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手术买什么好:『煮酒论史』 [评论随笔]炎帝黄帝问题探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18:03
『煮酒论史』 [评论随笔]炎帝黄帝问题探源
作者:酷藤老树 提交日期:2009-12-13 13:49:00 访问:597 回复:9
神农氏 轩辕氏 都是氏族称号 又可代指其首领 或本就由于首领的才
能得以成氏
炎帝 黄帝 是这两个氏族的某杰出首领在建立赫赫功烈后的尊号
他们的后代承袭这种尊号 并因其自身成就或显或隐
但都归之于炎帝黄帝的名下
因此才会有炎帝活了很多很多年的感觉
对这个问题思索了很久 终于又有了点心得 故立此存照
|||||||||||||||||||||||||||||||||||||||||||||||||||||||
以下为相关资料
炎帝,神农氏(有说为神农后人)部落首领的名称,姜 姓 ,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是中国传说时代(或称上古时代),约西元前三、四千年,今陕西、湖北一带姜氏族部落的共主,据传出生於烈山,所以炎帝之后又称烈山氏。
传记
姜氏族为西戎一支,原为游牧民族,很早期便由西方进入中原。而当时在今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居住著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有说独苗族),双方因部落发展而发生长期冲突,炎帝不敌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带。据说因「炎帝欲侵淩诸侯」,后又与轩辕氏族姬姓之黄帝进行三次激烈的战役,此次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为阪泉之战 (阪泉,一说北京延庆境内的阪泉村)。面对著统领熊、罴、貔、貅、貙、虎为图腾部落的强大对手,炎帝终告不敌,与之结盟并归顺之,黄帝以胜利的姿态结束了这场战争。
炎黄联盟不断扩展,归顺之部落越来越多,但蚩尤始终不服,大战一场在所难免。蚩尤带领著九黎,与联盟大战於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村),是为传说时代的第二场战争,称为涿鹿之战。最后蚩尤被打败。从此姜氏族便与黄帝在中原安定下来了。「炎黄子孙」一词,则为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黄帝的追溯和尊奉。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於以火得王,所以称为炎帝。大概其执政时间早於黄帝,所以《史记》云『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妇,游於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於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徒鲁。又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 炎帝一生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用木材制造两种翻土农具,教农民垦荒种地。第二,发明农业,种植粮食作物。第三,从前人们没有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时才开始制造出来。第四,炎帝时发明纺织技术,使赤身裸体的人穿上了衣服。第五,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尝百草是为了知道百草的药性,进而发展用草药治病的技术,炎帝也因此贡献了伟大的生命。炎帝在我国民间被尊为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与黄帝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初祖。
传说
因为在炎黄时代并未有完整文字,故多为口耳相传之传说。而有关炎帝的传说也有不少。但亦有古籍用神话般的形式提及到炎帝的一些事情。
《易经‧系辞》「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
《白虎通》「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於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至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太平御览》引《周书》「神农耕而作陶」。
《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世本》「神农和药济人」。
《淮南子》「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
炎帝之先祖
古籍记载,在黄帝之前,神农氏活了五百岁。现代学者普遍认为神农氏是一个氏族,与黄帝合并之前,在黄河流域已经发展有一个农业民族在生活,并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他们已进入原始社会的末期,当时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而所谓燧人氏、伏羲氏、有巢氏和神农氏,其实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四个不同进化阶段。 而神农氏相传姓姜,这或许显示其曾以羊为主要肉食(有说因为生於姜水),并显示仍依存有母系社会的传统,羊加女合二为一(另姬、姒、姚、嬴都有此特徵)。
炎帝之后人
炎帝被打败后,部落分散了,部份被赶出中土,部份受黄帝所统治。被赶的神农部族,文化水平本来较黄帝部族为高,但因为其后来远处偏远之山间,日久之后,文化并无进步,抑且退化,反而成为了化外之民。鄂、湘、贵间均有苗族生活,因先祖以务农,故而见称,因此有人认为他们是神农部族之后。湖北西部山区,也有一地称为「神农架」,或许亦与此有关。
有说神农被称为炎帝,是因其焚林辟地有关,古藉有所谓「烈山泽而焚之」,而神农氏之族民亦称为「烈山氏」及「共工氏」,被后人奉为稷神及杜神。
炎帝故居
相传炎帝出生於烈山,而「炎帝神农故居」 为顺应国内外炎黄子孙的意愿,便「修建」在湖北距随州北四十公里的厉山镇列山神农洞。 「炎帝神农故居」,设有神农洞二处(一为谷物药村贮藏,一为居住),并有神农亭、神农塔、神农庙、山南建神农茶室、神农花卉、九龙亭及山北神农母安登浴池,百草园等十数处。
神农洞和神农碑
距离随州市区五十五公里处的烈山上,洞中原有石桌、石凳、石碗及石榻等,传说是神农氏所用的器物。烈山还有神农井、神农宅、神农观、炎帝庙等古建筑。历山镇北有「炎帝神农氏」碑一座,保存至今。
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根据记载,号轩辕氏、有熊氏,姬姓,一说姓公孙,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个。黄帝也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於轩辕之丘」。中国古都学会(中国七大古都确认机构)认为轩辕之丘在今日河南省郑州市轩辕丘,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黄帝出生於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源关降龙峡,农历二月初二(参见二月二)。在传说中黄帝的母亲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说是夜晚)突然看见北极光,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涿鹿。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发明指南车,造舟车弓矢;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
今日在陕西省的桥山有黄帝陵,相传黄帝年老时铸鼎乘龙升天,臣子放箭阻拦,龙被射伤,飞过桥国时降下休息,黄帝被桥国人拉下一只靴子,埋葬於此。
黄帝与炎帝都视为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庄子》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列仙传》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
',1)">
作者:酷藤老树 回复日期:2009-12-13 14:34:56
功合神者称皇 德合地者称帝
炎黄称帝 应是彰其杀伐之功
作者:毛彭门外野狐说 回复日期:2009-12-13 18:46:17
楼主对原始部族兴起可以参考《北魏书·柔然传》,看看一个部族崛起与杰出领袖的关系
作者:yuhoo_neo 回复日期:2009-12-13 18:53:32
个人认为炎帝与神农氏不是一回事。否则,司马迁就不会那么写了。
神农氏 轩辕氏 可能是部族或朝代,炎帝、黄帝应该是人!
作者:酷藤老树 回复日期:2009-12-13 18:56:10
再说说炎帝黄帝和蚩尤的关系
国语上说“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 ”,容易让人误解为二人是兄弟关系,其实黄帝与得了炎帝帝号的神农氏相距五六百年,倒是黄帝的母亲的母亲也是出自有蟜氏罢了,问题就在于少典同样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氏族名称。为了维护扩展各自的势力,各个氏族部落会倾向于联姻结盟,这直至后来的春秋时代依然十分频繁。
炎帝黄帝和他们的后代为了维持天下共尊的地位,也必然会大规模使用这一工具,和各个氏族联姻,加之古人性格粗放,吞个鸟蛋啦,踩个脚印啦都能怀上孩子,所以儿子都是相当的多,再令这些儿子们分徙各地,自立门户以扩张势力。就这样一代代的姻亲关系,使各个氏族部落都成了亲戚,都或多或少有了炎黄的血统,所以说蔚蔚中华同属一家,诚不虚言!而司马迁说的五帝同为黄帝一系也并非不可能,其实黄帝的母亲就来自于炎帝一族。
蚩尤被古代传说编排成了一个凶恶之人,这应该是黄帝的功劳,蚩尤同样是一个氏族称号,说不定还是炎帝的亲族呢,这也决定着蚩尤氏究竟只是与榆罔争夺炎帝的帝号,还是像黄帝一样要“改朝换代”,《路史·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看起来蚩尤倒比黄帝与炎帝一族的关系还要正些呢,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对蚩尤部落的战争要激烈的多,土德要代替火德了,可非比内部的权位之争,于是有了蚩尤八十一个之多的兄弟,于是有了刑天舞干戚的悲壮。当时有三股势力,继承炎帝称号的榆罔,与榆罔争王的蚩尤,和相机而动的黄帝,蚩尤部落攻势凌厉,一度直逼榆罔首都,但榆罔也不弱,并在战争中擒斩了蚩尤部的首领,蚩尤部因此受挫,双方相持于涿鹿一带。
这时在一旁看着鹤蚌相争的黄帝出手了,趁着榆罔两线作战,先于阪泉之战击灭了榆罔,对其势力加以收编,接着进逼涿鹿,蚩尤部见自己辛苦却便宜了他人,自然不服,其他残余的炎帝势力和地方诸侯也要反抗,最后使得黄帝五十二战之后才得平服天下。
作者:毛彭门外野狐说 回复日期:2009-12-13 19:04:09
炎帝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初期,是由神农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个部族联盟政权,该政权基本涵盖了中国北方各个文化部落;
在炎帝政权扩张中,各神农分支与当地文化结合逐步形成为几个大集团,其中以九黎集团最为强大,也是与炎帝本部关系最密切的一支,发展最快,到蚩尤时代在神农系中地位超越炎帝本部,取代了统治地位,分裂的两个集团爆发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在神农本部斗争中炎帝系失败,退往北方,与炎帝崛起早期向北发展、与当地龙山文化结合形成的神农系远支黄帝集团联合,再次挑战蚩尤;
在蚩尤失败后,新兴的黄帝集团取代了炎帝本部,成为中原的主宰;
整个斗争均为神农系内部斗争,且均源于炎帝统治集团,所以斗争并不残酷,主体并没有决裂,三大集团是中华民族进入阶级社会的一次奠基,所以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蚩尤也为古之帝王,受到后人的崇敬
作者:酷藤老树 回复日期:2009-12-13 20:03:35
蚩尤应该是众多部落的联合,这既包括自身势力,兼并的部落,也包括后来各个联合起来对抗黄帝的势力,蚩尤与黄帝的战争应该持续了很长时间,这从流传的传说中可见一斑,八十一个兄弟,说明势力众多,也说明当首领战死后,会推选下一个首领继续战斗,蚩尤氏在中原战败后,部分降伏,部分南迁与当地势力联合,坚定的继续与黄帝对抗,蚩尤也因其勇猛善战坚韧不拔获得了战神的称号。
包括蚩尤氏在内的炎帝残余势力的南迁至长江流域,也将中原的文明带到了这里,加强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联系。
作者:酷藤老树 回复日期:2009-12-13 20:17:42
楼主对原始部族兴起可以参考《北魏书·柔然传》,看看一个部族崛起与杰出领袖的关系
------------------------------------------------------------
多谢指教
作者:历史外行 回复日期:2009-12-13 21:25:02
大框架还是有道理的。
作者:天山道行军总管 回复日期:2009-12-13 23:39:57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