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准航母:血铅迷局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59:31
“血铅超标”是个陌生又熟悉的词汇。在中国,几乎每一起血铅超标事件背后都有一个污染的工厂。由于铅尘多漂浮在离地面一米处,因此儿童是最大的受害者。美国也曾经历过一段儿童铅中毒的高发期,但政府和卫生部门积极行动,大力宣传,甚至还发起过“全美预防铅中毒”运动周,喊出的口号是“保护最珍贵的资源——我们的儿童”。而中国日前发生在安徽怀庆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中,人们甚至连检测结果的真相都无法确定。
为何“血铅儿童”身边总有污染工厂
近年中国重金属污染事故高发。2010年相继发生了九起血铅事件,其中不少“血铅儿童”身边都有个若隐若现的污染电池厂: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渔箭镇上88名儿童相继在医院查出体内血铅含量超标,肇事企业用废旧蓄电池生产还原铅锭;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罡城镇辛安店吴家林村200米开外就是超威电池厂,全村居民血铅超标。今年年初在安徽省怀宁县的血铅中毒事件中,污染元凶也是蓄电池厂。为何这种本应是绿色的能源却一步步变成了黑色杀手?蓄电池如何跟铅发生的关联?
 

1月6日,一名记者在博瑞电源有限公司车间内采访拍摄。

1月6日,安徽省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在博瑞电源有限公司调查环境污染情况。
 
 
电池生产环节中产生铅易蒸发,形成尘埃进入空气
无可否认的是,铅酸蓄电池如今不论在交通、通信、电力、军事还是在航海、航空各个经济领域,铅酸蓄电池都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但铅酸蓄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容易产生有害物质,铅和硫酸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它们对作业者的危害也最为严重。中国目前已将铅中毒列入法定职业病名单之中。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的所有生产工序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以铅尘、铅烟为主的有害物质,少部分工序还有硫酸雾的溢散。蓄电池的电极板主要原料是铅,当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从而凝集为烟尘。铅的化合物粉尘,如氧化铅、硫酸铅等均会以粉尘的形式逸出散到空气中。因此,蓄电池厂的铅污染通常以蒸气、烟及粉尘形态进入人体。
蓄电池厂的铸片和装配,是最容易产生铅粉的环节
铅烟是含铅物质中对操作者危害最大的一种形态。在铅酸蓄电池生产工序中,铅合金配制、板栅制造、铅零件制造、铸造球(或切块)、化成焊接、极群焊接、端子焊接等工序主要以铅烟的危害性为主。而各焊接工序产生焊接铅烟的部位往往处于操作者的近前下方,高浓度的铅烟极易被操作者直接吸入。同时,铅烟可以在通风较差的车间空气中长时间留存。现有技术水平对铅烟的治理难度均大于其它形态的含铅有害物质。其中铸片车间和装配车间,是整个生产工艺中最容易产生重铅粉尘的地方。
铅尘和铅烟漂浮在地面约一米处,儿童最易被毒害
对周围普通人的危害,主要是因为铅尘和铅烟的排放。它们也是由铸片车间和装配车间的排风机排出的,有些沿着排水管道排出,里面全是铅沫。安徽省怀宁县的居民曾如此描述博瑞电源厂的铅污染:“现在窗户都不能打开,一打开全是灰,早上排放的时候都像下雾的一样”。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张功说:“铅中毒最先发现的人群往往是儿童,是因为铅尘飘浮在距离地面约1米左右的高度,而这个高度恰好是儿童的身高和呼吸高度。”此外,还有很多蓄电池厂偷排污水。2010年1月,在广东清远则良蓄电池厂,就曾有记者找到一个隐蔽的排污渠。大量的银白色沉淀物在该厂工人眼里属于“重铅”。工厂院墙的顶端,几台大型配风扇的扇面被大片白色粉尘覆盖。
 
中国血铅检查猫腻多
按照卫生部《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中规定,一般的医疗机构基本都具备检查血铅的资质,只要保证实验室干净、整洁,无铅污染源,检测所用仪器、耗材、试剂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有措施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而且卫生部也给出了统一的三种检测方法。但是在过去一年中发生的血铅超标事件的检验中,经常出现不同医院不同的检测结果而且相差非常显著,在凤翔、武冈等血铅超标事故中,甚至最后出现了当地医疗机构拒绝为儿童检测血铅。
 

1月6日,一名老人在博瑞电源有限公司门前向记者展示她家小孩的血铅超标检查结果。

专家认为由于抽血、化验的方法不同,对患儿的检测时间也有前后数天的差距,两次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也是有可能的。
医院检查血铅差距大,专家称“不确定因素太多”
安徽省卫生厅有关人士表示,为当地儿童检测血铅的两家机构都具有检测资质,两机构使用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也都是国家卫生部门认可的。对于什么样的医院可以检测血铅,卫生部规定:检验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培训能够熟练掌握血铅分析技术,通过盲样考核,严格遵守质量保证规程。实验室干净、整洁,无铅污染源。检测所用仪器、耗材、试剂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有措施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而主要的检测方法有三种:WS/T 20—1996 血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21—1996 血中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方法以及WS/T 174—1999 血中铅、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对于安徽这次血铅超标检测结果不同的解释,专家是这样认为的:“由于抽血、化验的方法不同,对患儿的检测时间也有前后数天的差距,两次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也是有可能的。”而且“铅的检测属于微量元素的检测,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
只要是安排的检查,结果出来都偏低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儿科专家也表示,人在日常生活中处在各种不同环境中,人的血液中肯定含铅。“在日常普查和门诊接诊中,即使是很健康的人,其血铅水平处于50微克每升以下的都会非常少,大部分处于60、70左右的水平。”而在媒体获得的安徽疾控中心检测结果汇报单复印件上,23个检测儿童中,血铅含量小于50微克每升的儿童居然有21个。对此医生解释说血铅超标孩子们脱离了当地血铅超标的环境,也进行食疗加快排铅,小孩子的代谢也比较快,所以短期内使血铅水平降下来。实际上,铅是已知毒性最大、累积性极强的重金属之一,而儿童铅吸收率高达42-53%,约为成人的5倍,而排铅能力只有成人的30%。就算其新陈代谢快也不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有这么大的差距。对于医院检测血铅,而结果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也并非第一次发生。湖南武冈血铅超标事件中,无论是武冈市人民医院还是武冈市妇幼保健医院,检测的血铅结果往往明显低于在外地医院检查的结果。而事发后一年,当地居民说再有小孩去医院查血铅,当地医院已经不给查了。[详细]
 
儿童血铅超标比重上升成为“国情”
据2004年全国儿童铅中毒调查显示,目前内地儿童铅中毒平均发病率为10%左右。2010年3月,由卫生部妇幼司、世卫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首都儿科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儿童铅中毒调查”显示,北京0-6岁组儿童中,有近7%的人血液中铅含量超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也曾经历过儿童铅中毒高发时期,但是政府和卫生部门积极干预,大力宣传甚至制定法律,在90年代铅中毒问题已得到显著控制,截止2006年数据显示美国儿童血铅超标率为1.21%,值得借鉴。
 

环境中的铅,可通过食物链、呼吸作用和接触等途径,都可以进入人体。汽车排放的尾气中也含有大量的铅。

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儿童血铅超标率也超过了一成。而在美国,2006年的儿童血铅超标率仅为1.21%。
环境中的铅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中国23.9%儿童血铅超标
在工业革命后,铅中毒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职业性疾病,很少危及儿童。直到1890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儿童医院的内科医生发现铅导致儿童瘫痪的病例。1924年研究发现,美国儿童事实上生活在一个"铅的世界"中,住房、玩具和家具中的含铅,油漆,食物容器和食物色素中含铅。生活中,铅污染的来源非常广泛,除去矿石冶炼厂、电池厂等工业污染源,环境中的铅毒也无处不在。燃料油、燃料煤的燃烧废气,油漆、涂料、颜料、彩釉、医药、化妆品、化学试剂及其他含铅制品的生产和使用都成为铅污染源。
环境中的铅,可通过食物链、呼吸作用和接触等途径,都可以进入人体。不合格的装潢材料、涂料,甚至铅笔、不合格的玩具等,都有导致孩子出现铅中毒的潜在危险。今年4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张金良研究员等人在《整体环境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指出,从2001年到2007年间,多个省份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儿童血铅超标的比重仍然高达23.9%;即接近每四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儿童血铅超标。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儿童血铅超标率也超过了一成。而在美国,2006年的儿童血铅超标率仅为1.21%。(据《财经》杂志)
70年代美国大规模筛查儿童血铅,发起消灭铅中毒运动
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1-5岁儿童铅中毒的发生率为85-97%,美国即有人提出应将儿童铅中毒作为公共卫生问题进行宣传教育。当时的美国健康、教育和福利部是预防儿童铅中毒的积极倡导者。在公众不断呼吁下,美国几个大城市开始进行儿童血铅水平筛查。同期美国国会举行多次听证会,迫使美国总统签署“含铅油漆中毒预防法案”。该法案规定,用于住宅建筑、玩具和家具的油漆含铅量必须在安全的范围内。该法案的通过标志着正式认可“儿童铅中毒是一公共卫生问题”。在2007年时,美国环保署推动了“全美预防铅中毒周”,为期一周的时间环绕着“保护我们最珍贵的资源——我们的儿童”主题进行各项宣导活动,其中包括教育父母与儿童认识到暴露于铅环境下的危险,许多州和社区还将给予免费的铅检验。环保署指出,美国在1978年时有1350万名儿童的血液含铅超标,如今1-5岁的儿童血液含铅超量则已减至31万人。而他们的目标是在2010年左右,将消灭全国儿童铅中毒。
 
铅酸电池生产企业一直被冠以“两高一资”,即高能耗、高污染、资源类。因为污染关系,关于铅酸电池生产企业与周围居民区的距离,国家早有明确规定。但每一起“血铅中毒”事件背后,几乎都有政府相关部门为追逐经济利益而纵容和鼓励设立高污染企业的影子。这个迷局一日未被解开,安徽怀宁228名儿童绝不会是血铅中毒最后一批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