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无敌扮哂嘢:评书的昨天与今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0:06:26
 (2012-02-06 20:36:54) 转载标签:

杂谈

   不知不觉我已七十八岁了,想想不由得激灵灵打一冷颤!每当回忆起童年、少年、上大学从事工作—— 第一次登台说书的那些事,仿佛就在眼前又恍如隔世......。

    1956年我正式登台说书,还清楚的记得第一天说的书是《明英烈》,那时我22岁,书曲界是名新兵。别看是新人,我是世家出身有一定的基础,早就会个“三脚猫,四门兜的”,所以很快就由学员升为演员,又由演员升为主要演员。当时男的基本都说评书,女的都唱大鼓,也叫大鼓书。

    我今天要说的是,这么些年说书的形式都是一个样——大鼓是俩人;评书一个人,好像固定住了。我曾无数次的想过,难道就这么墨守成规,不能变一变吗?   

    眼下,这门悠久古老的曲艺行当在多元化文化格局的冲击下,及不景气,显得很尴尬。本来嘛就评书而言一个人一张嘴;扇子、醒木、手帕加上桌子一张这就齐了,就可以开书了。形式是很单调的!它没有声、光、电;没有伴舞,没有五光十色的烟火。。。。。。没有,一切全没有。只有孤零零一个人站在舞台上—— 生旦净末丑,全来! 看看是够“孤单”的。 我总结,如果不具备“通天”的口才,是“拴”不住人的。尤其一个老头子,谁没事儿听你一个人白话?凭这一点,我又略有一丝欣慰!

     前些年我的家乡辽宁电视台,为了迎合评书改革的需要,青年导演史艳芳绞尽脑汁,大胆的做了尝试,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评书女导演,选题为《辽沈战役》。此次最大的改革是多人同说一部书;得背死词儿(以前是即兴发挥)。这对我们这些老评书演员是个新课题新考验。另外,没桌子,没扇子,到了现场手脚没处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适应。

   田连元先生饰演共产党一方;我饰演国民党一方;还一个沈阳部队的叫叶景林的演员(已故)串“老外”,是发生在外国人身上的都由他来演。只见他一会儿是美国的特派员,一会儿又是日本的大佐、山田,一会儿又是。。。。。。我们戏称他是“联合国”。

   1999年那会儿我已65岁。一天下来也拍不了一集,把我们几个“折腾”的是疲惫不堪。有时该我上场了,刚说一句就叫停、停停停。说这地方是插画面的,一句就够。哎呀,反正特“啰嗦”!我说史艳芳 “你放着轻巧不找,非找这份麻烦!要是换成《白眉大侠》和《童林传》我一天能录五集你信不信?当时我心里一阵阵烦躁,要不是耐于情面我早就退出了。

   燥归燥,但这是个团体 ,跟个小电视剧似的,分包赶角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角色,我不能”撤火 ”呀。当初我也想试一试改革评书它到底是个什么样?能不能成功?

    后来经过导演的精心制作,据说后期也下了很大功夫,还获了奖。在此我不评论改革评书的是与非,只是把我也参加过改革的的故事写出来,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