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梧的物是什么意思:[转贴]《新世纪》周刊:龙应台再燃野火 【猫眼看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04:52
[转贴]《新世纪》周刊:龙应台再燃野火966 次点击2 个回复0 次转到微评 万里如虎 于 2012-2-4 2:37:1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龙应台再燃野火

本文来源于 财新《新世纪》 2012年第5期 出版日期 2012年02月06日

   再入官场,她是否已准备好面对更复杂的“立院”生态、新一辈文化创作者和两岸文化交流议题?

财新《新世纪》 特派台北记者 唐家婕


作家、学者,龙应台基金会创办人,文建会主委龙应台。今年5月将成为台湾史上首任“文化部长”。刘行喆/CFP

  2012年开春,台湾新一波“内阁”改组名单出炉,包括新任“行政院长”陈冲在内,共有16项人事变动,包括作家龙应台、前电视主播陈以真、Google亚太区基础建设营运总监张善政以及多位台湾大学教授,都成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阁员。

  台湾媒体《旺旺中时》随即对台湾民众做了新“内阁”满意度的调查,有51%的民众对于第一波改组名单表示肯定。其中,接任文建会主委的龙应台,得到54%的最高满意度,甚至高于财经专业备受肯定的阁揆陈冲的46%。

  按照计划,今年5月20日,马英九第二任期开始后,文建会还将升格为“文化部”,龙应台也将成为台湾史上首任的“文化部长”。

  龙应台肩负的,将是一个统合文建会、新闻局、研考会、“教育部”的跨部会沟通平台,文化、创意、产业的整合业务,文化菁英与庶民百姓的对话桥梁,以及马英九对于台湾“文化元年”、台湾成为“华人文化的领航者”的政策蓝图。龙应台的二度参政,固然有其高知名度的号召优势,也有着劈荆斩棘开新路的挑战。

“台北学”

  龙应台第一次踏入政坛,是担任1999年马英九主政台北市时的首任文化局长。

  上世纪90年代末的台北市,正逢铁路地下化及高架道路开通的快速扩张期,大都市里烟硝弥漫,废墟与高楼大厦相间杂陈,齿轮车轮在各个角落里轰轰运转。但是,在拆解与重新缝合中的“首都”,也给了龙应台城市再造的想象空间。

  “文化局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台北的人文厚度加厚,找出原本就有的老建筑物,将心灵深处的记忆拔开、擦亮,让她发光,所以没有建新工程,全都是把满布灰尘的旧建筑重新擦亮。”龙应台在上任时,即宣示把“闲置空间再利用”作为文化空间政策的主要诉求。

  具体落实到政见上,是台北旧酒厂、建国啤酒厂、松山烟厂等老旧建筑的重新思考定位。十多年后,位于台北市中正区晶华地段,占地7万多平方米的台北酒厂,成为华山艺文特区。广场是展示雕塑作品的绿地,日式建筑则被保留成为展览厅、咖啡馆及剧场,斑剥的瓦片及成年老树更成为这个文艺活动聚集地的象征符号。

  距离华山不远处的建国啤酒场,也充分利用其5万平方米的腹地,转型成为市定古迹的“啤酒文化园区”。老旧的啤酒仓库保留木制结构,摇身成为台北最大的仓库餐厅,晚上则在摇滚歌手驻唱气氛中,充满夜生活的五光十色,新鲜的台湾生啤成为年轻时尚的象征。

  至于位于台北市信义区、2万多平方米的松山烟场,则成为2011年世界设计大会的展场。新时代设计作品在大都市找到空间,老旧建筑也被重新赋予故事性,重塑市民对日治时期的共同记忆,无形中还暗渡了一种更具说服力的城市认同。

  台北市的空间再造成果应验了龙应台对文化的想象,“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曾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的李永萍接受财新《新世纪》访问时表示,身为台北市首位文化局长的龙应台,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运用了强烈的论述能力,奠定一个理念与文化构想。李永萍形容她是“一位充满理想的政治人物”,虽然面对许多掣肘压力,来不及推动很多具体设施,但是打下的共识基础,让后任局长能够发扬光大,也让台北市民在近几年渐渐感受到都市再造的不同。

  1998年,几位70后的台湾年轻人,曾共同创作一本《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他们对这个无数青年人打拼的城市感到迷惘;2011年,台湾各大书店架上摆放了一本新出版的《台北学》,是这几位作者集结更多跨领域人士讨论城市再造的体悟。台北,从对生存的困惑,成为一门充满自我风格的显学。

  现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刘维公就在《台北学》的序言中写道:“当你有了在台北生活的理由而不只有生存的技巧,自然而然你找到城市的归属感。”

大中华情怀

  大中华的归属感,是飘泊60年的龙应台所追寻的目标。

  2009年龙应台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的开场人物,是名24岁的时髦太太应美君。1949年,她留下在湖南的一岁儿子,为了与担任宪兵队长的丈夫龙槐生相聚,涉江渡海到台湾。龙槐生和应美君来台后生下的女儿,就是“龙应台”,这个名字希望将父亲(龙)、母亲(应)与台湾的命运紧紧相连。

  龙应台成为父母亲在这座岛屿落地生根的起点,她则形容自己是“失败者的下一代”。但她深以为荣,因为“正是这些失败者汇聚在台湾,慢慢发展出一种远离战争、国族的价值观,一种温柔的力量”。

  龙应台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的眷村,大学读的是外文,随后开始在美欧和台湾飘泊的人生。1984年,龙应台以投书方式在《中国时报》刊载文章,她以在英美学习的经验,观察台湾社会现象、针砭时事、冲撞80年代的台湾威权社会因而声名大噪。随后,她的专栏《野火集》出版成册,21天内再版24次,助长诉求解严的火焰。

  1986年龙应台与德藉丈夫结婚,旅居瑞士,1988年迁居德国,育有两子,并于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开设台湾文学课程。1999至2003年间,她应时任台北市市长马英九之邀,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卸任后移居香港,担任香港城市大学及香港大学的客座教授。

  随着龙应台的上任,对于其作品切入角度的争辩也随之展开。一种观点认为,龙应台过于将台湾与大陆对立化,以台湾民主、包容、开放的显性词汇,操作海峡另一岸相关的命题。另一种担忧,则是过于着重于中华文化,她的大中华情怀在许多作品中充分体现,这凸显了台湾新任文化首长对台湾台北市以外的世界缺乏关注,或对台湾本土文化的了解不足。

  尤其台湾自2000年政党轮替以来,台湾本土意识的提升,落实在近年来的音乐、电影、母语等方面。60年后的台湾,已经在文化上积累了另一种主体意识,是西方、东洋、南亚、人权、环保、乡土认同、多元族群融合的结晶,不再是大中华思想可以理解或涵盖。

戴着头盔重出

  回到龙应台的新角色,台湾文化大学行政管理系教授姚立明有不同的看法,“不管是音乐家、舞蹈家、雕刻家来担任文化首长,都会有其偏重的方向。”他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龙应台最大的挑战应该在于人和。

  龙应台则在接任职务后发表书面声明表示,自己是“咬牙下决定之后,已经严重失眠,每天心情沉重,好像戴着头盔要去当兵了,或者是高空跳水”。

  是什么样的政治环境必须要“头戴钢盔”、心怀忐忑?姚立明认为是立法机构与行政机关。在“立法院”,要面对来自不同阶层、语言、背景的“立委”炮轰质询;在行政机关,则要抢食预算的大饼,防止文化预算在经济紧缩时被大刀快斩。

  龙应台曾在2008年回顾担任文化局长经验的文章中如此描述:坐在紧张凝重的市府内预算会议里,看着手上的预算草稿:台北市的文化局预算是工务局的十六分之一、教育局的四十八分之一、市府总预算的0.8%。

  龙应台很清楚,她的困难在于在一般人的认知里,文化不过是余兴消遣,不过是有钱有闲之余的奢侈品。候选人不把它放在眼里,媒体不去追究,选民也轻松以对。但是另一边,对文化人期望甚高的文艺界,必定将饥渴地向龙应台争取更多的文化补助。

  此外,还有面对大陆文化交流的谈判。龙应台说,文化是外交,当政治协商触礁、军事行动不可的时候,文化是消弭敌意惟一的方法。

  时隔九年,龙应台再次受马政府之邀入阁,二度进入官场,有人看好,更多人感到意外。龙应台是否已经坚强心智、准备好面对更复杂的“立院”生态?能否放下身段、沟通协调,将明星光环照向跃跃欲试的新一辈文化创作者?这位华人世界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又将如何面对两岸文化交流的议题?

  龙应台

  作家、学者,龙应台基金会创办人,文建会主委。着有《野火集》《百年思索》《目送》《大江大海一九四九》。1952年出生于台湾高雄,成功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前往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1984年起,在《中国时报》撰写“野火集”专栏而声名大噪,1999年受马英九亲邀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2003年卸任后前往香港任教,2005年9月出任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成立清华思想沙龙,并与一群主张社会参与的文化人及企业家创设龙应台文化基金会。2008年她为马英九撰写文化政策白皮书。今年5月将成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