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本一大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6:17:41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执笔:河滨小学 岳文贤
单元教材解读【单元整体概述】         本单元为识字单元。识字 5 是军事题材篇,识字 6 是动物篇,同属词串识字。两课的内容学生都比较熟悉且非常感兴趣。识字的同时应注意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相结合,注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识字 7 是“礻、衤”的比较;“宀、穴”的比较,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 8 是特殊偏旁的认识。鸟字旁和隹字旁都表示鸟。月字旁则既有表示明亮的意思,又表示与肌肉有关。同时识字 7 和识字 8 又都渗透了汉字的发展,从古文字的象形逐步演化过程。识字的同时侧重帮助学生发现汉字的一些基本造字规律,进一步了解象形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养成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并且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31 个生字。认识 2 个偏旁。2、能通过对形近偏旁的辨析和特殊偏旁的认识,初步认识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基本的造字规律,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识字愿望。3、能准确诵读词串,感受词串所表达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军队,喜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4、诵读标点儿歌,熟练掌握逗号、句号、感叹号和问号的用法。5、读背学生活动的 4 个成语,和十二生肖。6、能选择一种游戏,自然大方地讲清游戏的名称和玩法。 【单元课时安排】识字 5 2 课时识字 6 2 课时识字 7 2 课时识字 8 2 课时练习 5 3 课时单篇教材解读  第七、八单元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常熟市报慈小学 陈郦琦 一、教材概况 第七单元 单元内容:          本组教材的内容包括《歌唱二小放牛郎》《鸟岛》《台湾 、的蝴蝶谷》《欢乐的泼水节》4 篇课文和练习七;要求认识 55 个生字,其中要求书写 37 个汉字。        课文特点:本单元课文,主题虽然类似都是歌唱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但又各具特点。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首叙事诗,同时也是一首歌词。歌词颂扬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了掩护八路军后方机关和数千老乡,把敌人领进埋伏圈,自己英勇牺牲的壮举。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所以要使学生真切感知、深入领悟王二小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精神这一情感目标,必须通过听唱、观察、朗读、想象等手段,把学生带进一个悲壮的感情世界,在多种感官的活动过程中,了解二小的事迹,感知英雄的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鸟岛》一文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课文在介绍鸟的有关知识的同时,还突出了人与鸟的朋友关系,意在让孩子们从小增强环保意识,懂得爱鸟护鸟。全文第一部分介绍鸟岛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第二、三部分介绍鸟岛的鸟,春季成群接队返回故乡,夏季成了鸟的世界,第四部分写鸟岛的游人都很爱护鸟。全文条理清楚,语句流畅,很适合朗读,如配上课件,插图更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台湾的蝴蝶谷》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祖国的宝岛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第二自然段讲蝴蝶谷名称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具体形象地描写了蝴蝶谷的迷人景象。第四自然段讲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全文文笔优美,词汇丰富,既能让学生感受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又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     《欢乐的泼水节》这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练习:第七单元的单元练习安排了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四个部分。学用字词句部分针对前面学过的泼水节要求学生认识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写好铅笔字部分是“朋、竹、斑”三个字,要求学生看清每个字中相同部件的不同写法。读读背背部分要求学生熟记 4 个成语和一首古诗《江南好》,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语言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联系前面所学,再次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口语交际部分以学会转述为题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回忆、想象生活片断讲述自己的一次经历,完整对话过程,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补充指导,注意礼貌、注意要点。        第八单元 单元内容:这个单元包括《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猴子种果树》 、 《会 、 、走路的树》《问银河》和练习八。要求认识 45 个生字,其中要求书写 35个汉字。本组的生字稍微偏难,可以把生字的学习融入理解课文之中,让学生在识字、写字、朗读、感悟中学习语言,培养学生学习情趣。       课文特点:本组课文是以诗歌和童话故事这两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编排的,仔细读读本组课文,每篇课文都是那么的生动有趣。文字生动,插图精美,可谓图文并茂,篇篇文章引人入胜。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充满感情的优美诗歌,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全诗共 5 小节,通过“我”对夏天姐姐“想变点儿什么”的答问,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铺排出一系列想变的事物,落脚在变成大大的荷叶上。这首诗歌重在写“变”,但“变”的过程中,也隐含了儿童的愿望,表现了他们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雨滴是“透明”的,河水是“清凌凌”的,蝴蝶穿梭于花丛,蝈蝈歌唱美好生活,这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境界!而星星眨眼、新月生辉,尤其是荷叶这亭亭翠盖,上承雨点,下护小鱼,装点着大自然,展现了一派清新可爱的景象,孩子们的向往之意、热爱之情透纸欲出。 诗歌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儿童的思维想象世界,用儿童的笔触描绘世界,让学生在朗读、观察、想象、美读的过程中,架起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与形象的自然画面间的桥梁,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诗歌的意境,获得阅读的乐趣与美的熏陶。        《猴子种果树》是一篇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教材里入选了不少的寓言,集中编排在二、三、四年级的六册课本中,这些寓言无论是选自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还是中国古代寓言,都有着:“寓体的生动形象,寓意的抽象概括,手法的讽刺夸张,语言的简明准确”的共同特点。        《会走路的树》,篇幅较短,文笔清新、优美,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课文分两部分,和谐而美好的“情“是贯穿全文的主线,第一部分写春天的早晨,天真好奇的小鸟初遇金色的会走路的树,第二部分是小鸟和小树的重逢。        《问银河》是一首散文诗,抒发了少年儿童在天气晴朗的夜晚,仰望银河所引发的许多绮丽的遐想。全文有 5 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是向银河发问,分四层: 一问“河水”里有什么?能养鱼儿,长水草,让小朋友戏水吗? 二问“河道”里有什么?有客轮、货船、航标灯吗? 三问“河面”上有什么?建了“斜拉桥”吗?能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吗? 四问“上游”有什么?有拦河大坝、水力发电站吗? 第五自然段表达了“我”的志向,为解开心中的疑团,我立志有一天要驾驶着中国的宇宙飞船,到宇宙间去探索,充分表达了少年儿童的美好愿望。 全文语言流畅,富有童趣,琅琅上口,还配有精美的插图,能帮助孩子读懂课文,进入诗的意境。          练习:第八单元的单元练习安排了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说说写写四个部分。学用字词句部分通过“保护青蛙”这一儿童身边的主题让学生学会字词,写话。写好铅笔字部分是“丽、言、互”三个字,要求学生掌握书写的小窍门:写好长横是关键。读读背背部分要求学生熟记 4 个成语,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语言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学习。说说写写部分以未来交通为题进行教学,         可以通过一 说交通工具,感受 二交通工具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想、 画未来交通工具,编写广告词;三 介绍自己设计的未来交通工具;四 评选设计明星,鼓励创造等来进行有层次的教学。       二、教学建议 在感受、了解教材之后,我们再从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两方面交流一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识字教学——抓规律、打基础 1、把握规律,有效识字:让学生熟悉字音规律、字形规律、构词规律等,有序地、有效地识字。 、 2、回归生活,真切感受:例如领悟《欢乐的泼水节》中“互相追赶” 、“灌”“泼”的含义,只有通过学生动作模拟、情感体验,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3、多样形式,巩固积累:可以采用“猜谜、鼓掌传字、形声字扩展、课外阅读”等方式进行巩固练习,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运用“抄写词语、读读背背、展示台、读读抄抄、我会读”等多种方式积累词句。          二阅读教学——重引导、促发展 1、切入重点 贯通全文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课文,重要的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对教学内容重构能力。钻研教材要学会抓住重点,抓住主要问题,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贯通全文的效果。 围绕重点词展开教学:《欢乐的泼水节》 从题目看,“泼水节”是主 “欢乐”是修饰语。重点词是“欢乐”语, ,文中主要讲傣族人民是如何欢乐地度过泼水节。看了这课的题目令我想到以前人教版有篇课文叫《难忘 ,与这一课有曲工异同之感,的泼水节》 《欢乐的泼水节》注重对欢乐场面地描写,而《难忘的泼水节》则突出“难忘”一词,关注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情的渲染。课后可让学生读一读这篇课文,进行比较异同。上课时要抓住“欢乐”一词进行教学,立足文本,通过读来领会泼水节的欢乐,创设情境感悟泼水节的欢乐。 2、把握拓展 轻重教学 处理好文本与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银河》教学本课应注意这样几个点:1、诗歌的朗读。2、生字的学习。        同时应该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1、银河的知识和本诗的关系。2、本诗的朗读和扩展内容的衔接。3、读诗和识字的比重。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提问,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愿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但能在富有童趣的游戏中快乐地学习生字,而且会结合录像或联系自己搜集的有关银河的资料,学习向银河提问,培养喜爱思考、主动发问的良好学习品质。 3、引导语境 品味语言 本册教材十分重视语言品味地整体性、动态性,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等练习,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整体把握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与前三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增加一些语言比较和语言研读的课后练习。例如《台湾的蝴蝶谷》课后练习中读读句子部分,请学生比较“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反倒山谷里来聚会。”和“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两句,对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很有好处。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语言品味的整体性,同时也要重视细腻的语言品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语言比较和语言研读时,仍然要把握整体的语境,比较和研究细微的语言变化对课文整体表达的作用。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时可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达到景与情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合运用在低年级的诗文教学中。诗歌的第三段“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教学可在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穿梭”的含义,想变蝴蝶的站起来,张开翅膀,坐在下面的是小花朵,孩子门在花中丛翩翩起舞,飞来飞去,品味快乐的“穿梭”。 4、感悟体验 注重朗读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单纯的示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领会和传达这种感情的过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一课主要在变的情境中,让学生的心灵与诗歌亲密接触,自主感悟诗歌的意境。如:展示作者眼中的夏天,让学生融入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变点什么?想做些什么?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张力和个性,让学生在感悟课文形成自己的审美的基础上,由课文所展示的美好事物延伸开去,抒发自己的理想,通过个别读、比赛读、想像读、配乐读、表演读等方式,读出小鱼的幸福快乐、读出星星月亮的可爱、读出蝴蝶的轻巧、蝈蝈的嘹亮歌声,读出荷叶的快乐,读出对荷叶的赞美之情,读出对夏天自然万物的喜欢之情。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