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赖的女孩名字:美国人眼中的孔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6:16:20
美国人眼中的孔子

  若问谁是西方人最熟悉的中国人,这个答案,恐怕是孔子。

   孔子是如何走向世界,世界是何时开始认识孔子、熟悉孔子的,已经难以考证。东亚国家如日本、朝鲜等,浸润在儒教文化中已逾千年。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孔子思想经传教士进入欧洲,广受欢迎。随着欧洲人拓殖北美,孔子也远涉重洋,登陆美洲,进入美国人的社会文化意识。

   在世人眼中,孔子显然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人们不大关心孔子身高多少、面貌如何,而是更注重孔子作为精神载体的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千人齐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2011年纽约时报广场大银幕上水墨绘成的孔子向全世界作揖行礼,以及遍及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的300多所“孔子学院”……孔子,当然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和代表。

   然而,你是否知道孔子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心中到底象征了哪些内涵?这些具体寓意又是在何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如何反过来影响了该国民众的中国观?这一连串问号,在我们力图让孔子越“走”越远、“走”进世界人民的文化意识,必然地浮现了出来。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睿智博大、影响深远的孔子。文化如万花筒,折射出的孔子形象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在吸引人们的同时,也为研究者制造了极大障碍。而四川外语学院教授张涛独辟蹊径——遴选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报纸中的相关文章,逐一分析归纳,解析出美国社会所塑造的孔子形象和赋予孔子的文化含义。

   这一选择显然独具心思——研究美国,因为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大国,中美关系之重要不言而喻,研究美国人心目中的孔子形象具有明显的现实价值;选择报纸,因为媒体既体现当时当地的主流观点,又能极强地引导民意舆论;选择19世纪中期至今为研究时间段,则因为19世纪中叶起大批中国人进入美国,其后,中美两国的世界地位和相互关系始终在剧烈而曲折的变动之中,美国社会对孔子的基本态度及其变化,由逐步发展的美国现代新闻业忠实记录,勾勒出孔子形象在美国的宏观图景和变迁轨迹。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张涛选择了代表不同地域和不同群体的几大报纸共3000篇文献,对近代以来孔子在美国媒体上的形象进行了系统、细致而又深入的考察。对于中国文化的海外形象研究,这无疑是一次有益而扎实的探索。

   从1849年至今这波谲云诡的160余年历史,在这位学者的梳理下,被分为五个时段。

   1849年鸦片战争轰开中国近代史大门时,大洋彼岸的加利福尼亚正掀起一股淘金热。大量华工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美国人眼中的华人落后、愚蠢、迂腐而又狡黠,这些负面特质无一例外地被投射到孔子身上。否定孔子的思想,讥讽Confucius(孔子)实乃confuse(混淆、迷糊),甚至指斥孔子为“反文明”特性之源的声音甚嚣尘上。傲慢的美国人主张,“去孔子化”、全盘接纳基督教文明才是中国进步的必由之路。

   及至1882年,美国通过《排斥华人法案》,排华情绪上升至顶点。然而,与此同时,美国进步主义思潮波及全国,理性的声音渐渐回归。在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国的孔子观也呈现出两种不同倾向:既有斥责中国落后、贬损华人言行的内容,也有渐渐欣赏孔子思想,逐渐引用并以此鞭策美国政治与社会行为的一面。

   而从1920年至1950年的这三十年,对中美两国而言都堪称动荡年代。在中国,孔子形象在一次次政治翻覆中震荡起落,但在民众心目中始终岿然不动。在美国,孔子延续着美国政治监督者、评判者和启发者的角色,甚至被塑造成值得美国信赖和支持的中国文化符号。

   从1950年开始,因美国冷战时期的对华政策和国内变革,本为中国文化象征的孔子被用作美国对华冷战的舆论武器,发挥攻击中国大陆、支持台湾的重任,服务于美国的冷战利益。另一面,孔子仍然为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处事、个人修养提供指导,并逐渐渗透到日益发达的消费文化中。

   1972年,中美之间的坚冰开始融化,中美告别敌对状态,进入新的外交阶段。孔子成为两国增进对话了解的窗口,启发着美国人对当代中国的认知,更被认为是美国“打开东亚之门的钥匙”。但是,在一些美国人眼里,孔子作为扩展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工具,也极大地挑战着美国的文化影响。

   显然,孔子,这个最著名的中国老头,在美国人心目中从来就不是那个单纯的思想家、教育家。历史为我们证明,在美国的孔子形象至少受到四重因素的影响:中美关系的状况、美国国内政治与社会状况、孔子在中国国内的影响,以及华人华侨在美国的地位。今天,当我们在全球传播孔子及其思想时,应该考虑到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正视他国的中国观。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排开政治的不利影响,经历过最初的无知和偏见阶段后,孔子在美国始终受到尊重,其话语被时时引用,其思想不断被拿来映衬、纠正种种不当和谬误,其为人处世原则也被一一效仿。只要还原孔子智者和哲人的本来面貌,其思想必定闪烁智慧的光芒,不难达成其他文化对孔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我们应该有这种自信。早在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得主不是便已达成共识?“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曹静  《孔子在美国:1849年以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张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