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书给他人范文:::BBC、VOA等西方传媒中文网站评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51:35
BBC、VOA等西方传媒中文网站评析


新华网 ( 2003-06-26 11:39:25)来源:传播研究网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传媒纷纷开设中文网站,这些网站延伸并扩展了西方传媒的对华宣传报道。本文对以VOA中文网站、BBC中文网站为主的西方传媒中文网站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西方传媒中文网站的背景,对这些网站的特点进行探讨,并指出西方传媒中文网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 国际传播 中文网站 对外宣传报道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发展,西方传媒纷纷开设中文网站,这些西方传媒的中文网站,延伸并扩展了西方传媒的对华宣传报道。然而,对于这些网站,过去的研究很少,本文将对这些西方传媒的中文网站进行研究。在这些西方传媒的中文网站中,VOA中文网站、BBC中文网站以其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内容丰富而极具代表性,因此本文以这两个网站为研究重点,同时兼顾其他网站,试图对西方传媒的中文网站的特点及其趋势进行探讨。
在研究上述网站的时候,由于我国政府为了国家利益和信息内容安全,对其中的一些含有害信息的网站进行了屏蔽,使得这些网站不能直接访问。然而,笔者还是访问了所有的这些网站,获得第一手资料,确保了本文的研究基础。
二、西方传媒中文网站背景
西方传媒中文网站,主要由西方的国际广播传媒创办,包括VOA中文网站、BBC中文网站、自由亚洲电台网站、澳洲广播电台中文网站、德国之声中文网站、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站、加拿大广播电台中文网站。这些西方国际广播传媒,一直以来都是采取多种语言对全世界进行宣传报道的,上网之后,也开设了多种语言的网页,其中开设的中文网站是专门用于针对中国的。这些中文网站,延伸并扩展了西方国际广播传媒对华的宣传报道。
VOA中文网站隶属于美国之音,美国之音成立于1942年2月,由美国政府国际广播局直接管理。美国之音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国际广播电台,是美国政府对外宣传其政策的最主要的工具和喉舌。美国之音擅长将政府的观点和宣传意图隐于所谓事实之中,努力做到外在的客观、中立、公正,以扩大影响力。1994年,美国之音上网,成为世界上首家利用互联网络的国际广播电台。
BBC中文网站创办于1999年底,隶属于英国广播公司世界广播电台,这个电台规模宏大,实力雄厚,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听众达1.43亿(1998年统计)。之所以有这样大的成就,是因为该台自建台以来一直标榜并运用以下的方针,即坚持新闻报道的“独立性”,用事实说话,报道要力求“客观、真实、公正、不偏不倚”。它在平和、中立的态度下不动声色地传达英国政府的立场、观点,引导观众不知不觉的做出它想要听众得出的结论。在“无宣传”中进行宣传,这成为它的显著特点,效果也相当突出。
自由亚洲电台是由美国政府创办的,以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为主要对象的电台。该台目的是要“冲破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共产党国家周围拉起来的‘竹幕’”,它针对中国进行宣传报道,主要提供中国大陆的新闻信息和评论,也包括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信息、新闻和评论,特别是有关西藏以及对在中国大陆被查禁或看不到的书刊及文学著作的介绍。
德国之声创建于1953年,并于1994年开始网上广播。德国之声的宗旨是“向世界全面,准确地反映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阐述德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促进新闻自由、文化多元化和民族团结”。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澳大利亚国际广播电台是在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责任和义务是“向世界介绍法兰西”,“促进与各国文化的对话”,要向世界提供“惟一的法语新闻源”和“带有法国分析特点的参考”,对重大国际事物“阐明法国的看法”。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在每天提供两次华语广播,而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澳大利亚国际广播电台也担负与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相似的宣传本国的信息和观点的任务。
三、西方传媒中文网站特点探讨
西方传媒中文网站扩大了西方国家对华国际传播的范围。网络媒体的特点使得这些网站可以向网民提供可阅览的广播稿、专门编发的网上文章、配发的照片甚至视频节目,弥补了广播只可听,不可视的缺陷。在内容设置上,由于这些网站大都从属于国家的对外宣传部分,因而没有设置网络广告、电子商务等经营项目,其页面设置简洁,访问方便、快速。具体来看,这些网站有以下这些特点:
1、时事新闻栏目设置中以报道中国新闻为主,并加强国际新闻和热点新闻的报道。
时事新闻栏目,主要包括国内国际要闻、新闻分析、时事报道和评论,是这些网站栏目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些网站的时事新闻栏目在设置上以报道中国新闻为主,例如,BBC中文网站从栏目编排上看,侧重于大量的新闻和新闻性节目,并广泛报道有关中国的事件,主页将中国报道放在首位,并专门开辟对中国新闻进行深度报道的《每周专栏:透视中国》 和分析评论的《中国丛谈》。
在报道中国新闻中,这些网站又重点报道社会主义中国所谓“阴暗面”的东西和持不同政见者的活动与言论,并对社会主义中国进行反共和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的宣传。如美国之音中文网站报道的新闻“民运人士抗议王炳章被判无期徒刑”等。此外一些网站还专门针对我国政府对其封锁而编发新闻,例如,针对中国政府对美国之音网站屏蔽,美国之音中文网站专门采写了 “美政府拨款500万美元:‘三角男孩’协助突破中国网站防火墙”的新闻报道。自由亚洲电台中文网站在其主页上编发“减少干扰偏方”的报道,向网民介绍如何减少收听其广播时的干扰的方法。除了报道中国新闻以外,这些网站加强国际新闻和热点新闻的报道,在报道中,同时宣扬本国政府的观点。例如美国之音中文网站最近就设置了“伊拉克危机”的专栏来专门报道伊拉克问题。BBC中文网站也设立的“美伊冲突”、“朝鲜核危机”等专栏来报道国际新闻的热点问题。
2.设置介绍本国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各方面的专题性栏目
这些网站还设置了介绍本国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各方面的专题性栏目。这类栏目虽然不像时事新闻栏目那样直接宣传本国政府的政策,但其目的仍然是服务于本国的战略利益,通过介绍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赢得其他国家民众对其政府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例如VOA中文网站设置的“美国社会”栏目,澳洲广播电台的“澳洲万花筒”栏目,德国之声中文网站的“德国风情”。这类节目在制作上更注意知识性、趣味性,并表现出友好、客观的面孔。此外,西方广播电台开办的网站几乎都开设了语言学习、音乐类专题栏目。这些栏目以介绍本国政治、经济、科学技、文化技术、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等树立本国形象为主,取代过去对中国国内事件的说三道四,横加评论。
3.报道针对性强
这类网站不仅会针对不同地区制作不同的节目,并且会在网民调查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的节目以迎合网民的口味,最大限度争取最多的网民,在内容宣传上有极强的针对性。这类网站注重新闻的“本地化”,即注意使新闻从内容到形式都适合对象地区网民的浏览习惯、方式和心理。例如,自由亚洲广播的中文网站新闻报道分开普通话和粤语两个页面,这两页面选择新闻的角度是不同的,普通话页面侧重选择报道中国大陆方面或与之密切相关的消息,而粤语页面侧重选择报道港台方面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消息,例如,2003年2月20日,普通话页面的新闻为“中国高级官员会见官方指定的西藏班禅喇嘛”,“中国称中美都主张以对话解决朝鲜核问题”,“胡锦涛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等;而粤语页面的新闻则为 “广州市副市长强调非典型肺炎尚未得到完全遏制 ”,“《基本法》二十三条有关取缔从属组织部分备受争议”等。普通话页面的新闻是简体字,粤语页面的新闻为繁体字。此外,BBC中文网站也提供繁体版。以满足台港澳及广大海外华人浏览的要求。
4.貌似“客观”、“公正”的报道手法
这些网站在报道手法上,以貌似“客观”、“公正”的姿态,迅速、大量地报道所谓“事实”信息和流言蜚语,使网民感到真实可信。这些网站将新闻和评论分离,将真实的意图和主观倾向隐藏在新闻的导语和遣词造句中,通过对新闻的选择、编排比如取舍、对照、交叉等具体做法传达宣传意图;采用突出含糊信息来源,引述别人的话,闪烁其词等方法传播谣言以达到宣传目的。BBC中文网站的主页的新闻报道多是事实新闻,即便有分析评论性的报道,也在其标题上加入“分析,点评”字眼以示区别,如2003年2月20日的主页就有“分析: 温家宝‘升官有道’” ,“点评:平壤也在讹诈北京”这样的两则报道。而在“分析: 温家宝‘升官有道’”的新闻中就有“据说”,“西方媒体引述一位外商”等字眼,在“点评:平壤也在讹诈北京”的报道的结尾注上“本栏发表的纯属学者专家自己的意见,并不代表BBC的立场”,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这类网站的宣传技巧是相当隐蔽的。
5.新闻报道及时,更新速度快,并提高现场感
作为专业的媒体网站,其新闻报道都非常及时,尤其是BBC和VOA在全世界都设有记者站点,这为及时提供新闻奠定了基础,有的网站不间断的连续报道新闻,例如,BBC中文网站是首家24小时不断更新的中文新闻时事多媒体网站。
此外,这些网站的新闻报道还采取网上现场直播,以增强时效性和现场感。网上现场直播服务,它是指将音频或视频信号从现场实时压缩上传至流媒体服务器后,再在广域网上播出。BBC中文网提供音像材料供收听、收看,所有的音响材料都有一个RealAudio标志,只要按一按这个标志,RealPlayer软件就会启动,就能听到、看到有关的片段了。美国之音中文网站有中文普通话和广东话的网络广播,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每天两次的华语广播都放在其网站供网民随时调出收听。
6.网络新闻精心编排,并多配发图片
网络新闻不同于其他媒体的新闻,它有自己的特点,要符合网民的阅读习惯。西方传媒中文网站在编排新闻时都比较精心,例如,BBC中文网站的新闻的字数都不长不短,随机抽取其新闻,经过计算“鲍威尔的讲话口气非常严厉 (532字)”,美向菲派军队围剿圣剑组织(440字),里甘在高度保密的军事情报部门工作 (416字),平均下来,约500个字的新闻长度非常有利于网民短时间内浏览,又能从中获得必要的信息,而且,其新闻正文中分开若干个段落,每几十个字就划分一个段落,这样使得文章看起来很有节奏感。BBC中文网站的主页的新闻还采取导语提示,有利于读者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有效信息。BBC中文网站的主页上的新闻基本每条都配发一张图片,有的新闻甚至配发几张图片,图片的配发增强了新闻的形象感和直观感。德国之声、美国之音的新闻报道也经常配发图片。
7.提供网络新闻的相关内容链接
提供网络新闻的相关内容链接指的是网站在登载新闻稿正文的同时,还在同一页面提供与这一新闻有关的“相关新闻”、“相关调查”、“背景资料”等内容。BBC网站的首页上每一条新闻下面都有相关新闻的链接,连接到更多资料上。而且选择的相关链接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精心选择而且有效的,比如,“广东调查与反思肺炎风波”这则新闻,其链接的其它新闻报道为“肺炎风波罗氏制药被指传谣”、“中国媒体:广东肺炎受控制”、“广东试图平息肺炎引发忧虑”、“广州宣称已控制非典型肺炎”、“广东流行怪病五人死亡”、“广东肺炎引起港澳市民忧虑”、“科学家破解肺炎菌基因密码”,这些相关报道是与主报道密切相关的,而且这些报道集中在一起,形成几篇集纳在一起的专题报道。同时还设置观众讨论话题的链接“您对广东爆发的神秘肺炎事件有什么看法?”。 另外,页面还链接了与该新闻相关的其他网站的地址,比如“美前军官间谍罪成等候判决” 就提供“阿罗约总统办公室 ”,“美国国防部 ”两个网站的地址,以增加信息的其他证实渠道。美国之音的新闻还提供现场广播声音稿的链接,更是丰富了新闻的形态。
8.利用网络交互手段,加强了与受众的双向沟通
网络交互手段能够加强网站与受众的双向交流与沟通,网络交互手段包括电子信件、聊天室、电子论坛等多种形式。利用网络互动平等讨论,交流看法,采访对象国人士,吸引网民参与等方式,向网民提供了信息的选择权以及网民与网站之间更密切更快捷的沟通渠道。例如:BBC网上论坛使得网民在这个网页就一些热门的新闻话题,发表不同的意见,既能显示其客观公正的立场,又在设置热门新闻话题时不知不觉的诱导网民的观点,其选择的讨论题目除了国际的大事外,还主要选择大陆媒体难以讨论的敏感话题。BBC网站特设了一个“联络/荐言”网页,让网民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向BBC网站表达意见和看法。1997年10月1号,美国之音中文网站利用电子邮件(E-mail)发送广播稿件。网民如果想要索取每日新闻,只需要向某一邮件地址发送申请即可。现在,“美国之音”每天都有三或四封电子函件发送至定户信箱,美国之音中文网宣称每天向 18 万中国网民发送电子邮件信息。德国之声中文网站在网络互动方面则提供网上调查,例如,提出“假如美国提出:必须立即发动对伊拉克战争,你认为中国应该投什么票?”问题,同时备有“1.赞成,2.否决,3.弃权”三个选项,以了解中国民众对美伊战争的态度。澳洲广播电台中文部开办网上论坛,宣称要平衡各种不同的意见,但也颁布了论坛的管理规定,并且保留选择编辑其中内容的权力。此外,VOA中文网站,BBC中文网站,德国之声中文网站等都提供网站新闻的检索,供网民自己选择需要的新闻。
四、西方传媒中文网站发展趋势
从西方传媒中文网站的特点研究可以看出,这些网站无论从内容、形式上都针对中国受众的特点和考虑了互联网优势,因而大大地扩展了西方传媒的对华宣传报道。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和对华宣传报道的需要,西方传媒中文网站将会继续发展。笔者认为,西方传媒中文网站将呈以下三方面的发展趋势:
1.将会继续利用人权、西藏等问题和所谓的“民主价值观”不断对华进行宣传报道。虽然说,西方传媒中文网站增加设置了不少介绍本国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各方面的专题性栏目,但是由于其在 “反共与冷战、天使与妖魔、自由与极权”的意识形态影响下,在国家利益的制约下,更主要的是在这些网站的对华宣传的目的指引下,这些网站会继续重点报道中国所谓“阴暗面”的东西和持不同政见者的活动与言论,并对中国进行反共和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的宣传。
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人数的增加,更多的西方传媒将建立中文网站,以影响中国的受众。例如,由日本共同通讯社于2001年2月创办的日本主要媒体的第一个中文新闻网站共同网,由华尔街日报于2002年创办的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站。当然,这些网站不再局限于对华宣传的目的上了,例如,共同网的网络新闻选择主要涉及日本社会与经济动态和在亚洲广为知名的日本演艺界近况,休闲度假信息等,其目的向中国客观公正的报道发生在日本的各种新闻,促进日中关系的发展以及日本和亚洲诸国的互相理解。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站目的是要成为权威的中文商业资讯的大众网站,并为未来适当时候向订阅其网站资讯的网民收费奠下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些网站的目的不再是对华宣传以及内容选择上的自律,所以能够直接被中国网民访问,因而增加了其访问量和影响力。当然,如果这些网站不自律,还是会受到我国政府的限制的。3.尽管我国政府对含有害信息的西方传媒中文网站进行了屏蔽,但是中国网民访问这些网站的数量还是会逐渐上升的。这是因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民绕过封锁的技能将逐渐提高。根据卜卫、郭良的《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中显示,2000年已经有2.3%青少年网民会使用互联网的代理服务器功能了. 当然,这还是前几年的数据,现在中国网民的互联网使用技巧已大大提高了,因而大大增加了访问这些西方传媒中文网站的机会,从BBC中文网站的留言板页面也可以看到,有不少大陆网民在上面留言。历来,由于语言的障碍和传播途径的局限,西方传媒对华的宣传报道的影响很有限,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这些西方传媒中文网站的繁荣,西方传媒对华的宣传报道的影响力将逐步提高。如何迎接这些西方传媒中文网站的宣传带来的挑战,将成为我国新闻媒体网站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曾凡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级新闻系硕士研究生
注释:
[1]刘继南主编,《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8-43页
[2]卜卫 郭良,《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