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船务有限公司:95式枪族:尴尬与妥协的混合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52:10
 

 

 

 

 

  隆冬时节,本刊编辑部众多老编和小编结伴到位于北京昌平区的北方国际射击场,过了一把国产新枪的射击瘾。由于是第一次打国产新枪,除了心中压抑不住的激动和兴奋外,更多了几分对于这些"铁家伙"的直观感受。在此,笔者将试射中的诸多发现和思考撰成此文,与无法接触到国产新枪的广大读者共享。  

   95式自动步枪——尴尬与妥协的混合体

   在此次试射中,我们选择了国产第三代轻武器家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3个型号: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和92式9毫米手枪。我们首先试射的是95式自动步枪,10发子弹打过后感触颇多。

  都说无托式自动步枪人机功效差,可是在接触真枪之前这也不过是一句"人云亦云"的空泛之语。直到笔者真正拿起95式自动步枪并打过几发子弹后,才深深感到:无托式步枪的人机功效不是一般的差,而是相当差。所谓"人机功效差",简单说来就是射击姿势不舒服,感觉别扭。由于笔者以前有过试射81-1式7.62毫米自动步枪的体验,因此这次也自然将其与试射95式自动步枪的感受做了一番对比。

   人机功效 95式自动步枪的枪身较短,为了使瞄准基线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射击精度,机械瞄准具的觇孔式照门到抵肩部的距离太短,以至于必须要把头压得非常低才能够使眼睛与瞄准线重合。而且由于无托式结构的限制,95式自动步枪只能使用觇孔式瞄准具。但是,觇孔式瞄准具在使用上要求眼睛应与照门的距离尽量短。觇孔式照门的视场原本就非常小,设置在提把内后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如果眼睛与照门距离太远,别说远处的目标,就是连准星也不容易找到。这样一来,射击时的姿势便是头尽量向下压,同时还要尽量前伸,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感到颈部酸痛发麻。如果是采用卧姿射击也许感觉还好一些,站姿和跪姿射击时这一问题就会更加突出。事实上在很多反映部队训练的影视和照片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战士们在使用95式自动步枪瞄准时,都是半弓着身体,长时间保持这一姿势所带来的疲劳可想而知。这一问题在加装光学瞄准镜后应该会改善一些,尽管抬高了瞄准基线,但瞄准时的舒适度更好,更适于精确射击。相比之下,笔者在试射81-1式自动步枪时,缺口式照门与抵肩部的距离较长,且枪托上端与上机匣不在同一平面上,头部与枪托自然贴合便可以捕捉到瞄准线,感觉更为舒服。

  其次,说到觇孔式瞄准具与缺口式瞄准具优缺点的对比,笔者倒是更倾向于使用缺口式瞄准具。经过81-1式和95式两型自动步枪的射击体验比较,笔者以为在快速瞄准方面,缺口式与觇孔式不存在很大的差别,况且前者的视野更好,在对付移动目标的时候更有优势。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战士在使用95式自动步枪时,常常瞄准一下就抬头观察一会儿目标,然后再重复同样的动作。显然,这样做会不断破坏瞄准的连续性,对于突然出现的目标往往来不及反应。而使用81-1式自动步枪时,战士可以在保持瞄准姿势的同时观察周围情况,甚至在行进间瞄准射击。其实,对95式自动步枪的照门进行一定改进,增加大尺寸觇孔,瞄准条件便可获得部分改善。比如美国M16瞄准具的大觇孔直径为5毫米,而95式自动步枪瞄准具的大觇孔直径仅有2.2毫米。

   至于说觇孔式的精度比缺口式好,也不过是理论上的。在枪长相同的情况下,觇孔式瞄准具的瞄准基线固然要比缺口式瞄准具的长,但是如果考虑人机功效、人员训练等诸多因素,实际上并不存在怎样明显的差距。例如,同样是第一次试射,笔者用81-1式自动步枪打靶的成绩就明显优于95式自动步枪,而且前者的射击距离是100米,后者才50米。笔者以为对于两次射击成绩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还是受到95式自动步枪人机功效差的影响。由此,笔者想到那些从81-1式换装到95式的士兵们,想必他们在从有托到无托、从缺口式到觇孔式的转换过程中,也必然经历了更多的不适和困难。

  空仓挂机 95式自动步枪没有空仓挂机,这也是该枪饱受争议的焦点之一。通常而言,空仓挂机起到两个主要作用,一是提醒士兵枪弹已经打完,二是便于快速装弹。笔者在试射中打光了10发子弹后再扣扳机没有击发,才知道子弹已经打完。如果笔者是一名战士,打完最后一发子弹后毫无察觉,当然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也未必会有精力去数打出的子弹数量,那么再拿这样一支空枪去冲锋的话,多半是要"光荣"了。从实战的角度看,无论是自动步枪还是半自动步枪,空仓挂机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最终装备部队的95式自动步枪确实没有空仓挂机,其中的很多决定因素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95式自动步枪在定型验收时有空仓挂机功能,而且是军方的要求。这说明军方对于新型步枪的实战要求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且81式自动步枪也有空仓挂机的。那么,95式自动步枪到批量生产时去掉了空仓挂机功能,应该说是一个过程复杂且充满妥协的结果。因为95式自动步枪的空仓挂机遇到了两个看似简单却无法逾越的阻碍,一是首次使用的工程塑料弹匣强度不足,二是结构上的复杂进一步推高了步枪的生产成本。95式自动步枪配套使用的工程塑料弹匣无疑是我国轻武器发展史上的首创,但是材料和制造工艺上的落后,使得这一原本先进、实用的设计成了十足的"鸡肋"。

  笔者试射完子弹后,按压弹匣解锁扣,把全身黑色的塑料弹匣拿在手中掂量,感觉确实很轻,在寒冷的冬日里手感也比冰冷的金属弹夹好,但是无比粗糙,似乎使劲一捏就会被压扁。笔者虽然没有机会尝试一下能否在这个标准的30发弹匣里面塞进第31发子弹,不过就最初的直观感觉而言,它的确是"搞掉"空仓挂机的"主犯"之一。有意思的是,在95式枪族近年来的发展中,出口型97式5.56毫米自动步枪由于采用北约规格的钢制弹匣,又重新"捡起"了空仓挂机;而继承工程塑料弹匣的03式5.8毫米自动步枪尽管有着有托枪的优势,但是依然没有采用空仓挂机。这其中有一点值得注意,97式自动步枪是制造厂家研发的型号,其面向国外市场,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而03式自动步枪是研究所为了降低成本而研发的低端型号,主要面向国内部队,带有迫不得已的意味。两者比较,充满了令人反思的讽刺意味。

   另外,保留空仓挂机后,不仅结构上的复杂会使95式自动步枪成本提高,也会带来可靠性上的问题。其实,就目前批量生产的95式而言,它已经是我军装 备过的最昂贵的自动步枪了。在这支自动步枪上集中了大量我国首次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由此带来的整个轻武器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最终都要算到产品的成本之中。因此,想必在最后评审的时候,部队对成本如此之高颇有微词,于是设计人员便从步枪结构的简化上入手,看似无用的空仓挂机"责无旁贷"地成了"牺牲品"。当然,由于95式的无托设计,其采用的空仓挂机并不完全,不可能象M16那样设置一个使用方便的解脱钮。其实,这一缺憾在03式步枪上还是有可能弥补的,只不过前提是工程塑料弹匣强度过关而已。放眼国外,奥地利AUG自动步枪同样配用工程塑料弹匣,还是透明的,而该枪就实现了空仓挂机功能,且广受好评。相比之下,我国在工程塑料弹匣的材料和工艺都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采用这一设计并且配合新型步枪使用,是否也可以被视为轻武器发展上的一次"大跃进"呢?

   士兵的选择试射过后笔者的第一感觉是,如果笔者是一名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在众多国产自动步枪里面我一定不会选择95式,而宁可使用老"八一杠"。尽管可能会因为重量限制而少带一些子弹,但是至少射击姿势是舒服的、瞄准是连续的、视野是开阔的、更换弹匣是快速的。当然,如果03式自动步枪能够在后续的改进中增加类似M16那样完整的空仓挂机,则是更好的选择。其实,笔者认为95式自动步枪应该是一个成功与失败各半的"先驱者"。说它成功,是因为首次采用了多项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材料,包括全枪族统一口径、无托结构、觇孔式瞄准具、工程塑料部件等;说它失败,是因为采用无托结构后带来了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新材料和新工艺尚不过关便匆匆上马、设计人员的思维与士兵实战要求产生脱节等。

  笔者试射时,枪弹发射药燃烧不完全,从抛壳窗溢出,十分刺鼻。另外,抛壳窗就在贴腮部,如果是在狭小的空间内射击,滚烫的弹壳完全有可能弹回砸到自己的头上。笔者在一间不小的房间内射击,还是感觉到弹壳在自己头顶乱飞。更有意思的是,95式自动步枪对于习惯了有托步枪的战士,在设计上给予了一定的"照顾",较为突出的就是扳机前的前置握把。其实,目前世界上出现的无托步枪多数没有前置握把,即便有,如AUG,也是距离扳机较远。而95式自动步枪不仅有前置握把,距离扳机也更近,用左手握持还不是太舒服。经过81-1式步枪和95式步枪射击姿势感受的比较后,笔者恍然大悟,当用左手把住95式步枪的前置握把后,其和使用81-1式步枪时把住弹匣前端的感觉一模一样。显然,95式步枪这个前置握把起到了一个"模拟弹匣"的作用。而在出口型97式自动步枪上,这个在西方人看来十分怪异的前置握把就被取消了,因为他们更习惯于握持护木。

 

 

 

 

 

  88式狙击步枪——不算狙击步枪的"狙击步枪"

  
随后,我们又试射了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专门设计的小口径步枪,88式可谓是毁誉参半。有人说它根本算不上狙击步枪,充其量只能成为"精确射手步枪";有人说它"性价比高、使用简便",无需很复杂的训练就能够熟练使用。笔者试射过后也不由得感慨,这是一支不算狙击步枪的"狙击步枪"。

  对于88式狙击步枪的试射,笔者感觉不错。尤其是配备了白光瞄准镜后,足以让射手的射击信心大涨。虽然同样采用无托结构,但笔者试射88式狙击步枪时的姿势还是觉得比较舒服。最后,笔者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瞄准镜上。我军狙击步枪的起步源于仿制苏制SVD型7.62毫米狙击步枪,瞄准镜当然也是苏式风格的。此次面对88式狙击步枪,笔者也是初次接触苏式瞄准镜。与西方枪用瞄准镜的传统十字线分划不同,苏式瞄准镜采用较为复杂的"∧"分划。88式狙击步枪的光学瞄准镜具有3~9倍连续可调的放大倍率,分划内装定,调整简便,瞄准镜采用燕尾座与枪结合,由旗形手柄紧定,装卸快捷、重复装定精度高、不影响准确度。不过,该枪光学瞄准镜没有很复杂的调节修正机构,射距依靠镜内的装定分划刻度确定,方向修正则依靠镜身上方的方向手轮。通常情况下,只要一名狙击手就可以自行完成测距修正。而目前我军对于狙击手的定位,更近似于美军中的"精确射手",也就是说不必装备过于精良的高精度狙击步枪,只要够用就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88式确实不算是专业的狙击步枪。   

  92式手枪——竟然如此难打      

  最让本小编郁闷的是试射92式9毫米手枪,竟然多发弹脱靶。由于以前有过试射54式7.62毫米手枪的经验,对于92式手枪的上跳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没想到92式手枪的后坐力如此之强,如果不经过相当系统的训练,即使在15米内准确击中目标都非常困难。记得在美国警匪喜剧片《矮子当道》中出现过一个技术拙劣的枪手,他面对10米外的目标连开数枪。结果,除了目标外,周围的树木、汽车和玻璃窗都遭了殃。这个曾让我狂笑不止的场面,此时竟出现在自己的身上,实在是郁闷之极。然而,郁闷过后,笔者便开始细细琢磨起来:为什么92式手枪会让初试身手者感觉如此难打?   

  就很大程度上决定后坐力大小的枪口动能而言,92式手枪并不高。美军现役的M9式9毫米手枪的枪口动能为445.4焦耳,我国92式手枪的枪口动能高出其许多,达510焦耳,而我国原先的主力军用手枪--54式的枪口动能高达567焦耳。由此可见,枪口动能并不是此时试射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要提高手枪的射击精度,必须要经过相当艰苦的训练,并且掌握一定的技巧。经过这次试射,笔者的体会是,持枪时应双手握持,一手握枪把,一手托住枪把底部,双手的腕部都要用上力量。同时,如果要抑制上跳,最好先在手腕上给以一定的向下预置力。另外,双臂一定要用力伸平,以尽量使手枪发射时的后坐力通过手腕传导至两个手臂上。否则,在腕力不足的情况下,手腕会随着枪口上跳,影响射击精度。

  另外,笔者经过试射,感觉92式手枪的扳机行程较长,扳机力较大。通常在讲射击时的技巧时,人们都爱说一句话:"有意识瞄准,无意识击发。"事实上对于初次射击或者没有经过太多训练的人来说,理解这句话不难,但是能够做到不容易。尤其是手中的枪支还是扳机行程较长,扳机力较大的那种。扳机行程长,扣动时手指的动作就感觉没底;扳机力大,则每次扣动时便找不到节奏。另外,对于军队来说,如果到了使用手枪射击的时候,必然是万分危急的时刻。此时,快速而准确的射击是生存下去的唯一保证,扳机行程较长和扳机力较大显然不利于提高射速。而对于警务人员来说,这两个特点反倒有利于在与犯罪嫌疑人对峙时控制局面,避免下意识击发。因此,笔者以为92式9毫米手枪似乎更适合作为警用手枪使用。我们还可以用两型世界上著名的军用手枪--前苏联TT-33和美国M1911做一下对比,这两型手枪的扳机行程都较92式手枪短。而且笔者在试射TT-33的国内仿制型--54式手枪时,感觉也比92式手枪更好一些。   

  结语   

  此时试射国产新枪过后,令笔者感触最深、思考最多的还是95式自动步枪。因为与88式狙击步枪和92式手枪不同,95式自动步枪是几乎每一名陆军战士都可能要装备和使用的。由于现代化的自动步枪都是工业化生产线上下来的标准产品,不可能为适合某个人或者某一类人而特别制作,因此,其在人性化设计上关注程度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战士们对于该枪的评价。笔者认为,95式自动步枪最初下发部队时遭到的恶评以及后来03式步枪的出现,都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枪确实对于人性化设计重视不够。事实上,如果不愿意对现有结构进行大改的话,至少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枪用附件来改善人性化设计,比如,增加一个可以扣合在抛壳窗的弹壳收集袋,解决弹壳乱飞以及火药溢出的问题;工程塑料弹匣既然无法做成全透明的,那么能不能在侧面增加一条透明树脂玻璃窗口,并辅助以色彩明显的游标,以便于观察剩余弹药。这些改进的技术含量都不高,但是每一项都关系到实战中战士们的生死存亡,不应视而不见。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95式自动步枪上体现出的我国轻武器设计人员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赞扬和铭记,但是还要经过战士们的使用以及战场的考验,才能说好还是不好。枪,是用来打仗的,而不是放在家里把玩的。并不是说新颖的、先进的就一定是优秀的武器,实用才是最关键的。美军自越战开始,其军队使用的一直是M16系列,前苏联/俄罗斯也是如此,其军队清一色使用AK系列。期间,两国都进行过多次新型步枪的选型,可选来选去,还是感觉现有装备好,并不断改进。因为M16和AK系列步枪家族历经战火,事实证明它们都是非常优秀的轻武器,士兵们的认同度也很高,这就足够了,还有什么理由要去替换?反观我国,在研制成功以81式自动步枪为代表的第二代轻武器后,如果以此为基础,采用新技术进行改进,类似03式自动步枪的新枪族应该会早很多年诞生。结果,如今在已经批量装备95式自动步枪的情况下再回头研制出03式自动步枪,完全是绕了一个好大的圈又回到原来的路上,形成了我军竟然同时装备有3种完全不同的自动步枪的尴尬局面!尽管03式自动步枪的研制过程中会借鉴95式自动步枪的部分技术,省了一些精力,但是绕了这个大圈所浪费的时间造成的损失又该如何计算。由此可见,我国设计人员在轻武器发展上还有很多需要向国外学习,而其中需要学的并不仅仅是技术,更应该吸收和借鉴国外在轻武器发展思路上的做法和经验。唯此,我国轻武器的未来发展才能避免走弯路,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