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肠息肉手术治疗:怡老园中学里的阁老府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08:20:15


       欧洲历史学者常常不建议轻率更改一个城市,尤其是老城的路名、地名,因为一个简简单单的路名可能就是这个城市历史中不可剥离的一页,例如人们常说苏州出状元,看看学士街、三元坊的路名就能略知一二了。学士街西侧平江中学内有个唤作怡老园的明代老宅,虽是遗迹,仍不难看出楼屋结构宏敞,并非普通人家的小宅雅园。现在正是寒假,年后的校园异常清静,联系了值班老师,缓缓推开这位明代阁老王鳌的旧宅大门——

【壹】

    人们称及王鳌常常言他是明代宰相云云,其实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明代是不设宰相的,王鳌做到过的最高官衔是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一品大员,也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大官、重臣。

    按说这样高级别的领导应该归为政治人物,但王鳌却常常被后世学者划入文人之列,由此可见,要么他的政绩平平,要么就是他的文化地位远远超过了他的政绩。

    宋以后,苏州向是政治制度下的“重灾区”,元代南人地位最低;明代因为张士诚,苏州课税极重;清代江南反清思潮活跃,一直是政府重点监察地区,中状元者虽多,得实权者却并不多,这种水土调教出来的官员大多应激敏感,不会锋芒毕露,激进强硬,而是中庸为道,无为治国者居多。

    例如尽管王鳌也曾上书“逆龙鳞”规劝过皇帝,不过是以“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之类的典故含蓄、委婉地告诉皇帝:要做一个明主不能荒于嬉戏游乐。这样的“曲线”劝解倒颇为见效。

    而且尽管王鳌服务的三位皇帝实在算不得是什么睿智、勤政的明主,好在当时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政局也颇为稳定,用不着大刀阔斧、大破大立地来些什么大改革、大动作。及至那位在电影中不断出现的阴险宦官刘瑾当权,王鳌先是当面斥责,后又上书弹劾未果便拂袖辞官归乡去了。

    虽然后世史家常说他从政过于平庸,但王鳌从儿时起就并非庸碌之才,行事也不是随波逐流的人,应该还是抱残守缺的为官态度使然。不然三朝皇帝,40年京官的生涯可是万万保不住的。

    而且看看他所担任的官职,大多属于那种肥得流油的实权职务,王鳌却被称为“天下穷阁老”,为官清廉,颇有文人、君子独善其身的脾气,这在明朝官场中是实在不易的。

【贰】

    怡老园正是王鳌从京中回乡后,他儿子为他修葺的,意为筑园怡亲,故名怡老园。据文献记载,当时的怡老园南至干将路,北通景德路,东临学士街,西接古城墙,宅邸规模颇合他京中大员的身份。

    平江中学内的部分是原来宅院的南侧。“七八十年代,这里曾做过教室,后来越来越破败,就成为了堆放杂物的仓库。”平江中学的老师告诉记者。2008年学校在文物局专家的指导下,投入200多万元进行了大修。
“整个屋顶都掀掉重铺,铝合金的窗子换掉,地面、墙面全都重新铺设、粉刷,增加了挂落等建筑装饰。”遵循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将厢楼和大厅全部恢复成了了木结构。

    如今的怡老园楼屋坐北朝南,高敞古朴,硬山顶,两侧带有厢楼,面宽五间,梁柱虽没有雕饰彩绘,却雄伟粗壮,整个建筑规制也宏阔大气,虽只算当初规模的一角,但也颇有钟鼎之家的气派。

    在怡老园和太湖东山陆巷,退休回家的大领导做起了怡情山水的隐士,修订方志、撰写文集、保护地方文物。例如1512年,吴中大旱,连三条水道相通的虎丘剑池也干涸了,吴王墓现于池底,因为怕无法妥善保管2000多年前的秘密,王鳌特地嘱咐几个县令将洞穴埋没,并在石壁上题文以做记录。另外,“吓煞人香”也是由他改成了文雅的“碧螺春”,而非野史所记的由乾隆皇帝赐名。想来也只有本乡本土的人才会对这小物如此上心了。

【叁】

    但真正让王鳌声名大振的即非他的政绩,也非他的文采,而是他在苏州教学时收的几位大名鼎鼎的学生——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

    王鳌出生于东山陆巷,父亲经商,家境不错,据说8岁时就能读经史子集,12岁便已会作诗。看到儿子才智不凡,他父亲便在王鳌16岁那年将他带入京城国子监读书。24岁王鳌第一次乡试便拔得头筹,中解元。第二年会试再得魁首,中会元。乡人欢欣鼓舞、热切期盼,希望这小小陆巷内能出个连中三元的状元。王鳌去北京的最后一试也信心满满。不想发榜时,却是探花,第三名,虽是喜事,但大家还是不免略略失望。后来传说当时的主考官是浙江淳安人商辂,因为他自己也是连中三元的出身,王鏊再中,同朝中就有二人,于是出于私心,将他的名次改为第三。

    这个传说是否属实如今已经难辨真假了。陆巷中那三个牌坊中,独有“探花”在斜巷内,不知是不是当初的那份遗憾了。

    好在这位“探花”日后也仕途坦荡、文采斐然。所做文章尔雅,议论精辟,尤精八股文,总体是属于文辞清隽、四平八稳的类型,却教出了几个个性独特的弟子,可见心胸开阔,眼力不凡。又或者他将自己本心所藏却不能露的“锋芒”全授予了自己的学生。

    在这敞阔、清净的怡老园内王鳌与沈周、吴宽、杨循吉等诗朋文友结社论道,为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王宠、陆粲等一干弟子谈经讲学。那时的怡老园内应该是名士云集,风雅一时了吧。

    王鏊病逝时七十五岁,相比风云激荡的几位明代重臣,王鳌逝于山水园林间该是平静且欣慰的吧。之后唐伯虎为其墓题写碑联:“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这也是王鳌“宰相”这个讹传官衔的始作俑者了。这样的题字肯定有点过誉,一来是对师长的尊誉,二来唐伯虎向来有此风格。

    掩上这扇苏州少有的红漆大门时,门外依旧清冷,宁静。苏州算国内少有的在中学内有多处遗迹的城市,这样伴着一批批学子的安睡对于王鳌而言该是最恰当、最释然的吧!
来源:苏州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