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字姓氏大全集:中华智谋:治世谋国智慧精粹大全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1:13:48
中华智谋:治世谋国智慧精粹大全
文/宋  苏洵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中华智谋:治世谋国智慧精粹大全
目录
01、《权 书》 译者的话
02、将帅素养[心术第一]
03、用兵原则[法制第二]
04、强弱权变[强弱第三]
05、攻守战术[攻守第四]
06、用间不诈[用间第五]
07、理论与实战[孙武第六]
08、诚信与机智[子贡第七]
09、六国的教训[六国第八]
10、刘邦的远虑[高帝第九]
11、项羽的无谋[项籍第十]
12、《武侯新书》 译者的话
13、军事为重[论兵第一]
14、任用将领[选将第二]
15、料敌机先[料敌第三]
16、作战训练[练兵第四]
17、武器装备[备器械第五]
18、军队运动[行军第六]
19、奇正阵法[布阵第七]
20、治军四机[兵有四机第八]
21、攻击策略[谋攻第九]
22、树立军威[军威第十]
23、防御为先[御敌第十一]
24、据险应变[应变据险第十二]
25、赏罚分明[励士第十三]
26、《心 书》 执掌兵权[兵机第一]
27、五大恶人[逐恶第二]
28、鉴识人物[知人第三]
29、将帅之才[将才第四]
30、将帅之器[将器第五]
31、将帅之弊[将弊第六]
32、将帅信念[将志第七]
33、上善之将[将善第八]
34、刚柔之将[将刚第九]
35、骄吝之将[将骄第十]
36、五强八恶[将强第十一]
37、受命出师[出师第十二]
38、适才适所[择材第十三]
39、顺天知人[智用第十四]
40、不列阵式[不阵第十五]
41、将帅诫律[将诫第十六]
42、有备无患[戒备第十七]
43、教育训练[习练第十八]
44、害群之马[军蠹第十九]
45、培养心腹[腹心第二十]
46、战争法则[谨候第廿一]
47、决胜三机[机形第廿二]
48、军令如山[重刑第廿三]
49、庸帅劣将[蠹将第廿四]
50、因势利导[审因第廿五]
51、天·地·人[天势第廿六]
52、胜兆败征[胜败第廿七]
53、充分授权[假权第廿八]
54、视座如子[哀死第廿九]
55、奇人异士[三宾第三十]
56、举重若轻[没应第卅一]
57、掌握地利[使利第卅二]
58、见机行事[应机第卅三]
59、权衡敌我[揣能第卅四]
60、勇于战斗[轻战第卅五]
61、地理形势[地势第卅六]
62、巧制敌将[情势第卅七]
63、知敌之情[击势第卅八]
64、整肃纪律[整师第卅九]
65、激励士气[励士第四十]
66、将帅座右铭[自勉第四十一]
67、作战要诀[战道第四十二]
68、上下和睦[和人第四十三]
69、明察敌情[察情第四十四]
70、身先士卒[将情第四十五]
71、令出必行[威令第四十六]
72、东夷人[东夷第四十七]
73、南蛮人[南蛮第四十八]
74、西戎人[西戎第四十九]
75、北狄人[北狄第五十]
76、《素 书》 译者的话
77、事物源起[原始章第一]
78、俊、豪、杰[正道章第二]
79、修身养志[求人之志章第三]
80、坚定志向[本德宗道章第四]
81、奉行仁义[遵义章第五]
82、安于礼仪[安礼章第六]
83、《太公阴符经》 译者的话
84、超凡入圣[上篇]
85、掌握关键[中篇]
86、动静之机[下篇]
87、《范子计然》 译者的话
88、卷  上 物情物理[内经]
89、卷  上 谋国九术[阴谋]
90、卷  上 富国称霸[富国]
91、卷  中
92、卷  下
93、《黄 书》 译者的话
94、华夷有别[原极第一]
95、治国有道[古仪第二]
96、地理划分[宰制第三]
97、慎选人才[慎选第四]
98、任用官史[任官第五]
99、廉正士风[大正第六]
100、乱与治[离合第七]
101、跋
102、《经世奇谋》 编者的话
103、第一章  防患未然(备患类)
104、第二章  化险为夷(纾祸类)
105、第三章  见事机先(知几类)
106、第四章  聪敏颖悟(敏悟类)
107、第五章  随机应变(应猝类)
108、第六章  排难解纷(拯危类)
109、第七章  讽谏人主(讽谏类)
110、第八章  打击奸邪(击奸类)
111、第九章  以上御下(御下类)
112、第十章  能言善道(能言类)
113、第十一章  谋国忠臣(忠谋类)
114、第十二章  外交长才(贤使类)
115、第十三章  分辩忠奸(能吏类)
116、第十四章  胜券在握(制胜类)
117、第十五章  用间欺敌(用间类)
118、第十六章  诱敌以饯饵(饵敌类)
119、第十七章  女中丈夫(智女类)
120、第十八章  防人之心(防诈类)
121、第十九章  杂录(补遗类)
1、《权 书》 译者的话
《权书》为苏洵所作。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生于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二年(公元 1009 年)。少年时期不好读书,喜爱游历,自言“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从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忆山送人》)二十七岁“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以后他曾几次应进士、茂才异等科考试,皆不中,因而尽焚以往所写文章,更加刻苦攻读。
他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曾回书说:“由是,尽焚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韩愈)“及其他圣人贤人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并且决心放弃通过考试求官的人生道路,专心于学术研究,他说:“及长,知取士之难,遂绝意于功名,而托于学术。”(《上韩丞相书》)
在这以后的十多年间,”他写了《几策》《权书》《衡论》《六经论》《洪范论》《史论》等一系列重要著作,成为蜀中名蜚遐迩的学者和散文家。当时的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知州张方平和雅州(治所在今四川省雅安县)雷简大都盛赞其文,张方平力劝他进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并致书翰林学士欧阳修,进行推荐;雷简夫也致书欧阳修和韩琦大力推荐。
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 1056 年),苏洵携二子苏轼、苏辙来到汴京,拜见了欧阳修。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对他的文章大加激赏,并将其中二十二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献于朝廷。消息传出,士人争相传诵,模仿其文,一时名动京师,使当时文风为之一变。
嘉祐二年(公元 1057 年),苏洵妻程氏病逝,父子三人便仓皇返回家乡。次年(公元 1058 年)朝廷诏试舍人院,苏洵托辞有病,不去应试。由于朝廷的再一催促,苏洵不得不在嘉祐四年(公元 1059 年)十月,再次携二子入京。他在《上欧阳内翰第四书》中说:“王命且再下,洵若固辞,必将以为沽名而有所希望。今岁之秋,轼、辙已服阙(服丧期满),亦不可不与之俱东。”嘉祐五年(公元 1060 年)二月到了京师,经宰相韩琦推荐,授秘收省校书郎(从九品);一年后,改任霸州文安县(今属河北省)主薄(亦从九品),参与修纂《太常因革礼》。宋英宗(赵曙)治平二年(公元 1065 年)九月书成,翌年病逝于京师,享年五十八岁。
苏洵除晚年做过短时期的小官之外,平生未曾深涉仕途。但不能据此就断定他是对现实冷漠的人,实际他是一位极其关心国家命运、留意政治的人。虽然一生潦倒,但他不在求仙拜佛中自我麻醉,也不做吟风弄月的无病呻吟,甚至也不像周敦颐、邵雍那样津津于天理人性的说教;他的一生著述,以策论、史论、兵法为主题,以切合实用为目标,字里行问都寄托着他的人生追求,希望当政者能“深晓其义施之于今”(《上韩枢密书》),从而对政治有所革新,使国家走上富强。这就是他的抱负和理想。
欧阳修在《荐布衣苏洵状》中说:“其论义精于物理而善识权变,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其所撰《权书》《衡论》《几策》二十二篇,博于古而宜于今,实有用之言,非特能文之士也。”这可谓是知人知言之论。但像欧阳修这等有知人之明者能有几人?那些权贵们,虽然也爱其文,却不乐其义,这就是苏洵在当时虽然文名大盛,却仍然仕途失意的原因;遂使他终其
一生在政治上无甚作为。
《权书》不仅在苏洵的全部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我国古代论说兵法和权谋的一部重要著作。它集治道、兵法、史论为一体,具有广泛而深厚的思想内容。全书十篇之中,有不少迥异于古人、超绝于时俗的崭新的见解,即使在今天仍然没有失去它的智慧的光辉。
比如在书前小序中,一开头的言词就表现出他与世俗之儒的不同: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信奉儒家学说的人是不谈论兵法的,因为仁爱正义的军队,不讲究战略战术就自然会取得胜利。”
假如仁爱正义的军队果真不讲究战略战术就自然会取得胜利的话,那么周武王为什么还要用姜大公的计划谋略呢?而且在牧野之战中,武王率仁义之师还要经四次五次六次七次战斗,然后才能获胜而停止战争,这里如果用的不是正确的战略战术,又是什么呢?
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惊世骇俗的言论,为世俗之儒者所断不敢言。其他像《心术篇》中提出,“只有正义才可以激发士兵,士兵出于正义而发怒,就可以百战不殆。”因而要想让士兵保持不懈的斗志,就应当使他们在胸中经常聚积着对敌人的愤怒,这就是黄帝所以七十战而士兵仍不厌倦的原因。
在:《孙武篇》中,他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观点出发,将孙武与吴起作了比较,指出:孙武的书“语言精炼而意思详尽”,天下所有的兵法理论都可在其中找到本源,但他带兵打仗却不能每战必胜,甚至最后遭到了失败的结局;而吴起的书虽然还不及孙武,但他却是一位常胜将军,所到之处都能取得成功。所以说书上的理论是不能完全相信的;更何况那些只会背诵《孙子兵法》教条的人,怎么可以让他们来带兵打仗呢?
又如,他在《六国篇》中说,“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军队不强、作战失利,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会削弱,这是一条亡国的道路。”“奉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他对你的侵略就越厉害。”又说:“假使以全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比当年的六国又差得更远了。”在《项籍篇》中说:“项籍有夺取天下的才能,而没有夺取天下的谋略;曹操有夺取天下的谋略,而没有夺取天下的度量;刘备有夺取天下的度量,而没有夺取天下的才能。”又说:“我从钜鹿之战中就看出项籍的谋略缺乏远见,度量不够宽大,未曾不对他很晚才死在垓下感到奇怪。”“诸葛亮放弃荆州到西蜀去,从这个行动看,我就知道他不可能统一天下。”等等。
像这些观点,放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来看,确实是“标新立异”的思想。如果当政者能够认真对待,就会有振聋发喷之效,收大开茅塞之功。但当时的现实却是理学方兴、政治保守、对敌妥协、但求苟安。在这样的环境中,苏洵的这种带有离经叛道色彩的思想,是不可能得到统治者青睐的,何况他有些文章确有借题发挥、以古喻今、指桑骂槐的嫌疑呢!所以,苏洵一生不得志,以势而论,也在必然之中,仅就《权书》来看,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此外,像《法制》《强弱》《攻守》等篇对具体战略战术的论述,其中有许多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很有价值的见解,应为学习、研究兵法和谋略的人所重视。
苏洵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将他比做荀子,张方平则将他比做贾谊,评价极高。其文不重雕饰、风格朴实、语言简劲、内容丰盈、议论纵横、气势磅礴;其中有些名篇,如《权书》中的《六国》等,堪称千古文章 之楷模,由宋以后,为历代文人学士所传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苏洵的著作包括《权书》在内,也是应当珍视的宝贵文化遗产。《权书》向无单行本;苏洵的一生著述,大多收集在《嘉祐集》中,《权书》即其中之一种。关于《嘉祐集》,宋时已有不同版本。曾巩作《苏洵墓志》说有集二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都说有集十五卷,徐乾学家传是楼藏本十五卷。
曾巩、晁公武、陈振孙所说的本子今不可见。《四库全书》集部所录《嘉祐集》十六卷,是以徐氏本为主,以清康熙年间苏州邵仁泓翻刻本十六卷互相参订,正其伪脱而成;又附录二卷为沈斐所辑(《四库全书》经部录《苏评隈子》,二卷,属后人伪托:史部录《谥法》四卷,为苏洵所著)。此外,今天所能看到的《嘉祐集》,除了徐氏本和邵氏本之外,尚有明嘉靖壬辰刊本十五卷,凌蒙初刊朱墨本十三卷,清康熙年间蔡示英刊本十六卷、附录二卷,道光年间眉州三苏祠刻本二十卷。以上各本中均有《权书》。
由于作者才疏学浅,误译之处一定不少,恳希海内外方家学者批评指正。
(山君)

2、将帅素养[心术第一]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糜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身为将帅,首先应当修治思想心志。哪怕泰山在面前崩塌,脸色也不会改变;哪怕糜鹿在身边奔跑,眼睛也不会眨一下。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然后才可能真正把握利害的时机,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对付敌人而取得胜利。
凡是用兵打仗,都要崇尚正义。不是正义的事,即使对自己有利也不去做;因为不能只考虑这一次行动在当前会有什么样的利害,更要考虑到这次行动会不会造成将来长期被动而无法挽回的后果。只有正义才可以激励士兵,士兵出于正义而发怒,就可以百战不殆。
大凡用兵作战的原则是:没有战争的时候,要发展生产,增加资财;将要进行战争的时候要培养体力;进行战争的时候要鼓舞士气;取得胜利的时候要培养心志。
没有战争的时候,要警惕边防,严密监视敌人的行动,使人民能够安心耕种田地而没有什么顾虑,这样就可以发展生产,增加资财。将要进行战争的时候,要供应丰富的给养,而且要让士兵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样就可以培养体力。
在进行战争的时候,遇有小的胜利要迅速取得,遇有小的挫折要对战士进行激励,这样就可以鼓舞土气。士兵夺取胜利时,不要让他们的欲望完全实现,这样就可以培养不懈的斗志。因此士兵就会在胸中经常积聚着对敌人的愤怒,怀抱着要求实现的愿望,而不会完全消失;愤怒不完全消失就会有用不完的勇气;欲望不完全实现就会永远有贪求功名利禄之心,所以即使统一了天下,而上兵仍然不会厌恶打仗。这就是黄帝(上古帝王,姓公孙,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后居姬水,改姓姬。建国于有熊,又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所以史称黄帝。黄帝与炎帝一向被中伞民族尊为共同的祖先)所以能够作战七十次而仍然锐不可当的原因。假如不注意培养士兵的心志,打一次仗或许能取胜,但是以后就不可能再甲他们来打胜仗了。
凡是将帅,都要有智慧而且威严,凡是士卒,都姜愚昧老实。将帅有智慧则不可测度,有威严则不可侵犯;所以土兵都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他而听从命令,怎么能不愚昧老实呢?只有使士兵愚昧老实,然后才能够拼死去作战。
凡是军事的行动,应该首先了解敌方的君主,了解敌方的将帅,然后才可以使军队在危险的环境中行动。
邓艾(三国时魏棘阳、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为魏国镇西将军,封邓侯)命令士兵以绳系身悬缒而下,偷越险山进入蜀中,若不是刘禅(三国时涿县、即今河北省涿县人,刘备之子,蜀汉后主,在位四十年。降魏后封安乐公)那么昏庸无能,邓艾纵有百万大军,也能够很容易地把他们打败俘获。邓艾就是吃定了刘禅,才敢于如此冒险。所以古代贤能的将帅既善于用军队来试探敌人的实力强弱,也善于用敌人来试探自己军队的实力强弱。因而或战或
不战都可以作出正确的决定。
一般而言,统帅的行动原则是:明白事理然后才可以发动军队,了解形势然后才可以进行战争,懂得节制然后才可以指挥战争。明白事理,就不会因为行动违背正义而理屈辞穷;了解形势,就不会因为暂时遭受挫折而灰心丧气;懂得节制,就不会由于蛮干而陷入困境。他不会因贪图小利而盲目行动,也不会因遭遇小祸而有所逃避。
小利小祸不足以委屈自己的才能,具有这样的心胸,然后才能有应付大利大祸的气概。只有善于培养自己的才能,而又懂得爱护自己声誉的人,才可以无敌于天下。所以说,一个深明事理善于忍让的统帅,可以对付一百个不明事理而只知蛮勇的将领;一个善于安处而不冒险的统帅,可以战胜一百个性情急躁而好轻易出战的将领。
军队各有长处和短处,这一点敌我双方是一样的。
有人问:“我方的长处,我们把它显示出来而运用它,但是敌人却不同我们在这方面较量;我方的短处,我们把它隐蔽起来而不使用它,但敌人却强迫我们在这方面与他们角逐,那该怎么办呢?”
我回答说:“我方的短处,我们故意大肆张扬而显露出来,使敌人产生疑虑而退却;我方的长处,我们却将它隐藏起来而暗中培育发展它,使敌人放松警惕而轻犯我们,从而陷入便于发挥我方长处的计谋之中。这就是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战术。”
善于指挥军队的将帅,要能使自己的士兵打起仗来没有顾忌,觉得有侍无恐。没有顾忌,就懂得即使战死也在所不惜,有恃无恐,就会坚信一定不会战败。比如一个人,哪怕手中只有一双短棒,在他面对猛虎时,也会奋力呼喊着去打击猛虎;如果两手空空,即使是偶然遇见一只大蜥蜴,也会恐惧色变而向后退却。这是人之常情啊!人如果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做将军了。
一个赤臂持剑决心拼命的人,即令乌获(战国秦国著名的勇士,曾在秦昭王时为官)那样的勇士,也不敢逼近他;如果一个人身佩甲胄,抱着武器而鼾睡,即令一个儿童也能够用弓箭射死他。
所以善于领兵打仗的将帅,要能用适当的方式使军队具有坚不可摧的意志;如果能用适当的方式使军队具有坚不可摧的意志,那么这支军队在任何时候都会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
3、用兵原则[法制第二]
将战,必审知其将之贤愚。与贤将战则持之,与愚将战则乘之。持之,则容有所伺而为之谋,来之,则一举而夺其气。
将要进行战争之前,一定要确实了解敌人的将师是才能出众,还是平庸蠢笨。同才能出众的敌将作战,要善于和他相持;同平庸蠢笨的敌将作战,要善于乘势压服他。
善于同敌人相持,就可以有机会窥测到敌人将师的疏漏,然后运用智谋而战胜他。善于乘势压眼敌人,就可以一举而使敌人丧失胆气。虽然如此,敌人的将领如果不是平庸蠢笨的人,就不可对他用压服的办法,因为对他实行压服而他却拒不出战,就会造成我军的灾难。
把军队分为几个部分轮流进攻,这就是同敌人相持的办法;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歼灭性战争,这就是压服的办法。
古时候善于治军的人,虽然用处罚的方法使士兵效命、用赏赐的方法使士兵效命、用激发起对敌人愤怒的方法使士兵效命,但其中一定都灌注着正义的原则,不是要用他们去发动战争,也不是要用他们去进行掠夺,而是要用他们应付国家的危难。
所以越国依靠六千名志士,战败了强大的吴国。在韩原(地名,在今山西省河津、万泉两县交界处)大战中,秦国的勇士比晋国多一倍,然而把秦穆公从泥沼中解救出来的,却是当年被他赦免、吃他的马肉的普通百姓(秦穆公丢失良马,百姓得而食之者三百人。官吏捕得食马者,将要诛罚,穆公说:“不可因为畜生而加害人民。”于是赦免他们。等到韩原之战时,这三百人请求参战;当穆公因马陷于泥淖之中而被晋军围困的危急时刻,他们奋力作战,把穆公从重围中解救出来,并俘获了晋君)。
人数太少的军队容易遇到危险,人数太多的军队容易发生叛乱;指挥人数多的军队最困难,指挥人数少的军队最危险。所以治理人数众多的军队,规范约束要详细;规范约束详细,士兵就难以随便行动。治理人数较少的军队,规范约束要简明:规范约束简明,士兵就容易明了。不如此,士兵就不能妥善地担当起作战的任务。人数众多而规范约束详尽的军队,即使平日任务繁重,也仍然不失为一支强大的军队。
率领人数众多的军队进入艰险阻塞的环境,一定要分兵而缓慢行进。因为艰险阻塞之地必会有敌人的伏兵,伏兵一定事先有约定。我军分兵前进,那么敌人的伏兵就不知道应当攻击我军的哪一部分,这样敌人事先约定好的行动计划也就被瓦解了。在艰险阻塞的环境中行军,士兵容易产生恐惧急促心理;这时让军队缓慢行进,可以使士兵的精神安定,消除恐惧。
用兵打仗没有比进攻更危险的,没有比防守更困难的,因为在别人土地上的进攻者与在自己土地上的防守者的态势本来就是这样。城堡有两种情况是不便防守的,一种是士兵太少,满足不了守城的需要,一种是城堡太小,不能够隐蔽防守的士兵。
只有贤能的将领才能运用少数兵力来取得多数兵力的效果,运用小城来取得大城的效果。面对着敌人的先锋,没有人会不知道固守的,但我们若运角疑兵,敌人就会惊愕不敢前进,即使明白地告诉他们说:“这里没有人防守。”他们也不会相信。准确地估计敌人袭击我军的地点,暗中在那里部署
兵力进行防备,敌人不了解我军的虚实,就会以为我们有用不完的兵力,那么即使我军的人数比敌人少,又有什么值得忧虑呢?
收卷军旗,停止击鼓,使军队没有一点声音;严令约束士兵,有敢大声说话的斩首,不时让老人和儿童登上城墙,故意表示胆怯;然后乘敌人斗志松懈之时,突然发起攻击,敌人就会被打得大败而逃,那么即使城小,又有什么可忧虑呢?
背靠城墙打防御战时,军队适合用方的阵形、横列展开的阵形、密集的阵形和利于缓慢前进的阵形。这样的阵形可以使士兵觉得牢不可破;觉得军阵牢不可破,就不会产生恐惧心理。背城而战的时候,就是要让土兵不感到恐惧才行。
面向城墙打进攻战时,军队要用直的阵形、前尖后宽的阵形、稀疏的阵形和利于迅速前进的阵形。这样的阵形可以使士兵觉得面临危境;觉得面临危境,就会拚死作战。面城而战的时候,就足要让士兵拚死作战才行。
人如果能够冷静地观察自己,就可以带兵打仗了,我为什么会愤怒?我为什么会欢乐?我为什么会勇敢?我为什么会怯懦?别人和我难道有什么不同吗?天下的人有准不会观察自己呢?所以懂得人为什么会愤怒、会欢乐、会勇敢、会怯懦的道理,即使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做将军。
平时同别人谈话,有一句话不符合常理,就会引起惊愕,进而产生猜忌;倘若敌人用可疑的表现来迷惑我们,反而安然处之不觉得奇怪,这就太鄙陋了。
所以,聪明的人看到敌人有不合常理的表现,一定谨慎观察,切勿盲动。可疑的表现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不见具体行动,而使我们在心里产生疑问,心里既然有了疑问,就应针对敌人的表现而进行谋划分析,这样就可以得知敌人的真实情况;一种是故意用虚假的行动使我们看到,从而产生疑问,这时切不可被敌人的假像所迷惑,要知道那正是敌人迷惑我们的诡计。因此,心里有疑问,要用分析谋划的方法来对付,看到敌人的可疑行动,要用冷静观察的态度来对付。敌人果真要有所行动,就不会让我们看到。
4、强弱权变[强弱第三]
知有所甚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
知道有些东西是应当十分爱惜的,有些东西是不值得爱惜的,这样的人就可以带兵打仗了。
所以那些善于指挥的将帅,总是牺牲不值得爱惜的东西,来养护十分值得爱惜的东西。士兵不可能都是精锐的,马匹不可能都是优良的,兵刃器械不可能都是坚固锋利的,这是事物的本然之理,只看使用它的人如何处置了。
士兵有上、中、下三等,这样,用兵也就有三种权变。孙膑(战国时齐国人,为孙武的后代,也是著名的军事家。齐成王时任军师,辅佐齐国将军田忌屡打胜仗,著有《孙膑兵法》)曾经说过:“用你的下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比赛,用你的上等马与对方的中等马比赛,再用你的中等马与对方的下等马比赛。”这实质上讲的是用兵作战,并不只是在讲赛马。
下等马不能够赛过对方的上等马,这个我们是早已明白的;我这样安排,是故意放弃这次取胜的机会。对方的中等马不能赛过我们的上等马,对方的下等马不能赛过我们的中等马,这样不就可以取得两次胜利吗?从总体上看,得胜的次数比失败的次数要多,所以应该选择这种比赛办法。对方的上等马得不到他的中等马和下等马的援助,虽然胜了一次,岂不是白搭吗?对方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所以我说:士兵有上、中、下三等,因而用兵之道也就有三种权变。三种权变,就是用放弃一次胜利的手段,来达到三次交锋总的胜利目标。
管仲(春秋时颍上、即今河南省登封县人,名夷吾,字仲,死后谥敬,又称管敬仲。齐桓公时在朝为相,辅佐桓公成就霸业)说:“攻击对方坚固的部分,那对方薄弱的部分也就变成坚固的了;攻击对方薄弱的部分,那对方坚固的部分也就变成薄弱的了(攻坚则暇者坚,攻瑕则坚者瑕)。”这话说得好极了,不选择敌人薄弱的地方来攻击,那么天下的敌人都变成强敌了。
汉高祖的忧虑主要在项籍,但他率领军队直接同项籍作战却没有几回,等到随何(汉初人,善言辩,刘邦为汉王时,他为谒者,负责接待宾客。后受命说服九江王英布,使之叛楚归汉)取了九江,韩信(秦未淮阴、即今江苏省淮阴县人。初从项羽,后归刘邦,屡建战功,封为楚王。有人告其谋反,降为淮阴侯后为吕后所杀)击破魏国、消灭代国、攻取赵国、破了齐国,然后汉高祖才大举进攻项籍,并战胜他。
汉高祖所以不急急忙忙地去对付他所优虑的项籍,而是长时间地在那些不值得忧虑的地方作战,其目的就是要用这种策略使项籍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秦国的主要忧虑是六国,而蜀国(诸侯国名,都成都,即四川省成都市)最偏僻最弱小,秦国却最先攻灭了它;楚国最强大,却几乎是最后才攻取了它;这并不是因为秦国的主要忧虑在蜀国呀!
诸葛亮每次出兵都是同强大的魏国相较量,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无论是夺取天下、攻取一个侯国、赢得一场战争,都是这样。
范蠡(春秋时楚国宛、印今河南省南阳市人。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入齐,经商至富)说:“大凡作战布阵的原则,是充实左翼,使之成为坚
强难破的雄军,设立较弱的右翼为配合作战的雌军。”
春秋时期,楚国攻打隋国(诸侯国名,在今湖北省随县,为楚所灭),季梁(隋国人,有才德)对隋君说:“楚国人以左为上,国君一定在左翼军中,您不要正面和楚王相遇。要攻击楚军的右翼,右翼军中没有良将精兵,一定会被我们打败。偏师一旦战败,它的整个军队就瓦解了。”
大凡一个军阵之中,必定会有强弱不同的雄雌左右两翼,关键是应当用我军的强大主力去攻击敌人薄弱的一翼。
唐太宗说:“我自从兴兵打仗以来,经常仔细观察军阵形势,每次作战,发现敌人加强他的左翼,我也加强我的左翼:敌人减弱他的右翼,我也减弱我的右翼。使我军的弱翼经常对着敌军的强翼,我军的强翼经常对着敌军的弱翼。敌人进犯我军的弱翼,前进不过数百步;我军攻击敌人的弱翼,总是突破敌人的阵线,然后再掉转头来从背后攻击敌人的强翼,所以每战必胜。”
后世那些平庸无能的将领,既不能善于运用强弱之势,因而常打败仗,却说:“我的军队中掺杂着老弱的士兵,并非全部是精兵,因此不能够打胜仗。”
他们不懂得老弱的士兵,本来也是军事指挥家所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老弱的士兵,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引诱消耗敌人的强兵,从而保全我军的精锐,这样,等待我军的就是失败的结局。
所以聪明的统帅,总是舍得牺牲自己的弱兵,而使敌人轻易地拚掉他的强兵;不计较小的损失,而用心于取得大的胜利。指挥战争的要领,本来就不过是以追求最后胜利为目标罢了。
5、攻守战术[攻守第四]
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术。……故攻敌所不守,守敌所不攻。
古时候善于进攻的人,不把全部兵力用来攻打防守坚固的城池;善于防守的人,不把全部兵力用于守备敌人出击的地方。把全部兵力用来攻打防守坚固的城池,就会挫伤士兵的锐气,浪费粮食军备,因而延缓取胜的时期;把全部兵力用于防守敌人出击的地方,那样士兵就不能再分开作战,敌人就会秘密行动,偷袭我们没有设防的地方。
所以说,进攻时应该攻击敌人不设防的地方,防守时也应该防守敌人所不攻打的地方。
进攻有三种战术,防守也有三种战术。这三种战术一是正兵,二是奇兵,三是伏兵。
宽广平坦的道路,战车交错,人肩相摩;出征经过这条道路,回来也经过这条道路;我军一定进攻的地方,正是敌人一定防守的地方,这就叫做正兵战术。
用大军进攻敌人的南边,用精锐部队袭击敌人的北边;用大军进攻敌人的东边,用精锐部队袭击敌人的西边,这就叫做奇兵战术。
在高山深谷之中,在盘曲绝险的半道上,埋伏军队,不敲锣,不击鼓,然后突然出现在平原上,出击敌人的心腹之处,这就叫做伏兵战术。
用正兵的战术打仗,胜败不可预料;用奇兵的战术打仗,十次战斗可以取胜五次;用伏兵的战术打仗,打十次而十次都可取胜。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用正兵所攻击的对象一定是敌人防守坚固的城池;用正兵所攻击的军队,一定是敌人的精锐军队。用奇兵所攻击的城他,不一定是敌人防守坚固的城池;用奇兵所攻击的军队,不一定是敌人的精锐军队。如果用伏兵,那么敌人就无城可守,无兵可用。
只会用正兵进攻,而不懂得用奇兵和伏兵进攻,这样的将帅就和木偶人一样。只会用正兵防守,而不懂得用奇兵和伏兵防守,这样的将帅也和木偶人一样。
现在那些做盗贼的人,有的是毁门撬锁进去行窃,有的是从没有上锁的旁门进去行窃,有的是翻墙穿洞而进去行窃。毁门撬锁而主人不觉察的,情况很少;从不上锁的旁门而入,而主人不觉察的,有一大半的比率;翻墙穿洞而入,而主人不觉察的,则是到都可见到的事。做为主人,不应当说:“只要大门关锁牢固,旁边的小门和墙上的小洞就不必忧虑了。”
用正兵的战术,就好比毁门撬锁为盗一样,成功与否不可预料;用奇兵的战术,就好比从没上锁的旁门为盗一样,大半是可以成功的;用伏兵的战术,就好比翻墙穿洞为盗一样,十次有九次可以成功的。
所谓正兵战术,像战国时秦国的函谷(关名,在今河南省云宝县东北农润河畔王垛村),三国时吴国的长江、蜀国的剑阁(道路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大、小剑山之间,为诸葛亮所开辟,为川、陕间交通要道,利于防守),都是其例。
战国时代中原六国曾经进攻函谷关,被秦国将军所打败。曹操曾经攻打长江,被周瑜击溃而逃。钟会(三国时长社、即今河南省长葛县人。有才学,
曾做魏国司徒,后因谋叛,为乱兵所杀)曾经进攻剑阁,被姜维(三国时天水、即今甘肃省甘谷县人,字伯约。为蜀汉大将军)所阻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地方预先就设有守备。
刘濞(刘邦兄子,封吴王。汉景帝时谋反,兵败,为东越人所杀)反叛汉朝,北上进攻大梁(即今河南省开封市),田禄伯(吴王刘濞之臣,官大将国)向刘濞请求给他五万人马,沿着长江淮河从另一路进攻,等收取淮南(诸侯国名,都寿春,即今安徽省寿县)、长沙(诸侯国名,都临湘,即今湖南省长沙市)以后,再到武关(今陕西省商洛县西南丹江北岸)与刘濞会合。
岑彭(东汉棘阳、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字居然。初随王莽,后归刘秀,封舞阴侯。后率军入蜀攻公孙述,至武阳为刺客所杀)攻打公孙述(东汉茂陵、即今陕西省与平县东北人,字子阳,起兵反王莽,自立为蜀王,后称帝,号成家,在位十二年,为汉军所败,被杀),从江州(在今四川省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沿都江(水名,即今四川省成都地区的岷江)逆水而上,大破侯丹(公孙述的都将)军队,直接攻取武阳(即今四川省彭山县),绕到延岑(公孙述的部将)军队的后面,以精锐的骑兵急速奔赴广都(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东南),距离成都不过数十里。
李愬(唐临潭、即今甘肃省临潭县人,字元直。有谋略,以平吴元济反叛有功,封为凉国公)攻蔡州(今河南省汝州市),蔡州的所有精锐部队都用来抵抗李光颜(祖先为河曲、即今宁夏自治区东南一带羌族人,姓阿跌氏,唐肃宗时赐姓李,字光达。因讨平藩镇有功,官至检校司空),不防备李愬。李愬从文城(在今河南省遂平县西南)出发,攻破张柴村(在今河南省遂平县西南)之后,急速奔驰二百里,半夜抵达蔡州,黎明就擒获了吴元济(唐沧州、即今河北省沧县人,淮西节度使兼蔡州刺史吴少阳之子。公元 814 年9 月,吴少阳死,吴无济自请代父职,朝廷不许;10 月举兵反叛。1817 年 10月,李愬雪夜袭蔡州,擒美元济,送京师斩首)。
这些,都是用奇兵战术的例子。
汉武帝攻打南越(国名,在今广东、广西一带,都番禺,即今广东省广州市),唐蒙(人名,汉武帝时任中郎将)请求发动夜郎(国名,在今贵州省西部、北部,与云南省东北部,四川省南部一带,公元前 111 年归汉,置牂牁郡)军队,乘船从牂牁江(一名都泥江)沿水路而下,直抵番禺(即今广州市)城下,突然出现,南越人根本没有料到。
邓艾攻打蜀国从阴平县(在今甘肃省文县西白龙江北岸)出发,经由景谷(道路名,在今甘肃省文县南沿白水江入四川),将士们攀援树木,缘着险恶的石径,鱼贯而进,到了油江县降服了马邈(蜀汉将军),到了绵竹县斩其守将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字思远,官至尚书仆射,军师将军),接著又迫使刘禅投降。
田令孜(本姓陈,字则仲,唐末蜀县、即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唐僖宗时为宦官,专朝政)率军把守潼关,关的左边有个大山谷,名叫禁谷,没有派兵把守。林言(唐末曹州冤句、即今山东省曹县西北人,黄巢的部将)、尚让(亦黄巢部将)便从山谷中进入关内,夹攻潼关,守关的唐朝军队被击溃。
这些,都是伏兵战术的例子。
我考察古代那些善于用兵的人,他们在一次战役之中,尚且要用正兵、奇兵、伏兵三种策略,来取得胜利,何况是守卫一个国家、攻打一个国家这
类关系着整个天下安危的战争,难道可以用那些不懂得这三种用兵战术的人为将帅吗?
6、用间不诈[用间第五]
夫兵虽诡道,而本子正者,终亦必胜。今五间之用,其归于诈。……与人为诈,人亦将且诈我。故能以间胜者,亦或以间败。
孙武说过“间谋有五种”(《孙子兵法·用间篇》:“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又说过:“商朝所以能兴盛起来,是因为伊挚(商汤的宰相,官号叫尹,所以又称伊尹,原为汤妻的陪嫁奴隶,后辅佐商汤伐夏桀,建立商朝)曾经待过夏朝,了解夏朝的情况;周朝所以能兴盛起来,是因为吕牙(即姜太公)曾经待在殷朝,了解殷朝的情况。因此,明智的君主、贤能的将帅,凡是能用具有极高智慧的人做间谍的,就一定能够建树大功。这是用兵的关键所在,整个军队要依靠他来决定行动。”
考察《尚书》的记载,伊尹确实到过夏朝,认为夏朝政治丑恶,就往毫京归顺商汤。根据史书记载,姜太公曾经为殷纤王做事,因为纣王无道,才离开殷朝,投奔周朝。所以孙武说伊尹曾待过夏朝、吕牙曾待过殷朝,是确有其事的。
但是孙武又认为他们是间谍,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商汤、周文王(姓姬名昌,死后谥号文。为周武王之父,殷时为西方诸候之长,号西伯,奠定了周朝统一天下的基础,历史上常与周武王并称为“文武”)本来就命他们在夏朝、商朝做间谍吗?难道伊尹、吕尚本来就是为人做间谍的吗?或者是夏桀(姓姒,名履癸,夏朝末代君王,史称夏桀)、殷纣本来就是只有依靠间谍才能讨伐的吗?——即使是智慧最低下的人,也懂得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不过,我的意思是:天下的存亡寄托在一个人身上。当伊尹在夏朝的时候,商汤一定会说:“桀虽然暴虐,一旦他任用伊尹,那么民心就会回复安定,我还有什么忧虑的呢?”
等到伊尹来到毫的时候,商汤一定会说:“桀得到伊尹而不能任用,夏朝一定要灭亡了。我不能看着人民陷入困苦之中而坐视不问。”
于是就联合天下诸侯一起来讨灭夏桀。
当吕牙在商朝的时候,周文王一定会说:“纣虽然暴虐,一旦他任用吕牙,那么天赐的福禄一定会恢复,我还忧虑什么呢?”
等到吕牙来到周朝的时候,周文王一定会说:“纣得到了吕牙而不能任用,商朝一定要灭亡了。我不能够长期阻止天意的贯彻。”
于是就命令周武王联合天下诸侯,共同来讨灭商朝。
这样看来,夏朝、商朝的或存或亡,是依赖于伊尹、吕牙的是否被任用而决定的。
现在如果要问什么样的将帅才算是贤能的?一定会回答说:“能预先知道敌国作战的胜败,就是贤能的将帅。”
再问他用什么办法可以预先知道敌国作战胜败呢?他一定会回答说:“不吝惜千金,所以能使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去为他刺探敌国的情况。”或者说:“能根据敌国使者的言行探测他们的阴谋计划。”
他们这样做也真是够辛苦了!像伊尹、吕牙这样,一来归顺就决定了夏朝、殷朝灭亡的命运,使得商汤、周武王没有用间谍的名声和用间谍的辛劳,却得到了用间谍的实效。这如果不是有上等智慧的人,谁能够做到?
用兵打仗虽然属于诡诈之道,但是以坚持正义为根本的人,最后一定会取得胜利。五种间谍的运用,它的归宿总是诡诈之道,成功了会得到好处,失败了就会带来灾祸。况且,我对别人使用诡诈,别人也将对我使用诡诈。所以能以间谍取胜的人,有时也会因间谍而遭到失败。
我的间谍不忠贞,反而会被敌人利用,这是失败的第一种原因。
间谍得到的不是敌人的真实情况,而是故意显示的虚假情况,却以为是可信的,这是失败的第二种原因。
做间谍的人接受了我的钱财,不能探得敌人的秘密计划,因为惧怕惩罚而编造一些假情报告诉我,这是失败的第三种原因。
在正义上尽心力的人,这一件事情做好了,其他许多重要的事情都可成功;在诡诈上用心计的人,做一百件补救的事,却会有一千件繁杂的事情发生,终归还是失败。把聪明用在诡诈上的人,是不能够依靠的。所以五种用间谍的办法,并不是圣明的君主、贤德的将帅所崇尚的:他们所崇尚的,应该是争取到极高智慧的人做谋士。
因此淮阴侯(韩信)、曲逆侯(陈平)坚持正义不愿为楚王效力,而汉高祖得到他们之后,就决定了消灭项籍的计划;李左军(秦末人,赵王歇的大臣,封广武君)、周叔(秦末人,魏王豹的部将)不被赵王和魏王信任,因而淮阴侯进兵赵、魏的计划就决定了。这也是使用间谍的一种办法啊!
7、理论与实战[孙武第六]
求之而不穷者,天下奇才也。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子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
连续向他提出问题而难不倒他,这样的人就是天下的奇才了。同天下的士人谈论用兵的事,而说“我不会用兵”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在这些人中,向他连续提出问题而难不倒他的,又能有几个?在理论上难不倒他,但用他来领兵打仗而能够始终不遭到失败的,又能有几个?
哎!至于说领兵打仗而能始终不遭到失败的人,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哩!
孙武写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后世所有的军事家都把他当作老师来崇敬。
依照我的看法,孙武是谈论兵法的杰出人物,他的书论述奇特、权变、秘密、机智这些用兵的技巧,真是神出鬼没,妙不可言,自古以来那些谈论用兵的著作、极少能比得上的。因而揣测他作为出色的军事家,一定具有应付敌人的无穷才能,不知道他领兵打仗却不能每战必胜,而且和他在书中谈的相距甚远。
当吴王阖庐攻入郢都(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的时候,是以孙武为统帅的;等到秦国和楚国联合打败吴国的军队,后来越王勾践又率大军践踏了他的国家,外祸内患一旦接踵而来,吴王(指夫差)奔走而不及自救之时,孙武却对消除这些祸乱一筹莫展。假如依据孙武自己的书来责求他的过失,大概有如下三条:
·《九地篇》说“把威武加在敌人头上,就要使他不能同别国结交。”然而孙武却使秦国能够听到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姓公孙,封于申,故称申包胥。吴兵入郢都,申包胥至秦求救,哭于秦廷七日七夜,秦终于出兵救楚,大败吴军)的话,出兵援救楚国,对吴国没有忌惧之心;这就太不威武了。这是孙武的第一条过失。
·《作战篇》又说:“长久出兵在外,就会使军队疲惫,挫伤锐气,力量耗尽,物资枯竭,那样别国就会乘你危机时而起兵进攻你。”而孙武在吴王阖庐九年(公元前 506 年)冬季攻打楚国,到十年秋季才返回,可以说是“长久出兵在外”了,越国人能够不乘其国内空虚而攻入吴国吗?这是孙武的第二条过失。
·《作战篇》又说:“战士奋勇杀敌,是由于愤怒。”孙武纵容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后奔吴,为大夫,终因直谏而死)、伯嚭(也是楚国人,后奔吴夫差时为太宰。越灭吴,杀伯嚭)鞭打楚平王(姓毕,熊氏,初名叶疾,即位后改名居,在位十三年)的尸体,发泄一个匹夫的私忿,用对敌人的侮辱来激怒敌人;这就是司马戌(即沈尹戌,楚国左司马)、子西(楚平王子,名申,时为令尹)、子期(亦楚平王子,子西之弟,名结,时为大司马)所以用誓死的决心来向吴国报仇的原因。勾践攻占吴国,不去毁坏吴王的祖坟,而吴国人民却顺从他。田单(战国时齐国人。燕军攻齐,占领七十余城,仅莒、即墨二城未破。即墨守将战死,城中人民推田单为将军,田单用计大破燕军,收复所有被占城市,因功封安平君)欺诈燕军,使他们掘了齐人的坟墓,因而激起了齐国人民的奋发斗争精神。他们的智谋远在孙武之上。孙武不明白这个道理,这是他的第三条过失。
但是当吴军开始讨伐楚国时,能够很快就攻入鄂都,正是由于利用伍子肯、伯嚭、唐国(春秋时诸侯国,都城在今湖北省随县西北唐城镇)、蔡国(春秋时诸候国,都城在今河南省新蔡县,唐、蔡二国国君均曾被楚囚禁受辱)对楚国的愤怒和楚国子瓦(即囊瓦,字子常,曾为楚国令尹)的不仁,孙武的功绩也是很少有的。孙武自己写的书,尚且不能自己熟练运用,因而遭到这样的失败,更何况那种愚蠢地只知学习孙武的某些过时的教条、理论皮毛的人呢?怎么可以用他们来领兵打仗呢?
吴起(战国时卫国人,著名军事家:著有《吴子》一书,属兵家)与孙武是一样的人,都著书谈论兵法,世人将他们并称,叫做“孙吴”。然而吴起书中谈论用兵,不注重法制,文字粗糙简略,没有统领全书的纲纪,不及孙武的书语言精练而意思详尽,天下所有的用兵理论都可在《孙子兵法》中找到最终的本源。
但是,吴起开始被鲁国任用,就大破齐军;后来到了魏国,又能战胜秦国军队;到了楚国后,使楚国再次称霸诸侯。可是孙武的所作所为,反而造成了那种失败的结局,可见书上的理论本来就是不能够完全信赖的。
假如在外面指使一个男仆,在家里管理一个侍女,这是一个没有才智的普通人也会做到的,难道还一定要别人来教导吗?至于率领三军这样众多的人,关闭营门以求自固,有时还是会发生骚乱,这是由于三军人数太多,使自己思想产生迷乱的缘故。
善于治军的将帅,指挥三军那样众多的人,和使用一个男仆、一个侍女并无多少区别,所以他的心力经常有余裕。以一个人的心胸,来承当统帅三军这样众多士兵的重任,还总是觉得其中宽宽的尚有余地,这就是韩信所说的“领兵越多越容易办”的原因。
所以,用兵难道有什么特别的道术吗?只不过是能不为士兵的人数众多所困惑罢了。
8、诚信与机智[子贡第七]
君子之道智信难。信者,所以正其智也,而智常至于不正;智者,所以通其信也,而信常至于不通。是故君子慎之也。
君子立身处世的原则中,机智和诚信是最难同时做到的。诚信是用来端正机智的,而机智常常至于不端正;机智是用来通达诚信的,而诚信常常至于不通达。所以君子对此应当谨慎。
世俗的儒士们都说:“只用机智就可以成事。”人们看到只用机智就可以成事,于是就全都抛弃诚信。
我却要说:“虽然只用机智就可以成事,但是不讲诚信,机智用一次之后,就再也不能继续使用了。”子贡(春秋时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弟子。先后做过卫国、鲁国宰相。机智过人,能言善辩。经商致富,与王侯分庭抗札。据传说,子贡曾经功说齐国伐鲁,游说吴、越、晋诸国之间,使之互相牵制,因此有“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疆晋而霸越”的说法)用机智使齐国生乱、吴国灭亡、鲁国保全,我对他这种做法感到可悲。
像子贡那样的人,不过是游说之士罢了,他苟且贪求一时的成功,而不以能够长久使用为目的,所以他预见不到这种做法所将带来的灾祸。假使王公大人的计策都出于机智,那么我还未曾发现他们不马上就跟着失败的。
我听说:“称王天下的人,他的军队只有在考虑到万代的利害时才会动用;称霸天下的人,他的军队只有在考虑到子孙的利害时才会动用;强者的军队,只有在考虑到自己终身的利害时才会动用。”
所以如此谨慎,就是希望成功的措施以后还可以长久使用。而像子贡这样用兵,只能用一次,下次就不能够再使用了。
子贡的那次出使,我认为既可达到保存鲁的目的,又可以使齐国不发生内乱,也可以使吴国不至于灭亡。为什么这样讲呢?当时田常(即田成子,又名田恒,本姓陈,其祖先为陈国公子完,入齐后改姓田。公元前 481 年,田常杀齐简公,立齐平公,自任齐相,齐政尽归田氏)正准备篡夺齐国政权,害怕高氏(高无平,齐卿)、国氏(国书、齐卿)、鲍氏(疑指鲍牧,齐卿)晏氏(晏围,晏婴之子,为齐大夫)的反对,所以派他们带领各自的军队去讨伐鲁国。
如果替子贡打算,不如到高氏、国氏、鲍氏、晏氏那里去故意表示哀悼。他们一定会感到惊讶,并问这是为什么。那就回答说:“田常派你们的军队来攻打鲁国,我看到你们快到灭亡了,所以来表示哀悼。”
他们一定还要追问原因。那就回答说:“齐国有田氏,就像有人在自己家里养只恶虎一般。你们对于齐国,就好像人的四肢对于身体一样重要。田氏想要吞掉齐国的野心由来已久了,然而一直不敢把他的野心付诸实现,原因就是惧怕遭到你们强有力的反抗。现在连你们都出来攻打鲁国,就像是齐国的身体失去了四肢,田氏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我看身体将要被割裂,而四肢也要跟着死亡,所以来向你们表示哀悼。”
他们听了一定会感到惊惧,并且询问对付的计策。这时子贡便可以乘机教导他们说:“你们可以把军队全部开向鲁国,但到边境就停下来。请允许我秘密地替你们去约好鲁侯,等到田氏在国内发动叛变时,让鲁君率领他的
军队跟着你们一起到齐国去讨伐田氏。”
站在齐国立场上来考虑,他们惧怕田氏将会加害他们,势必不能不听从子贡的安排。然后子贡再返回鲁国,和鲁君商定协约。鲁君因为害怕齐军攻打自己,势必也不能不接受子贡的计划书。因而乘机让鲁国训练士兵、检阅车马,等到齐国发生内乱,便派军队去诛杀乱臣,安定新的国君。齐国一定会感激鲁国的恩德,这对鲁国以后几代人都是有利的事。
我看当时仲尼曾认为齐国人中有一半是不赞成田常的,所以他请求鲁哀公(姓姬名将,在位二十七年,死后谥哀)讨伐他。如果真的用鲁国军队,和高氏、国氏、鲍氏、晏氏的军队一起,再加上齐国反对田常篡权的那一半人,来共同讨伐,就可以攻入齐国的京城,在街市上把田常车裂处死。在当时的形势下,这是很容易办到的,可以成就很大的功绩。可惜啊!子贡没有采用这种策略。
齐哀王(汉初人,高祖刘邦之孙,名襄,齐悼惠王刘肥长子,继刘肥为齐王,死后谥哀)发兵讨伐吕氏(吕后之侄吕产、吕禄等,专擅朝政,吕后死,诸吕被诛),吕氏命令灌婴(汉初雅阳、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人,秦末随刘邦反秦,屡立战功,封颖阴侯。品后死后,与周勃、陈平合谋诛诸吕、立汉文帝,安定汉朝)率军前去抵抗。到了荥阳灌婴派使者去说服齐哀王和其他诸侯联合起来,等待吕氏发动叛变,然后共同讨灭他们。
田常所处的形势,和吕氏没有什么不同,当时的鲁国好比汉朝时的齐国,当时的高氏、国氏、鲍氏、晏氏则好比灌婴等人。可惜的是,子贡并没有采取这样的手段!
9、六国的教训[六国第八]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军队不强、作战失利,弊病在于拿土地来贿赂秦国。用土地来贿赂秦国,自己的国力就会削弱,这是一条亡国的道路。
有人会问:“六国先后地灭亡了,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我回答说:“不去贿赂秦国的国家,却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了。因为失去了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我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之外,由于别的国家的赠送,小者得到田邑,大者得到城池。比较一下秦国所得的土地,由于别的国家贿赂而得到的,要比由于战胜而得到的多一百倍;其他国家送给秦国的土地,要比战败而失去的土地多一百倍。
这就可以看出,秦国的最大希望,六国的最大忧患,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试想六国君主的历代先租,是怎样地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获得了这点土地。但是他们的子孙却对这些土地不甚爱惜,拿它来送给别人,就像抛弃草芥那样随便。
今天割给人家五个城邑,明天割给人家十个城邑,然后求得一夜的安睡;但是早上起来查看四方边境,发现秦国的军队又来了,这样下去,六国的土地是有限的,暴秦的贪欲却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奉送给他的土地越多,他对你的侵略就越厉害。所以用不着交战,双方的强弱胜负就已经清清楚楚了,六国都落得个灭亡的下场,按理说本来也应该如此。
古人说:“用土地来事奉秦国,就像抱着干柴去救火,柴烧不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是讲对了。
齐国不曾送给秦国土地,到头来也跟着其他五个国家灭亡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和秦国结盟,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就逃不掉了。
燕、赵两国的君主起初还有考虑深远的谋略,能够守卫自己的国土,坚持大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得较晚,这是他坚持用兵抵抗的效果。到了燕太子丹(姓姬,名丹,燕王喜之子,曾派荆轲入秦刺秦王,未遂。秦发兵攻燕,燕王喜斩太子丹,以头献秦王)用荆轲(战国时卫国人,或称荆卿,又名废卿,为燕太子丹门客,受命刺秦王,事败被杀)去执行刺杀秦王的计划,这才招来祸害。
赵国曾和秦国打了五仗,二次战败,三次取胜。后来秦国又两度攻击赵国,都被李牧(战国时赵国著名军事家,为赵将,曾大破匈奴军。与秦军作战,层建大功,封武安君)所打败。到了李牧因被诬而遭杀害,赵国就灭亡了;可惜用武力抗秦没有能坚持到底。
燕、赵两国当时都在秦国已经把别的国家消灭得差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说智谋力量都是孤立无援了,战败而灭亡,的确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假使过去其他三国(指韩、魏、楚)各自爱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人不要依附秦国,燕太子丹不施行刺客的计划,赵国的良将李牧还在,那么胜负的命运,存亡的名分,同秦国相比较,到底何方有利,还不容易断定呢。
唉!如果把送给秦国的土地拿来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事奉秦国的恭敬之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同心协力对付西方的秦国,那样恐怕秦国人连吃饭
都会咽不下去了。
六国有这样的形势力量,却被秦国久积的威势所胁迫,日削月割,以至于灭亡,真是太可悲了!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被敌人久积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家,其势力比秦国弱小,却还有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假使以全中国这样大的力量,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比起当年的六国,就更加不如了。
10、刘邦的远虑[高帝第九]
然天下已定,后世子孙之计,陈平张良智之所不及,则高帝常先为之规划处置,以中后世之所为,晓然如目见其事而为之者。
掌握策略,运用权术,恰当处理一时的利害关系,汉高祖比不上陈平;分析估计天下形势,不费多大力气就能制服项羽,高祖又比不上张良(秦末韩国人,字子房,曾谋刺秦始皇,未遂,逃匿下邳。后随刘邦起兵,为主要谋士,辅佐刘邦灭秦和项羽,因功封留候)。如果没有这两个人的辅佐,天下就不会归于汉朝,那样汉高祖最终也不过是一个鄙朴而倔强的人罢了。
然而天下已经安定之后,关于子孙后代长治久安的计策,陈平、张良的智谋就没有考虑到;汉高祖则常常为之事先谋划安排,并且完全符合后来所发生的事变情况,就好像是在他亲眼看清楚了事变情况之后,才做出这些安排一样,这说明汉高祖的智慧对于大事能够看得很透彻,而对于一些小事则比较不在行,我们可以从日后发生的事发现这一点。
汉高祖曾经对吕后说:“周勃(汉初沛、即今江苏省沛县人,随刘邦起兵反秦,以军功为将军,封降侯)稳重忠厚,缺乏文采,但是能够安定刘氏江山的必定是周勃这个人。可以任命他做太尉(官名,掌管全国兵权)。”
当时,刘氏江山已经安定了,还要让周勃来安定谁呢?所以我的猜想是:汉高祖把太尉这个重要的官职托给周勃,是预见到将来诸吕为乱的祸殃了。
既然如此,汉高祖不及早除去诸吕的后台吕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形势不允许。
过去周武王死时,周成王(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周朝二代君主)以幼年继位,三监(周武王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武王灭商后,封殷纣王之子武庚于殷旧都,并在度都的东、西、北三面建立卫、庸、邶三个诸侯国;分别派管叔、蔡叔、霍叔去那里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就叛变了。汉高租猜测到在自己死后,将、相、大臣和那些封侯封王的人中间,一定会有武庚这样的叛臣,而没有谁能够制服他们。所以考虑到只要家里有主事的母亲在,即使是强梁凶悍的奴仆也不敢欺侮幼弱的主子。
吕后曾辅助汉高祖平定天下,一向被大臣们畏敬顺从,只有她可以镇压住那些图谋不轨的大臣们,而等到年幼的君主长大成人掌握政权。所以汉高祖不在死前除去吕后,是替汉惠帝(姓刘名盈,刘邦与吕后所生,继刘邦为帝,在位七年,死后谥号惠)考虑。
吕后既然不可除去,所以就剪除她的党羽,削弱她的权势,以致即使发生变故而政权也不至于动摇。因此,以樊哙(汉初沛、即今江苏省沛县人。吕后的妹夫,秦末随刘邦起兵,以军功封舞阳候)这样的功臣,一旦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也就毫不犹豫地要杀掉他。
唉!难道汉高祖单单对樊哙不仁吗?况且樊哙和汉高祖一起起义,攻城破阵,立功不能算少。当范增唆使项庄刺杀刘邦时,如果没有樊哙当场对项羽进行谴责,那么汉朝能否建立,可就不知道了。可是当一旦有人毁谮樊哙,说他要在高祖死后,杀掉戚夫人(刘邦之妾,赵王刘如意之母,刘邦死后,戚夫人与赵王如意均被吕后所害),虽然樊哙正在率军讨伐燕王(姓庐名绾,汉初丰、即今江苏省丰县人。从刘邦起兵反秦,后以功封燕王。因被疑叛汉,投奔匈奴)的途中,高祖也立即命令陈平、周勃到军营中将他就地处死。
樊哙的罪行并没有表现出来,说他有杀掉戚夫人之心,是真是假还不一定;况且汉高祖不会因为一个女人就诛杀天下的功臣,这一点也是明白的。
汉高祖娶吕氏为妻,吕氏的族人中像吕产、吕禄之流,都是些平庸之才,不足忧虑;只有樊哙强横雄健,是将军们所不能制服的,后世的祸害,没有谁比他再大的了。
汉高祖看待吕后,就像医生看待“堇”这种毒药一样,使它的毒可以治疗疾病,而不至于毒死人。樊哙一死,那么吕后的毒将不至于伤害汉朝江山。汉高祖认为,这样做就可以使他死后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
陈平、周勃并没有遵照命令杀掉樊哙,是将汉高祖忧虑的祸害留了下来。樊哙死于汉惠帝六年(公元前 189 年),这是天意啊!如果他还活着的话,那么吕禄就不可能被欺骗,太尉周勃也就不可能掌握北军。
也许有人会说樊哙是汉高祖最亲近的人,即使他还活着,未必就会参与吕产、吕禄的叛乱。
韩信、黥布(汉初六、即今安徽省六安县人,姓英名布,因犯秦法曾被黥面,故又称黥布。起兵反秦,初附项羽,后归汉,封淮南王。后又叛汉,兵败被杀)、卢绾都曾被封王,南面称孤,而卢绾又是最受汉高祖宠爱的,他们都还在汉高祖未死之前,相继因为叛乱被讨灭了。谁又能够肯定在汉高祖死了之后,像樊哙这样性情残暴、以屠狗为业的人,当他看到自己的亲戚趁着有利的形势,造反称帝称王,而一定不会感到高兴,跟着他们一起造反呢?
所以我说:“陈平、周勃这两个人没有遵照汉高帝的命令,杀掉樊哙,是将他生前所忧虑的祸害留了下来。”
11、项羽的无谋[项籍第十]
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其来不喜,其去不怒;肆天下之所为。而徐制其后,乃克有济。
我曾经说过:“项籍有夺取天下的才能,而没有夺取天下的谋略;曹操有夺取天下的谋略,而没有夺取天下的度量:刘备有夺取天下的度量,而没有夺取天下的才能,所以这三个人终其一生都未能获得成功。”
假使不能舍弃一些东西,就不能取得天下的形势,不能忍让一些事情,就不能完全拥有天下的财利。因此,有些地方不去夺取,有些城市不去攻占;有些胜利不去获取,有些失败不去逃避;得到一些人才也不要得意忘形,失掉一些人才也不要老羞成怒;任凭天下人各自为所欲为,我从容地先发制人,这样就可以获得成功。
唉!以项籍百战百胜的才能,而最后却兵败垓下(地名,在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沱河北岸)而死,对此倒也不必奇怪。我从钜鹿(地名,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之战中(公元前 207 年,项羽奉楚怀王熊心之命,北上救赵,与秦军战于钜鹿,大破秦军),即看出他的谋略缺乏远见,度量不够宽大,未尝不对他很晚才死在垓下感到奇怪。
当项籍渡过黄河北上之时,沛公(即刘邦)才开始整顿兵马向武关(在今陕西省商洛县西南)进发,这时项籍如果率领军队去进攻秦国,趁着刘邦军队的锐气而利用它,就可以攻占咸阳,控制住全天下。
但他不知道运用这种策略,却愚蠢地去同秦国的将领争一日胜负的名声,既然已经在钜鹿大获全胜,却又在黄河以南新安县一带往返作战,等到他到了函谷关时,刘邦早已经进入咸阳几个月了。
秦地人民既然已经安心接受沛公的统治,而对项籍产生了仇视心理,那么势必不要再强迫他们臣服项籍了。所以项籍虽然把刘邦改封到汉中,而自己最后建都在彭城(即今江苏省徐州市),致使刘邦仍然能够再次占领三秦(地名,即今陕西省中、北部一带。项羽入关,三分秦国关中之地:封章邯为雍王,领咸阳以西之地;封司马欣为塞王,领成阳以东之地;封董翳为翟王,领上郡即今陕北之地,合称三秦)。这样,天下的形势就要归汉,不会归楚;楚虽然能百战百胜,还有什么用处呢?所以说:项籍终于在垓下战败身亡,钜鹿之战就已出现预兆了。
有人也许会问道:“即使按照你讲的这种策略去做,又怎么可以断定项籍一定能攻入秦国呢?”
我回答说:“项梁(秦末下相,即今江苏省宿迁县人,楚将项燕之子,项羽叔父。与项羽一同起兵反秦,在定陶为秦将章邯所败而死)死后,章邯(秦二世时官任少府,后为将军,率军与起义军作战,屡胜,进围钜鹿,为项羽所败,降楚,后随项羽入关,封为雍王。终被刘邦所破,兵败自杀)以为楚军不是忧虑,所以就转移兵力去攻打赵国,颇有轻视楚军之心,因而把精兵良将都派去围攻钜鹿。这时项籍如果能率领拚死作战的士兵,袭击秦国留守的那些既有轻敌心理而又人少力弱的军队,攻入咸阳是十分容易的事。况且,即将灭亡的秦国军队所把守的关防,和沛公刘邦的军队所把守的关防,二者相比,其忧劣是不言而喻的;沛公军队攻打关防,和项籍的军队攻打关防,二者相比,其优劣也是不言而喻的。秦军所把守的关防,沛公可以攻进
去;沛公所把守的关防,项籍可以攻进去,那么,即将灭亡的秦国军队所把守的关防,项籍难道就不能攻进去吗?”
也许又有人问:“这样说来,项籍是可以攻进秦国的。但是,救赵国的事情怎么办呢?”
我的回答是:“老虎正在捕捉野鹿,熊罴却乘机占据了它的洞穴,搏击它的幼子,老虎怎么可能不舍弃野鹿而返回自己的洞穴呢?返回去就会被熊罴撕碎,这点也是很明白的,兵书说'要攻击敌人必定援救的地方(攻其必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假使项籍攻破秦国国防,王离(秦末东乡、即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名将王翦之孙。二世皇帝时,率军击赵,在钜鹿之战中被项籍所擒)、涉间(秦末人,姓涉名间,二世皇帝时为秦将,在钜鹿之战中兵败,自焚而死)一定会撤除对赵国的包围,赶回秦国去救援。这时项籍依凭险关在秦军前面迎击,赵国与其他诸侯救赵的十几支军队在秦军后面追击,就一定可以消灭他们。这样项籍便可一举解除秦军对赵国的包围,而且取得灭秦之功。”
战国时魏国攻打赵国,齐国派兵援救,田忌(战国时齐国人,为将军,率兵击魏救赵,用军师孙膑之计,大败魏军于马陵,杀魏将庞涓)带领军队迅速直扑向魏都大梁(即今河南省开封市),因而救了赵国,打败了魏国。那个宋义(秦末楚国人,随项梁起兵反秦,楚怀王熊心任命他为上将军,号子卿冠军,率军救赵,至安阳不进,坐观局势,被副将项羽所杀)号称懂得兵法,却完全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率军救赵,走到安阳便停下来不再前进,说是“要等待秦军作战疲敝再趁虚攻击”,我恐怕秦军还没有疲敝,沛公就已先攻占秦国的关防了。项籍和宋义的计策都是错误的。
因此,古代那些夺取天下的人,常常首先考虑所占据的地方是否有利于发展。诸葛孔明放弃了荆州(今湖北省汉水以南地区,治所在今湖北省江陵市),而到西蜀去,从这个行动看,我就知道他不可能统一天下了。
诸葛亮不曾看出什么是大的险要,他认为剑门山(在今四川省北部,又名梁山,有剑门七十二峰,峭壁中断,两崖相嵌,形似剑门。主峰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诸葛亮在此设剑门关,并修筑栈道,叫剑阁道)的险要就可以保护蜀汉不至于灭亡。我曾经去考察过那里的险要形势,它利于防守,不利于出击;出击时后边的军队就不能接续得上。
像这种险要之地,战战兢兢地防守以求保全自身,尚且不能得到充足的物资供应,怎么能够靠它来夺取中原的广大地区呢?像那秦朝、汉朝旧都所在的地方,有千里广阔的肥沃土地,又有大河高山做为屏障,才真是能够控制天下的好地方;为什么要去经营剑门山那样不能自由行动的地方,然后还得意地说“这里真是险要”呢?
现在那些富有的人家,都一定要居住在四通八达的都市中,使他们的钱财可以流通天下,然后才能收取全天下的利益。也有那种气度狭小的人,得到一件宝物,就把它密藏在家里,整天守着门户而防备盗贼。唉!这样做只是希求不丢失财物,并不是希求发财致富啊!但是,一旦大盗来了,就会抢劫一空,又怎么知道自己财物不会丢失呢?
12、《武侯新书》 译者的话
战争的规律,没有“奇”、“正”之分,“奇”可变“正”,“正”可变“奇”。“奇”、“正”变化无穷无尽。能否运用得巧妙,全在于思想机敏、反应迅速(兵无奇正,运用之妙,存手一心)。诸葛武侯遗留下来的行军布阵之法在书中都有明确记载,研究军事的学者多半能说上几句。但是,书本所提供的标准、模式是死的,人类思想却是灵活的。身为将领,如若不能对事物了然于心,并能灵活使用,而是一味地拘泥于古法,则必然会谬以千里了。因此,将以下各个篇章以“心法”的精神加以统摄,其含意可说是十分深远的了。《新书》共十四篇,多处使用了《七书》(即《武经七书》)中的语言,其用意大约是用来教育将领的。
《武侯新书》《心书》旧题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所著。诸葛亮(公元 181 年~234 年),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早年躬耕于襄樊卧龙岗,受刘备三顾之请,登上仕途,为刘备进取荆、益,结好东吴政权,建立蜀汉,造成三分之势,立下汗马功劳。嗣后,又辅佐后主刘禅,主持蜀汉军政大事,推行法治,为发展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卒谥忠武侯。
《三国志·诸葛亮传》未收录《新书》《心书》。至明朝王士骇编《武侯全书》二十卷始收,名为《心书》,后人或称之为《将苑》,或称之为《新书》,颇为流行。清康熙年间,兵部尚书张鹏翮撰《诸葛忠武志》,除《心书》外,又录《新书》一种,皆言为将用兵之法。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断定《心书》为伪作,《四库提要》认为《心书》“五十篇内大都窃取孙子书,而附以过陋之言,至不足道,盖妄人所伪所”。
《新书》《心书》虽疑似伪作,但其论将议兵,不乏独到之处,绝非书生空泛议论,更非“妄人”所为。若非熟读兵书、通晓韬略,置身戎马倥偬之间,断无法撰著此文。故读者但师其意则可矣,版权作者,由专家学者们讨论吧!
《新书》凡十四篇,重点谈三个问题:
一是论军事的重要性。《论兵上篇》言:“盖天下已定,传之数世,承平日久,子孙骄逸,生于富贵之中,不知创业之艰难,不习军旅,忽于用兵之道。”并详细分析了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及“国君不可以不知兵”的道理,可谓颇有见地。
二是论治军的原则。作者认为治军的原则首先在于选将,“君不择将,以其国与敌也”。择将的原则是看其是否具有智、仁、信、勇、严等为将之五德。其次在于备器械,“用兵之道,器械为先”。第三在于练兵,“用兵之法,教戎为先”。第四在于赏罚分明,“必胜之道,又在于赏罚明也”,“发号施令,而使人乐斗,两军相对,而人乐战,兵既相接,而人乐死”,均可谓经验之谈,于治军、治国,从事各项事业均有指导意义。
三是论用兵的法则。作者认为,“为将之道,才智过人,料敌之意,虚实为先”;“有谋有勇则为上将,有谋而无勇则为中将。有勇而无谋则为下将”。因而在《料敌》《行军》《布阵》《兵有四机》《谋攻》《军威》《御敌》《应变据险》等篇章,反复强调谋略之重要,显示出作者既重视天时、地理、装备等客观条件,更重视指挥官素质的培养。优秀的指挥官可以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军事剧来,即“良将应敌,见
机而作,神变不测之道也”。
《心书》凡五十篇,有近半数是言将,故又名之《将苑》。古人曰:“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兵以将为本,卒以将为主,古今皆然。作者深知治军的奥妙,故以大量的篇幅,从将领应牢牢掌握兵权,选将的原则,将领能力、性格、品德诸方面差异的分析,怎样对将领量才使用,怎样使将领扬长避短,将领应具有怎样的才能、品质,将领应赏罚分明、执法如山,将领应有心腹之士,将领身旁宾客分析,以及将领出师时的仪式等十个方面,对为将之道作了全面分析,的,确有深度又有广度,是来自实际领导统御的总结。
有些篇章,言简意赅,思想深刻,富有哲理,能给人启迪,如《善将篇》言为将之道,应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时说:“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常。”《戒备篇》言居安不思危,犹如“燕巢于幕,鱼游于鼎”。《自勉篇》言“骄者招毁,妄者捻祸,多语者寡信,自奉者少思”。这些警句格言,对于指导各项事业都有一定的意义。
此外还以大量的篇幅,谈治军的严谨及战略战术的灵活运用,如《逐恶篇》言严防奸伪悖德之人;《习练篇》言军队的严格训练;《军蠹篇》言九种导致军队失败的因素需加防范;《机形》《便利》《应机》《击势》《战道》等篇,皆言用兵之灵活。如《机形篇》言:“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强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应机篇》言:“见机之道,莫先于不意。”强调用兵之道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击势篇》言:“古之善斗者,必先探敌情而后图之。”强调侦察了解敌情的重要性。凡此种种,反映出作者不墨守成规,主张随机应变。重视人的创造力和主导作用,这些都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综上所述,所谓《武侯新书》《心书》都是极有价值的兵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应当继承、发扬、光大,即使是在科学发展到电子时代的今天,这些著作仍然有着巨大的价值。这不仅仅在于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而且在于现代科学的进步加剧了竞争,有竞争就需要斗智斗勇,就需要运筹谋划,自然也就更需要这些专门研究谋略的兵书了。这些年来;人们以兵法指导经商、贸易、公关、兴办实业成功的例子,使说明了这一问题。即使是在企业、实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上,也需要兵书作指导,因为在我们中国人,或者说在汉文化圈内,人们十分重视人际关系。能否处理好上下级、同事之间、同行业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关系着事业的成败兴衰,而这些兵书,恰恰是指导我们处理各种关系的教科书,可见,熟读兵书,于现代化的今天,仍有着重大的意义。以古老的法则,处理今天的事务,这大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吧!
限于水平,错误在所难免,不足之处,希望方家教正,以益后学。
(山君)
13、军事为重[论兵第一]
国之大事莫过于用兵。然用兵有则可以取胜于人,苟不得其法,虽有百万之座而能必胜者罕矣。然则有国之君不可以不知兵,亦不可以全恃于兵,亦不可以不恃于兵。
自古以来,开创基业的国君,没有不是依靠军队得到天下的;亡国之君,也没有不是由于军队而失去了天下。
为什么开始能得到天下,而后不能守住天下呢?这是因为天下已经安定,基业传了数代,治平相承,时间已久,子孙骄侈淫逸,生于富贵豪华之中,不知祖先创业之艰难,不熟悉军旅生活,忽视治军用兵的规律所造成的。产生这种状况有多种原因:
·或者是所选拔的将领不称职,又不幸遇上君主昏聩、臣僚恣肆,致使祸起萧墙;
·或者是国君独断专行,酿成祸乱,朝廷纲纪败坏,政治混乱,导致四夷入侵,兵刃不止;
·或者是京师王都出现了背叛造反之徒,导致战乱;
·或者是国君荒淫无度,贪恋酒色,纵情恣欲,不关心国家大事;
·或者是国君孱弱,臣下强悍,政令出于多门,有权势的大臣,擅自发号施令。
凡此种种,都是君主丧失统治天下的原因。这种现象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不是一朝一夕之故,这就是国君丧失天下的原因呀!
再说,创业开国之君,大多是从平民百姓起家,常常亲临士卒之中,身披铠甲,手持武器,驱马驰骋于两军对峙之间,忙得往往连饭也不能好好吃,他们又能广泛地寻求贤良才俊,采纳忠言。知无不为,剑及履及,终日小心翼翼,唯恐有所闪失,像这样夙兴夜寐,努力奋斗的精神,就是创业开国之君能取得胜利的原因,例如西汉的开国君主刘邦、东汉开国君主光武帝刘秀,就都是这样的人。如果能够在安全时不忘记危难,治平时提防动乱,使天子的盛德日新又新,全力访求贤才之人,必使仁人在位,这样,施政便能万全,君位也就不可能丧失了。
国家大事,没有比用兵更重要的了。用兵得法,就可以战胜敌人;用兵不得法,就算拥有百万大军,因而必能获得胜利的例子也是很少见。因此,身为一国之君,不可不懂治军用兵,虽不能完全依靠武力,也不能不依靠武力。
军队是国家的利器,不可轻易地使用。动用武力必须依循正道,在使用时也应该讲究用兵的原则,这样才能战胜敌人。一旦发动战争大则可以消灭敌国,小则可以攻克敌人的城池,或者用来抵御四夷的入侵,或者讨伐造反的乱臣贼子,或者俘虏歼灭盗匪敌寇,所以,一个国家必须有军队,这是确定无疑的。因而严格整肃军队,随时准备征服讨伐敌人,是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关键。
国家以军队为立国根本,军队中以将领为灵魂枢纽,士卒则以将领为核心。要想壮大军队战胜敌人,根本在于选择称职的将领、获得优秀的人才。
使用称职的将领、得到优秀的人才,就能震慑天下,臣服四夷,这才是长期保有国家大政的根本。常言道:天下太平,使用文治;天下动乱,重用武功,这乃是必然的道理。天下太平无事,应当以文教施政治民;天下动乱,则应当依靠军队,扫平纷乱。因此说,文武之道是为政者一日也不可或缺的治术。
壮大军队、战胜敌人的途径主要有五条:
一、整治铠甲武器;
二、聚集军队,齐各马匹车辆;
三、筹集粮秣及装备;
四、训练士卒;
五、选拔优秀将领。
这五条都俱备了,而后才能壮大军队。
选拔将领在于了解其人,了解他的才能智慧,然后才能使用他们,如周武王重用了姜太公,汉高祖刘邦任用了名将韩信就是如此。如果所用非人,就是有雄兵百万,又能增加几分用处呢?
将领有五种品德(智、信、仁、勇、严)军事上有九地(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圯地、围地、死地),用兵有四机(气机、地机、事机、力机),作战时有五胜(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带兵有九变(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圯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懂得这些道理,就一定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道理,必败无疑。
作战时,谋略最为重要,勇力次之。军事上以谋略为根本,多谋则胜,少谋则不胜。如果有勇力而没有谋略,获胜的机会只有一半;有谋略而没有勇力,获胜的机会也只有一半;既有谋略又有勇气,必能百战百胜;如果没有谋略,又没有勇气,十次战争必有九次失败,获胜的可能性极小。
孙子说:“用兵作战是要讲究诡道的。因此即使本身拥有实力,却要故意装作无能为力;虽有攻击的行动,却要装作无此准备;攻击目标就在近处,却故示远方,虽在远方,却示之以近(《孙子·计篇》);力量强大,要装作虚弱;实力虚弱,要装作力量强大。诱惑贪图小利的敌人,攻取陷于混乱的敌人,防备实力坚强的敌人,突袭守备空虚的敌人,回避火力强大的敌人,骚扰气势旺盛的敌人,使谦卑谨慎的敌人骄傲怠慢,让以逸待劳的敌人疲于奔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些都是高明的军事家必须灵活创造的兵机,不可死守事先订定的呆板规定(《孙子·计篇》)。”
孙子又说:“战场上重视的是过程粗糙的速胜,而不在于巧妙但却延误兵机的布阵(《孙子·作战));援救重围中的争斗,不能拿着武器加入拚命,避开实力雄厚之处,打击空虚的弱点,就会自然而然的解围了。是故,善于用兵的人,总是能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待敌人松懈疲惫时再予以痛击;用我方好整以暇对待敌人的轻浮骄躁,用我方的虚静权变对待敌人的动荡不安;以我方的近控要地对待敌人的远道而来;用我方的安逸休整对待敌人的劳师动众;用我的方的饱食战饭对待敌人的饥饿动荡(《孙子·军事》)。因此,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孙子·九变》)。”
为将者的智慧须足以估计出敌人的一举一动,威信须足以统领部下,恩德须足以安抚部下。当他发号施令时,部下必不敢违犯;后威所指之处,敌
寇必不敢抵抗,这些都是身为良将的基本条件。
国家有优秀的将领,就可以增强军事实力;军事实力增强,便可以称霸天下。因此,即使是天下太平,也不可忘记国防兵备。历史上贤明的君主都十分重视对内加强文治、累善积德;对外则加强军事实力、建军备战,以积极的态度防患于未然,何况所遇到的是离乱动荡的时代呢?
14、任用将领[选将第二]
任将之道在于知人。先明五德,次察其人,若五德俱备,然后可以用人。夫五德者,一曰智、二曰仁、三曰信、四曰勇、五曰严,此将之五德也。
在国家遭受到叛乱忤逆的祸患时,免不了要出动军队;要出动军队,必须先选择好称职的将领。
选任将领的原则在于了解其人。军人武德是身为将领的必备条件,如果审察其人俱备此武德,便可予以晋用。军人武德有五:一曰智,二曰仁,三曰信,四曰勇,五曰严,凡古今良将,必俱备此五种德性。
将领是国家的辅弼,辅弼得力,国家就一定强盛。一般的人谈论起将领,多喜欢说其如何勇敢。勇敢对于一个将领,固然是应当具备的德性,但若只是匹夫之勇,则往往会轻率地与敌人交战,这样反而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胜败之数便全然无法预料了。因此,身为将领最重要的就是通晓谋略,其次才是勇敢,当然,谋略与勇敢应该是兼而有之、缺一不可的。有谋略又勇敢的,可称为第一流的将领;有谋略而没有勇气的,只能是一般的将领。有勇气而没有智慧的,则是末流的将领。
身为统军之将,对五个问题要特别慎重:一为条理,二为准备,三为坚决,四为戒慎,五为简约。所谓条理,是指治理众多士卒要如同治理少数兵员一样有条不紊;所谓准备,是指出门就可能遇到敌人,有随时就能作战的准备,所谓坚决,是指临战时能不抱生还的念头,视死如归;所谓戒慎,是指战斗胜利结束后,要像未开始时那样严肃;所谓简约,是指军中的号令规范简约而不繁杂。
接受任务后连家都未告辞就奔赴战场,消灭敌人后马上回朝复命,这才是一个优秀将领的完美典型。
15、料敌机先[料敌第三]
为将之道料敌为先,敌有间隙,必急击之而超其危,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是乃料敌之道也。
身为将领,一定得才智超人,其对于敌情的衡量,以敌方实力布置的虚实为先,至于兵员总数的多寡则在其次。
统率着三军的人马,能够每战必胜而不失败的关键,在于将领能否正确的使用“奇”、“正”两种手法。“奇”、“正”的变化无穷,使敌人无所措手足以至于大败,这便是“奇”、“正”的威力。当然,能否善用“奇”。“正”两种战术,还得靠为将者的谋略;能够每战必胜、倾覆敌人,则是大将才有的谋略和本事。大将出征,犹如猎人带着鹰、犬去狩猎,每次必有收获,而不会有什么损失。
一般说来,兵威之所向,如果像以石击卵一样的顺利,必是在虚实的调度掌握上处置得宜。战争的原则,不外是用“正”兵会战、用“奇”兵取胜。“奇”、“正”的变化多端,无穷无尽。战阵的形势可以取象于水,水的“形”是“避高而趋下”,用兵的“势”则是“避实而击虚”;战场上没有固定的形势,就如同水是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凡能顺着敌情的变化而因应取胜的,便可说是用兵如神了。
将帅如果御下不严,管教不明,使得官兵不守纪律,行军列阵时纵横杂乱,就叫作“乱”,这是将帅的过失。将帅不能正确地判断敌情,以寡敌众,以弱击强,必将遭致兵败。战争的胜败,为将者负有全部的责任,对于影响胜败的关键,不能不作深刻的体察。因而,为将之道以料敌为第一要务。当发现敌人有疏漏空隙之处,一定要乘虚急攻,将敌人推入危险的境地,即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料敌之道尽在于此。
16、作战训练[练兵第四]
军之所兴必须择将。君不择将,以其国与敌也;将不知兵,以其卒与敌也。是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
军队要有所行动之前,必须先选择称职的将帅。国君若不认真选择称职的将帅,就等于拱手把国家交给敌人;将帅不了解自己的士卒,就等于拱手把军队交给敌人。因此说,用兵治军的方法,以教育训练为第一要务。
一个人学习掌握了战斗技能,可以用来教育十人;十人学习掌握了战斗技能,可以用来教育百人;百人学习掌握了战斗技能,可以用来教育千人;千人学习掌握了战斗技能,可以用来教育万人;万人学习掌握了战斗技能,三军强大的战斗力便得以建立起来了。身材短小的可以拿着矛、戟投入战斗,身材高大的可以使用弓、弩;强悍的高举着旌旗,勇敢的负责鸣金击鼓;身体虚弱的负责给养供应,聪明睿智的充当谋士。武器锋利尖锐,铠甲坚固细密,则人人勇于战斗;奋勇前进的给予重赏,擅自后退的处以重刑,赏罚的威信得以严格贯彻,才是克敌致胜的根本之道。
练兵的宗旨,在使进攻时锐不可当,撤退时敌不敢追,陷入绝境时依然阵形严整,战斗失利时仍能行列井然,不管在晏安或危险的场合里,全军上下均能紧密地结合,随时都可调用,绝不发生离散或疲敝的态势,这才算是有了充分的训练。
孔子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驱使未经训练的人民投入战争,便是将其弃之于绝地)。”事理既是如此,任何一个国家在兴师动众之前,必须先加强兵员的教育训练。
17、武器装备[备器械第五]
凡用兵之道,器械为先。若器械不利,甲胄不坚,虽有虎贲之士而岂能必胜哉?
用兵之道,器械为先。如果武器不够锋利,铠甲不够坚固,即使是有虎贲勇士,也未必一定能获胜。
如果有兴师攻战的企图,必须先准备好武器装备,挑选优秀的士卒,骑兵、步兵数量的组合可以根据需要而使用,或者在先,或者在后,使攻守之间的支援相继不断。
铠甲不够坚固细密,就跟赤身露体一样;弓弩射程不远,则与没有弓弩一样;射不中敌人,与没有射一样;射中敌人,但没有穿透敌人的铠甲,就像没有箭镞一样——可见,胜敌之道,武器装备是第一优先。
如果武器锋利尖锐,铠甲坚固细密,士卒人人威武雄壮,行军布阵训练有素,前进后退井井有条,阵形队伍丝毫不乱,听到击鼓就奋勇战斗,听到鸣金就停止前进,这样的军队才可以使用。如果铠甲不坚固,武器不锋利,士卒缺乏训练,就犹如赤手空拳去和猛虎搏斗,是注定要失败的。
18、军队运动[行军第六]
夫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必须有则。居必择处,战必有成。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阻、远近,胜之道也。
统领三军部众,指挥百万雄师,必须有一定的准则。驻扎的防区有所选择,作战时必然有成。行军作战必须选择地形上的助力,预知敌情,掌握胜算,控制地理上的险阻、远近,这才是战胜之道。
大军在运动时,应尽量选择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的地形,避免行经地势卑下,道路不畅的险区。地理上的形势各地均有不同,差异颇大。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即所谓的六害,行军时遇到这些地形一定要远远离开,万万不可接近。我们远离这六种地形,让敌人去靠近它,我们应面对这六种地形,让敌人背对着它。
行军时除了要远离六害之外,远必须要注意九地。所谓九地,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圯地、有围地、有死地。
在路程近的地方排开阵势,则容易离散,这种地形称为散地。
进入别人国境不深的地区,叫做轻地。
我军得到有利,敌人得到也有利的地方,叫做争地。
我军可以驻扎,敌人也可以进驻的地方,叫做交地。
三国交境之地,先得到就可以结交周围诸侯、取得更多帮助的地方,叫做衢地。
深入敌境,背后有敌人很多城邑的地方,叫做重地。
山岭、森林、险要、阻塞、渠道、湖泊沼泽等难于通行的地形,叫做圯地。
所由进入的途径狭窄,所由退却的道路迂远,敌人甩少数兵力就可以攻击我们多数兵力的地形,叫做围地。
迅速奋勇作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勇作战只有死亡的地方,叫做死地。
散地上不宜作战;轻地上不宜停留;遇到争地应先夺占要点,不要等敌人占领了再去进攻:逢交地应部署相连,勿失联络;衢地则应加强外交活动、结交诸侯;深入重地就要掠取粮秣;遇到圯地就要迅速通过;欲入围地,必须深谋远虑;到了死地,就要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
由于有那么多复杂的情况,所以在实际的战争里“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战略战术的各项选择,必须按实际的状况通盘考虑。为将者如能深通九地的利弊得失,才可说是“知兵”。如果为将者昧于军事上的九变之术,即使对各种地形地利了若指掌,定也无法善尽地理上全面的助益了。
19、奇正阵法[布阵第七]
布阵之道在乎临时。先料敌之多寡,我之强弱,彼之虚实,象地之宜而宜之。
古来能征惯战的良将,无不是针对敌情而采取制胜的方针,他们常能因应战场上复杂的变化而施展出无穷无尽的胜敌之策。当两军临阵相持之时,也就是双方各擅胜场、争夺胜机之际,谋虑深远者胜,算路不足者败。
布阵之道,在于临阵时的随机应变。先估计敌方兵员的多寡、我军力量的强弱以及敌方表里的虚实,然后看天时、地形的条件如何,采取最适宜的方针。
布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古时圣明的帝王轩辕(即传说中的黄帝)创造了八十多套布阵之法,都画有图形传给后人,但是了解这套阵法的人很少很少。大致说来,这套阵法的内容,或者是以“奇”为“正”,或者是以“正”为“奇”。“奇”、“正”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就象首尾相连的圆环一样,无始无终,无穷无尽,即所谓的“阵间容阵,队间容队;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击头则尾应,击尾则头应,击中则两头俱应”。
阵法形态的变化无穷,但总离不开“四奇八正”。一般都是以步兵为“正”军,以骑兵为“奇”军。所谓“四奇”,一为前奇,二为右奇,三为左奇,四为后奇。所谓“八正”,一为先锋,二为左角,三为右角,四为右爪,五为左爪,六为左牙,七为右牙,八为后军。行军作战时通常以一奇搭配着二正。前奇与先锋、左角相组合;右奇与右角、右爪相组合;左奇与左爪、左牙相组合;后奇与右牙、后军相组合。四奇都受命于中军主帅,八正都受命于四奇。因此八正常以四奇为首,所谓以少数节制多数,这便是一例。
平时要注意四奇所驻扎的地方,出发时要注意四奇的行动,行军时四奇通常于前方领兵。突然与敌人相遇,首先接触的称为首兵。前军与敌人接触,则前奇负责应付;左军与敌人接触,则左奇负责应付;右军与敌人接触,则右奇负责应付;后军与敌人接触,则后奇负责应付。行军时前奇居于最前,其次是先锋,再次是左角,再次是右奇,再次是右角,再次是右爪,再次是左奇,再次是左爪,再次是左牙,再次是后奇,再次是右牙,最后是后军。停止的时候,整个部队成为一个四奇为首、八正为尾的阵容。无论哪个方向遇到敌人,则与敌人接触的部队即为首兵。对敌应战、敌人进攻后军时,前军包抄支援而至,全军形成一个整体,这是阵法中最重要的一点。
古来优秀的将领,都能洞察敌人的真实情况,掌握敌我双方的目标动向,对于没有预料到的突发事件,并能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敌人从这个方向来进攻,我便从这个方向来应付。如能看到合适的机会就立即行动起来,根据敌人的情况便马上采取相应的变化及对策,这才算是懂得了什么叫做为将之道。因此说:了解到自己的部队可以使用,而不知敌人不可以进攻,胜利的把握只有一半;知道可以去进攻敌人,不知道自己的部队不能使用,而且不了解地理的形势不适于作战,胜利的可能也只有一半。了解敌人,也了解自己,即使身经百战,也丝毫没有危殆;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负的机会参半;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每次战斗必败无疑。
20、治军四机[兵有四机第八]
凡兵有四机,一曰阵机、二曰器机、三曰力机、四曰将机。知此四者,攻必克,战必胜。
士兵强悍、将帅勇猛,这样的军队如猛虎一般不可侵犯,似蛟龙一样不可招惹。谁若侵犯了猛虎死无疑,谁若招惹了蛟龙一定丧命,这个道理天下没有不知道的,就是三尺高的儿童也知道猛虎蛟龙不好惹,避之唯恐不及。古来优秀的将领,进攻时不可抵挡,撤退时不可追击,目标所在不可防守,窘迫之际敌不敢围,原因就在于他的部队锐不可当,犹如猛虎蛟龙一般。
用兵治军有“四机”:一为阵机,二为器机,三为力机,四为将机。了解这四点,攻必能克,战必能胜。
即使是三军之众、百万雄师,置之存地则生,陷之绝地则亡,因此在作战时,必须对地势地形有所选择,能够得到地势地形辅助的,叫做阵机。
武器锋利,装备齐全,铠甲坚固细密,叫做器机。
将士个个威武雄壮,如虎如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气势,驰骋战阵之间,横行无阻,这就是所谓的力机。
各种军事安排有轻有重、条理清楚,临战对敌能果断决策、不为所惑,赏必信、罚必果,指挥三军,料敌如神,每战必胜,这就是所谓的将机。
为将者如能通晓四机,才是百战百胜之道啊!
21、攻击策略[谋攻第九]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兵家谋攻之法,大者用以攻城,小者用以野战。然而攻城只是下策,不必交战就能战胜敌人才是上策;击破敌人大军其实并非作战的主要目的,屠城歼敌更是下下之策。孙子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如果在一次攻击作战中,我军士卒折损了三分之一,敌人的城池却仍屹立不摇,这便将导致灾祸了。善于用兵者,能够轻易地屈服敌人,而不必打硬仗;能够成功地夺下城池,而不必拼死攻击;能够将敌国覆灭、而不必旷废时日——争夺天下一定要讲究“全争”的大战略,不折损自身的实力,并且保全战胜之利,这样才能算是谋攻的上策。
·攻击敌人疏于防守之处,定能攻而必取。
·形成敌人无法有效打击的防御态势,乃能守而必固。
·冲击敌人防线的空虚之处,我方的攻势方能锐不可当。
·运动快速,无人可及,我方转进时才能无虑追兵。
·打击敌方不得不救的弱点,即使他们据有深沟高垒,仍不得不与我方决战。
·敌我防线至为迫近,若能有成功的欺敌之策,我方仍能无虞受攻。
敌人的一举一动无所遁形,我方则动静莫测,敌人因而一分为十,我方则凝结为一,这就形成以十攻一的态势,我军众、敌军寡,如此一来,能够在战场上与我方一较雌雄的敌人便寥寥无几了。
22、树立军威[军威第十]
军之行也,先张其势,多设旌旗,广造金鼓,以千为万,以少为多,以弱为强,以胜佯为不胜。
军队在展开行动时,首先要扩大声威和气势,多设置些五色旌旗,多制作些金钲、战鼓,有一千人夸张为有一万人,把兵微将寡夸张为兵多将广,把兵弱马疲夸为兵强马壮,把大获全胜佯装为没有获胜。
刚强一定能战胜柔弱,坚实一定能战胜空虚,强大一定能吞并弱小,这是一般的道理。但用兵作战是一种诡诈的行为,变化无穷无尽,根据敌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有让敌人无法猜测的机变,这是一个优秀将领所应具备的才智。
金钲、战鼓是用来震撼听党的,五彩旌旗是用来威迫视觉的,颁布各种禁令、刑罚,是用来使人内心畏惧的。耳朵易被声音震撼,因此金鼓号令必须清楚;眼睛易受色彩威迫,因此五色旌旗必须醒目;内心常畏怖于刑罚的厉害,因此军法必须严明——这三点如不确立,就是有百万之众,又能增加多少作用呢?
一般来说,进攻作战的方法是:白天用五彩旌旗作为节制部队行动的信号,晚上用金钲、鼙鼓作为行动的准则。一声战鼓,士卒就奋勇向前;金钲一响,全军则停止前进,这才是军威的意义啊!
23、防御为先[御敌第十一]
夫用兵之道何者为先?盖御敌为先。要识其机,贵在神速,不贵巧迟,敌若有隙而趋其危,使敌望风而奔,惟恐走之不急。
用兵的原则以何为先呢?——以御敌为先。御敌的要务在于识得时机,注重快速地克敌制胜,不以巧妙的持久战为贵。敌人行军布阵若有一点漏洞,就应趁他们危险时发动攻势,使敌人望风而逃,逃命都唯恐来不及,哪里还敢抵抗呢?
一般来说,利于对敌人发动攻势的机会,归纳起来有十种:
一、敌人长途远道而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军队还没稳定下来,宜于迅速袭击他们。
二、敌人正在吃饭,没有做好防御的准备工作,应迅速袭击他们。
三、敌人见到小利便汲汲奔走,可以迅速袭击他们。
四、敌人来到陌生的地方,不知如何利用地形的辅助,可以迅速袭击他们。
五、敌人长途跋涉后,未及休息,人困马疲,可以迅速袭击他们。
六、敌人渡河到一半时,可以迅速袭击他们。
七、敌人冒险通过道路狭窄的地方,可以迅速袭击他们。
八、敌人阵营内旌旗混乱,可以迅速袭击他们。
九、敌人阵营连续几次移动,可以迅速袭击他们。
十、敌人将领脱离士卒,可以迅速袭击他们。
此外,当敌人心生畏怖,夜晚虚惊,即可从速掩袭。
复次,敌营如果发生:师老无功,粮食短缺,部众心生怨怒,一连串的怪事和谣言纷纷而起;军用物资缺乏,草粮枯竭,并且天候不利,无处可资掠夺;兵员数量不足,加以不服水土,人马疾疫,援兵不至;征途遥远,日暮西山,士卒疲困,倦而未食;解甲休息,上下劳困;军中多次受到惊扰,阵式兵马未能纠合完毕;在崎岖坎坷的地方行军,或在地形恶劣的地方跋涉;……等的情形,我军便应迅速出动,击之勿疑。
有六种情况,是不必占卜吉凶就应当回避的。
一、敌方土地辽阔,人民富庶。
二、敌方君主关怀臣下,君主的恩惠德泽流传得很远。
三、敌方将帅赏罚分明,言出必信;凡有举措,必定合乎时宜。
四、敌方能推行有效的战功制度,任贤使能。
五、敌方兵多将广,武器锋利,铠甲坚密。
六、敌方能得到邻国帮助。
遇到诸如此类的情况时,毫无疑问地要回避他们。因此说:善于用兵打仗的将领,应说是见到有机可乘时则前进,看到有困难时则赶快转移。
24、据险应变[应变据险第十二]
三军胜败在于一人,夫良将应敌见机而作神变不测之道也。
应付突生的战场上变化,要依靠险要的地势。如果是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在平坦的地方就要加以回避,在险要的地方便应加以阻截。因此说,以十人袭击百人,最理想的地方莫过于在险要的地区;以千人袭击万人,最理想的地方莫过于在险要的地区。若是有少数士兵在险要的地方突然鸣金击鼓,敌方的兵马就算数量庞大,也必定会大为震惊。因此说:指挥众多的军队,一走要在平坦的地域和敌人交战;运用少量的军队,一定要选择在险要的地域和敌人交战。
如果有数万士卒,背后是艰险阻塞之地,右边是高山,左边是大河,又有深沟高垒、强弓劲弩从事防守,但大部队驻守险要地势,撤退时像移山一样困难,前进时如和风细雨一般无力,而且耗粮又多,这绝对难以长久防守。指挥数量庞大的兵团,不能只靠骑兵步卒野战之功,主要还是在智者之谋。
一个拥有千辆战车、万名骑兵以及庞大步兵的大部队,部署上应划分为五个军,每个军各据守一个营垒,这样敌人一定会感到困惑,不知该选择哪一个目标。
敌人若是坚实不出,以稳固其军心,则应赶快派遣间谍观察敌人的企图,敌人若听从我军的劝说,便会撤兵解围而出;如果不听我军的劝说,杀掉使臣、焚烧文书,将部队一分为五前来挑战,则我军应采取“战胜勿追,不胜速归”的战术支应。此时我军若是佯装败北,敌人一定会紧随在后追击,我军且战且走,一面分出一支军队在前面接应,另一支军队断绝敌人的后路,又派两支军队秘密从左右两边分别袭击敌人的驻扎处,五支军队交相而至,必能大获全胜。这种诱敌出战的措施,是打击强大之敌的有效办法。
三军胜负,在于主帅一人,优秀的将领必须捕捉到战机立即行动,临阵作出各种神鬼莫测的破敌之计。
25、赏罚分明[励士第十三]
为将之道务在必胜,必胜之道又在于赏罚明也。赏罚既明而在于必信。发号施令而人乐斗,两军相对而人乐战,兵既相接而人乐死,此三者,将之所恃而能成功也。
为将者身负的使命,在于每战必胜。必胜之道,在于赏罚分明。令出必行,言而有信,则是赏罚分明的基础。发号施令而人人乐于战斗,两军对阵而人人乐于决胜,短兵相接而人人乐于牺牲,这三者便是为将者赖以成功的保证。
若有士卒在战斗中不能尽力,战斗结束后,宴请全体作战有功的将士,没有战功的则给予勉励。在军中广设席位,座位分为三等三行:立有一等战功的将士坐在前排,备有多种美酒佳肴,席上铺三层垫子,所用的全是金质器皿;立有二等战功的坐中间一行,酒、菜、座垫等都减少一个等次,所用的全是银质器皿,没有战功的坐最后一排,酒菜又降一个等级、仅坐一层垫子,所用的全是漆质器皿。宴飨之后,又颁发奖品,给作战有功人员的父母、妻子以金银、玉器、丝绸等物品,一律按战功的大小,决定赏赐的多少。有战死的将士,派遣使者慰问抚恤他们的父母、要将死者的事迹记载在册,铭刻于心。若能作到以上三点,那么人人都会勇于拼死力战,这支军队就无敌于天下了。
统领三军部众、百万雄师,如果赏罚不明,号令没有威信,就不能激励将士奋勇杀敌。
27、《心 书》 执掌兵权[兵机第一]
兵权者,是三军之司令,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
兵权是统率军队的权力,是掌握三军生杀予夺之权的“司命”,它使统帅有了赖以慑服人的威严与势力。
将领能执掌兵权,操控军中至高无上的威势以遂行领导统御,那就好像猛虎插上双翼,能自由翱翔于四海,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对付。
如果将领失去兵权,无法操控军中高于一切的威势,则就像鱼龙离开了江河湖海,要想邀游大洋,奔涛戏浪,又怎么可能呢?
28、五大恶人[逐恶第二]
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赞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夸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
军队和国政的弊病,有五种情况危害最大:
一、阴结朋党,相互勾结,诽谤贤臣,诬陷忠良;
二、生活奢侈,衣著华丽,服饰不依定规,标新立异。
三、虚妄地夸饰迷信的邪术,胡乱宣传神鬼的法力;
四、专门窥探别人的阴私是非,出于私心煽动群众;
五、专务寻觅利害得失的时机,暗中与敌人勾结。
这五种人就是所谓的奸佞、虚伪、违背道德的人,对于这些人必须加以疏远,不可亲近。
29、鉴识人物[知人第三]
知人之道有七焉。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词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没有什么比正确观察、了解一个人的品性更难了。因为善良与邪恶的差别虽大,但实情和表征的分辨往往并不明显。有的人貌似温柔善良,实际上是虚伪奸诈;有的人外表恭敬谨慎,可是却心怀欺诈;有的人表面上勇敢,而实际上内心怯弱,有的人看上去尽心尽力,而实际上并不忠诚可靠。
尽管如此,辨识人心依然可以采取以下七种方法:
一、以是非混淆他,察看他的心志;
二、以言辞论辩使他困窘,观看他是否有应变能力。
三、向他询谋问计,观看他的见识如何;
四、告诉他灾祸困难,察看他的勇气如何;
五、用酒灌醉他,观看他的本性如何;
六、请他面对着财物利诱,观看他是否廉洁;
七、要求他定期完成某事,看他是否可靠。
30、将帅之才[将才第四]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谓之仁将,……见贤如不及,从谏若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谓之大将。
将领的才具约可分为九种:
一、能以仁德引导部下,能以礼法来治理军队,能体恤士兵饥饿寒冷,洞察士兵辛劳艰苦,这样的将领称为仁将。
二、遇到困难不苟且逃避,不被名利困扰,有为国捐躯以死为荣之志,决无苟且偷生甘受耻辱之意,这样的将领称为义将。
三、地位显贵而不骄慢,打了胜仗也不居功自恃,贤明而又能甘居下位,刚直而又能忍受屈辱,这样的将领称为礼将。
四、有变幻莫测之术,进退呼应,能随机应变,备有多种方案,能够转祸为福,面临危境而能克敌制胜,这样的将领称为智将。
五、对勇于前进的给以优厚的奖赏,对于临阵后退的给予严厉的惩罚,奖赏不逾时,惩罚不避贵贱,这样的将领称为信将。
六、脚步轻捷,胜于奔马,勇气超人,善用戟剑等武器,常是战场上的灵魂人物,这样的将领称为步将。
七、善于攀登高山,深入险地,驰骋射箭,迅捷如飞,进攻时身先士卒,撤退时殿后掩护,这样的将领称为骑将。
八、奋起神威冠盖三军,激扬意气蔑视疆敌,不屑于小小的争战,面对疆敌能勇往直前,这样的将领称为猛将。
九、亲近贤能的人如同感到自己的不足,听从正确的意见如顺流的河水一般,宽厚而又刚直,勇敢而又多谋,这样的将领称为大将。
31、将帅之器[将器第五]
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若乃察其奸,伺其祸,为众所服,此十夫之将,……仁爱洽于下,信义服邻国,上晓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家室,此天下之将。
将领的才器不同,其发挥作用的大小也不相同:
·若能洞察奸佞,侦察祸患,为大家所佩服,这就叫作十夫之将。
·能起早睡晚,说话周到明晰。这叫作百夫之将。
·直爽而又有谋略,勇敢又能拼斗,这是千夫之将。
·仪表威武,内心炽烈,了解部下的辛勤劳苦,体恤部下的饥饿寒冷,这是万人之将。
·能荐贤举能,一日比一日更加谨慎,真诚守信,宽宏大量,擅长治理纷乱的事务,这是十万人之将。
·能以仁义友爱与部下和谐相处,以信用义气使邻国顺服,上知天文气象,中察人际世事,下通山川地理形势,看待四海之内,如同家室一般,则是能治理天下、威服四夷的大将。
32、将帅之弊[将弊第六]
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之而不以礼。
为将者常犯有八种弊端:
一、贪婪不知满足;
二、嫉妒比自己高明的贤能之人;
三、听信谗言,重用奸佞之徒;
四、能估计敌人却不能衡量自己的情况;
五、遇事犹豫不能决断;
六、荒淫无度,沉溺酒色;
七、为人奸诈,色厉内在;
八、言语狡诈,不依礼行事。
33、将帅信念[将志第七]
故善将者,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惊,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以身殉国,一意而已。
刀兵是天下的凶器,将领是艰难危险的职务。器物太刚强就会遭到摧折,任务太繁重就容易遇到危险。
因此,只要是优秀的将领就不会依赖军队的强大,不会仗恃势力,受到亲宠不沾沾自喜,受到羞辱不感到害怕,见到利益不生贪婪之心,见到女色亦不起淫乱之意,他勇于以身殉国,这是他唯一的信念。
34、上善之将[将善第八]
将有五善四欲。五善者,所谓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险阻。四欲者,所谓战欲奇,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
一位出色的将领,必须具备“五善四欲”。
五善:
一、善知敌之形势。
二、善知进退之道。
三、善知国之虚实。
四、善知天时人事。
五、善知山川险阻。
四欲:
一、战欲奇(作战要能出奇制胜)。
二、谋欲密(谋略要能密不透风)。
三、众欲静(治军要能严守纪律)。
四、心欲一(意志要能坚定如一)。
35、刚柔之将[将刚第九]
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刚。纯刚纯强,其势必灭。不柔不刚,合道之常。
善于用兵的将领,其刚强不可摧折,其柔韧不可屈服,如此方能以柔克刚,以弱制强。
如果是单纯的柔与弱,其力量必定逐渐地削弱;若是纯粹的刚与强,则是导致脆而易折的下场。
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刚柔互济,才合乎制胜的常道。
36、骄吝之将[将骄第十]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将不可吝,吝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士不致命,不致命则无功,军无功则国虚,国虚则寇实矣。
将领不能够骄傲,骄傲就会失去礼义。失去礼义则亲信就会离去;亲信离去,部下士兵就会背叛你。
做将领的不能够吝啬,吝啬就不肯给予部下奖赏,不给予奖赏则士兵不会效死命去作战,士兵不肯效命就不会建立军功,不能建立军功则国家就会虚弱,国家虚弱则敌人就会相对的强大起来。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有周公的才能和美德,假如他骄傲而吝啬,其他方面也就不值一顾了(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37、五强八恶[将强第十一]
将有五强八恶。高节可以励俗,孝悌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沉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将领有五强八恶。
五强:
一、高风亮节,可以改变风俗;
二、敬长爱幼,可以扬名天下;
三、守信用,讲义气,可以广交朋友;
四、深思熟虑,可以容纳众人;
五、身体力行,可以建功立业。
这是将领的五项超人之处。
八恶:
一、虽能谋划,却不能分清楚是非;
二、虽重礼仪,却不能任用贤能之人;
三、虽然有法制,却不能公正执掌刑法;
四、虽然富裕,却不能接济穷困之人;
五、虽有智慧,却不能防患于未然;
六、虽然能深思熟虑,却不能防止微小细密的问题发生;
七、虽然官运亨通,却不能举荐所了解的人;
八、虽然仕途不顺,却不能没有怨言谤语。
这就是所谓的八种恶害。
38、受命出师[出师第十二]
古者国有危难,君简贤能而任之,斋三日入太庙,南面而立,将北面,太师进钱于君,君持钺柄以授将,曰:“从此至军,将军其裁之。”
古时国家如遇有危难,国君便要选拔贤明能干的人而任用之。国君斋戒三日,进入太庙,面向南方站立,将领面北而立。太师把钺(古时一种像斧子的武器)进献给国君,国君拿着锁的柄授给将领,说:“从此以后,军中一切事务由将军裁决。”又命令道,“见到敌方空虚则前进,见到敌人强大则后退。不要以自身的显贵而轻视别人,不要以个人的见解而违背了众人的意志,不要依仗功劳能力而骄傲,不可行事悖离忠信。士兵未得歇息时,自己不能先休息;士兵未吃饭时,自己不要先吃,全军上下要共体寒温,劳逸均等,甘苦与共,危难要平均分担。苟能如此,则士兵一定能尽死力效命,敌人必定灭亡。”
将领接受君王的训令,打开北门,率军而去。国君送出北门,弯腰推着将领的车子,说道:“前进或后退要掌握时机,军中诸事,不再由国君安排,号领概由将军发出。”
古人用兵授权是如此地慎重,使得将领上不必虑及苍天,下不必虑及后上,能无畏敌人于阵前,不念及君王于背后,智睿之士为他定谋划策,勇敢善战者为他挤死搏斗,所以能对外战胜敌人,对内建立定国安邦之功,扬名于千秋万世,造福于子孙后代。
39、适才适所[择材第十三]
夫师之行也,有根国之士、突阵之士、搴旗之士、争锋之士、飞驰之士、摧锋之士,此六军之善士,各因其能而用之。
军队是各类人才聚集的团体。
那些好勇乐战、敢独自向强敌挑战之人聚集成一伍,称为“报国之士”;
气冠三军、才力勇捷之流合为一伍,称为“突阵之士”;
轻足善步、走如奔马之徒合为一伍,称为“搴旗之士”;
骑射若飞、射无不中之人合为一伍,称为“争锋之士”;
有射必中、中无不死之流合为一伍,称为“飞驰之士”;
善用劲弓强弩、远而必中之徒合为一伍,称为“摧锋之士”。
以上这些都是部队中宝贵的人才,指挥官应分别根据他们的才能加以善用。
40、顺天知人[智用第十四]
为将之道,必顺天、因时、依人,以立胜也。故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为将之道,必须顺应天候,掌握时机,操纵人和以求取胜利。
天候方佳,时机不对,却要调动人马有所行动,这叫“逆时”。
时机虽好,天候不对,却要调动兵马有所行动,这叫作“逆天”。
天候、时机俱佳,为将者却偃兵息鼓,这叫作“逆人”。
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41、不列阵式[不阵第十五]
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灭。
古时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不动用军队,善于指挥军队的将领不列队为阵,善于列队为阵者不轻易作战,善于作战者不会失败,即使战争失利也不会造成国家倾覆。
从前,圣人治理天下,使人民安居乐业,到老也不相互攻讦,可以说是善于治理国家而不动用军队了。
帝舜修治典刑,皋陶设立狱官,人民不触犯法令,刑罚无处可施,可以说是深通军事政治,而不列队为阵了。
大禹讨伐有苗(即三苗,古部族名),舜拿着干楯,挥舞着羽扇,三苗便归顺了,可算是善于列队布阵而不用打仗的了。
齐桓公南面征服了强大的楚国,北面征服了山戎(古代北方民族名,又称北戎),可算是善于征战而不失败的了。
楚昭王(熊姓,名轸,春秋时楚国君主)遭到吴国入侵的灾难,逃奔秦国求救,终于能返回楚国,可算是屡次失败却能免于亡国的例子。
42、将帅诫律[将诫第十六]
书曰:“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押侮小人,罔以尽人力。”故用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将能若此,严号申令而人愿斗,则兵和刃接而人乐死矣。
《尚书·旅獒》中说:“轻侮有德有才的君子,人们就不肯为你尽心;狎侮庶民百姓,人们就不肯为你效力了。”因此,用兵的要务,在于收揽天下英雄之心,严格执行赏罚奖惩,操持允文经武之道,熟谙刚柔互济之术;悦乐礼乐之治,崇尚诗书之教,仁义为先,智勇居后;静若深渊的潜鱼,动如灵活的水獭;离散敌方的联盟,摧折其精锐武力,让我军的旌旗辉耀于丽日之下,在金钲战鼓的节奏下进退如仪;撤退时如山岳般的稳重,前进时如狂风暴雨般的迅猛;攻击的威力无坚不摧,山崩地裂,合战的威力所向无敌,声势若虎。
从容面对迫近之敌,用好处引诱贪利之敌;陷入混乱之敌应乘机攻取,态度廉卑之敌应骄荣其意;离散他的亲附势力,削弱他的坚强实力。
对于本军内部,应尽力安顿危疑不安之人,抚慰心怀恐惧之人,怀柔心有异志之人,平反蒙受冤屈之人,压抑强横无礼之人,扶助力量薄弱之人,亲近智谋深远之人,覆灭进谗分化之人,攫夺财物分散众人。
在领兵作战方面:不以倍于敌人的兵力攻击弱者,不恃众轻敌,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君宠而作威;先计而后动,知胜而始战;掳获财帛不纳入私囊,俘获人质不充为己用。
为将者如能实践以上各个细节,自能号令严明,士卒甘于战斗,一旦临阵厮杀,全军上下必然乐于效死。
43、有备无患[戒备第十七]
国之大务,奠先于戒备。若乃失之毫厘,则差若千里,覆军杀将,势不窬息,可不惧哉。
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事务,莫过于警戒防备敌人的侵犯。假如有了毫厘之差,谬误就会有千里之远,甚至会全军覆没,将帅被杀,危险的形势瞬息就可到来,能不令人害怕吗?因此有患难时,国君与臣子顾不上吃饭而谋划对策,选择任用贤良之人。若是安于现状,而不考虑危险,敌人来了尚不知道害怕,这就是所谓的燕子在帐篷上筑巢,鱼在锅中游嬉,死神立刻就会降临。
《左传·隐公五年》说:“不防备意外,就不能带兵作战。”又说:“有所戒备,便没有忧患,这是古来良善的政治。”又说:“黄蜂与蝎子虽小,尚有毒螫以求自卫,何况一个国家呢?”没有戒备,即便是人多,也不可以依恃;因此说:“有所戒力,则没有忧虑。”所以三军行动时,不可没有戒备。
44、教育训练[习练第十八]
军不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故仲尼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又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军队若不演习操练,一百个人也不能当一人用;经过训练之后,一人可当百人使用。因此孔子说:“不经过教育就驱使人民去作战,这等于是抛弃他们。”又说:“善人教育人民七年,便可以让人民从事作战了。”这就是说,保家卫国的战士,一定要经过教育训练。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戒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因此人人都知道守法向上,然后再加以训练,临阵冲锋、射箭骑马、长途行军、前进后退、集合解散、阵形变换……等等。教成一人可以训练十人,十人可以训练百人,百人可以训练千人,千人可以训练万人,万人可以教成三军。经过这样训练的军队,才可以用来战胜敌人了。
45、害群之马[军蠹第十九]
夫三军之行,有探候不审,烽火失度,后期犯令,不应时机,阻乱师徒;乍前乍后,不合金鼓;……此九者,三军之蠹,有之必败也。
一个部队之中,往往会发生:
一、担当侦察任务而疏忽遗漏,负责烽火警报而失职;
二、未于所规定的时间准时到达指定地点;
三、违犯军令,错过战机,阻挡扰乱士兵的行动;
四、忽前忽后,不按金钲战鼓行动;
五、身为军官却不关心体恤士兵,毫无节制地削减克扣军饷;只顾自己谋求私利,不关心士兵的饥饿寒冷;
六、散布离奇怪诞的邪说,胡乱推测吉凶祸福;
七、无事生非、呼号喧闹,企图惊扰全军上下;
八、恃勇不受管制,专横凌犯上级;
九、掠夺府库财物,擅自发放钱财。
这九种人是军队中的蠹虫,如果任由这九种人胡作非为,任务一定会失败。
46、培养心腹[腹心第二十]
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沉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身为带兵将领,必然有腹心、耳目、爪牙一类的部属。
没有腹心之徒,如同人在夜间行走,会惊慌得不知如何是好;没有耳目之人,犹如身处昏暗中,不知如何运转活动;没有为之出力卖命的爪牙,犹如饥饿的人吃有毒的食物,没有不死的。
因此凡是好的将领,一定得有广闻博识、足智多谋者作为腹心,有深沉明审、谨慎细密的人为之探听消息,有勇敢剽悍、善于作战者为之卖命效忠。
47、战争法则[谨候第廿一]
败军丧师,未有不因轻敌而致祸者。故师出以律,失律则凶。律有十五焉。一虑;二诘;三勇;四廉;五平;六忍;七宽;八信;九敬;十明;十一谨;十二仁;十三忠;十四分;十五
战争失败、丧失军队,无不是由于轻敌而招致祸患的。因此兴师动众必须按照战争法则而行,如有违背就会招致不幸。战争法则有十五条:
一、思虑精详,务使敌情侦察明确;
二、追究责任,促使守望放哨的人谨慎心细;
三、勇敢善战,即使敌人众多也不屈不挠;
四、行事廉洁,见到利益时要多考虑仁义;
五、公平无私,赏罚均匀;
六、彻底忍耐,包容一切;
七、宽厚待人,尊贤容众;
八、讲究信用,遵守诺言;
九、态度恭敬,优礼贤能之人;
十、明察秋毫,不轻信谗言;
十一、处事谨慎,不违背道理;
十二、仁民爱物,善养士卒;
十三、忠贞不二,以身殉国;
十四、了解分际,知止知足;
十五、深通谋略,知已知彼。
48、决胜三机[机形第廿二]
以愚克智,命也;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智,机也。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势;三曰情。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
愚蠢反能战胜智慧,这是命中注定反常的事;以智慧战胜愚蠢,才是合乎逻辑的常道;以智慧战胜智慧,则必须抢得胜机,这之中有三个不可轻忽的决胜因素:
一、事(事件、事物、事态的发展);
二、势(形势的变化);
三、情(情理、情意、情境的流转)。
事机出现而不能应对,不是智慧的表现。
势机动荡而不能操控,不是贤能的作为。
情机萌发而不能行动,不是勇敢的态度。
一个贤能的将才,必须要因应机变,创造决定性的胜势。
49、军令如山[重刑第廿三]
吴起曰:“鼓鼙金铎所以威耳,旌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成以声,不可不清;目威以容,不可不明;心威以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士可怠也。
吴起说:“鸣金击鼓,目的是要威制人们的听觉;挥舞旌旗,目的是要威制人们的视觉;军中颁布的各种禁令、刑罚,目的是要使官兵心中有所畏惧。”耳朵受制于金鼓之声,不能不提高警觉;眼睛受制于五彩的旌旗,不可不全神贯注;心中畏惧刑罚的残酷,不可不态度严肃。这三点如不确立,官兵的士气就会懈怠。因此说:“(如能做到这三点),将军的旗帜挥到哪里,士卒的注意力便移到哪里;将军的目标指向哪里,士卒无不争先效命。”
50、庸帅劣将[蠹将第廿四]
善将得有四。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禁、礼、功、信,师之大经也。
古来的良将带兵有四条要领:
一、明确告诉众人前进后退的要求,因此人人都知道令行禁止,进退适时;
二、以仁义道德引导大家,因此人人都懂得遵守礼法;
三、重视是非曲直,因此人人知道相互劝勉;
四、根据功过给予奖惩,因此人人都知道军令的威信。
禁止、礼仪、劝勉、信用,这是部队管理的根本原则,没有鱼网上的总纲拉直了,网眼还不展开的道理。因此这样的军队战必能胜,攻必能克。庸劣的将领则不是这样,撤退对不能控制,前进时不能掌握,以致全军覆亡。没有勉励告诫,则赏罚失去准则,号令失去威信,贤能之人因而隐退,谄愚之人反被任用。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一定失败,战斗力必然瓦解。
51、因势利导[审因第廿五]
因人之势以伐恶,则黄帝不能与争威矣;因人之力以决胜,则汤武不能与争功矣。若能审因而加之威胜,则万夫之雄将可图,四海之英豪受制矣。
利用群众所形成的威势来讨伐邪恶,则即使是黄帝也不能与之争霸。利用群众所产生的力量来决死争胜,则即使是商汤武王也不能与之争功。
如果懂得利用何种力量施以打击,并设法使打击的威力相乘相加,则不但可以拼掉力敌万夫的雄将,更可使四海的英豪受我宰制了。
52、天·地·人[天势第廿六]
行兵之势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行军作战的有利形势有三方面:一是天,二是地,三是人。
天时的有利形势是:日清月明,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转合乎规律,彗星没有带来祸殃,气象和顺。
地理的有利形势是:城池险峻,重崖叠嶂,洪水滔天,波涛万里,像石门那样幽深的山洞,似曲沃那样的曲折小径。
人事的有利形势是:国君圣明,将帅贤能,以礼法来统帅三军,士卒都肯拼死效命,兼之粮食充足,武器精良。
善于用兵的将领,能乘着天时,借用地利,依靠人事的优势,因而能所向无敌,他所发动的攻势真可说是万无一失了。
53、胜兆败征[胜败第廿七]
三军悦乐,士卒畏惧,相议以勇斗,相望以威武,相功以刑赏,此必胜之征也。三军数惊,士卒情慢,下无礼信,人不畏法,相恐以敌,相语以利,相嘱以祸福,相惑以妖言,此必败之征也。
贤能有才之上居于上位,平庸不肖之徒居于下位,必能使三军悦乐、士卒畏惧,相互议论时,谈的是勇敢善战,相互期许的是威风武勇,相互劝勉的是笃遵号令,这是必胜的征兆。
反之,士卒懒惰怠慢,三军多次受到惊骇,基层不遵礼法信诺,无人惧怕刑罚,相互以敌人来威吓对方,谈论的内容离不开利益诱惑,把兔祸得福作为相互叮嘱的内容,以荒诞迷信的语言相互蒙骗,这是必败的特征。
54、充分授权[假权第廿八]
将者,人命之所悬也,成败之所系也,祸福之所倚也,而上不假之以赏罚,亦犹柬猿猱之手而责之以胜捷,胶离娄之目而使之辨青黄,不可得也。
身为将领,不但是三军官兵性命之所系,关系着战争的胜负,也是群体祸福的根源。
如果国君不给予将领以奖惩之权,就犹如绑住猿猱的手脚,却要求它奔跃迅捷;或是用胶布贴住离娄(古之明目者,《孟子·离娄》有:“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眼睛,却要求他分辨五彩颜色,这都是不可能的。
若奖赏的权力转移到权臣手中,操持惩罚不由主将负责,则人人苟且偷安,为自己谋私利,谁心里还有战斗的意志?即使有伊尹、吕望的谋略,有韩信、白起(?~公元前 257 年,战国时秦国大将,屡立战功,后被迫自杀),的战功,也不能自己保住自己。
因此《孙子兵法》说:“将领在外面执行任务,如有国君的命令,也未必要全部接受。”周亚夫(?~公元前 143 年,西汉名将,官拜太尉)说:“军中只听得到将军的命令,天子的诏书在此不能生效。”
55、视座如子[哀死第廿九]
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死者哀而葬之,伤者位而抚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若此,所向必捷矣。
古代成功的将领,教育兵士如同教育自己的孩子一般,遇有危险,自己挺身上前;立有功勋,则退身于后;见到受伤者,哭泣着抚慰他们;有为国捐躯者,哀悼他们并为之安葬;遇到饥饿者,自己不吃而给他们吃;遇到受寒者,脱下衣服让他们穿;遇到聪明睿智者,依礼优待并重用他们;遇到勇敢善战者,奖赏并勉励他们。为将者如能做到这些,则一定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了。
56、奇人异士[三宾第三十]
词若悬流,奇谋不测,博闻广见,多艺多才,此万夫之望,引为上宾;猛如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泉,此一时之雄,引为中宾;多言或中,薄技小才,此常人之能,引为下宾。
在三军庞大的体制中,必须安置一些宾客随行议论措施的得失,提出意见,以供将领参考。
这些人中,有的口惹悬河,滔滔不绝;有的奇谋异策,鬼神难测;有的广闻多见,多才多艺,这些都是才能高超、万夫仰望的人,可以奉为上宾。
另有些勇猛犹如虎熊,敏捷赛过猿猱;坚强可比钢铁,犀利胜似龙泉(宝剑名),这些人乃是一时的英雄俊杰,可以奉为中等宾客。
有些人提了许多建议,偶尔也有正中实情的,或者有些小技术小智慧,具有一般人的才能,这种人可以待之为下等的宾客。
57、举重若轻[没应第卅一]
困难于易,为大于细,先动后用,刑子无刑,此用兵之智;师徒已列,戎马交驰,强努才临,短兵又接,乘威布信,敌人告急,此用兵之能。
擅长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困难的问题,用最细微的材料做出最巨大的成绩,预先的布置能够造成日后的实际效用,不须动用刑罚就能发挥刑罚的妙用,这种人可说是用兵的智者。
指挥大军投入战场,戎马交驰,箭如雨下,短兵相接,而能充分展露军威,伸张信义,迫使敌人陷入困境,四处告急,这种人可称为用兵之能者。
敢于亲冒矢石,争胜于一时,在胜负未分之际,敌我都各有斩获,这种人是用兵之下者。
58、掌握地利[使利第卅二]
草木丛集,利以游逸;重塞山森,利以不意;前林无隐,利以潜伏。以少击众,利以日暮;以众击寡,利以清晨。强努长兵,利以捷次;窬渊隔水,风火暗昧,利以搏前擒后。
草木繁离茂盛,利于潜行撤退:重叠的山林,险恶的要塞,利于出其不意打击敌人;前面是树林,没有隐蔽处,利于潜伏躲藏。
若要以少胜多,天晚日暮时有利:以多击少,清晨时行动有利。使用弓箭和长矛长枪等武器,利于进攻取胜;越过深渊,隔绝大水,刮着大风,天气幽瞑,利于短兵相接,袭击前面、擒服后面的敌人。
59、见机行事[应机第卅三]
必生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非智者,孰能见机而作。见机之道,莫先于不意。故猛兽失险,童子持栽以追之;蜂虿发毒,壮士傍徨而失色。以其祸出不图,变速非虑。
若要掌握必胜的战术,在两军交锋时操持变化的形势,其要领在于识得兵机。假如不是聪明机智的将领,谁能够见机行事呢?
见机行事的规律,首先就是出其不意。故当猛兽失去危害人的能力,小孩子也能拿着翰追逐它;黄蜂、蝎子施放毒液,身强力壮的男子也会徬徨犹豫、惊慌变色。这都是因为灾祸出乎预料,变化之迅速是事先未能考虑到的。
60、权衡敌我[揣能第卅四]
善用兵者,揣其能而料其胜负。主孰圣也,将孰贤也,吏孰能也,粮饷孰丰也,士卒孰练也,军容孰整也,戎马孰逸也,形势孰险也,宾客孰智也,邻国孰惧也,财货孰多也,百姓孰安也。
古来善于用兵的人,只要估量双方的能力便能预料胜负。他所要估量的内容是:谁的国君圣明,谁的将帅贤德,谁的官吏有才干,谁的后勤补给丰足,谁的士卒训练有素,谁的军容整齐,谁的战马善于奔驰,谁的地盘形势险要,谁的宾客足智多谋,四方邻国畏惧于准,谁的财富物资较多,准的百姓生活较好。
由这些方面去观察估量,强弱的形势就可以判断出来了。
61、勇于战斗[轻战第卅五]
螫虫之触,负其毒也;战士能勇,倚其备也;是以锋锐甲坚则人轻战。故甲不坚密与肉袒同;射不能中与无矢同;中不能入与无镞同;探候不谨与无目同;将帅不勇与无将同。
能螫的小虫敢于乱撞,依仗的是它的毒刺;战士能勇敢无畏,靠的是他的战技和装备。因此说,武器锐利、铠甲坚固,则人人能轻于战斗。如果铠甲不坚固细密,就与赤膊上阵一样;射箭不能射中,则与没有箭一样:射中却不能贯穿身体,与没有箭头一样;侦察兵探察得不详细准确,与没有眼睛一样。将帅不勇敢,与没有将帅一样。
62、地理形势[地势第卅六]
地势者,兵之助也,不知战地而求胜者,未之有也。
地理形势,是用兵作战的辅助条件。不了解军事地理,却妄想获得胜利,这是不可能的。
山森土岗,丘陵大河,这是步兵用武之地。
高原厚土,山谷狭窄,山脉婉蜒起伏,这是骑兵用武之地。
依山傍水,树高谷深,这是弓弯用武之地。
草浅土平,进退自如,这是长戴用武之地。
遍地芦苇,竹木相映,这是枪矛用武之地。
63、巧制敌将[情势第卅七]
勇而轻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贪而喜利者,可遗也;仁而不忍者,可劳也;智而心怯者,可窘也;谋而情缓者,可袭也。
将领中育勇敢不怕死的,有急躁而思想冒进的,有贪婪而爱占小便宜的,有仁德而心地太善良的,有聪明而内心怯懦的,有多谋略而处理事情缓慢的。
因此,对于勇敢而不怕死的,可使其暴怒丧失理智;对急躁而冒进的,可长期与他周旋促其躁进而失败;对贪婪而爱占小便宜的,可以赠送礼物加以收买;对于仁德而过于善良的,可以多送给他一些麻烦的事,使他疲劳;对聪明而胆怯的,可使其遭受困窘;对长于谋划而行动缓慢的,可对他发动奇袭。
64、知敌之情[击势第卅八]
古之善斗者,必先揣敌情而后图之。凡师老粮绝,百姓愁怨,军令不习,器械不修,计不先设,外援不至,将吏刻剥,赏罚轻懈,营阵失次,战胜失次,战胜而骄,可以攻之。
古来善于战斗的将领,作战前必定先侦察清楚敌人的情况,然后再研究进攻的计划。
凡是师老兵疲,后勤支持断绝,百姓怨声载道,军中的法令未能贯彻,武器装备不加修整,事前不制定周密的计划,外面的救援迟迟不至,将领官吏苛刻贪婪,奖赏惩罚松懈随便,军队阵容没有秩序,小战获胜即骄做自满的,可以进攻他们。
若是任用贤明之士,给有能力者以官爵,粮食军饷丰足有馀,武器锐利、甲胄坚固,与四邻诸国和睦友好,大国答应给予援助。凡是敌人拥有这些条件,便应加以回避,徐图后计。
65、整肃纪律[整师第卅九]
出师行军以整为胜。若赏罚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之师,无益于用。
带兵出征,指挥作战,以纪律严整为第一。
如果奖惩不公,法令不能让人信服,鸣金而部队不停止前进,击鼓而部队不肯向前进攻,这样就是有上百万的兵马也没有什么作用。
所谓纪律严整的军队,平居时上下有礼,行动时军容威严,进攻时锐不可当,撤退时敌不敢逼,前后队伍相互呼应,左右旌旗彼此相望,应付各种紧急状况均能安之若素,遭到猛烈的攻击仍能有效联络、不被切断,可以负担繁重的任务,却不至于因而陷于疲困。
66、激励士气[励士第四十]
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赡之以财,则士无不至;接之以礼,励之以信,则士无不死;蓄恩不倦,法若书一,则士无不服;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小善必录,小功必赏,则士无不劝。
治军之道,有各种巧妙的方法。
用官阶勋位使其尊荣,用财物奖励使其富裕,则有志之士无下毕至。
对待以礼,坚守信诺予以劝勉,则士卒无不勉力效死。
恩泽广布,法令严整如一,则士众无不信服。
奉行任务,身先士卒,则官兵无不奋勇。
小善必列入纪录,小功必依法奖赏,则全军无不相互劝勉。
67、将帅座右铭[自勉第四十一]
圣人则天,贤者法地,智者则古,骄者招毁,妄者稔祸,多语者寡信,自奉者少恩,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圣明的人效法上天,贤明的人效法大地,聪明的人效法古人。
骄傲的人招来诽谤,狂妄的人酿成灾祸,话多的人缺少信用,只顾自己享受的人寡恩少义。
奖赏无功者会离心离德,惩罚无罪者会产生怨恨。
喜怒无常者会自取灭亡。
68、作战要诀[战道第四十二]
夫林战之道,划广旌旗,夜多金鼓,利用短兵,巧在设伏,或攻于前,或发于后。丛战之道,利用剑循,将欲图之,先度其路,十里一场,五里一应,偃栽旌旗,特严金鼓,令贼人无措手足。
在树林中交战的要诀是:白天宜广设族旗,夜间多备金钲战鼓,使用刀剑等短小兵器,巧妙地设下埋伏,或者在敌人前面进攻,或者在敌人后面发难。
于灌木丛中作战的要诀是:剑、盾等武器适合发挥,想要打败敌人,先考虑其行进路线,十里安排一屯兵点,五里设一接应处,卷起旌旗,尤其要严禁鸣金击鼓,令敌人无所措手足。
在峡谷中作战的要诀是:巧妙地设下埋伏,利用勇敢的格斗争取胜利,身轻脚快的士卒应登上高地,敢于拼命的士卒走在最后,排开强弯硬弓向前冲锋,拿着刀剑等短武器的紧接着跟在后面,那一部分不能上前,这一部分就不能退后。
水战的要诀是:使用船只最为有利,要让士卒多乘船操练演习,多设旗帜以迷惑敌人,以猛烈的弓箭射击敌人,以短兵器抵御敌人,设置坚固的栅栏来保卫自己,顺流而下追击敌人。
夜间作战的要诀是:必须严守机密,或是偷偷派军队袭击,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或是多设火把,猛击战鼓,扰乱敌人的视听,再迅速地进攻敌人,如此一定能获胜。
69、上下和睦[和人第四十三]
用兵之道,在于人和,和则不劝而自战。若将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谋不用,群不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取胜于匹失,况众人乎。
用兵治军之道,注意将帅士卒内部的和睦。
上下和睦,则不用激励而士卒也会主动去作战。如果将领官吏相互猜疑,士卒心中不眼,忠诚的谋划不被采纳,部下议论纷纷,谗言恶语交替出现,就是有商汤、周武王的智慧,也不能战胜一般的凡人,便何况是强大的敌军呢?
70、明察敌情[察情第四十四]
夫兵起而静者,恃其险也。迫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众树动者,车来也,尘土卑而广者,从来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半进而半退者,诱也。
军队行动起来而能安静不躁,依仗的是地势的险要;
敢于逼近挑战,是想要让敌人前进;
树木晃动,是敌人兵车来了;
尘土微微扬起但范围很大,是敌人步兵来了;
态度强硬而且攻势猛烈,是要撤退的前奏;
一半前进,一半后退,为的是要引诱敌人;
士卒拄着手杖行走,是军中闹饥荒了;
看到利益却不肯前进,是疲惫不堪了;
有群鸟聚集的地方,是没有军队的地方:
夜晚大声呼喊,是内心恐惧的表现;
军队侵扰百姓,是将领治军不严;
旌旗动摇,是军队阵势散乱了;
官吏因事发怒,是厌倦的表现:
连续给予奖赏,是处境陷入窘迫;
连续施以惩罚,是处境趋近困难;
前来委婉致谢,是想要获得喘息;
礼物丰厚、语言甘美,是要诱我坠入圈套。
71、身先士卒[将情第四十五]
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燃,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冬不服裘,雨不张盖,与众同也。
将领治军的原则是:
军中水井未打出水来,将领不能说口渴;
军中的食物未煮熟,将领不能说饿;
军中取暖的火未点燃,将领不能说冷;
军中的帐篷未撑起来,将领不能说困;
夏天不可拿着扇子,下雨不可打伞避雨。
这么做为的是要与士卒同甘共苦。
72、令出必行[威令第四十六]
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歙息、踵足、俯听、莫敢仰视,法制使然也。故令不可轻,势不可逆。
以一人之身,统率百万之众,百万之人尽皆约束其身,低声呼息,叠足而立,不敢向前,俯首贴耳,倾听训令,没有人敢于仰视,这些均是源于法制的要求。
如果是上级没有刑罚等措施,士卒部下没有礼仪道德来束缚,就是地位显贵到控有天下,富裕到拥有五湖四海,也不能免于祸患,夏桀、商纣就是明显的例子。
一个普通人而能依靠刑律法令进行奖赏惩罚,群众均不敢违背他的命令、孙武、司马穰苴(春秋未齐国军事家,有《司马穰苴兵法》)即是这一类的人。
所以,刑律法令不能轻易违抗,形势威重无人敢于抗衡。
73、东夷人[东夷第四十七]
东夷之性,薄礼少义,捍急能斗,依山堑海,凭险自固,上下和睦,百姓安乐,未可图也。若上乱下离,则可以行间,间起则隙生,隙生则修文教以来参之,固兵甲以击之,其势必克也。
东夷人的性格,轻来礼法,不讲义气,勇猛顽强,剽悍善战,凭借着高山湖海等天然的险要地势固守着自己的领地。他们在本族内上下和睦、安居乐业,不可轻易图谋进犯他们。但若是他们上层混乱,下层人心离散,则可以施展离问之计。隔阂一产生,全族的团结就会出现裂痕,此时我方就应修明政治来招抚他们,或厉兵秣马攻击他们,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是一定可以战胜的。
74、南蛮人[南蛮第四十八]
南蛮多种,性不能教,连合朋党,失意则相攻,居洞依山,或聚或散。西至昆仑,东至洋海,产出奇货,故人贪而勇战,春夏多疾疫,利在疾战,不可久师也。
南蛮的种族分支复杂,性格乖张野蛮,无法教化,平时联合为朋党,意见不合则彼此相互攻伐。他们多半居住山洞之中,凭着山脉的走势或者聚集在一起居住,或者彼此散开居住,向西至昆仑山,向东至汪洋大海,都有他们的足迹。当地多奇珍异宝,因此这些部族多半生性贪婪而勇敢善战。如果对他们用兵,应注意提防春夏时瘟疫的蔓延,征伐要速战速决,不可打持久战。
75、西戎人[西戎第四十九]
西戎之性,勇悍、好利,或城居或野处,米粮少金贝多,故人勇战斗,难败。自碛石以西,诸戎种繁,地广形险,俗负强狠,故人多不臣,当侯之以外衅,衅之以内乱,则可破矣。
西戎人的性格,是勇敢、剽悍、贪婪,他们有的于城中居住,有的散处野外,当地米粮贫乏,金玉珠宝丰富,因此人人勇于战斗难以打败他们。自碛石(古地名、今不详)以西,西戎的种族繁盛,土地辽阔,地势险要,往往自恃本族势力强大,故很少臣服于人。对付西戎,应在外侦察其是否与别族交恶,或者制造他们内部的矛盾混乱,然后才可兴师加以击破。
76、北狄人[北狄第五十]
北狄居无城郭,随逐水草,势利则南侵,势失则北遁,长山广迹足以自卫,饥则捕兽饮乳,寒则寝皮服裘,奔走射猎,以杀为务,未可以道德怀之,未可以兵戎服之。
北狄的领地里没有城郭,跟随水草的变化而移动,形势有利则南下侵略,形势不利则向北逃遁。高山大岭,浩瀚沙漠,足以藏身自卫,饿了便捕食野兽,喝牲畜的乳汁,冷了身穿皮裘,夜间盖皮被。他们为游牧而奔走,长于射猎,好杀成性,因此无法用道德礼义来怀柔他们,兵戎相见也无法使其屈服。
汉民族不应与北狄决战,原因有三:
一、汉兵既要投入农耕生产,又要从事武装战斗,既疲劳且怯弱;北狄则习于游牧狩猎,既矫健且武勇,以疲劳去与矫健力拼,拿怯弱去和武勇对决,连五成的胜算也没有。
二、汉军长于步战,一天可以转战百里;北狄长于骑战,速度是汉军的两倍以上。汉军若要追击北狄,必须身穿战甲、肩负粮食;北狄若是追击汉军,只要轻装疾驰,辎重补给也不成问题。运动速度、后勤作业均居于劣势,汉军不能赖以争胜。
三、汉军以步兵为主,北狄以骑兵为主,战争以争夺地形的优势为先,因此北狄骑兵机动作战的优点可以充分发挥,胜负之分无须等到开战即可判明。
综上所述,汉军只有选择防守边塞一途。防守边塞,必须挑选堪当大任的将颂,训练精兵巩固阵营,开垦营田以充兵实,设置前锋斥候监视敌情,如遇北狄国力空虚就立刻施以打击,见其衰败就毫不容情加以覆灭,这样就花最少的成本除去敌虏,不必疲敝三军就可解决国防大患,守边之道尽在于此。
77、《素 书》 译者的话
黄石公《素书》是一部语录体的兵书,流传甚广,影响很大。《宋史·艺文志》载:“宋代有黄石公《素书》一卷,张良所传。”
《素书》问世以来,版本甚多。有明朝棉眇阁刊先秦诸子合编者、汉魏丛书本、明朝唐琳刊本、《说郛》本、《二十二子》本、《百名家书》本、明朝王士祺本、兵垣四书本、明朝溪香馆刻杨慎评本等等,不一而足。
《素书》虽是讲“以柔克刚,以退为进”(见《四库提要》)的用兵之法,亦是作者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全书六章共讲了五个问题,兹简介于下。
一、阐明了作者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即道、德、仁、义、体五位一体,密不可分,及“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的处世哲学。暗示读者,只要具备道、德、仁、义、体五种品格,再逢机遇,定可建绝代之功,极人臣之位。
二、阐明了作者用人的原则。作者依据才学之不同,将人才分为俊、豪、杰三类,字里行问透着儒家的理性意识及道德水准。作者认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危莫危于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等等,都是来自生活的总结,有着指导性意义。三、作者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提出了如何加强个人修养的意见。“博学切问”“恭俭谦约”、“近恕笃行”“亲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识;“绝嗜禁欲”、“抑非损恶”、“设变致权”、“安莫安于忍辱”、“吉莫吉于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儒道兼收并蓄,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复杂。
四、作者总结了安邦治国的经验。作者认为“短莫短于苟得”(反对短期行为)、“后令缪前者毁”(政策必须各有连续性)、“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失民心者失天下)、“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反映了作者的天道意识和非神观念)。这些,对于后人参政有一定的启发。
五、作者阐述了自己的处世之道。中国人的政治是人治的政治,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事业能否亨通的关键。作者提出“好众辱人者殃,裁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轻上生罪,侮下无亲”、“上无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远臣轻之”,等,都给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提供了借鉴。
做为一部兵书,通篇不言“兵”字,该作何解释呢?我以为这里面的原因有两点:首先,任何政治、军事都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活动,都和个人的修养,能否协调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人看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是不可打乱的,因此,兵书亦将“人”的问题放在首位。中国人认为,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军事的高度集中,是一种高层次的军事。“败莫败于多私”、“阴计外泄者败”、“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等,对于指导政治斗争或军事行动,有着同样的意义。
综上所述,无论《素书》是真是伪,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值得一读。限于水平,错误所在难免。不足之处,乞望方家教正,以益后学。
(山君)
78、事物源起[原始章第一]
贤人君子明子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道、德、仁、义、礼五者本为一体,不可分离。
道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人都在遵循着自然规律,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一点,自然界万事万物亦是如此。
德即是获得,依德而行,可使一己的欲求得到满足,自然界万事万物也是如此。
仁是人所独具的仁慈、爱人的心理,人能开心、同情人,各种善良的愿望和行动就会产生。
义是人所认为符合某种道德观念的行为,人们根据义的原则奖善惩恶,以建立功业。
礼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人人必须遵行礼的规范,兢兢业业,夙兴夜寐,按照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人伦关系所排列的顺序行事。
这五个条目是做人的根本,缺一不可。
贤明能干的人物、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看清国家兴盛衰亡的道理,通晓事业成败的规律,明白社会政治修明与纷乱的形势,懂得隐退仕进的原则。因此当条件不适宜之时,都能默守正道、甘于隐伏,等待时机的到来。一旦时机到来而有所行动,常能建功立业位极人臣。如果所遇非时,也不过是淡泊以终而已。也就因此,这样的人物常能树立极为崇高的典范,名重于后世。
79、俊、豪、杰[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品德高尚可以使远方之人前来归顺,诚实不欺可以统一不同意见,道理充分可以得到部下群众的拥护,才识杰出可以借鉴历史,聪明睿智可以知众而容众。这样的人可以称为人中之俊。
行为端正可以为人表率,足智多谋可以解决疑难问题,讲究信用可以守约而无悔,廉洁公正且疏财仗义。这样的人可以称为人中之豪。
克尽职守而无所松弛,烙守信义而不稍加改变,受到嫌疑而能居义而不反顾,利字当头懂得不悻理苟得。这样的人可以称为人中之杰。
80、修身养志[求人之志章第三]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杜绝不良嗜好。禁止非分欲望,这样可以免除各种牵累;抑制不合理的行为,减少邪恶的行径,这样可以避免过失;谢绝酒色侵扰,这样可以不受玷污;回避嫌疑,远离惑乱,这样可以不出错误。
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提出各种问题,这样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行为高尚,辞锋不露,这样可以修养身心、陶冶性情;肃敬、节俭、谦逊、简约,这样可以守身不辱;深谋远虑,这样可以不至于困厄,亲近仁义之士,结交正直之人,这样可以在逆境中得到帮助;为人尽量宽容,行为敦厚,这是待人处世之道。
任才使能,使人人能尽其才,这是用人成事之要领;抑制邪恶,斥退谗佞之徒,这样可以防止动乱;推求往古,验证当今,这样可以不受迷惑;了解事态,心中有数,这样可以应付仓卒事变;采用灵活手法,施展权变之术,这样可以解开纠结;心中有数,闭口不言,凡事能顺从时机,这样可以远怨无咎;坚定不移,正直刚强,这样才能建功立业;勤勉惕励,心地善良,这样才能善始善终。
81、坚定志向[本德宗道章第四]
万千书库 主题阅读 百家讲坛 武侠大全 世界名著
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子博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
欲使志向坚定,笃实力行:
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深思多谋;
最安全的方式,莫过于安于忍辱;
最优先的要务,莫过于进德修业;
最快乐的态度,莫过于乐于好善;
最神奇的效验,莫过于用心至诚;
最高明的做法,莫过于明察秋毫;
最吉祥的想法,莫过于安分知足;
最痛苦的缺点,莫过于欲求太多。
最悲哀的情形,莫过于心神离散;
最麻烦的病态,莫过于反覆无常;
最无聊的妄念,莫过于不劳而获;
最愚昧的观念,莫过于贪婪卑鄙;
最孤独的念头,莫过于目空一切;
最危险的举措,莫过于任人而疑;
最失败的行径,莫过于自私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