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罗斯h 3d合集资源:读书识货方不错用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8:58:51

读书识货方不错用功

 

金克木先生有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书读完了。”初闻此言,觉得先生有些狂妄。事实上,他并非发此感喟的第一人,历史学家夏曾佑就曾告诉国学大师陈寅恪,书读完了,没得读了。当时陈寅恪很惊讶,以为先生老糊涂了。等到自己老了,先生才觉察到其中的道理:中国古书不过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先生进一步解释说,是两位老学者“看出了古书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也可以说是找到了密码本。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基于此,先生认为:“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者说必备的知识基础。”可见,他所说的“书读完了”,是指“必读书”读完了,并不包括可读可不读的书在内。

古人曾说:“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功夫。”有选择地读书,不仅可以避免浪费时间、贻误青春或被迷惑误导,还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新书每年层出不穷,加上网络读物,可供阅读的东西浩如烟海。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在文化产业化、快餐化的背景下,书(包括网络读物)固然不少,但多半价值不高,不少算是文字垃圾。这类看法或许有失偏颇,但的确不少书了无新意、缺乏深度,或炒前人剩饭,或东拼西凑,或跟风仿造,有的甚至胡编乱诌。所以,学子们总是喜欢请先生们开书单,原因也是怕走弯路、白费工夫。

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校方邀请校内外50位著名教授联合给学生推荐应读书目,出人意料的是,这些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先生们仅仅推荐了30种,全为中外名著,其中我国古代经典14种,几近一半。显然,在繁若星斗的文献典籍中,教授之选择不足九牛一毫,其用意在于授人以渔,引导学生打基础、抓根本,再用这些基本的东西去研究、解决新的或更深的问题。同样,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经常说一句话,要多读、反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作品,目的亦在于引导我们学会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分析和解决工作中可能遭遇的矛盾问题。无疑,二者都在强调基本知识点的重要性。

胡适在《读书》一文中讲:“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为他独尊,无人能及。”当然,不可能人人皆成为“理想中的学者”,但一专多能却是时代的要求。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军营,在平常大家忙于工作,精力有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坚持把公认的几十本书读好,推而广之,读其他书、研究其他问题就会很快、很容易得其要领,就可能做到博大;选择某一领域再使使劲,顺藤摸瓜,顺势而下,就可能做到精深。如此,人人都可以建构一座属于自己的学识“金字塔”。(许晓韧)《解放军报》201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