酞字怎么读音是什么:十年砍柴:明末“雅贿”热潮的历史背景(南方都市报 2010-7-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00:48

明末“雅贿”热潮的历史背景

类别:人文历史   浏览量: 3   版次:TM05   版名:南方评论 历史评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7-11
作者:十年砍柴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 摘要:当行贿、受贿用人情往来作为包装时,先秦时期界线清晰的“贡献”、“馈赠”、“贿赂”就变得模糊了。比如官场最流行的“两寿三节”送礼,本来就是下属给上司行贿,可一旦选在老爷、太太的生日以及新年、端午、中秋三大节日,似乎就温情脉脉,富有人情味了。其实还不是自欺欺人!

    ■浮世阅史(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 十年砍柴 资深网友

    《方圆》杂志7月6日的封面文章题目是:《“雅贿”江湖:探究优雅式腐败》。这篇文章披露出触目惊心的现实:行贿者一改以往直接送真金白银、皮袍、人参、香车豪宅和有价证券等等传统做法,而是投其所好,摇身变成了官员们喜欢的玉器、青瓷和名人字画等。这么一来,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就被遮蔽在貌似文人雅趣的珠帘后,变成了一种似乎很文雅很有品位的往来。

    纪检监察部门近年来查处的贪官中,所收受贿赂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刚被处死的原重庆司法局局长文强收受赃物中,有36件现代工艺品、9件文物、69幅字画。

    据纪检部门官员透露,改革开放以来,贪官接受的“贿物”历经三变。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贪官家称金银、数钞票,要当会计师;世纪之交,去查贪官家外有几个家,办案需要“狗仔队”精神;收藏热和文物市场量价齐升之后,去贪官家搜古董字画,得成为文物鉴定专家。

    其实,“雅贿”之好,古已有之,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载嘉靖年间的大贪官严嵩的“雅贿”之好。沈氏说“嘉靖间籍没严分宜(严嵩乃江西分宜人),则碧玉白玉围棋数百副,金银象棋亦数百副,若对局用之,最为滞重不堪,藏之则又无谓。”“(严)收藏法书名画最多,至以《清明上河图》,特起大狱,而终不可得。则贪残中又带雅趣,较之领军鞋一屋,似差胜之。”

    严嵩是大才加大贪,他的儿子严世蕃在这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负天下之大才,而在贪腐奢侈方面更是令人瞠目结舌,此人的妻妾就有27个,其他的侍女、丫鬟更是无数。严世蕃睡觉用象牙床,围着金丝帐,朝歌夜舞。据说《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就是以他为原型的,严世蕃号“东楼”,小名“庆儿”。

    严嵩这样的“雅贿”爱好,并不说明比起那些前代贪官,更为文明了,反而说明此时官场的贪腐已达到了中国历史的一大高峰。也就是说,当官场行贿受贿泛滥时,掌握大权的人要收钱,已经太容易了,任何东西得来容易,就变得稀松平常了,那么行贿和受贿的花样必定日新月异,推陈出新。

    明朝末年出现这种“雅贿”热潮亦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原因之一是皇权专制达到高峰,不用说先秦时期那种分封之下多权力中心无法与之相比,汉代晚期的刺史、唐代晚期的藩镇割据依然有相当程度的地方分权,明清两代权力集中于中枢的程度是空前的,那么从下向上行贿的风气必然兴盛,否则权位难保。如果皇帝昏庸,碰上长年在深宫中修道的嘉靖帝,一年到头不上朝的万历帝,或者只喜欢做木匠不理朝政的天启帝,皇帝指派的代理人,如大太监或内阁大学士,其寻租的空间远胜于前朝;其二,当贪腐成为同一种流行文化,需要花样翻新时,晚明发达的商品经济、奢靡的消费之风为“雅贿”创造了条件,而文官制度的成熟,又使社会有一个喜好“雅贿”的消费阶层。也就是说,古董、书画的价值一定要有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才能将其抬高,否则它远不如真金白银来得实惠。

    严嵩的“雅贿”之好,几近变态的程度。严嵩后来被抄家时,抄出一把尿壶,用白银打制成一位睡美人的模样,尤为出奇的是,尿壶用来接尿的口,竟然是女阴。抄家的官员一看,这器物不好意思向皇帝敬献,别人也不敢用,就干脆熔化成银饼了。———这玩意要是能留到现在,估计价值连城了。(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红楼梦》中有一回描写了当时“雅贿”的风气,荣国府的大老爷贾赦喜欢古扇,听说有一个叫石呆子的人祖传几十把古扇,他先让儿子贾琏去找石呆子,提出购买,这石呆子任凭贾琏如何磨破嘴皮,就是不肯出让。贾琏还是有点良心的,不愿强买强卖,他父亲于是责怪他不会办事。而免官后因抱住贾府这棵大树获得起复的贾雨村,正好是当地的知府,便派衙役将石呆子抓了起来,说他“拖欠官银”,将他家所有的古扇没收,孝敬给贾赦,石呆子一气之下上吊自尽。这种“雅贿”的残酷程度,不亚于严嵩为了得到《清明上河图》,不惜兴大狱。

    “雅贿”盛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送文物、古董来行贿,容易规避风险。以玉器、奇石成为送礼热门为例,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一个官员如果收受若干金条,一旦被查处,其受贿金额很好计算,国际金价摆在那儿。可若收受一块和田玉,其价几何,确实不容易评估。而在晚清的琉璃厂,一些古董店的老板专门充当官员行贿、受贿的桥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专业洗钱公司。比如一个下属进京花1万两银子在某店专门买一幅仿造唐伯虎的赝品,送给某大官。这大官和店老板彼此合作多年,他让仆人拿着这幅画来店里,店老板退给他9000两银子。如此,店老板得了1000两手续费,大官有9000两进账,而那幅赝品,即使将来追查下来,也不值几个钱。

    当行贿、受贿用人情往来作为包装时,先秦时期界线清晰的“贡献”、“馈赠”、“贿赂”就变得模糊了。比如官场最流行的“两寿三节”送礼,本来就是下属给上司行贿,可一旦选在老爷、太太的生日以及新年、端午、中秋三大节日,似乎就温情脉脉,富有人情味了。其实还不是自欺欺人!

    不过,无论如何将“贿赂”笼罩上高雅、温情的面纱,行贿受贿和普通馈赠依然有判断的标准,那就是接收财物的人是否掌握公权力,送财物的人是否因对方权势而有求于他,所赠送财物的价值是否超过一般馈赠的标准。只要是“贿”,就难称其“雅”“雅贿”只是铜臭上喷上香水。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这才是真正的“雅”。
http://gcontent.oeeee.com/2/6f/26f5bd4aa64fdadf/Blog/b8d/71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