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宾馆海天水榭:中国需要敢于失败的英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34:24

 

 

鲁迅有句名言:“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 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于单身鏖战的勇士”。或许因为披荆斩棘的开路者往往是遍体鳞伤而戴不上桂冠,或许成王败寇,以成败论英雄的观念影响太深,国人只愿走现成的路,只干有十分把握成功的事,故而勇于失败的英雄便成了愈来愈稀缺的“珍稀动物”。

 

历史似乎有一个规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是命运多舛,充满了悲情的色彩,率先发起“变法”的改革家大多数都成了失败的英雄,最后品尝到成功果实的往往是他们的后继者。

 

拿破仑是个当之无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果实,埋葬了旧的专制政权,为资产阶级在欧洲的完全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1815年法君主制度复辟时,拿破仑时代所形成的变革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恢复旧制度下的社会秩序已经没有可能。而拿破仑最引以自豪的是主持制订了《拿破仑法典》,这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该法典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也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起到了立法规范的作用,对后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内在的价值和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光彩夺目。拿破仑一生三起三落,最终在圣赫勒那岛孤独死去,后人对他的评价颇多争议,他曾经穷兵黩武,给欧洲大陆多个国家的人民造成过深重的灾难,但是,时至今日,包括法国及受害国的国民依然把他视为英雄。

 

众所周知,商鞅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由此确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有人说:“百年犹得秦政法”。虽然商鞅本人遭到了车裂的悲惨结局,他的功绩却永垂青史。

 

史称“三大名相”的另两位——王安石,张居正,都是以勇于改革而闻名于世。王安石曾经多次大声疾呼:“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不仅鼓与呼,而且身体力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厉行改革,虽三起三落,改革的痴心始终不改。欧阳修有诗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苏联缔造者列宁曾经说过: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尽管王安石变法有功有过,但是他那大无畏的改革精神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尽管他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明朝的政治生态,但是,在固若金汤的封建王政下实施变革,他的勇气与胆魄还是令人称道的。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虽然一度被袁世凯篡政,孙中山也因积劳成疾而早逝,没能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但是,他的“三民主义”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在台湾开花结果。可以说孙中山是一位令人遗憾的英雄。

 

胡耀邦是一位可敬可佩的当代改革家,是他率先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从理论上拨乱反正,为纠正极左思想,推行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大胆大度地给一大批老革命家平反昭雪,是他大力倡导解放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大激活了曾经如一潭死水的理论界与学术界。斯人已逝,改革精神永存,他倒在了改革的路上,也是一位载入史册的英雄。

 

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既有政界领袖指点江山、叱咤风云,掀起一个一个大浪甚至巨浪,还有成千上万出名或不出名的商界、学术界,教育界等各个领域的冲浪者,他们为改革或激起过波浪,或荡起过涟漪。马胜利,步鑫生、年广久等,甚或可以算上牟其中,他们都曾经是经济改革之路上勇敢的探路者,虽然他们倒下了,但是他们勇于挺立潮头的精神值得载入史册,人们不应该忘记这些失败的英雄。

 

我们说敬佩失败的英雄,并不是说勇敢的失败者才是英雄,也不是说勇于失败就一定失败,成功的英雄无疑更值得钦慕,如柳传志、张瑞敏、王石、任正非们,其实他们也是经历了很多的失败才走向了成功,他们自然会被戴上耀眼的光环,不用提起也不会被人们忘记,而失败的英雄往往得不得客观公正的评价,很容易被人们淡忘,即便被后人记住,也是因为同情他们悲情的命运。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不一定导致成功,没有不怕失败的勇气,则一定不会有大的成功。萧规曹随,走现成的路固然没有多大风险,也不会有大的突破。别人成功的经验通常难以复制,而从别人失败的教训中往往可以吸取有益的成功因素,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一条定律。正是那些勇于“失败”的英雄披荆斩棘,播下改革的种子,才会有后来者品尝到改革成功的果实。例如,拿破仑之后的欧洲各国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之后的叶利钦、普京,孙中山之后的毛泽东、邓小平,如果把孙中山算作成功者,梁启超、康有为及谭嗣同与 “六君子”则为失败的英雄。

 

曾经有人说过,改革家的命运多悲情是中国历史的宿命。但是共产党人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应该囿于历史宿命论,要相信历史自有公论。当今中国再度处于十字路口,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需要更大胆的改革,把国家带入更新更高的发展时代,这是国人的共识,也是历史的必然,时代在呼唤敢于冒失败风险的改革英雄。

 

最后谨以鲁迅的一段名言作为结尾:“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