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格大蛇的孩子:继续扶持民办教育,优化我区教育结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20:0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这是新时期、新的历史阶段下党中央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战略目标。大会作出了“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的明确布署,这也是要求进一步发展民办教育的明确指示。实践证明,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形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是推进教育改革开放的时代所趋。

我区民办教育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十四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社会各界和民办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民办基础教育资源得到不断优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进华、侨华、培佳、新黄浦、金洲小学、蘑菇亭幼儿园为代表的民办中小幼学校办学质量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群众的欢迎,为普陀区实现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的转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我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我区民办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我区基础教育整体提升的局面,提出如下建言:

一、          重视民办教育在我区教育事业中的作用,鼓励民办学校争创佳绩

1、  区民办教育史显示民办学校曾对分解我区政府教育负担功不可没。回顾我区民办教育从1993年创立至今,一路走来有艰辛也有成绩。九十年代初期,人口众多的普陀区迎来适龄学生入学的高峰,我区的公办学校资源难以满足需要,教育经费不足,为了帮助政府分忧解难,民办学校便应运而生,高峰时我区共有40多所中小幼民办学校,不但解决了大量学生的上学问题,在为国家节约行政教育经费上,仅海文公司下属的学校就达7.45亿元人民币。直至今日,我区民办学校仍然承担着各类教育的重任,以高中教育为例,07学年度普陀区的民办学校高中毕业生就占全区总数的50%。

2、  促进多元办学,满足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民办教育在创办伊始,就肩负了扩充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结构、作公办教育的重要而有益的补充、促进形成多元办学格局等一系列重要的使命。这使民办教育成为了一种选择教育。人们可以从各自需要出发,选择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就读形式、教育特色。民办学校的发展增加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选择性,我区的民办教育基本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学历教育到职业技能教育等各个领域,为受教育者提供了更加宽广和自由的选择空间,让社会上对教育有不同需求的人都能找的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

3、  创建民办教育的名校品牌,落实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许多民办学校渐渐做大做强,成为了我区教育的名校品牌。进华、侨华、新普陀、培佳、金洲小学、蘑菇亭幼儿园为代表的一批民办中小幼学校的声誉,逐渐在各自区域内叫响,有的甚至成为了我区教育对外的一张名片。这些学校不仅解决了我们这样一个大区,在一些区域内公办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更是以点带面的为其各自所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

4、  探索民办教育体制与机制运作的优势,为公办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对民办教育具有的不同于公办教育的体制作出了明确规定,而民办教育的新型体制又决定了它具有比公办教育更加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敢于面向市场,以特色谋生存,凭质量求发展,利用这一优势,民办教育办学者可以进行许多在原有体制下无法尝试的改革和调整,这些尝试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在增强自身活力的同时,无疑都会给公办教育的改革留下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样不但避免了政府在教育改革中遭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也给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激活了整个教育的一池春水。

5、  普陀区民办教育发展的十余年来,在为普陀教育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以进华中学为例:截止到今年进华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2860项,其中全国级奖项占获奖总数的26%。其获奖人次之多,层次之高,在市、区是不多见的;在中高考中民校同样成绩骄人,据统计,进华中学每年都有70%以上的初中生考取市区重点高中,而高中教育在生源普遍低于公办学校的情况下,侨华中学2005—2007年本科达线率三年平均超过70%;新普陀学校注重科研和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学校集体和个人获国家、市和区奖项达45项,教师在市、区级报刊撰写科研论文、发表课改经验总结文章65篇;此外,各所学校获得的诸如全国优秀民办学校、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等社会荣誉更是不胜枚举。

二、          探索民办与公办学校的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办让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

1、   民办学校孕育自身文化,立足社会。民办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体会到,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走一条有别于公办教育道路,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孕育出属于自己的学校文化,并把它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在这一过程中各所学校都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如桐柏高中的“关注差异、开发潜能、多元发展”;培佳双语学校的“卓越的教、快乐的学”;玉华中学的“规范领先、特色示范、人文管理”;金洲小学的“金色年华、生命绿洲”;进华中学的“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等等。

2、   错位发展,寻求民办教育的发展空间。在反复的实践与论证后,许多民办学校认识到,民办学校必须注重实施错位发展战略,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把办学目标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满足群众不同的教育需求,如非学历教育等,同时许多民办高中把服务重心更多的倾向于那些成绩刚达到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和想让孩子读高中、考大学的家长,这样一来既避免了与公办教育争夺有限的生源,又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发展前景广阔的办学之路。

3、   优势互补,凸现公办教育综合优势,显现民办教育的个性与特色。 民办教育凭借其灵活的办学机制,为单一公办教育的办学格局平添了一道亮色,但反之也能体现出公办教育所独有的综合优势,如办学更稳定、基础设施更完备等,民办学校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加强与公办学校的互动与联动,不但不会动摇公办教育在我区的地位,相反还能达到和谐双赢,做到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

4、   在民办教育“错位发展”的探索中许多学校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东方曹杨就起步较早,2004年学校便开始了非学历教育的尝试,并将其定位为“立足普陀、服务全国、走向世界”,不但在社区中开放各类培训班,面向全国开办具有上海教育特色的研修班,还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的“华文教育”,这一办学模式在社会上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与其相似,进华中学也在非学历教育上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这些不能不说是“错位发展”的有效体现。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民办中小学率先推行小班化教学与备课,如金洲小学就形成了一整套小班化教学的自主发展模式,使课堂充满了活力,深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欢迎。有的学校进行双语教学试点,注重计算机和艺术教育,这些都对“错位发展”做出了好的诠释。

三、加强规划,依法管理,打造好民办优质资源,唱响民校品牌。

1、政府规划与管理。我区民办教育经历了风风雨雨的14年,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相当的发展“瓶颈”,应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教委曾明确表示,在“十一五”期间,政府将制定民办教育发展规划继续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当前我区正在加快建设优质教育“圈”、“链”、“点”,大力拓展优质教育。在我区的民办学校中,拥有的一批民办品牌学校,希望政府同样重视与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议政府在尊重民办教育特殊运行法则的基础上,增强服务意识,认真研究民校的规模与布局,制定区民办教育发展规划,通过政策保障优秀民办学校成为区优质教育“圈”、“链”的重要支撑点,使优质民校资源得到有效的、合理的利用,引领民办学校品牌做得更大、更强,丰富教育强区建设的内涵。

2、行业维权与自律。各民办学校自身应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指导,依法规范办学、诚信立校、聚焦内涵、质量取胜,创建品牌,争做普陀教育强区建设的生力军。市、区民办中小学协会在依法维权、促进民办教育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各相应单位应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建设,以形成、巩固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办学、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民办教育发展格局,为民校品牌建设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

3、融入社区文化建设。在民校中,进华中学的图书馆、多功能厅等设施与社区共享已有多年的历史,其学生活动中心也已成为市语言文字协会、市琴童教育中心及万里社区的共享资源,成为万里社区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受到社区居民广泛欢迎,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同和赞誉,成为进华中学拓展学校文化教育、提高学校社会声誉及品牌影响力的有力举措。在我区,类似进华中学积极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的民办学校还有东方曹杨等其它学校,不难看出,各民校应从担负社会责任的角度充分认识到投身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民校品牌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影响力、辐射力。

四、重视政策扶持,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4年来,我区民办教育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催生了一批受群众欢迎的优质民办学校。但是,历经14年,普陀区民办学校却从高峰时的40多所减至15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我区民办学校的生存状态急待进一步改善。民办学校在发展过程遭遇“师资队伍不稳定”、“税收政策不尽合理”、“招生数额及学籍受限”等“瓶颈”问题,它们限制了民办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呼吁政府切实承担起为民办教育创造良好生存空间的责任,进一步实行政策扶持:

(1)     进一步出台保障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的“同等权利”的政策。

《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民办学校及其教师、职员、受教育者享有与公办学校及其教师、职员、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但在实践中存在民办学校教师的身份确认、培养制度、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导致民办学校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平等的待遇、同等的权利,这成为民办学校稳定师资的一大“瓶颈”。呼吁政府进一步关注民办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进一步以解决民办学校教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平等”问题,扩充民办学校教师编制,在给予民办学校教师的政策保障方面更有作为,让民办学校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2)     进一步出台财政资助和奖励民办教育的政策。

资金周转不足、办学环境不良是许多民办学校发展的又一“瓶颈”。在自负盈亏的生存状态中,大部分民办学校对于进一步改善办学环境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对社会确有贡献的民办学校甚至因暂时经费不足被迫关闭,呼吁政府能雪中送炭,出台政策,让公共财政的“阳光”也能照到民办学校(如对公办学校积压可使用的电教或实验设施也可适当调拨给民办学校使用,使其充分的发挥作用)。另外呼吁建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奖励有追求、有成绩的民办学校,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民办学校董事长、校长、教职员工,增强品牌民办学校的发展动力。近年来,市教委设立了民办教育发展政府专项资金,周边部分省、市及本市部分区、县相继设立民办教育奖励基金和扶持基金,有力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希望我区政府能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增强我区民办教育的生命力,保持我区的民办教育与周边地区的民办教育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3) 进一步出台宽松民办学校的招生、学籍限制的政策。

生源危机、学籍受限是民办学校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尤其是民办学校的高中生源,量少、质差,近年来,我区多所民办学校在艰难中求变求存,在特色教育、错位发展、国际化教育等方面走出了一条路,但是如果政府在招生、学籍方面继续实行对民办学校的政策性限制,民办学校的发展前景将举步维艰。呼吁政府进一步尊重民办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同时放开招生制约,特别是支持民办学校招收国际留学生、招收外省市志愿生,用政策保障提升民办学校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4) 进一步出台保障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的税收、缴费等政策。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享有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当前,民办学校成为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对象,享受不到与公办学校平等的税收优惠政策,民办学校在用地、信贷、用水用电等方面,同样享受不到与公办学校同等的权利和优惠政策,这对于自负盈亏的民办学校资金链是相当大的削弱,这种与公办学校事实上的不平等竞争不利于吸引民间资本投向教育,不利于“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人为设置了民办学校持续发展的经费障碍,呼吁政府尽快出台相应政策,使税务等相关部门征税收费有法可依,也使民办学校明确自己的相关义务,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社会办学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年来,我区民办教育经历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在满足人民的优质教育需求、优化教育结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未来,民办教育同仁将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的办学氛围和发展前景,不辜负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关怀与期待,大力践行十七大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攻克二期课改难题,为实现我区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的转变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