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交 并:《二水居士太极体悟录》?全书(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55:27

《二水居士太极体悟录》 全书(二)

(2012-01-16 11:50:59) 转载标签:

苏轼

黄山

宋体

太极拳

长江黄河

健康

分类: 太极养生 46、圈内圈外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几乎成了庐山的广告词。 

他的诗一改他词的豪放,而以理趣见长。这也许就是中国文人品性的双重特征。诗言志,文人历来认真待之。词写风花雪月,可以尽情的张扬作为个体人的个性特征。中国古代文人,在他们的诗词之中,出圈入圈,把玩着太极。 

庐山可以做如是观。因为庐山是置身其内的玩法。

黄山则不同。登临黄山,不但有小天下的感觉,所谓“岱宗逊色”,而且顿生无我忘我的境界。所谓“超乎象外”。

没有了“我”,何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看”。何来“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识”呢?大凡黄山归来,不只是“黄山归来不看岳”,而是“登黄山,天下无山”。除却黄山,人间无仙境矣。 

究其原因,黄山不是看的,也不是识的,黄山是让人“仙”了一把,过足了梦境、仙境的瘾!置身于光明顶,我常疑惑:“我是谁。谁又是我二水居士?” 

这便是黄山! 

之前学太极拳,常用理智去了解太极为何物,太极做何解?也常幻想有朝一日,己身成为了一个“至大无边,至小无内”的太极球体。后来发现自己一直是在“瞎子摸象”“扪烛揣龠”,总不得要领。大凡象是苏轼游庐山所感“只缘身在此山中”矣! 

在黄山,观何基洪先生行拳,发现,太极根本是蕴于内而形于外的。执着于己身求太极,呆板无所得,置身于外寻太极,更是缘木求鱼。己身之内、己身之外实无太极可寻,惟有“得乎象中,超乎象外”而已。 

记得儿时把玩滚铁圈,一杆铁钩粘着一个大铁圈,可以前行,可以后退,可以左传,可以右旋。熟练者得心应手,圈人合一,不知圈随人转抑或人随圈移。初学者或执着于圈或执着于杆或执着于己身,终究圈是圈,人是人。即便人仰圈翻也无法滚动铁圈。

“人圈合一,而意超圈外”是把玩铁圈的诀窍。“铁杆是手臂的延伸”“着手轻灵”、“步随圈移”是基本功了。 

把玩铁圈如斯,把玩太极拳也如斯! 

把玩太极,懂得圈内圈外的道理,也许是黄山给于我的灵感了。

 

47、情景与气氛

 

闲来重读陈从周先生《说园》,悟得“风花雪月,客观存在,构园者能招之即来,听我驱使,则境界自出。”一句,方知我丢掉了拳架之外的“风花雪月”。

行拳盘架要有情有景。拳架之中,“情景”二字,绝非行拳之人的刻意作秀,而是拳至妙境的自然流露。身心“中正安舒”了,神清意爽了,气韵自然生动,情景自然呈现出来。 

以前,我常问人“太极味”究竟为何物。就象我常问人“何为诗意”一般。几乎少有明白人能说得清楚。诗与散文的区别,绝对不是语句的排列以及是否压韵。散文象是闲庭信步,诗则是梦中即景。太极拳有别于他拳,自然在于这种雅致的情景。 

这份情景,一旦到了推手之中,出现的是另一种景象。那便是老拳师常说的“气氛”。气氛是指由己身散发的能够调动周遭氛围的一种略带神秘色彩的无形物质。一份雅致的情景,流露出生动活泼的气韵,自然产生出能够调动对手,影响周遭的气氛来。所谓“打人如接吻”、“打得人舒服,还想讨打”云云。我想就是这种受气氛感染所致。

何基洪师常说“我抽空了你的气”事实上就是他的气氛影响了对手。而对手也便随之左右,莫知莫觉起来。“抽空了对手的气,对手就成了稻草人”,大概就是这层意思了。 

气氛由情景而生。情景由气氛而活。 

情景所致,周遭天地、草木皆有灵性,一招一式均与之有交流。陈从周先生在其构园原则中称之为“借景”,在太极推手之中就是“借力”。借力不但是借对手的劲力,重要的是巧借天地草木之情景。“风花雪月....听我驱使,则境界自出。”信矣。

二水案:以上五则系二水陪同蔡光圻老师、何基洪老师上黄山后所写《黄山太极随感》一文。黄山给予二水的不特太极拳的灵感!

 

48、手舞足蹈

 

太极拳在每一阶段都会犯不同的“病”。只有逐渐治愈了这些“病”,太极才可以“出门”。

手舞足蹈就是常见的太极“病”。

初学太极拳,照样画瓢,常常感觉手不是手,脚不是脚。手足无措也。勉强学会了,手只是手,脚只是脚。手足分离也。太极拳要求“腰带四肢”、“一动无有不动”。意思是,太极拳是以人的中轴线为轴心,带动手脚的整体运动。所以,“手舞足蹈”的后果便会将太极拳演变为太极操。

检验自己是否犯有此病的方法是:一,原地不开步打拳。在原地不开步的情况下,能将一套拳顺利打下来了,说明你的脚上没有这个毛病了。 二、开步不动手打拳。将手保持无极桩姿势,用脚能将一套拳顺利打下来了,说明你的手上没有了这个毛病。 三、不动手、不动脚,用意念将一套拳顺利想一遍,说明你的整体没有了这个毛病。

治疗方法: 多走猫步。多练单操

 

49、前赴后仰

 

纠正了“手舞足蹈”的“病”之后,练拳时,丹田就有“唛士”了。也开始学会以腰胯带动四肢的运动方法了。这时,许多人会犯另一种“病”,那便是“前赴后仰”。

原因是,刚刚学会“腰带四肢”的人,腰胯与整个身体是连成一体的,腰胯一动,他的整个胸背部也随之运动起来,加上这一阶段的习拳者开始品味太极拳中“绵绵不断”的内涵了,打拳的自我感觉也好了起来。时间一长,他的胸背部幅度越来越大,而他自己常常陶醉在期间,自以为得到了太极拳的精髓。拳论所说的“过犹不及”讲的就是这种现象。

纠正的方法:一、木偶人打拳法:用意念将自己模仿成一只舞台上的木偶,头上、手上、脚上、身体腰胯部位均有几个绳子吊拉着,腰胯部位一发动,其他部位象木偶般的跟着运动。宁拙勿巧。保证身体胸背部位的中正安舒。二、重新回到师父那儿,把自己当成一个初学者,从头开始学一遍拳架。三、每一式单操动作,叫师兄弟按住你的双手,看看能否顺利的打拳。

纠正了“前赴后仰”的太极病之后,你便真正学会了什么叫“含胸拔背”。你的中丹田也开始运转起来了。

 

50、顾此失彼

 

“顾此失彼”的毛病,常常发生在太极拳的中级阶段。那时,习练者的太极拳架已经中正安舒了,下丹田的劲路也顺畅了,中丹田的气血也开始能够沉降了。劲路也由紧变松,架子也由开始舒展开来。外人看他打拳,能够感觉得到他的一些神韵来了。

一般的人,逐渐开始独立行功走架,脱离师父,慢慢“法自修”了。

这时,倘若没有人及时提醒他“顾此失彼”的毛病,可能他的太极修为就此停顿下来。许多习练太极拳的,“十年不出门”、或者几十年也没有多少修为,原因就在于此。许多大师级的太极拳师,也会犯同样的毛病。而他们自己往往觉察不到。

许多习练太极拳的人,不敢与其他门派的人交手,多半是因为他的推手只能在同门内进行,一旦离开太极推手的规则,他们无所适从(这也就不难理解,如今的太极推手比赛规则中,为何先要让参赛者表演一套太极套路了)。

自己觉察不到“顾此失彼”的原因,是因为,这种病不是形体上的毛病。中正安舒了,形体上还会有病吗?!

毛病出在习练者的“意念”上。

因为在这一阶段之前,他们过多的注意了自己的劲路与气血,过多的注意了自己的身体语言。相对忽视了意念。

从来不知道“耳朵”在打拳中作用的人,就有这种太极病。

知道了病因,也就能够对症下药了。

耳朵与眼睛在行功走架中的作用很重要。原则上有以下几点分工:

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眼观静态的上下左右四面与运动过程中的“顾盼”

耳听上述六路外,更重要的是背后“命门”、“神道”两穴。

二、耳朵与眼睛配合运动中的手足“交替轮班”

三、耳朵“敛内”、眼睛“含外”

学会了眼睛与耳朵的作用,太极拳的修为自然上了一个层次。也就到了“太极出门”的时候了。当然,离真正的太极奥堂还远呢!

 

51、神不守舍

 

学会耳朵在行功走架中的运用,其实不算太难。眼睛的运用确实是一件头疼的事。

太极高手听劲,其实是听你的眼神。你的眼神过了,对手便会乘机打你的回劲;你的眼神丢了,对手便会敷盖你的劲源。你的眼神正了,对手会顾盼,你的眼神斜了,对手便能腾挪闪赚。之所以你的眼神常被对手所制,原因是,你在拳架中,眼神的运用没有掌握好!这种太极之病,我将它称之为“神不守舍”。

翻开现有的任何一本太极拳书籍,对耳朵在拳架中的功用,只字不题。对眼神在拳架中的运用,无非有两种观点:其一,眼随手移;其二,手随眼转。

其实,眼随手移的结果,便会造成眼神的“丢”;手随眼转的结果,会造成眼神的“过”。大多太极拳师只讲劲路上的“不丢不顶”、“不即不离”,其实,眼神上的“不丢不顶”、“不即不离”更为重要!因为劲路上的丢顶,可以用眼神来补救,而眼神上的丢顶,是无法弥补的了。拳论云:“劲断意不断”。眼神的过或不及就是意念的丢与顶,那是无法补救的。

我前些时日,就处于这种病状之中。后来采用了下面的方法,如今还在努力之中。

在行功走架时,内敛眼神(眼睛内视至脑后),意念想象自己脑后对应眼球的两点仿佛能够看见东西,然后,将“脑后眼睛”的视线,沿自己的两个耳廓方向朝前面笼罩。余光管住自己的手指与脚尖。脸部肌肉放松,略带微笑。

 

52、一气呵成

 

行功走架中,“一气呵成”几乎是一些拳师刻意的追求。他们还会将拳论中的“绵绵不断”、“行功如抽丝”等等一大套理论来反驳你。如今的竞赛套路的评判标准中好象就将“一气呵成”作为一个评分值的。

二水以为,太极拳行功走架中的“绵绵不断”并非指速度均匀的“一气呵成”。而是应象浩浩长江一般,水流不断,但汹涌澎湃,错落有姿,动静有常,时而涓涓、时而滔滔,有情有景。这样的拳架,才会练就“轻灵灵、活泼泼”的太极来。

二水案:以上5则,是习练拳架过程中五种常见“病”。当刻刻留意。

 

 

53、懒扎衣一说

 

与人推手,首先要虚怀守中,敛神扬意。太极拳起势后第一式叫“揽雀尾”,陈式中称“懒扎衣”,而武当拳中的“懒扎衣”只有一动。即:左手将自己的长衫下摆撩至背后,右手同时随腰胯由左向右前方伸出,作“请”状。这其实是标准、经典的推手实战预备式。

其一,在撩长衫下摆的同时,顶劲虚中,右手作“请”状时,虚怀沉气直入涌泉。神情内敛,邀对手上场:而意气外扬,业已管住对手中心轴线了。可惜这一式在目前流传下来的各门太极拳中已不复在了。推手时必须时时贯穿太极拳“守中拳”的要义,即“守中、用中、打中”。“守中”的目的是守住自己的中轴,虚藏起来,不让对手摸碰。“用中”的概念是用手轻扶对手时,听其劲的来龙去脉,然后用自身的中心轴去击打对手。“打中”则是指用自身的中心轴的劲贯穿于对手的中心轴,通过对手的指、腕、肘、肩打击对手。可见,与人推手,首要的是将自己的中心轴固守起来、虚藏起来,而将对手的中心轴牢牢的管住。

其二,听着对手中心轴线时,可以通过进退顾盼四劲去“欺一欺”、“问一问”,听听对手的反映。一问一答、一欺一化,其乐无穷。

其三,拔一拔、沉一沉,看看对手三田能否合一。

其四,管一管对手劲路、管一管对手气血,不让对手劲路上升,不让对手气血下沉。

其五,没骨听劲。送给对手一只手,任凭对手提拿自己的劲路,将其一一化却。

其六,拎一拎、称一称。发现对手听不到你的劲路变化时,你可以拎住对手,将意念直贯对手脚跟,看看能否象拎篮子一样将对手拎起。如同杆称称物,拎住称钮,将重物称起。

其七,跳跳太极之舞。当你能化却对手一切来劲时,你可以将意念管住对手背后一米周身,舒展你的进、退、顾、盼、定,跳跳太极的华尔兹,这更能提高自身的精、气、神。

 

 

54、有关云手

 

云手,又称“运手”、“抎手”、“金剪手”、“梅花手”等,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攻守皆备的常用招数。上架下护、上惊下取、左顾右盼、右进左闪、前行后随、后撤前范,堪称经典。在查拳、小洪拳中,更是注重“剪”字与“缠”字,具有守中带“拿”的用法。

杨式太极拳的“云手”,看似简单、平实,动作要求在于“左搬右运”,庄重典雅,沉着练达。不得要领者,只重其形,手随步移、眼从手转,形似摸鬼,呆若木鸡,了无生趣。关键在于右运时应有左顾,左搬时也宜右盼。上架有下护意,上惊寓下取意。如此含蓄中方见端倪,云岫出始见洞天。

叶大密师深得杨式太极拳“云手”要旨,将这层内功心要的窗纸一指点破,又将这层意义发挥至极致。象是书法大家沈伊默的隶书,一波三折,在折叠中见真章。

叶家拳中,综观全套动作,三个云手各有千秋。侧重也自有不同。二水在习练过程中,每每有所思,亦似有所得,可是每每执笔,犹如隔靴挝痒。承南方兄青睐,二水只得勉为其难,谈些自己的感受:

在叶家拳中,第一个云手,是中轴带动阴阳手的交替运行,一铺一陈、一挥一撤、一剪一裁,与通常杨式架中“搬运”,大相径庭。犹如玉女裁衣,“裁得云霓作嫁衣”,重在一个“剪”字。在“剪”字中见“翻云覆雨”的意味。

第二个云手,在第一个云手的基础上,改“掌”云为“拳”云,中轴带动阴阳两个“空心拳”,交替运行。一拽一扯、一鼓一捣、一提一放,犹如玉兔捣药,“捣得玉琼为良药”,重在一个“捣”字。“捣”字之中见“鼓荡”。

第三个云手,在第二个云手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反复,多了一个折叠。在拽扯、鼓捣、提放之中,加了一个类似开弓裂石的动作。犹如后羿射日,“射得神乌烹美餐”,重在一个“射”字。“射”字之中,浩鹄闪烁,意气牵引,内气浩然。

常练云手,让二水体悟太极拳“中轴”涌动,体悟太极拳攻防意识,体悟内气的鼓荡....

 

55、长江黄河

叶大密师讲拳,常常长江黄河诸喻答之,迷者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悟者会心开怀,颇富禅机。

太极拳如长江黄河者,视角不同,景致各异。置身于空中,俯瞰长江黄河,长练挂空,吴风当带;身临绝顶,临顶远眺,川流不息,周而复始;近身悬岸,贴岸观之,如置身长江黄河波浪间,惊滔拍岸,汹涌澎湃也。

 

56、解钮扣

 

解钮扣一说,是听金仁霖师说起的。

金仁霖师讲拳很有特点。他在给我们讲解含胸拔背的要求时,往往让你的手去触摸他含胸与不含胸的不同感觉,而后再讲解老一辈拳师对有关含胸的论述,谈到尽兴处,他会讲述一些老一辈名家的掌故。他说,含胸要求有“掏心掏肺”的感觉。按田兆麟师的说法是“将胸腔肋骨掏空”,郝少如师就说得文明一些,说是将衬衣第二、三两粒纽扣揭开。

二水触摸了金仁霖师的含胸之后,觉得含胸一说,其实在于两肩里根的打开。而心中有“释怀”之感。这种“释怀”的感觉来自一种压抑后的放松。如有将纽扣解开的舒畅。

解第三扣简单,解第二扣却难。解开了第二扣,胸无挂碍矣。

 

57、“闪赚”杂论

 

拳论中常见有“腾挪闪战”或“闪展”一说。二水不甚了了,询之于金仁霖师。答曰:“是为闪赚,今人望文生义矣!”二水如梦初醒,大呼得矣。是为识!

考“闪赚”二字,本义为元曲宫调。元人芝庵《唱论》云:“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做作六吕十一调,共计十七宫调。如下:仙吕宫唱:〔清新绵邈〕、南吕宫唱:〔感叹伤悲〕、中吕宫唱:〔高下闪赚〕、黄钟宫唱:〔富贵缠绵〕、正宫唱:〔惆怅雄壮〕....”“中吕宫唱”大凡是高下起伏、悬念顿起之类的唱腔吧,顿收提放一气呵成,抑扬快慢相间有序。顿收提放、抑扬快慢,也许能够骗取观众的心。就象如今的电视剧,也常以赚取眼泪为宗旨一般。 于是就产生了“诓愚人”一说。《西游记》有“...如来却不肯向他说明原委,气得悟空叫道:可恨!可恨!如来却也闪赚老孙!”唐寅《解惑歌》云:“佛知过去未来事,仙有通天彻地力。任你喽罗闪赚高,这两个人瞒不得。”确切的说,这里的“闪赚”成了“诓愚人”的种种手段。搜肠刮肚,想方设法去诓愚别人,总是生硬的紧。也难怪在陈鑫的论着里,“闪赚”成了《擖手三十六病》中之两病:其一,躲闪(躲闪者,以身躲过人手,欲以闪赚跌人也);其二,闪赚(闪赚者,是诓愚人而打之)。可见,“诓愚”一说,也诓愚了不少人了。其失过于“有意”。

查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闪,抛撇之义”。“赚”是“唱赚”的意思,“唱赚”是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常用“平仄韵通叶的变化”,极具扇情之能事。可见“闪赚”二字,还不是简单的“诓愚”一说所能够含概的。

看来由元曲宫调,引申为文人对白,还是深得一究。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子牙设计收九公》中有:“...土行孙得空,以手一抱暖玉温香,已贴满胸怀。檀口香腮,轻轻紧揾。小姐娇羞无主,将脸左右闪赚不得,流泪满面曰:如是恃强,定死不从!...”这里的“闪赚”是一种近似于人本能自我保护的躲闪动作。然而,纯系本能的保护,看来还是难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少女遇见“土行孙”这般的胡乱的抱、贴、轻浮紧揾,自然反应式的“闪赚”,还是“闪赚不得”,只好“流泪满面,定死不从...”了。究其因,失过于“无意”。

“闪赚”二字,还得于有意无意间求之!

明.程冲斗《棍法图说》有载:“或问曰,诀中有穿、提、闪、赚之法,可得闻欤?余曰:斯法也、其机玄、其旨奥。非心精思巧者,不能造。非功深力到者,不可言。闪赚者,手固步小,推棍入彼怀申,左拿闪右,右拿闪左。莫可测度,不至犯硬,此是赚法。若穿提,即非如闪赚者之小可也。局势阔大,运用圆活。如彼立势,便于左拦,我则从左上,以凑其拦,及彼拦下,我已先机而穿乎右矣。如彼立势便于右拿,我即从右上,以凑其拿,及彼拿下,我己先机而穿乎左矣。循环无端,进退无迹,知电飞雷奔,目不暇视,手不暇指。无论图中诸势,皆以此为胜算,即破诸家利器,亦恃此而奏功。诀中所谓静中用乱者,此也,所谓旧力略过,新力未士者,亦此也。所谓彼枪不动,我枪扎者,亦此也。岂非一了百了之说乎。”

“斯法也、其机玄,其旨奥。非心精思巧者,不能造。非功深力到者,不可言。” 何其精辟!闪者,功深力到者,自然反应而已。赚者,心精思巧者,妙手偶得者也。棍法如斯,拳法如斯,曲词歌调,也复如斯!

 

58、“闪赚”之后

 

二水在万维武术网发表《‘闪赚’杂论》一文,遭受了一些人的非议,甚至人身攻击,意思是二水抄袭了马明达先生的文字,拾人牙慧云云。二水决定将马明达先生的文字作一比较。顺便声明一下:二水只是一个网名,二水从没想过企图通过与马明达老师论争来提高自己的虚名。比较,只是为了说明问题。

比较一:

马明达老师观点:读者可以翻翻《辞海》等工具书。把“闪”和“赚”两字合并起来,则只出现在武术中,它具有鲜明的武术术语属性。

二水观点:元人芝庵《唱论》有“中吕宫唱:高下闪赚”,不是用于武术,而是元曲宫调。唐寅《解惑歌》:“任你喽罗闪赚高”也与武术无关。明·许仲琳《封神演义 》、《西游记》中也都是“闪”和“赚”合用,也均与武术无关。

分析:也许马明达老师也象二水一样,只是偏重于单方面的知识积累,闲书看的少了,所以才断论:把“闪”和“赚”两字合并起来,则只出现在武术中,它具有鲜明的武术术语属性。

比较二:

马明达老师观点:闪赚,本义是诱骗。

二水观点:一、“诓愚”一说,也诓愚了不少人了。其失过于“有意”。 二、《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子牙设计收九公》中的“闪赚”,是一种近似于人本能自我保护的躲闪动作。然而,纯系本能的保护,看来还是难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究其因,失过于“无意”。

分析:正因为马明达老师,少看闲书,所以不知“闪赚”还有其他含义。

比较三:

马明达老师观点:明代武术文献中,“闪赚”先是主要出现在枪法中。

二水观点:明.程冲斗《棍法图说》中已经明确有“闪赚”论述。可见“出现在枪法中。”一说,也缺乏依据。

分析:也许马明达老师还不只少看了闲书,《棍法图说》也没加注意。

比较四:

马明达老师的观点:显然“闪赚”既是一个战术概念....戚继光《拳经》中没有出现过“闪赚”一词,但相近的词 ,如“闪退”、“闪惊”之类不一而足。

二水观点:明.程冲斗《棍法图说》明确指出:“斯法也、其机玄,其旨奥。非心精思巧者,不能造。非功深力到者,不可言。”可见“闪赚”之法,需要两个条件,其一,“心精思巧”;其二,“功深力到”。不是简单的“战术”能够概括的。更与“闪退”、“闪惊”有云壤之别。

分析:在马明达老师看来,“赚”字,只是“骗”的意思。所以,闪骗就与“闪退”、“闪惊”相近了,既然是骗,那么也就只是一种“战术”了。二水在金仁霖师的指点下,翻阅了元明相关书籍,发现,“赚”是“唱赚”的意思,“唱赚”是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常用“平仄韵通叶的变化”,极具扇情之能事。既有扇情之能,看来只靠简单的“噱头”是不够的,必须具有深厚的艺术修为。

由此可见“闪赚”二字的演变轨迹:

原本由宋朝的说唱艺术演变为元曲的一种宫调,再流传于民间,成为老百姓的口头禅。这是“闪赚”二字第一阶段的发展。

第二阶段的发展有两条脉象:

由老百姓的口头禅,演变为明清小说的文字,这是文人的发展。

由老百姓的口头禅,演变为武术用语,这是武者的发展。

不管是武者还是文人,在这一发展阶段,由于每个个体的修为不同,对“闪赚”二字,就产生了不同的分歧。特别是武者,由于历史的原因,读书少了,分歧也就自然大了,也是情有可原。为此,二水对从事武术资料研究的人,由衷的敬佩。在此,向马明达老师致以敬意!

 

59、《浮生六记》太极之迷

 

《浮生六记.卷六》云:

“养生宜常 晨入园林,种蔬芟草,灌花莳药;归来吟古诗,临古帖,抚古琴。睡不在多,以神凝梦甜为佳。菜根粗饭,胜于珍馔。知已聚谈,小饮无醉。勤练太极,寒署不侵。长此以往,乃祛病之方。”

《浮生六记·卷六》又云:

“太极拳非他种拳术可及,太极二字已完全包括此种拳术之意义。太极乃一圆圈,太极拳即由无数圆圈联贯而成之一种拳术,无论一举手,一投足,皆不能离此圆圈,离此圆圈,便违太极拳之原理。四肢百骸不动则已,动皆不能离此圆圈,处处成圆,随虚随实。练习以前,先须存神纳气,静坐数刻,并非道家之守窍也,只须屏绝思虑,务使万缘俱静。以缓慢为原则,以毫不使力为要义,自首至尾,联绵不断。”

经笑我兄提醒,二水居士翻阅了有关沈复和其《浮生六记》的相关资料。

沈复,号三白,元和(今苏州)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卒年无考,据顾翰《寿沈三白布衣七十》一诗判断,他至少活了70岁.道光十二年(1832)尚在世。

顾翰,嘉庆十五年举人,曾任安徽含山、泾县等地知县,晚年曾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沈三白曾受聘于顾为幕府。

从他的《养生》一文看来,确实练过太极拳,师从无考。而1832年前,近代的太极拳尚未在江南传播。其描述的太极拳与当时的陈家沟拳术也不尽相同。

近代各家太极拳主要代表人物生卒:

陈长兴 1771一1853 陈家拳。始将拳传外姓人。

杨禄禅 1799--1874 创杨式太极拳。尚未称“太极拳”,而叫“绵拳 ”

陈清平 1795--1868 赵堡太极拳名家,传武禹襄。

武禹襄 1812--1880 创武式太极拳。公开称“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传自杨式、孙式太极拳传自武式。

从这些资料看来,沈复在1763--1832间,已经开始练太极拳,并公开称“太极拳”了。三白先生堪称近代南方太极拳第一人。

有《养生记逍》和《中山记历》为后人所补一说。

清道光年间,杨引传在苏州冷摊上获得《浮生六记》手稿,其时后两记已缺。

光绪三年(1877)杨引传以王韬之介将此手稿交上海申报馆以活字版排印,距成书已70年。而此时,该书已有多种版本。

可见,即便是“后人所补”,该“后人”也在光绪三年(1877)之前的了。

有考证,《中山记历》一卷系抄袭李鼎元的《使琉球记》,李鼎元是嘉庆五年(1800)册封琉球国王的副使,去琉球的时间比沈复早8年。

看来是以“前人”补“后人”之缺了。

《养生记道》改为《养生记逍》,据郑逸梅称,其内容系剽窃张英《聪训斋语》和曾国藩《求阙斋日记类抄》等书。二水一时找不到该两书,不敢判定该两书中是否有相关的“太极拳”内容。倘若有,则更有考证价值了。

总之,沈复的《浮生六记》以及是否补缺等等,都给原本纷繁复杂的太极拳史界设置了一个迷。为原本神奇的太极拳又添加了神秘色彩。这也是太极拳的魅力所在了。

 

60、金师回乡偶记  

 

以前读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总觉得四明狂人除了“狂”之外,还有些须矫情。一个“乡音无改”的老者,走在回乡之路上,一般而言,“儿童”也自然将他当作普通乡翁,不会对他产生任何兴趣。“笑问”一节,自然是诗人的“自作多情”。

金仁霖师,字慰仓,嘉兴人。幼承庭训,喜好书刻,曾师从陈澹如、邓散木学篆刻。印风工雅。 1947年始,师从叶大密师学练武当杨式叶家拳,同时也从田兆麟师学练推手。在叶门内,善化善发,人称叶门“一大三小”之“小金”。金师不但传承了叶门完整的拳学体系,还对太极拳的史料研究有较高的造诣,理从徐哲东一脉。金仁霖师1947年离开故乡嘉兴,今年二月,应笑我兄之邀,回乡小住。“乡音无改”似乎有些夸张。照金仁霖师自己的说法,“乡音略改”了。但是他的乡音情结确是如此的强烈。一说到嘉兴地方俚语,就解释“迪格是嘉兴白”(意思:这是嘉兴方言)。有人与他聊天,他便会问“侬猜我是啥地方人?”他生怕别人将他当作“外地人”。此中情绪,荡然没有贺知章的矫情,有的是游子的“近乡情怯”和老人特有的幽默。

 

61、雪霁遇师

 

杭城大雪。晨起雪霁,城市分外妖娆。二水赴武林门赏雪。广场中人迹罕至。一老者坦然桩立,巍巍然如抱乾坤。忘情于天人之外,融会于五行之中。功毕,又默默然操拳,似太极似形意,嬉戏之作合乎法度,陶醉其中又灵机闪烁。二水好奇,上前打探。老者答曰:自娱而已。二水问其所操何拳,曰:非太极非形意。无招无名。启齿之间,二水见其牙有烟渍,速速递烟打火。老者始问及二水身世。二水简约应答。

二水恳乞与之搭手。老者顿时爽朗起来。老者使一掤劲。掤劲之中有“钻落起翻”的意味,二水开合吞吐引化。老者笑曰:不错!不错!小伙子有东西。松得好,开的好!你的师承正宗,没走弯路。二水被他夸得受用,老者则中轴灵动,有进圈之意,二水随即引长意念,含空门户。老者复呵笑起来。曰:难得!空中有物。松中有节。

之后,老者开始谈论起他的师承来。

老者陶姓。老辈杭城拳人称其“小陶”。而今老辈稀矣。“小陶”也六十有七了。陶师原系杭二棉技术人员。从卢嵩高门下唯一的汉族弟子解兴邦老师学拳。初学心意六合,而今年纪大了,始改学太极。18岁开始在杭城教拳,从萧山到武林门,教学四十余年,弟子愈千矣。因其推手风格凶悍,架小劲整,含蓄之中,随处包含攻防意识。一些人不太适应他的推手。始有惧意。也有人戏称其为“陶式太极”。

二水忙着道别。回办公室的路上,行人匆匆,雪开始瑟瑟的化却。远处飘来老者的感慨的话语:“松得开,才能化得净....”

二水得意于雪后的奇遇。一位值得景仰的老拳人。

 

62、打不动的腹部

 

昨天,二水因浙江大学李式太极拳协会邀请,去浙大玉泉校区,参加他们的太极拳交流活动。并与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教练、一级裁判、李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马振华(品三)老师见面。马振华老师表演了李式太极拳“春夏秋冬”四段中的“春”,如惊蛇、如灵猫、如戾马、如苍鹰....古朴典雅。

饭后茶余,马振华老师谈起他的“打不动的腹部”,说:“没有内功的人,拳头没有渗透性,我便让他们打。有内功的人,别说打了,碰都不应让他碰。”

可见,马振华老师的功夫,不是在于所谓的“打不动的腹部”。而是李式太极拳所称的“号脉”。

所谓“肾动知窍生”。下丹田的微微鼓荡,自然能够化却拙力。

但是,“号脉”(知人的功夫,又叫听劲),不是其他拳术能够练就的。外家功夫,在这方面也差火候,没有太极拳细腻。

 

 

63、文人与刀

 

文人习武,喜剑不善刀。不知源自何时。大凡习刀,有赳赳武夫气概,与习剑之清灵儒雅不作同日语。夫子执剑,诗仙亦仗剑。后世文士好武者,也自然以习剑为风雅。

袭炜《巢林笔谈》有“习刀自豪”一文云:

“予少好武备,尝窃前人刀法,静观而私演之。大要用避为击,手眼快,身脚轻耳。因系铅于足,久之解去,超逾(原文为足字旁一个俞)颇便。然法不指授,终是死法。丙年冬,有客从北来,与予讲论刀术,与旧说无以异也。遂习之,略知腾纵闪赚、斜提直刺之法,而功疏力拙(原文为言字旁一出),技卒不成。然当酒酣兴高,迭跃挥霍,光芒霜落,手臂风生,谴豁不平之怀,洗涤酸腐之胃,卫身虽拙,而吐气自豪。”

此文能证文人喜刀一例。也佐证“闪赚”一说。

袭炜,字巢林,自称巢林散人,晚号际熙老民。江苏昆山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卒年无考。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犹在世。炜喜经史,工诗文,善丝竹,兼习武备。时人称其诗文“笔墨间无非香气,町畦外别具炉锤,极才子之能事,销骚人之怨思。”而炜年过四十,仍未一第。 此般遭遇,心中自有不平事,腹中除了诗书酸腐外,自然难得坦荡豪放。“然当酒酣兴高,迭跃挥霍,光芒霜落,手臂风生,谴豁不平之怀,洗涤酸腐之胃,卫身虽拙,而吐气自豪。”刀之于文人的释泄功能昭然可见。

明五公山人,王姓,名余佑,字介祺,保定之新城人。负王佐才,幼伟岸,有大志。初从定兴鹿太常善继游,既而受业于容城孙征君奇逢,学兵法,究当世之务。习骑射、击刺,无弗工。甲申国变,归隐,更与征君往来讲学,究经史,授生徒,教以忠孝,务实学,兼文武,远近从游至数百人....山人学无不究,与太原傅山、同郡张罗喆、吕申诸子日相切劘,又执贽于定兴杜紫峰先生。常汇古人经世事为《居诸篇》十卷,《万胜车图说》一卷,《兵民经略图》一卷,皆霸王大略、兵机利害也。着《十三刀法》一卷,开太极十三刀之先河。

一个胸怀经世济国之才,遭遇甲申国变,归隐山川,“授生徒,教以忠孝,务实学,兼文武” ,与同时代归隐江南四明山上的黄宗羲、王征南、黄百家、甘凤池等不谋而合。图的自然是“霸王大略、兵机利害”了。此时的刀在文人眼里,不只是“谴豁不平之怀,洗涤酸腐之胃”了,而是赋予着“反清复明”的重任。

如果说,剑之于文人,多的是那份古雅,那么刀之于文人,更注重的是那份豪情。袭炜“有客从北来,与予讲论刀术”中的北来之客,是否系五公山人的学子,已无考。而刀之于文人的那份坦荡豪放的“释泄”功能,还是一脉相承的。

 

 

 

64、荷叶承露

 

聆听金仁霖师讲拳,谈到“轻灵”,引用叶大密师《柔克斋太极传心录。语录》:“太极轻灵,如荷叶承露,有倾即泻。”一说,二水茅塞顿开。二水以为此句较之“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其境界也高,其意境也远。不可同日而语。

此般境界的论述,大凡与叶大密师高超的中医医术密不可分。李时珍《濒湖脉学》有云:“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漉漉如欲脱。”“替替然”、“漉漉如”等句比之于太极拳的“听劲”,何其生动!徐灵胎《洄溪脉学》更是将这一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滑脉应指替替然,往来之势流利圆活,如盘中走珠,如荷叶承露。”叶师将原本喻诸脉学的“荷叶承露”,用以描述太极拳的“流利圆活”,何等灵机!

就脉象的借喻,足以阐发太极拳的“听劲”,概之“轻灵”,尚嫌不及。“荷叶”一说,二水以为应与佛道切切相关。

浮邱祖云:“玄中之静,作如是观......静之入路,玄之奥区。莲花出水,亭亭承露。团圆一珠,凝于花跗。碎而破之,成无数珠。露之初零,点滴颗珠。岂知剖碎,滴滴成珠。荷华初着,含而不舒。荷叶抛散,不沾而须。唯不沾故,灵着成珠。静之妙相,玄之要枢。言难罕譬,略泄天机。”

此章阐发玄中虚静之旨,以“莲花出水,亭亭承露”为喻,层层剖析,理得以穷矣。叶师修密经年,自然对“玄中之静”深有感悟,借“莲花承露”以宣太极拳“轻灵”妙相,“有倾即泻”,泻毕复原,不离虚静,不住虚静,分合无碍,妙无以加哉!

 

 

65、“断接俯仰”试译

  

   田本《杨氏太极拳老谱. 太极字二解》云:“断接俯仰,此四字关乎意劲也。断接关乎神气,俯仰关乎手足也。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劲意神俱断,则俯仰矣,因手足无着也。俯为一叩,仰为一反。不使叩反,非断而复接不可。对待之时,俯仰最当留意,时时在心,手足不使断接之能,非见隐显微不可。隐微如断而未断,见隐如接而未接。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心意身体神气,极于隐显,又何患不粘黏连随哉。”此文中,“断接俯仰”显然讲的是一种“极于隐显”的高超功法。

   而同谱的《懂劲先后论》又云:“未懂劲之先,易犯顶匾丢抗之病,既懂之后,又恐犯断接俯仰之病。然未懂故犯病,既懂何又犯病?盖后者在似懂未懂两可之间,断接无准,则视听未正确,尚未达到真懂劲之境焉。”此段文字却将“断接俯仰”作为懂劲后的一种易犯之病。

   先后两段文字,粗粗看来,似乎有自相矛盾处。然而,仔细琢磨,老谱揭示了学练太极拳在真假懂劲间的门槛。意思是说,当我们掌握了“断接俯仰”,便能达真懂劲之域,不掌握“断接俯仰”,尚在“似懂未懂两可之间”矣。

  

   何谓“断接俯仰”?

   老谱云:“断接俯仰,此四字关乎意劲也。断接关乎神气,俯仰关乎手足也。”看来,“断接俯仰”四字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的。此四字与“意”与“劲”有关。其中“断接”两字说的是“神气”层面上的意思,与“手足”无涉。而“俯仰”两字讲的却是“手足”层面的意思,与“神气”也无涉。此处的“手足”两字,因相对“神气”而言,自然不是具体的手与足,应该理解为手足的同属----躯体。从老谱《太极体用解》的理论来解释,“神气”便是“手足”的“体”;“手足”便是“神气”的“用”了。由此可见,断接为俯仰之体,俯仰为断接之用。这么说,也许越描越黑,越来越稀里糊涂了。还是二水用自己的概念来理解吧。

  

   断接俯仰,虽为四字诀,其实谈的是两个层面的意思。而两个层面的道理,其实讲的还是同一个理。就是说:形体上要处理好“俯仰”的问题,意念上就能掌握“断接”这一技术难点了。同样反过来说,意念上倘若没有掌握“断接”这一技术难点,就会产生形体上的“俯仰”之病。老谱所谓“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劲意神俱断,则俯仰矣。”

  

   老谱也正是从形体和意气两个层面反复讲述了如何解决“断接俯仰”这一问题。

  

   从形体上看来,在处理好“俯仰”的问题的过程中,常容易犯“手足无着”之病。老谱《太极字二解》中所谓“劲意神俱断,则俯仰矣,因手足无着也。俯为一叩,仰为一反。”业已指出这一病因。

   太极拳在形体上的要求,讲的便是“周身一家”、“完整一气”。“周身一家”、“完整一气”的要求,在相对静止的定势中,也许相对的简单。一般而言,只要开了胯、松了肩,其他各关节节节拔伸舒展了,人体原本表现为由上下、左右两维而构成的一个平面,由于各关节节节拔伸舒展,几大关节犹如中国传统木工使用的“榫头”,一一入榫了,人体的这一平面便加上了“前后”的维度,成了三维空间。

   二水平素讲拳,喜欢说,人体原本是一棵树,而太极拳的要求,是将人体这棵大树变成一座房屋。这个意义上说,太极拳,就象是一座会跳舞房屋。房屋是相对静止意义上的“周身一家”和“完整一气”,而要将这座房屋漂亮的跳起舞,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处理不好“俯仰”的问题,就会造成落门掉窗、少椽移柱、脱榫散架,乃至整座房屋的倒塌。这便是“手足无着”之病了。叶大密老师讲到在行拳时必须着着皆有着落,“两手不知呼应,是谓半无着落。”

   “呼应”两字讲透了“着落”的深意!要将自身这座房屋跳起舞来,不但两手需要“呼应”,两足需要“呼应”,手足之间需要“呼应”,各个关节均需要“呼应”。每招每式,举手投足有了“呼应”,就不会出现老谱所谓“俯为一叩,仰为一反”的现象。

   在太极拳运动中,人体既然是一座房屋,要将房屋跳起舞来,拳势中倘若没有了俯仰,房屋不可能移动。在拳势中,人体的运动法则是“法守中土”为前提的。老拳谱不止一次的强调“中土”的重要性。在“法守中土”的前提下,人体的运动就表现为:“百会—会阴—脚踵”与“囱门—会阴—涌泉”两根轴线的相互变换以及前后脚之间的重心转移。无论是轴线的变换还是重心的转移,在形体上都会产生“俯仰”。在这一俯仰之中,倘若少了“呼应”,便会出现“俯为一叩,仰为一反”,手足自无着落了。

  

   正确的呼应方法是:在轴线变换中,应该注意上下一体的整体前移后后撤,而不是上半身的“叩”或“反”。“移”“撤”与“叩”“反”自然有着本质的区别,“移”“撤”之间尚有上下前后左右之间若即若离的“牵引”与“拉伸”。这种“牵引”与“拉伸”的感觉表现在人体整体的“移”“撤”中,自然便是一种“呼应”,一种与外界广袤世界的呼应。

   在重心转移过程中,虚实脚相互变换时,实脚必须实到极限,同侧的手与实脚涌泉之间犹如是一根无形的“司的克”,尽量保持形体不动的前提下,轻轻一撑这根虚拟的“司的克”,将身体整体的向后撑开,象是身前有一个无形的大气球,犹如汽车的内胎往自己身体阴面逼来,将自己的阴面无限的打开。同时自己的背部神道处与虚脚涌泉之间犹如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让己身有了坚实的依靠。 如此,虚脚便成了与前手相呼应的实脚了,前脚原本实脚,被无形的“司的克”替代,成了虚脚。而该虚脚,虚中依然不失准头。

  

   从意气角度来看,在掌握“断接”这一技术难点时,容易犯“断接无准”的病。老谱《懂劲先后论》所说的在似懂未懂两可之间,“断接无准,则视听未正确,尚未达到真懂劲之境焉。”也详细分析了这一病因。

   那么断接的“准”又是什么呢?老拳谱说:“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劲断则意连、意断则神接。讲的便是这一准则。“对待之时,俯仰最当留意,时时在心,手足不使断接之能,非见隐显微不可。”可见,断接讲的主要是在“对待”时的要求。根据《太极体用解》的理论,太极拳“自己用功”,论之于身心者,为“体”,“于人对待”,用之于劲力者,为“用”。“于人对待”,讲究的是“一触即发”,而非如今公园所见拖泥带水,你推我拉般的模样。杨家三代以往的对待,讲究的就是“一触即发”,倘若在三圈之内,不能将对手发将出去,只好自己认栽。这也是太极拳作为一门传统武术必不可少的内涵,也是“杨无敌”这块金字招牌得以立世的根本所在。

   一断则触,一接则发。触发之间,断接无痕,“心意身体神气,极于隐显”。倘若断而有隙,接而露形,则“心意身体神气”散乱,此为失之“无准”矣。

   形意拳有“半步蹦拳”之称,拳打半步,实则进半步,退全身。进则断,退则接。巧妙的完成了前后脚虚实的变化。与其虚实相生,才能一触即发。此理同太极。由此可见,断接的功夫还是出自俯仰。

   触发两字,讲透了太极拳在推手时的另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时间”。倘若说,太极拳行拳走架还只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那么在推手之时,这一三维空间里,就加入了时间这一维度。是一个四维空间的概念了。老拳谱所谓“得机得势”的“势”,主要是对三维空间所体现的一种矢量,而“机”则重在描述如何让矢量发挥更大功效的“时间”的把握了。推手之时,时间上的把握,有主动被动之分。所谓“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三者,显而明矣。只有主动把握了“动静之机”,才能触而后法,随感斯应。

   “一触即发”与人是一气呵成,与己则有“断接”。“隐微如断而未断,见隐如接而未接。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心意身体神气,极于隐显,又何患不粘黏连随哉。” 粘黏连随讲究的是不丢不顶的功夫,而接接断断,断断接接讲究的却是即丢即顶的功夫。触发之间,便是即丢即顶,触发之间,便是断接之能。老谱《粘黏连随》结语云:“学者欲求懂劲,当于此四字三注意焉。”可见,先求懂劲,必须时时注意粘黏连随。而粘黏连随后的不丢不顶,与人对待,还只是被动的调整阴阳平衡,还只是“似懂未懂两可之间”的假懂劲。而当掌握了断接这一技术要领,接接断断,断断接接,便能即丢即顶,在对待之际,却是主动调控双方的阴阳平衡,“又何患不粘黏连随哉。”

   金仁霖老师说过“不丢不顶,还只是基本功夫,即丢即顶,才是一种境界。”这自然是与杨氏老谱中“断接俯仰”是一脉相承的了。意思是说,只有掌握了“断接俯仰”这把钥匙,我们才能真正进入太极拳“懂劲”之门,才能真正有资格去窥探太极拳的奥堂。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前些年在《武林》杂志刊登的有关叶大密老师的一则佚事。此文的作者大概是孙南馨先生,说的是五十年代,上海民盟支委(叶大密老师曾是农工党上海支委,大概孙先生记错了,这次会议应该是上海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会,不但是民盟的)去无锡开会,在游太湖的游船上,有人想见识叶老师的功夫,便用凳子向叶老师砸来,叶老师随手用一柄扇子,潇洒地将凳子粘住,随即又将凳子抛向其原来位置。极尽“断接俯仰”之能事,何等的玄妙高深!

 

66、“车轮两命门”解

 

  

  看杨家老拳谱,二水最早看到的是吴公仪编的《太极拳讲义》中的影印本和句读本。吴本拳谱,据称系杨班侯向全佑授拳之时,由杨班侯传授于全佑(下称吴本)。杨家拳谱,则一直密不可宣,杨振基1961年去华北局教拳,其母亲才将杨家长期保存的手抄本从箱底翻出来,交给儿子的。而杨振基直到1992年6月20日才公布于众。这期间,杨家的外姓弟子如董英杰等曾公开过杨氏拳谱,内容也与吴本大同小异。

  杨家虽几代不文,而拳论却较陈武诸家独成体系。二水以为,这大概与杨家早年在京城王府教拳有关。

  可是诸本拳谱中,文字多有隐晦不解处。董英杰似乎也发现了这一问题,但是,拳谱得自师父,已弥足珍贵,于不解处自不敢作他想,怕其弟子疑虑,于是乎特加印注,云:“以上各篇均先贤原文,词义显浅。读者自可体会,其难解者,再请教老师为善。” 先贤原文自不会错的,二水也只得自责功夫未到,无法悉悉领悟了。

  而诸本老谱《太极平准腰顶解》一则中“车轮两命门”句,则象是鱼刺哽喉,隐隐作疼之时,也顾不得先贤了。人分明只有一个命门,怎么会两命门呢?

  前不久,二水从金仁霖老师初觅得《太极拳手册》油印本。该本有何孔嘉先生于1953年7月1日汇编成集。何序云:“为助成田教师的宏愿,特将其平日讲授之精义以及宝藏之锦抄,汇集成册,分赠诸同志,以备析疑并希教正之。”

  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

  太极拳释义 田兆麟

  拳谱

  太极拳名称(又名十三势又名长拳) 田兆麟

  太极拳之七脚

  小册子的末叶有金仁霖老师的引语:“此本请大密先生向田兆麟先生处要来,所录拳谱系杨氏老谱,字句稍有舛误,已为校正。复手抄一本,以为他日与新谱合刊之用。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 金仁霖”

  同样也是先贤原文,内有《拳谱》系杨健侯传田兆麟的老谱(下称田本),字句稍有舛误,而文理简约清晰,面目亲和可人。阅读田本老谱,耿怀已久的疑虑也一一释怀,满身轻便起来。

  为此摘录田本“太极平准腰顶解 ”,与诸本作一对照,无论文词语意,自可悉心把玩,判若云泥矣。

  田本《太极平准腰顶解》:

  顶如准,故云顶头悬也。二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若平准稍有分毫之轻重浮沉,则偏显然矣!

   故习太极拳者,须立身中正,有如平准,使顶悬腰松,尾闾中正,上下如一线贯串,转变全凭二平,分毫尺寸,须自己细辩,默识揣摩,融会于心,迨至精熟,自能随感所应,无往不宜也。 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合则发放去,有如凌霄箭。滋养有多少,一气哈而远。口授须秘傅,开门见中天。

  吴本《太极平准腰顶解》:

  顶如准.故云顶头悬也.两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准.所谓轻重浮沉.分厘毫丝,则偏显然矣.歌曰:

  有准顶头悬.腰之根下株(尾闾至囱门也).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变换取分毫.尺寸自己辩.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合则入发出.不必凌霄前.涵养知多少.一气哈而远.口授须秘傅.开门见中天.

  

  田本文句多合义理,譬喻也恰得其解。细心辨析,便能了悟。就此段文字,较他本拳谱,可圈点处如下:

  1、田本“若平准稍有分毫之轻重浮沉,则偏显然矣!”较他本“立如平准。所谓轻重浮沉,分厘毫丝则偏显然矣。”自然是面目亲和的多。

  2、田本“须立身中正,有如平准,使顶悬腰松,尾闾中正,上下如一线贯串,转变全凭二平。”句,值得圈点。他本对“平准”两字没作进一步阐述,田本则以“平”与“准”为喻,讲明了“腰顶”的身法法则。

  “平”者,古代的衡量工具,类似于称盘,更象后来西方引进的天平托盘。“准”者,古时测量平与直的仪器。象是水准仪或泥工测量墙体是否垂直的绳线。“上下如一线贯串,转变全凭二平”何等形象。

  3、田本“分毫尺寸,须自己细辩,默识揣摩,融会于心,迨至精熟,自能随感所应,无往不宜也。”也亲切可人。他本“变换取分毫,尺寸自己辩。”语意隐晦。

  4、 “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此处,二水以为,田本借古代战场上的作战指挥车来譬喻太极拳身法心法的一体性。很形象,很生动。“纛”为指挥车上的插令旗的大杆,借喻人的腰轴。车轮两,自然是指前文的“二平”了。以心为令,以气为旗。何往不宜焉?!

 

 

67、动静这只鸡

  

  龙龙从二水学拳年余,开始领悟听劲。二水举“形”、“势”、“机”、“寂”四种情形,以古拳谱概析之,并一一喂摸,使其听而能懂。

  形则动而败势,当对或化之,对则以梢相牵,彼当自跌;化则以根相吞,彼自落空。

  势则动态已俱,先机得泄,当顺势而作为,或盖或吞,当顺其势之矢与量而论。去势则盖,失势则成形,当以形之法则应对。

  机则动静未明,其动念始起于心。其念之于身则势起矣。察机之动念,替替然于刹那间,梢节沾起,中节相随,如灵猫俘鼠,敷之其失动念。动念既失,茫茫然一片空白,动静由己矣。

  寂则阴阳了无分明,如猫打盹,不可造次,当如鱼诱,使之谗,引其动念。所谓一掤则松,五心相会,待其机势形发,伺机而动矣。

  几番触摸,龙龙皆能心领神会,独于“动静未明,动念始起”的机,了无感觉。或过之或不及,碰壁连连。曰:师父,形是土鸡,土鸡虽灵巧,黄鼠狼能捕鸡,势是黄鼠狼,黄鼠狼再精明,我龙龙也能捕获,寂是死鸡,不抓也罢了。这只动静之鸡,比黄鼠狼还狡猾,我抓不着......听者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