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其分的同义词:写作其实很好玩(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2:09:19

写作其实很好玩

——与学生朋友谈写作

郭志明

 

写作其实很好玩。虽然在学校里做作文常常需要当做任务去完成,但只要不把写作作为负担,而把它作为必须的学习内容,作为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手段,或者更进一步,作为生活的一种方式,当做自己的爱好,那写作就会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最有意思的事情之一。人生于世,每个人都需要表达,写作就是一种高雅的表达。从这样的视角去看写作,写作就崇高了许多。

体验垫高写作的根基。我们处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里,但我们学生常常把自己蜷缩在一个狭小的圈子中,除了学校、家庭,感兴趣的就是游乐场所、肯德基店,更丰富的世界我们不愿去接触,所以生活的阅历就浅而狭,生活的积累就少而薄,写作起来常常就感到“水无源”、“木无本”。我们不需要完全成为“社会人”,只需要成功扮演好作为一个学生的“生活角色”,我们就会有丰富的写作素材。这里,首先是要做生活的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体验就丰厚,下笔才有得说。简单地说,衣要会洗,被要会叠,饭要会做,菜要会买,灯坏了要会接保险丝,车坏了要会找人去修……这样, 《今天爸妈不在家》、《我学会了……》这样的题目你才能下笔有神;其次要多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投入学校活动、社区活动、公益活动等等,这样,接触的场景多,情绪的起伏多,变换的姿态多,所谓身陷其中,感同身受,写作中你就能叙述流程、再现场景、刻画个性、发抒感叹了;再次还要学会“多管闲事”,多留心周围,多观察各种人的言行举止。那边发生了交通事故,要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这边有人吵架了,要留意他们怎样唇枪舌战。这样,自己或许活得累一点,但写起文章来就会轻松爽快一点。清朝刘熙载说:“言此事必深知此事,到得事理曲尽,则其文确凿不可磨灭”(《艺概·文概》),这道出了写作的真谛。

阅读唤醒写作的灵感。尽管大家平时都在进行课外阅读,但我们所读的书还是太少了。据说一个普通的美国高中生,一学年要阅读15个剧本、36部小说,还要在课堂上学习和讨论各种文学流派。相形之下,我们读了多少,我们又读了些什么?阅读干什么?扩充视野,陶冶性灵,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促进写作。每个同学都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可写起文章来又常常感到没有素材。不是没有素材,而是丰富的矿藏找不到喷薄而出的“出口”。而阅读作品,别人所写的人我们也见过,别人所叙的事我们也经历过,别人想到的东西偶尔我们也会去想。我们会受到启发,我们会受到“触动”,“文中所语”与“心中所蕴”一旦“通电”,我们材料“仓库”的门会一下子被打开,我们的写作意识会一下子被激活。作品的内容和自己生活的积淀发生了碰撞,这种碰撞会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抓住灵感,我们就会妙绪泉涌,就能写出好的文章。著名儿童文学家葛冰1945年生,年过花甲,但他的作品依然源源不断。一次交谈中,我问他哪有那么多东西好写,他说不停地读,灵感就产生了。葛冰老师说的是真话,也是非常富有启发意义的话。我们学生要喜欢作文,要想写好文,必须钟情于阅读,读名著,读各种类型的好文章,以不断地唤醒阅历的积淀,激发思绪的飘飞,产生写作的冲动,涌现出美好的思想或深刻的见地。起初可以从一句一段写起,也可以从模仿开始,渐渐地就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同时也能写好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想写了,有得写了,我们的写作水平也就能不知不觉中渐渐提高起来。

拟写成就写作的素养。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写作只占了一小部分,或者说只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我们的学习科目很多,学业的负担也不轻,要在书面写作上花多少间不大可能,也不允许。而靠一学期写几篇大、小作文来提高写作水平,那又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怎么办?除了按照写作序列或老师的要求完成好书面作文的训练外,我们要学会不形成书面文字而在头脑中进行写作的“拟写”,或者说“意写”,也就是当我们生活中、阅读中有了写作的灵感,又不可能变成书面文字时,就在头脑中定主题、定写法、列提纲、打腹稿,或者进行口头作文,进行构思,进行布局,甚至遣词造句,在头脑中完成“虚拟”的文稿。比如读了朱自清的《背影》,你就想,让我写父亲,我写什么,怎样写;夏天打雷,要把这种情景描绘下来,你就思考从哪些角度去再现雷景的惊心动魄,用哪些词语;有同学在课上打瞌睡,你就这个事情发表看法,你就考虑清楚你的观点是什么,怎样把这个观点表达清楚,从哪几方面说……形成了“拟写”习惯,写作活动就每天每时陪伴着你,你就在一直进行写作训练,而且是没有负担、开开心心的写作训练。你会发现,写作的题材是多么的丰富,写作的空间是多么的广阔。天天有“文思”,时时去“拟写”,你就天天在写作。写作成了习惯,成了生活的有机组成,写作的素养也就潜滋暗长了。

爱好建构写作的领域。不管什么学科的学习,学习过程中有时需要吸收,有时需要表达,而表达其实就是在写作。从这个角度讲,写作的领域很广,评价写作水平的角度也很多。一个孩子理科成绩好,作文写得不怎么样,并不代表他写作水平不高,只不过他擅长于理性的、符号的表达,而文学语言表达能力有欠缺而已。即使是语文角度的写作,有的可能擅长于叙述类,有的则擅长于抒情类。这就启示我们:在写作方面,每个人不可能什么都写得很好,在写作上,他可能有自己超过别人的地方,也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同学们平时写作文,首先要建立写作的信心,天生我才,必能写作,并尽可能地去培养自己全面的写作素养,去涉及各种领域、不同体裁的写作,努力成为“全能”的写作高手。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写作类型也应该适当地多倾注点心血,以促进自己写作上的个性发展。写作干什么?就是“心有所感,言之为快”,“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所以自己喜欢写的、特别想写的,在可能境况下就多写一点、勤写一点,写了以后也可以不时地进行修改,建立自己的“文件夹”,这样日积月累,自己在那一方面的写作能力就会不断发展。将来,你可能会成为某一方面写作的高手,甚至成名成家。韩寒、郭敬明这些文坛新星,他们成长的轨迹应该给我们有益的启发。所以我们的学生不仅要追求在写作上功底扎实,而且都要努力形成自己写作上的独特领域,那我们的作文水平就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我们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就更加的五彩缤纷了。

更多精彩链接:教育教学博文精选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学生怎样做才能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                                           一定要让孩子懂得的人生十问

中国高校真实就业率排行                                                                  名师给新高二优秀学生关于学习规划的建议

2011年高考全国各地考场优秀作文68篇(1)                                你拥有做父母的智慧吗?——转自北京青年报

你的孩子是优秀生吗?2011调查:优秀中学生5大特质                 18招让孩子爱上学习

如何定位你的人生                                                                                 高效课堂后进生转化对策

优秀学生应该养成哪些习惯?                                                           做事的成功应源自于做人的成功

19种才艺,你的孩子该学哪一种?                                               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经验推广:在新任班里一定立点规矩(第一课必做)         高效课堂为什么需要模式和规则

听课记笔记也是一门学问                                                                  学会学习——怎样选择课外书

教师必喝的16碗心灵鸡汤                                                                 家长必读:成为好家长的“十大习惯”

您可能也喜欢:推荐欣赏传的非常火的毛主席视频 2011.08.16 传的非常火的毛主席视频让孩子一生走运的二十个秘诀 2011.12.02 让孩子一生走运的二十个秘诀精彩教育博文链接(21) 2011.08.09 精彩教育博文链接(21)高考文科夺取高分实用诀窍 2011.08.09 高考文科夺取高分实用诀窍新初三各科名师全指导————打好“硬仗”要提前准备() 2011.08.09 新初三各科名师全指导————打好“硬仗”要提前准备()杰出中学生的14种能力11--表达能力 2011.08.09 杰出中学生的14种能力11--表达能力于永正五重教学法[转载] 2011.08.09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转载]高中学习方法五十问 2011.08.09 高中学习方法五十问201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点评汇总 2011.08.09 201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点评汇总全国各地优秀教学模式集锦 2011.08.09 全国各地优秀教学模式集锦学好语文的十条必备规律 2011.08.09 学好语文的十条必备规律如何提高文笔和写作能力 2011.11.18 如何提高文笔和写作能力   盘点世界名人家族的教子十训  孩子学习没主动性怎么办呢?

历史上的今天

  • 教师给学生的12条忠告2011-01-09 20:59:13
  • 某高校晒大学生“成本账单”:18年需花10到30万2011-01-09 16:56:20
  • 精彩博文链接(二)2011-01-09 16:22:04
  • 令人感动的十个教育案例2011-01-09 14:42:04
  • 聪明pk智慧  难以释怀的“钱学森之问”2011-01-09 1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