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妹魔王网盘:叶曼老师的《道德经》讲记——概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03:50

转载:叶曼老师的《道德经》讲记——概说(一)

(2010-04-15 17:28:07) 标签:

杂谈

   《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非常深远。我们说《道德经》五千言,实则共5254字。从古至今有1700家给他作注解的,假设一个字的注解有10000个字,那么古今注解《老子》的就有5000万字。《老子》不但在中国有巨大影响,诸位假如到书店里头去,英文的译本也可以找到很多很多。世界上的典籍除了《圣经》以外,翻译最多的恐怕就是它了。为此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当然,我们还有其它很多典籍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如诸位熟知的《孙子兵法》,拿坡仑打仗的时候经常带在身边的一本书就是它。最近中东战争,不知大家看报纸的时候注意到没有,美国西点军校培养的人必读书目之一就有《孙子兵法》。但目前我们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反而不爱惜了,《老子》也好,《孙子兵法》也好,都有待重新发掘它的价值。

    老子的学说对后代诸子影响也非常深。当然他首先传的就是关吏尹喜了,尹喜再传给别人。其中包括列子,这个据说能“乘风而行”,不必买飞机票就能上天的人;还有杨朱,据说他是连“拔一毛以利天下”都不干的,但也接受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再后来像申不害、韩非子等法家人物,也都是学了老子的思想,其他像纵横家、兵家都曾从老子那里吸收精神营养。一直到汉朝开国最重要的两个人——张良和陈平,也都跟老子思想有密切关系。传说张良从黄石公受兵书,这兵书中的谋略很多跟老子思想有关,可以看作老子学问的继承者。

老子是第一个提倡自然主义的人,一切都要求自然。(删:《道德经》是在后来我们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跟前面所说《道德经》产生于春秋时代矛盾。)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大乱,一塌糊涂,老子提倡自然应该是有很强针对性的。这里诸位还要注意一个问题,道家跟道教是不同的。道家是一个学术流派,道教是一个宗教形态,相差很远呢。汉代以后道教中画符、负笈、炼丹,甚至占卜星象等事儿,是都挂着老子的招牌,但这都不是真的。(此处删:“这个是属于道教的,而找较之所以称为“道”,也是沾老子的光,所以它称为道教。”按:道教练内丹的方法跟先秦道家有密切关系。)

春秋时代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我们说诸子百家,当然不能说真有一百家之多,不过罗列出十数家是完全可以的,汉代刘歆《七略》中就把诸子分为十家。今天形容学问驳杂,就用一个词“三教九流”,“九流”指的就是诸子思想。春秋时候的百家争鸣,实际上各家不是直接承继老子,就是受了老子影响。所以老子对于中国文化品格的形成、对中国民族性形成的影响非常之大。将来诸位看老子这本书的话,就会发现我们民族性有一种很特别的东西是从老子那里来的,虽然现代人很少读《道德经》,但是我们血脉里流着老子的思想太多太多了。

《老子》上篇是讲道体,也就是本体论部分。诸位知道,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都是有体系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宇宙的认识。这个问题在宗教中非常简单,把世界的本源归诸上帝,归诸大梵天,这就解决了。但在真正的哲学家那里,要讨论的就深刻得多,真正的哲学要谈的头一个问题就是本体是什么。所以,老子《道德经》的开头就谈出一个东西来,这就是“道”。“道”不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可以看到、可以触摸的事物,而是老子给众多事物共同性的概括和命名。他认为宇宙的本体是“形而上”的,然后从“道”引申出来才有世界万物。那么,“道”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如果我们以为这是描写人恍恍惚惚的样子,那就完全弄错了。“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是说在那个混沌的状态中仿佛孕育着某个东西;“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在恍恍惚惚的状态里头,有个真精存在,这个东西看不见也不可知,老子管它叫做“道”。这个道”无所不在,也无一个物不是它。它生长万物,进入万物中间,使万物生息无穷。万物到最后又都归返于“道”。“道”表现为生命生息和循环,这又是取法于自然的。

从这个宇宙的本体出发,再来谈论人生,探讨人生的大问题:我们是怎么生下来的?我们应该怎么活?老子从这一个宇宙论出发,把自然引用到我们的生活中间。他说“道”对于万物“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虽然长养了万物,却并不据为己有。所以他一再地主张只要你做成功了,就赶紧退下来。今天我们常常说的“急流勇退”,这一思想就是从老子那里来的。

老子最主张我们要归根复命,返回生命最自然的本源。在归根复命整个的思想体系里,老子提出了一个“弱”字。这世界上最高明的事物是什么?是水。水总是往低处流,最能守弱,但是水之强,也是无法想象的。金在水里头长锈,木在水里头烂掉,火遇见水就灭掉,土遇见水就被冲垮,水甚至可以把石头滴穿。水滋养万物,不要说行船之便、种田之利,我们可以十天、二十几天不吃饭,但却不能一天不喝水。水这么重要,可它又没有一个固定的形体。所以老子说“尚善若水”,最高明的善就跟水一样。

    水是最弱的,但是老子说,只有最弱的才最强的。因为强的东西就硬,硬的东西就容易折坏。诸位知道,一个枯枝子是硬的,但最容易断掉。“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老子绝对禁止坚强。那么他是要让我们柔弱、谦虚、卑下。我们今天骂人是水性,就是指人没有节操,处事下流。但老子说真正能够居下的才能够接受所有的东西。你摆得高高的,人家会认为你高不可攀,没有人能跟你沟通。但是你愿意居下,做别人所不能做的,反而会赢得众心。他还提倡“牝”,“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牝”就是雌的意思,而雌性是弱的。放到具体的生活中,就是不要太复杂,太铺张,俭省的普通生活才是最简单最守弱的。

这一些都是《道德经》的骨髓。“弱者道之用”,柔弱就是老子人生哲学的基础,他的哲学精髓就是自然。老子说宇宙间有四个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个人是指国家的领袖。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应该怎么样呢?“人法地”,我们要取法于地,大地长养万物,你只要给一棵种子,种下去立刻就发芽,生长了万物以后,人把这些东西拿走了,大地也绝不会说这是我长养的,你可不许摘这些东西。甚至我们每天都踩着它,圣贤踩着它,十恶不赦的人也踩它,它没有怨愤,也没有分别心。它永远是卑下的。所以我们要以地为法,那么地又取法什么呢?“地法天”。阳光雨露普施人间,从来就不曾向人们讨要功劳。无论大地有多好,没有阳光雨露,一切都完了,所以地要法天。天又取法什么呢?“天法道”。最终“道”才取法于自然。“自然”的意思不仅是自然而然,自然者,有所自而有所然也。诸位想一想,有所自是不是因,而有所然是不是果呢?

“守弱”最根本的做法就是要“法自然”。老子对物欲非常反对,讲求更多的是精神生活。老子的思想是博大精深,无所不包,而且历久不衰。我们把老子研究透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不仅能够处顺境,也能够处逆境。人生如意的事情很少,所谓“人生不得意十有八九”,十件事情里头有八九件是无法如愿似偿的。《易经》里面讲“吉、凶、毁、厉”,四种情形种只有一个“吉”是好的,其他的“凶、毁、厉”都是坏东西。这就是人生。老子告诉我们处顺境的时候不要嚣张,不要得意忘形;处逆境的时候不要气馁,不要妄自菲薄。这对我们怎么适应逆境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老子的守弱思想对中国人影响非常之大。我们读读中国历史,中国被当时所谓的外族侵袭了多少次,可现在这些外族都没有了,都变成了中国人,我们把这些入侵的人都同化了。有人说这是鲁迅的阿Q精神。人家打了阿Q,他没有反抗之力,就说是“儿子打老子”,把自己受的屈辱抵消过去了。可从另一方面看,这就是中国人的韧性,这种韧性是非常之强的。诸位知道,中国人漂流海外,几乎遍布全世界,无论多偏僻的小城,多贫困的地方,他们都能在那生存。开始经营一个小小的馆子,含羞忍辱地谋生,然后慢慢发达起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韧性。韧性又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老子教我们的守弱、居下、谦卑。

到了汉朝末年,皇帝都很无能,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宦官是离皇帝最近的人,他们得了宠,就开始作乱了。皇帝见自己江山不稳了,于是就要来治宦官。可满朝文武都不能依赖,找谁呢?找外戚。找来外戚把宦官杀掉之后,可又糟糕了,外戚也要篡权,于是就得重用宦官来解决外戚的问题。这样恶性循环,把天下搞得很乱。董卓、曹操等人都出来了,他们势力非常强,主要采取军事压制的手段,不断发动内战,老百姓生活得非常的痛苦。经过几十年战乱之后,逐渐形成了三个国家,就是魏蜀吴。

三国互相制衡的局面又维持了几十年。曹操统治北方很长时间,治理得相当不错,有人劝曹操对汉室取而代之,曹操说我要做周文王,周文王从来没有伐纣,是周武王取代了商代而有天下。所以曹操的儿子曹丕就当了皇帝。(删:那么把蜀灭了,把东吴灭了,然后把天下就成了魏。按:曹丕死于226年,蜀灭于263年,吴灭于280年。)后来司马氏家族力量非常强大,魏的天下又被司马炎夺去了。蜀国早期治理得法,不过后来关羽失掉了荆州,——我们今天很崇拜关羽,称他为武圣,其实关羽对于西蜀灭亡要负很大责任。——他走麦城之后,很快被擒杀了;张飞因为得罪宵小,也被杀害了。最后刘备白帝城托孤,只有诸葛亮一个。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没有成功,三国从政治、经济上的发展开始不平衡了。(按:此处应该补充吴国历史资料如下)吴国领域比蜀国宽广,经济条件相当不错,但最后一个皇帝孙皓是个荒淫无度的人,把国政给搞坏了。

司马氏出兵灭蜀伐吴,真正统一天下。(删:但是在司马炎之前司马昭我们普通话常说“司马昭之用心天下皆知”,欺负皇帝,把曹操的后代欺负得不象话,大家都知道他什么意思,他就是要篡位的。但是篡了位以后,按:司马炎继位是在265年,蜀国已亡,吴国尚存。八王之乱是在公元300年之后。)西晋实现统一之后的二十年中,天下相对比较稳定,但后来兴起八王之乱,王室内部自相残杀,北方的外族趁机打进来了,晋朝只好从中原地区退出,把首都从洛阳搬到建业,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建立了历史上的东晋朝廷。

魏晋时候谈玄的风气很盛,《道德经》风行一时。魏晋玄学之所以成为一门时髦学问,是因为汉代以来经学已经走向僵化,儒家的东西没什么可谈的了,这时有个叫王弼的年轻人给《周易》和《老子》做了注,他的思想非常高妙,当时人极为推崇,于是就兴起了一阵谈玄论道的风气。

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汉代出现了很多图谶,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事情。这些图谶很多都借着黄老的名义,因此歪曲了《老子》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王弼撇开了这些,写了《老子注》和《老子指略》,从义理方面去发扬这本书。后来那么多注解《老子》的书,多半都拿王弼的注解做模范。这个年轻人非常聪明,是思想史上极了不起的人,可惜只活二十四岁就死了。谈玄的风气到了晋朝更厉害了,很多名士为了标榜自然,便装疯卖傻干了不少奇怪的事情。后人说晋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谈玄,其实不能这么简单地归结于某种文化现象。

汉朝建国之后,社会非常贫穷,朝中大臣连马车都坐不起,但几十年后却出现“文景之治”,应该说跟用黄老之术治国有关。萧何是一个很懂得运用此道的人。当义军进了咸阳以后,国都那么多美女,那么多财宝,他什么都不要,只把各种图书典籍都收了去。后来他为汉朝制订律法,依靠的就是这些。诸位知道“箫规曹随”的成语,就是箫何死了以后,曹参接他的位,依然按照萧何的治国精神去做事。那是怎么回事呢?曹参当了宰相以后,并不勤于吏治,却整天邀请大臣们在自己家里喝酒,欣赏歌舞。汉高祖的儿子惠帝去问他,说:“你一天到晚吃喝玩乐,是不是对政事太不打理了?”曹参就问:“你比你的爸爸怎么样?”惠帝说:“我怎么能比我的爸爸呢?”曹参又问:“那我比箫何怎么样?”,惠帝说:“对不起,你也不如箫何。”曹参拍手说道:“好了,你不如你的爸爸,我不如箫何,现在咱们就来个‘箫规曹随’,安安静静地照着他们的办法治理天下好了。”

诸位知道秦朝法令多如牛毛,经过秦始皇的暴虐和楚汉战争之后,天下生民涂炭。汉初实行这样的“无为而治”,所以才有“文景之治”的盛世景况。在汉武帝前期也是用黄老治国,因为文帝的妻子窦姬,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窦太后,她对于老子研究得非常透彻,不允许汉武帝用儒术治国,后来她一死汉武帝就改变策略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且东征西战,好大喜功,挥霍国家的积累,终于把国家给搞坏了。儒家讲仁义礼制,但到了一个走向败落的社会,跟人们讲仁义是没有用处的。历史上很多儒生都会袖手谈权说道,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天子出了事,我一死报君王就是了,可这样做实在于事无补。历史上很多英明有为的君主,虽然外表尊奉儒术,其实也还是用黄老的精神在治国的。

黄老指的是黄帝和老子,黄老学派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后代盛世之君无不取法于汉初统治者。比如唐朝。唐代统治者姓李,他们身上有着胡人血统,属于半个外国人。但入主中原之后,为了标榜自己家族源远流长,便把历史上李姓的名人都认为祖先,正好《史记》中记载老子姓李,便把他认了祖宗,唐太宗把老子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还亲自为《道德经》作注。老子的思想也很适合治国,唐代统治者也大力支持道家和道教文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到来,跟道家思想在政治上的运用不无关系。

历代君主几乎都懂得老子的权术,所以有人说老子这本书是权谋之书。其实应该多方面地分析。老子最主张的是守弱,用最柔弱的办法,最低下的态度使自己生存下来。不但自己要生存,而且还要使周围的人和物都能够生存。这样就不是完全地玩权术,不能违反自然之道,把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

    先秦时候继承老子的人是庄子,庄子思想也很重要,我们把他们合称为老庄。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但他没有见过老子。有人问他:“道在哪里?”他说:“道在稗草中。”那人又说:“不是了,我问的是高一点。”他又说:“道在瓦砾里。”瓦砾就是碎砖块、乱石头,这里面怎么会有道呢?那人说:“您怎么越说越糟糕呢?请说高一点嘛。”庄子便说:“道在尿溺中。”大便小便中也是有道的,这就更加不可思议了。但庄子就是用这种形象的回答来说明道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东西都贯穿了道。

明代的憨山大师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曾为《庄子》作注,又写了《老庄影响论》。他认为如果不知道《春秋》,就不必在这个世界上为人了,因为《春秋》“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把世道人心都说透了。诸位看了《春秋》之后,就会知道怎么在这个世上做人,大至治国平天下,小至修身齐家。老庄跟《春秋》不一样,如果不知道老庄的话,你就不知道该怎么忘世。忘世是指人们虽然入了世,却能不在乎世上的各种诱惑。儒家讲入世之道,道家讲忘世之道,所以憨山大师认为孔子是人乘之圣,老子是天乘之圣,是有境界高低之分的。当然他是和尚恭维佛家,最后要说的话是参禅出世比入世和忘世还要高境界,佛祖是超越凡圣之圣。憨山大师是不是恭维得太厉害了?那却不会。诸位知道鸠摩罗什底下几个弟子,很有名的一个弟子叫僧肇。僧肇原来是卖书的人,晋代还没有印书的,所以只能抄书。僧肇把书一本本抄了之后拿去卖,所以他读书也读得很多。他读过那么多书,对于老庄尤其佩服得不得了,觉得老庄的思想已经接近尽善尽美了。后来他又读了《维摩经》,狂喜之下立刻出家。可见僧肇也是认为佛家思想要比道家思想高明的。不过话说回来,佛家思想跟道家思想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魏晋时候的人就有很多拿道家的思想去解释佛家经典的。

在个人修身养性方面,儒家讲谈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一步一步来的。老子也是主张先把自己管好,要修养自己的心性。诸位试想自己都管不好的人,又怎么去管人家呢。我们做错事之后总是替自己找借口,撒谎之后又给自己圆谎,可是老子说人必须自然地活着,不能有太多机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想要“无边众生适缘度”,可笑的是不知自己度了没有,如果连自己都没度,连身边的人都没度,又怎么去度众生呢?所以先要真诚地对待自己,把自己的品行修养好了,行有余力,再去治理国家。治理完国家以后还要懂得功成身退。今人就不是这样,他们对国家没有太多贡献,却千方百计地想要连任,老子若是见了,恐怕是要取笑一番的。

所以治国也好,做人也好,都应该研究《道德经》。只有用超越性的态度,把名利看得淡薄了,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功,老子、孔子、释迦牟尼等圣人都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说主观臆测,认为某件事情非如此不可,也不要固执,自以为是,一定要灵活地、超越性地应付日常事情。佛家就更不必说了,他头一个要去的就是“我执”,然后还要去“法执”,不仅不执着于自我的见解,连佛法也不可视为僵化的律令而去坚持。

诸位知道,儒释道三家在很多地方都是可以相通的。有些学佛的人,听说我要讲《道德经》,便说我是走了邪门路。但如果学佛不深,只看到人生的苦和空,便觉得眼前的一些东西没有不是障碍,世界上没有一个不是相同的,这样就永远解脱不了。如果我们只会谈玄论道,不读孔子,不知道做人处事,不知道世间的麻烦纠葛在什么地方,又怎么去跟人家说法、替人解决问题呢?佛法是在哪里?佛法就是在实践中哪。佛教中用莲花来比喻佛法,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它是长在污泥中的,佛法也必须植根于民众。读儒家的书、道家的书,都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和实践佛法。

如果说学佛就不该谈老庄,谈了就是邪门歪道,那是不对的。历史上佛教徒懂得儒道经典,为《论语》《老》《庄》等书作注的有很多很多。佛教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用道家术语去翻译和解释佛典,称为“格义”。中国人之所以能接受大乘佛教,就是因为有道家的根基。东晋时候大名鼎鼎的慧远法师年轻时候就很精通老庄,他给人家讲佛经,有的地方别人不理解,他用老庄的思想来解释,别人就懂了。唐代玄奘法师还把《道德经》翻译成梵文,传到西域去。难道这两个和尚都做错了吗?诸位且看,正是因为这些精通各家学问的人加入佛教,翻译佛经,所以我们的佛经文字才这么美。如果把自己的眼睛遮起来,不愿意看老庄孔孟的书,只是谈佛法是谈不通的,也很难让听众接受。只有把这三大家的学问都弄通了,能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才能像憨山那样理解各家学问的高低和差别。

自古以来,无论学佛还是学仙的人,都没有不读书的。而读什么书最重要?我想应该把儒释道三大家的学问了解遍了,义理都弄通了,才能够深入地把握自己的文化。我为什么讲《道德经》?诸位大概可以理解,我并非佛家的叛徒,只是希望在座的年轻人将来都可以上台去说法。人家问你《老子》的思想,你能侃侃而谈;问你儒家的学问,你也能答得上来,才不会在各种问难面前捉襟见肘。

 

叶曼老师的《道德经》讲记——概说(二)

(2010-04-15 17:22:47)

标签:

杂谈

   《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非常深远。我们说《道德经》五千言,实则共5254字。从古至今有1700家给他作注解的,假设一个字的注解有10000个字,那么古今注解《老子》的就有5000万字。《老子》不但在中国有巨大影响,诸位假如到书店里头去,英文的译本也可以找到很多很多。世界上的典籍除了《圣经》以外,翻译最多的恐怕就是它了。为此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当然,我们还有其它很多典籍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如诸位熟知的《孙子兵法》,拿坡仑打仗的时候经常带在身边的一本书就是它。最近中东战争,不知大家看报纸的时候注意到没有,美国西点军校培养的人必读书目之一就有《孙子兵法》。但目前我们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反而不爱惜了,《老子》也好,《孙子兵法》也好,都有待重新发掘它的价值。

    老子的学说对后代诸子影响也非常深。当然他首先传的就是关吏尹喜了,尹喜再传给别人。其中包括列子,这个据说能“乘风而行”,不必买飞机票就能上天的人;还有杨朱,据说他是连“拔一毛以利天下”都不干的,但也接受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再后来像申不害、韩非子等法家人物,也都是学了老子的思想,其他像纵横家、兵家都曾从老子那里吸收精神营养。一直到汉朝开国最重要的两个人——张良和陈平,也都跟老子思想有密切关系。传说张良从黄石公受兵书,这兵书中的谋略很多跟老子思想有关,可以看作老子学问的继承者。

老子是第一个提倡自然主义的人,一切都要求自然。(删:《道德经》是在后来我们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跟前面所说《道德经》产生于春秋时代矛盾。)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大乱,一塌糊涂,老子提倡自然应该是有很强针对性的。这里诸位还要注意一个问题,道家跟道教是不同的。道家是一个学术流派,道教是一个宗教形态,相差很远呢。汉代以后道教中画符、负笈、炼丹,甚至占卜星象等事儿,是都挂着老子的招牌,但这都不是真的。(此处删:“这个是属于道教的,而找较之所以称为“道”,也是沾老子的光,所以它称为道教。”按:道教练内丹的方法跟先秦道家有密切关系。)

春秋时代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我们说诸子百家,当然不能说真有一百家之多,不过罗列出十数家是完全可以的,汉代刘歆《七略》中就把诸子分为十家。今天形容学问驳杂,就用一个词“三教九流”,“九流”指的就是诸子思想。春秋时候的百家争鸣,实际上各家不是直接承继老子,就是受了老子影响。所以老子对于中国文化品格的形成、对中国民族性形成的影响非常之大。将来诸位看老子这本书的话,就会发现我们民族性有一种很特别的东西是从老子那里来的,虽然现代人很少读《道德经》,但是我们血脉里流着老子的思想太多太多了。

《老子》上篇是讲道体,也就是本体论部分。诸位知道,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都是有体系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宇宙的认识。这个问题在宗教中非常简单,把世界的本源归诸上帝,归诸大梵天,这就解决了。但在真正的哲学家那里,要讨论的就深刻得多,真正的哲学要谈的头一个问题就是本体是什么。所以,老子《道德经》的开头就谈出一个东西来,这就是“道”。“道”不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可以看到、可以触摸的事物,而是老子给众多事物共同性的概括和命名。他认为宇宙的本体是“形而上”的,然后从“道”引申出来才有世界万物。那么,“道”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如果我们以为这是描写人恍恍惚惚的样子,那就完全弄错了。“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是说在那个混沌的状态中仿佛孕育着某个东西;“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在恍恍惚惚的状态里头,有个真精存在,这个东西看不见也不可知,老子管它叫做“道”。这个道”无所不在,也无一个物不是它。它生长万物,进入万物中间,使万物生息无穷。万物到最后又都归返于“道”。“道”表现为生命生息和循环,这又是取法于自然的。

从这个宇宙的本体出发,再来谈论人生,探讨人生的大问题:我们是怎么生下来的?我们应该怎么活?老子从这一个宇宙论出发,把自然引用到我们的生活中间。他说“道”对于万物“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虽然长养了万物,却并不据为己有。所以他一再地主张只要你做成功了,就赶紧退下来。今天我们常常说的“急流勇退”,这一思想就是从老子那里来的。

老子最主张我们要归根复命,返回生命最自然的本源。在归根复命整个的思想体系里,老子提出了一个“弱”字。这世界上最高明的事物是什么?是水。水总是往低处流,最能守弱,但是水之强,也是无法想象的。金在水里头长锈,木在水里头烂掉,火遇见水就灭掉,土遇见水就被冲垮,水甚至可以把石头滴穿。水滋养万物,不要说行船之便、种田之利,我们可以十天、二十几天不吃饭,但却不能一天不喝水。水这么重要,可它又没有一个固定的形体。所以老子说“尚善若水”,最高明的善就跟水一样。

    水是最弱的,但是老子说,只有最弱的才最强的。因为强的东西就硬,硬的东西就容易折坏。诸位知道,一个枯枝子是硬的,但最容易断掉。“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老子绝对禁止坚强。那么他是要让我们柔弱、谦虚、卑下。我们今天骂人是水性,就是指人没有节操,处事下流。但老子说真正能够居下的才能够接受所有的东西。你摆得高高的,人家会认为你高不可攀,没有人能跟你沟通。但是你愿意居下,做别人所不能做的,反而会赢得众心。他还提倡“牝”,“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牝”就是雌的意思,而雌性是弱的。放到具体的生活中,就是不要太复杂,太铺张,俭省的普通生活才是最简单最守弱的。

这一些都是《道德经》的骨髓。“弱者道之用”,柔弱就是老子人生哲学的基础,他的哲学精髓就是自然。老子说宇宙间有四个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个人是指国家的领袖。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应该怎么样呢?“人法地”,我们要取法于地,大地长养万物,你只要给一棵种子,种下去立刻就发芽,生长了万物以后,人把这些东西拿走了,大地也绝不会说这是我长养的,你可不许摘这些东西。甚至我们每天都踩着它,圣贤踩着它,十恶不赦的人也踩它,它没有怨愤,也没有分别心。它永远是卑下的。所以我们要以地为法,那么地又取法什么呢?“地法天”。阳光雨露普施人间,从来就不曾向人们讨要功劳。无论大地有多好,没有阳光雨露,一切都完了,所以地要法天。天又取法什么呢?“天法道”。最终“道”才取法于自然。“自然”的意思不仅是自然而然,自然者,有所自而有所然也。诸位想一想,有所自是不是因,而有所然是不是果呢?

“守弱”最根本的做法就是要“法自然”。老子对物欲非常反对,讲求更多的是精神生活。老子的思想是博大精深,无所不包,而且历久不衰。我们把老子研究透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不仅能够处顺境,也能够处逆境。人生如意的事情很少,所谓“人生不得意十有八九”,十件事情里头有八九件是无法如愿似偿的。《易经》里面讲“吉、凶、毁、厉”,四种情形种只有一个“吉”是好的,其他的“凶、毁、厉”都是坏东西。这就是人生。老子告诉我们处顺境的时候不要嚣张,不要得意忘形;处逆境的时候不要气馁,不要妄自菲薄。这对我们怎么适应逆境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老子的守弱思想对中国人影响非常之大。我们读读中国历史,中国被当时所谓的外族侵袭了多少次,可现在这些外族都没有了,都变成了中国人,我们把这些入侵的人都同化了。有人说这是鲁迅的阿Q精神。人家打了阿Q,他没有反抗之力,就说是“儿子打老子”,把自己受的屈辱抵消过去了。可从另一方面看,这就是中国人的韧性,这种韧性是非常之强的。诸位知道,中国人漂流海外,几乎遍布全世界,无论多偏僻的小城,多贫困的地方,他们都能在那生存。开始经营一个小小的馆子,含羞忍辱地谋生,然后慢慢发达起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韧性。韧性又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老子教我们的守弱、居下、谦卑。

到了汉朝末年,皇帝都很无能,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宦官是离皇帝最近的人,他们得了宠,就开始作乱了。皇帝见自己江山不稳了,于是就要来治宦官。可满朝文武都不能依赖,找谁呢?找外戚。找来外戚把宦官杀掉之后,可又糟糕了,外戚也要篡权,于是就得重用宦官来解决外戚的问题。这样恶性循环,把天下搞得很乱。董卓、曹操等人都出来了,他们势力非常强,主要采取军事压制的手段,不断发动内战,老百姓生活得非常的痛苦。经过几十年战乱之后,逐渐形成了三个国家,就是魏蜀吴。

三国互相制衡的局面又维持了几十年。曹操统治北方很长时间,治理得相当不错,有人劝曹操对汉室取而代之,曹操说我要做周文王,周文王从来没有伐纣,是周武王取代了商代而有天下。所以曹操的儿子曹丕就当了皇帝。(删:那么把蜀灭了,把东吴灭了,然后把天下就成了魏。按:曹丕死于226年,蜀灭于263年,吴灭于280年。)后来司马氏家族力量非常强大,魏的天下又被司马炎夺去了。蜀国早期治理得法,不过后来关羽失掉了荆州,——我们今天很崇拜关羽,称他为武圣,其实关羽对于西蜀灭亡要负很大责任。——他走麦城之后,很快被擒杀了;张飞因为得罪宵小,也被杀害了。最后刘备白帝城托孤,只有诸葛亮一个。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没有成功,三国从政治、经济上的发展开始不平衡了。(按:此处应该补充吴国历史资料如下)吴国领域比蜀国宽广,经济条件相当不错,但最后一个皇帝孙皓是个荒淫无度的人,把国政给搞坏了。

司马氏出兵灭蜀伐吴,真正统一天下。(删:但是在司马炎之前司马昭我们普通话常说“司马昭之用心天下皆知”,欺负皇帝,把曹操的后代欺负得不象话,大家都知道他什么意思,他就是要篡位的。但是篡了位以后,按:司马炎继位是在265年,蜀国已亡,吴国尚存。八王之乱是在公元300年之后。)西晋实现统一之后的二十年中,天下相对比较稳定,但后来兴起八王之乱,王室内部自相残杀,北方的外族趁机打进来了,晋朝只好从中原地区退出,把首都从洛阳搬到建业,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建立了历史上的东晋朝廷。

魏晋时候谈玄的风气很盛,《道德经》风行一时。魏晋玄学之所以成为一门时髦学问,是因为汉代以来经学已经走向僵化,儒家的东西没什么可谈的了,这时有个叫王弼的年轻人给《周易》和《老子》做了注,他的思想非常高妙,当时人极为推崇,于是就兴起了一阵谈玄论道的风气。

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汉代出现了很多图谶,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事情。这些图谶很多都借着黄老的名义,因此歪曲了《老子》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王弼撇开了这些,写了《老子注》和《老子指略》,从义理方面去发扬这本书。后来那么多注解《老子》的书,多半都拿王弼的注解做模范。这个年轻人非常聪明,是思想史上极了不起的人,可惜只活二十四岁就死了。谈玄的风气到了晋朝更厉害了,很多名士为了标榜自然,便装疯卖傻干了不少奇怪的事情。后人说晋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谈玄,其实不能这么简单地归结于某种文化现象。

汉朝建国之后,社会非常贫穷,朝中大臣连马车都坐不起,但几十年后却出现“文景之治”,应该说跟用黄老之术治国有关。萧何是一个很懂得运用此道的人。当义军进了咸阳以后,国都那么多美女,那么多财宝,他什么都不要,只把各种图书典籍都收了去。后来他为汉朝制订律法,依靠的就是这些。诸位知道“箫规曹随”的成语,就是箫何死了以后,曹参接他的位,依然按照萧何的治国精神去做事。那是怎么回事呢?曹参当了宰相以后,并不勤于吏治,却整天邀请大臣们在自己家里喝酒,欣赏歌舞。汉高祖的儿子惠帝去问他,说:“你一天到晚吃喝玩乐,是不是对政事太不打理了?”曹参就问:“你比你的爸爸怎么样?”惠帝说:“我怎么能比我的爸爸呢?”曹参又问:“那我比箫何怎么样?”,惠帝说:“对不起,你也不如箫何。”曹参拍手说道:“好了,你不如你的爸爸,我不如箫何,现在咱们就来个‘箫规曹随’,安安静静地照着他们的办法治理天下好了。”

诸位知道秦朝法令多如牛毛,经过秦始皇的暴虐和楚汉战争之后,天下生民涂炭。汉初实行这样的“无为而治”,所以才有“文景之治”的盛世景况。在汉武帝前期也是用黄老治国,因为文帝的妻子窦姬,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窦太后,她对于老子研究得非常透彻,不允许汉武帝用儒术治国,后来她一死汉武帝就改变策略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且东征西战,好大喜功,挥霍国家的积累,终于把国家给搞坏了。儒家讲仁义礼制,但到了一个走向败落的社会,跟人们讲仁义是没有用处的。历史上很多儒生都会袖手谈权说道,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天子出了事,我一死报君王就是了,可这样做实在于事无补。历史上很多英明有为的君主,虽然外表尊奉儒术,其实也还是用黄老的精神在治国的。

黄老指的是黄帝和老子,黄老学派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后代盛世之君无不取法于汉初统治者。比如唐朝。唐代统治者姓李,他们身上有着胡人血统,属于半个外国人。但入主中原之后,为了标榜自己家族源远流长,便把历史上李姓的名人都认为祖先,正好《史记》中记载老子姓李,便把他认了祖宗,唐太宗把老子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还亲自为《道德经》作注。老子的思想也很适合治国,唐代统治者也大力支持道家和道教文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到来,跟道家思想在政治上的运用不无关系。

历代君主几乎都懂得老子的权术,所以有人说老子这本书是权谋之书。其实应该多方面地分析。老子最主张的是守弱,用最柔弱的办法,最低下的态度使自己生存下来。不但自己要生存,而且还要使周围的人和物都能够生存。这样就不是完全地玩权术,不能违反自然之道,把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

    先秦时候继承老子的人是庄子,庄子思想也很重要,我们把他们合称为老庄。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但他没有见过老子。有人问他:“道在哪里?”他说:“道在稗草中。”那人又说:“不是了,我问的是高一点。”他又说:“道在瓦砾里。”瓦砾就是碎砖块、乱石头,这里面怎么会有道呢?那人说:“您怎么越说越糟糕呢?请说高一点嘛。”庄子便说:“道在尿溺中。”大便小便中也是有道的,这就更加不可思议了。但庄子就是用这种形象的回答来说明道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东西都贯穿了道。

明代的憨山大师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曾为《庄子》作注,又写了《老庄影响论》。他认为如果不知道《春秋》,就不必在这个世界上为人了,因为《春秋》“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把世道人心都说透了。诸位看了《春秋》之后,就会知道怎么在这个世上做人,大至治国平天下,小至修身齐家。老庄跟《春秋》不一样,如果不知道老庄的话,你就不知道该怎么忘世。忘世是指人们虽然入了世,却能不在乎世上的各种诱惑。儒家讲入世之道,道家讲忘世之道,所以憨山大师认为孔子是人乘之圣,老子是天乘之圣,是有境界高低之分的。当然他是和尚恭维佛家,最后要说的话是参禅出世比入世和忘世还要高境界,佛祖是超越凡圣之圣。憨山大师是不是恭维得太厉害了?那却不会。诸位知道鸠摩罗什底下几个弟子,很有名的一个弟子叫僧肇。僧肇原来是卖书的人,晋代还没有印书的,所以只能抄书。僧肇把书一本本抄了之后拿去卖,所以他读书也读得很多。他读过那么多书,对于老庄尤其佩服得不得了,觉得老庄的思想已经接近尽善尽美了。后来他又读了《维摩经》,狂喜之下立刻出家。可见僧肇也是认为佛家思想要比道家思想高明的。不过话说回来,佛家思想跟道家思想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魏晋时候的人就有很多拿道家的思想去解释佛家经典的。

在个人修身养性方面,儒家讲谈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一步一步来的。老子也是主张先把自己管好,要修养自己的心性。诸位试想自己都管不好的人,又怎么去管人家呢。我们做错事之后总是替自己找借口,撒谎之后又给自己圆谎,可是老子说人必须自然地活着,不能有太多机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想要“无边众生适缘度”,可笑的是不知自己度了没有,如果连自己都没度,连身边的人都没度,又怎么去度众生呢?所以先要真诚地对待自己,把自己的品行修养好了,行有余力,再去治理国家。治理完国家以后还要懂得功成身退。今人就不是这样,他们对国家没有太多贡献,却千方百计地想要连任,老子若是见了,恐怕是要取笑一番的。

所以治国也好,做人也好,都应该研究《道德经》。只有用超越性的态度,把名利看得淡薄了,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功,老子、孔子、释迦牟尼等圣人都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说主观臆测,认为某件事情非如此不可,也不要固执,自以为是,一定要灵活地、超越性地应付日常事情。佛家就更不必说了,他头一个要去的就是“我执”,然后还要去“法执”,不仅不执着于自我的见解,连佛法也不可视为僵化的律令而去坚持。

诸位知道,儒释道三家在很多地方都是可以相通的。有些学佛的人,听说我要讲《道德经》,便说我是走了邪门路。但如果学佛不深,只看到人生的苦和空,便觉得眼前的一些东西没有不是障碍,世界上没有一个不是相同的,这样就永远解脱不了。如果我们只会谈玄论道,不读孔子,不知道做人处事,不知道世间的麻烦纠葛在什么地方,又怎么去跟人家说法、替人解决问题呢?佛法是在哪里?佛法就是在实践中哪。佛教中用莲花来比喻佛法,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它是长在污泥中的,佛法也必须植根于民众。读儒家的书、道家的书,都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和实践佛法。

如果说学佛就不该谈老庄,谈了就是邪门歪道,那是不对的。历史上佛教徒懂得儒道经典,为《论语》《老》《庄》等书作注的有很多很多。佛教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用道家术语去翻译和解释佛典,称为“格义”。中国人之所以能接受大乘佛教,就是因为有道家的根基。东晋时候大名鼎鼎的慧远法师年轻时候就很精通老庄,他给人家讲佛经,有的地方别人不理解,他用老庄的思想来解释,别人就懂了。唐代玄奘法师还把《道德经》翻译成梵文,传到西域去。难道这两个和尚都做错了吗?诸位且看,正是因为这些精通各家学问的人加入佛教,翻译佛经,所以我们的佛经文字才这么美。如果把自己的眼睛遮起来,不愿意看老庄孔孟的书,只是谈佛法是谈不通的,也很难让听众接受。只有把这三大家的学问都弄通了,能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才能像憨山那样理解各家学问的高低和差别。

自古以来,无论学佛还是学仙的人,都没有不读书的。而读什么书最重要?我想应该把儒释道三大家的学问了解遍了,义理都弄通了,才能够深入地把握自己的文化。我为什么讲《道德经》?诸位大概可以理解,我并非佛家的叛徒,只是希望在座的年轻人将来都可以上台去说法。人家问你《老子》的思想,你能侃侃而谈;问你儒家的学问,你也能答得上来,才不会在各种问难面前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