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子的读音: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06:53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的逐步推进,我国的课程管理不能再是“大 一统”的体制,这种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单一的课程体系不能充分涵盖地区的差异,不能真正做到困材施教,因此课程开发应该体现层次性,这是大势所趋。我国部分学者把课程划分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三个层次。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标准》及统一的教材已经开始启动,但由于课程统一,各地差异很大,仍然出现许多的不适应,第一,出现国家课程与办学条件的不适应,第二,出现国家课程与师资条件的不适应。第三,出现国家课程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第四,出现国家课程与地方发展之间的不适应,因此;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必须同步跟上来,各地也正在积极地尝试与实验,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开发的难点,一般来说,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全体教师、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1]它使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呈现“三位一体”的态势,具有了强大的优势。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种趋向,它能拓宽课程范围,适应个别差异,呈现最新动态,发挥创新意识。但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注意背景分析
  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要严密科学,又要符合实际,要对学校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进行详尽的分析。就学校内部来说,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分析:①教师的素 质和态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其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教师的素质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因素。在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分析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而且要分析教师在专业领域之外的才干、兴趣、爱好等,以便各尽其才,目前,大部分教师认为课程开发是国家的事情,是学校领导的事情,他们对自身的定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不是课程的开发者。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导致角色的转换,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等,从而使某些教师感到没有把握,因此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②学校领导的态度与组织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学校领导的认识要到位,态度要积极,可以说这是校本开发的前提,只有学校领导重视了,才能想方设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外,校本开发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学校领导要加强组织管理,包括宣传、确定目标、组织实施、校本课程 的评价等等。③学生的实际。任何课程的宗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一样。校本课程是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的,具体他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年级之间、学生群体的状况是有差异的,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兴趣、爱好和已有经验出发,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智力发展、身体发展及存在问题 出发,来确定目标、并组织实施。④学校经费等资源状况。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要注意学校的资源状况,资源状况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经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尤其要涉及到学校经费的预算,以及如教学设施、图书资源和网络等信息资源的分析。
  第二,要把握好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基点
  以学科为中心、学生为中心、社会为中心仍然是校本课程的三个基点,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相对划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其课程的体现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主张以有组织的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点,依照学科结构组织学科知识,使学生由易及难、由简及繁、由浅及深地掌握学科知识。它强调了学科知识的逻辑性;连惯性,学习过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课程管理比较容易。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其课程的体现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认为以学科中心为基础的课程基本上没有体现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已有经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科分得过细,偏重书本知识,以学生为中心为基础的课程,不注重课程的编排顺序和范围,注重课程的综合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在这里,学科知识将成为学生探索某些问题的一种工具,如研究性学习。它体现了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已有的经验,充分考虑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可以重点发展学生独立研究和自学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以社会学习论者的观点,主张以社会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点,认为这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课程内容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和人类面临的社会问题。学生从中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初改造社会,它强调了课程与社会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实用性和适用性,加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中可以看出,以学科为中心、学生为中心以及社会为中心的课程开发,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特点,但同时也暴露出各自的偏激之处。目前,中小学所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学科中心、学生中心以及社会中心仍然是三个基本点,在开发过程中,要充分把握这三个基本点,吸收它的优点和特点,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学校实际以及学生实际,在校本课程的实际开发过程中,保持课程的平衡。
  第三,要注重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后,其效益如何?质量如何?如可行性、相容性、优越性、相对的深度和难度等,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进行及时的评价,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应该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二是学生学习校本课程后的学业和能力评价。一般来说,对校本课本身的评价是为学校领导、教师修正和完善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等提供依据,因此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要把握以下几方面:①课程目标评价,即校本课程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预期目标是否有效?咖程组织评价,即是否选择了最恰当的课程组织形式?是否选择了最恰当的课程内容?③ 课 程实施评价,即是否选择了最恰当的教学方式?④评价的再评价,即是否选择了最恰当的评价模式?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始终,特别要注重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这关系到校本课程的长远质量。至于学生学习课程后的学业和能力评价,它是反映校本课程质量的晴雨表。要努力建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力水平,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一言以蔽之,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校本课程评价的核心标准。
  第四,要注意解决几个认识上的问题
  第一,不能把校本课程等同选修课和活动课。校本课程要体现在课表上,应该是很正规的,国家课程强调了共性,而校本课程强调了个性,这应该是比较完善的课程整合,可以真正体现因材施教。不能把校本课程当作兴趣课、选修课和活动课来对待,把它当作一种补充。第二,不能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增加学生负担联系起 来。有 许多老师可能会认为,目前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经很重了,在一片减负的叫喊中,校本课程开发不是更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吗?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问题、操作问题。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大多是人为的因素,校本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式,要真正体现在课表上,要求在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重新分配课时,这不会增加学生负担。第三,校本课程开发不能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槁。要利用校外资源,借梯上墙,借“鸡”生蛋,水涨船高,要联合同一地区同类学校共同开发,实行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