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的读音:雪花那个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2:57:08

雪花那个

雪花飘飘……

23点,我和老K先生踏着嘎吱作响的薄雪,从教学区走到宿舍区。望着飘飘洒洒的细密雪粒和雪花,相顾而言:看样子明天又不通车啦!

站在宿舍的走廊上,我燃起一支烟,静静地望着面前灰白色的世界,回忆起来此从教的第一个冬天,放寒假前夕,站在现已拆毁的那座木楼的栏杆前,独自在无灯的夜色中看雪的情景……如今时过境迁,景色虽相似,心情迥异矣!

早晨醒来,撩开窗帘,果见外面银白一片,树枝、树冠上都顶着厚厚的一层积雪。于是,且放宽心,睡个“回笼觉”再起来。洗漱毕,套上雨靴,走出门去。一脚踩进雪地,不觉惊得嘴巴合不拢了——靴子差不多全没进雪中了,没一尺也有八寸厚!在我们这里,这个记录肯定是要“载入史册”的啦!省道上的积雪也有五六寸厚,见不得半辆车子的踪影!还好,那不是火车开过来了吗?——皖赣线还没阻断!

很自然的,想起了2008年的雪灾。我问门卫:“2008年的雪比这厚吗?”门卫说:“不,2008年的雪没这么厚!1998年还差不多。”1998年?我想不起来了。2008年我却记忆犹新。之所以还问门卫,是因为下雪时我已离校。当时我儿子正在县中读高三补习班,我就去了县城陪儿子。那天期末考试结束,天下着雪,我们决定再住一个晚上。没料到那一夜的雪下了那么厚,街道和公路上的雪都在五寸以上吧。怕天不晴,我和儿子就沿公路步行了18公里回家。——这不算什么,有些学生回家,步行三四十公里呢!

根据对春夏秋三季天气现象的观察,我知道2010年的天气,整体比2009年迟了约半个月(一个节气)!立冬时天气还挺暖和的,有人就说了:“今年可能又是暖冬。”我说:“别急,没到时候。冷的日子在后面呢!”果然,小雪之后,气温骤降,严寒来临。第一场冬雪之后,又接二连三地下了几场雪,中途几乎没有回过暖,冷得人们叫苦不迭。这不,又下起了这么“罕见”(这个词不知用得是否恰当)的大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我最喜欢毛主席写的这首《沁园春.雪》了,每到雪天就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我并未见过“北国”的雪景,但我们“南国”的雪景也一样壮美,一样值得讴歌!

“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望飞雪漫天舞,巍巍丛山披银装,好一派北国风光!……”我没到过东北,我想象那地方应当整个冬季都如《林海雪原》中所描述(展现)的那样吧?外人看起来很美,身处其中一定很艰苦,少剑波、杨子荣们若没有一点“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一定会被严寒击垮的!……

还有一个经典唱段是歌剧《白毛女》中的“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除夕风雪中,杨白劳回到家中,给喜儿扎起了红头绳。那优美、欢快的旋律令人难忘!其实对杨白劳、喜儿父女来说,生活的艰苦根本算不了什么,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值只有最基本的两个字——平安!可惜这样的要求都不能得到保证,家破人亡的结局在等着他们.。“旧社会把人逼成鬼”,实在可恶!

有人总喜欢感叹:哪有这么冷的冬天?哪有这么大(厚)的雪?从来没见过!年轻人这么说还可以,中年以上的人就不能这么说了!我小时候就常听大人们讲从前的雪多么厚:打开门,雪像一堵墙阻住出路,只好打雪洞出去。幸而我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但我确乎记得,零下十度是常有的。妇女们到池塘边洗衣服,洗衣槌敲不开厚厚的冰,要用斧头背才能砸开一个冰窟窿;儿童们在厚厚的池塘冰面上滑行、摔跤(冰面下水深可达三四米呢!)……

那时候除了偶尔看几场电影和戏外,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一到雪天,大人小孩都喜欢“放飏灯”和“赶飏灯”。“飏灯”其实就是“孔明灯”,但我们这里没有“孔明灯”这个说法,“飏灯”的外观也跟孔明灯不一样。“飏灯”通常用四张白纸糊成,大的用八张,也有十六张、二十四张甚至三十二张以上的。其四面均是由一个顶角朝上的三角形加一个底朝下的等腰梯形构成,边缘粘糊在一起,中空。灯身不需借助任何支架,底口粘上一个竹篾扎成的圆形“灯络”,灯络中央用铅丝做个架子放燃料。糊好后,一人站在高处拿住飏灯的尖顶使灯悬空,两人拉开飏灯的四角(位于灯体中部)使灯伸展开,一人在灯底加固燃料并点燃。起先燃料采用松明(以斧背捣烂后使用),后来广泛采用饱蘸煤油的棉花球(叫做“煤油球”)。当油气将灯体熏得鼓胀时,拉角的、拿顶的先后松手,点火的捧着灯络,试着将灯体往上推一把,大多时候飏灯会趁势轻盈地升上空中,并顺风飘向远方。有时火候未到就多捧一会;有时油量不足,燃料烧完飏灯也没上去,就需要重新准备更充足的燃料再放。

当飏灯升上空中,人们就大声欢呼着:“飏灯上去了!飏灯上去了!赶飏灯去啰——”撒腿就去追赶飏灯,赶回来又继续放。有时飏灯去得太远,便无法追回。有时飏灯降落时人未赶到,飏灯会被未熄灭的火烧掉。有时飏灯升空时遇风倾斜,或者火力过猛,会在上升途中自燃烧毁。有时飏灯会飘到邻村、甚至隔了几个村才降落,常会与外村人抢飏灯而发生打架。我小时候很“娇惯”,大多只看不赶,但在高中毕业后曾有一次在黄昏中与同龄人一起“赶飏灯”的记忆,很美妙!

大号的飏灯往往还用长长的铅丝挂上一串几盏、十几盏不等的小灯,在夜幕降临时分放上天空,一村人站在村头欣赏那在空中移动的一串“红星”,美妙极了——那时大家都只静静地站着欣赏,直到看它消失在天边,并无一人想去“赶”它。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人们的护林防火意识比现在还强呢,所以放飏灯一定要等到下雪以后,并且山上有一层积雪的条件下才可以。否则因放飏灯而导致走火烧山,那责任可就担当不起喽!

公元19769月,中国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了!一个月后,在农历九月里,突然降下了一场厚厚的大雪,尚未开镰收割的双季晚稻被埋在了白雪底下。那是我记忆中下得最早的一场大雪。

记得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一年冬天特别的冷,雪下得特别的厚!大雪过后,人们突然发现:活跃于檐前屋后、村庄内外、田头地边的麻雀、喜鹊、乌鸦,统统不见了踪影!大约过了十来年,才有一只、两只……越来越多的麻雀重新出现。而喜鹊和乌鸦,至今也没有再回到我们的身边!

我喜欢雪,也试着写过一些咏雪的诗句,如“条条道路结银带,山山松竹披玉衣”、“枝枝涤尽人间垢,朵朵荡就新世佳”之类。2010年第一场冬雪后,有感于不同地点不同雪花的不同命运,我写了一首《雪花啊,你该降落何方》,发布在安徽文学网上。后来,又见雪生情,产生了新的感慨(未发表)——

……

雪花,她是多么的纯洁!

然而,她没有力量改变这个肮脏的世界!

她只能给人带来一时的精神愉悦,

有时甚至不能保住自身的纯洁!

 

雪花,只能把地面的肮脏

暂时掩盖在她的纯洁之下,

却无力让地球上的肮脏云灭烟消!

一旦温度升高,冰雪融化,

大地仍旧露出他肮脏的本来面貌!

 

满怀无奈,来时漫天飞舞的雪花,

离去时不声不响,悄悄,悄悄……

 

雪,无声地下着……

还是毛主席的诗词写得好:“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英国诗人雪莱说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哦,雪花那个飘……

                     (写于20111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