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组词:.呼吸疗法-圣严法师教禅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57:32

呼吸疗法-圣严法师教禅坐

By health11 • 四 13th, 2010 • Category: 气功

呼吸疗法是来源于禅。禅的修行方法,原则上不出乎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等五要素,而以后三者更重要,目的是为调理身心,关键则在不能离开气息而谈身心的健康和统一。

一般所讲调身的主要方法,指的是打坐的坐姿,除了坐姿之外,还有行走、站立和躺卧等方法,就是所谓的坐禅、行禅、立禅、卧禅。

在坐前和坐后也需要有运动及按摩做辅助。我们的身心若要健康,必须动与静并重兼顾。运动及按摩是为使血液循环通畅、气脉运行活泼、肌肉和神经松弛,才能使身体舒适,即所谓气和而后心平。

若身体缺少运动,生理机能便易于老化和感染疼痛,而运动使生理机能由紧张到松弛,能够得到更多的营养补给及休息的机会。禅者的运动,讲求心念集中,气息和顺。禅者的运动本身,就是修行禅定的方法之一。所以我们对调身的方法,是要运动与打坐并重的。

我们所教的运动,只需要两公尺见方或一个人身的长度,乃至仅容身体坐下及站立的一小块空间,也就够了;且不论男女老少,健壮衰弱,都可以安全的练习。

早上起床后,未活动前勿打坐,应先做一套简易的暖身运动,让筋骨松软后再打坐。禅者的运动,以缓慢、柔软、安定、安全为原则。

以下是呼吸疗法入坐的要求:

背脊竖直——腿盘好之后,挺起腰杆,勿挺胸部,头顶天垂直,下颚内收,颔压喉结。

手结法界定印——两手圈结,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两拇指轻轻相接结成圆圈形,轻轻平置于丹田下的胯部腿上。

放松两肩——将两肩肌肉放松,自觉如无肩无臂无手的状态。
舌尖微舐上颚——舌尖微舐在门牙上龈的唾腺处,不可用力,若有口水则缓缓咽下肚去。

闭口——无论何时,只用鼻息,不可张口呼吸,除非有鼻病。

眼微张——闭八分开两分,视线投置于身前二、三尺处的地上一点,不是要看什么,只因睁大了眼睛,心易散乱,闭起了眼睛,则易昏沉。如果睁眼过久觉得疲劳,不妨闭上一会儿。

打坐的目的,是求心境平稳,而心情与呼吸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调心,必先从调息入手。不论中国的道家、密宗、天台宗与印度的瑜伽等,谈及修行禅定的次第,必定重视呼吸与气的调适问题。

人体的生理及心理的动静,与呼吸的气和息,有着依存的关系。呼吸是指普通人每分钟十六次的出入息。禅修者的呼吸在渐渐的缓慢深长微细之时,称为“息”。由息的力量,推动血液制造能源,由能源产生苏活生理机能的作用,称为“气”。当禅修者感受到由气所产生的作用时,称为“觉受”,有觉受经验的人,便会觉得坐禅,确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和恩惠了。

数呼吸
练习数呼吸,注意呼吸出入。一般人呼吸,出息时间较长,入息时间较短,所以我们数呼吸时,只数出息,不管入息,每一次呼出的时候数一个数目,到了吸入的时候,仍停留在该数字上,到下一口气呼出的时候,才换下一个数目。不能故意控制呼吸,否则胸部会不舒服。

当打坐经验相当丰富之后,呼吸自然会逐渐慢下来,那已经是要入定的程度了。心已经相当安定、平稳。

呼吸急促是非常烦闷、恐惧、急躁、兴奋的现象。呼吸和脉搏是息息相关的,呼吸有问题,脉搏必然也会有问题:脉搏快,呼吸也一定有问题,所以要用平常的呼吸方式呼吸。

调心方法

调身、调息、调心的调,就是调整的意思。打坐时候的动作、姿势与调身有关,调息则与呼吸的出入有关。注意呼吸的出入,心自然而然会平静下来。心息相通,心能平静,各种胡思乱想,种种心理活动及冲动,自然也会稳定下来,是为调息、调心。
数息是要使我们的心随时随地专注在一点上,不离开这个范围。亦即心不离开我们用功的方法。数息不离呼吸出入的感觉,,把心收回来摄在一点上。其目的是希望达到自我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肯定的功能。

若对自己的心念活动不清楚,即表示对自己是不够了解到:若对自己的了解越深刻,则对自己的信心便越坚固,能发挥的能力也越强大。对自己越不了解,越容易做错事、说错话,那是因为心不由己地胡思乱想,口不择言地胡说八道,身不由己地轻举妄动,这些都显示出自己不了解自己,所以无法掌握自己。

想避免发生这些身不由己、心不由己的现象,就必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对自我了解越清楚,发生错误的机会就越少;相对的,自我的思考、判断及言行举止,也会越正确。当我们对自己的心念越能掌握,对自己的信心便越加强,就能达到从自我认识而自我肯定而自我成长的目的。

我们要放弃自我、要无我的,但在达到无我之前得要建立自我;先要提得起,才能放得下。当自我是什么都不知道时,如何放得下呢?

调心的历程

我们的心,经常处于两种极端的状态之下:精力充沛之时,思绪极多,不易安静,更不易凝定,否则,在无事可做之际,就不会感到寂寞无聊;在精力疲惫之际,便会陷于困顿,陷于晦暗、昏沉呆滞,否则,在工作了一整天之后,就不会需要睡眠。前者病在散乱心,后者病在昏沉心,此两者是修习禅定者的大敌。轻微的昏沉,有法对治,比如睁大眼睛,注意力集中于眉心等法,用之可以见效;重昏沉则唯一的最佳方法是干脆闭上眼睛,睡上一会儿。大多数的调心方法,是用来对治散乱心的。我将调心的历程,分作七个阶段,以数息作例子,用符号来表示其心态,如下:

1、 数呼吸之前,没有集中心力度对象,心念随着现前的外境,或回忆过去,或推想将来,不断地、复杂地、千变万化地起伏不已、生灭不已。

2、 数呼吸之初,数目时断时续,妄想杂念依然纷至沓来,但已有了集中注意力的主要对象。

3、 数呼吸之时,数目已经能连续不断达十分钟以上,但是仍有许多妄想杂念,伴着数息的正念。

4、 数呼吸之时,正念不断,杂念减少,偶尔尚有妄念起落,干扰正念的清净。

5、 数呼吸之时,唯有清净的正念,不再有任何妄想的杂念,但仍清清楚楚地知道,有能数呼吸的自我,有被数的呼吸,有用来数呼吸的数目。实际上,虽到如此心无二用之时,依旧至少还有三个连续的念头,同时活动着。

6、 数呼吸,数到把数目及呼吸都忘掉了,感到身、心、世界的内外间隔没有了,人我对立的观念没有了,客观与主观的界限没有了,那是一种统一的、和谐的、美妙的无法形容的存在,那是充满了力量和愉快的感受。此时,至少尚有一个念头在。也唯有到了此时,始为与定相应的现象。

7、 数呼吸,数到身、心、世界全部不见了,时间与空间都粉碎了,存在和不存在的感受消失了,进入了虚空寂静的境界,那是超越了一切感觉、观念的境界。我们称之为悟境。

没有符号能够表示,一切语言、名字、形相,到了此处,均无用武之地了。
以上七个阶段,第一是散乱心,由第二至第五是集中注意力的过程,第六、第七是定境与悟境。若细论,第六尚不是深定,而是一般宗教家、哲学家,乃至艺术家,都能多少体验到的所谓天人合一和与神同在的冥想。

杂念、妄想、念头

从修行禅定者的体验而论妄想、杂念与念头,也大有分别说明的必要。大致上,妄想杂念,可有两类,一是粗重的,一是细弱的。粗重的之中,又有杂乱无味而且不连贯的,名为杂念,有条理的则名为妄想。细弱的之中,又有容易察觉在动而未必有意味的一群波动,仍称妄念,以及非在相当宁静时不易察觉到一个一个的波动,任何一个波动,都无法代表任何意味的,便称为念头,若用线状的符号加以说明,也许是这样的:
1、 杂念群:

2、 妄想群:

3、 妄念群:

4、 念头群:

5、 定境:

其中的念头,起灭极为迅速,坐禅功夫相当好的人,能够发现在一秒钟间,有十来个念头。对治杂念妄想的最好方法,便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当你发觉你有杂念妄想时,那个杂念妄想已经过去,不要再为它而烦恼。勿怕杂念妄想打扰你,如果你老是为着杂念妄想之像五月的苍蝇,挥之不去而烦恼,那会为你带来更多的杂念妄想。应该知道,当你能够发现你有很多的杂念妄想之时,正可证明你在调心的工夫上,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