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ated monster: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几个误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32:02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几个误解

今天想到的几个问题,记在这里大家讨论!


1.高考不改,新课程无法进行。

这话本身没有错,但是问题是高考改了吗?事实上高考试题早就改革了,而且改的“面目全非”了。90年代及以前的地理高考试题是以考查知识储备量为主,记忆性的知识考查量非常大,这也就导致了整个社会都以为“要学好地理,就是要多记多背”。而现在的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而淡化了记忆性知识的考查。不服?看看近些年的高考试题,有几个题目能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开卷考试有能怎样呢?


(可参看本人前不久写的《现在结婚咋不买缝纫机了》)

当然高考作为一种笔纸型的测试,怎么改也无法全面考查学生。我们不能把新课程的改革成功与否全寄托在高考改革上。我们希望评价方式多样化,高考招生改革比高考试题改革可能更有利于新课程的推进。
2.新课程教学就是要老师尽量不讲课,让学生讨论呀,探究呀!
听说有的地方甚至规定老师一节课只能讲10分钟,其余时间都是学生活动。我个人觉得这个又是新的本本主义。“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灵’的万用妙方,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都有其运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地理教育学》20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132页)课堂讨论、小组探究等等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包打天下的。任何一节课的教学方法都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讲授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呀!它没有过时!即使在新课程下,有的内容也还只能用讲授法最好(不过讲也得看怎么讲哦,要讲的精彩,讲得有趣)。只是以往我们太依赖讲授法了,用讲授法来包打天下。
新课程并不是对以往地理教学的全盘否定,是要改变以往不好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好的东西要保留,而且要发扬光大。新课程中要注意创新!同时也要注意继承!
3.新课程每节课都要有“三维目标”

在各种杂志和网络中看了不少新课程的教案,几乎个个教案的教学目标都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写的。我敢打赌,没有哪个老师每节课的教案都这样写的!如果你真要坚持这样写每节课的教案,你过几天就会发现自己很多“套话”已经写了N遍,哈哈,这个我也敢打赌!这一年多来,我也听了十多节新课程的公开课,每次听课都会拿到一份该老师的公开课教案。后来收集多了,把这些教案拿来一看,哈哈,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写来写去就是那几句话,什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养成辩证的思维习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等等。我就纳闷了,十多节课教学内容都不同,为什么教学目标确实一样的呢?

事实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所谓三维目标是课程总目标,而不是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像我们基础教育有“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样一个总目标,但是不一定我们每节课都要落实“德智体”,难道地理课上也要做两个前空翻来锻炼体魄?因此,我们在教案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每节课都写“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这个总目标是不能忘记的。
4.新课程就是要上课用课件
新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但是并不是说每节课都要课件来教学。我们常常把课件也叫“CAI课件”,啥叫“CAI”?它是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缩写,意思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这玩意也只是一个“辅助”,哪能全靠它呢?好像不用多媒体就不叫新课程似地!

新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快速取得丰富的网络资源;地理学习重点的改变与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教师角色的改变;国际观的培养与科技整合实践;突破时空障碍,提供个别化的学习环境。也就是说这里强调的信息技术还不仅仅是课件的问题,其涵盖的范围比课件广得多哦。这里就存在两个曲解:①上课一定要课件;②信息技术就是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