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气的女人面目特征:中将崔田民传 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5:14:03

中将崔田民传

2009-3-1 来源: 互联网 跟帖已关闭

 

1934 年 1月 21日 (农历腊八节),崔田民在清涧解家沟附近的王家山召开绥清中心县委和第一、第二支队联席会,决定袭击解家沟“腊八会”。当天傍晚,崔田民得知清涧东区的地主豪绅正聚集在解家沟恶霸地主高潘家里,便马上带领人员在赤卫队配合下闯入高家大院,当场抓住高潘等地主豪绅和催粮衙役 10人,就地镇压。其中一人被砍一刀后未死,在崔田民等撤离后,又苏醒过来逃跑(不久又被镇压)。这就是当时广为流传的解家沟腊八会镇压“九个半”地主豪绅的故事。这次行动,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扩大了红军 、共产党的影响。

      第二天拂晓,第一支队即由张承忠、崔正冉带领返回安定地区隐蔽。此时,中共中央北方代表派驻西北的军事特派员谢子长刚从北平(今北京)回到清涧。中共陕北特委为保证谢子长的安全,又安排第二支队派人护送到安定。谢子长在安定同崔田民以及中共安定县委、第一支队领导认真分析失败的军事教训和陕北军事斗争的有利形势,决定进一步扩大陕北的武装斗争。

建立陕北苏维埃政权

 

1934 年 4月 4日 ,中共陕北特委在佳县神堂沟召开的党团联席会议,崔田民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确立了普遍开展游击战争的总方针和为创建一个正规红军师而奋斗的目标;提出发动群众,分配土地,建立陕北全区苏维埃政权的任务。会后,特委委员分赴各地,崔田民到清涧地区开展工作。

这年春,国民党西北“剿总”第三防区副司令井岳秀的第八十六师及各县民团 1.5万余人,对陕北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反革命“围剿”。在中共陕北特委领导下,崔田民参与领导根据地军民,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7月 8日,陕北红军总指挥部在安定县阳道峁正式成立,谢子长任总指挥,郭洪涛任政治委员,贺晋年任参谋长。 17日,谢子长率第一、第二、第五支队和赤卫大队袭击安定县城,歼灭守军数十人,缴获步枪 10余支,打开监狱救出 200余名革命群众。 8月 4日,谢子长率红二十六军第三团和第一、第二、第五支队返回陕北。从安定、清涧到河口三战三捷,拔掉国民党军 3个据点,歼其 200余人,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1] 。在河口战斗中谢子长不幸负伤,于次年 2月逝世。崔田民为失去这位深受陕北人民爱戴的革命领袖十分悲痛,曾题写挽联悼念 :“‘青天’青史永垂千秋,‘浩如’浩气常在人间。” [2]

第一、第二、第五支队南下陕甘边期间,“围剿”清涧的国民党军、民团有恃无恐,白天以连排分散“围剿”,夜间集中在较大村镇据守,影响很大。崔田民经请示中共陕北特委,将第四支队从佳(县)吴(堡)地区调到绥清地区,配合游击小组、赤卫队袭扰国民党军和民团,使其疲惫不堪。与此同时,国民党绥德驻军伙同当地的“清乡团”、“肃反会”在绥德南区到处烧杀抢掠。仅在薛家峁镇一次就屠杀共产党员、红军战士、赤卫队长和革命家属 12人。县委书记崔文运、县委组织部长张绍修壮烈牺牲,崔田民的大哥也被关进监狱。崔田民回到绥德南区走访村庄,抚恤慰问烈士家属,号召党团员和广大群众化悲痛为力量,配合红军游击队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

当时,安定、绥清、佳吴各红区基本联成一片,只有神府红区被白区隔绝。 9月,中共陕北特委派崔田民去神府开展工作,传达特委指示,将第三支队扩编为第三团。崔田民化妆成小商人,途经佳县万镇时被当地民团扣押,西豆峪村的中共地下党员李含惠向民团团总谎称崔田民是其同学才被释放。崔田民脱险后到达神府地区,并于 18日在神木县王家庄将第三支队扩编为第三团,宣布王兆相为团长,杨文谟为政治委员,并主持成立神府革命委员会 [3] 。至年底,陕北红军发展到 3个团、 26个游击支队,成立了绥德、清涧、延川、赤原 [4] 、安塞等 17个县的苏维埃政权。

1935 年 1月 25日 ,有 100多名代表参加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安定县白庙岔村召开,成立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大会选举马明方为主席,崔田民、霍维德为副主席 [5]。 1月 30日,中共陕北特委将陕北红军 3个独立团和几支游击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未设军部,仅辖第八十四师。第二天,数千名群众集会热烈庆祝省苏维埃政府和第八十四师诞生。

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主要领导作了分工, 崔田民负责土地分配 ,建立各级革命委员会和苏维埃政府 [6]。崔田民根据清涧县袁家沟土改试点经验,领导陕北苏区实行土地改革,摧毁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取消苛捐杂税。到八九月间,安定、安塞、延川、绥德、清涧、佳县、吴堡、神木、府谷各县苏区的土地分配工作基本完成,广大贫雇农分到土地,革命热情十分高涨,苏维埃政权更加巩固。红一方面军东征前,彭德怀来到清涧,称赞那里的群众基础很好,和中央苏区的兴国不相上下 [7] 。

此时,在陕西已经形成陕北、陕甘边两块革命根据地,西北革命形势出现了统一的趋向。 2月 5日,中共陕北特委和中共陕甘边特委在赤原县周家硷召开联席会议,正式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两块根据地和两区的革命武装,为西北革命斗争向更高阶段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9 月 15日 ,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到达延川县永坪镇,受到根据地党、政、军领导干部及群众的热烈欢迎。崔 田民连夜拟写了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通知,用“鸡毛信”向各级苏维埃政府下达,号召群众迎接和慰问远征到达陕北的红军战士。赤卫军、儿童团为部队站岗放哨,农会、妇女会给部队送粮送菜,一时间粮食、猪、羊、鸡蛋、红枣不断送到红二十五军驻地,指战员们非常感动。

9 月 16日 ,红二十五、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在永坪镇胜利会师。 17日,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代表团召开中共西北工委和中共鄂豫陕省委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陕甘晋省委员会,撤销中共西北工委和中共鄂豫陕省委;红二十五、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高岗任政治部主任。

10 月 25日 ,崔田民和中共陕甘晋省委副书记郭洪涛在富县道佐堡向程子华、徐海东汇报陕北错误“肃反”问题时,看到一份红军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布告,得知中共中央、中央红军已于 10月 19日到达吴起镇。此前,崔田民一直以为中央红军在甘南一带,没想到现在竟已到了陕北,他因一些同志被抓而受到压抑的情绪一下子振奋起来。随后 ,程子华、郭洪涛立即奔赴下寺湾迎接中央红军,崔田民返回瓦窑堡筹备迎接慰问工作。苏维埃政府张贴布告,苏区军民奔走相告,很快在全苏区掀起筹集粮食物资、赶制棉衣棉鞋的热潮 [8]。省委、省政府还作了《关于卖粮借粮的决定》,各级政府积极响应,任务很快超额完成。

当时,红军最大的困难是兵员不足,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 主席周恩来亲自参加省委会议,指示要大力整顿和加强基干赤卫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扩大红军工作。马明方、崔田民、霍维德代表陕甘省苏维埃政府签发了《各级苏维埃关于扩(大)红(军)工作的通令》,给各县分配了扩红名额,号召县与县之间开展竞赛。通令发出后,各县区掀起自告奋勇报名参加红军的热潮。

由于红军队伍不断扩大,部队干部显得非常短缺。 10月底,崔田民奉命调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政治委员。崔田民到职后,针对部队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先召开各级干部会议统一思想,接着又给全师指战员作动员报告。他特别指出,陕北红军和鄂豫皖红军编成红十五军团使红军壮大了,战斗力增强了,劳山战役、榆林桥战役证明了这一点。不管是陕北的干部还是鄂豫皖的干部,都是共产党派来的,都是为了保卫陕北革命根据地。要求全体指战员服从命令听指挥,团结战斗,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崔田民率先垂范,同来自鄂豫皖的师长田守尧团结得很好,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为指战员做出了榜样。部队情绪稳定,战斗力增强,很快投入反“围剿”斗争。

11 月初,红十五军团在富县与陕甘支队会师。 11月 3日,红一方面军番号恢复,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红一方面军下辖第一、第十五军团。红一方面军恢复番号后,中革军委分析陕北形势和敌我态势,制定了“向南作战”与“初冬解决‘围剿’”的总方针,决定以直罗镇为战役枢纽打一场歼灭战。 11月 5日,毛泽东召集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首长开会,会后又召开两军团团以上干部会议。崔田民聆听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所作的动员报告,对将国民党军放进直罗镇,趁其立足未稳聚以歼之的“口袋阵”计划深深佩服。会后,他和师长田守尧在张村驿向第七十八师指战员作了传达和动员。

11 月 20日 ,国民党东北军第五十七军第一○九师 3个团和第一一一师 1个团被诱入“口袋阵”。当晚,毛泽东下达命令,红一军团由北向南,红十五军团由南向北,四面包围直罗镇。 21日,在红军猛烈攻击下,东北军乱作一团,很快就土崩瓦解,师长牛元峰率残兵 500余人逃到镇东牛头山土寨负隅顽抗。当天下午,毛泽东、彭德怀来到红十五军团指挥所,命令第七十八师第二三二团留下围攻土寨,其余部队急速迎击、追歼增援之东北军。崔田民和第二三二团团长韩先楚率部队把土寨团团围住,并遵照彭德怀的命令猛烈炮击。 23日午夜,牛元峰见待援无望率部拼命突围。 24日上午被全歼,牛元峰当场毙命。崔田民还亲自带领警卫连追击逃军,向钻进灌木林里的士兵喊话,宣传政策,俘获 200多人。

直罗镇战役后,中共中央决定重新划定苏区行政区划,调整领导机构。将西北革命根据地划分为陕甘省、陕北省、关中特区、神府特区等 4个行政区域,同时设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崔田民任国民经济部部长,他当时在前线未能到职 ,国民经济部实际工作由毛泽民负责。

为防止北线东北军残部扰乱,中革军委于 12月决定调第七十八师、第二十八军和军委骑兵团组成北路军。 1936年 1月,毛泽东在瓦窑堡主持召开军事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周恩来、洛甫、博古和李德,北路军 3支部队的领导干部刘志丹、宋任穷、张爱萍、田守尧、崔田民也参加了会议。周恩来宣布刘志丹任北路军总指挥,宋任穷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部队作战。会议结束时,毛泽东送给每人一本《瓦窑堡会议决议》,指示大家好好学习。会后,北路军采取“围攻横山,打击援兵”的作战方针,第二十八军攻取横山,第七十八师和军委骑兵团设伏波罗堡、响水堡地区。经过近 1个月的作战,给东北军残部以严重打击,巩固了后方,保卫了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 2月初返回瓦窑堡后,周恩来检阅了部队。随后,第七十八师开往延川,归建红十五军团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