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这么读:斯密的幽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08:04
斯密的幽灵
朱锡庆

比较优势理论被认为是唯一没有瑕疵的经济学理论。这理论是这样的:一个国家长于做A事,另一个国家长于做B事,所谓长于做某事是指成本优势,那么长于做A事的国家要专事A,长于做B事的国家要专事B,不要两样都做,然后两国互换。如此这般,比较两样都做,自己自足,两国的福祉都改进了。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即按绝对成本优势进行国际分工。不过,这理论碰到一个问题,要是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A、B两件事的成本都低,那怎么办呢?李嘉图给出的答案是,如果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A、B两件事都有成本优势,就选择成本优势大的那件事;如果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A、B两件事的都是成本劣势,就选择成本劣势小的那件事。这就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即按比较成本优势进行分工。比较优势理论后来派生出各种各样的模型,最著名的一个是所谓H-O模型,这些玩意成为国际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主要内容。
对于比较优势理论,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是,个体之间的分工、区域之间的分工、再到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当是同一个理。可奇怪的是这理论仅限于解释国际分工。斯密的《国富论》开篇就讨论分工,但是在这本书中,个体分工与国际分工却是两套逻辑。
前年,我应朋友之邀,担任长沙某个工业园的顾问。当初碰到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工业园的产业如何定位。前辄之鉴,此前的一些园区,入园项目五花八门,开发多年,园内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因此,在我所做的规划中很武断地把这个工业园定位于高度专业化的园区。但是定位于什么产业呢?我尝试着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来寻找本地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我对长沙的产业情况有长期的跟踪,而且是全球背景下的观察分析,不是临时抱佛脚,在此基础上又集中阅读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到头来对于定位于什么产业还是一头雾水。
也许可以这样解释,寻找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一个市场选择过程,这意味着要集结许多人的知识,某个个体并不具备寻找比较优势产业的充分知识。就是说要通过很多人连续不断的试错,才能积累起确定比较优势产业的充分知识,用哈耶克的话来讲,这是一个自发生成的过程。
这样解释没有否定比较优势理论,无非不过是说比较优势产业的确定是一个众人连续的试错求知过程。既然是这样,在开始阶段,确定做什么就不重要了,错了可以再试,当然有代价,但这是求知必付的成本,重要的是不能什么都做。换言之,在初次规划中,分工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分工。按照这样的理解,在没有多少依据的情况下,我为工业园规划了一个产业。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如此这样确定的一个产业竟然发展起来了。这可不是孤例。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选择自己职业的时候,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哪里事先知道与他人相比的成本优势呢?这类现象又如何解释呢?在长沙近郊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我与祚祥老弟合作写一个招商报告,这是一件极无趣的事情。套用一句歌词,这个时候我能想象的最浪漫的事情是自由研究,即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于是立即就浪漫了一下,我与他就这个现象讨论了起来,共同的看法是,被认为二百多年来唯一没有瑕疵的经济学理论,可能是错的。
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成倍提高,这可是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指出来的。不过他对于分工为什么会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解释是牵强附会的。本人依据大量事例所做的分析发现,分工导致个体活动种类的减少,个体活动种类的减少导致从事某项活动的频率提高,而活动频率的提高可以加快知识的积累,知识积累的效果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成本的下降。顺着这一思路,可以得出结论,比较优势理论用来确定分工做什么的依据是错的,因为成本优势不是事先用来确定个体或区域或国家分工做什么的依据,而明明是分工的结果。进一步的含意是,分工做什么的依据并不重要,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个体、区域或国家分工做什么,存在多种等价的被选方案,重要的是分工本身。这是解释个体、区域与国际分工的统一逻辑。在《国富论》中斯密开篇就讨论了分工的作用,得出了很肯定的结论,成本优势是分工的结果。可是,到后面就把分工的结果(成本优势)作为确定国际分工的依据。这显然是一种逻辑紊乱。不仅如此,他还误导了李嘉图及后来的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