就触动了“龙头”。

    民间流传“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农家人对年景充满祈盼,他们为即将进行的春耕播种而激动,祈求传说中的“龙”此时能抬头,抖动身子下一场透雨,以滋润土壤。
   二月二龙抬头的食俗

    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人们用许多美食来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

    普通人家在这一天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

    二月初二吃爆米花有传说。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俗,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黄豆的。

    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

    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另据宋代的“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起来猪头还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扒猪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效果。“二月二”吃现代“扒猪脸”,回味古代的餐饮历史,真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验。

   六、春分
  每年的西历3月21日左右,是中国夏历的春分节日。
  现在西历法的每年的3月21日左右,是中国夏历的春分节日,这个节日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节日,在天文学上上的意义也特别大。
  中国的夏历是阴阳合历法,即,一是按照太阳和大地的相对运动原理,根据太阳相对大地南北移动的365?25日一年运行周期,将360日截分成为每段15日的24个节段,这样,就产生了一年24个节气,其中,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为节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为中气。二是按照月亮和大地的相对运动原理,根据月亮相对大地的朔望周期,每30个太阳日为一月,365个太阳日的一年共分12个月。然后,再根据太阳和月亮相对于大地的复合运动原理,去计算和调整出了可以供给人们往复计算的19年7闰月的夏历历法。
  每年元旦节(即现在人们说的春节)以后,立春很快就来到了,立春以后,北方的冰雪开始逐渐消融,南方的雨水开始增多,大地中的各种冬眠物种也开始逐渐苏醒,这,就是“惊蛰”节气。过了惊蛰节气,进入夏历的二月,也就是西历的3月,每年西历中的3月21日这天的左右,就是春分节日。
  春分,是开始进入农耕的节日,因为,立春到惊蛰这一个月的时间中,北方冰雪消融,大量冷空气向南漂流,而南方的热气流也往北方漂流,于是,南北冷热气流一旦交会,大地上的雨水就特别多,这段时间,北方可能一边冰雪消融一边出现许多雪雨天气,南方的雨水天则连绵不断,所以,这段时间又被人们称之为“倒春寒”时节,也就是天气虽然总体转暖,但是,由于气候多雪多雨,所以,天气时常冷热无常,人们常常是“二八月乱穿衣”。
  笔者注意到,由于每年的夏历二月,也就是西历的三月的雨水多和降雪多,所以,现在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特别是一些电台和电视台的播音员,常常根据城市人的习惯,一旦遇到三月中的雪雨水天,就习惯说“这些天的天气不好”。其实,每年三月雪雨水多,不仅仅是自然的必然反映,还是万物生长,特别是农作物生产的必须条件,所以,农人在每年三月就特别在乎雨水多不多,春雨贵如油,春雨多,一年的庄稼就好,春雨少了,今年农业的干旱灾难就不可避免了。
  南方的春分,是开始撒播谷种韵语水稻秧苗的节日,所以,这天,南方农村有犒劳耕牛的习俗,就是从这天起,耕牛就要下地大量劳作了。有的地方,春分这天还要祭祀和喂养百鸟,一是感谢这些季鸟在每年这个季节为人们报春报时,二是希望百鸟不要去叼食谷种。所以,春分这天,南方各地的节日的花样特别丰富多彩,有的地方乡村,这天要煮食甜糯米团去喂养耕牛和百鸟,人们还会按照道教中的一些仪式去念祭文,颂扬耕牛和百鸟,期盼一年农业丰收。当然,春分节日,人们也要过节日,与耕牛百鸟一起过节食美食,因为,过了春分,农人们也就要开始劳作了,所以,春分节日, 就像是农民们进行农业生产前的激励动员节日。相比之下,北方的春分是农民们作农耕准备和往地里送肥的时间,因为,春分送肥,一年的庄稼都好。
  春分在天文学上的意义特别大,因为,大地相对于太阳而言,每年的冬至节日,大地上的白昼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而夏至节日的白昼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而在春分和秋分这两个节日期间,大地相对于太阳,人们感受到的,是白昼和夜晚的时间刚刚对等。这就是说,每年一过了春分节日,白昼时间就转长了,所以,太阳照射大地的阳光热能增多,自然而然,白天就长了。而过了秋分这天,太阳相对于大地逐渐南偏,所以,黑夜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多,大地就要转冷了。
  过了春分,雨水多起来,天气晴朗时间增多了,一年中的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也就来到了。
  七、中国端午节的由来与其深沉的文化内涵
    1、
“端午节”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节日   2、“端午节”的天文学涵义   3、“端午节”的公共卫生学涵义
    4、
“端午节”中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文化内涵
    八、中元节
  每年夏历七月十五这这天,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节日——中元节,但是,“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叫法;夏历七月十五这天,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则称之为“鬼节”。当然,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及其民间的鬼节,既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但是,这三节又有祭祀祖先和崇尚忠烈的共同文化内涵。
   1、
道教的“中元节”                 2、佛教的“盂兰盆节”            3、民间的“鬼节”


百科互动

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冬至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祭灶日
农历二十四:扫尘日
农历二十五:接玉皇
农历二十七:宰年鸡
农历二十九:小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除夕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二:祭财神
农历正月初三:小年朝
农历正月初五:破五
农历正月初六:送穷
农历正月初七:人日
农历正月初八:顺星
农历正月初十:祭石头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芦笙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填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九:送穷日 农历二月初一:瑶族忌鸟节
农历二月初二:春龙节、畲族会亲节
农历二月初八:僳僳族刀杆节
农历三月十五:佤族播种节
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五:白族三月街
农历四月初八:牛王诞
农历四月十八:锡伯族西迁节
农历五月十三:阿昌族泼水节
农历五月二十二:鄂温克族米阔鲁节
农历五月二十九:瑶族达努节
农历六月初六:壮族祭田节 、瑶族尝新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
农历七月初七:女儿节
农历七月十三:侗族吃新节
农历七月十五:盂兰盆会、普米族转山会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农历十月初一:祭祖节
农历十月十六:瑶族盘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