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新手世界设置:智哉智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19:21

 

    如果你翻开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你会为其中的英雄好汉流连忘返。那么我问你最喜欢谁?你会选哪一位呢?我告诉你我会选他:鲁智深!您也许会说了,我知道你选他是因为武艺高强,为金翠莲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在相国寺用神力倒拔垂杨柳;要不是他义气深重,挺身而出相救素不相识的金氏父女、刘太公女儿,千里护送林冲,大闹野猪林;可能您说的都在理,不过我最欣赏鲁智深的是他过人的智慧!
    他的智最先表现在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你注意了吗!他先不露声色地让杀猪郑屠消耗体力,呵呵,您先给我切肉吧!别忘了是三十斤哦!先切瘦肉,再切肥肉,最后切软骨。鲁达也在心里偷偷地乐,天晓得切软骨干什么啊?就是叫你累个半死!然后呢,我再收拾你!请记住啊,不是教训,是收拾!因为像镇关西这样的败类抢男霸女,无恶不做,真是恶贯满盈。我要为民除害!好了,解决了他,我去出家。反正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出自元曲《寄生草》: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曲词洒脱慷慨,曲中所描写的人物,便是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这出戏是《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记住哦,他已经是智深了。他的智再次发威了:醉打山门!这可是在大名鼎鼎的五台山啊!文殊菩萨的道场!聪明的你看出了吗?他真的是醉了吗?没有!我就是看不惯佛门的一股歪风邪气!请注意了,五台山是北传的大乘佛教,大乘教提倡的是众生平等,普度众生!我来到五台山后看到的却是偏见和狭隘,不仅是容不得我一个鲁智深,而且你们把经文都念歪了!天天躲在寺庙里盲修瞎练,你们看到这混乱的世道和水火中的众生吗?你们还有一丝的怜悯和同情吗?出家不是没有了社会的责任!不是逍遥在了红尘之外!我虽然是个赳赳武夫,却还要为世道鸣个不平!替天行个大道!你们呢?难道我也要像你们一样成为众生接济的寄生虫?!我才不干呢!你们不要我喝酒,我偏喝个痛快!我是借酒发威,打烂你们的山门,因为你们的大门一直紧锁关闭,哪里有佛门一丝一毫的宽容和慈悲?!智深的醉打山门好比禅宗的斥骂与棒喝!在近似无理与癫狂的背后显现的却是深湛的智慧和无尽的禅思。
    醉打山门是他从鲁达到智深的一次心灵飞跃,超脱的他接下来就要普度众生了!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在大相国寺酸枣门外倒拔垂杨柳折服了冥顽的泼皮,竟然收束了他们不羁、昏昧的心灵,导向他们走向正途!这些人最终大部分都随智深上了二龙山。武松做了行者后,也来入伙。呼延灼连环马为徐宁所破,投奔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惹出事端,于是有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聚义,攻打青州。宋江引梁山泊头领下山增援,成功后一众人等同上梁山。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当然把他们视为反贼的人一定是那些为朝廷助纣为虐的不耻之徒,在那个昏乱的帝制时代,把人民的生命视同蝼蚁践踏,把国家的利益与尊严弃之不顾。民贵君轻、水可覆舟的先贤语录已被他们抛到脑后,疯狂的贪婪和剥削反而促使人民的觉醒与英雄的诞生!
    朝廷在慌乱惧怕之余使出了招安利禄的手段,因为大部分头领英雄本来就是朝廷的中坚力量,再加上传统儒教忠君的枷锁,终于使聚义厅变为了忠义堂!而在菊花会上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宋江接受招安的就是智深、武松和李逵。本来智深对宋江的名闻天下一开始就存有怀疑,并不像别的英雄好汉那样盲目崇拜,他是抱着相信事实不信传言的客观态度对待宋江。请听他的肺腑之言:“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趁罢。” 说得多么爽快!可是宋江一派势力雄厚,那个李逵是宋江的铁杆粉丝,他反对招安并不算数!
    智深、武松孤掌难鸣。梁山归顺朝庭平定辽国后,鲁智深重上五台山谒见智真长老问询前途,智真长老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后来,宋江征方腊,大战乌龙岭。鲁智深追杀夏侯成,却迷路入深山;得一僧指点,从缘缠井中解脱,生擒方腊。宋江大喜,劝智深还俗为官,荫子封妻,光宗耀祖,智深说:“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宋江又劝他住持名山,光显宗风,报答父母,智深说:“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
    宋江等凯旋,夜宿杭州六合寺。智深听得钱塘江潮信,信中顿悟,道:“‘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于是沐浴更衣,焚香打座,圆寂而逝,留偈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朝庭因其有擒获方腊大功,加赠鲁智深为义烈照暨禅师。智深是先知先觉者,他的反对朝廷是自觉,而非被动的“造反”。
    他与生俱来的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忧国忧民决定了他选择的一条匡扶正义、普度众生的觉悟之路。他的一生无怨无悔,勇往直前,无牵无挂,自在洒脱!真是应了那首《寄生草》所歌咏的一点真如自在,万般万物不羁!那方是人生的大智慧!都说他是莽和尚,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智深”,最后的大彻大悟和坐化,充分体现出他才是水浒中真正的明白人。
    智哉智深!在他的时代以他的特立独行谱写了一篇壮丽的诗篇!我们看到智深的嫉恶如仇并非武松的滥杀无辜和李逵的杀人如麻;智深的仗义疏财并非晁盖的积蓄势力和宋江的笼络人心!智深的替天行道并非林冲的逼上梁山和宋江的仁义忠君;智深的智慧善巧并非吴用的谋略伎俩和公孙胜的妖魔鬼样;智深的勇猛豪迈并非董平的无德无行和周通的欺男霸女;智深的率直无畏并非李逵的低能粗鲁和孙二娘的胡作非为!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必然!在他身上你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牵强和做作,这就是鲁智深!
    在渭州为了等候金老父女安全远去,鲁智深寻思着坐守了两个时辰;在桃花村痛打了小霸王周通后,他劝周通不要坏了刘太公养老送终、承继香火的事,“教他老人家失所”;在瓦官寺,面对一群褴褛而自私可厌的老和尚,虽然饥肠如焚,但在听说他们三天未食,就即刻撇下一锅热粥,再不吃它!这对人类苦难情状真诚入微的体悟,是《水浒》中真正用感觉来写的句子。这些琐细的动作,象是一阵和煦的微风熨贴地吹拂过受苦者的灼痛,这种幽微的用心,象毫光一样映照着鲁智深巨大身影,让我们顿见他额上慈祥的皱纹。这一种救世的怜悯,原本是缔造梁山泊的初始的动机,较之后来宋江大慈善家式的“仗义疏财”,鲁智深这种隐而不显的举动,才更触动了人心。
    你或许会说他是个酒肉和尚啊!不管如何,到底属于犯戒!这又如何解释?其实鲁智深形象在后来被接受的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原著作者始料不及的变化。就是在后来一些人心中,出现了一个文化化的鲁智深,哲学化的鲁智深,再准确点说,就是狂禅化的鲁智深。
    说到狂禅,这是个大题目,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在下这里只能粗略地说一下:狂禅是由南宗禅发展而来的,禅宗中土六祖惠能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说,认为人能成佛的根由全在自心,即心即佛,佛性就在你我心中,一旦明心见性,悟了,那就是成佛了,什么拜佛祖、菩萨、观音之类,什么持戒、禁欲、坐禅之类,统统可以免去,要一心能顿悟,那便成。由这种想法再跨出一步,自然便是反对一切清规戒律、反对一切偶像崇拜,有不少禅师的行事便成了这方面的“光辉典范”:如有位圆悟禅师,爱鼓吹“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房,为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的“事事无碍如意自在”论,只要心中有佛性,啃猪头、逛妓院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根本就不是问题;还有位酒仙遇贤禅师没别的正经修行,成天就喝酒,醉了就唱,唱的一首偈子说:“……醉卧绿杨阴下,起来强说真如。……一六二六,其事已足;一九二九,我要吃酒。……只要吃些酒子,所以倒卧街路。死后却产婆娑,不愿超生净土。
    何以故?西方净土,且无酒酤。”看,多潇洒,没酒喝就不行,西方净土也不去;又有位嵩岳元珪禅师讲过:“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疑混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惛荒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只要“无心则无戒”,什么事儿甚至世俗意义上的恶事都可以干。总之,什么清规戒律一概不理,简单一点说,就叫做:“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其实能有“佛祖心中留”这就算客气的啦,不少禅师连佛祖都不要了。不光是佛祖,连带什么菩萨、观音、罗汉、达摩等等通统滚蛋,有位德山宣鉴禅师一把火烧了经卷,后坐在孤峰顶上放言大骂:“达摩是老骚胡,释迦老子是干屎橛,文殊菩萨是担屎汉,等觉妙觉是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 ”
    德山宣鉴禅师经这一番“壮举”后名头大响,此后的禅师种种呵佛骂祖的事儿也都跟上,有的禅师拿佛像来烧火取暖,有的禅师说当年如见到佛祖就一棒打死喂狗,有的叫喊说要让文殊、普贤菩萨扫床叠被,有的干脆就宣称,要“见佛杀佛,见祖杀祖,见罗汉杀罗汉。”……反对任何清规戒律,反对任何偶像崇拜,率情任性,惊世骇俗。这些就是狂禅。这一狂,所有的外在束缚全没有了,心灵达到了空前的解放,生命达到了一种极致的自由。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从鲁智深身上读到了狂禅意趣。《水浒》中的鲁智深饮酒吃肉,杀人放火,不受任何约束而终成正果,这正深合狂禅的精神,尤其是他大闹五台山那段,在人们眼中已成了一个旺盛苦闷而渴望自由张扬的生命寻求解脱的象征。
    另外,《水浒》中的一些叙述,确实也提供了和狂禅联想到一起的思路,如第五十七回中,有一首鲁智深的出场诗:自从落发闹禅林,万里曾将壮士寻。臂负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杀人心。欺佛祖,喝观音,戒刀禅杖冷森森。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第九十回,宋江和鲁智深来见智真长老,长老一见鲁智深便道:“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鲁智深默然无言。第九十九回,鲁智深杭州六合寺坐化前,作偈道:“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最有意思的是第五十八回,宋江与鲁智深第一次相见时道:“江湖上义士甚称吾师清德,今日得识慈颜,平生甚幸。”“清德”“慈颜”云云,用在杀人放火的鲁智深身上未免可笑,这固然可以理解为此处是宋江顺口掉文,但结合上引几段来看,说作者此处是有意调侃也未尝不可,再进一步,从中品出狂禅意趣也未尝不可。
    明代中后期的思想家李卓吾,就是从鲁智深故事读出狂禅精神的文化名流的代表。在容与堂本《水浒传》的批语里,他对花和尚的赞扬可说无以复加,称鲁智深为“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对他的使气任性赞不绝口:“此回文字(指大闹五台山)分明是个成佛作祖图。若是那般闭眼合掌的和尚,绝无成佛之理,外面尽好看,佛性反无一些,如鲁智深吃酒打人,无所不为,无所不做,佛性反是完全的,所以到底成了正果。”在“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一回中,凡书中写到鲁智深狂喝酒、猛打人、骂和尚、吃狗肉、打折山亭、毁倒金刚、大呕吐等行为之处,李卓吾都连连在旁批上“佛”字,就连写到鲁智深赤着脚一道烟走到佛殿后撒屎时,李卓吾也照样毫不吝啬地在此批送了两个“佛”字,在这一回里,李和尚(李卓吾自称)前后奉送给花和尚的“佛”字,大约不下几十个,一句话:“率性不拘小节,是成佛作祖根基。”
    又如《红楼梦》中的宝钗,她对本文开头引的那支《寄生草》甚为欣赏,赞它“极妙”,那么这位大家闺秀欣赏的是什么呢?肯定不是吃了半条狗腿、连喝十数碗酒、露出一身花绣使一回拳脚、打得满堂僧众差点卷堂大散这类行为本身。那么又是什么?就是上面所说的这种狂放行为背后的那种真性情的发露;不为任何外物所限的狂禅精神;是一种生命的奔放与飞扬。也许宝钗这端凝持重的大家闺秀的内心底层,同样流动着对这生命的飞扬自由的赞叹与渴望吧?其实何止是宝钗,这种醉闹五台山、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背后的冲决网罗的狂放与解脱,召唤的其实也正是随世俯仰的红尘众生心底,一种对生命自由的永远的梦想与追求。
    写到此,一个真实、清楚的鲁智深已经站在我们面前。他的大智大勇,无私无畏印证了他一生的神圣与庄严,让后世的我与仰慕他的人每每想起世间曾经存在这么一个伟大、独特的僧人而心驰向往,赞叹称奇。“花和尚”的“花”并非因背上刺有花绣,更不同与王英、周通之流的贪色滥淫,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智深的生命虽然显得短暂和渺小,但他用他的行为和方式在历史之崖开出了一朵绚烂、多彩的奇葩。他不仅获得了施耐庵的青睐,也让后世的人顶礼敬仰。他是我们咀嚼不尽的陈年佳酿;青梅煮酒的永恒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