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粤语剧场版歌曲:“省吃俭用”与“高消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29:54

“省吃俭用”与“高消费”

来源: 中华读书报    作者:姚奠中 刘毓庆 郭万金    时间:2012年2月02日 09:41 12次浏览 0条评论 0次顶 欢迎分享大学网精彩文章:

——姚奠中、刘毓庆、郭万金国学三人谈 

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就有人提出了“消费刺激生产”的口号。本世纪以来,“刺激消费”、“拉动消费”、“扩大消费”、“鼓励消费”之类的声音,频繁的见于报纸和电视。有专家说:中国人储蓄太高,消费跟不上。应该学习西方人,学会消费。还有专家指出:消费应该是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力,要千方百计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这种观点,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可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从社会的整体与长远利益看,我就感到很担忧了。

姚:看来这不是一个观点的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这与中国传统提倡的勤俭节约完全不同了,可以说是对传统观念的颠覆。

郭:在消费观念上,我们这一代人和您那时候已完全不一样了。您那时候是根据收入水平来消费,目标是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我们现在是注重现实消费,没钱可以借贷,追求生活质量。你们是攒钱,我们是贷钱。你们买东西喜欢买便宜的,出外旅行舍不得买矿泉水,而是背水壶。听刘梦岳说,师母从来舍不得买健力宝之类的饮料,如果没有客人,根本舍不得下馆子。东西不用了也舍不得扔,要藏起来。我的父母也是一样。我们就不同了,外出从来不带水壶,都是买饮料。下饭馆是常事,东西不问贵贱,只要需要就买,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东西没用了就不要了。每年大学生毕业离校,每个宿舍都有扔下不要的被褥、衣服以及生活用具。我想,要是您和姚先生,肯定舍不得扔。

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们以前把这当作美德,可后来却从报纸上看到,有人在批判这种观念,认为美好的生活不是靠节约,而是靠赚钱。消费才能刺激生产。但要知道,高消费的背后藏着的便是大浪费。

刘:您身后那一大摞包装盒子应该就是倡导高消费的产物吧(姚先生的书房旁摞着十几个精美的包装盒子)?

姚:这都是别人送茶叶、月饼的包装盒子,盒子比里面装的东西都值钱,扔了太可惜,可以放些小东西,就摞在了这里。为什么要搞这么豪华的包装?这不是浪费吗?真是不可理解。

刘:这样可以多卖钱嘛。上世纪90年代,一些经理、厂长出国回来介绍经验说:“中国人不会赚钱,卖一斤点心,用一片粗糙的包装纸,上面附上一片印黑字的红纸,用纸绳一裹,顶死也只能收三五块钱。你看人家外国人,一条小领带,包装就有好几层,最外面是精美的大盒子,看起来很气派,标价就是几百元,这样才能赚钱。”现在中国人也学会了。我们买礼品送人,还专门挑外包装好的买。这样消费确实提高了,厂家生产的积极性也来了,商家赚钱也多了,表面上看,确实刺激了生产,可是浪费也加大了。

郭:说浪费,人接受不了,可是说“高消费”,很多人都觉得应该。钱有了就花,没了就赚,反正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花了才是自己的,留下也不知道留给什么人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想的。在您看来是浪费,在经济学家看来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年青人则认为这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不但是要大量消费,而且还主张学会借贷消费、超前消费。关于中国和西方两种不同的消费观念,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故事是: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都想住大房子。美国老太太采取的是超前消费的办法:贷款购房,结果住了一辈子大房子,到老才把债还清。中国老太太是住了一辈子小房子,到老才攒够了购房子的钱。从这个故事看,还是贷款消费合算。而且这样对银行、对房地产商都有好处,也促进了经济发展。不知您怎么看?

刘:所谓的超前消费,就是今天花明天的钱,这表面上看,好像对方方面面都有好处,实际上潜存着很大的危机。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原因之一就是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像2009年出现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就是美国人过度消费、超前消费造成的后果。曾经有学者指出:美国借中国、日本的钱供美国人消费;借未来的钱供现在消费。由于他们的过度消费,导致了石油、煤炭、矿石、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疯涨,造成经济生产不堪重负,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酿成全球经济大萧条。而每次经济危机,都会造成自杀率大幅度上升。至于它的利弊,也就不言自喻了。

郭: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很著名的一个理论是:大家都攒钱,过节俭的日子,都少消费,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卖不出去。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就会破产,工人就会失业。结果是,大家都储蓄,大家都贫穷。所以要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现在一些经济学家倡导扩大消费、超前消费,主要是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

刘:这里反映的不只是消费观、经济观的问题,而且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西方人提倡高消费、超前消费,是一种享乐的人生观,考虑的是自身和当下;中国传统的观念是勤俭节约,考虑的是子孙后代和永久。许多人攒钱,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子女,治家业也是为了后代。节俭是为了“细水长流”,至于永远。

姚: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节约是一种美德,奢侈浪费是一种罪恶。《左传》上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尚书》中记述大禹的美德,说他“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诉说商王纣的罪恶,是“暴殄天物”。在古人看来,万物都是天生的,如果随意糟蹋、挥霍,那就是罪恶。“俭”就是要有效的合理的利用物质,爱惜物质,不能浪费。朱柏庐《治家格言》说得很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人与西方人一个很大的不同点:西方人对于物质,充满着一种强烈的占有欲,但他们只知道占有,而不知道爱惜。而中国人则是充满着爱物惜物之心,对天地怀着一份感念之情。所以《周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墨子》说“知天地爱民之厚”。

刘:确实是这样的,西方人不知道惜物,所以强调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中国人有爱惜物品、感念天地之心,所以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节用材物。

郭: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呢?这中间是否有什么历史的教训呢?

刘:可能是这样的。一天我读《五帝本纪》,看到黄帝治理天下,“时播百穀草木”,“节用水火材物”事,不觉大吃一惊。张守节《史记正义》解释说:“黄帝教民,江湖陂泽山林原隰皆收采禁捕以时,用之有节,令得其利也。”以前也看过《五帝本纪》,但并没有留意这一段话,现在读来,很有感慨。今天,全世界人都在恐惧“能源枯竭”的危机,可是人们还是不知节制,疯狂开采,浪费无度。而五千年前的中国大陆,水利资源、森林资源一定都很丰富,古人为什么会产生“节用水火材物”的观念呢?再看中国文献中大量关于节俭与保护生态的记载,而且有些记述得还很详细。如《逸周书·文传解》记载周文王教训周武王说:作为人君,不能骄纵奢侈,不能过分浪费,山林不到季节不能砍伐,河流湖泊不到季节不能撒网,不能吃鸟卵,不能吃幼兽,要成就鸟兽的生长。打猎要有季节,不杀小羊,不杀怀胎的羊,等等。在《国语》、《礼记》、《淮南子》等书中,都有同类的记载,并且提到这是“先王之法”。由此我想,人类在五千年前,一定因为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导致了生态大破坏和人类大灾难的发生。幸存下来的祖先,深深记住了这个教训,所以才告诫子孙后代,千万要懂得“节用水火材物”,要很好地保护能源和生态,不要因此而断绝了自己的饭碗。

郭:这在逻辑上是完全说得通的。我们可以设想:原始人为了捕获林丛中的野兽,将猎物围住,用火烧毁林丛。结果是大批的野兽烧死林丛中,人们获得了比以往要多几倍的猎物,以为这是打猎的绝招,相互效法。结果一片片的林丛因狩猎而消失,野兽、鸟类也随之消失,接着到来的便是饥荒,是人们因缺乏食物一个个倒下,于是灾难发生了。

刘:这种可能是完全存在的。如果人类早期没有因为过度浪费资源、无节制的破坏自然,导致灾难,是不会产生“节用水火材物”观念的。但历代相传的这个“祖训”,却被西方输入的价值观给冲击掉了。天地生养人,每个人都有权力为生存需要消费天地间的物品。“浪费”则是过度消费,把不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挥霍掉。比如现在,一次性筷子、餐巾、口杯、牙刷、口罩等等,这些给现代人带来了很多方便。但要知道,这些本是可以不要的,我们用来享受,其实是把本来留给子孙的资源给提前消费掉了。有关资料表明:仅一次性筷子,中国每年就要消耗约800亿双,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立方米。这样下去,森林面积锐减,我们的子孙怎么办?再比如煤炭开采,听说以煤炭著称于世的大同,煤层可能三五年内就会枯竭。这就意味着没有子孙的份了。

姚:早就有专家呼吁:我们没有权力消耗子孙的资源。但西方价值观已经引导人们走上了这条路。西方人是只考虑于自己,不考虑下一代,中国人是更多的考虑下一代。但现在中国人跟着西方人跑了,于是子孙也就不考虑了。这样“人类如何才能继续生存一百年”的问题也就提出来了。这个问题不知道由谁来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