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孬种翻译:社会学 (Sociology)简介.社会学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35:44
',1)">',2)">
健君文荟 欢迎光临

',3)">
',4)">

',5)">
一:社会学 (Sociology)简介 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和方法的学科。社会学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演变,不仅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独特的地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成为一门包含众多分支、具有独立知识结构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在语源学上的意义是关于社会的学问, 由拉丁文societas(社会)或socius(社会中的个人)和 logos(词、学说、学问)两个部分组成。绝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A.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 4卷中正式提出的。据考察,这部共6卷至1842年才出齐的著作,从第1卷(1830)至第3卷(1835年9月)没有出现过社会学这个词,使用的都是“社会物理学”这个术语。因此,根据第3、4两卷发表的时间间隔推算,“‘社会学’这个名词,大概是1835~1838年之间用的”(见陈序经:《社会学的起源》第1~2页;岭南大学,1949;孙本文:《当代中国社会学》第1页,商务印书馆,1948)。也有个别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学这个术语是由比利时社会统计学家L.A.凯特莱于1835年首先提出的。但即使持此种看法的社会学家也承认,是孔德把这一术语运用到学科中去的。关于孔德创造社会学一词来代替他以前使用的社会物理学的原因,学术界至少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是针对C.H.de圣西门的,因为孔德十分傲慢自负,以为社会学这门新学科是他发现的,所以要用自己创造的社会学来代替圣西门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使用的社会物理学来命名这门学科。另一种解释认为这是针对凯特莱的,因为在孔德看来,社会物理学这一术语已被这位比利时社会统计学家所“窃用”,所以要创造一个新名词来代替它。这两种解释孰是孰非,除了具有考据意义之外,于学科的实质意义不大。重要的是孔德使用社会学这一术语的实质和目的,仍和使用社会物理学一样,都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过去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社会学的发展,无论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还是从K.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都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的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演变的过程。
据考证,中国各种书刊中最先采用社会学一词的是谭嗣同的《仁学》。这本1896年出版的书在第一篇中称:“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社会学在初输入中国时,还叫做“群学”或“人群学”。最初用这一名称的是康有为。据梁启超所记广州长兴学舍教育大纲,康有为在1891年曾把“群学”同政治学原理一起并列为经世之学。但是,谭嗣同只是提到社会学,而没有涉及具体内容;康有为的群学,我们也只知其名称,无从考查其内容。严复是以群学的名称系统介绍西方社会学内容的第一人,他从1889年□译H.斯宾塞的《社会研究》的前两章到1903年出全书,书名译为《群学肄言》,这标志着中国社会学的开端。章太炎则最早直接用社会学的名称在1902年翻译出版了日本人岸本能武太著的《社会学》。此外,吴建常、马君武也在1903年分别出版了F.H.吉丁斯的《社会学提纲》和斯宾塞的《社会学引论》中译本。
社会学的对象
“社会学是什么?”或“什么是社会学?”一直是它的创始人以及后辈社会学家力图明确回答而又不容易回答清楚的问题。由于各国国情不同,个人强调的重点各异,回答也各不相同。不仅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学家意见分歧,即使同一时期不同的社会学家也众说纷纭,甚至同一个社会学家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看法,或者同时持有几种看法。这样,社会学在 1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就积累了为数众多的定义。孙本文在《社会学原理》一书中曾系统介绍过从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初为止的9种关于社会学的定义:①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持此说的有孔德、美国的E.A.罗斯和英国的E.A.韦斯特马克等;②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形式的科学,其代表是德国的G.齐美尔;③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组织的科学,美国的E.梅尧—斯密和W.I.托马斯主此说;④以社会学为研究人类成绩或文化的科学,其代表是美国的L.F.沃德;⑤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进步的科学,美国T.N.卡维尔和蒲希持此说;⑥美国的J.赖特和C.W.哈特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⑦美国的A.W.斯莫尔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过程的科学;⑧P.A.索罗金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间的关系的科学;⑨美国的R.E.帕克、E.C.林德曼以及德国的 L.von维泽等主张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美国社会学家H.巴利和B.穆尔指出,在1951~1971年的20年中由美国出版的16种普通社会学教科书中关于社会学对象的提法就有8种,即社会互动、社会关系、集团结构、社会行为、社会生活、社会过程、社会现象、社会中的人。
这众多的定义概括起来,主要分属于三大类型:第一类侧重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等人。其中孔德、斯宾塞在研究整体社会时,强调的是一般社会现象,而迪尔凯姆则强调特殊的社会现象,即“社会事实”。这种观点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M.韦伯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这两类观点对后世影响至深,后世的许多看法多为这两类观点的变形或混成。马克思主义派的社会学者中,既有主张第一种类型的观点的,也有赞成第二种类型的。但他们都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统一为指导的,都赞成马克思的下述观点: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个人借以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至于不属于这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可以看作是第三大类,其中有些观点影响不小,但都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按照上述分类,中国社会学界对社会学的定义,大体有以下几种看法。  ⒈侧重以作为有机整体的社会本身为研究对象 (这里的社会既包括整体社会,也包括局部社会,即社会的某一方面、某个领域、某个层次)。其代表性观点有:①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这是严复首先提出的。他在《群学肄言》的序言中解释说:“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肄言何?发专科之旨趣,究功用之所施,而示之以所以治之方也。”“群学者,将以明治乱,盛衰之由,而于三者(指正德、利用、厚生──本文作者注)之事操其本耳”。严复这样给社会学下定义,既符合孔德、斯宾塞关于社会学的见解,又具有中国特色。80年代在中国的社会学者中,有人提出社会学是研究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这一定义可以说是沿着严复的思路发展的。      ②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1949年以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者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许德珩、陈翰笙等人,与俄国的Г.В.普列汉诺夫、Н.И.布哈林等人一样,坚持这种观点。他们对社会学所下的定义大体相仿:“社会学是一种科学,研究社会上各种现象及其原则与一切社会制度的学问,且用科学的方法,考察社会是何物,发明一种法则,以支配人间的行动”(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社会学上的价值》,1920);“社会学者,社会科学之一,其研究之目的在探求社会进化之原理;其研究之方法,在追溯过去以说明现在,更由现在以逆测将来”(《李达文集》第1卷,第237页,人民出版社,1980);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之构造,社会构造之存在、发展、变革及其相互联系,分析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诸要素,及诸要素的性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探求社会变革的因果关系和法则,以推知社会进行的方法,预测将来的一种学问”(许德珩:《社会科学与社会学》,1936)。  ③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的。由费孝通主持和指导的、中国社会学重建后出版的第一本《社会学概论(试讲本)》,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下定义:“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台湾省的一些社会学者也持有类似的看法:“社会学是使用科学方法,持守科学态度,以研究人类社会;主要论及社会之构造要素,其起源、发展、成熟与变迁;论述诸社会事象如社会制度、社会系统、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运作程序、社会团体等;并想在诸社会事象中寻求或建立普遍性公律、原则、原理等的科学”(杨懋春:《社会学》第5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  ⒉侧重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主张这种观点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主要以孙本文为代表。他深受芝加哥互动学派心理行为理论的影响,认为社会学的各种定义虽没有什么错误,“但或失之抽象,或失之广泛,或失之含糊,或失之狭隘,似均不能认为适当的定义。比较在目前可认为适当的定义,即是:以社会学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社会学原理》)。龙冠海对社会学对象的定义也属于这一类,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及其由此所造成的社会体系,社会团体,与社会组织,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情形”(《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社会学》第111页)。  1979年以后,一些中国社会学学者师承了孙本文和龙冠海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有的论证说:“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因为社会学是综合地研究人们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一切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而这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是由人们的社会性行为造成的”。因此,“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从本质上说就是关于人们各种社会行为规律的理论”(杨心恒、宗力:《社会学概论》,群众出版社,1986)。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具体说来,就是要研究个人一定的行为怎样形成一定的关系,一定的关系怎样形成一定的制度”(庞树奇:《社会学概论》,1986)。  ⒊第三种类型的观点,有代表性的意见有“剩余说”、“学科说”、“调查说”、“问题说”和“未定说”等种。  ①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剩余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不研究的“剩余领域”。费孝通在1948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的后记中对“剩余说”作过一番概括:在孔德和斯宾塞这些社会学的早期代表人物那里,所谓社会学不过是“社会现象的总论,把社会学降为和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社会科学并列的一门学问,并非创立这名称的早年学者所意想得到的”。现在的社会学“只是个没有长成的社会科学的老家。一旦长成了,羽毛丰满,就可以闹分家,独立门户了”。因此,“讥笑社会学的朋友曾为它造下了个‘剩余社会科学’的绰号……。政治学、经济学既已独立,留在‘社会学’领域里的只剩下了些不太受人问津的、虽则并非不重要的社会制度,好像包括家庭婚姻、教育等的生育制度,以及宗教制度等等”。“这样它还是守不住这老家的,没有长成的还是会长成的。在最近十多年来,这‘剩余领域’又开始分化了”。  ②认为社会学是“科学群”。于光远给社会学下了一个兼有“学群说”和“问题说”的界说。他说,社会学是“以研究社会问题为中心的一个科学群。它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社会学文选》第5页)。关于这个科学群的范围,他认为,除总论外,至少有7个方面是应归社会学研究的,如: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有一定影响的因素的研究;从人的分类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尚未被其他学科作为对象的某些社会关系的研究;社会生活;社会风尚;社会病理与社会病态;地域性的社会问题等等。此外,可能还有对于许多社会科学都有用的关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同上书,第6~17页)。  ③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由于社会学是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离开社会调查研究便没有社会学,有的学者抓住这个学科特征,把社会学界定为调查研究的学科。  ④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1979年中国学者在重建社会学、论证社会学的必要性时,有一点共识,就是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社会学。上面的“剩余说”、“学群说”、“调查说”各种观点中也多少包含有“问题说”。   ⑤认为社会学对象现在没有确定。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在发展中尚未成熟的学科,不宜过早地给它划定研究范围。   上述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种种不同观点,都是由于研究者对社会的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从上述种种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社会,就构成种种不同的社会学理论。尽管角度不同,观点各异,但是不同学派的社会学家之间仍有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沟通。这是因为:社会学实际上是以别的具体社会科学学科都涉及,但又不作专门研究的东西为对象的。社会学家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在寻找这个东西,都有意识无意识地在沿着这条路探索。所以不论他们的观点和方法有多么大的差别,在研究实践中仍然会走到一起来。这确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应当看到,社会学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是这门学科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中国社会学界正在进行的讨论,应看作是学术活跃的可喜现象,同时也表明,社会学对象是一个回避不了的基本问题。
社会学的性质
科学性  社会学是不是一门科学?它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能否成为一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关于社会的科学?这些问题从孔德开始至今一直困扰着学术界。一些社会学家把该类问题看作是使社会学界发生分裂的最根本的问题,看作是西方社会学争论的三类理论问题之一。  孔德不仅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科学,而且认为是科学之首,是“科学的皇后”。孔德把社会学看作是“社会物理学”,表明他认为建立一门“社会的自然科学”是完全可能的。在他看来,社会学的科学性,就是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和精确性。美国社会学家J.H.特纳认为社会学研究应该成为像自然科学那样客观的、价值中立的科学活动。持这种统一科学观的学者认为,社会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在社会研究中从经验事实出发,一切理论、命题和概念必须能经受事实的检验,而研究过程中则须把事实与价值区别开来,使社会学日臻成熟、更加接近于自然科学的精确科学。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社会学知识的普遍性被认为是当然的,即使目前还未达到此种程度,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终究会得到关于社会的普遍性解释,以至最终把握社会现象的规律。  另外一些人主张社会学是一门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不是“社会的自然科学”。孙本文从“科学是有系统组织而可验证的正确知识”出发,论证了社会学是一种关于社会行为的有系统组织而可验证的知识,论证了社会学与自然科学的两点区分:不能完全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不能完全适用统计法。他认为,以数量的精密分析为社会学的标准是不尽正确的。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社会学的科学性,最根本的是能够在把握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前提下,结合不同民族和地域在文化和历史上的连续性和特殊性,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出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特殊规律性。为了保证社会学的科学性,社会学者越来越认识到必须把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缺乏经验研究的社会学是空洞、思辨的;而缺乏理论研究的社会学则是盲目、表面的。经过最近数十年的努力,社会学在科学性上,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如“概率模型”的运用大大增加了预测的精确度;“统计控制法”和“模拟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对所研究对象涉及的多个变项的控制等等。价值性  社会学能否成为一种价值中立的学科?社会学家应扮演纯粹客观的研究者、还是积极参与者的角色?这也是社会学必须回答的问题。  孔德区分了社会学的理论目标和应用目标。理论目标就是用“纯粹理论的态度”或“严格的科学态度”去研究社会现象,发现社会现象的自然规律,预测社会现象的发生。这时社会学是价值中立的,社会学者是纯研究者。应用目标则是将所得到的预测现象发生的原则应用于社会,指导社会活动。这时社会学则是与价值相关的,社会学家也成为社会的医生、参谋、策划者或指导者等等的积极参与者。孙本文持与孔德相同的观点,也区分了社会学的“纯理目标”和“实用目标”。第一种目标即纯理的研究,就是“取纯粹客观的科学态度,用纯粹客观的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的社会行为”;第二种目标则“在研究与了解现实生活的利点弊点,而后应用社会学上的原理原则,设法兴利除弊”。  孔德之后,在西方社会学中主张价值中立的观点逐渐强化,终于成为社会学的主流。迪尔凯姆主张科学理论的价值只在于能说明或解释社会组织,而不在于改造社会;V.帕雷托提醒社会学者不要因为个人的宗教、道德、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感情,不去报导“是什么”,而去报导“应当是什么”;韦伯则明确提出了“价值中立”的观点,强调社会学面对社会现象时应保持价值中立性,但他把“价值中立”限制在认识的领域,在实践选择的领域则是与“价值相关”的。“价值中立”在韦伯那里大体有两层含义:①指科学研究的一种规范性原则,即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应以科学家的角色,而不以事件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这意味着研究社会现象首先作出客观的因果性考察,即区别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事实描述与价值判断、“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并把事实作为科学认识的基础。②作为科学的一种构成性原则,当人们说明社会现象的原因时,必须追溯导致社会现象生成的人的行动动机,亦即需要理解人赋予行动的主观“意义”,而理解主观意义就必须借助人们的价值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学研究又是与价值相关的。韦伯的“价值中立”概念与那些主张道德科学有科学基础的观点发生尖锐对立,加之这一概念本身所具有的矛盾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理解上的分歧,在社会学界内部曾引起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  在中国社会学界,有人赞成“价值中立”的提法;有人则主张“实事求是”的提法,认为这种提法既保留了“价值中立”包含的客观性的要求,又能避免“价值中立”在理解上的分歧和矛盾。综合性  深入认识社会学研究的综合性,是正确理解这门学科的性质及其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的关键。社会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说明社会学的综合性。  一些社会学者主张社会学是从人的行动及其互动来研究人类社会的构成和变迁,认为社会行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综合。社会是人群以特定方式的组合,一切社会现象及其过程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行动即人际互动是沟通的中介,它既涉及作为行动主体的人和群体的主观方面(生理、心理、意识、情感、动机、愿望、价值观念等),又涉及行动者所处的客观环境(自然环境、文化和历史氛围等)。这些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不仅为人的实践行动提供了条件,又对行动的规模和范围构成了限制。正是在这些社会行动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纷繁复杂和变动不居的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社会学通过社会行动研究社会的构成和变迁,对象本身就决定了这一研究必须集主观—客观、静态—动态、微观—宏观考察于一身的多维综合的特点。  一些社会学者侧重从社会学兼有多种学科的特点、涉及广泛的范围上来看待社会学的综合性。他们认为社会学不同于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等单科性社会科学,它全面广泛地涉及表现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上的各种人际互动关系,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方面都以不同方式发生联系。因此,它要借助各门社会科学的知识内容,但又不像它们那样,只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研究社会系统的某个领域、方面。相对于其他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和知识内容而言,社会学研究具有综合性。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如自杀现象、犯罪现象时,绝不能就自杀研究自杀,总是联系多种相关的社会因素、联系社会的整体进行多方面和多角度的考察。迪尔凯姆对“自杀”的分类(利己型、利他型、失常型),对影响自杀率的社会因素(如宗教信仰集团的差别)的研究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现代社会学家在看待社会进步时,也不仅仅单纯地看经济增长,还要综合地看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社会研究的综合性既与作为具体方法的、与分析方法相对的综合方法不能等同,又不同于哲学的综合性。哲学的综合性是世界观、方法论意义上的综合性,是一种最普遍、最一般意义的综合。社会学的综合性则是较世界观、方法论层次低的综合性,是特殊意义上的综合。这是因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诸如社会秩序的社会进步、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等等,比起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来,都是特殊的东西。
社会学的框架
社会学的框架是指社会学的总体框架和理论框架,弄清楚这两个框架,也就掌握了社会学的大体的范围和内容。
总体框架
社会学自诞生以来,关于总体框架的看法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以及混合法等,最基本的是二分法,其他的分类都是二分法的变形或发展。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将社会学区分为静态社会学(研究社会秩序)和动态社会学(研究社会进步)两部分。沃德在20世纪初出版的《纯理社会学》中,将社会学分为纯理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纯理社会学吸取了孔德的思想,把静的社会现象问题和动的社会现象问题与社会势力问题摆在一起;应用社会学则研究社会改进的现象问题。索罗金在30年代把社会学划分为普通社会学和特殊社会学,前者研究社会现象的共同性与共同关系,后者研究社会现象与社会现象间的特殊性和特殊关系。特殊社会学实际上是分科社会学。  有的社会学家则把社会学分为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前者侧重研究社会整体结构功能,后者研究个人、小群体及行动。维泽在《系统社会学》一书中把社会学分成三部分: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生活的历史进程);哲学社会学(研究由社会养成的内心势力的最后意义,及意识的力量);系统社会学(根据实际与实验,作社会现象的系统研究)。  影响较大的是孔德、沃德和索罗金的三种二分法,后世学者大多是在他们的分类方法基础上加以修正和补充的。具体方式有下述几种。
分层法 以三种二分法中的一种为基础,依次排为若干层。孙本文的总体框架就属此种。  ⒈纯理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理。   ①普通社会学:Ⅰ.社会静学,Ⅱ.社会动学。   ②特殊社会学:Ⅰ.地理社会学;Ⅱ.生物社会学;Ⅲ.心理社会学;Ⅳ.文化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又包括:a.政治社会学;b.经济社会学;c.宗教社会学;d.法理社会学;e.艺术社会学等)。  ⒉应用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理应用于社会各部分,以期改进。   ①农村社会学;   ②都市社会学;   ③教育社会学;   ④犯罪社会学;   ⑤社会工作,等等。  ⒊历史社会学:研究过去社会生活的陈迹。  ⒋社会学方法论:讨论如何研究社会行为现象的方法。
中国社会学重建后提出的一种三分法是:  第一个层次,研究社会整体结构的基础理论;  第二个层次,研究社会分体结构的分支社会学;  第三个层次,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并列法 将上述三种中的几种或全部并列起来。龙冠海的分类就采用上述方法。  第一种,以社会学所探究的现象的性质为根据,划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两部门;  第二种,以社会学研究的目的为根据,分为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两部门;  第三种,以社会学的研究主题为根据,分为普通社会学和特殊社会学。  有的中国社会学者还提出4类划分方法:①根据研究现象的状态,分为静态和动态社会学;②根据研究现象的规模,分为宏观和微观社会学;③根据研究的层次,分为一般和部门社会学;④根据研究的目的,分为理论和应用社会学。
择一法 从上述三种二分法中选择一种作为主要理论框架。有选择“普通社会学”和“特殊社会学”的,也有选择“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的,但对每部分所包含内容的解释却很不相同。
理论框架
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主要指总体框架中理论社会学或普通社会学的体系。  孙本文采用社会学史上传统的动静二分法,并以社会行为为基本出发点和主线,构成一个较合逻辑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其中,静的方面的研究包括:①社会行为的要素问题:地理要素;生理要素;心理要素;文化要素。②社会行为的过程问题:接触与互动;暗示与模仿;竞争与冲突;顺应与同化;合作与互助。③社会行为的组织问题:行为规则、制度、组织;社会解组。④社会行为的控制问题:有计划控制;无计划控制。动的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关于社会行为的变迁问题:异常变迁;非常变迁;变迁障碍;社会进步。  美国社会学家A.英克尔斯依据美国社会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列出如下一种三分的框架:  ⒈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①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②个人的人格;③人群(包括民族和阶级);④社区,即城市的和农村的;⑤社团和组织;⑥人口;⑦社会。  ⒉社会基本制度:①家庭和亲属;②经济的;③政治的和法律的;④宗教的;⑤教育的和科学的;⑥娱乐和福利;⑦美学的和表现的。  ⒊基本的社会过程:①分化和分层;②合作,调解,同化;③社会冲突(包括革命和战争);④联络(包括意见的形成、表达和变化);⑤社会化和教育;⑥社会评价(价值的研究);⑦社会控制;⑧社会过失(犯罪、自杀,等等);⑨社会整合;⑩社会变迁。  英国社会学家T.B.博特莫尔将理论社会学分为:  ⒈人口和社会群体:①人口与社会;②社会群体的类型。  ⒉社会制度:①社会结构,社会和文明;②经济制度;③政治制度;④家庭和亲属;⑤社会分层。  ⒊行为规范:①社会生活中的势力;②习俗和舆论;③宗教和道德;④法律;⑤教育。  ⒋社会变迁:①变迁,发展,进步;②社会变迁的要素。  此外,还有从不同视角构建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的。譬如英国社会学家T.比尔顿等人按照社会生活不同的形式,将理论社会学分为9个组成部分:①不平等的类型;②服从的形式;③权力和政治;④家庭;⑤社会中的性的分化;⑥教育;⑦工作;⑧信仰系统;⑨偏离行为。  中国社会学家大体用两种方式来处理他们的社会学理论框架。第一种是并列式,即将社会学历史地形成的内容加以并列。例如,有的学者将社会学理论分为14个方面:社会学的对象;社会及其发展的条件;人的社会化;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与阶层;社会制度;社会控制;社区;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二种是分块式。这中间又有分成二块、三块、四块、五块的。①二块式。有的学者以社会关系为中心概念,把社会学理论分成社会学论和社会论。前者回答社会学是什么,包括社会学的性质和对象;后者回答社会是什么及怎样发展,包括社会构成、社会系统、社会变迁与发展。②三块式。有的学者以社会行为为基础,把社会学理论分为三部分:社会结构(社会、社会中的个人、家庭、基本群体、社会组织、社会阶级和社会分层、社区);社会行为(社会行为规范、社会行为方式、离轨与犯罪);社会变迁(包括社会计划与社会指标)。有的学者则把社会学理论框架分为三论:社会元素论;社会组合论;社会系统论。③四块式。有的学者以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为主线,把社会学理论分成四部分:社会运行的基本类型;对社会良性运行规律性作正向研究的内容(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基本群体、社会组织、社会阶级和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区、社会变迁);对社会良性运行规律性作反向研究的内容(社会问题、越轨行为、社会控制等);探讨社会运行的方法和手段(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指标及其体系)。④五块式。有的学者把社会学理论分成五部分:社会的本质和结构;社会的运转和变迁机理;个人、群体和社会;社会生活及其方式;社会管理。  从上面可以看到,在社会学框架问题上,一种趋同的倾向正在发展,除了少数例外,多数的内容大同小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随着社会学研究的广泛开展和社会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这门学科的理论范围和研究内容正在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社会学的功能和地位
功能
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内容和性质,决定了社会学这门科学在人类认识社会的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占据着相应的地位。社会学是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强有力工具。有的社会学者把社会学的功能概括为 3个方面:①描述功能。这是指社会学使用科学的方法,客观而忠实地记录、搜集和整理关于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信息,为深入地认识和有效地管理社会提供可靠的感性经验资料。虽然其他社会科学都以不同的形式传输各种专门的社会信息,但社会学学科特征决定了它向人们传输的社会信息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具体说,社会学在描述社会现象方面既有定性又有定量,它可以及时向人们提供相对说来真实可靠和有效的社会信息。②解释功能。这是指社会学研究过程借助概念、范畴进行理论抽象,将描述功能得出的感性资料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对社会现象的形成、发展及其过程作出科学的解释。它包括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因果性考察和人的社会行动动机的意义理解。如果说描述功能只是告诉人们“是什么”、“怎么样”;那么解释功能就是进一步告诉人们“为什么”。社会学的解释功能是社会学理论综合能力的表现。③预测功能。进行社会预测是社会学的又一项重要功能,这是前两种功能的进一步运用。当社会学用经验研究法把社会事实描述出来,再加以理论解释以后,实际上就已经掌握了各变项之间的相关关系及相关程度。既然可以将需要了解的事物的规模、水平或速度精确地测量出来,当然就会知道受它影响的相关事物将如何变化。虽然这种预测还没有达到自然科学的水平,但在社会科学中,社会学还是走在前面的。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在制订各项社会政策时,均有社会学家的直接或间接参与。  有的社会学家则把社会学的功能概括为:认识社会的功能和改变社会的功能两个方面。苏联1976年出版的《社会学手册》还提出苏联社会学具有认识功能、实践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  社会学的功能是向人类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和社会过程是什么、为什么、将要怎样变化,使人们的社会行动更加自觉。它的目的是维护和改善现存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使之更加合理化。社会学研究的前提是从既成的社会事实出发,描述它的状况,找出它的原因,预测未来的变化。它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订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
地位
社会学家对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地位的看法,也是历史地变化的。在创立时期,社会学刚刚从哲学的怀抱里解脱出来,社会学实际上是社会科学的代名词,同时它又在一定程度上有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色彩,带有某种包罗万象、凌驾于各门社会科学之上的印记。例如,孔德认为社会学的目标是一切现有知识的综合。他对这种综合,是用“三阶段论”(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阶段)和科学分类法(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和社会学)来说明的。斯宾塞也认为社会是各种社会科学的综合或总和,他的《社会学原理》包含了对政治、经济、宗教等各种社会科学的研究。根据这种综合和总和的观点,社会学是离不开各门社会科学的。其中,总和的观点事实上是把社会学与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可以大体图示如图1。综合的观点则强调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加以综合而得出的,可以大体用图2表示。
同时,孔德特别是斯宾塞还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研究社会第一原理的科学,是各种社会科学的根本科学。例如,他们两人都主张社会有机体论,并把社会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以及部门与整体之间保持和谐作为社会根本原理。不过他们各自的着眼点有所不同,孔德强调整体,斯宾塞则强调个体。后来,美国的吉丁斯等人不同意孔德、斯宾塞的第一种观点,继承了他们的第二种观点。他在1896年出版的《社会学原理》中说:“社会学不是社会科学的总和,它是一种普通社会科学──一种研究社会元素与第一原理的科学”。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学研究社会的一般的普遍的现象,各门社会科学则研究社会生活的特殊现象。社会学的原理具有普遍性,适用于一切社会生活;各门社会科学的原理则只有特殊性,仅适用于特殊的社会现象。这种观点,事实上把社会学与其他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作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孙本文曾用图3来示意这种关系。
随着社会学进入形成时期,它逐渐摆脱了哲学的怀抱,越来越明确地确定了自己的范围和方法,成为与其他社会科学并列的独立科学。迪尔凯姆、韦伯、斯莫尔、托马斯、索罗金等人虽然对社会学的说法各异,但都认为,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都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一个方面,它与其他社会科学处于平等地位。这种平等关系,孙本文用图4来示意。  关于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孙本文于30年代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此种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社会行为的原理──为社会生活现象的一部分,而关系于部分的社会现象,故社会学为一种普通的社会科学”(《社会学原理》,第50页)。这种说法,可以看作是吉丁斯、斯莫尔等观点的结合。他用图5来示意。
孙本文进一步论证说,任何人不能没有社会行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道德行为都不能脱离社会行为。如此看来,社会学所研究的原理,就是一种普通的根本的原理。这种普通的根本原理──社会行为原理──就是社会学独占的领域。  台湾省的社会学者在70年代提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科学分类,认为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处在并列的地位。由魏镛撰写的《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发展趋势》指出,事实上,各种社会科学家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不过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人罢了。体质人类学家是从人类的身体特征去研究人;文化人类学家是从人类生活方式去研究人;心理学家是从人类的思想(即头脑)去研究人;社会学家是从人类的群居生活中去研究人;经济学家是从人类的交换行为中去研究人;政治学家是从人类的权力关系中去研究人;地理学家是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去研究人;历史学家是从人类的“记忆”中去研究人;法律学家是从人类社会中的强制性的规范上去研究人。这种殊途同归的性质,可用图6来表示。
关于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有的中国学者提出了一种与上述观点不完全相同的看法。这种看法把全部社会科学大致分为一般、特殊和个别三个层次。属于第一个层次的是历史唯物论这样的哲学科学;属于第二个层次的是社会学、历史学这样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属于第三个层次的是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法学等专门性社会科学。上述三个层次的关系可以用图7 来示意。
社会学在中国
在东方诸国中,中国是从西方引进社会学较早的国家。清代末叶,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侵略,打破了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封闭隔绝状态,使以自给自足经济为基础的、政治上依靠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封建专制的清王朝,陷入日益严重的覆灭危机。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以及庚子赔款这一连串接踵而至的丧权辱国事件,彻底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一部分受过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为挽救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机,主张必须学习西方,办洋务,走日本明治维新富国强兵的道路。起初,他们关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采西学”、“制洋器”,目的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但中日甲午海战的惨败彻底打碎了“洋务运动”的梦想。在残酷的现实教育下,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开始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不仅要在浮表上学科学技术,而且要从根本上学习西方的人文知识和社会思想,按照西方社会面貌自上而下地改变中国。在这种社会改良主义思想的推动下,章太炎于1902年翻译了日本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几乎在同时,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译成《群学肄言》,稍后又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通常人们把这视为社会学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标志。  早期的中国社会学以翻译介绍英、美和日本的社会学著作为主。清末中国政府曾多次派遣留学生去日本学习,归国后他们曾将一些日本社会学的著作翻译出版,其中章太炎译有贺长雄《族制进化论》(1902)、吴建常译市川源三易名的《社会学提纲》(1903)等。率先在中国实施社会学教育的是美国在华办的一些教会学校,1908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曾开有社会学课程,并以W.白芝霍特的《物理学和政治学》一书为教本。1913年上海沪江大学由美国布朗大学葛学博教授创立社会学系,并邀美国学者来华任教。清华学堂于1917年开设社会学课,由美国人C.G.狄特莫任教。早期的社会研究多是由教会学校外籍教师主持下的小范围的调查,其中1918~1919年燕京大学教授步济时与美籍传教士S.D.甘博曾对北京社会状况进行调查,成果曾用《北京──一种社会调查》(英文,1921)发表,这可视为中国最早的城市社会学研究。  30~40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激烈变动的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以及随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加剧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固有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使中国陷入了严重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在连年战争造成的极端困难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下,一批先后在国外学成归来的知识分子,较为著名的有孙本文、陈达、李景汉、吴文藻、吴泽霖、吴景超、许德珩、陈翰笙、费孝通、雷洁琼、杨□等人,为社会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其中费孝通对中国江南农村社会经济的研究和李景汉对河北定县的农村调查,为从社会学角度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经济状况提供了现实依据。另一方面,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如瞿秋白、李达等人在大学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使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50年代初,受苏联的影响,在高等学校停止讲授社会学,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  1979年,在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之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国民经济建设的轨道上,中断了近30年之久的社会学开始重建。在10余年的时间里,社会学在中国获得了很大发展,这主要表现在:①建立和健全了社会学的研究、教学机构和学术团体。1979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1982年易名为中国社会学会。至1990年,全国大多数省份都成立了社会学会,部分大中城市也有了社会学的学术团体;大多数省市社会科学院都成立了社会学研究所或研究室等专业机构;已有12所大学建立了社会学系或社会学专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还设立了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有近50%的高等院校设立了社会学教研室,开设有关社会学的课程,中共中央党校和相当一部分省市地方党校也建立了社会学教研室或开设社会学课程。②培养和训练了社会学教学和科研队伍。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支拥有1200多人的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专业队伍,其中有高级职称的达200余人。1989年,在校的社会学专业本科生近千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 200名。③对国情和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如费孝通主持的中国小城镇调查研究,雷洁琼指导的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成都 5城市家庭调查等,所获成果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其他具有重要影响的调查成果还有:“中国青年的生育意愿调查”、“当代中国青年职工状况调查”、“80年代农村青年状况调查”、“全国六省市青少年犯罪原因调查”、“天津市区千户居民户卷调查”、“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调查”、“天津市区老年人状况调查”、“上海市人口老龄化趋势调查”、“北京市人口和城市发展问题调查”、“武汉地区中年知识分子状况调查”、“黑龙江人口迁移调查”、“关于中国农民和农村生活方式的调查”,以及广州市和深圳市的社区调查等等。在一些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调查中,也有许多社会学工作者参与,充分显示了中国社会学界的研究实力。如从1988年开始进行的全国百县市情调查,在参与调查的上千名社会科学工作者中,就有相当数量的社会学工作者成为其中的主力或骨干。④吸收并消化国外社会学的先进方法和技术,同时参考和借鉴国外社会学理论,全面展开对社会学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学方法、社会学史和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研究、探讨,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二:社会学方法(Methods Of Sociology) 社会学方法(methods of sociology)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研究方式(也称研究法)、具体方法与技术的总称。社会学方法论处于社会学方法体系的最高层次,它从属于一般科学方法,规定着学科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的理论与逻辑基础。研究方式处于方法体系的中层。具体方法与技术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是在研究各阶段中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使用的技术手段。具体方法的选择必须与一定的研究方式相适应。  方法论 关于如何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包括研究的立场、方位、视角、基本观点,以及认识和解剖对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逻辑程序。例如,中国的社会学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方法论是一种工具理论,它只涉及科学发现与检验的原理和逻辑而不涉及具体的事实;学科理论则是包含经验事实的实质理论。方法论也不同于研究方式与具体方法,它是对研究方式方法一般原理的系统探讨与评价。  社会学方法论所探讨的问题主要是:①有关社会与人类行为的知识问题。如是否有真实、客观的社会知识?社会学研究能否获得客观真理?通过何种途径或来源才能获得这种真理?判断真理的标准是什么?②社会现象的性质问题。如社会现象是否与自然现象有本质区别?是否存在客观的社会规律?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是什么?③社会研究的性质问题。如社会研究是旨在发现普遍的因果规律,还是试图说明或阐释历史事件的独特性?如何建立社会学理论,即如何才能把有关经验事实的知识组织在一个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之中?社会学理论是否具有阶级性?研究者本人的价值判断是否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客观性?④研究方法的问题。如发现与检验真理的逻辑方法是什么?社会学研究中应采用哪些方式或方法?各种研究方法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与自然科学方法有哪些异同?如何搜集与分析资料?如何才能保证研究结论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像其他学科一样,社会学方法论也是受哲学思想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方法论的指导原则。西方社会学的各个流派则依据各自的哲学思想提出方法论原则。由于指导思想的不同,社会学家们对方法论问题存在着各种对立的观点。在哲学观点上,有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唯名论与唯实论、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在研究的思路上,有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客观方法与主观方法、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方法论整体主义的对立。20世纪以来,实证主义方法论在西方社会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反实证主义也有很大影响。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象学学派和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兴起,极大地动摇了实证主义方法论在社会学中的地位。英国科学哲学家K.R.波普尔和美国科学史学家T.S.库恩等人对科学方法论的贡献,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一门学科的方法论既不是统一、规范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方法论同理论一样,都是对科学研究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在实践中发展变化的。同时,受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知识发展水平的制约。  研究方式 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策略和方法。社会研究首先要根据研究课题和研究目的确定一定的研究类型,然后制定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案,选择研究的实施方式。  研究类型 可以从各种角度来划分。例如,依据课题的性质,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依据研究目的,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依据研究角度,分为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依据研究的逻辑模式,分为理论构建研究与理论检验研究;依据研究资料的性质,分为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等等。  研究程序 一般分为五个阶段:课题选择、研究设计、资料搜集、资料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但不同类型的研究或不同的研究方式在具体步骤上不尽相同,在每一阶段中还有更具体的技术程序。  研究设计 对各种研究策略和程序加以选择,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研究设计最主要的任务是确定研究方法。在实证研究中,研究设计还包括对研究假设操作化,确定适当的抽样方法(见抽样调查)和测量方法(见社会测量)。实证研究的关键在于操作化,即把研究假设与概念转换成可以进行经验观测的具体假设和指标的过程。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有:①社会调查。通过调查搜集资料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科学活动。调查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其中抽样调查是社会学研究中运用较广泛的调查方法。②实验。即通过人为地控制环境、情景和影响因素,然后操纵原因变量,考察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社会研究中,实验法主要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小群体研究。③个案研究。是对少量社会单位如个人、团体、社区等,作长期、深入的考察,了解其详细状况和发展过程的方法。它包括对个人、群体的生活史或发展史的考察,对行为动机和社会文化背景的理解以及对社会单位与整个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联系的分析。个案研究常与长期的参与观察相结合。④间接研究。是利用第二手资料考察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也有人称之为文献研究。它包括历史文献的考据,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比较,统计文献的整理与分析,理论文献的阐释,以及对文字资料中的信息内容进行数量化分析等等。间接研究方法常用于理论研究和社会变迁研究。  研究方式是与一定的资料搜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相联系的,但一项研究中可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  具体方法与技术 包括搜集资料与分析资料的方法,以及在研究各阶段中使用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搜集资料的方法 资料的主要来源是观察记录、询问记录和文献。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①观察法。是搜集第一手资料的最初步的方法,被各学科广泛采用。观察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类,直接观察又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②访谈法。通过交谈、询问来搜集被访者的意见和看法,所获得的资料内容一般都较丰富、深入(见访问)。③问卷法。是搜集定量资料的主要手段,操作步骤为:通过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表格,请被访者回答,然后将这种回答定量化,用以量度或评定被访者的有关特征。通过量表与测验获得的资料也是一种定量化的测量记录,该方法尤其适用于精确测量个人特征。近几十年来,问卷法在社会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④文献法。文献资料是间接的、第二手资料,它在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研究者一般是通过查阅公开出版物和有关组织或个人的档案来获取。  分析资料的方法 资料可分为数据资料和文字资料两大类。分析数据资料的主要方法是统计方法、数理方法和模拟法。分析文字资料的一般方法是比较法和构造类型法。所谓构造类型是指依据经验或思辨从资料中抽象出理论概念,然后利用这种概念将所研究的社会现象划分为各种类型,如权威类型、角色类型等。社会研究还使用各种特殊的定性分析方法,如结构分析、功能分析、社区分析、阶级分析、角色分析等等。任何研究都离不开定性分析,但具体采用哪些分析方法是由研究目的和理论假设决定的。  研究的技术手段 包括测量技术、调查技术、资料整理与加工技术, 以及研究所需的工具、设备等等。例如,问卷和测验表格的制作技术,间接测量个人心理的投射技术,观测记录仪器,实验设备,录音、录相设备,电子计算机和统计技术等。  社会学方法发展史 社会学没有统一、规范的方法。在这门学科的形成时期就呈现出方法的多样性。这一方面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学科来源的多样性。社会学直接脱胎于社会哲学,但它的建立又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密切联系。因此,它在理论和方法上一直受到多学科和不同研究传统的影响。  形成时期 社会学的创始人受到欧洲启蒙运动和自然科学发展的直接影响,他们主张建立一门类似自然科学的以研究社会发展为目的的科学。创始人之一A.孔德提出,这门学科应当采用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实证主义方法。另一创始人K.马克思则将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应用到社会发展的研究中,为社会学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分析手段。科学与实证精神的引入使社会学从社会哲学中独立出来,社会研究从而摆脱了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思辨传统。  早期的社会学基本上是沿着理论研究与经验社会调查这两个平行的、很少联系的方向上发展的。在理论研究方面,不少社会学家们主要是借鉴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来发展社会理论,如H.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H.T.巴克尔、F.拉采尔等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A.科斯特的人口决定论,J.-A.de戈比诺的种族人类学理论,P.von利林费尔德的“社会病理学”等。而另外一些社会学家或社会哲学家,如A.de托克维尔、W.狄尔泰、V.帕雷托、A.W.斯莫尔、C.H.库利等人则运用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心理学的方法来建立社会理论。多种学科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社会学的发展,同时又使社会学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和研究传统。  到19世纪,社会学的经验调查方法已得到很大发展。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迫切需要解决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由此促进了经验社会调查的发展。早期以社会管理和社会改良为目的的社会调查是从17世纪英国W.配第的《政治算术》(1660)和法国政府的实地调查开始的。配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他首先运用定量方法来分析社会经济与政治问题,并在研究中采用了统计分组法、图表法和一些社会经济指标。法国的B.柯尔柏最早将人口统计学用于行政管理。这些统计调查为19世纪社会学的经验调查方法奠定了基础。  经验社会学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L.A.凯特莱和英国的C.布思。凯特莱认为社会现象具有统计规律性,因而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引入社会研究,并依据“统计均值”的概念提出“平均人”的概念,为研究集体行为和人群特征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布思的巨著《伦敦居民的生活和劳动》(17卷本,1889~1903)汇集了18年的实地调查成果。在布思之前,实地社会调查已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开展,如英国J.霍华德的监狱调查、J.辛克莱的苏格兰教区普查、法国F.勒普累的家庭调查、A.帕朗—迪沙特莱的巴黎娼妓调查、德国G.盖雷的工人生活状况调查,以及人类学家L.H.摩尔根、E.B.泰勒等人的实地调查等等。布思借鉴和总结了以往社会调查的丰富经验,在调查中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如人口统计学方法、个案法、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等等。  19世纪社会学方法上的主要缺陷是,理论研究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经验社会调查则缺乏理论的指导。  发展时期 理论研究与经验社会调查的结合是以□.迪尔凯姆的《自杀论》(1897)为标志的。在《自杀论》中,迪尔凯姆建立理论假设──经验调查──理论检验这一实证研究程序,他采用了多种统计技术,并将变量分析和多因素相关分析引入社会研究,为如何利用统计调查资料建立社会理论提供了范例。  迪尔凯姆还试图建立社会学方法的一般原则,他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一书中提出,社会研究最基本的原则是,把社会事实作为客观事物来看待。这样就能采用自然科学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研究。迪尔凯姆学派发展了孔德的实证主义,开创了客观分析社会整体及其宏观结构的实证研究传统。  在社会学方法论方面,德国的M.韦伯作出了显著的贡献。韦伯提出了社会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区别,认为对社会现象虽然不能像对自然现象那样作客观的因果解释,但是通过对行为的意义和动机的理解也同样能认识社会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他所倡导的理解的社会学主张运用“理解类型”和“主观(投入)理解”的方法对社会现象作出历史的因果解释。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5)就是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历史比较分析的典范。韦伯和迪尔凯姆的方法论思想确立了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独立地位。在他们之后,G.H.米德、B.K.马林诺夫斯基、R.E.帕克、T.帕森斯等人在不同领域进一步发展了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论。  20世纪以来,社会学的经验调查方法逐步系统化、精确化。这主要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和引进。社会调查技术的主要进展是:①统计调查方法更为完善,统计学的各种方法大量应用到社会研究中。例如,英国古典统计分析创始人R.费希尔的抽样理论和英国现代统计学创始人K.皮尔逊的“相关系数”法,促进了抽样统计调查、问卷调查和民意测验的广泛应用。此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处理和分析大量调查数据,并且使复杂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成为可能。②借鉴和引入了心理学的实验法和人格测验方法等。实验法在社会研究中起初运用于个人,后来又被美国社会学家R.F.贝尔斯、R.利克特等人用于研究小群体的互动关系和行为特征。基于实验法的思想,社会心理学家J.L.莫雷诺所创建的社会计量法为测量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和结构特征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人格测验被应用于精确测量人们的社会态度等方面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③实地调查技术的精密化、系统化。其主要表现是:问卷设计和测量技术的精确化;结构化的访问、观察方法的应用;由人类学和历史学引入的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生活史研究、历史文献分析等方法的系统化;新式调查工具的应用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数量化倾向日益明显。 P.F.拉扎斯菲尔德的 《社会研究的语言》(1955)一书建立了较完善的调查数据分析方法,社会统计学和数理社会学的发展也为社会研究的数量化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社会理论的发展也日益取决于科学方法的应用。例如,路径分析方法促进了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理论的发展,对策论和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引入推进了社会组织理论的发展。  尽管社会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借鉴和引进自然科学方法,但是人文科学的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对19世纪兴起的理性主义思潮产生怀疑,对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方法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些社会学家试图从现象学、语言学、语义哲学等学科中寻求更有效的分析手段或思想方法。H.加芬克尔的民俗学方法论就是这种尝试之一,他强调对人和社会交往关系的主观理解,主张通过日常观察、思辨和阐释来研究社会现象。  从发展过程上看,社会调查技术的精密化,社会研究的数量化确实是社会学方法的主要发展方向,这种发展有助于精确地分析社会现象。但另一方面,历史方法、哲学方法及其他人文科学的方法,在洞察事物本质、理解人及其行为意义方面仍然是不可取代的研究手段。
社会学方法论(methodology of sociology)    关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是社会学方法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它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与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社会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社会学方法论不同于社会学理论,前者是工具理论,它只涉及科学发现与检验的逻辑及规则,但不涉及具体的社会事实;后者则是包含经验事实的实质理论。社会学方法论也不等同于研究方法或具体技术,它是对研究方法的系统研究和评价。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是:①社会现象的性质;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③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学的方法论研究逐渐脱离哲学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社会学方法论问题不仅是学科创始人极为关注的主要课题,也是各种理论学派激烈争论的主要焦点之一。  早期的方法论观点 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K.马克思认为,对社会的研究可以成为科学,因为社会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因果决定性,它们是可以被科学认识的,并且可由普遍规律来说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第一次使科学的社会学的出现成为可能”(列宁语),使社会学与哲学和历史学相分离,并且使社会研究摆脱了传统的思辨哲学方法。  另一创始人A.孔德主张,社会学应当是一门类似自然科学的、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学科,这门学科应当采用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实证主义方法。他在社会领域中引入了自然科学形成时建立的基本假设,即知识的经验性或实证性、研究的客观性和世界的统一性。孔德还具体论证了观察方法、实验方法、比较方法和历史方法对社会学的适用性。  法国社会学家E.迪尔凯姆发展了孔德的实证主义,他最先系统、详细地论述了社会学方法论问题。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4)一书中,他把社会现象界定为普遍存在于群体间的、由外界的强制力施加于个人所引起的社会行为、社会思想和社会感受。他认为社会现象既不能归结为个人行为,也不能归结为生物现象和心理现象。社会现象是一种集体的行为和观念,它是可以观察的社会事实。通过这种界定,社会学就能够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与实证主义观点相对立的是源于哲学、历史传统的人文主义思潮。19世纪末期,德国曾发生一场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论战,德国社会哲学家W.狄尔泰指出,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对象与自然科学有本质的不同。他认为,对社会和人类行为的研究离不开价值判断,社会科学的任务不仅是客观描述社会,还必须涉及伦理、宗教、艺术等价值观念。此外,人具有自由意志,人类行为既没有规律性也无法预测。社会历史现象都是独特的、偶然的,对此无法采用自然科学的“规范”方法加以研究,而只能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加以阐述和记录。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主张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人及其行为,而人的行为是受“合理化”的理性支配的,与行为者的价值是相关的,但同时受环境的制约,理性行为并不是绝对的意志自由,它受着具体的必然因果律支配。因此,他建立的理解的社会学既反对人文学派的主观唯心论,也反对机械的实证论,主张“价值相关”和“价值无涉”(见价值中立和价值参照)是研究社会现象的两条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基本原则。    三大方法论倾向 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各个流派及其关于方法论的不同观点,大体可以区分为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反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或主观主义)两大倾向;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则独树一帜。    1.实证主义方法论    2.反实证主义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研究方法论 研究方法论是对研究方法的探讨与评价,对利用不同方法所获得的资料的性质和质量的分析,以及对社会研究的逻辑和基本假设的考察。社会学研究最终是以研究者对人和社会性质的假设为基础的,这些基本假设指引整个研究工作,包括课题的选择、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和对结果的解释。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其所获得的资料的类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基本假设决定的。对具体研究有重大指导意义的两个基本假设是:①关于社会本体的性质;②关于社会秩序的形成原因。  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代表了对社会本体的截然不同的假定。唯名论的本质在于否定共性,否定超越于个人之上的一般社会规律。唯名论者认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除此没有任何超个人的实体。社会、文化、结构、制度等都是不具有实体性的抽象名词,它们必须由个人的动机和行为来说明和解释,不能由自身的整体性质来解释。韦伯、K.R.波普尔等人以及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和交换理论等学派都在不同程度上坚持社会唯名论的主张。  与此相反,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本身就是一种实在,它存在于个人之中。社会现象只能由抽象的、普遍的本质加以说明而不能归结为个人因素。因为社会中存在着集体意识、集体特征,它们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必须把它当作一种客观事物。唯实论者重视整体研究,主张摒弃个人的主观因素,对社会现象作客观的描述。在他们看来,唯名论由于重视个人而易于陷入主观的和烦琐的细节分析。迪尔凯姆等实证主义者是唯实论的主要代表,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现代结构主义、历史社会学等学派也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唯实论的倾向。  社会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考察社会秩序的形成、条件和机制。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的前提,社会之所以能维持共同生活是有赖于某种客观秩序。社会学家依据对社会秩序的一般假设来研究社会的起源、发展、冲突与变迁。对社会秩序的形成原因有几种假设:①强制理论认为社会秩序不外是一种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它的维持依赖于权力,特别是国家机器所代表的公共权力。②利益理论认为秩序是通过互惠互利的社会契约而建立的。当这种契约无法满足个人的新的利益时,就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与社会变迁。③价值共识理论认为社会秩序是以人类对某种价值的共同认识而建立的,而社会变迁是由于在新文化价值的冲击下旧价值体系的瓦解引起的。④惯性理论假定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系统,它是由多种机制和运行过程来维持的。  上述基本假设作为研究的预设决定了研究者对研究起点、研究对象、分析层次和研究方式的选择。在社会学研究中,可作为研究起点的主要有:①具有人格、目标、动机和价值取向的个人;②文化及符号系统;③具有各种独立特征的社会结构,如群体、组织、制度等;④环境和生物因素。从这几种不同的角度出发,都可以对社会秩序的状态和机制作出解释。侧重以个人为研究对象或分析单位来解释社会秩序,这种方式可称为方法论个体主义;以结构、文化、环境等因素来解释社会秩序则称为方法论整体主义。它们分别对应于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  因基本假设的不同,各理论学派所侧重的分析层次也有所不同。①宏观社会学理论注重研究社会整体与社会结构。例如,孔德、马克思、斯宾塞等人把社会视为一个体系,强调整体分析或功能分析,迪尔凯姆从客观角度对社会分工和自杀等现象进行了实证性研究,马林诺夫斯基、A.R.拉德克利夫—布朗等人提出要以结构功能的观点研究各种文化模式。②微观社会学理论注重在社会心理的层次上分析个人行为和倾向。V.帕雷托认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来自天生的本能,但人往往用虚假的意识来掩饰真实的行为动机,因此社会学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隐藏在表象后面的真实动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等学派都主要从事微观研究。③互动理论既不从社会整体和社会结构入手,也不从心理层次入手,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侧重分析个人之间、个人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交换理论也是从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入手,以沟通宏观结构与具体行动者的联系。  研究者在选择研究策略,特别是在选择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时,必然要受其理论假设的影响;尽管各种研究方法并不属于各特定的理论学派专用,但不同的理论学派往往有自己较固定的研究模式以及相应的一套具体方法。实证主义学派和宏观社会学研究常常使用较严格的定量方法(如结构式的问卷调查或统计调查),对数据进行较精确、复杂的统计分析,通过严谨的操作化和逻辑推演来验证理论假设。反实证主义学派和微观社会学研究则常常使用定性方法(如参与观察、访问、个案研究)、文献研究,对资料进行归纳、综合并结合主观思辨或阐释得出研究结论,建构理论假说。使用不同研究模式的社会学家在对不同资料的质量及可靠性、不同证据和解释方式的有效性等问题的认识上往往存在着根本分歧。  与其他学科相比,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更为多样化。这是容易理解的。从历史起源上看,社会学来自思辨与经验这两种传统思想;从目前发展状况上看,社会学包罗了哲学研究、历史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主题与方法。试图建立统一的方法论尚为时过早,况且许多社会学家对是否有这一必要仍持有疑问。  社会学方法论研究的新的进展与趋势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逐渐普及,以及多变量统计分析和资料搜集技术的发展,实证研究的方法及其定量化程度日益接近科学化的准则要求。但是研究方法的发展却无法消除社会学理论—方法论的分歧与困境。按照科学史学家T.S.库恩的观点,一门学科若缺乏统一的研究范式,说明这一学科仍处于“前科学”阶段(见社会学范式)。有人据此认为,社会学的派别林立以及方法论的多样性是这门科学尚未成熟的标志。但许多社会学家认为,不能用自然科学的尺度去衡量社会学的方法。社会学有其独特的知识模式,它根据不同性质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研究模式。确实,自社会学产生以来,建立统一方法论的企图无不遭到失败。结构功能主义在20世纪中期由兴盛走向衰落之后,社会学理论—方法论曾向不同方向寻求出路,马克思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语义哲学、认知理论都对方法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到80年代末为止,在西方社会学中没有哪一个学派能占据统治地位。尽管分歧仍然很大,但通过方法论的争论,特别是对实证主义的批判,使社会学理论—方法论中出现了相互补充的现象,产生了一些新的综合。  60年代,以法兰克福学派的T.W.阿多诺和J.哈贝马斯为一方,以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和H.阿尔贝特为另一方,围绕着实证主义问题对社会科学方法论展开了一场争论。尽管两派在许多问题上存在着根本分歧,但他们从不同角度对逻辑实证主义、规范的科学研究程序进行了批判。70~80年代较引人注目的发展有:哈贝马斯在《沟通行动理论》(1970)中对功能主义、互动论和批判理论的历史—进化分析进行了综合;卢曼的系统功能主义综合了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和系统分析;A.吉登斯的《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1976)和他提出的“结构化理论”,试图消除社会学中主观与客观、微观与宏观、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的二元论,改变社会学理论的实证倾向;布劳的宏观结构主义则对演绎理论与经验研究进行了综合,发展了迪尔凯姆所开创的宏观、实证研究。苏联社会学界经过几次方法论的争论,逐步澄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发展了学科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思想方法的发展是与整个科学的发展相一致的。70年代以来,有关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历史发展必然性、知识的客观真理性以及各种决定论的思想观念都遇到了挑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随机性、偶然性、主体性在社会中的作用,认识到传统的、“科学的”知识模式需要改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学方法论所面临的任务主要是:①对人类和社会的本性的重新认识;②对社会学学科性质的重新认识;③结合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中所呈现的各种两极对立的因素;④把科学的实证精神与社会批判的人道主义精神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哲学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论这两层含义。在哲学层次上,马克思在认识起源问题上摒弃了先验论的假设,强调经验事实先于理论而存在,强调知识来源于实践,主张以现实的“市民社会”和人的活动作为哲学思考的重心。他以一种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取代了传统的静态分析,认为客观世界的各种矛盾与对立的现象,并非是一种静态的关系或属性,而是内在于事物之中的、具有动态特征的认知关系。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人类生产力及其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辩证发展过程,只有通过对历史过程的认识才能解释人们的社会活动。马克思还指出,知识的发展也是一个辩证过程,因为人类所认识的世界,不一定是真实的世界,而是经过思想加工的文化世界,这种文化世界体现了人类所创造的思想产物,即社会价值、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知识以及上层建筑也必然会发生变化。辩证观、历史观和实践观是马克思哲学方法论和社会理论—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在研究方法的层次上,马克思的辩证法具有两大特点:①强调研究过程的经验性与实践性。由于马克思把社会现象作为客观的外在事物加以研究,因此他非常重视以客观的历史事实与社会事实来说明普遍的社会规律。②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侧重分析社会结构及各个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这种解释的最终目的在于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批判和改造。  马克思将研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①分析。在占有大量资料,尤其是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深入的观察与分析,以找出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和相关关系,他特别重视分析各种社会经济因素以及阶级关系。②综合。在详尽分析资料之后,将各种有相关关系的资料予以综合,通过主观逻辑的判断,揭示出资料背后所隐含的本质特点,以形成对社会的整体性认识,解释和说明研究对象。  马克思的方法论思想极具综合性,它能为各种理论学派提供思想武器。例如,匈牙利的G.卢卡奇对阶级意识和异化问题的研究,意大利的A.葛兰西对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注重考察个人意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都借鉴了马克思早期著作的概念与分析方法;法国的L.阿尔杜塞则运用科学的实证方法对思想体系的结构进行了研究,这与马克思后期在《资本论》研究中对宏观社会结构的分析有很大相似之处。马克思的观点对于反实证主义社会学家也有很大启发,在历史社会学、批判理论、冲突理论等流派中都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或学者起着重要影响,如米尔斯、A.W.古尔德纳以及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两大假设是:①人们的意识是他们与之相处社会的产物,因此不可能有纯客观的社会知识。②在社会学研究中,社会事实是无法与价值相分离的,研究者应对社会持批判的态度,以免受当代社会思想模式的局限。他们承认自己的学说带有主观性和历史局限性,但是认为这种理论比主流派的实证社会学理论更能说明现实社会。这一学派采用马克思的辩证法和批判方法,强调阶级与社会行为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经济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在西方社会学界,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方法论的区分并非是绝对的,许多西方理论学派往往是介于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之间,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西方社会学通过方法论论战产生的相互影响与借鉴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社会学理论在解释当代社会的矛盾、冲突与动荡时面临着危机,许多社会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论产生了更大兴趣,各种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在这一时期得以发展、形成。
实证主义方法论
西方社会学家大多在某种程度上坚持由孔德和迪尔凯姆所开创的实证主义方向,其中包括各种理论流派。尽管各派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主张社会学应当成为一门科学。社会学不是探讨“应该如何”,而只是客观地阐明社会“究竟是如何”,它不关注于独特的历史事件,而主要关注于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他们坚持认为社会研究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演绎法,科学假说的陈述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仅当它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是可接受的。获取经验证据需要采用实验、系统观察、调查、访问、文献考察等方法。虽然社会科学在方法、技术的运用上有其特点,但它在理论构建、证据搜集、证据分析与评判、理论检验等方面所运用的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并无本质区别。实证主义者把自然科学方法论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把自然科学当作科学的范例,在他们看来,社会学是符合科学的逻辑的。  在实证主义方法论流派中,较极端的派别是定量主义和数理社会学派。定量主义受心理学的操作主义和生物测量学的影响,强调在任何科学中都必须使用测量和计量的方法。定量主义的倡导者、美国社会学家G.A.伦德伯格主张,任何概念都可以测量,由于定义不明确而无法测量的概念在科学研究中是没有用处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S.A.斯托福、P.F.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进一步发展了社会学的数量分析技术。他们严格遵循经验实证主义的原则,主张用精心设计的方法从资料中推导出理论。数理学派是50~60年代开始发展的,主张以数学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公式来描述和表示社会现象,并运用数学模型或数学符号的运算来模拟真实的社会过程。认为通过数学描述和计算机模拟就能够发现社会规律并对社会发展作出预测。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H.M.布莱洛克和J.S.科尔曼等人。  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创立了社会学经验研究的传统,早期它侧重对城市生态问题的实证研究,提出“科学的社会学研究”的口号,摒弃一切哲学思考和内省方法。后期它又受心理行为主义的影响,只注重对微观社会现象的描述和统计资料的堆积,忽视对宏观现象的把握。  作为20世纪中期社会学主流的结构功能主义,直接继承了迪尔凯姆侧重分析社会结构及文化要素的研究传统。这一学派的创始人T.帕森斯在他的社会行动理论中将社会化决定论与因果关系论作为他的基本假设,认为由社会化而得到的社会规范、道德与价值观,支配、影响着个人行为,强调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制约性。他还指出,社会学研究应侧重分析文化因素与社会行动之间的因果关系。  社会交换论受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影响,它借鉴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假设,将个人行为视为通过对不同利益与代价的衡量作出理性选择与决策的产物,认为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是:通过经验与观察来揭示个人接受报酬与付出代价的刺激而形成的行为或互动模式。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G.C.霍曼斯。G.C.霍曼斯与社会学现代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P.M.布劳都主张以严格的逻辑演绎建立公理形式的理论体系。他们认为,科学理论应是一个概括程度不断提高的命题等级系统,所有低层命题都是依据逻辑严格地从高层命题推演得到的。布劳的理论体系包括21个假设、34个主要定理和150个子定理或推论,用以考察和解释社会行动的基本模式。现代功能主义者,如德国社会学家N.卢曼,在构建理论体系时也经常使用演绎方法,即从抽象的假设出发,演绎出一套命题,再从经验世界中寻找验证。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anti-positivist sociology)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大陆兴起的一种与实证主义相对立的主观主义社会学思潮。在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关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科学中的机械决定论模式为新发现所冲破,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倾向。一些社会学家抛弃了以整体观和进化观为内容的实证主义模式,试图以个人行动的主观根源说明人的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它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从自然科学中寻找可以运用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提出了从个人的、主观的动机或体验的认识中寻找认识社会的方法,从而形成了反实证主义的主观主义社会学思潮。其代表主要有新康德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现象学社会学、存在主义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拟剧论等。  方法论特征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哲学思想上继承I.康德和J.G.费希特关于意志高于理性的观点以及A.叔本华、F.W.尼采的唯意志论,在方法论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反对把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社会科学。认为自然科学是探寻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而社会科学则是说明社会中的个别具体事物的联系,它具有不可重复性,也没有一般规律。②反对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由个人组成,社会活动由个人行动所决定,个人行动由个人动机、行为规范和价值关系决定。主张社会科学首先要研究个人行为动机与社会规范,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生活看成是一些无个性的社会事实或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③认为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应该着重于分析社会整体的因素,找出它的成分,说明整体与成分的关系。在分析各社会有机体时强调作分类研究,说明其个别的功能,反对实证主义把社会学研究归结为只对各种社会现象作整体说明。④认为社会科学的主要方法是以描述性的历史方法说明社会现象,反对在社会科学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概括性规律方法。⑤认为考察主体的认识能力是主要的认识方法,而实证主义的所谓客观事实是由主体的认识能力产生的,社会科学知识是主观的和相对的。  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理论由于研究立场和视角点不同,两者概括的范围也不同,形成两种对立的理论。概括说来,实证主义偏重于主观经验现象的客观事实方面,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反实证主义偏重于构成主观经验现象的内在因素方面,具有人文主义倾向。但两者均反对客观唯心主义的社会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新康德主义社会学 主要指受德国弗莱堡学派的价值哲学影响的由M.韦伯倡导的理解的社会学,受W.狄尔泰生命哲学观点影响的G.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以及在德国精神氛围中发展起来的 A.韦伯的文化社会学和 K.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等。尽管上述几人的研究重点有所不同,如M.韦伯强调社会学应研究决定人们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即动机,齐美尔主张研究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条件和认识论前提──人际互动的“纯粹形式”,A.韦伯和曼海姆试图通过考察文化和知识的生成、内容和功能来解释社会过程,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反对实证主义的统一科学观,主张在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即人文科学之间做出区分。他们在社会学研究中表达了新康德主义者W.文德尔班、H.李凯尔特等人的价值观点,认为自然科学是关于“是什么”的事实知识,而社会学则是关于“应该是什么”的价值知识。在新康德主义社会学中,价值作为最广义的善,诱发着人们的行为动机,是指引人们行动“应该如此”的普遍性规范原则,在社会行动中起到制定方向的作用。M.韦伯力主社会学通过“理解”隐藏在社会事实背后属人的“主观意义”来认识社会;齐美尔的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交往的形式”,即通过社会行动相互联结起来的个体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关系的过程;A.韦伯的文化社会学尤其注重历史过程分析,但他把这一过程视为只能在其个别性中才能理解的文化积淀。新康德主义社会学一反实证主义的社会唯实论和集体主义传统,倡导一种社会唯名论和方法论的个体主义观点,为社会学中反实证主义—人文主义路线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法兰克福学派 20世纪30~4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理论家们创立了一种跨学科的社会政治观点。他们借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个别观点,同时吸收G.卢卡奇的“物化”概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批判理论”。人们把以该研究所成员为主体的持批判理论观点的学者称为法兰克福学派。在社会学领域,法兰克福学派把对实证主义的理论批判与对自由主义的政治批判结合起来,认为实证主义社会学把人视为无主体的客观结构和把人的精神物化,不仅扼杀人的精神价值,而且变成为现存制度的合法性提供辩护的政治工具。  现象学社会学 现象学社会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在美国兴起的一种主观主义社会学理论。其代表是A.舒茨所持的对自然主义社会学的“现象学批判”和H.加芬克尔的民俗学方法论。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来源于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的现象学、M.舍勒的知识社会学和M.韦伯的理解的社会学观点。舒茨认为,实证主义社会学忽视了自然科学与社会学在研究对象上的本质区别,它用一套范畴、概念创造了一个有秩序的科学的人类行动的实在,但这个实在是不真实的。他从胡塞尔的现象学中借用了“生活世界”和“互为主观性”概念,认为日常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互为主观性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由多重实在构成的,行动者与互动的他人都在共同参与和分享这个世界。他指出,对社会学来说,日常经验的实在是最重要的。他主张对传统社会学认为的“事实”、“实在”加以“悬置”,即暂停判断,研究人们是怎样赋予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以意义的。这就是要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解释经验的实在。加芬克尔的民俗学方法论强调研究人的日常活动,尤其是社会互动中形成习惯性的方面,考察人们使用什么手段赋予日常生活世界以意义,即怎样构造实在。在现象学社会学家看来,他们探求的目的在于如何创造一种“社会学”,它虽然使用自然科学手法,但在主旨上却不偏离目标,亦即选择一种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更富成效的新的视角。  符号互动论 源于心理学主义的美国社会学流派。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美国的W.詹姆斯、J.杜威等人的实用主义心理学著作。主要代表人物有G.H.米德和H.G.布鲁默等人。符号互动论建立在以下几个理论假设之上:人类以事物对他们所具有的意义为基础对这一事物发生行动;意义产生在人际之间的互动过程中;通过解释过程这些意义不断得到修正。符号互动论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注重对社会由以构成的行动者主观世界的分析。米德把实用主义与行为主义、达尔文主义相结合,探讨了心灵、自我和社会是怎样通过互动过程而产生和发展的。布鲁默继承了米德的传统,进一步强调符号互动论关注对互动的解释过程,而不是社会结构之类的对人起某种强制作用的外在力量。  其他派别与代表人物 以E.戈夫曼为代表的拟剧论,P.伯格和T.卢克曼的宗教社会学观点,以及C.W.米尔斯、A.W.古尔德纳和A.吉登斯等人批判传统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观点,对传统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些根本弊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批判,从这个意义上也可把他们归入反实证主义社会学这一范畴。他们的共同点是反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学在理论上的自然主义倾向和方法论上的实证主义(自然科学方法),而主张以理论上的人文主义和方法论上的主观主义(理解和解释方法)与之抗衡。由于他们所处历史时代、文化背景和社会思想上的明显差异,各自在具体学术观点上也存有诸多区别甚至对立。它们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关系,也由对立走上互相渗透和彼此吸收。80年代以来,社会学在呈现理论多元局面的同时,出现了试图做出某种综合的发展征兆。
社会学范式(sociological paradigm)  社会学范式是社会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作的潜在知识假设。  范式概念由美国科学史学家T.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中首先使用。他把科学的发展过程分为前范式阶段、范式阶段、革命阶段和新范式阶段,并论证了新范式代替旧范式的革命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按照库恩的论述,范式是由从事某种特定学科的科学家们所共有的世界观构成的。例如,I.牛顿物理学的世界观是一种古典力学的范式,A.爱因斯坦物理学的世界观是一种相对论的范式。这种广义地把人们共有的世界观视为一种范式被称为形而上学的范式。社会学家R.W.弗里德里希按照这种见解把范式规定为一门学科具有的关于其研究主题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的假定。根据这一见解,社会学范式包含社会学家对他们所研究主题的基本意向,用以描述和分析这一主题的概念选择,为观察和调查而对具体现象和问题的挑选,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作为一种潜在的知识假设,社会学范式还包括社会学家的基本价值前提,虽然这种基本价值前提并未言明,但它必然要影响到选择什么特定领域作为研究主题。  关于社会学是一种范式还是多重范式的科学的问题,学术界目前尚有争议。一种观点倾向于认为社会学是一种范式的科学,例如在初创阶段,大部分社会学家对社会学研究主题持统一的见解,认为社区—社会、权威—权力、身份—阶级、神圣—世俗、异化—进步是社会学研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美国社会学家G.瑞泽尔则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多重范式的科学。他区分了3种不同的基本范式:①社会事实范式。其古典样本是E.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和《自杀论》(1897);研究主题是社会事实,即宏观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使用的是问题调查法和历史比较法;属于这种范式的有结构功能论、冲突论,还有系统论和某些新马克思主义流派。②社会界定范式。其经典样本是M.韦伯论述社会行动的著作;研究旨趣在于通过主观意义理解行动、互动及其所导致的后果;主要使用观察法,辅之以问卷调查;属于这种范式的有行动理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存在主义社会学等。③社会行动范式。其典型样本是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著作;研究主题集中在个体行为上,尤其关注诱发预期行为的报偿和阻止非预期行为的惩罚;使用实验方法;属于这种范式的有行为主义社会学和交换论。  瑞泽尔强调对上述 3种范式作出区分,他预言未来可能会出现某种范式融合,但建立一种单一的占主导地位的范式看来是不可能的。然而融合或和解的思想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想法,因为 3种范式在社会学认识上都有其合理内容,又都有其偏颇和局限之处。在现阶段,3种范式对社会学认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不从每种范式中汲取有益的方面,社会现实的任何方面都不可能得到恰如其分的理解。
经验研究(empirical research)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类型和方法之一。在社会学中,它是与纯理论研究相对而言的。通常指搜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  对“经验”一词有不同的定义。首先,它是指研究的实证性和操作化。在这个意义上,经验研究不同于下述两种研究:①旨在建立一套概念体系的研究。如T.帕森斯对社会系统和社会行为的考察即属此类。②旨在概括地提出一种理论以解释某种社会现象,但又不去加以验证的研究。在这两种纯理论形式中,概念是分析性的,仅仅指抽象层次上的范畴,如阶级、群体、社会组织。这些范畴的分析性差异是由抽象定义说明的,无需经验的证明。相反,在经验研究中,概念是需要操作化的,即通过操作定义说明概念所指称的、可被观测的经验内容,由此而建立的理论是一种操作化的、并受到经验事实检验的理论。  “经验”的另一种定义是指知识的现实性或实质性。依据这种定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称为经验科学,因为它们提供的理论是有实质内容的,并且可通过对现实的经验观察来检验;与此相比,数学和逻辑学则是无实质内容的、演绎式的符号体系。这种区别导致了“实质理论”与“形式理论”、综合性陈述与分析性陈述的划分。综合性陈述是关于客观世界的陈述,其效度取决于经验事实;分析性陈述与经验现象无关,其效度只与陈述的逻辑结构有关。  在上述两种定义中,“经验研究”等同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这一术语常用于自然科学中,指采用科学的实证方法(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实验法)对经验现象所作的研究,它强调知识的经验性和可检验性。在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者看来,如果某个关于客观世界的陈述无法被经验证实(或证伪),那么它就被认为是无意义的。传统的形而上学或神学的陈述就属于此类。  在社会科学中,“经验研究”一般是指通过现场观察、访问和社会调查来搜集经验资料的研究,它有别于“图书馆研究”或文献研究。前者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得第一手资料,而后者则间接地搜集第二手资料。在这一用法中,“经验研究”包括调查研究、参与观察和社会实验。
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运用科学方法对社会生活现象加以了解、说明和解释的一切活动。它是以人类社会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解释和预测为目的,以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的一个完整的过程。社会研究的对象既涉及客观事物,也涉及人的主观动机、态度、心理。无论任何研究对象,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都要按照科学研究的原则和程序,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排除个人的主观偏见,采用系统化、标准化的方法,得出客观、明确的结论。这种研究结果可被他人在相同条件下的重复研究所验证。社会研究分研究方法、研究程序和研究设计三大部分。  社会研究方法 指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行为加以解释和预测的科学方式和手段。社会研究方法具体分为方法论、基本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3个层次。  方法论 居于最高层,是进行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方法论决定研究者如何提出假设,如何解释资料和得出结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论。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还有其他不同取向的方法论。在认识的起源上,有强调建立演绎式的社会理论体系的唯理论与强调实地研究的经验论;在认识的范围方面,有将解释自然现象的观点和方法用于解释人类社会的实证主义与反对将社会与自然等同起来,强调对人类行为加以主观理解的反实证主义;在思维方法上,有演绎法与归纳法;等等。凡此种种方法论对社会研究的影响,因时间、问题不同而深浅各异。一般来说,在社会研究中,趋势是倾向经验论、实证主义和归纳法。  基本方式 有实验研究、统计调查、实地研究和比较研究。  ①实验研究。在实验室对相关变量进行控制和操纵的条件下,对假设进行检验的方法。实验法主要有标准实验与准实验、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标准实验是通过人为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精确观测某些社会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准实验即非标准实验,设计与控制不十分严格,且多为自然实验。自然实验不施以人为控制,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某一因素对不同组别所起的不同作用,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实验法常用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  ②统计调查。指按照统计学的原则,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社会现象的数量资料,概括大量社会现象的共性和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现代社会研究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统计调查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定量调查与分析。  ③实地研究。对生活在特定地理、文化或行政区域的人们的行为、态度、感情等情况进行系统考察的方法,常用于搜集定性材料。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也称为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法是社会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方式。社会调查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等类型。  ④比较研究。指对一个或多个社会的某些社会现象进行比较,探求其异同的方法。历史比较、跨文化比较、类型比较、实验法、共变法等都应用比较的思维方式。在社会学研究中,比较研究通常指对已知的社会事实的分析,有人在此基础上将比较法分为历史法、构造类型法和个案法 3种类型。历史法是利用历史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构造类型法是以思辨的方法选择、取舍现存资料,建立抽象的类型或模式,用以与经验现象相比较。个案法是对少数单位(个人、群体、社区或事件等)的各种特征进行深入、全面的考察与比较,了解其本质特征和发展过程的方法。这些研究方式各有特点:比较研究在于博览、约取、分析、综合、定其异同、塑造典型;实地研究侧重主观理解、洞察,揭示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统计调查着重定量分析,精确了解社会整体的一般状况和各种类型的分布情况;实验研究主要考察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具体方法与技术 分为搜集资料的技术和分析资料的技术。依照资料的来源不同,搜集资料的技术有直接观察、询问和文献法 3种类型。直接观察又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询问是由研究者提出问题,请研究对象予以回答的技术。这种技术包括心理测验中的自由联想法、态度量表法、深入访谈法、半结构和结构式访问法等,其中结构式访问已发展成广泛应用的问卷法。文献法是对现存的有关文献进行查阅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技术主要以定量的统计分析为主。统计分析除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外,更重要的方法是多变量分析和非参数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统计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在社会研究中采用了模拟技术。这种技术兼有实验与分析的作用。其他的分析技术因所研究的问题、搜集资料的技术和应用的工具不同而有区别,诸如内容分析、民俗学方法论与现象学方法、语义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等。  与调查的技术相适应,测量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有观察记录卡片、访问表、问卷、调查表,以及各种测验试卷等等。有效的分析基于适当的研究设计,而适当的研究设计侧重于定量的测量。从广义上说,测量是按数学运算规则把数字、符号指定给所要量度的对象,用以确定对象的性质、等级或数量。测量工具要具有效度和信度。  社会研究程序 社会研究是一个由互相联系的相关步骤组成的完整过程。尽管各项研究的具体程序不完全一样,但基本步骤大致相同。  选择研究课题和建立假设 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要素,它指出研究的方向及研究的内容。研究课题部分来自学科内部的理论问题,部分来自社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有些研究课题在调查前已经明确;有些研究课题在开始时并不明确,是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明确的。  研究课题确定后,研究者应就这一问题作出尽可能详细的假设。假设是关于现象间关系的设想或假说,它能指出研究方向,引导研究者搜集有用的资料。  假设建立后,研究者还需进一步将它从抽象化和概念化的形式中转换成可观察和可度量的形式,即通过对概念的操作定义,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具体化为一些经验事项,以确定所要分析的变量。变量可分为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和中介变量四类。  制定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是研究进程的蓝图,它包括选择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制订抽样方案,设计调查表格或调查大纲,确定分析单位和资料分析方法,对研究的时间、地点、人财物力的安排等。详细具体的研究计划可使研究者正确有效地达到研究目的。这一阶段也称为研究设计。  搜集资料 实施已拟定的研究方案,进行实地调查或文献收集。资料来源有二,一是个人或机关基于某种意图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其中包括:①日记、信件、自传等私人文件;②机关团体的会议记录、文件、档案;③各种统计资料、调查报告和总结材料;④由上述资料制成的第二手资料,如书籍、报刊、文章等。二是研究者通过观察、试验、访问等实地调查获得的资料。  整理与分析资料 为了从搜集到的大量粗糙、杂乱的原始资料中揭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及内在规律,须对其进行整理与分析。在社会研究中,资料整理首先是对所获资料进行检查、核实,并对错误和遗漏加以修正、补充,然后将其分类编码,再进一步综合简化。资料分析包括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前者主要是定量分析,后者需采用定性分析,包括逻辑分析、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  解释资料与提出研究报告 通过资料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后,研究者还必须对这些结果进行讨论与解释。解释是运用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以及一般的推论方法对结果作出推论和概括。  研究报告除了叙述研究过程、方法以及研究结论外,还要说明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并说明研究中存在哪些问题,哪些问题尚未解决,同时指出哪些问题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见图社会研究程序环状图)  社会研究设计 狭义的研究设计仅指实验设计。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设计是指制定研究规划与方案,即选择一定的研究策略和研究方法来完成研究课题。研究设计不仅要详细叙述与课题有关的情况,而且要指明用何种方式搜集、测量和分析资料。社会研究经常受时间与经济条件的限制,故设计还包含对时间和成本的预算。研究设计包括下列要素。  选择研究类型 研究类型的选择是根据研究目的、研究题目的性质、变量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的研究条件来决定的。依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将社会研究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依据不同的着眼点可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研究者还要在调查对象的范围上对研究类型作出选择:若对研究总体中所有个体都无一例外地作调查,称为整体调查或普查;若抽取其中部分个体作为调查对象,并由此推论总体,称为抽样调查;若仅调查个别单位则为个案调查或典型调查。  确定分析单位和调查内容 分析单位即所调查的个体,是研究中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的基本单位。研究者通过集合它们的特征,描述包含这些分析单位的较大群体或解释一些抽象的事物。社会学中常用的分析单位有: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制度、社会系统。调查内容是由各种分析单位的某些特征和属性构成的,如个人或群体的基本状况、意向性和行为特征。研究者通常是根据所研究的变量来确定调查内容和调查指标。  确定研究的基本方式和具体方法 基本方式是在实验法、统计调查、实地研究和比较研究中选择和确定,有时是将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在选择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技术时,应考虑分析单位和调查内容,然后确定最适当的调查方法、分析技术和测量工具。  抽样设计 内容包括:①确定样本大小和代表性。通常样本越大,代表性越高;样本越小,代表性越低。但样本越大,人财物力消耗亦越大。抽样设计应根据时间、人财物力条件,确定抽取最小而又能得到最可靠资料的样本为原则。②确定抽样方法。抽样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类,前者可通过样本推论总体,但成本较高;后者抽取简单,但代表性不易把握。  分析方案的设计 类似于实验设计,即采用何种方式和程序来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社会研究中多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多元变量分析,其中常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或交互分类)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还有一些较复杂的分析技术,如因素分析、聚类分析、网络分析、数理分析。  调查方案的设计 对下列方面作出安排:①调查的时点、流程、各阶段的衔接及所需时间;②调查的地点,以及与现场调查有关的进入问题、协作问题、关系问题等;③调查的人财物力;④调查员的培训及调查工作的细节等。
社会统计分析(social statistical analysis)统计分析技术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论两部分。  统计描述 通过统计图和统计表对社会研究中的调查资料作全面精确的分类和频次研究,又称分布研究。在全面研究的同时,对资料的特征作简化的研究。简化研究包括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两种:①集中趋势研究资料的代表性数值。依据测量层次的不同,有众值、中位值和均值 3种。众值是具有频次最多的观察值,主要适用于定类变量的研究。中位值是观察总数中位置居中的值,主要适用于定序变量的研究。  均值适用于定距以上的变量。3种集中值的选择,虽然主要是根据测量层次来决定的,但还要根据数据分布的形状,当分布严重偏态、非对称时,一般采用中位值作为集中趋势的度量。  ②离散趋势研究资料的分散程度。根据测量层次的不同,有异众比例、极差和方差(标准差)3种。异众比例是非众值频次在观察总数中占的比例,主要适用于定类变量的研究。极差是观察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主要适用于定序变量的研究。方差适用于定距以上的变量。  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在对资料的简化研究上是相互补充的。例如,均值说明资料的代表值是什么,方差或标准差则说明资料围绕均值的分散性如何。两者的对应有:   众 值←→异众比例   中位值←→极差   均 值←→方差、标准差  除了上述两类资料简化研究的数值外,对于分布的特征可作进一步细致的研究。例如,通过偏态值研究分布是否对称,通过峰态值研究分布的顶端是否尖陡。统计描述的分析,对于双变量的调查资料,还可作相关性的研究,以确定变量间变化趋势一致性的程度。  统计推论 根据局部的样本资料推论总体的性质,以及通过样本的描述性分析来估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包括两部分:①参数估计问题。根据样本的观察值,合理、科学地估计总体的特征值,如均值、成数是什么或在什么范围,并在给出估计范围的同时,指示它可信的程度或置信度是多少。②假设检验问题。要求根据样本资料对总体的假设,作出概率性的选择。在接受总体假设时,要指出可能犯有纳伪的错误;当拒绝总体假设时,又要指出可能犯有弃真的错误。任何一种判断,无不带有概率的性质,都是在非确定性预测中,求得最佳的抉择。
',6)">
当前在线健君文荟人数
您已欣赏本篇

',7)">
',8)">
',9)">
',10)">
',11)">
',12)">
',13)">',14)">',15)">',16)">
当前在线本馆人数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