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的口味说不定的:补虚益肾--鹿衔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41:49
补虚益肾--鹿衔草    鹿衔草(性昧]甘苦,温。(归经]《植物名实图考]
入肝、肾二经。  
能引起小鼠子宫及卵巢萎缩,有避孕作用,体外试验能抑制胰岛素降解。2003.5.27(功用主治]   补虚,益肾,怯风除湿,活血调经.治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节痛,崩漏,白带,外伤出血。[用法与用计]   内服:煎汤,0.5-1两:研未或钝肉。外用:捣敷或研未撤,[选方]1.治虚劳:鹿衔草一两,猪蹄一对。钝·食。2.治肺结核咯血:鹿街草、白及各四钱。·3.治馒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鹿蹄草、白术各四钱,泽泻三钱。水煎服。4.治慢性肠炎,痢疾:鹿蹄草五钱。水煎服。5.治崩漏:鹿衔草四两,诸肉一斤。钝熟,加盐少许,两天吃完。鹿衔草五钱,地榆炭一两。水煎,日服二次。6.治肾虚五淋白浊:鹿衔草2两,水煎服。7.治过敏性皮炎,疮痈肿毒,虫蛇咬伤:鹿蹄草适量。煎汤洗患处,一日二次。8.治外伤出血,蛇咬伤:鲜鹿蹄草,捣烂或干品研末外敷。[性味归经]苦,温。归肝、肾经。[功效主治]补虚,益肾,祛风胜湿,活血调经。主治虚劳咳劳伤吐血,风湿性关节炎,崩漏,白带,外伤出血,慢性痢疾.[用量115—30克。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鹿衔草   俗话说“人为万物之灵”,
实际上有些动物也灵得很哩。人有了病, 要用药物治疗, 有些动物何尝不是这样呢?
鹿和蛇就是这样。有两种药——鹿衔草和蛇衔草就寓含了鹿和蛇用草药治病的故事。  鹿衔草, 又名“鹿含草”, “衔”和“含”是一个意思, 都是口衔的意思,
此处意为口衔而来。因为叶子的形状象鹿的蹄子, 故又称“鹿蹄草”。药用鹿蹄草科鹿蹄草属植物鹿蹄草Pyrola rotundifolia L. ssp.
chinensis H. Andres或卵叶鹿蹄草P. decorata H. Andres的全草,
而短柱鹿蹄草、长叶鹿蹄草、圆叶鹿蹄草、肾叶鹿蹄草、皱叶鹿蹄草等在不同省区亦作药用。清代短篇小说大师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中讲了关东地区鹿是如何用鹿衔草治病的故事的。他写道:
  关外山中多鹿。土人戴鹿首, 伏草中, 卷叶作声, 鹿即群至。然牡少而牝多。牡交群牝, 千百必遍, 既遍遂死。众牝嗅之, 知其死, 分走谷中,
衔异草置吻旁以熏之, 顷刻复苏。急鸣金施铳, 群鹿惊走。因取其草, 可以回生。  这就是“鹿衔草”名称的来历。  故事讲雄鹿少而雌鹿多,
雄鹿与众雌鹿交媾百遍千遍而“死”, 众雌鹿嗅之, 知其死, 同情而焦急万分, 于是“分走谷中, 衔异草置吻旁以熏之, 顷刻复苏”。说明鹿衔草有起死回生之效,
“鹿安茶”、“鹿寿草”诸名即由此而来。在描述此草神异之同时, 且又说明它分布之稀少, 必须“分走谷中”始能寻见。众雌鹿是够聪明的了, 但它们哪里有人聪明呢?
那位“戴鹿首, 伏草中, 卷叶作声”的“土人”, “因取其草, 可以回生”, 巧妙地获得了起死回生的神药洋洋而归,
才真聪明哩。  鹿衔草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细长匍匐; 叶基生, 3~8片, 叶片厚膜质, 近圆形或卵圆形, 长3~5 cm, 宽2~5 cm,
先端圆或微凸, 基部圆, 下面带紫红色, 状类鹿蹄, 虽严冬亦青翠油绿, 故又有“冬绿”之别名; 夏季由叶丛中抽出花葶, 高5~20 cm, 花白绿色,
小小的成串长在花葶上端; 蒴果扁球形, 种子细小多数。喜生于林下阴湿处及山沟两旁; 分
布于黑龙江、吉林、陕西、甘肃、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夏、秋季采集,
阴干或晒干。  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宏伟巨着《本草纲目》首次收载了它。因能合金疮, 故名“试剑草”、“秦王试剑草”、“小秦王草”。据民间医学传说,
举凡金疮出血, 捣涂即止, 为创伤科要药。又可涂治一切蛇、虫、犬咬伤。药理实验证明: 有显着的扩张血管的作用, 可降低血压;
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及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味苦性温,
有祛风除湿、强筋健骨、活血止血之功。可用来治疗风湿疼痛、肾虚腰痛、神经衰弱、肺结核咯血、衄血、慢性细菌性痢疾等病。近年来,
人们发现它是治疗骨质增生不可多得的良药; 而一些民间医生又将它用于壮阳补肾, 言治疗阳瘘、性功能低下诸症其效特佳, 这又和鹿衔草的神话故事不谋而合,
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