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团再临详细剧情:性开放让乡村春节成“离婚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5:16:22

“性开放”让乡村春节成“离婚节”? 

        洪巧俊

    村里的大牛和老婆离婚了。去年春节前结婚,今年春节后离婚。本来他和老婆正月初八就要去乡婚姻登记处拿离婚书,可大牛的父亲说,人家打开门上班,你们就去拿离婚书,坏了人家一年的好彩头。于是他们就延迟几天后,把离婚证办了。

    大牛和老婆没有大闹,两人早协商好了。结婚前大牛家给的8万元彩礼,女方退还2万元,女方陪嫁的家电家具约2万元归大牛。婚姻登记机关的工作人员还在做最后的努力,劝他们慎重考虑,最好是再等等。大牛说:“我们已经等快一年了。”

   去年春节前,大牛的父母就叫他早点回家相亲,已经25岁了,在我们家乡25岁还没结婚几乎很少。年龄已是不小了,和他一样大的伙伴,孩子已经几岁了。于是大牛提前请假回家,农历十二月十九,他就回家了,第二天,媒人就带他去相亲。大牛要相的姑娘是百里之外的邻县姑娘,媒人的娘家与姑娘同村,她告诉大牛,姑娘长得标致。

    一大早,大牛用电动车载媒人去相亲。大牛看了姑娘的确长得漂亮,很有气质,两人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双方都满意。廿二就摆宴把婚订了,廿四就打了结婚证书,廿六就按照乡村风俗结婚了。春节过后,大牛去带姑娘去打工了。

可大牛为何要离婚?据村里人说,是大牛公司销售部经理一次在酒桌上吐了真言,说大牛怎么会要这样一个女人,这女人他在东莞“红灯区”见过。而大牛听女人说过,她在东莞打工。大牛只怪自己结婚太匆忙。一位朋友也对我说,说他村里有一位姑娘16岁就被一位老板包养,23岁那年,她父母要她回家相亲结婚,她做了处女手术,可她的习惯成自然的性生活动作,让丈夫越来越感到奇怪,被欺骗和羞辱的丈夫最终和她离婚了。

由于诸多条件的制约,他们只能在家乡寻找伴侣,从而使“闪电式结婚”十分普遍。草率结婚导致婚姻基础薄弱,也是造成农民工离婚低龄化现象逐步突显的重要原因。

    其实在乡村,不是大牛就这样闪电式结婚,如今农村的青年男女大都是如此。春节回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父母的意愿,相亲、订婚,然后就是结婚。至于了解对方多少,似乎并不重要。

    我有一位亲戚在婚姻登记机关工作,她告诉我,以前春节就是 “结婚节”,结婚是扎堆,年前年后忙匆匆,喜糖糕点吃不完。这几年就更忙,是结婚的、离婚的“携手前进”。由于登记结婚不减,而离婚的又逐年增多,今年春节来离婚的第一次超过了结婚的。忙过元宵节后,还在忙。她还告诉我,乡村还有不少没有打结婚证书的,只是按照当地风俗结婚,所以,他们分道扬镳后,也不用拿离婚书,更省事。乡村带子结婚的也越来越多。很多是生了儿女后才来领结婚证书的。

    有人说,是“性开放”让春节变成了“离婚节”;“性开放”冲击着“一夫一妻制”。的确,“性开放”冲击和洗刷着乡村的传统和朴实。故乡在沦陷,那纯朴的民风在逐步丧失殆尽。农村离婚率高于城镇,农民工日渐成为离婚的主要群体,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无疑,“性开放”提高了乡村的离婚率。如果我们仅仅是“性开放”这一表层问题,就难以真正解决问题。乡村的婚姻和家庭如今显得过于“弱不禁风”,有点“风吹草动”就“摇摇欲坠”,当然有家庭教育和责任的薄弱、社会教育没有明确的“主体”、社会价值观混乱、青少年价值取向等问题。但这些不是关键所因。透过现象看本质,导致农村离婚率高的罪魁祸首还是二元制结构,城乡差别。农村穷人多,为了养家糊口,背着行囊出去打工,尤其是一些乡村姑娘,为了摆脱贫穷,多赚钱,甘愿当小姐和二奶,甚至加入了卖淫队伍。结了婚的,由于长期分居,亲情缺失,感情淡漠。有资料显示,在众多的离婚案件中,发生在外出务工或经商人员家庭的约占80%。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潮中,农村婚姻家庭关系由长期共同生活向长期分离生活转变。农民工夫妻大多数的选择是男性为赚钱发展而外出,女性为孩子老人而留守。长期分居两地,缺少交流与沟通,造成夫妻感情不和。有的 “丈夫多年离家不归”,造成了夫妻关系名存实亡,以至婚姻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