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与精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26:2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2010-02-01 20:14:04|  分类: 教学论文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教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与困境,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构及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因此,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教育,困境,出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整体面貌,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综合工程,所涉及的问题艰巨而复杂,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与切入点成为当今时代所需。当前,农村教育无疑是重中之重,江泽民曾经明确地指出了农村教育在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意义,他说:“特别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我国十二亿人口中,八亿多在农村。广大农村人口是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大问题。”[1]因此,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对树立科学发展观、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农村教育的重大意义

农村教育对中国社会特别是对农村社会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得到人们的首肯与认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乡村教育家针对我国农村的现状而对农村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描述与理论探讨,如晏阳初就认为解决中国农民患有的“愚、穷、弱、私”四大疾病,舍乡村教育而无他途,陶行知也认为乡村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与“立国的根本”,傅宝琛则说:“乡村教育,是各种乡村问题的先决问题,各种乡村事业的基本事业,无论是消极的改革,或积极的建设,都离不开教育。”[2]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把“三农”问题的解决作为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在此情形下,农村教育的重大作用与意义更加凸现。

(一)农村教育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直接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现代化建设与社会稳定,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但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同其他先进国家相比还处在比较落后的水平,从而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最重要的是教育,教育是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特别是农村教育。由于对农村教育的忽视而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落后或缺失,其后果是土地的荒芜、沙化或退化,森林大面积的滥砍滥伐,水土的大量流失,农业环境的恶化及农业技术人员的匮乏与农村生产力的低下等,我国农业由于这些因素而形成的残破状态不言而自明。相反,如果重视农村教育,积极向农村人口传播先进的农业科技,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引导农村人口爱护与保护农业发展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将是另外一番新局面。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认识到,农村教育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教育脱离农业,是空洞的教育,是无效益的教育;农业脱离农村教育,就失去了发展的潜力,就必将陷入困境。”[3]

(二)农村教育是改良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先决条件。教育与经济相辅相成、紧密相联,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与方向,教育推进经济的发展,如果离开教育,经济不能发展或只能是空中楼阁。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据国家统计局1989年对67000户农民的调查,文化程度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是:文盲户442.84元,小学户542.96元,初中户616.30元,高中户639.84元,中等职业技术户740.9O元。”[4]农村教育程度的高下与农村人口收入的高低成正比,无疑说明了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的各级各类学校及推行的农村教育政策与措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农村社会中,文盲和半文盲在农村人口中还占有较大比例,“全国4.6亿农林牧渔业劳动者中,文盲和半文盲有1亿多人,占22.7% ,小学文化程度2亿多人,占45.5%。”[5]农村教育的落后影响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通过农村教育对农村人口实行经济训练,以此改良农村社会,创造农村经济生活宽裕的美好图景。

(三)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方法。农村人口素质主要包含技术技能、理论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等,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农村人口走向现代化的问题。在我国农村社会,由于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封建意识的残余及生态文明和管理意识的薄弱,农村人口素质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目光短浅、因循守旧、缺乏现代民主观念与法治意识、封建迷信、赌博、吸毒、农业科技素养低下以及来到城市后与城市不相适应等现象时有发生,所有这些,其根源就在于农村教育的落后。在我国农村,“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屡禁不止,如封建迷信、赌博、吸毒、打架斗殴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农村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不适应,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不高则是根本原因。”[6]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振兴农村教育,促进农村人口向更高文明形态进化,使农村人口承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重塑农村人口基本人格现代化范式,使农村人口掌握现代技术与技能,加强农村人口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等已经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二、我国农村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教育经费得到全面落实,农村师资队伍得到巩固与强化,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突飞猛进,可以说,农村教育无论是从教学体制层面还是教育体制层面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转型。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农村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农村教育教学结构单一,管理不到位或管理机构形同虚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基础还非常薄弱,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地方还是把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而忽视素质教育等等。具体而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教育还面临着以下诸多的困境与问题。

(一)农村人口缺乏乡土之爱而轻去其乡。城市与农村相比,有着许多天然的优势,城市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及网络设施等成为某一区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而相比之下的农村则处于保守与落后,封闭与贫穷的状态,再加上国家行政政策的干预,如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制约,户籍制度的阻碍,农村人口较难流入城市,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人的可能重要途径是通过教育而走向城市,因此,在中国社会中,农村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这一因素,在中国传统农村教育体系中,跳出“农门”,改变农业人口身份成为大多数农村人口教育子女的重要信条,受这一信条的支配,我国农村教育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目标模式,课程设计设置上就带有很大的“离农”性,被教育者知道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而对本县、本乡甚至本村的情形缺乏了解。乡土之情的缺乏.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不再回到农村,有些还鄙视农村.说农村人“粗鲁、迷信、不卫生”,农村“贫穷、落后,不是人呆的地方”,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二)教育教学脱离实际而不切实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也靠实践进行验证,孤立地注重其中某一方面是片面的,必将产生认识上与行动上的错误。在教育教学中,也应该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但在应试教育的推动下,我国教育在很多情况下理论与实践产生了背离,特别是我国农村教育。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由于跳出“农门”的目的性极强,因此,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在很多情况下只是守着必须要考的几本教材,注重理论的讲授,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教材是前后倒背如流,但实际动手能力非常有限。在农村基础教育方面,根据其教育教学目标,这种做法在某种情况下尽管不如人意,但还是可以得到人们的认同,而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如果说仍旧还照搬上述做法却让人产生质疑,特别在我国现实情况下,并不是每一个农村人口都可以进入城市,城市的包容量还非常有限,很多的农村人口在农村接受教育后仍旧必须回到农村。这种与现实产生脱节、缺乏实用的教育教学由于没有让学生在思想、心理、技术与劳动技能等方面形成预期的准备,其结果必然顶多为农村制造较多的“书呆子”,空洞而不实用。

(三)师资队伍缺乏保障而严重流失。教育质量的优劣、社会后备军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职业是崇高而艰辛的,应该受到全党全社会的尊敬。”[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地位得到了明显提高与改善,全社会已经形成了尊师重教的风气。对于广大农村区域来说,教师地位与待遇的改善不言而喻,但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或与同类型的乡镇干部相比,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处在较低层,福利待遇的低下,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与培训,行政部门干预教育,农村娱乐设施的落后,居住条件的恶劣,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殴打教师的现象,所有这些问题导致农村教师在职在岗的不安心工作,一心直想往外调动或转行从事其他职业,新进人员不愿到偏僻的农村地区,有些甚至不报到上班。师资队伍的不稳定而造成的流失,无疑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据统计,1992年,全国流失的教师约45万人,且大多是农村教师。“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希望在教师,关键是要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否则,基础教育的改革,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是句空话。”[8]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教育的主要出路

农村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但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与困境,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农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旧的思想和习惯,农村中还有一些愚昧落后的现象,农民在思想和科学文化方面还存在着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创新我国农村教育体系,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出路已经成为当今时代艰巨而重大的任务。

(一)农村教育应该使农村人口利用农村特殊贡献以保存农村固有道德。农村相对城市而言,由于上述一系列原因,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处在落后状态,这在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都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在今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在党和政府积极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也存在这些方面的实际情况。形成农村与城市巨大差距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但是,我们在承认农村相对于城市落后的同时,并不否认农村中的一些固有长处是城市无法比拟的,如优美的环境、朴实的民风、勤俭的美德等。特别是农村中固有的道德。农村人实在、忠诚、守信、安贫乐道等道德价值特征已得到许多人的首肯与认同,农村人也有着敬长尊亲、勤劳节俭的良好美德。同时,在较多的农村道德评价体系中,许多人把是不是爱劳动、会劳动、是不是节俭看作为一种衡量人品高下的重要尺度与标准。这些伦理观念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中是必然的、合理的,是维系农村社会稳定与促进农村发展的制衡器,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如果抛开人格不平等或家长专制或其他的不良影响,其对于维护和形成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仍不乏继承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人口进行教育时,应该努力发掘农村的优点与特殊贡献对他们进行教育,以此来保存农村固有的优良道德与良好秩序。

(二)农村教育应该使农村人口发展天赋以造就地方人才。我国广大的农村区域之所以贫穷、落后,最关键所在,是地方人才的缺乏。由于地方人才的缺乏,农村社会的发展与改造缺少“领头羊”,也缺少改革与创新的精神,人人守着三分地,怡然自得。对于中国农民而言,由于传统惰性的影响,没人进行号召与组织或者指导,农村人口的积极性便无法调动。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通过农村教育培养一批熟悉本地农村地形风貌,物产人情及掌握一定技能的地方人才,通过他们对农村人口产生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为:(1),示范作用。农村地方人才通过他们掌握的技术技能或通过其他途径首先脱贫致富,在整个农村社会树立榜样,就能够带动农村人口向他们学习。(2),帮助作用。农村地方人才首先脱贫致富,然后通过技术技能的介绍,优良农产品的推广,能够帮助贫穷或落后的农村人口走向富裕。(3),带动作用。农村地方人才深深扎根于农村,是农村教育培养的本土人才,农村人口知根知底,缺少陌生感,相互之间容易沟通,农村地方人才的一言一行促进农村人口的思维与行动的改变。

(三)农村教育应该使农村人口了解城市以与城市共同进步。由于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原因,再加上国家行政措施,城市与农村形成为两个不同的区域,造成了城市人与农村人的相互偏见与隔膜。城市人带着头脑中固有的观念即偏见与傲慢审视农村人口,认为其粗鲁、野蛮与愚蠢,农村人看待城市人是奢侈、放纵与骄傲。相互的偏见与隔膜对城乡发展极其不利,城市发展所需必要的劳动力无法满足,造成城市发展的不景气,农村阻碍城市先进文明的传入,富裕劳动力得不到合理的转移,造成了农村的衰落,所有这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城乡之间的屏障被打破后,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并随着城镇化步骤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或来到城市打工、学习,但接着而来的却是来到城市后,由于对城市的不了解,产生的不适应感与时俱增,始终游离于城市的边缘而无法与城市融合。因此,对于现今我国农村教育来说,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增添城市知识,使农村人口了解城市的发展变迁,风土人情,城市人的性格特征等等,以达到农村与城市的共同进步。

(四)农村教育应该使农村人口掌握人生的知识和技能以改善生活。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教育与生产、生活是脱节的,“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路,农村教育则由于农村特殊困难的环境更具有这种价值追求上的意向性,其结果是广大农村人口对于人生的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忽视,造成了农村人口的愚昧与生产力的低下,这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并不相容。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教育应该着力使农村人口掌握人生的知识与技能。一方面,农村教育应该强调农村人口人生知识的掌握,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陶冶情操、怡养性灵,从而使我国农村人口具有现代文化思想、精神风貌、道德情操和心理素质,具有开拓创新、拼搏和进取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农村教育应该使农村人口掌握人生技能,使农村教育结构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农、工、商皆备的职业教育转变,拓宽农村办学的社会服务面,建立农村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并重的制度,形成一专多能的现代农村人口实用技术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3.

[2]傅宝琛.乡村教育在大学组织系统中的地位和训练乡村教育人才的计划[J].中华教育界,1930(10).160.

[3]张宝臣.论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的关系[J].教育探索,2002(4).49.

[4]解思忠.国民素质忧思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118.

[5]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二十年[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3、73.

[6]江泽民文选(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71.

[7]李小融.中国基础教育问题[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354.[8]温家宝.关于新时期的农民问题[J].求是,1995(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