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大巴到上海多久:王蔚:黎鸣先生绝对没有资格评价孔子(附万国明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0:41:29
黎鸣先生绝对没有资格评价孔子

    兼评黎鸣先生《孔丘绝对没有资格被称作思想家》一文           

    山东财政学院  王蔚

我知道黎鸣先生是因为黄鸣先生,黄鸣先生说,你可以去看看黎鸣先生的博客,那人很有思想的。于是我打开了黎鸣先生的博客。打开一看,吓了一跳。一张非常夸张的照片,一篇大大的自我介绍的文字。不知那介绍的文字是自己写的,还是别人帮着写的,但无论如何,在自己的博客上如此吹嘘的人确实不多[1]。不能说前无古人,也不能说后无来者,但确实是少见。黎鸣先生这样介绍自己:黎鸣,哲学家,号称思想狂徒哲学乌鸦。南昌人,1961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物理系,后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控制论与系统工程专业。长期进行逻辑学、控制论、文化人类学等方向的研究,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把哲学的基础从二元论转化为三元论。创立了以为基础的运算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逻辑学,从而完成了逻辑学的三元论和多元论转向,以及哲学的第四次转型——人学的转型。我不是学哲学的,不知道什么二元论三元论,更不知道黎鸣先生是怎样把哲学的基础由二元论转化成三元论的。至于说,“创立了以为基础的运算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逻辑学,从而完成了逻辑学的三元论和多元论转向,以及哲学的第四次转型——人学的转型”,则又更无从理解。如果这些评价出自他人之口,也许我还会下点功夫争取弄明白,但由于是出于作者自己之口,则让人半信半疑。古人说,大音稀声,孔子曾“子欲无言。”大凡有本事的人,没有自己吹自己的。故我对黎鸣先生的博文敬而远之。但有一点黎鸣先生是很让人佩服的,即黎鸣先生写了很多的文章,出了很多的书。这黎鸣先生自己已经罗列得很清楚。至于这些书是怎么出的,有没有人看,有多少人看,我们无从得知。估计黎鸣先生也不会告诉我们。但黎鸣先生的博客点击量却是能够有目共睹的,到2009.2.22下午一点为止,已经是1154860。了不起了!这足以说明,有博客中国中,黎鸣先生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一、由题目看黎明先生之狂

1.黎鸣先生的最近博文是《孔丘绝对没有资格被称作思想家》。这文章着实让我吃惊。我们不妨花点时间来研读一下这题目。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对孔子尊重的人一般称孔子为“孔子”,“夫子”,“孔老夫子”。至少也称“仲尼”,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有《仲尼弟子列传》。直呼其名“孔丘”的已经是很少。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为尊者讳,对自己的父母不能称名道姓,对自己尊重的人就更不能如此了。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尊孔与反孔。最近的一次反孔是上一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批林批孔运动。孔子被称为“孔丘”,“孔老二”!现在一般人,有点文化的中国人,提起孔子都不直呼其名了。因此,黎鸣先生的文章就不能不给我震撼。其实,看到黎鸣先生的这直呼其名,我便想起了《论语季氏篇十六》上的一段话:“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对照孔子的话,黎鸣先生至少够了“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一条。我虽然不能由此判断黎鸣先生为小人,但黎鸣先生不是君子确是自己证明的。

2.在题目中,黎鸣先生用了“绝对没有资格”这个异常肯定的话。从黎鸣先生的博客知,黎鸣先生是位“哲学家(这是黎鸣先生自封的,至于是不是,还没有人去证明,或者去承认)。一上来我就说了,我对哲学是不懂的,我只看了很少的哲学书。比如说有关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等。哲学上一个基本出发点很反对把事物绝对化。因为在哲学家看来,绝对的事物是没有的。如果黎鸣先生说孔子没有资格被称作思想家,那我也就罢了;但在没有资格前面加一个“绝对”字,我觉着黎鸣先生至少犯了绝对主义的错误。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按说又是哲学家,本不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但黎鸣先生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人能圣贤,岂能无过”?况黎鸣先生非圣贤乎!我们还是本着宽容的心态原谅黎明先生这一小小的错识。只是希望黎鸣先生在其博文中不要重复犯这样的错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这可是孔老夫子的话,希望黎鸣先生能够记住哟。

二、由看内容看黎鸣先生之轻

1.一上来,黎鸣先生对孔子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孔丘被历代帝王称作圣人文宣王万世师表,那是因为历代天命血缘宗法等级的专制主义的极权专制统治者需要这样的圣人文宣王万世师表

什么是圣人专门用来垄断性地统治天下老百姓的耳朵和嘴巴的人即称作圣人;什么是文宣王专门垄断性地管理天下老百姓的意识形态(思维状态)的文化宣传部门的最高长官即称作文宣王。

什么是万世师表天底下对极权专制统治者最忠顺、最贴心、最能蒙骗普通老百

姓的奴才、走狗、师爷的典范即称作万世师表(黎鸣先生原文)”

首先应当指出这段话当中一些小小的错误。第一句“孔丘被历代帝王称作“圣人”、“文宣王”、“万世师表”。首先,“历代”这个概念就不确切。“历代”的意思是自孔子死后的所有王朝的帝王都尊孔。称为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对的,比如众所周知的秦始皇就曾

经焚书坑儒。至于这方面的详情,还请黎鸣先生读读《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斗争》一书。那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虽说观点有些偏颇,但基本事实还是清楚的。

    第二点,孔子被称为“圣人”、“文宣王”、“万世师表”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些封号不是历朝历代都一个叫法。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讲法。在这里,黎鸣先生把他们并列起来是不对的。至少证明黎鸣先生在行文时没有尊重起码的逻辑关系。这对一个哲学家来讲是不能原谅的。

至于什么是圣人,什么是文宣王,黎鸣先生做了自己的解释。且不说这种解释对正确与与否。但我想提醒黎鸣先生的一点是,我们应当区分孔子本人与别人心目中的孔子这两个概念。孔子活着的时候是一个比较普通的人,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是中国的第一位教师。他整理了在他的之前的《诗》、《书》及《易》、作了《春秋》,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他最大的官也不过是司寇。他死后被历代追封,你不能把这账记在孔子的身上。这点道理,身为哲学家的黎鸣先生该懂吧。

2.黎鸣先生的命题是孔子不是思想家。黎鸣先生先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家”的标准,然后,根据自己制定的标准来卡孔子,当然,卡的结果,就是证明孔子不是思想家。

我们还是来看看黎鸣先生的原文章:

“人类的思想家应该是指:不仅自己拥有正确地进行思维的能力,并因而具有了一批真正能对人类有益的思维成就——观念、观点、方法、逻辑,而且这些思维的成就确实也曾历史地促进了其他人,尤其是后人的思维观念、观点、方法、逻辑,总之,促进了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人类正确的思维共有三种,一,形式逻辑思维;二,辩证逻辑思维;三,直观逻辑思维。下面逐一作出简单的介绍。

形式逻辑思维,即是从同一的概念出发,经过矛盾的差异的比较范畴的判断,最后达到排中的或充分理由的或全信息的逻辑的推论,如此循环往复地形式地思维。最典型的形式逻辑思维,即是欧几里得几何学中所运用的思维方法的思维。它本质上是个蕴涵式的演绎的思维。形式逻辑思维的基础是用来作为出发点的真理,或又称公理、公设。

辩证逻辑思维,又称辩论式的思维,又称怀疑论式的思维,又称否定之否定式的思维,或又称先验经验交错式的思维。辩证逻辑思维的基础不仅需要作为出发点的真理,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正是后者构成了怀疑论、辩证论的基础。

直观逻辑思维,又称先验、经验、超验三者相互直接贯通的思维,又称先验直观综合的思维,又称灵感顿悟天才式的思维,或又称天才独断式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基础,除了需要前述先验抽象的真理、经验具象的真实(有效的经验)之外,更需要有完全自由想象的真诚。

很显然,孔丘的思维,完全与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无关,惟一有一点关系的是第三种直观逻辑思维。(黎鸣先生原文)”

上面这些话我是引自原文的,黎鸣先生给人扣帽子倒是很简捷:“很显然,孔丘的思维,完全与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无关,惟一有一点关系的是第三种直观逻辑思维”。

可能怕这样不能服人吧:黎鸣先生补充说:

“之所以判定孔子的思维与第一种和第二种思维完全无关,最关键的判据是,孔丘既无形式逻辑的影子,又无作为出发点的真理或公理、公设的影子,更无辩论、怀疑、否定之否定的形式的影子。关于这一切,在惟一作为考察文本的《论语》之中根本就看不到有任何的踪迹。在《论语》之中惟一只留下了关于孔子的大量的独断式的语句。((黎鸣先生原文)

如果不仔细探究黎鸣先生的这段话,可能被他唬住了。以为他说的有道理。但仔细想想,却似是而非。黎鸣先生提到的形式逻辑思维与辨证逻辑思维是现代人的所用的名词,用这样的名词去卡古代人肯定是不合适的。其实检验的办法很简单:请黎鸣先生做一个作业,按照黎鸣的这套标准,黎鸣先生能说出中国有几位思想家吗?恐怕黎鸣先生一个也说不出来。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经典的笑话,是关于西方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有个所谓有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一位经济学教授在黑板上这样演练,那样推导,说了半天学生们就是不明白。这个时候一个修理电灯的民工恰巧路过教室门口,听了几分钟就明白了。“什么边际效用递减?就是“好戏不过三台子,好媳妇不过三孩子”。

我想,黎鸣先生非常像那位经济学教授,除了会用所谓哲学名词唬人外,无别的能耐。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黎明先生这样评价评价论语:

“很不幸的是,《论语》中大量的独断式的语句,都是没有真理甚至真实(具象)参与的完全只能依赖孔子本人的是否真诚地表达的语句。更可悲的是,事实证明,孔子的几乎所有的表达,本质上都是不可能指称为真诚的。因为什么?因为孔丘全部思考的目的,暴露了他的所有语句的非真诚性

孔丘思考的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周礼的永恒性的维护,是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永恒的天下秩序的维护,是对天命古人圣人大人的无限崇高性的尊奉(畏),是对血缘宗法的孝悌忠恕情感的尊奉和永恒的倡导,等等等等,而这一切,正说明了孔丘始终所坚持的主义:天命的血缘宗法等级的专制主义。仅仅具有这种完全反自然、反(社会)自主、反(精神)自由的极其具体的人为目的的人,是根本就不需要具有正确的思维能力的人,也是根本就不可能促进正确思维能力的人。中国两千多年来的独尊儒术尊孔读经的历史,已经完完全全地证实了这一点。请问:迄今为止的中国人,在人类思维成就的意义上,究竟贡献出了什么呢?一个巨大的大饼”——“零蛋。”(黎鸣先生原文)

从黎黎鸣先生的这段话,可以发现黎鸣先生对于《论语》是没有透彻的理解的。笔者从20岁左右喜欢《论语》到现在,已经20多年。20多年来,《论语》看了不下百遍。当然,对于论语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思想文化的根,我想,是因为《论语》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一般原则与具体原则。论语提倡“仁”,提倡“仁者爱人”。人作为一个同类如果不相互爱的话,那就会弱肉强食,就会自相残杀,就会与人斗其乐无穷,如果那样,就与动物没有什么差别。正是这样,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孔子深知,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理解这种思想,所以孔子教导人们首先作一个仁者。“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仁的实行应当先从君子开始。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从人类作为一个同类提出的,他远远超出的家庭、邦国的范围。但孔子深知,要想仁者爱人,并必须让人知道怎么做,怎么做呢?孔子认为,仁先从恕开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恕就是推已及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想实行恕,就必须先从身边的人做起,于是孔子分析了人际有关系的类型并提出处理人际关系的六种原则。那就是夫妇阴阳相合,父慈而子孝、君礼而臣忠、兄让弟让、朋友之间讲信,社会成员之间讲义。这是多么伟大的思想!

由于没有把握《论语》的精髓,所以黎鸣先生对《论语》的攻击近乎谩骂式的:

    “非常明显,《论语》所传达的思维,惟一只有直观独断的思维,而且这种思维完全缺乏真理、真实(具象经验)的参与,而惟一只有孔丘个人主观情感的参与。也即是说,《论语》中孔丘的思维,惟一只有孔丘个人主观情感的独断,而完全没有了先验、经验参与的真正天才所应有的直观(先验、经验、超验)逻辑的独断。仅仅具有如此错误的有害的惟一主观情感独断式思维的孔丘怎么可能成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呢?把如此缺乏人类思维能力的孔丘吹捧为思想家,甚至还是伟大的思想家,这对于广大的中国人自身来说将产生什么样的严重的后果呢?两千多年来,中国人醉心于和痴迷于孔子及其《论语》的后果是,几乎完全摧毁了中国人的正常的思维能力:害得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文人,几乎完全都只有孔丘式的主观情感独断式的错误思维。换言之,中国的文人,几乎全都是按照孔丘的思维模型铸造出来的大脑被完全石化的人。由此也可以看到,《论语》之书,纯属毒害和摧毁中国人思维能力之书。年轻人,为了您的思维能力着想,远离孔子及其《论语》吧,它们不可能给您带来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黎鸣先生原文)”。   

    黎鸣先生的这一大段话,充分暴露了黎鸣先生对《论语》的无知。黎鸣先生说,“非常明显,《论语》所传达的思维,惟一只有直观独断的思维,而且这种思维完全缺乏真理、真实(具象经验)的参与,而惟一只有孔丘个人主观情感的参与”。《论语》主要是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录,这里面不仅有孔子的思想,也有孔子弟子的思想,还有孔子经前的的圣人的思想。如论语的最后一篇当中的第一章是这样说的:“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 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这一大段疾话就不是“惟一只有孔丘个人主观情感的参与,”因为这是孔子之前的很多时间圣人的经验总结。至于其他的错误,还是不再举了吧。

三、摆点事实说明黎鸣先生之错

    说到这里,我想文章该结束了。我想最好还是陈列一些事实更好些。在黎鸣先生的眼中,孔丘绝对没有资格被称作思想家》。但在中国乃至世界人的心目中,孔子不仅是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思想家。

1.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评价

在《论语 子张篇第十九》中,孔子的学生子贡这样评价孔子:

19.22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19.2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勤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2. 国外的评价: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是一九八八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之新闻发布会上,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他因在等离子物理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一九七0年诺贝尔奖)在其演说中所公布的他探索深思了数十年而得出的结论。同时,这句富有深刻内涵的话,也作为了大会结束时所得出的十六个结论之一。从此,这句经典之言的广泛传播,就成为了中西方文化在一个新的世纪之交的再一次交汇融合的标志。也预示着以华夏先秦文化之精髓为代表的人类真善美精神与仁爱价值观的再次确立!(注:报道或引用这次会议的中外媒体有: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1988-1-24、美国《纽约书评》双周刊1997-4-10、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2003-1-17等)

美国出版的《名人年鉴手册》所列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孔子被排在第一位。他与穆罕默德、耶酥和释迦牟尼一起,被称为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哲”。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们曾共同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的中国去寻找孔子的智慧。”1993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议会大会通过的《走向全球的伦理宣言》中,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四条“金规律”的指导思想。

不说了,引这些话的目的只有一个,如果黎鸣先生的结论成立的话,上面这些人人都是错误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相信黎鸣先生该不敢下这样的结论吧,但也很难说,毕竟,黎鸣先生是“思想狂徒(黎鸣先生自己这样评价自己)”。这一狂,有正常思维的人就不好判断了。

                                      写于 2009.22.22下午 

RE: 黎鸣先生绝对没有资格评价孔子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都是有缺陷的。看人多看好的一面。黎鸣表面反孔,实际反专制。王教授推崇孔子的仁爱精神等也很好。黎明的言论确实伤人,您的批评也有道理,说黎鸣先生绝对没有资格评价孔子是不妥的,王教授大概不会反对言论自由吧,您不是也评价了那么多名人伟人吗?您也有资格评价黎鸣,问题是您不能剥夺黎鸣的资格。所以我建议您把题目改改,如黎鸣的狂妄与错误等等更好。
其实我也是多话了,望王教授原谅。读了您的文章,很是佩服您的学识,只是觉此处不妥,故多言。
亲爱的朋友:
      您好!我们每个人都想享受幸福的人生,很多人却因无知而痛苦。您幸福吗?好好想想这个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吧!不管您的答案是幸福与否,我都要真诚地邀请您看看或批评我有关幸福的文章。因为痛苦,所以研究幸福,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思考,我深刻地认识到幸福是人感知自己的需要、条件和活动趋向和谐的生活状态。怎样才能创享和谐幸福的人生呢?学习他人,联系自身,我试图作出切实可行的解答,答案对我自己是有益的,因觉独享不如分享,故不耻厚颜献丑,希望对您也能有所触动和启发。微笑着欢迎、谢谢您光临。

      一个以研究、传播和实践幸福学为幸福的同胞:万国明幸福学的博客
      望王教授能指正批评