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数字的读音:新华网评:纪录片《大国和谐》之宏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28:56

新华网评:纪录片《大国和谐》之宏评

2011年12月28日16:36我来说两句 (0) 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

  大国者,地阔而民众也。大国求变,难就难在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难以实现均衡的转变。中国尤甚,因为中国拥有从寒带到亚热带,从高原到平地,从沙漠到海洋的各种地理条件,这对以农耕、游牧、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发展,曾经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还因为中国有超过13亿多的人口,分属于56个民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居住在不同区域,使中国社会处于复杂的多元化状态。可以说,中国是火箭卫星与老牛破车并存的社会。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变化,总是具有从局部到全局,从单一目标到多元目标的特点。

  正在中央电视台四套播出的大型纪录片《大国和谐》,全面展示的就是中国30多年来发生的沧桑巨变,并力图探索中国今后的科学变革之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十年动乱之后,民心思变,但如何变?变成什么样子?几乎没人能说得清。但有一点是共识,那就是摆脱贫困,走向富足。小平同志的“不争论”、“摸着石头过河”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实践,于是中国的变化就沿着“生产力”标准这个目标开始推进。30多年后,翔实的数字和不容置疑的事实让世人惊叹:GDP增长7倍,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钢铁、煤炭、水泥等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于世界首位;外贸总额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达2.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中国制造正在造福全人类。对片中外国专家学者所谈中国成功的经验可概括为: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市场体系相适应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民众出于利益导向对改革的支持、大量廉价高质量的劳动力、广阔且极具潜力的市场、高效便捷的交通通讯基础以及基本稳定的社会秩序。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中国的成功。

  《大国和谐》并没有陶醉在炫目的成就中,而是提出了几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国人幸福吗?中国的这种变化还能持续吗?中国变化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片中画面中,栉次邻比的大厦中间,匆匆而过的人流与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流显示着繁忙与繁华;与此相对应的是茫茫沙漠边缘,破旧小屋中,那些失去希望的脸。繁忙带来的财富不一定让人幸福,但荒漠带来的贫困一定让人不幸福。变化带来了财富,却加大了贫富差距,财富使一部分人的幸福感增强,贫富差距却使另一部分人的幸福感减弱。资本向效益高的地区和产业流动的规律提高了资本的效益,也加剧了地区和产业收入差距的拉大,一次分配的差距随之拉大,同时资本性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更加剧了这种马太效应的趋势。基尼系数的不断升高在警示我们:公平和正义,人们有尊严的生活,是比GDP更重要的目标。公平和效率的平衡,再次成为社会的稳定器。财富和幸福的悖论开始困扰着人们,人们在关注财富增长的同时,更加关注财富增长能否带来幸福。

  GDP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固然使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中国也为这种增长付出了难以承受的代价。首先,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对能源需求的迅速增加,年耗能在30亿吨标准煤以上,远远超过国内的生产能力,也超过了资源储备的潜在供应能力,2010年,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达52%,进口超过了2.2亿吨;其次,环境的污染在加剧,这不仅是因耗能增加而加大的排碳量,还因为许多地方为迅速摆脱贫困不惜以环境为代价,发展被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淘汰的高污染产业,结果严重污染了自身生活的环境,付出了可能要几代人才能偿还的代价;第三,出口导向的生产方式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不断提高,风险也随之加大,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国际需求减少,极大地影响了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极深刻的教训;第四,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3亿多农民进城务工,为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廉价的劳动力,使低附加价值的加工业能持续发展,但这种人口红利行将结束,因为农民工工资待遇的提高已成为趋势,而且农民工的供给也日渐减少,不可避免的成本上升已使原有的生产方式难以为继。

  面对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中国怎么办?从老祖宗哪里找不到答案,从发达国家也找不到答案,答案只能是一个字:变,按中国的具体情况去变。片中展示了中国高层对中国向何处变的共识,那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能让人民过上富足、有尊严的生活为目标,以开拓创新、优化结构为重点,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片中强调了几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和谐,第二个是创新,第三个是绿色。

  在现代社会中,少数人的利益,弱势群体的利益一样需要维护,无论什么人,只要他不违法,他就拥有与其他人同样的权力。社会和谐的本质就是要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能在一种机制下,实现均衡发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制呢?看片中介绍的广东扶贫方式:把扶贫款作为银行贷款的保证金,让银行直接贷款给农民,让农民用于发展生产。这看似简单的方法,却解决了两个长期困扰扶贫工作的难题,一个是商业银行资金安全问题,使商业银行愿意把款贷给农民;另一个是使农民成为负债的经营者,而不是没有责任和风险的单纯受益人。公益行为与商业行为在这种机制下实现了和谐。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个例,但我们可从中看到和谐机制逐步形成过程。在“十二五”规划中,构建和谐机制显然是一个重点,如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和谐、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和谐、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的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等等。和谐的概念不仅已经深入人心,而且正在转化为实际行动。和谐机制是由政策法规、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教育体制等组成的,和谐机制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但《大国和谐》告诉我们,坚冰已经打破,航向已经指明,而且开端良好。

  中华文明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土地之中,既创造了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又使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沧桑。中华文明再次复兴时,必然要吸收当代世界文明的精华,推动中华民族再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要诀在于创新,包括政治创新、经济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大国和谐》所展现的创新,在政治上是把能让人民有尊严的生活作为执政的理念,在保持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下,通过立法保障个人财产,努力创造一个起点公平,使人人都能通过参与竞争而改善自己的生活;在经济上实行多种所有制并存,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制度,这种制度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中,经受住了考验;技术创新包括管理创新,体现在前沿科学的发展和企业效率的提高,取得的成果已是有目共睹;文化创新的最大亮点是在文化产业化的大趋势中,利用网络等现代技术去弘扬传统文化,并同时汲取世界文化精华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引进、消化、吸收造就了成功的三十年,但当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前列的时候,创新力度不够,就会遇到越来越多无法突破的瓶颈,迟滞全面的发展。

  钱和环境是一个悖论,在温饱问题还未解决时,人们肯定会为钱而牺牲环境。这不仅是因为吃饭是天下第一大问题,而且还因为环境的恶化是渐变的,而钱是现实的。中国还有一个多年的弊病,即许多官员为追求GDP的增长而不顾环境的恶化,这与对官员的考核制度有关。当环境污染超过自然的净化能力时,人们受到了惩罚,并花费更大代价来治理环境。牺牲环境的发展是对后代的欠账,因此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走不通了。要治污,先治官。绿色GDP指标的提出,改变了官场竞争的规则,具有积极的意义,虽然在道德层面总让人觉得不那么高尚,但结果是第一位的。

  今天的中国处在一个新的拐点上,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问题必须用变来解决。“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就是变的方向,改革、开放、创新仍然是变的主要手段。这就是《大国和谐》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